① 什麼是電子商務
什麼是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源於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簡寫為EC。顧名思義,其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電子方式,二是商貿活動。
電子商務指的是利用簡單、快捷、低成本的電子通訊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 電子商務可以通過多種電子通訊方式來完成。簡單的,比如你通過打電話或發傳真的方式來與客戶進行商貿活動,似乎也可以稱作為電子商務;但是,現在人們所探討的電子商務主要是以EDI(電子數據交換)和INTERNET來完成的。尤其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子商務真正的發展將是建立在INTERNET技術上的。所以也有人把電子商務簡稱為IC(INTERNET COMMERCE)。
從貿易活動的角度分析,電子商務可以在多個環節實現,由此也可以將電子商務分為兩個層次,較低層次的電子商務如電子商情、電子貿易、電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級的電子商務應該是利用INTENET網路能夠進行全部的貿易活動,即在網上將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實現,也就是說,你可以從尋找客戶開始,一直到洽談、訂貨、在線付(收)款、開據電子發票以至到電子報關、電子納稅等通過INTERNET一氣呵成。
要實現完整的電子商務還會涉及到很多方面,除了買家、賣家外,還要有銀行或金融機構、政府機構、認證機構、配送中心等機構的加入才行。由於參與電子商務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謀面的,因此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並不是物理世界商務活動的翻版,網上銀行、在線電子支付等條件和數據加密、電子簽名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什麼是電子商務鏈?
電子商務鏈模型由電子商務專家李琪教授於2003年首次提出。電子商務鏈是用來描述電子商務的交易(商務)流程的綜合框架,這一分析框架從商務活動的基本過程對電子商務進行研究,揭示了電子商務的一般框架,並對電子商務鏈中的主要環節提供了指導性的分析方法。
電子商務是一般商務活動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因此仍應遵照商務活動的一般規律。電子商務鏈模型是由商務鏈的一般框架發展而來,並且從形式上看,與一般的商務鏈並沒有明顯差異。根本的區別在於「電子商務鏈解釋的是電子商務或電子交易的相關活動」。
根據《電子商務概論》(李琪 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6章(電子商務鏈分析)中的相關內容,「商務鏈與交易鏈是將商務和交易活動進行聯系與劃分,並使之有序化的邏輯鏈條,它們高度抽象地將商務/交易活動表現為不同的節點,每個節點分別代表一定的經濟事務,通過將這些節點有效地串連起來,共同形成了一個商務鏈或交易鏈。」
在中國,電子商務未來將呈現如下發展趨勢:
第一,電子商務的深度將進一步拓展。目前受限於技術創新和應用水平,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仍處於起步階段。隨著這兩方面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它相關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將向縱深挺進,新一代的電子商務將浮出水面,取代目前簡單地依託「網站+電子郵件"的方式。電子商務企業將從網上商店和門戶的初級形態,過渡到將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客戶關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產品和服務更貼近用戶需求。互動、實時成為企業信息交流的共同特點,網路成為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的中樞神經。企業將創建、形成新的價值鏈,把新老上下游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形成更高效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
第二,中國電子商務將面臨嚴峻挑戰。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國際電子商務環境的規范和完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必然走向世界,這也是進一步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和適應經濟全球化、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而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的電子商務企業也將滲透到國內,對中國電子商務構成嚴峻挑戰。
第三,電子商務網站將會出現兼並熱潮。首先是同類兼並。目前中國為數不少的網站屬於重復建設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業務內容趨同。由於資源有限,並且在Internet「贏家通吃」 原則下,最終勝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網站;其次是互補性兼並。那些處於領先地位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資源、品牌、客戶規模等諸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但與國外著名電子商務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些具備良好基礎和發展前景的網站要發展,必然採取互補性收購策略,結成戰略聯盟。由於個性化、專業化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兩大趨勢,而且每個網站在資源方面總是有限的,客戶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類型的網站以戰略聯盟的形式進行相互協作將成為必然趨勢。
第四,行業電子商務將成為下一代電子商務發展主流。中國電子商務進入迅猛發展時期的典型特徵是風險資金、網站定位等將從以往的「大而全」模式轉向專業細分的行業商務門戶。第一代的電子商務專注於內容,第二代專注於綜合性電子商務,而下一代的行業電子商務將增值內容和商務平台緊密集成,充分發揮 Internet在信息服務方面的優勢,使電子商務真正進入實用階段。
第五,電子商務將催生新行當eASP——電子商務應用服務商。電子商務是將來的主要商務交易模式,但對於國內為數眾多的中小型企業來說,將面臨如建設投入大、運營成本高、見效周期長、效果不理想、缺乏標准化的應用系統、軟硬體需不斷升級等一系列難題。有了eASP,中小企業可以把上述問題轉給他們解決,只專注於做好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便可。3月中旬,北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推出面向中國商業用戶的電子商務服務方案——電子商務直通車;3月20日下午,作為IBM公司在國內支持的第一家基於AS/400伺服器平台的eASP,萬維商通科技有限公司向業界進行了eASP商業模式發布暨eASP網站的發布。我國eASP的序幕已經拉開。
參考資料:推銷員門戶-電子商務http://www.top-sales.com.cn/lw/dzsw/200701/6346.html
② 我國電子商務起步與什麼時候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過程可分為三階段:
1.1990-1993,開展EDI的電子商務應用階段
我國九十年代開始開展EDI的電子商務應用,自1990年開始,國家計委、科委將EDI列入「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如外經貿部國家外貿許可證EDI系統、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中國外運海運/空運管理EDI系統、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中化財務、石油、橡膠貿易EDI系統」及山東抽紗公司"EDI在出口貿易中的應用"等。1991年9月由國務院電子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牽頭會同國家計委、科委、外經貿部、國內貿易部、交通部、郵電部、電子部、國家技術監督局、商檢局、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中國銀行、人民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稅務局、貿促會等八個部委局發起成立「中國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同年10月成立「中國EDIFACT委員會」並參加亞洲EDIFACT理事會,目前已有18個國家部門成員和10個地方委員會。EDI在國內外貿易、交通、銀行等部門應用。
2.1993-1997政府領導組織開展「三金工程」階段,為電子商務發展打基礎。
1993年成立國務院付總理為主席的國民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及其辦公室,相繼組織了金關、金卡、金稅等「三金工程」,取得了重大進展。 1994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電子部、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委員會(GIIC)共同組織「北京電子商務際論壇」,來自美、英、法、德、日本、澳大利亞,埃及加拿大等國700人參加。1994年10月「亞太地區電子商務研討會在京召開」,使電子商務概念開始在我國傳播。1995年,中國互聯網開始商業化。互聯網公司(ISP、.COM公司)開始興起.
1996年1月成立國務院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副總理任組長,20多個部委參加,統一領導組織我國信息化建設。1996年,全橋網與網際網路正式開通。
1997年,信息辦組織有關部門起草編制我國信息化規劃,1997年4月在深圳召開全國信息化工作會議,各省市地區相繼成立信息化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各省開始制訂本省包含電子商務在內的信息化建設規劃。1997年,廣告主開始使用網路廣告。1997年4月以來,中國商品訂貨系統(CGOS)開始運行。
3.1998年開始進入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階段
1998年3月,我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 1998年7月,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正式宣告成立,被稱為「永不閉幕的廣交會」。 中國商品現貨交易市場,是我國第一家現貨電子交易市場,1999年現貨電子市場電子交易額當年達到2000億人民幣。中國銀行與電信數據信局合作在湖南進行中國銀行電子商務試點,推出我國第一套基於SET的電子商務系統。 1998年10月,國家經貿委與信息產業部聯合宣布啟動以電子貿易為主要內容的「金貿工程」,它是一項推廣網路化應用、開發電子商務在經貿流通領域的大型應用試點工程。1998年首都、上海等城市啟動電子商務工程,開展電子商場、電子商廈及電子商城的試點,開展網上購物與網上交易,建立金融與非金融論證中心,和有關標准、法規,為今後開展電子商務打下基礎。目前,我國電子商務尚處起步階段或初始階段。醫葯電子商務網於98年投入運營,醫療衛生行業1萬個企事業單位聯網,能提供上千種中西葯品信息。全國庫存商品調節網路、全國建築在線、房地產網上促銷,都已正式開通。
1999年3月8848等B2C網站正式開通,網上購物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1999年興起政府上網、企業上網,電子政務(政府上網工程)、網上納稅、網上教育(湖南大學、浙江大學網上大學),遠程診斷(北京、上海的大醫院)等廣義電子商務開始啟動,並已有試點,並進入實際試用階段。
4.2000年,我國電子商務進入了務實發展階段。
電子商務逐漸以從傳統產業B2B為主體。電子商務服務商(dotcom公司)正在從虛幻、風險資本市場轉向現實市場需求的變化,與有商務傳統企業結合,同時開始出現一些較為成功、開始贏利的電子商務應用。由於基礎設施等外部環境的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應用方式的進一步完善,現實市場對電子商務的需求正在成熟,電子商務軟體和解決方案的「本土化」趨勢加快,國內企業開發或著眼於國內應用的電子商務軟體和解決方案逐漸在市場上占據主導。我國電子商務全面啟動並已初見成效。基於網路的電子商務的優勢將進一步發揮出來。
③ 第一代電子商務與第二代電子商務的比較(時間,建立,收入來源)
第一代的電子商務專注於內容,第二代專注於綜合性電子商務,而下一代的行業電子商務將增值內容和商務平台緊密集成,充分發揮 Internet在信息服務方面的優勢,使電子商務真正進入實用階段。
④ 什麼是一代電子商務平台二代電子商務平台
第一代電子商務平台是以企業推廣為核心的電子商務平台,如阿里巴巴、中國製造等;
第二代電子商務平台是以訂單交易為核心的平台,如FMG和紡織資源網等等
⑤ 電子商務是什麼
第一層,電子商務建立在網路硬體層的基礎上。在這一層次,需要了解一般計算機、伺服器、交換機、路由器及其它網路設備的功能,知道有關企業網路產品的性能,如思科;懂得路由協議,TCP/IP協議等,熟悉區域網知識,具備網路設計、安裝、維護和管理的能力。這一層次,思科的CCNA、CCNP、CCIE認證在業內具有權威性。一般來講,電子商務課程體系不涉獵這一層次的多少東西。
第二層,電子商務實施的軟體平台。在這一層次,涉及伺服器端操作系統、資料庫、安全、電子商務系統的選擇、安裝、調試和維護。比如在微軟的windows操作平台上,伺服器操作系統目前有server2003;資料庫有SQLserver;電子商務應用有commerce
server、content management server;安全保證有ISA server
等等。在這一層次,微軟的諸多認證如MCSE、MCAD、MCSD、MCSA、MCDBA等無疑對知識的掌握大有幫助。但也不是電子商務專業學習的重點。
⑥ 移動電子商務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
移動電子商務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代移動電子商務技術存在著許多嚴重的缺陷,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實時性較差, 查詢請求不會立即得到回答。此外,由於短訊信息長度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查詢無法得到一個完整的答案。這些令用戶無法忍受的嚴重問題也導致了一些早期使用基於 短訊的移動電子商務系統的部門紛紛要求升級和改造現有的系 統。
第二代移動電子商務系統採用基於WAP技術的方式,手機主要通過瀏覽器的方式來訪問WAP網頁,以實現信息的查詢,部分地解決了第一代移動訪問技術的問題。第二代的移動訪問技術的缺陷主要表現在WAP網頁訪問的交互能力極差,因此極大地限制了移動電子商務系統的靈活性和方便性。此外,由於WAP使用的加密認證的WTLS協議建立的安全通道必須在WAP網關上終止,形成安全隱患,所以WAP網頁訪問的安全問題對於安全性要求極為嚴格的商務系統來說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也使得第二代技術難以滿足用戶的要求。
第三代移動電子商務系統融合了3G移動技術、智能移動終端、VPN、 資料庫同步、身份認證及Webservice等多種移動通訊、信息處理和計算機網路的最新的前沿技術,以專網和無線通訊技術為依託,使得系統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為電子商務人員提供了一種安全、快速的現代化移動執法機制。
⑦ 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電子商務未來發展可分為五步:
第一,電子商務的深度將進一步拓展。目前受限於技術創新和應用水平,企業發展電子商務仍處於起步階段。隨著這兩方面水平的提高以及其它相關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將向縱深挺進,新一代的電子商務將浮出水面,取代目前簡單地依託「網站+電子郵件"的方式。
電子商務企業將從網上商店和門戶的初級形態,過渡到將企業的核心業務流程、客戶關系管理等都延伸到Internet上,使產品和服務更貼近用戶需求。互動、實時成為企業信息交流的共同特點,網路成為企業資源計劃、客戶關系管理及供應鏈管理的中樞神經。
企業將創建、形成新的價值鏈,把新老上下游利益相關者聯合起來,形成更高效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
第二,中國電子商務將面臨嚴峻挑戰。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國際電子商務環境的規范和完善,中國電子商務企業必然走向世界,這也是進一步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和適應經濟全球化、提升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而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外的電子商務企業也將滲透到國內,對中國電子商務構成嚴峻挑戰。
第三,電子商務網站將會出現兼並熱潮。首先是同類兼並。目前中國為數不少的網站屬於重復建設之列,定位相同或相近,業務內容趨同。由於資源有限,並且在Internet「贏家通吃」 原則下,最終勝出的只是名列前茅的網站;其次是互補性兼並。
那些處於領先地位的電子商務企業在資源、品牌、客戶規模等諸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但與國外著名電子商務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些具備良好基礎和發展前景的網站要發展,必然採取互補性收購策略,結成戰略聯盟。
由於個性化、專業化是電子商務發展的兩大趨勢,而且每個網站在資源方面總是有限的,客戶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類型的網站以戰略聯盟的形式進行相互協作將成為必然趨勢。
第四,行業電子商務將成為下一代電子商務發展主流。中國電子商務進入迅猛發展時期的典型特徵是風險資金、網站定位等將從以往的「大而全」模式轉向專業細分的行業商務門戶。
第一代的電子商務專注於內容,第二代專注於綜合性電子商務,而下一代的行業電子商務將增值內容和商務平台緊密集成,充分發揮 Internet在信息服務方面的優勢,使電子商務真正進入實用階段。
第五,電子商務將催生新行當eASP——電子商務應用服務商。電子商務是將來的主要商務交易模式,但對於國內為數眾多的中小型企業來說,將面臨如建設投入大、運營成本高、見效周期長、效果不理想、缺乏標准化的應用系統、軟硬體需不斷升級等一系列難題。
⑧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互聯網分別指的是
1、第一代互聯網:PC互聯網,核心是PC互聯。這個階段計算機實現了相互連通,可以進行數據通信。其特徵是:個人用戶瀏覽閱讀網站信息的,企業在互聯網上注冊域名、建立網站。
2、第二代互聯網:以IPv6為基礎。可以實現「戶對戶」連接的網路。特點是地址龐大,且對以後的網速和網路安全有重大影響。
其特徵是:個人用戶除了利用網路獲取信息外,還通過互聯網進行一些與工作、生活有關的經濟活動。企業開始將部分業務轉移到互聯網上,並且關注通過互聯網電子商務所獲得的營業額,
3、第三代互聯網:沒有具體的標准,是移動通信網路與互聯網的融合。一個永遠在線的網路時代,用戶將擁有無所不在的應用終端,個性化、人性化的界面和應用環境,可以實現永遠在線並能擁有足夠的帶寬。互聯網將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網路經濟與傳統經濟緊密地融合在一起。
(8)第一代電子商務擴展閱讀:
94年,中國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連接,中國正式進入了互聯網時代。雖然當時網速很慢,只有64k的帶寬。
互聯網剛出現時,以搜狐、新浪、網易為代表的門戶網站,給中國第一代網民提供了大量內容。人們了解信息已經不僅通過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還有互聯網。這一時期,信息傳播速度開始了大幅度的提升。
隨後互聯網進入社交時代。網民們不在滿足互聯網給與的各種信息,不再想成為聆聽者,而是想成為信息的主導者。在這個時代,以開心網、校內網等平台為代表的社交網站開始涌現。而以QQ、微信為代表的即時聊天軟體逐漸取代了短息、打電話,成為了人們溝通的基本工具。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互聯網很快進入了移動互聯的時代。網民開始脫離電腦,只要有手機就能做到電腦能做到的事情。中國互聯網用戶也呈井噴之勢迅速增長
隨著人工智慧的出現,人們生活方式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⑨ 以淘寶和易趣為代表的第一代電子商務和以銀泰為代表的第二代電子商務哪個更有發展前景
我想說淘寶更好,因為馬雲雖然頭腦不好只會吹但他手下應該有人多可以把淘寶完善的人物
⑩ 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注意是移動電子商務!!!
第一代移動電子商務
第一代移動商務系統是以短訊為基礎的訪問技術,這種技術存在著許多嚴重的缺陷,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實時性較差,查詢請求不會立即得到回答。此外,由於短訊信息長度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查詢無法得到一個完整的答案。這些令用戶無法忍受的嚴重問題也導致了一些早期使用基於短訊的移動商務系統的部門紛紛要求升級和改造現有的系統。
第二代移動電子商務
第二代移動商務系統採用基於WAP技術的方式,手機主要通過瀏覽器的方式來訪問WAP網頁,以實現信息的查詢,部分地解決了第一代移動訪問技術的問題。第二代的移動訪問技術的缺陷主要表現在WAP網頁訪問的交互能力極差,因此極大地限制了移動電子商務系統的靈活性和方便性。此外,WAP網頁訪問的安全問題對於安全性要求極為嚴格的政務系統來說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也使得第二代技術難以滿足用戶的要求。
新一代移動電子商務
新一代的移動商務系統採用了基於SOA架構的webservice、智能移動終端和移動VPN技術相結合的第三代移動訪問和處理技術,使得系統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第三代移動商務系統同時融合了3G移動技術、智能移動終端、VPN、資料庫同步、身份認證及Web service等多種移動通訊、信息處理和計算機網路的最新前沿技術,以專網和無線通訊技術為依託,為電子商務人員提供了一種安全、快速的現代化移動商務辦公機制。
移動網際網路應用
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和無線數據通信技術的發展,為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目前,推動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技術不斷涌現,主要包括:無線應用協議(WAP)、移動IP技術、藍牙技術(Bluetooth)、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移動定位系統(MPS)、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移動電子商務提供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