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子商務的類型有哪些
一共四種,企業與消費者之間(B2C),企業間電子商務(B2B),企業業務流程,消費者間電子商務(C2C),企業與政府間電子商務(B2G),最常見的是B2B,B2C,支持企業、政府以及其他組織在互聯網上進行銷售和采購所需的交易和業務流程。
(1)2016江蘇電子商務企業名單非零售擴展閱讀
詳細解釋:
1.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Business to Customer,即B2C)。這是消費者利用網際網路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形式,類同於商業電子化的零售商務。
2.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電子商務(Business
to
Business,即B2B)。B2B方式是電子商務應用最多和最受企業重視的形式,企業可以使用Internet或其他網路對每筆交易尋找最佳合作夥伴,完成從定購到結算的全部交易行為。
3.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Consumer to Consumer 即C2C)。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
4.C2B是電子商務模式的一種,即消費者對企業(customer to business)。最先由美國流行起來的消費者對企業(C2B)模式也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嘗試。
B. 一、2家以上商業零售企業電子商務比較! 二、請為某一產品設計一個網路營銷方案。 考試題啊 求解答
哈哈 你是08級工商管理 幾班的啊?我是二班的~~~~
C. 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傳統零售企業將帶來哪些影響
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傳統零售企業帶來的影響:
電子商務使傳統中間商地版位權下降,傳統交易中存在著專門從事商品中介服務的環節批發商和零售商。生產商或若干個中間商沿著線形價值鏈向下傳遞商品所有權。這使得交易鏈被拉長並產生附加值,消費者也要為此而多負擔流通成本,而在如今的電子商務環境下,生產商可以直接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向消費者直接推銷。
網上商店的銷售業務己與傳統零售業逐漸重疊,形成直接競爭的態勢,而網上銷售又擁有許多傳統企業所無法比擬的優勢,購物方式新穎便利,網上商城24小時提供營業服務,並且全年消費足不出戶,隨時可挑選購買自己喜愛的商品並享受送貨上門或郵寄到家的服務。
電子商務與傳統零售各有千秋,在線商家並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商家,但是在價格上不具競爭力又缺乏網上商務的便利性的傳統零售商家,如果不主動進行變革,難逃失敗的衍運,電子商務時代傳統零售業的對策可以說是零售業趨向高效的種自然演化。
D. 如何利用電子商務提升零售商家的競爭力
您好,電子商務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分析 以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子商務企業之所以成功,就在於它們在長期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強大的、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和超越的能力,這就是核心競爭力。比較這兩個企業可以發現,核心競爭力的構成離不開以下要素: 1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就是指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人們依據一定的技術原理和社會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應用研究和生產發展的技術開發活動。技術創新是培育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企業核心競爭力反過來又有利於企業技術創新,有利於企業長久地保持競爭優勢。 亞馬遜拋開傳統的商業模式,將自己的經營完全建立在互聯網上,這在技術上是一個創新。這種技術具備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業務機會和利潤增長點。在日常運營中,亞馬遜也不斷創新,比如購物車技術、支付技術、訂單查詢技術、用戶跟蹤技術等,在改進顧客購物流程的同時極大方便了客戶,吸引了廣大客戶群。阿里巴巴在技術上也做到了創新,比如交易平台的創新,溝通工具的創新,贏利方式的創新等,這在構成阿里巴巴核心競爭力的同時,為阿里巴巴贏得了競爭優勢。 2成本領先 企業通過在內部加強成本控制,在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服務和廣告等領域內把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利用電子商務降低成本,可以達到規模經濟。傳統經濟中的企業,要想進入一個全新行業,將要面臨諸多問題,特別是進入壁壘的制約,如資金壁壘、技術壁壘、信息壁壘、政策壁壘等。電子商務的出現,使任何企業和個人都可以開展網上貿易,輕松進入這個行業,傳統意義上的進入壁壘變得不再明顯。但是,網路企業想要贏利卻要受到規模經濟的限制。一般說來,規模經濟越顯著,行業中原有達到規模經濟標準的企業具有的優勢越大,新企業就越難贏利。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其成功都離不開規模經濟帶來的成本領先優勢。 2007年12月亞馬遜的訪問量達到5962.4萬人次,2007年全年阿里巴巴的注冊用戶達到2760萬個,如此大的規模有效降低了企業的單位成本。 3發掘新市場 傳統營銷中的「二八定律」認為,企業80%的銷售額(或贏利)來自於20%的產品,因此將銷售這些熱門產品視為企業事半功倍的捷徑。這種商業運作模式直到電子商務出現才有不同。電子商務利用互聯網這個新興媒體,因為擁有龐大的空間,所提供的信息或展示的商品可以比其他傳統媒體大許多,消費者也可以借用網路檢索技術輕易檢索到所需要的信息或物品。因此許多冷門或需求量很小的商品,或者小企業,都可以藉助網路平台展示。 美國《連線》雜志總編輯克里斯安德森注意到了這種現象,2004年10月提出了足以顛覆傳統商業模式的長尾(Long Tail)理論:只要存儲和流通的渠道夠大,需求不旺或銷量不佳的產品共同占據的市場份額,可以和那些少數熱銷產品所佔據的市場份額相匹敵,甚至更大。 亞馬遜銷售的大部分圖書都不是傳統書店認定為熱門的圖書。據統計,亞馬遜在2004年銷售的圖書中,有57%的品種是傳統書店中沒有的圖書。阿里巴巴的目標客戶群體集中在眾多的中小企業身上。早期的電子商務基本上是為全球頂尖15%的大企業服務,但馬雲卻放棄了15%的大企業,而將85%的中小企業的進出口信息匯集起來,為它們提供服務。 4業務外包 根據價值鏈理論,企業所創造的價值,實際上來自企業價值鏈的某些特定的價值活動,這些真正創造價值的戰略活動,就是企業價值鏈的戰略環節。企業應專注於核心業務,同時將一些傳統上由企業內部人員負責的非核心業務以外加工方式外包給專業的、高效的服務提供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最優秀的專業化資源,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電子商務的交易環節中,信息流、商流、資金流的活動都可以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實現,而最難以實現的環節就是物流。網路企業應專注於發展本企業擅長的網上業務,同時把不擅長的環節,如物流等,將其外包出去,交給第三方企業來完成。 亞馬遜在物流外包問題上做了多方面的嘗試,比如採用第三方物流、建立配送中心、庫存控制、提高效率等。阿里巴巴也採用諸如和中國郵政建立第三方物流聯盟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些措施極大降低了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物流成本,從而提高了企業利潤。 5營銷創新 網路企業的營銷方式就是網路營銷。這種市場的全球性帶來的是更大范圍成交的可能性,更廣域的價格和質量的可比性。而越是可比性強,市場競爭越發激烈。電子商務企業應當在激烈競爭中創造一種優勢,再爭取一批現實客戶,再獲取一些潛在商機。 亞馬遜充分利用了網路營銷的特點,積極開展網路營銷。比如建立網路認知品牌,利用網路廣告傳達品牌信息,利用網站後台收集客戶購物習慣,利用雙向溝通做好客戶服務等。阿里巴巴和淘寶同樣做到了這一點,這也是很多國內電子商務企業應該注意的問題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E. 電子商務環境下零售企業的顧客忠誠現狀
不知道你要寫的是本科論文,還是博士或者碩士論文?
我從自己做的文獻綜述中給你摘幾個,如果是本科,我想應該夠用了。
1.Carlos Flavian,Miguel Guinaliu, Raquel Gurrea, The role played by perceived usability, satisfaction and consumer trust on website loyalty.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3 (2006) 1–14.可用性、滿意和消費者信任在網站忠誠中的角色。研究了意識到的可用性對消費者忠誠度的影響。實證分析證實:消費者意識到可用性後會增加對網站的信任,並進而增加對網站的忠誠度;同樣的,更大的可用性對使用者滿意度有正面影響;使用者信任部分依賴於對網站的忠誠度。
2.Kristof De Wulf,Gaby Odekerken-Schroder,Assessing the impact of a retailer』s relationship efforts on consumers』 attitudes and behavior,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10 (2003) 95–108,銷售商關系營銷努力對消費者態度和行為的影響(1)研究關系營銷努力和產出之間的關系。結構方程分析,分別用300個比利時樣板和281個荷蘭樣本作驗證和檢驗。(2)理論模型:自變數(直郵、偏好對待、可見回報)——〉中間變數(信任)——〉因變數(關系承諾——)行為忠誠)
3.Venkatesh Shankar等人,Online trust: a stakeholder perspective, concepts, im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11 (2002) 325–344。利益相關者視野中的在線信任。理論模型:p337,自變數(網站特點,使用者特徵,其他特徵)——〉中間變數(信任,包括可靠性/可信性,情感舒適性,質量/競爭力,善行)——〉結果變數(行為意向,滿意和忠誠,公司績效)。
4.Jyh-Shen Chiou,The antecedents of consumers』 loyalty toward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1 (2004) 685–695。消費者對網路服務提供商的忠誠的先在變數。(1)通過問卷調查台灣209名使用商業ISP的家庭用戶,利用CFA說明信度和效度,用SEM驗證因果模型。(2)理論模型:(對ISP的未來期望;對ISP的特徵與服務滿意;意識到的信任)——〉意識到的價值——〉總體滿意度——〉忠誠意向。P686 (3)研究發現:意識到的價值對產生總體滿意度和忠誠意向非常重要;意識到的信任可以提高意識到的價值、總體滿意度和忠誠意向;但對ISP的未來期望卻對總體滿意度和忠誠意向有負面影響。
5.Lloyd C. Harris,Mark M.H. Goode,The four levels of loyalty and the pivotal role of trust:a study of online service dynamics,Journal of Retailing 80 (2004) 139–158, 忠誠的四個層次和信任的重要角色:在線服務動力學研究。(1)將信任納入現有的服務動力學模型,並檢驗信任的四個層次。(2)研究方法:對圖書和機票在線市場進行研究,圖書市場上294份有效問卷,機票市場上204份有效問卷。(3)理論模型:p141,自變數(服務質量)——〉中間變數(意識到的價值——)信任——〉滿意)——〉因變數(忠誠)。(4)五個研究假設:忠誠有四個連續層次(認知、情感、意動和行為);信任對忠誠有正面影響;滿意對忠誠有正面影響;意識到的價值對忠誠有正面影響;服務質量對信任有正面影響。(5)研究結果:作為連續四階段的忠誠與信任、意識到的價值、滿意和服務質量都有直接或間接關系;信任是忠誠的核心驅動因素,與意識到的價值、滿意和服務質量共同起作用;忠誠的四個階段之間的因果關系沒有得到驗證??。(6)未來研究:不僅應該納入更多建構和變數,而且應該考慮它們的共變。
6.Dimitris Kardaras等人,The potential of virtual communities in the insurance instry in the UK and Gree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3 (2003) 41–53,虛擬社區在英國和希臘保險業中的潛力。(1)調查了43名英國和希臘保險公司中的信息系統和營銷部門的經理。(2)研究問題是:四種類型的社區能否在保險業中成功;社區對提高顧客忠誠的作用;保險業是否願意發展社區;參與調查者是否願意改投到有社區的保險公司。(3)對虛擬社區的兩個定義:p41-42,虛擬社區應該滿足Armstrong & Hagel, 1996提出的四個需求:transactions, interest, fantasy,relationship。(4)三個研究發現:英國和希臘的保險業更願意建立交易型社區;英國和希臘的保險業對虛擬社區的社會涵義理解不同:希臘更注重社會方面,而不願共享作為秘密的信息和經驗。英國則注重交換經驗;兩國都對虛擬社區對提高顧客忠誠的發展前景不看好,僅有剛過50%的人認為虛擬社區只能稍微阻止客戶流向競爭者。
7.Marcel Gommans等人,From Brand Loyalty to E-Loyalty: A Conceptual Framework,Journa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3(1) 2001, 43-58,從品牌忠誠到電子忠誠:一個理論框架。(1)理論框架:5個自變數:網站和技術;顧客服務;價值陳述;品牌構建;信任和安全。3個因變數:態度(情感、認知);行為意向(意動conative);行為。(2)沒有實證研究,但提出管理建議和未來研究方向:不同驅動因素在構建電子忠誠度中的相對重要性:不同驅動因素在構建電子忠誠和傳統的品牌忠誠時的比較研究。對電子忠誠的整合測量。
8.Srini S. Srinivasan等人,Customer loyalty in e-commerce: an exploration of it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Journal of Retailing 78 (2002) 41–50,電子商務中的顧客忠誠度:先在變數和結果。(1)發展了8個影響因素:8Cs,customization, contact interactivity, care, community, convenience, cultivation, choice, and character,對1,211個在線消費者的調查表明,除了方便性之外都影響電子忠誠;電子忠誠對口碑促銷和購買有影響。使用SEM和LISREL.
p.s 你要是懸賞500分,我再給你找點,O(∩_∩)O哈哈~
F. 什麼是零售業電子商務
在短短的20多年裡,中國零售業的信息技術從無到有,從低級到高級,走完了國外近半內個世紀才走容完的路,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目前,我國已有近百家大型連鎖商場開設了網上連鎖商城,一些大型的超市和百貨公司也正著手建設自己的電子商務體系和交易平台。根據2002年的有關資料顯示,全國1700多家電子商務網站中,從事零售業電子商務的企業約有1100家。網上熱銷的商品主要是書籍、光碟和計算機硬體,但通訊和家電在2002年也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網上購物和網上訂票將是具有較大潛力的消費類電子商務市場.祝好
G. 有哪些小型電子商務零售企業
這個就很多了,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都開始建電子商務平台:一方面可以輔助傳統渠道的開展;一方面可以擴展網路銷售渠道。目前60的連鎖超市,百貨商場都建了網上購物中心
H.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實體百貨零售企業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傳統企業該如何面對
自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之後,中國政府就在積極努力地採取各種應對措施,促進電子商務發展就是其中之一。為促進個人和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各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包括稅收優惠、就業扶持等政策措施,在規范行業的同時幫助網上零售業靈活健康發展,這為國內網路購物市場發展營造了一個較為寬松的政策環境。
同樣,電子商務市場的巨大潛力也吸引著風險投資的關注。回顧十年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看出,2005年是中國電子商務資本方面發展的一個「分水嶺」。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研究,2005年後的一系列資本事件,體現了電子商務人士對商業模式的思考和創新。
我國潛在網購人群規模較大,網購滲透率進一步提高的基礎較為穩固。隨著人們對網路購物的接受度的提高,以及物流支付等配套服務更加完善,使用電子商務的人和企業會越來越多。艾瑞咨詢的調研數據顯示:近半年新增用戶佔比排名前二的都是B2C購物網站。
百貨成為未來主力軍, 眾多垂直B2C電子商務企業之所以不約而同地將觸角伸向百貨零售,與單一的垂直領域市場容量不夠大、不足以支撐一家乃至多家B2C網站有關,而百貨則為B2C網站獲取更多生存空間提供了可能。
最新的艾瑞E-commerce Plus數據分析顯示,從品牌影響情況、市場表現情況等維度來看,各B2C電子商務網站當前正處於市場井噴、模式變革的拐點,未來成功與否,還將取決於各家今後能否在提升用戶體驗、增強平台黏性、加強基礎設施和研發投入、強化戰略前瞻性等方面取得進一步突破。研究認為,從長遠來看,百貨網購領域將逐步呈現一家獨大格局,第一名的企業將占據B2C市場份額的三四成,其餘則由為數眾多的企業分食。未來,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將出現自己的沃爾瑪、亞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