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子商務可以分為那三類。有一個是全球電子商務,還有二個是什
1:萌芽與醞釀期(97-2000年):爆炸式發展的夏天亞馬遜網路書店(1995年)的冉冉升起,使電子商務成為了經濟活動的熱點,大量風險投資湧入電子商務,網路概念股在美國受青睞,電子商務出現爆炸式發展。
2:調整蓄勢階段(2000-2003年)——寒冬 由於擴張速度快,資金投入多,電子商務問題暴露,物流、管理問題突出,網路股出現炮沫經濟,國際股市從5000點跌破到2000點,資金撤離,網站開始重新洗牌,優勝劣汰,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電子商務發展經歷了寒冬臘月,超過1/3的網站銷聲匿跡了。
3:復甦與回暖期(03年-05年)—高速發展的春天
經過嚴峻的市場考驗,電子商務網站開始務實經營,SRS的出現、911事件的發生,禽流感病毒的傳染、非典流行使得電子商務又卷土重來,電子商務又迎來了一個發展的春天。
這個階段對電子商務來說最大的變化有三個:
第一個變化:大批的網民逐步接受了網路購物的生活方式,而且這個規模還在高速的擴張。
第二個變化:眾多的中小型企業從B2B電子商務中獲得了訂單,獲得了銷售機會,「網商」的概念深入商家之心。
第三個變化:電子商務基礎環境不斷成熟,物流、支付、誠信瓶頸得到基本解決,在B2B/B 2C/C2C領域里,都有不少的網路商家迅速的成長,積累了大量的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經驗和資金。
4:電子商務縱深發展期(2006-現在):做大做強的夏天 這個階段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電子商務已經不僅僅是互聯網企業的天下。數不清的傳統企業和資金流入電子商務領域,使得電子商務世界變得異彩紛呈。
2. 國際貿易和電子商務有什麼區別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國家(和/或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國際貿易是商品和勞務的國際轉移。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
國際貿易由進口貿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貿易(Export Trade)兩部分組成,故有時也稱為進出口貿易。
從一個國家的角度看國際貿易就是對外貿易(Foreign Trade)。
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中國網路營銷網」 Tinlu相關文章指出,電子商務涵蓋的范圍很廣,一般可分為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或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to-Consumer)兩種。另外還有消費者對消費者(Consumer-to-Consumer)這種大步增長的模式。隨著國內Internet使用人口之增加,利用Internet進行網路購物並以銀行卡付款的消費方式已漸流行,市場份額也在快速增長,電子商務網站也層出不窮。電子商務最常見之安全機制有SSL及SET兩種。
電子商務的定義:
首先將電子商務劃分為廣義和狹義的電子商務。廣義的電子商務定義為,使用各種電子工具從事商務或活動。這些工具包括從初級的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傳真到計算機、計算機網路,到NII(國家信息基礎結構-信息高速公路)、GII(全球信息基礎結構)和Internet等現代系統。而商務活動是從泛商品(實物與非實物,商品與非商品化的生產要素等等)的需求活動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費除去典型的生產過程後的所有活動。狹義電子商務定義為,主要利用Internet從事商務或活動。電子商務是在技術、經濟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里,掌握信息技術和商務規則的人,系統化地運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的總稱。這個分析突出了電子商務的前提、中心、重點、目的和標准,指出它應達到的水平和效果,它是對電子商務更嚴格和體現時代要求的定義,它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強調人在系統中的中心地位,將環境與人、人與工具、人與勞動對象有機地聯系起來,用系統的目標、系統的組成來定義電子商務,從而使它具有生產力的性質。
3. 海外電商是什麼意思
海外電商意思多指的是像亞馬遜eay wish Cdiscount 等類似的電商網站
海外電商本質也是一場銷售渠道的革命,而且是消費品流通史上前所未有的「渠道革命」。
海外電商實際意義也跟國內電商中的 某東 某寶 某某會等類似的電商平台,突破線下限制,走向互聯網市場。
亞馬遜如下圖:
這就是海外電商
4. 全球電子商務模式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現在常見的模式分為三種,B2B B2C C2C 。B2B指的是企業對企業,B2C指的是企業對個內人,C2C指的是個人對個人,阿里巴巴運用的容就是B2B模式,京東商城用的是B2C模式,馬雲的淘寶就是C2C模式,相對於現在的天貓所謂的模式是B2C,但相比C2C的成分更多點,只是要加入進來需要營業執照,必須成立公司。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個人認為還是沿襲這三種模式走下去。但是電子商務還是無法完全取代實體店。最後再勸你一句,現在打著電子商務的旗號網站太多,無非就是虛擬與實體相結合的,不要去做。模式與金字塔沒有區別。小心!!!!!
5.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現狀
全球電子商務發展形勢:
美國著名的高科技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報告稱,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連年攀升。截至2009年年底,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則達到161357億美元,同比增長25%,2010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94697億美元,同比增長20.7%。2009年,世界B2B電子商務交易額占電子商務總額的90%以上,B2C和C2C電子商務交易額共佔到總交易額的10%以內。
世界城市電子商務發展規模巨大。2009年,全球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作為世界城市,東京、紐約、倫敦的電子商務規模一直在高位穩步擴張,東京、紐約、倫敦電子商務交易額分別達到了8970億美元、7890億美元和2087億美元。2009年,東京、紐約、倫敦B2B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分別為6728、5918和1565億美元。2009年,東京、紐約、倫敦B2C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分別為1682、1479和392億美元。
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發展的特點
(1) 全球電子商務用戶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全球電子商務用戶數達到6.93億人,佔全球互聯網用戶數的42%,較2009年提高了一個百分點。近五年來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速始終明顯高於全球經濟增長速度。
(2) B2B仍在全球電子商務中佔主導地位。2010年,B2B電子商務仍佔主導地位,在全球電子商務銷售額中所佔比例約90%,交易額規模達到171333.4億美元,同比增長18%。
(3) 全球電子商務地區差異逐步減小。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平衡。美國電子商務遠遠領先於其它國家,但近3年來美國電子商務市場份額已從2006年的48.8%降至2010年的18.6%。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異軍突起,日益成為國際電子商務市場的重要力量。
(4) B2B折射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差異。從全球電子商務應用模式市場份額看,B2C與C2C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放大,但B2B仍是市場主體,終保持在95%以上水平,比如美國、日本、歐洲B2B佔比分別為96.2%、96.1%和95.0%。而發展中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率先反映在B2C與C2C應用的普及和市場的擴大,而B2B市場份額普遍維持在80%-90%,印度B2B市場甚至僅為50%左右。
國際電子商務發展趨勢
(1)電子商務將與實體經濟深度整合,電子商務與企業內部信息化界限趨於消失。全球化與技術進步將席捲全球,互聯網影響下,生產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壁壘正在消除,企業的成敗將在更大程度上受互聯網影響,供應鏈全球一體化是大勢所趨,產業鏈與價值鏈整合為價值網路。
(2)電子商務服務業將成為商業服務、商業基礎設施和現代服務業的核心,電子商務服務平台將成為電子商務服務業的核心,引發新的產業模式創新。
(3)傳統商業將受到近一步沖擊。隨著網購和智能物流進一步發展,流通業將發生深刻變革,美國商業房產已出現空置現象,據估算,如果一個10000平方英尺的商店,僅僅有6%的業務流向網路銷售,結果可能導致商店利潤下滑50%,以及經營場所月租金下降17%。堪薩斯城一半以上的閑置零售空間來自廢棄的大規模折扣連鎖店。僅食品上網一項,就讓美國4.5億至5億平方英尺的土地閑置。城市發展有形商場將開始面臨風險。
(4)雲計算、物聯網、移動等技術創新,將大大促進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
(5)電子商務將向智能化方向發展,由此引發數據服務業的興起,以及個性化、准確化營銷的發展。
6. 世界電子商務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
電報的發明拉開了電信時代的序幕。 1876年,貝爾和華生發明了電話,開始用聲音傳遞商務信息; 1925年電視之父貝爾德發明了能傳輸圖象的電視機;1930年有聲電視出現;1937年沃恩斯的電子電視系統擊敗貝爾德,真正意義上的電視誕生。1946年才合法製造。
2:基於電子數據交換的電子商務(20世紀60年代)
「個人計算機」的出現以及企業間專用網路的發展,應用於企業間的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和銀行間的電子資金轉賬(EFT)技術作為電子商務應用的系統雛形出現了。使商業文件可以從一台計算機傳輸到另一台計算機,大大提高了商業文件的處理速度,降低了商業成本。但企業使用專用網路與設備的費用太高,人才少,阻礙了它的發展。
3: 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91年後)
20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在全球迅速普及和發展,逐步從軍事、大學、科研機構走向百姓家庭和企業,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以遍及全球的互聯網為架構,以交易雙方為主體,以網上支付和結算為手段,以客戶信息資料庫為依託的一種新的商務模式迅速發展。
4:2000年以來——E概念電子商務:
採用各種電子方式進行的各項社會活動的綜合運用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四個階段:1:萌芽與醞釀期(97-2000年):爆炸式發展的夏天
亞馬遜網路書店(1995年)的冉冉升起,使電子商務成為了經濟活動的熱點,大量風險投資湧入電子商務,網路概念股在美國受青睞,電子商務出現爆炸式發展。
2:調整蓄勢階段(2000-2003年)——寒冬
由於擴張速度快,資金投入多,電子商務問題暴露,物流、管理問題突出,網路股出現炮沫經濟,國際股市從5000點跌破到2000點,資金撤離,網站開始重新洗牌,優勝劣汰,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電子商務發展經歷了寒冬臘月,超過1/3的網站銷聲匿跡了。
3:復甦與回暖期(03年-05年)—高速發展的春天
經過嚴峻的市場考驗,電子商務網站開始務實經營,SRS的出現、911事件的發生,禽流感病毒的傳染、非典流行使得電子商務又卷土重來,電子商務又迎來了一個發展的春天。
這個階段對電子商務來說最大的變化有三個:
第二個變化:眾多的中小型企業從B2B電子商務中獲得了訂單,獲得了銷售機會,「網商」的概念深入商家之心。
第三個變化:電子商務基礎環境不斷成熟,物流、支付、誠信瓶頸得到基本解決,在B2B/B2C/C2C領域里,都有不少的網路商家迅速的成長,積累了大量的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經驗和資金。
4:電子商務縱深發展期(2006-現在):做大做強的夏天
這個階段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電子商務已經不僅僅是互聯網企業的天下。數不清的傳統企業和資金流入電子商務領域,使得電子商務世界變得異彩紛呈。
總的來說,電子商務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7.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在世界處於什麼地位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
據介紹,歐盟委員會和美國政府分別於1997年4月和7月提出了《歐洲電子商務倡議書》和《全球電子商務框架》,闡述了各自對電子商務 的觀點。現階段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水平究竟如何?政府有關部門採取了哪些舉措來推進它的成長?
發展框架正在制定
目前我國電子商務尚處於「 初始探索階段」。電子商務乃是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商務活動框架,其發展對與之相關的法律、政策、技術規范以及企業家經營意識和知識儲備等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提出我國電子商務的基本框架,至於何時出台,目前尚無時間表。對這一十分緊迫而艱巨的工作,國家將統一規劃,嚴格標准,創造環境,保證電子商務有序、健康地發展。
實踐開發初見成效
對於我國目前電子商務方面「總體上處於落後的地位」這一現實,可以看出電子商務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國要成為21世紀世界貿易大國、強國,就必須順應潮流,創造條件,建立和發展我們自己的電子商務。實際上,由外經貿部國際電子商務中心(CIECC)主辦的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正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的電子商務實踐,而由該部牽頭實施的「國家金關工程」,則正成為我國電子商務建設和發展的排頭兵。
國家正在利用計算機網路技術實現對外經濟貿易和相關領域的標准化、規范化、科學化、網路化管理的國家信息化重點系統工程,為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基石。
當前中國不少有識之士呼籲進一步抓好我國電子商務的試點、示範工程,探索有關的體制、規范、標准和相應的法律法規。
據了解,作為國家信息化重大工程,「財稅經貿聯網工程」的實施,對於加強我國經濟領域的宏觀調控,提高財稅經貿領域管理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促進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電子商務面臨的三大難題
雖然所有人都認為電子商務前景廣闊,但在目前的國內環境下,規模化地運作針對最終消費者的電子商務尚有三大難題急需解決:
第一、國內網路社會的規模還不大,市場機會有限。據統計,目前全國只有不到400萬的網路人口,差不多隻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居民的數量,這決定了現在的網路電子商業機會有限。而且,目前網路人口的結構決定了只有信息產品(電腦,軟體,耗材)、圖書、音樂製品等少數商品可能上網銷售。
第二、我國遼闊的地域和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決定了商品配送的巨大困難。很多城市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專業的配送企業,單件商品的長途運輸或者郵遞的巨大成本以及時間上的延遲,足以使消費者對電子商務望而卻步。
第三、也是最大的困難之一,就是我國信用消費的不發達和貨幣電子化進程的緩慢。傳統上消費者對信用消費的排斥態度、對「隔山買牛」這種遠距離購買行為的不信任,以及國家金融系統對在線遠程結算的保守態度,使這個問題更加突出。
在電子商務必將成為下世紀重要商業形態的趨勢下,這些困難是遲早要被克服的。在目前的條件下,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應最大限度地從困難中找到優勢。例如,雖然目前我國的網民數量不算很多,但是,活躍在網上的網民主體是受教育程度高、對新事物敏感同時又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人。很明顯,他們應該是目前在網上開始銷售信息商品的最大潛在消費群體,而這一群體的數量現在每天都在高速增長。
中國發展電子商務初露端倪
最新啟用的「溫州網路商城」在剛開通後的一個小時內,網上成交貨款達一萬元,購物品種有三十多種,包括方便麵、手機、飲水機、洗衣粉、礦泉水等。
目前,浙江省開展的電子商務系統還有嘉興的電子報稅系統、海關進出口報關單聯網核查系統、寧波的網上訂花、網上訂房等,還有一些專業市場如義烏的中國小商品市場、紹興的中國輕紡城等也上了互聯網。
有關人士認為,隨著電腦應用日益廣泛,通訊網路日趨成熟,盡管如今在中國有許多地方的電子商務象浙江這樣還基本處於初級階段,但這項業務的發展已經展現出廣闊前景。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統計表明,至去年底,中國網民達二百一十萬,預計到二000年將達兩千萬。中國已被公認為全球最大的潛在電子商務市場。
去年三月六日,世紀互聯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銀行共同完成中國第一家網上銀行開發工作,正式推出祖國大陸第一家互聯網電子商務系統。
深圳招商銀行則是繼中國銀行之後又一家推出網路銀行服務的商業銀行。而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聯合工行、農行、建行、交行、光大銀行等十一家商業銀行共建的金融權威認證中心系統進入實施階段,為網上交易和網上支付提供安全保障。
中國各省市地區基於互聯網的商品交易中心也在積極籌建之中。去年七月開通的「中國商品交易市場」開通僅四個月,接受了來自全球的一百零二個國家和地區四千六百多萬人次的訪問,被稱為「中國永不落幕的交易會」。去年十月份以來舉行的兩次紡織品被動配額電子招標,更標志著中國外貿管理開始步入電子商務時代。
中國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多地與電子商務發生聯系。中國證券交易網有三千九百八十多萬用戶,國內信用卡發卡量超過五千萬。電子報稅、電子報關、網上購物等也在逐步走進百姓的生活。
中國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宋玲說,隨著政府上網工程、企業上網工程的全方位推開和網民數量的急劇增長,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還會進一步加快。
目前,中國政府在電信部門和金融部門的配合下,正積極著手國內電子商務的實施。據悉,國家信息化辦公室即將公布「中國電子商務框架」,標志著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將步入由政府主導的軌道。
8. 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
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_天堂島的誘惑--劉成龍blog
電子商務的發展過程2008-12-11 21:31 1、推進信息化進程中回的電子商答務 我國電子商務是在國家信息化進程中發展起來的...近幾年來,我國網路規模和網民數量的擴大為我國跟進世界經濟日趨全球化、網路化打下了基礎,同時,也積聚著能量支持我國...
9. 全球電子商務B2B,B2C,C2C主要的代表網站有哪些
1、B2B (Business to Business), 是指商家與商家建立的商業關系。
1)例如我們在麥當勞中只能夠買到可口可樂是因為麥當勞與可口可樂中的商業夥伴的關系。 商家們建立商業夥伴的關系是希望通過大家所提供的東西來形成一個互補的發展機會,大家的生意都可以有利潤。
2)B2B電子商務模式主要有降低采購成本、降低庫存成本、節省周轉時間、擴大市場機會等優勢。
3)B2B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會員收費、廣告費用、競價排名費用、增值服務費、線下服務費、商務合作推廣、安詢盤付費等。
4)例子:阿里巴巴、慧聰、世界工廠網、中國製造網
2、B2C (Business to Consumer), 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供應商直接把商品賣給用戶,即「商對客」模式,也就是通常說的商業零售,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和服務。例如你去麥當勞吃東西就是B2C,因為你只是一個客戶。
1)B2C網站類型主要有綜合商城(產品豐富的傳統商城EC化)、百貨商店(自有庫存,銷售商品)、垂直商店(滿足某種特定的需求)、復合品牌店(傳統品牌商的復合)、服務型網店(無形商品的交易)、導購引擎型(趣味購物、便利購物)、在線商品定製型(個性化服務、個性化需求)等。
2)B2C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服務費、會員費、銷售費、推廣費等。
3)例子:當當、卓越、優凱特、qq商場、京東商場、庫巴、亞馬遜、凡客、走秀網、唯品會等。
3、C2C (Customer to Consumer) ,客戶之間自己把東西放上網去賣,是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
1)C2C的一般運作流程是:賣方將欲賣的貨品登記在社群伺服器上、買方透過入口網頁伺服器得到二手貨資料、買方透過檢查賣方的信用度後選擇欲購買的二手貨、透過管理交易的平台分別完成資料記錄、買方與賣方進行收付款交易、透過網站的物流運送機制將貨品送到買方。
2)C2C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會員費、交易提成費、廣告費用、排名競價費用、支付環節費用等。
3)例子:淘寶、拍拍、易趣、網路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