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雙十一電商新玩法
實體零售商借勢促銷
雙十一原本是電商們推出的購物節,最初很多實體業者還非常排斥,然而到了如今,實體業者越來越發現,這個被打造出來的購物節也成為了一個促銷點,因此在11月11日還未到來之前,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就開始提前促銷。
沃爾瑪與上百個品牌在線上線下同時推出低至5折的一年一度「11.11」囤貨活動,活動涉及全國400多家門店,快消品、電器品類及直接進口商品折扣低至5折。由於和京東的緊密合作,沃爾瑪京東官方旗艦店攜100個品牌的1000款商品,並投入總計超過50萬份。麥德龍則結合「麥德龍網上商城」進行打折活動,部分指定品類滿100元立減30元等。萬達則提前啟動雙十一促銷,從11月2日開始,「2017飛凡狂逛節」就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展開。活動為期11天,由萬達網路科技集團聯手新世界百貨、巴黎春天、萬達百貨等全國近30城近50家大型百貨商場以及數百家商業項目、百城萬家門店共同打造。
部分實體零售商甚至還將雙十一促銷時間延長。比如北京華冠超市雙十一就啟動全場8折優惠,促銷期延續到12日。在雙十一當天上午10點左右,華冠超市內已經擠滿了顧客,尤其是生鮮商品最為熱銷,收銀區排起了長隊。
實體店靠「捉貓」翻倍引客流頗有意思的是,與以往單純地啟動促銷不同,今年雙十一,諸多實體店聯手阿里進行了「捉貓」活動,即顧客到指定商場玩「捉貓」游戲即可獲得禮包等優惠,這使得合作「捉貓」活動的實體店客源量大增。
龍之夢購物中心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雙十一當天,中山公園龍之夢作為全國智慧門店最多的商場之一,聯合天貓十大男裝品打造快閃店,AR實景紅包「捉貓搶紅包」中庭聚客,實現品牌聯動、線上線下互動。正因如此,中山公園龍之夢11月11日當天客流超過18萬人次,同比增長30%,該店平時的周末客流在12萬至14萬。客流量的增長也拉升了銷售額,該店當天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0%。
百聯集團攜旗下的百聯股份(600827.SH)、聯華超市(00980.HK)、百聯全渠道等公司與天貓共同策劃了一整套雙十一聯合玩法,以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參與活動,在雙十一前期的「捉貓貓」游戲中,特別為百聯集團定製了「百聯品牌貓」,使用手機淘寶AR掃描可以「下紅包雨」,此舉使得近幾日百聯系麾下的不少門店客源量大漲,同時拉動銷售額。
「我們在雙十一前也和天貓進行了合作,通過天貓的活動拉動B&O PLAY影音商品的實體銷售,獲得翻倍的業績。新零售時代,就是要通過這類O2O合作,獲得更多商機,也同時獲得大數據收集和消費者行為研究的基礎。」耀萊(丹麥)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凌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銀泰商業則將天貓雙11晚會首次搬進了商場,並且藉助會員數字化完成了最大規模的預售,此外,開天貓新零售快閃店、淘寶直播、下「紅包雨」、捉「黃金貓」等。「今年雙十一對於銀泰來說是一個不同的雙十一。」銀泰商業CEO陳曉東表示,和會員的交互方式全部互聯網化,由原來的單向傳播變成了雙向傳播,銀泰商業可以及時的得到顧客的反饋,且今年做到了線上線下同價。
店商為電商導流雖然上述狀況看上去是通過電商的活動為實體店商導流了很多客源且拉動銷售額的增長,但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電商的這些舉動其實是通過實體店商低成本獲得客源向線上導流。
曾經在互聯網企業擔任過CTO(首席技術官)的北京函數空間科技有限公司CEO趙亮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曾經有一度,自己陷入過線上獲客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線上獲取用戶成本越來越高的主要原因是獲取客戶的方法主要集中在App市場廣告位、網路廣告位、線下廣告(分眾傳媒)、電視廣告等,由於越來越多用戶並不十分意願下載新App,因此,同樣成本的投入所能獲取的用戶數量越來越少。比如一個App市場廣告位10萬,原來可以獲取1萬個用戶,現在可能只能獲得2000個了。因此線上獲得一個客戶且還是非忠誠度很高的客戶的成本可達100多元甚至200多元。相對而言,線下實體店的獲客成本就比較低且忠誠度較高。所以與其說是實體店商通過電商增加到店客源,還不如說是電商通過實體店商低成本獲客。」
此次雙十一的新零售O2O導流方式,也加強了線上線下的實質合作。
聯商網顧問團主任周勇認為:「雙十一的購物一年比一年熱鬧,花樣越來越多,觸角也越來越延伸,這是一件好事。重要的是我們背靠一個消費升級、狂熱消費、體量龐大、訴求轉型、持續增長的巨大市場,中國需要以新零售引領國際分銷體系的大變革,面對國際大品牌,我們的大平台、大連鎖、大商業,應該在競爭性市場中加強合作,實現定價話語權和再分配。阿里、京東等大平台商應該要與線下的連鎖店、傳統夫妻店結盟,把一個個商業孤島攻克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