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山東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山東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10-18 12:10:06

① 關於文字的甲古文

【甲骨文的發現】

甲骨文的發現經歷了一個錯綜復雜的過程。這有必要先從發生在一個名字叫李成的農民身上說起。這個愚昧的農民對甲骨文的發現有著一段典型的、可笑 的、荒誕而又充滿文化悲愴感的傳說。他是河南省洹河畔安陽縣小屯村人。李成是為了賺錢第一個把「甲骨文」作為葯材運到城裡、傳送出去的人,但也是在他手裡,毀掉了難以計數的甲骨文字。功耶?罪耶?惟有歷史來定論。

【甲骨文簡介】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商朝人用龜甲、獸骨占卜後把占卜時間、占卜者的名字、所佔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邊,有的還把過若干日後的吉凶應驗也刻上去。不過具體的情形因甲骨分期而有詳略的差異,大致上以武丁期的刻辭最為完整,同時也是現存數量最多的時期。學者稱這種記錄為卜辭,這種文字為甲骨文。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占卜的記錄,是目前已知的中國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稱為中國古代最早的「檔案庫」。目前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歷法、醫葯等科學技術。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1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是已知漢語文獻的最早形態。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稱為契文、 甲骨刻辭、卜辭、龜版文、殷墟文字等,現通稱甲骨文。商周帝王由於迷信,凡事都要用龜甲(以龜腹甲為常見)或獸骨 (以牛肩胛骨為常見)進行占卜,然後把占卜的有關事情(如占卜時間、占卜者、占問內容、視兆結果、驗證情況等) 刻在甲骨上,並作為檔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見甲骨檔案)。除占卜刻辭外,甲骨文獻中還有少數記事刻辭。甲骨文獻的內容涉及當時天文、歷法、氣象、地理、方國、世系、家族、人物、職官、征伐、刑獄、 農業、 畜牧、田獵、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災禍等,是研究中國古代特別是商代社會歷史、文化、語言文字的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甲骨文特點】

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其主要特點:

(1)在字的構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實物的特徵,而筆畫多少、正反向背卻不統一。

(2)甲骨文的一些會意字,只要求偏旁會合起來含義明確,而不要求固定。

因此甲骨文中的異體字非常多,有的一個字可有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寫法。

(3)甲骨文的形體,往往是以所表示實物的繁簡決定大小,有的一個字可以占上幾個字的位置,也可有長、有短。

(4)因為字是用刀刻在較硬的獸骨上,所以筆畫較細,方筆居多。

由於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銳有鈍,骨質有細有粗,有硬有軟,所以刻出的筆畫粗細不一,甚至有的纖細如發,筆畫的連接處又有剝落,渾厚粗重。結構上,長短大小均無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參差錯綜;或是密密層層十分嚴整莊重,故能顯出古樸多姿的無限情趣。

甲骨文,結體上雖然大小不一,錯綜變化,但已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認為,中國的書法,嚴格講是由甲骨文開始,因為甲骨文已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一片甲骨驚世界」】

古代甲骨上的刻劃痕跡被確認為是商代文字,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中國考古的三大發現(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遺跡)之一。可是它的發現過程,卻是十分偶然而又富於戲劇色彩的。

清末光緒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國子監祭酒(相當於中央教育機構的最高長官)的王懿榮(1845—1900)得了瘧疾,派人到宣武門外菜市口的達仁堂中葯店買回一劑中葯,王懿榮無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龍骨的葯品上面刻劃著一些符號。龍骨是古代脊椎動物的骨骼,在這種幾十萬年前的骨頭上怎會有刻劃的符號呢?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對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榮便仔細端詳起來,覺得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狀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為了找到更多的龍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趕到達仁堂,以每片二兩銀子的高價,把葯店所有刻有符號的龍骨全部買下,後來又通過古董商范維卿等人進行搜購,累計共收集了1500多片。

他對這批龍骨進行仔細研究分析後認為,它們並非什麼「龍」骨,而是幾千年前的龜甲和獸骨。他從甲骨上的刻劃痕跡逐漸辨識出「雨」、「日」、「月」、 「山」、「水」等字,後又找出商代幾位國王的名字。由此肯定這是刻劃在獸骨上的古代文字,從此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會各界引起了轟動,文人學士和古董商人競相搜求。

曾有人對王懿榮從中葯中發現帶字龍骨之說提出質疑,認為王懿榮在他的有關著述中沒有這方面的記載,並認為王懿榮吃的龍骨在葯店已加工成細粒,看不出刻痕文字來的。而且當時菜市口一帶並沒有達仁堂葯店。對此,後來研究甲骨文的學者周紹良說,當時龍骨在中葯店都是成塊、成片出售的,直到三十年代他到中葯店買龍骨還是這樣。至於達仁堂葯店當時確實不在菜市口,但菜市口有家著名的西鶴年堂中葯店,當時的人很迷信西鶴年堂,買中葯都要去西鶴年堂葯店,這也有可能是當時傳誤造成的結果。

至於著書立說方面,首先對甲骨文作出確認的王懿榮還沒來得及作深入研究並著書立說,八國聯軍便逼近北京城,他被任命為京師團練大臣。

1900年7月,侵略軍兵臨城下,慈禧太後帶領皇室人員倉皇出逃,王懿榮徹底失望了。他對家人說:「吾義不可苟生!」隨即寫了一首絕命詞毅然服毒墜井而死,年方56歲。

後來人們稱這位最先發現甲骨文的王懿榮為「甲骨文之父」,在甲骨文發現90周年的1989年秋,在他的家鄉山東煙台市福山區建成王懿榮紀念館,以紀念他的功績。

王懿榮殉難後,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轉歸好友劉鶚(即《老殘游記》作者劉鐵雲)。劉鶚又進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於1903年拓印《鐵雲藏龜》一書,將甲骨文資料第一次公開出版。不久,學者孫詒讓根據《鐵雲藏龜》的資料,又寫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專著《契文舉例》。

甲骨文被發現之後,引起學術界的轟動。古董商人為了壟斷財源,對於甲骨的來源秘而不宣,以後又謊稱出自河南湯陰、衛輝等地。直到1908年,學者羅振玉才首先訪知甲骨出土於河南安陽縣的小屯村一帶,於是他派遣自己的親屬去安陽求購,又親自前往安陽進行實地考察。先後共搜集到近二萬片甲骨,於1913年精選出2000多片編成《殷墟書契》(前編)出版,隨後又編印了《殷墟書契菁華》(續編),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繼羅振玉之後,許多著名的學者,如王國維、郭沫若、董作賓、唐蘭、陳夢家、容庚、於省吾、胡厚宣等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釋和研究,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甲骨學。

在甲骨文還未確認以前,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的農民在耕作時就不斷在農田裡挖刨出古代甲骨。據說把甲骨當做葯材到中葯鋪去賣的第一個人是一位叫李成的剃頭匠。一次他害上一身膿瘡,沒錢去求醫購葯,就把這些甲骨碾成粉敷到膿瘡上,想不到流出的膿水被骨粉給吸幹了,而且發現骨粉還有止血的功效。從此他就把它們收集起來,說成是龍骨,賣到了中葯鋪。

經過許多學者專家考證研究,所謂龍骨其實是商代占卜用的工具。人們在占卜之前,先把龜甲和牛肩胛骨鋸削整齊,然後在甲骨的背面鑽出圓形的深窩和淺槽,占卜時,先把要問的事情向鬼神禱告述說清楚,接著用燃燒著的木枝,對深窩或槽側燒灼,燒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應部位便顯示出裂紋來。於是,占卜者根據裂紋的長短、粗細、曲直、隱顯,來判斷事情的吉凶、成敗。占卜後,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內容和結果刻在卜兆的近處,這就是卜辭。刻有卜辭的甲骨被當做檔案資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遂得流傳於後世。甲骨文發現的故事,後來被人們稱為「一片甲骨驚世界」的奇跡,在中國和世界考古史上寫下了帶有傳奇性的篇章。

【題名: 刻有文字的甲骨】

龜甲5521、5538、5518、6019:刻有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殷王祖庚、祖甲時祭祀祖先之卜辭。共四片。

獸骨5402、5403:刻有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殷王武丁時旬卜王事之卜辭。共二片。

甲骨文是寫或刻在龜的腹部、背甲,以及牛肩胛骨上的文字。時間大約在盤庚至帝辛之間(分元前1401年至前1122年),內容大都是殷王祭祀、田獵、求雨、卜吉凶等占卜的記事文字。殷商人崇尚鬼神,凡事必用甲骨占卜。他們採用龜甲獸骨寫刻卜辭,占卜有關的事件,再契刻記事文字。甲骨的出土地點在河南省安陽小屯村之殷墟,初為當地農民翻耕土地時發現的。由於不知是何物,因此被當作龍骨賣給葯鋪,用以治療虛弱和破傷。清光諸二十五年(1899),當時在北京做官的王懿榮生病後,在抓來的中葯中認出了甲骨。二十九年(1903),劉鶚著《鐵雲藏龜》,第一次把甲骨以拓片的形式出版。三十年(1904),孫詒讓著的《契文舉例》對甲骨文始加考釋。其後開始了連續不斷的發掘。

文字學家認為,一種文字從發現到成熟至少要經過2000年的發展,而3500年前的甲骨文已經出現一批形聲字,表明它是較成熟的文字。按此類推,最早的漢字應出現在夏或更早的時代。甲骨文的發現及研究,為中國文明史已逾5000年這一事實,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文字是一個民族文明的載體。中國的甲骨文和古埃及紙草文字、巴比倫泥版文字和美洲印第安人的瑪雅文字具有同等的地位,號稱世界四大古文字。但其他三種文字的發展都中斷了。惟有甲骨文發展下來。在已發現的的近5000個甲骨文單字中,能夠釋讀的約1500字;餘下的3000多字多屬地名、人名、族名,可知其意,但不可讀其音;其中也有不少字因後世不再沿用,給正確考釋、研究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有專家認為,由於甲骨文屬卜人應用文字范圍,並不等於社會的用字量,所以商代實際存在的字可能還要更多。

殷墟甲骨文發現百年以來,出土數量已達15萬片。它雖然是殷王室進行占卜的記事文字,而且存在形式呆板,字名簡單,識讀困難等局限,但對「文獻不足征」的商代歷史研究仍是極為珍貴的資料,而且與考古學、語言文字學和古代科學技術研究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中國國家圖書館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單位,共藏有35651片。多系名家捐贈和從私人、市肆收購而來。其中以劉體智先生的庋藏數量最多,裝在150個盒內,共28000餘片。國家圖書館所藏甲骨還曾著錄於羅振玉《殷墟書契》、胡厚宣《戰後京津新獲甲骨集》、郭沫若《殷契粹編》、郭若愚《殷契拾掇》中。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甲骨拓片也很豐富,除正在傳拓中的《館藏甲骨集拓》外,還有《善齋書契叢編甲骨拓本》十八冊四函,共28000餘張。在郭沫若主編的《甲骨文合集》中還收錄有該館所藏甲骨拓本十餘種之多。

【甲骨文的內容】

甲骨文的內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紀錄。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問,有些占卜的內容是天氣晴雨,有些是農作收成,也有問病痛、求子的,而打獵、作戰、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問了!所以甲骨文的內容可以隱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歷史發展的狀況。

甲骨文的發現最早時間,是在清末光緒二十五年以前。發現地點,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莊。村人於耕種時,在土層中掘出一些龜甲獸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奧難辨的文句。當時,村人當作龍骨轉售葯店為葯村。直至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經考古學家王懿榮發現,確定了它在研究歷史資料上具有珍貴的價值後,就開始被介紹到了學術界。復經劉鶚、孫詒讓、羅振玉、王國維、葉玉森諸家的先後搜集考究,其中羅振玉更瘁全力以為提倡,始奠定了甲骨學的地位。甲骨學的著述,最早問世的是劉鶚的《鐵雲藏龜》,時在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二)出版,續有孫詒讓的《契文舉例》、羅振玉的《商卜文字考》、《殷墟書契考釋》、《待問編》。商承祚的《殷墟文字類纂》、王國維的《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續考》、王襄的《簠室殷契類纂》、葉玉森的《殷契鉤沉》、《說契》、《研契譚枝》、朱芳圃的《甲骨文字編》、孫海波的《甲骨文編》、董作賓的《甲骨文斷代研究例》、《甲骨文字集釋》、金恆祥的《續甲骨文編》、嚴一萍的《殷商編》、《甲骨文斷代研究新例》、繞宗頤的《甲骨文續編》、《殷墟文字甲乙編》。更有歐美傳教人士及日本學者等,亦先後於民國十七年中央研究院繼續發掘時,在我國搜購甲骨甚豐,並多有專著發表。近三十年來,對甲骨學最有貢獻的,應推董作賓先生。董氏曾親自參與發掘甲骨出土工作,他據殷代卜辭,將過去甲骨學的研究階段,分成前後兩期,前期從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到民國十六年丁卯(一八九九到一九二七),共為二十八年,後期自民國十七年戊辰,到民國三十八年己丑(一九二八到一九四九),共二十二年。

【甲骨文占卜的方法】

甲骨文占卜的方法是將處理後的龜甲或獸骨,在背面加以鑽洞到即將穿透又尚未穿透的程度,再用火烘灼,龜甲的正面就會在鑽洞的四周圍出現裂紋,這些紋路稱為「兆」。負責觀察紋路的人,也就是負責占卜的人,叫做「卜官」,在判斷吉凶之後,才將卜問的內容書寫、刻畫在甲骨上。除了卜吉凶之外,有部分甲骨文是用來記事的。記事的甲骨文字多用刀子契刻,有的先用筆寫,然後刻畫出來,也有的是直接刻畫出來的。甲骨文多數由上而下直行書刻,這種方式仍是今日中文常用的格式。事實上,甲骨文並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中國文字的產生其實遠在甲骨文之前,例如一些刻畫在陶器上的文字陶文,在六千多年前已經產生。如果文字代表文明的開始,可知甲骨文之前中國文明的腳步早就啟動了。

【甲骨文與古代文字】

漢字與古代埃及的聖書字、古代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並稱為古老的表意文字。漢字本身的發展,從字體看可以分為古文字階段和隸楷階段。古文字階段起自商代(以甲骨文為代表),止於秦代,歷時一千餘年。從時間順序上分,有商代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六國文字、秦系文字等;從文字載體上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印章封泥文字、簡帛文字、石刻文字等。甲骨文作為最早的系統文字,對其他古文字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既然甲骨文已經是成系統的比較成熟的文字,在此之前必然還有其他更古老、原始的文字。《周易》上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但結繩記事的作用只是以實物來喚起人們的記憶,因此絕無演化為文字的可能,原始的文字應該是從繪畫中產生的。在遠古居民遺留下來的岩畫、石刻符號、族徽等大量帶有圖案的信息中,又如何去判斷哪一種僅僅是圖畫,哪一種是文字呢?以前曾有學者認為,可視圖案復雜與否來決定,越古老,越偏於畫的本意;而符號化成分越多,結構相對概括而簡單的則偏於文字的本意。但是後來發現,在不同的文字中很難以這個標准衡量。所以後來有語言學家將圖畫到文字的定義改為:一旦圖畫與語言形式之間出現了約定俗成的固定聯系時,它就完成了向文字的過渡。比如看見以一個正面人形的「大」字和一隻鹿形的「鹿」字,立刻使人想到這是指「大鹿」,而不是指人飼養鹿、獵鹿等其他意思,這樣大字便從圖畫中脫胎出來了。但這個過程非常之漫長。

漢字是一種表意字,又稱方塊字,有別於拉丁字母一類的表音字(如英語)。但實際上漢字也有大量的表音成分。對於漢字形成和發展的基本脈絡與特徵,傳統的漢文字學有過較為全面、正確的歸納,這就是著名的「六書」說: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在漢字發展早期階段(主要是西周以前),其象形程度較高,多使用意符和音符,甲骨文、金文均是如此。而隨著漢字字形的演化,書寫的規范,到隸書形成時,許多原先的表意字已看不出其表之「意」,變成了記號。所以漢字發展到後來,成為意符——音符——記號文字體系。

在甲骨文和原始文字元號間,尚未通過考古手段發現中間類型的古代文字遺物。然而通過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現狀的調查,已經發現了兩種古文字里的活化石:爾蘇沙巴文和納西東巴文。爾蘇沙巴文是四川西部自稱「爾蘇」人的文字,現在能收集到的爾蘇沙巴文書籍四種,分別是黃歷、算命、抽簽、說鬼等內容的經書。爾蘇沙巴文有近二百個獨體字,象形程度很高,有不少是照實物描繪下來的簡單圖畫,出現了少量的會意字。另一種較爾蘇沙巴文成熟些的化石文字是著名的雲南納西族東巴文。東巴文現存經卷二萬多冊,在造字方法上,東巴文與其他漢古文字相似,有表意也有表音,但兩者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如「日」字的甲骨文為圓圈中加一點(或一橫、一小圓圈),東巴文則在圓圈內多加了表示光線四射的「十」狀筆畫。還有一種造字法,如東巴文中借「綠松石」來記「綠色」;借「火」表示「紅色」,這種「義借」在甲骨文中也有。由於爾蘇沙巴文、東巴文的原始性比甲骨文更強,所以反過來,也可以看出甲骨文的成熟性與系統性。

【甲骨文與書法藝術】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的系統文字,也是比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點橫撇捺、疏密結構,用今天的眼光去看,確實初具用筆、結體、章法等書法要旨,孕育著書法藝術的美,很值得欣賞與品味。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編》的序言中,就對其書法體現非常贊賞:「卜辭契於龜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輩數千載後人神往。文字作風且因人因世而異,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渾,帝乙之世,文咸秀麗。而行之疏密,字之結構,回環照應,井井有條……足知現存契文,實一代法書,而書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鍾王顏柳也。」

「鍾王顏柳」指的是古代的四位大書法家。殷代的「鍾王顏柳」們,就是那些書刻卜辭的史官卜人。正是他們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史料,也留下了一份份珍貴的上古書法作品。若就甲骨文書契形式作粗略的一瞥,會發現早期字體較大,像羅振玉編《殷虛書契菁華》所收錄的許多武丁時期的卜辭,非常大氣、醒目;而到商末帝乙、帝辛時代,字變得細小委瑣;至於西周甲骨文則更是細若粟發。

甲骨文風格類型:一是勁健雄渾型;二是秀麗輕巧型;三是工整規矩型;四是疏朗清秀型;五是豐腴古拙型。總之盡管甲骨文是契刻出來的文字,但筆意充盈,百體雜陳,或骨格開張,有放逸之趣;或細密絹秀,具簪花之格,字里行間,多有書法之美。

【甲骨文書法】

所謂「甲骨文書法」,大抵有兩層意思。一是指以商周甲骨文字體結構、書法特徵為宗,加以工整地摹寫而成的書法作品。這類作品可以按照需要集古字以組合為新句子。內容是新的,字卻如同三千年前殷人的入筆文字一般饒富雅趣。但是甲骨文總共才二千多字,其中還有不少尚未釋出的怪字(特別是人名、地名),真正派上用場的不是很多。因此一旦遇到甲骨文中沒有的字,而所書寫的對聯、題詞中又無法代替,就只好進行偏旁拆零,自己拼接了;再拼不出,就要到金文等其他古文字里去討救兵。進行這項創作的首要人物是羅振玉。1921年他在研究之餘,將甲骨文用毛筆書寫成楹聯,出版了《集殷墟文字楹帖》。繼之有章鈺、高德馨、王季烈等人,也仿效集字創作。一些古文字學前輩如董作賓、商承祚、唐蘭、於省吾等也擅長甲骨文書法,這是本真意義上的甲骨文書法作品。另一層意思是指借鑒甲骨文特徵加以自行創作的現代書法作品。他們將甲骨文視作一種靈感,僅僅是藝術創作中的一點啟示,而並不在於追求「形似」。因此,他們並不嚴格按甲骨文的書法特徵去寫,可能是綜合了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等多種古文字的特點而創作。這樣的書法藝術與古文字學雖有關系,但不是亦步亦趨。

【甲骨文公司】

(與本詞條相關聯的其它信息)
甲骨文公司(Oracle)是世界上最大的企業軟體公司, 向遍及145多個國家的用戶提供資料庫、工具和應用軟體以及相關的咨詢、培訓和支持服務。甲骨文公司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紅木城,全球員工超過40,000名,2003財年收入達到95億美元,是《財富全球500強》企業。自1977年在全球率先推出關系型數踞庫以來,甲骨文公司已經在利用技術革命來改變現代商業模式中發揮關鍵作用。甲骨文公司同時還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對客戶關系管理―操作應用―平台設施進行全球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實施的公司。
甲骨文公司1989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成為第一家進入中國的世界軟體巨頭,標志著剛剛起飛的中國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得到了甲骨文公司的積極響應,甲骨文首創的關系型資料庫技術也從此開始服務於中國用戶。
1991年7月,經過了近兩年時間的努力開拓,為了更好地與迅速發展的業務相適應,甲骨文公司在北京建立獨資公司——北京甲骨文軟體系統有限公司。
2000年8月8日,甲骨文公司正式啟用位於北京國貿大廈的辦公新址,成為公司立足於長期服務中國市場的又一里程碑,也是長期紮根中國市場的新起點。
目前,甲骨文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均設立了分支機構,向中國市場全面提供Oracle9i電子商務平台、Oracle電子商務應用軟體以及相關的顧問咨詢服務、教育培訓服務和技術支持服務。甲骨文公司在中國的員工達483人。

【相關資源】

說文解字話甲骨:http://www.chinapage.com/oracle/explanation.html 《新編甲骨文字典》,劉興隆,ISBN:780173355X,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甲骨文畫帖字典》,劉星池,ISBN:7533016947,山東美術出版社
甲骨文書法:http://www.sinology.cn/main/News_Show2.asp?NewsID=834&;amp;NewsPage=2

閱讀全文

與山東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七夕節的策劃方案 瀏覽:754
運動會采訪策劃方案 瀏覽:537
銀行中高層培訓方案 瀏覽:679
山東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37
英語新教師培訓計劃安排方案 瀏覽:104
花卉植物促銷方案 瀏覽:360
上海傳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17
體育賽事及活動推廣服務方案 瀏覽:259
農技推廣體系改革項目方案 瀏覽:415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國際化 瀏覽:191
c2c電子商務排名淘寶佔95 瀏覽:468
電子商務創業優勢 瀏覽:651
上海卡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v 瀏覽:752
伊利牛奶促銷方案ppt模板 瀏覽:310
廣州微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362
外賣送餐營銷方案 瀏覽:62
上海熙香藝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21
端午節酒水推廣方案 瀏覽:423
如何寫培訓學校招生方案 瀏覽:208
義烏志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