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子商務包括什麼產品
品種很多:服裝服飾、照明工業、紙業、傳媒廣電、電子元件、包裝、安全防護、紡織皮革、電工電氣、五金工具、化工、農業、能源、禮品、工藝品、飾品、食品、醫葯保養、玩具、通訊產品、能源、、、
、、、非常多,只要是在我們生活中存在並被需求的都可以做電子商務在網路上實行網路營銷,為你開創更大更廣的銷售天地!
Ⅱ 電子商務是怎樣實現產品與服務定製化的
1、網路自身有局限性
許多消費者都反應實際得到的商品不是在網上看中的商品。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在把一件立體的實物縮小許多變成平面的畫片的過程中,商品本身的一些基本信息會丟失;輸入電腦的只是人為選擇商品的部分信息,人們無法從網上得到商品的全部信息,尤其是無法得到對商品的最鮮明的直觀印象。由此可見,從某種意義上說,並不是商家有意欺騙消費者,網路自身的局限性會自然不自然地誤導消費者,可能使消費者不再輕易相信自己的眼睛,對電子商務的可靠性產生懷疑。
2、搜索功能不夠完善
當在網上購物時,用戶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在眾多的網站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並以最低的價格買到。搜索引擎看起來很簡單:用戶輸入一個查詢關鍵詞,搜索引擎就按照關鍵詞到資料庫去查找,並返回最合適的Web頁鏈接。但根據NEC研究所與Inktomi公司最近研究結果表明,目前在互聯網上至少10億網頁需要建立索引。 而現有搜索引擎僅僅能對5億網頁建立索引。仍然有一半不能索引。這主要不是由於技術原因,而是由於在線商家希望保護商品價格的隱私權。因此當用戶在往上購物時,不得不一個網站一個網站搜尋下去,直到找到滿意價格的物品。
3、用戶消費觀念跟不上
電子商務與傳統商務方式一個很大的不同是交易的當事人不見面,交易的虛擬性強,這就要求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要好,信用消費的觀念要深入人心。西方國家的電子商務發展勢頭比較好,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的市場秩序比較好,信用制度比較健全,信用消費觀念已被人們普遍接受。然而在我國,一方面人們信用消費的意識非常薄弱,信用卡的使用遠沒有普及;另一方面,人們到商場還怕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更何況是在不知道離自己多遠的網上?由於網路的使用還沒有完全普及,人們對網路的不了解也是影響網上消費的重要原因。目前大部分網民對網路的使用主要是了解信息和聊天,對於許多人來說網路甚至只是一個概念,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不景氣也是可以預料的。
4、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仍然是影響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因素。在開放的網路上處理交易,如何保證傳輸數據的安全成為電子商務能否普及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調查公司曾對電子商務的應用前景進行過在線調查,當問到為什麼不願意在線購物時 ,絕大多數的人的問題是擔心遭到黑客的侵襲而導致信用卡信息丟失。因此,有一部分人或企業因擔心安全問題而不願使用電子商務,安全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中最大的障礙。
目前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A、安全可靠的通訊網路;B、有效防護連接在網路上的信息系統;C、有效防止資料被竊取或盜用;D、培訓電子商務人才,使其了解如何防護其信息系統和資料的安全。為了確保商業事務的安全性,必須滿足一系列重要條件,換句話說,不僅要安全,更要易於管理和使用。首要條件是電子商務中所有的參與方之間(包括用戶和服務方)進行身份確認,用戶身份被認證無誤後,才能相應地解決和管理用戶的數據訪問。考慮到當今業務的分散性和使用Internet具有風險性,在線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必須象在資料庫中一樣得到保證。另外,必須確保電子商務記錄和事務的長期完整性,防止欺詐行為,這樣才能提供廣泛的電子商務所必需的可信度。最後,必須遠離來自Internet的多方面的威脅,以保證計算機系統自身的完整性,在這些安全特性下,用戶可以信賴他的系統去完成重大的商務應用。
5、電子商務的管理還不夠規范
電子商務的多姿多彩給世界帶來全新的商務規則和方式,這更加要求在管理上要做到規范,這個管理的概念應該涵蓋商務管理、技術管理、服務管理等多方面,因此要同時在這些方面達到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規范程度,不是一時半時就可以做到的。另外電子商務平台的前後端相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前台的Web平台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是電子商務的門面。而後台的內部經營管理體系則是完成電子商務的必備條件,它關繫到前台所承接的業務最終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實現。一個完善的後台系統更能體現一個電子商務公司的綜合實力,因為它將最終決定提供給用戶的是什麼樣的服務,決定電子商務的管理是不是有效,決定電子商務公司最終能不能實現贏利。
6、稅務問題
稅務(包括關稅和稅收)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財政來源。由於電子商務的交易活動是在沒有固定場所的國際信息網路環境下進行,造成國家難以控制和收取電商務的稅金。因此,在制定與電子商務有關的政策法規時,需要重新審視傳統的稅收政策和手段,建立新的、有效的稅收機制。
7、標准問題
各國的國情不同,電子商務的交易方式和手段當然也存在某些差異,而且我們要面對無國界、全球性的貿易活動,因此需要在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中建立相關的、統一的國際性標准,以解決電子商務活動的互操作問題。中國電子商務目前的問題是概念不清,搞電子的搞商務,搞商務的搞電子,呈現一種離散、無序、局部的狀態。因此,目前需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解決統一標準的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二是電子商務的關鍵在於業務,應用是其龍頭,因此要把各種各樣的業務和服務接進來;三是解決互聯互通的標准問題。
8、支付問題
由於金融手段落後、信用制度不健全,中國人更喜歡現金交易,沒有使用信用卡的習慣。而在美國,現金交易較少,國民購物基本上採用信用卡支付,而且國家出於金融、稅收、治安等方面的原因,也鼓勵使用信用卡以減少現金的流通。完善的金融制度,方便、可靠、安全的支付手段是BtoC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條件。不難看出,影響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不單是網路帶寬的狹窄、上網費用的昂貴、人才的不足以及配送的滯後,更重要的原因來自於信用制度不健全與人們的生活習慣。
9、配送問題
配送是讓商家和消費者都很傷腦筋的問題。網上消費者經常遇到交貨延遲的現象,而且配送的費用很高。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國內缺乏系統化、專業化、全國性的貨物配送企業,配送銷售組織沒有形成一套高效、完備的配送管理系統,這毫無疑問地影響了人們的購物熱情。
10、知識產權問題
在由電子商務引起的法律問題中,保護知識產權問題又首當其沖。由於計算機網路上承載的是數字化形式的信息,因而在知識產權領域(專利、商標、版權和商業秘密等)中,版權保護的問題尤為突出。
11、電子證據的認定
信息網路中的信息具有不穩定性或易變性,這就造成了信息網路發生侵權行為時,鎖定侵權證據或者獲取侵權證據難度極大,對解決侵權糾紛帶來了較大的障礙。如何保證在網路環境下信息的穩定性、真實性和有效性,是有效解決電子商務中侵權糾紛的重要因素。
12、其他細節問題
最後就是一些不規范的細節問題,例如目前網上商品價格參差不齊,主要成交類別商品價格最大相差40%;網上商店服務的地域差異大;在線購物發票問題大;網上商店對定單回應速度參差不齊;電子商務方面的法律,對參與交易的各方面的權利和義務還沒有進行明確細致的規定。
第二部分
一、方案簡述
本方案是針對集團企業進行電子交易管理的完整電子商務平台解決方案。網上電子商務系統,是以服務於集團企業的業務過程優化再造為目標,全面提升信息系統的技術內涵,實現「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服務為中心」的戰略轉移,達到對外充分適應、快速反應,對內高效溝通、快速決策。
作為經營戰略的重要部分,很多大型企業已經開始藉助互聯網的力量,建立部署自己的網路交易平台。基於INTERNET的交易管理和銷售平台,將給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同時對企業的管理和經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是影響企業管理和經營決策的命脈,實現了對信息的有效控制,就可以建立更加合理的客戶關系,建立完善的供應體系、分銷體系,使企業對物流和資金流的運轉具有更高質量的控制,對市場的預測更加科學准確,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實現集團企業信息流、物流與金流「三流合一」將是大型企業信息化發展的目標。
實現網路交易和業務
對於以網路交易為主的企業來說,通過INTERNET平台拓展、整合業務是加快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更新管理思想、優化業務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實現對銷售體系更全面、更及時、更有效的監控、分析和利用。使企業能迅速掌握信息,並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做出反應。從而增進了公司與下級經銷商及客戶間的聯系,以最短的供應鏈、最快的反應速度、最低的成本、個性化的產品、方案與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改善市場銷售狀況,有效降低渠道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實現多點信息互動
建立在企業內部網路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了INTERNET的覆蓋能力,連接了企業的各個分支機構,建立基於全國范圍的企業內部信息交互、和資源共享的網路,緊密結合企業的業務流轉過程和管理過程。
建立完整的交易體系
從與客戶第一次接觸開始,圍繞商機、談判、合同、產品、定貨、運輸、交付等各個業務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幫助企業控制銷售業務的業務過程,改善市場銷售狀況,有效降低渠道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以完整的倉儲、物流管理作為支撐
靈活、簡單、易管理的倉儲和物流系統,是企業分銷體系管理的基本要求,合理的倉儲管理能夠幫助企業有效地組織貨源,調節產品的進貨與銷售之間的時間差,保證市場的需求,降低庫總量,減少了資金的佔用。
加強客戶關系的管理
通過業務過程,收集最終客戶和中間商的基本信息和完整的業務流程信息,定期分析,為客戶提供在其購買產品的生存周期內的,完整的全過程服務。
二、系統功能
網上銷售B2B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是以營銷者更好地滿足目標顧客的需要和慾望為出發點的。但是,在技術和成本限制的「雙刃劍」下,營銷者只能將目標顧客作為一個群體去看待,提供的只能是類似的產品和服務,無法實現針對目標顧客個人的營銷及服務。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有關資料庫處理的硬體和軟體成本大幅下降,這就為企業(甚至較小的營銷者)採用網路營銷,搜集、編輯、整理和分析其目標顧客的數據資料,進而能夠以目標化的互動傳輸方式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創造條件。這不僅有利於滿足單個顧客的物質需要,而且更能使顧客感到個人價值的實現和心理上的愉悅。
無憂網路根據自己多年的電子商務應用實踐和Internet/Intranet應用開發經驗,結合國際先進技術和國內企業的特點,開發了一套功能齊全的網上銷售B2B電子商務解決方案。 該系統以其簡易而功能強大的介面讓使用者透過網路輕松的建立並管理自設的網路商店。企業可通過它建立自己獨有的網上交易平台,為消費者提供安全、便捷的購物方式,為商家提供交易處理和豐富的管理統計功能,並且該系統支持多種商家接入方式和支付手段。並且具有用戶界面友好、使用簡潔、維護方便、穩定可靠、易於擴展等特點。
B2B電子商務則是企業謀生存、求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一個由Internet支撐的網上平台,將提供企業提高效率、速度、改革並創造新價值的新的驅動途徑。B2B電子商務是一個以信息交換為技術基礎、以價值鏈的理論系統為理論基礎的一個在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用戶、銀行等之間建立起價值鏈轉移、多方共贏的生態圈的綜合電子商務平台。
網上銷售B2B電子商務系統有以下功能模塊:互動型營銷網路業務平台、統一的用戶認證系統、營銷業務管理、網上業務流程、商品目錄管理、實時信息交互、信用銷售與風險控制、事務警示處理系統、市場信息管理、決策支持管理以及通用的銷售管理、訂單管理、退/換貨處理、庫存管理、信息中心、與分銷商兼容和財稅管理等。
網上銷售B2C
網上銷售B2C系統是企業為最終用戶提供的網上銷售企業產品的系統。具有先進完備的網上購物功能和強大的後台管理功能。企業可以利用本系統迅速建起具有網上銷售、網上支付、運費計算和訂單跟蹤等先進功能的電子商務銷售系統;同時可利用網上銷售B2C的後台管理系統維護和運作網上商務。為企業提供操作簡便、靈活維護的網上產品銷售工具。
網上銷售B2C系統是企業的零距離網上直銷,實現基於web的產品定製與導購功能。網上銷售B2C系統的功能模塊包括面向客戶的前台模塊,如商品查詢、購物管理、訂單跟蹤、售後服務、電子支付等,以及後台管理模塊,如管理員賬戶管理、訂單管理、用戶管理、產品管理、折扣管理、定製管理等。電子商務平台不僅擁有強大的電子商務功能,而且具有了使電子商務向智能化、個性化、定製化發展的巨大潛力。
網上集市
網上集市將買賣雙方聯系在一起從而大大提高市場效率,並最大限度地消除由於信息的不透明甚至不可獲得而產生的不合理采購流程。特別是對於相對分散的行業,電子集市為買賣雙方所帶來的方便和經濟效益更為明顯。這方面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波音飛機公司的PART系統,這一以中介服務功能為主的電子集市將波音公司在全球的客戶(航空公司)和該公司300家主要的零部件供應商聯系在一起,一旦客戶需要某一維修部件,PART系統能自動將這一需求通知該部件的供應商,從而使客戶很快獲得報價和庫存信息,並通過該系統訂貨和查詢訂單信息。
無憂網路認為:一個富有活力和廣闊發展空間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不應該是一個簡單的功能疊加,而必須是一個集成了信息平台+服務平台+交易平台的全功能的場所,而且,這個方案還應該是開放與通用、立體與智能的網狀商業貿易平台,能夠使企業的內部資源管理系統與外部商業環境實現無縫的連接,使企業對內、外部資源進行整合的把握,我們稱之為電子化網上集市。
為滿足企業利用Internent實現對供應商、分銷商及合作夥伴之間的在線交易、信息交流等各類電子商務需求。該電子化交易市場作為緊密連結著分散的買賣雙方的樞紐,允許買賣雙方實時協作,並不受時間地域行業的限制,在技術與標準的支撐下,它能夠協助企業以最快的速度迎接外來的變化並迅速捕捉商機,所以是諸多電子商務模型中最為開放和活躍的,也必將成為未來成本、速度競爭的商業模式中最根本的環節和最主要的、最普遍的交易方式。
三、方案特點
構建完整的業務和交易體系
除了展現在客戶端瀏覽器「可見」的業務以外,根據業務需要為客戶提出了完整的前後台業務系統技術解決方案,包括對企業間交易、產品采購、銷售管理、庫存管理、業務過程監控等各方面。
實現業務過程可跟蹤
銷售人員和管理人員在整個業務過程中可以實時監控各種業務運轉情況和事件,系統提供多種查詢跟蹤功能,幫助企業避免問題的發生。例如:訂單是否需要加快執行,供應商是否有交貨問題。物料在收貨時是否有特別注意的事項,協議是否已近到期日,是否需要重新談判等。
面向用戶的企業信息門戶
系統提供了企業內部信息採集和管理系統,提供了簡單、實用、功能比較齊全的信息發布平台,供企業及相關信息的采編和發布使用。通過信息發布平台,用戶可以構建多種多樣的專題信息組。
Ⅲ 電子商務對產品策略的影響有哪些
21世紀,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和Internet的興起,電子商務正改變著企業的營銷環境。電子商務作為Internet上的一種新型商務模式,它以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全球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徵,建立起了企業的網路和信息優勢。一個企業要想將這種優勢轉化為商業競爭的優勢和利潤,就必須對企業的營銷戰略不斷進行創新。那麼電子商務對現代企業營銷戰略創新的影響到底如何呢? 電子商務,營銷-[飛諾網FENO.CN]
一、營銷觀念的創新
在營銷觀念的發展史上,曾依次出現過生產觀念、產品觀念、銷售觀念、社會觀念和大市場等觀念。從整體上講,這些觀念更多地強調營銷者的積極性、顯性需求和信息的不對稱性,並且這些傳統的市場營銷觀念大都認為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是被動的購買行為。而Internet條件下的企業和消費者之間通過網路迅速連接起來,消費者成為購物的主導者,所以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意願已完全掌握在消費者的手中,這樣傳統的「銷售商向顧客推銷」的方式正在轉變為以「消費者滿意」為中心的主動的「個人營銷」。
「消費者滿意」是基於企業新環境下的一個重要營銷觀念,對於企業顧客資源的培養,「滿意」比「需求」更有意義;追求「消費者滿意」是企業流程不斷改善的過程。在電子商務條件下,打破企業傳統的市場佔有率推銷模式,建立起一種全新「顧客佔有率」的行銷導向是至關重要的。「顧客滿意」戰略通過對企業產品、服務、品牌不斷進行定期定量的測評與改進,以使服務品質最優化,使顧客滿意度最大化,進而達到培養顧客忠誠度和培養顧客資源的目的。
現代網路的發展使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選擇餘地越來越大,他們期望廠家能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專門進行生產設計。所以,商家就必須轉變傳統的市場營銷觀念和營銷的視角,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廣泛而深入地收集有關消費者對商品或消費者對服務的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在制定新的市場營銷策略的過程中把這些新的多樣化的信息考慮進去,並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千方百計地滿足這些多樣化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使「消費者滿意」,才能擁有更多的客戶。
因此,現代成功的企業正在將自己的營銷觀念轉向電子商務條件下「以顧客為中心」的營銷,把顧客問題放在營銷乃至整個企業經營的重要位置上,把顧客問題的各個方面加以精細化、細致化和具體化。
二、營銷策略的創新
產品的價格、宣傳銷售的渠道、商家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企業的促銷策略等是傳統企業在經營、市場分析和營銷策略制定時考慮的關鍵內容。這些內容正是美國學者麥卡錫所歸納的4P營銷策略組合,即產品(Proct)、價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銷(Promotion)。4P組合在現代信息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必須不斷地進行創新,4C營銷策略正是4P營銷策略組合的發展與完善。因為Internet構成的電子時空中,空間和時間的概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產品和服務的宣傳與銷售渠道都統一到了Internet上,所以產品的交易成本將會下降,同時產品的價格將會隨著成本的下降而下降。這樣傳統的營銷策略只有進行創新才能不斷滿足市場競爭的需要,企業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在商戰中的競爭力。4C策略組合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所謂4C營銷組合策略是對如何滿足消費者的購買慾望與需求(Consumer's wants and needs),如何實現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慾望和成本(Cost to satisfy wants and needs),如何方便消費者購買(convenience to buy),如何與消費者有效溝通(Communication)的概括和總結。
4C理論體現了現代管理的重要目標就是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思想,因為,一件工作完成的是否順利,只有一次測試的機會,那就是客戶的滿意購買,只有滿足了客戶的需求,而且是客戶自己確定的那些需求,一個組織機構才能夠正常運作。企業只有從客戶需求出發,從客戶願意支付款項的數額出發,才能知道自己應該生產什麼,應該用多大代價來生產,也只有這樣才能使管理者站在客戶的角度來理解價值創造,才能使企業的營銷策略高效成功地運作。所以從4C理論來看,網路信息環境和電子商務徹底改變了傳統市場營銷策略的基礎,極大地拓展了原有的市場營銷理念。
三、營銷方式的創新
「定製服務」是在電子商務條件下對營銷方式創新的一個具體體現。所謂的定製服務是指網站經營者根據顧客的各種需求,主動為顧客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企業根據網上顧客在需求上的差異,將信息和服務化整為零,提供定時定量的服務,讓顧客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和組合,從而使網站在為大多數顧客服務的同時,變成能夠一對一地滿足顧客特殊需求的市場營銷工具。而在傳統的營銷領域中,商家由於受到營銷手段方面的限制,使其很難與客戶建立起直接的互動關系,因此也就很難為客戶提供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但在Internet上,由於交互技術的支持,可以使定製服務很容易地實現,從而令客戶能夠真正地體驗到網上消費的樂趣。
「定製服務」使顧客在選擇服務方式和內容時可以有充分的主動權,在更高層次上體現出以「客戶滿意」為第一的營銷原則。
四、交易方式的創新
在電子商務中,企業的交易方式創新主要體現在電子采購上。電子采購是企業實現電子商務的一個重要環節,這種交易方式可以節省大量成本。電子采購一般使用EDI通過Internet來實現,因為Internet可以很容易地將電子采購應用與現有系統及供應商的系統集成起來。而合作夥伴只需將這些應用插入一個標准介面就可以了。電子采購軟體成了廠商和賣主的應用軟體之間的一個技術翻譯器,而大多數采購軟體與目前的EDI應用軟體集成。所以,企業既可以通過Internet又可以通過EDI網路來提供報價請求。
在Internet上所有企業的機會是均等的,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獲得像IBM、Intel這些巨人一樣的機會與地位。因為電子商務是以網路為架構,市場為基礎,交易雙方為主體,銀行支付和結算為手段,產品資料庫為依託,為企業和消費者(B2C),企業與企業(B2B)之間提供的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在這種全新模式的影響下,銀行的作用不斷提升,企業將網上銷售的結算與銀行轉賬系統相連,使消費者可以輕松在網上購物,並通過電子錢包,電子支票或電子貨幣等來支付各種款項。因此,在這種全新交易方式的影響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交易比例將會大大上升,而傳統的中間商的地位將會逐漸淡化。
五、客戶需求分析的創新
傳統的營銷策略中,客戶需求的分析往往來源於市場調研人員的統計和銷售部門的數據分析,這種客戶需求分析的方法很難快速對市場需求情況做出准確的判斷。因此,企業必須考慮利用企業內部的資源和其他系統資源開發出滿足自己需要的全新的客戶需求分析軟體。通過這種軟體,對一些廣泛的並且能反映客戶真實需要的數據進行分析,准確地得到客戶的真實需求。從而不斷調整企業的營銷策略。這些數據一般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1.網路廣告。通過現代的信息技術,可以很方便地記錄訪問廣告客戶的IP地址。這樣,通過對一定時期的來訪客戶的IP地址的統計分析,就可以很客觀地得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消費傾向。
2.網上售後服務。通過顧客對產品支持信息的訪問數據和產品論壇中顧客的反饋意見的歸納、分析,也可以得出上面所介紹的相關數據。
3.產品銷售開發系統。銷售資料庫中產品的銷往地域、銷售數量、銷售時間和同一客戶的購買次數,可以為企業的營銷分析提供所需的數據源。
4.網上問卷調查。通過網上問卷調查、虛擬銷售等,企業可以得到產品多項相關內容的詳細數據,如購買、需求信息等。
這樣,通過對上述四種數據的統計和綜合分析,就可以比較准確地找出某個現有產品或新產品潛在市場和潛在的客戶,從而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增強自己企業的競爭力。
六、品牌培養方式的創新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品牌」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它可以為企業帶來長遠的利益。因為品牌就像一根看不見的指揮棒一樣,指揮著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潛意識中左右著消費者的消費傾向。所以,現代企業營銷對品牌的培養都很看重。
在電子商務條件下的品牌培養中,企業品牌轉變成以域名形式出現的網路品牌。網路品牌可以指引消費者進入企業的網站,選擇自己所需的消費,這樣,網路品牌就成為吸引消費者注意力的重要武器。但是,所有的品牌都應該是站在消費者的利益點上的,因為哪個企業如果忽略了顧客的利益,哪個企業的網路品牌不能引起客戶的注意力和好感,哪個企業就將被茫茫「網海」所淹沒。
七、技術支持手段的創新
營銷技術支持手段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客戶關系管理(CRM)上,任何企業從事現代商務活動都需要對客戶、客戶的需求具有深刻的了解,並能夠主動地透過Internet發現其潛在的客戶群,客戶關系管理正是為了滿足這樣一類需要而產生的。客戶關系管理(CRM)作為市場營銷的技術支持手段,是將市場營銷理論中的部分科學管理思想集成在軟體上得以大規模的普及和應用,其中「客戶關懷(Customer care)」和「客戶滿意(Customer satisfaction)」是它的主要內容。
注重客戶關懷可以明顯地增強服務的效果,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益,所以客戶關懷應貫穿企業市場營銷的所有環節。客戶關懷包括客戶服務,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售後服務等。在所有營銷變數中,客戶關懷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交易的不同階段上,營造出友好、激勵、高效的氛圍。CRM軟體的客戶關懷模塊充分地將產品和服務、溝通方式、銷售激勵和公共關系等有關營銷變數納入其中,使得客戶關懷這個非常抽象的問題能夠通過一系列相關的指標來測量,便於企業及時調整對客戶的關懷策略,使得客戶對企業產生更高的忠誠度。
「客戶滿意」是指客戶通過對一個產品或服務的可感知的效果與他期望指向比較後,所形成的愉悅或失望的感覺狀態。CRM軟體吸收了市場營銷關於客戶滿意度方面的研究成果,並將其能夠量化成可測量和評估的指標。使得企業能夠比較容易地考核客戶滿意度,據此進行有效的營銷決策。
總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IT技術發展特別是Internet技術的出現與廣泛應用,人類社會將從過去的工業經濟時代進入到電子商務時代。電子商務時代是一個「以顧客為中心」的時代,它要求企業的市場營銷工作必須圍繞「顧客第一」的原則不斷進行營銷戰略的創新,從而不斷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Ⅳ 請簡述電子商務產品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Internet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也在迅速崛起。電子商務(E-Commerce)是利用Internet 提供的信息網路在網上進行的商務活動。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買賣雙方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也打破了舊有工作經營模式,它通過網路使企業面對整個世界,為用戶提供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時的全天候服務。電子商務的規模正在逐年迅速增長,根據Deloitte咨詢公司最近研究,全球電子商務收入將從1997年的150億美元上升至2002年的1.1萬億美元,到2002年70%的大公司將通過Web進行銷售;eMarketer公司也預期全世界的電子商務收入將從1998年的984 億美元增長到2003 年的1.2 萬億。雖然不同研究咨詢機構對電子商務的增長預測有一定差異,但電子商務的飛速增長已是不爭的事實,它帶來的商機是巨大而深遠的。由於電子商務所依託的Internet的全球性和開放性,電子商務的影響將是全面的,它不但在微觀上影響企業的經營行為和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而且在宏觀上影響到國際貿易關系和國家未來競爭力。作為快速發展中的中國,已經錯過了多次發展機遇,我們再也不能坐失良機而應該應對挑戰抓住電子商務發展帶來的商機,為二十一世紀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作好人才、技術准備和經營觀念轉變。
一、電子商務的涵義與競爭優勢
1.電子商務涵義
對於電子商務的概念,目前並沒有比較統一的定義,只是在實踐應用的基礎上加以總結形成的。經合組織OECD是較早對電子商務進行系統的研究,它將電子商務定義為是關於利用電子化手段從事的商業活動,它基於電子處理和信息技術,如文本、聲音和圖象等數據傳輸。OECD的定義特別強調了Internet基礎上的電子商務發展,但是不全面的。我國較早研究電子商務學者李琪認為電子商務是指系統化地利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全過程。他強調的是以商品貿易為中心的各種事務活動的電子化,使得對電子商務活動范圍定義過於狹小。一般認為,電子商務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商務活動,它包括生產、流通、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節中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所有活動電子信息化處理。具體的說,電子商務活動是指以下列方式所進行的交易或商務活動:
(1)通過Internet進行的交易,如聯機商店(Online Shop)和網上直銷(Internet Direct Sale);
(2)通過Internet進行商務活動,如聯機服務(Online Service)和網上廣告(Internet Adv.)等;
(3)通過增值網路(Value-added network)進行的電子交易和服務,如通過EDI進行采購和報關等;
(4)通過連接企業或機構的計算機網路發生的交易和服務。
電子商務是在全球性電子虛擬市場上展開的商務活動,因此傳統的商務活動分成國內和國外對電子商務來說是沒有必要的。由於網路信息技術發展對市場主體產生不同影響,而且差異性很大,因此根據電子商務活動參與主體不同進行分類比較妥當。根據是否有組織結構市場主體一般分為企業組織和個體消費者兩大類,因此電子商務活動相應分成兩大類:企業組織椘笠底櫓?/FONT>(Business?/FONT>Business,簡稱B?/FONT>B)型和企業組織椣
Ⅳ 電子商務是什麼
電子商務作為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中新業態,行業發展迅猛,不僅創造了新的消費需求,同時引發了新的投資熱潮,開辟了就業增收新渠道,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新空間。此外,電子商務行業正加速與製造業、零售業、事業單位、政府機構等逐步融合,推動服務轉型升級,催生新興業態,成為提供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力量。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主流消費群體消費習慣向互聯網的轉移,促使越來越多的線下傳統企業積極進行電商化轉型。
2017年我國電子商務延續快速發展態勢,呈現出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特徵,具有開放、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優勢,帶動了我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消費升級,引領著數字經濟發展,拉動了消費升級,創造出大量就業新崗位。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29.16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商品、服務類電商交易額21.83萬億元,同比增長24.0%;合約類電商交易額7.33萬億元,同比下降28.7%。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2018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37.05萬億元.
2013-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電子商務是信息技術與商務活動融合的產物,以在線化、數字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徵,具有開放、低成本和高效率等優勢,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發展方向,帶動了我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消費升級,也為世界貿易注入了新動能。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趨勢分析
引領數字經濟發展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電子商務在我國數字經濟中依然占據著引領地位。2017年,全國商品類電子商務交易額16.87萬億元,同比增長21%;服務類電子商務交易額4.96萬億元,同比增長35.1%。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48萬億元,同比增長28%,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15%。
同時,電子商務的支撐環境也在不斷優化。在支付方面,非銀行支付機構發生網路支付金額達143.26萬億元。同比增長44.32%。移動支付改變了傳統支付習慣,滲透到消費者購物、出行、就餐、就醫等應用場景。在物流方面,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00.6億件,同比增長28%,其中近70%由電子商務拉動產生。
2017年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呈現4個特點:引領數字經濟,壯大發展動能;促進全面開放,拓展全球協作;推動深化改革,優化規制環境;助力鄉村振興,加快精準扶貧。從技術上來講,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為電子商務創造了豐富的應用場景,不斷催生新營銷模式和商業業態。在監管方面,電商立法取得了新進展,電子商務法草案通過全國人大二審。電子商務與物流快遞協同發展取得新經驗,試點城市在優化快遞車輛管理制度、快遞末端服務創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電商拉動消費升級
在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數據中顯示,由跨境電商平台網易考拉海購領銜的電商業務表現亮眼,第一季度凈收入5.95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101%。同樣在這個季度,網易考拉海購還同包括丹麥、澳大利亞等國在內的數十個全球知名品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創造就業新崗位
我國電子商務就業人員達4250萬人,同比增長13%。2017年僅阿里巴巴零售生態就創造出了3681萬個就業機會。
以「智慧零售」為代表的電商正在激發人才新需求。傳統零售百貨、商超企業加速擁抱互聯網,紛紛涉足電子商務、新零售業務,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相應帶來就業結構、工作崗位、人才技能的改變。比如,像盒馬鮮生這樣的「新面孔」中,就創造了諸如「小盒」、撿貨員等新型就業形式,全國46家盒馬店提供了超過1萬個新零售新型就業崗位。每店只設一位的「小盒」是一個營銷崗位,他們是盒馬業態中與顧客在線上交流的一個關鍵角色。
Ⅵ 電子商務產品有哪些
但通過我們近三年時間的電子商務營銷的操作與實踐,發現現在的中小企業對於電子商務運行還存在著許多障礙,如果這些障礙不及時進行解決,那麼要想讓電子商務營銷在中小企業中起到巨大作用,可能還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 許多中小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識還停留在表層上,代表性的認識主要有三種:一是把電子商務神秘化,認為電子商務非常高深,從而對電子商務敬而遠之;我們碰到過許多中小企業,一提起電子商務,企業決策層就開始不知所雲,開始一遍漠然,有的認為建立網站就是在做電子商務營銷,有的認為電子商務過於復雜,企業運行還不太合適,造成企業對電子商務敬而遠之,有一個制葯企業下面的研究所一年研究了不下十多個品種的營養品,累積下來也有五十多個,但一直運用傳統營銷,不但一個產品也沒有做起來,反而越做越虧本,但與企業老總一談起電子商務營銷,什麼B2C、什麼C2C之類的營銷模式時,老總認為電子商務營銷根本不會有銷售力,寧願在傳統營銷這一棵樹上弔死。二是把電子商務簡單化,認為電子商務就是網上交易,只要企業用了電腦、上了網、建了網站,就完成了電子商務,等著訂單從天而降;我們在實踐中經常碰到許多企業,把產品交給我們,就什麼也不管了,認為三個月後就會有銷售量,其實完全不是那麼一會事,電子商務營銷更需要進行網路策劃 ,通過策劃才能讓更多的網民知道企業的產品,並產生購買。三是把電子商務模式化,認為搞電子商務就得按已有的模式去克隆,但相當多的盈利模式沒有很好地解決宏觀設想與微觀對接問題,企業花了錢卻無法獲利。其實電子商務營銷最關鍵的一點與傳統營銷一樣,每一個企業理念不同,文化不同,產品不同,進行電子商務營銷的方式也不同,不能用模式來套用,我們一直堅持這樣的信條:電子商務營銷也需要通過合適的目標來完成合適的市場目標鎖定,再用合適的方法來啟用合適的銷售行為。 更為嚴重的障礙就是大部分企業,除了電腦維修員外,再也沒有一個能夠懂得電子商務營銷運行的復合型人才。人才是網路經濟的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急需既懂商務管理又有網路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大多數中小企業因為資金、制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對人才缺乏吸引力,即使引來了,由於不重視,不關心,也很少投入,造成人才留不住,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 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營銷我們認為應當在了解渠道體系的環境與競爭情況後,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突破: 一、電子商務營銷需要讓中小企業重視起來 電子商務營銷的方式有多種,所以其營銷的方向也是多種,利用電子商務營銷來解決企業營銷的滲透問題,其實是傳統營銷所無法比擬的。但這些好處要是得不到企業決策層的理解與支持,那麼就是再好也是空話一句,針對中小企業決策層的種種對電子商務的不夠理解,我們可以通過與其他電子商務群系合作,做出一定的影響來,自然會得到中小企業決策層的重視,其二是通過專業機構的全面教育與培訓,讓決策層能夠從中得到啟發,從傳統營銷的習慣中走出來,重新審視電子商務對企業所帶來的好處。第三是讓決策者有機會與電子商務營銷做得非常成功的企業進行參觀交流,改變固有的看法,使電子商務營銷能夠在企業中得到發展。我們曾經碰到一個中小玩具企業的老總,一直做得的是傳統營銷,而且全部出口國外,金融風暴一來,出口訂單沒有了,只能做內銷,但由於沒有內銷基礎,造成大量產品積壓,為此,我們電子商務策劃機構認為現有的玩具非常適合做網上個性營銷,最先老總怎麼也沒有答應,認為我們這是在開國際玩笑。但看著產品越壓越多,資金也存在了問題,不得不同意採用我們的方案,於是我們開設電子商務玩具個性成長游戲網和B2C營銷網,通過兩項結合,再由傳統營銷進行傳播,網路進行響應,結果局面馬上打開,企業玩具通過電子商務營銷得到了目標群體的歡迎,成為一種新玩具時尚
Ⅶ 電子商務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也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的發展專趨勢有以下幾屬個:
1、從線上到線下。以後的趨勢一定是線上和線下融合,線下的尋求線上拓寬渠道,線上的尋求落地開花,線上先下的結合將會更加緊密!京東、阿里巴巴、騰訊等紛紛搶佔新零售市場便是很好的例子。
2、電子商務越來越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未來電子商務,絕對不僅僅是網購這么簡單,電子商務必然會在醫療、出行、交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電子商務對服務行業的滲透,必將進行到底!
3、移動電子商務的興起。以前上網都是抱著電腦,現在睡覺前都抱著手機上網,所有PC端能做的事情,無線端手機都可以操作。所有購物的行為也都能在手機上操作完成,消費者越來越集中在無線端,電子商務也必然轉移到無線端去。
4、海外電子商務的崛起。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海淘購物,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跨境電子商務變在這個背景之下興起,京東、天貓等大型電子商務平台都推出了自己的海外購頻道,國人海購將會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快捷!
Ⅷ 電子商務未來發展趨勢是什麼
海外品牌電子商務服務需求增長迅速
由於電子商務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全球品牌越來越多地將線上零售視為其擴張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越來越多地選擇線上零售作為其在中國的主要分銷渠道。該等品牌依賴擁有本地知識及行業專長的品牌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為其落實及整合擴張戰略,而無需自行投資建立及維護本地基礎設施及能力。通過委聘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商,海外品牌可藉助熟悉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及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本土化營銷團隊,快速提升在中國的線上銷售。2019年中國海外品牌電子商務服務市場的市場規模達到5592億元,2014-2019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40.2%。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及企業競爭策略分析報告》。
Ⅸ 簡述電子商務產品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Internet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也在迅速崛起。電子商務(E-Commerce)是利用Internet 提供的信息網路在網上進行的商務活動。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買賣雙方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也打破了舊有工作經營模式,它通過網路使企業面對整個世界,為用戶提供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時的全天候服務。電子商務的規模正在逐年迅速增長,根據Deloitte咨詢公司最近研究,全球電子商務收入將從1997年的150億美元上升至2002年的1.1萬億美元,到2002年70%的大公司將通過Web進行銷售;eMarketer公司也預期全世界的電子商務收入將從1998年的984 億美元增長到2003 年的1.2 萬億。雖然不同研究咨詢機構對電子商務的增長預測有一定差異,但電子商務的飛速增長已是不爭的事實,它帶來的商機是巨大而深遠的。由於電子商務所依託的Internet的全球性和開放性,電子商務的影響將是全面的,它不但在微觀上影響企業的經營行為和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而且在宏觀上影響到國際貿易關系和國家未來競爭力。作為快速發展中的中國,已經錯過了多次發展機遇,我們再也不能坐失良機而應該應對挑戰抓住電子商務發展帶來的商機,為二十一世紀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作好人才、技術准備和經營觀念轉變。
一、電子商務的涵義與競爭優勢
1.電子商務涵義
對於電子商務的概念,目前並沒有比較統一的定義,只是在實踐應用的基礎上加以總結形成的。經合組織OECD是較早對電子商務進行系統的研究,它將電子商務定義為是關於利用電子化手段從事的商業活動,它基於電子處理和信息技術,如文本、聲音和圖象等數據傳輸。OECD的定義特別強調了Internet基礎上的電子商務發展,但是不全面的。我國較早研究電子商務學者李琪認為電子商務是指系統化地利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全過程。他強調的是以商品貿易為中心的各種事務活動的電子化,使得對電子商務活動范圍定義過於狹小。一般認為,電子商務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商務活動,它包括生產、流通、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節中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所有活動電子信息化處理。具體的說,電子商務活動是指以下列方式所進行的交易或商務活動:
(1)通過Internet進行的交易,如聯機商店(Online Shop)和網上直銷(Internet Direct Sale);
(2)通過Internet進行商務活動,如聯機服務(Online Service)和網上廣告(Internet Adv.)等;
(3)通過增值網路(Value-added network)進行的電子交易和服務,如通過EDI進行采購和報關等;
(4)通過連接企業或機構的計算機網路發生的交易和服務。
電子商務是在全球性電子虛擬市場上展開的商務活動,因此傳統的商務活動分成國內和國外對電子商務來說是沒有必要的。由於網路信息技術發展對市場主體產生不同影響,而且差異性很大,因此根據電子商務活動參與主體不同進行分類比較妥當。根據是否有組織結構市場主體一般分為企業組織和個體消費者兩大類,因此電子商務活動相應分成兩大類:企業組織椘笠底櫓?/FONT>(Business?/FONT>Business,簡稱B?/FONT>B)型和企業組織椣�顏?/FONT>(Business?/FONT>Consumer,簡稱B?/FONT>C)型。根據統計,目前電子商務活動中80%的收入屬於B?/FONT>B型商務活動,這是由於企業組織的信息化程度和技術水平比個體消費者明顯要高,而且他們之間交易比較規范易於用電子商務交易方式完成。 2.電子商務的競爭優勢
電子商務極大提高了傳統商務活動的效益和效率。與傳統商務活動相比它具有下列競爭優勢:(1)降低交易成本。首先,通過網路營銷活動企業可以提高營銷效率和降低促銷費用,據統計在Internet上做廣告可以提高銷售數量10倍,同時它的成本是傳統廣告的1/10;其次,電子商務可以降低采購成本,因為藉助Internet企業可以在全球市場尋求最優惠價格的供應商,而且通過與供應商信息共享減少中間環節由於信息不準確帶來的損失。有資料表明,使用EDI通常可以為企業節省5%-10%的采購成本。
(2)減少庫存。企業為應付變化莫測的市場需求,不得不保持一定庫存產品和原材料庫存。產生庫存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暢,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則可以改變企業決策中信息不確切和不及時問題。通過Internet可以將市場需求信息傳遞給企業決策生產,同時企業的需求信息可以馬上傳遞給供應商適時補充供給,從而實現零庫存管理。
(3)縮短生產周期。一個產品的生產是許多企業相互協作的成果,因此產品的設計開發和生產銷售可能涉及許多關聯的企業,通過電子商務可以改變過去由於信息封閉導致的分階段合作方式改為信息共享的協同並行工作方式,從而最大限度減少因信息封閉而無謂等待的時間。
(4)增加商機。傳統的交易受到時間和空間限制,而基於Internet的電子商務則是24小時全球運作,網上的業務可以開展到傳統營銷人員銷售和廣告促銷所達不到的市場范圍,如我國湖南一養毒蛇農民通過Internet將其產品賣到美國一個它未曾謀面的公司。
(5)減輕物資的依賴。傳統企業的經營活動必須有一定物資基礎才可能開展業務活動,而通過Internet可以創辦虛擬企業,如網上商店和網上銀行開設和發展基本不需要很多的實物基礎設施,同時企業還可以將節省費用轉讓給消費者,這正是著名的網上書店Amazon為什麼能給消費者提供傳統書店無法提供的優惠折扣原因所在。
(6)減少中間環節。電子商務重新定義了傳統的流通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使得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直接交易成為可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方式。
二、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與應用
1. 電子虛擬市場發展
電子商務活動的空間是電子虛擬市場(Electronic Marketplace),電子虛擬市場是由Internet上企業、政府組織和網民組成的網上市場,網上市場的擴張速度和發展直接影響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速度和前景。自從1994年Internet的商業化以來,在短短5年時間內90%以上的世界500強公司建設有網站,30%的企業商務網站開始為顧客提供售後服務或直接進行網上商務活動;目前全球網民從1994年的100萬增加到1998年的1.3億,預計到2005年全球網民將達到10億。雖然中國Internet起步較晚,但自從1994年接入Internet後我國的網上市場也得到快速增長,並且形成了一定的網上市場規模。根據我國網路管理機構CNNIC最近一次統計表明,我國的網民已從1998年底的210萬增加到1999年6月底的400萬,而且預計今年將接近1000萬網民。由於Internet的技術性,上網網民一般學歷知識較高,在我國,80%以上的都受過高等教育,80%以上的在21~35歲之間,而且50%以上的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因此從市場營銷角度看這些網民屬於消費領導型而且具有很高的購買潛力和消費能力,它是一個巨大的網上商機等待開發。作為電子商務的主導力量,我國企業也紛紛設立網站,目前約有3萬多個在.Com下注冊的商用域名,在半年之內竟增長了一倍,我國一些大企業也紛紛設立商務站點開拓網上商機,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是我國政府的上網年,目前政府機構上網踴躍,在.Gov下注冊的域名在一年之內翻了三倍達到1600多個。
2. 電子商務應用與發展
電子商務的發展起源於70年代的EDI應用,我國海關是最早引入EDI進行報關,經過幾年的完善發展目前企業可以在企業通過上網申請報關。電子商務迅速發展始於Internet的商用發展,目前電子商務活動發展較快的是網上銷售、網上促銷、網上服務。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還處在起步階段,(1)1998年的網上廣告收入1800萬僅佔全年320億元的廣告收入中很少比例,而在美國網上廣告收入達到19.6億美元已經超過戶外廣告收入;
(2)去年我國網上購物達到1000萬,今年網上購物得到飛躍發展,以8848--珠穆郎瑪網站為例,4月份運營以來平均每天的銷售額超過5萬,而且每月以50%的速度在增長,今年6月份在聯想的電子商務網站開通的首日訂貨量就驚人高達8500萬元,雖然與美國的同類型DELL電腦公司的日銷售600萬美元還有一定差距,但足以顯現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巨大潛力;
(3)在一些政府職能部門的主導下,一些面向國際的商務綜合網站紛紛開通為我國企業開拓全球市場推波助瀾,如有對外貿易與合作部的主辦的被稱為「日不落」的中國商品市場自開通以來,就成為國內企業走向國外和國外企業了解中國產品的橋梁。
3. 電子商務環境發展
在傳統實物市場進行商務活動是依賴於商務環境的(如:銀行提供支付服務、媒體提供宣傳服務、法律配套服務等),電子商務在電子虛擬市場進行商務活動同樣離不開這些商務環境,並且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基本的電子商務交易系統包括企業的電子商務站點、電子支付系統、實物配送系統三部分組成。為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發展,在中國人民銀行牽頭下我國商業銀行聯合成立了聯合認證(Certified Access)委員會為網上交易提供認證服務,以保證交易的合法性和可識別性。我國的一些商業商業銀行也紛紛開通網上支付服務,如招商銀行的「一網通」,中國銀行的電子錢包,和最近建設銀行開設的網上銀行服務為推動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國積極引進一些國際標准作為國家標准,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與國際接軌。但須認識到是,我國電子商務環境還是滯後於發展需要的,因此加強法律完善和出台相關政策扶持電子商務發展勢在必行,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的一些經驗,下面將重點分析面臨的問題並討論相應的對策。
三、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面臨問題與對策
1.電子虛擬市場培育
根據國外研究,當網民上網規模達到1000萬時就可以形成規模市場,它也是Internet的服務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和信息服務商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的盈虧點,目前我國的絕大多數的ISP/ICP還處在虧損狀態,需要不斷融資來求生存和發展,因此為使我國Internet發展步入良性循環,必須大力培育發展上網規模,只有ISP/ICP的健康發展才能為企業的電子商務活動提供市場基礎和技術保障。根據CNNIC的調查顯示,制約我國網路規模發展的主要因素是49.3%的調查對象認為是速度太慢,36.8%認為收費太貴。我國從1994年開始接入Internet,雖然與國外介面帶寬達到241M,但與我國的Internet發展速度是不相稱的。與此同時,由於中國電信的壟斷地位,使得Internet的接入服務價格昂貴竟是美國的20倍,通訊資費成為制約發展瓶勁。因此,培育電子虛擬市場必須有合理的、可靠的、足夠的帶寬,但靠中國電信難以提高服務質量,必須改造我國電信業並引入競爭機制,扶持現有的有線電視網和聯通電信網發展,形成業界「競爭機制」推動Internet發展。
制約上網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絕大多數家庭還缺少上網的信息終端,我國家庭擁有計算機的不及美國的1/10,目前上網計算機僅有146萬台是美國的1/20。目前我國電視機的家庭普及率高達到80%,有線電視網在城鎮的普及率也達到90%左右,如果發揮有線電視網的網路功能是一可行之路,為此國內外許多廠商紛紛研製出機電視機頂盒支持上網,微軟早在今年3月份就在深圳宣布其「維納斯」計劃,我國針風相對提出了自己的「女媧」計劃以求發展中國的Internet產業。為吸引更多的想上網苦於無計算機的用戶,許多ISP與PC廠商合作紛紛推出「免費PC」計劃,消費者只需交納一定的上網服務費後,ISP為其提供一免費的可以上網PC機並且在一定時間內可以免費不限時上網。我國的互聯網路技術公司也推出相應計劃,但收效甚微,這與消費者的網路知識匱乏和ISP缺乏品牌形象有很大關系。我國的Internet發展還任重道遠,對消費者培養教育和ISP的壯大發展是電子虛擬市場發展的基礎所在。
2.電子商務應用
電子商務的應用是一系統性的問題,涉及到消費者、企業和政府機構等多方面因素。目前電子商務的應用存在的一些障礙。從消費者方面看,首先,不很了解電子商務的特點和優點,缺乏必要的網路知識;其次,在發貨及貨運系統方面缺乏選擇性;第三,缺乏個人信用卡及第三方支付系統,對網上產品的質量不信任,也不知道購物的結果如何;最後,中國一直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兩千多年農業經濟以及四十多年的計劃經濟,一直形成了節省、存錢、不借錢的消費觀念,現金仍是人們購物支付的的主要方式,這也制約網上直接支付方式的發展和應用。從企業來說,上網資費太貴和速度太慢仍然是阻礙電子商務的最主要因素,在美國建設一有完善功能的電子商務站點需花費100萬美元,這對企業來說是一沉重負擔,中小型企業根本負擔不起,另外企業缺乏網路技術人才和電子商務知識也是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因素。對於政府方面,政府機構的高級官員不了解電子商務,無法快速適應電子商務環境,因此,不能投入足夠的資源來發展人性化的電子商務環境。 因此,推動電子商務的應用,首先必須解決企業上網問題,對於大型企業應積極扶持上網拓展網上業務參與全球競爭,特別是一些IT行業的企業要先行起到表率,我國一些著名的IT企業如聯想、方正正不失時機開通電子商務站點,實踐證明他們決策是正確的,如聯想今後80%的訂單將直接從網上獲取;對於中小企業,需要提供技術支持及人才培訓服務,並為中小企業提供集中開拓電子商務業務的架構模式,避免單獨建造網站的昂貴費用。其次,促進電子商務在個人消費市場的發展,積極發展網上零售服務,根據CNNIC調查85%的網民有意願上網購物,我國珠穆郎瑪網站和北京圖書大廈網站在今年初的順利開通就是典範。最後,政府機構必須了解電子商務發展趨勢,調整政策引導電子商務發展,如美國的政府采購80%都在網上竟標完成以吸引企業上網開拓業務;通過扶持或主持建設網上市場型網站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如對外貿易與合作部開通的中國商品市場網站,就是為我國中小企業的產品走向世界提供「日不落」的虛擬市場。 3.電子商務環境完善
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電子商務環境的配套和完善,我國的電子商務環境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首先,推動商業銀行的網路化發展,建立完善的電子支付體系,在電子交易支付及結算手段上,政府有必要制定出相應的政策、法規。目前,我國的銀行業提供網上支付的只有招商銀行、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三家,真正能開展網上銀行業務還只有最近推出網上銀行服務的建設銀行,我國最大的國有商業銀行工商銀行卻落在後面,因此企業的電子商務活動受到很大制約。其次,引導和扶持全國性的物流配送公司迅速成長,雖然電子商務交易中大部分環節通過網路的信息交換完成,對於實體物資商品還需藉助物流系統完成,如果不建立與電子商務配套的配送系統,勢必因貨物不能及時交換妨礙電子交易的最終完成。目前,我國全國性的配送系統還是依賴傳統的計劃體制下的郵政系統,它的效率和昂貴費用已經制約我國貨物全國流通,因此發展象美國的聯邦快遞公司的中國貨物流通服務公司迫在眉睫。第三,完善現有法律法規,保證電子交易的合法性,保護個人隱私和防範網上犯罪,建立電子商務安全認證法律機制。電子交易由於信息的數字化和標准化,使其喪失了個性化特徵,因此確保交易中信息的身份特徵和安全保密性是電子交易關鍵所在,目前我國還沒有立法明確說明數字簽名的有效性,以及立法保護網上個人信息隱私。最後,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寬松的經濟政策環境,遵循網上交易自由原則和不額外征稅原則。
Ⅹ 電子商務產品的概念是什麼
電子商務是指以信息網路技術為手段,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也可理解為在互聯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增值網(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和相關服務的活動,是傳統商業活動各環節的電子化、網路化、信息化。
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網際網路開放的網路環境下,基於瀏覽器/伺服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各國政府、學者、企業界人士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和對電子商務參與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電子商務分為:ABC、B2B、B2C、C2C、B2M、M2C、B2A(即B2G)、C2A(即C2G)、O2O
等。
同時網路營銷也是電子商務的一種產物,而且對於網路營銷來說,在做之前要先做好網路營銷方案,那樣才有便於計劃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