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節日促銷活動方案該怎麼寫
活動主題是活動是否成功的靈魂,每個季節的主題不一樣,我們策劃時要選好活動主題。
確定主題
常規主題:
一年有元旦、五一、國慶、三大節。還有七八月份的學生購機季節。年底旺季。本店的周年慶的常規主題。
非常規主題:
需要策劃者的創意,如某手機特賣會、以舊換新、買手機送美元、買手機送電視、買手機推車來。
創意:
任何一場成功活動,都離不開好的創意,創意可以靈機一動的一個點子如:手機下載卡、8元購機、猜謎語、抽獎、抓現金。
2. 七月份還有什麼重大節日、活動
7月1日:中國共產黨誕生日(1921)
7月1日:香港回歸紀念日(1997)
7月1日:國際建築日(1985)
7月1日:亞洲30億人口日(1988)
7月2日:國際體育記者日
7月第一個星期六:國際合作節(國際合作社日)(1995)
7月7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日(1937)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987)
7月11日:中國航海節
7月26日:世界語(言)創立日
7月31日:非洲婦女日(1962)
3. 七月可以做什麼促銷活動
七月可以做飲料、防曬用品(防曬霜、遮陽傘、遮陽帽、墨鏡)、泳裝、健身減肥、養生(冬病夏治-針灸、吃膏方)、避暑度假、夏裝折扣、蚊帳席子、涼鞋等等促銷 ,很多了。
4. 7月有哪些節日,7月份的節日大全
7月份的節日有中國共產黨建黨日、香港回歸紀念日、亞洲30億人口日、加拿大國慶日、索馬里獨立日、盧安達國慶日、蒲隆地國慶日、國際體育記者日、國際合作社日、中國航海日。具體介紹以下幾個節日:1、中國共產黨建黨日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23日成立後,在反動軍閥政府的殘暴統治之下,只能處於秘密狀態,沒有公開進行活動的環境。在大革命時期,黨忙於國共合作、開展工農運動和支援北伐戰爭,沒有條件對黨的誕生進行紀念。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於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2、香港回歸紀念日香港回歸紀念日是7月1日。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從此,這一天成為香港回歸紀念日。3、亞洲30億人口日1988年下半年,亞洲人口達到30億。為此,亞洲議員人口和發展論壇發出倡議:從7月1日起,開展「亞洲30億人口日」活動,以進一步喚起各國公眾,增強人口意識,採取更加廣泛和積極的行動,來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4、國際體育記者日7月2日為國際體育記者日。國際體育記者協會1995年在加拿大舉行代表大會,確定7月2日為「國際體育記者日」。中國體育記者協會於1978年成為國際體育記者協會的正式會員。5、國際合作社日1922年,國際合作社聯盟決定將每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確定為「合作者的節日」。199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1995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聯合國國際合作社日,以紀念國際合作社聯盟建立100周年,並決定考慮將來每年都將此日定為聯合國國際合作社日。
7月份的節日有中國共產黨建黨日、香港回歸紀念日、亞洲30億人口日、加拿大國慶日、索馬里獨立日、盧安達國慶日、蒲隆地國慶日、國際體育記者日、國際合作社日、中國航海日。具體介紹以下幾個節日:1、中國共產黨建黨日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23日成立後,在反動軍閥政府的殘暴統治之下,只能處於秘密狀態,沒有公開進行活動的環境。在大革命時期,黨忙於國共合作、開展工農運動和支援北伐戰爭,沒有條件對黨的誕生進行紀念。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於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2、香港回歸紀念日香港回歸紀念日是7月1日。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在香港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從此,這一天成為香港回歸紀念日。3、亞洲30億人口日1988年下半年,亞洲人口達到30億。為此,亞洲議員人口和發展論壇發出倡議:從7月1日起,開展「亞洲30億人口日」活動,以進一步喚起各國公眾,增強人口意識,採取更加廣泛和積極的行動,來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4、國際體育記者日7月2日為國際體育記者日。國際體育記者協會1995年在加拿大舉行代表大會,確定7月2日為「國際體育記者日」。中國體育記者協會於1978年成為國際體育記者協會的正式會員。5、國際合作社日1922年,國際合作社聯盟決定將每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確定為「合作者的節日」。199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1995年7月的第一個星期六為聯合國國際合作社日,以紀念國際合作社聯盟建立100周年,並決定考慮將來每年都將此日定為聯合國國際合作社日。
5. 7月可以搞什麼活動 急求 不是要節日的 就是要自己想主題 是在商場裡面搞的活動
黨的生日啊,紅色之旅
6. 三月到七月節日活動的策劃案
在我國,農歷七月初七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這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爭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 七夕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相傳,在每年的這個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女孩們在這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晚上,對著天空的朗朗明月,擺上時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嫻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姻緣巧配。過去婚姻對於女性來說是決定一生幸福與否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都會在這個晚上,夜靜人深時刻,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的由來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醉翁談錄》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在這里,從乞巧市購買乞巧物的盛況,就可以推知當時七夕乞巧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一就開始辦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到了臨近七夕的時日、乞巧市上簡直成了人的海洋,車馬難行,觀其風情,似乎不亞於最盛大的節日--春節,說明乞巧節是古人最為喜歡的節日之一。 牛郎織女的傳說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後,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採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後,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後,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後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