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瓶頸怎麼解決
『隨著電子商務的日益成熟,農產品觸網的機會和動作也越來越多,特別是自媒體三農的熱度不減,催生了有著可溯源效果的內容電商。但是,物流的問題仍然是擱在萬千農民電商心頭的痛!能有效解決嗎?』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可以獲取原生態鄉村的更多優質內容!」
涉足電商的人都熟悉,不少電商賣家在商品快遞費上是根據不同目的的來進行不同設置的,比如在東南沿海一帶發貨,可以做到「江浙滬」包郵!
為什麼他們「江浙滬」能包郵呢?有時一件商品甚至價格還不及賣其他地方的郵費,他們也能包郵!這就是電商環節最關鍵的物流成本決定的。
物流的成本來源於幾個方面,一是運輸距離的遠近和時間,像那些邊遠地區,物流車要多跑三、四天!車多燒的油,多佔用的時間,都是讓商品成本直線上升的本質原因。二是包裝及損耗,距離越遠,對包裝要求就越高,同時發生損耗的概率也大,這同樣會因物流環節對商品成本形成增加因素。三是距離越遠,分揀環節增加,同樣也會因人工增加影響運輸成本!
要讓農產品順利觸網,發揮電商的各種優勢,就得降低電商各環節的成本!
首先是國家政策的支持。農業是個需要補貼的行業,這是國際通行做法,在國際廉價農產品沖擊我國市場的大背景下,國家需要盡快制定扶持農產品電商的各種補貼政策。如補貼電商平台,讓他們能夠有資源向農產品傾斜,給予免費流量和平台服務;補貼物流企業,讓那些物流終端處於邊遠地區,服務於農產品上行的企業獲取油料、人工補貼;加大鄉鎮、村級在道路交通硬體投入方面的補助,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
其次是加大創新。一是包裝方面的創新,能夠對包裝進行標准化生產以及耐用性方面予以改進,以提高今後包裝回收利用的可能。二是分揀環節的創新,加大智能化的程度,機器人及智能化流程不僅能降低人工成本,還可以減少損耗。三是投遞方式的改進,將來可以探討自選超市一樣的終端投遞方式,讓買家能夠開著車,刷著車牌或臉在一些有特殊應用場景的地方就能自行取走快遞!終端投遞智能化同樣能有效降低成本,減少差錯和損耗!
總之,電商肯定是將來農業做大做強的有效辦法,這仍然需要廣大從業者直面問題,努力解決!
歡迎不同意見留言討論!感謝您的閱讀點贊、收藏轉發!
『貳』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怎麼樣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即將進入一篇藍海,面對日益飽和的一二線城市,農村版電子商務似權乎成為各大電商新的戰場,農村正在被電子商務所改變。
一、現狀: 大勢所趨價 價值開始凸顯
1、農村電商下鄉都是大勢所趨
2、農村電商「人口紅利」價值開始凸顯
二、機遇: 四大產業機遇
1、將帶來二三線品牌的新市場
2、帶來農產品淘品牌的新機遇
3、將帶來電商服務業的新空間
4、將帶來電商基礎投資的新藍海
三、問題: 消費理念需培育 基礎設施不健全
1、農村互聯網普及率低,基礎設施有待加強
2、農村電子商務應用人才缺乏
3、農村電子商務網站缺乏專業性和實用性
4、農產品生產和農村消費主體的分散性和規模小
5、農村電子商務交易存在安全隱患
6、農民的電商消費理念需要一個長期的培育過程。
四、建議: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商務法律法規體系
1、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2、大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
3、政府應支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4、建立健全農業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體系
5、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和教育
6、因地制宜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模式
『叄』 中央關於農村實行電子商務的政策
對於農村電商而言,很大部分要解決農產品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今年以來,中央各部委出台了系列支持農村電商的政策。
5月15日,商務部對外公布的《chr(34)互聯網++流通chr(34)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力爭在1到2年內,在全國創建200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的綜合示範縣,示範縣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在現有基礎上年均增長不低於30%。
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司長聶林海表示,下一步電子商務的主要著力點在農村、中小城市和社區,中央財政將撥20億元專項資金對全國中西部地區的200個縣進行資金支持,引領電子商務發展。
記者了解到,商務部、財政部日前聯合下發《關於做好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申報工作的通知》,其中獲得示範項目的重要條件是chr(34)有一批電子商務實施主體chr(34)。
河南省政府近日通報,焦作市博愛縣獲得了中央財政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專項資金2000萬元。公開報道顯示,博愛縣曾先後與一畝田、雲農場等合作。
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做電商的熱情被點燃。目前,不少地方縣市設有電商辦,這是在chr(34)互聯網+chr(34)大潮下的地方政府工作的新動向,其中就有不少地方花重金打造電商運營中心或產業園,有的縣還提出chr(34)等風來不如造風口chr(34)等口號。
而電商對政府資源也有著極大的需求,以1號店為例,目前其網店上的chr(34)特產中國chr(34)就是與縣區合作,挖掘地域特色顯著的農產品。
高海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從今年1月開始與政府合作,目前簽約縣已有63個,政府的加入讓我們實施的效率更高,很多縣是主動找上門。chr(34)電商與政府合作的難易程度,取決於對方的開放意識和開放水平及對互聯網的理解能力,目前合作的縣都非常重視電商。chr(34)
農產品大多是小生產,進入流通領域後要面對大市場,這個過程往往要收購商、庫存商、物流商、批發商、分銷商、零售商等環節完成,層層加價,經常出現農民chr(34)賣難chr(34),農產品滯銷,而電商的介入有助於解決chr(34)最後一公里chr(34)。
高海燕說,農村電商更適合B2B這種業態,chr(34)對大部分農村而言,物流等基礎設施均存在,不存在運力的問題,本質上存在整合和利用程度的問題。像B2C模式的業務覆蓋與農村物流設施不匹配,但做B2B'最後一公里'就不是問題。chr(34)
據悉,一畝田集團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農產品誠信交易平台,服務的對象是全國農產品生產、流通、批發、經銷的從業者,並在全國設實體經營主體。
chr(34)過去幾年我們更多的是靠互聯網聚集供需雙方,但是當交易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後,如何提高產地、農產品和農業經營者的集中度成為重要問題,農產品線上交易效率不高,需要線下服務。chr(34)高海燕說。
洪濤說,現在工業品下鄉的問題基本上能解決,而電商發展計劃最關鍵的是要解決農產品進城等根本性問題。chr(34)我們是農產品生產和消費貿易大國,不僅包括農村經營,還包括城鄉經營等,農村電商最大的問題是解決同質化和營商環境。
『肆』 農村電子商務是什麼有什麼發展趨勢
2016開年,國務院及各部委密集出台關於農村電商的重磅文件,力挺農業專電商發展。2016中央1號文件比屬2015年更為加大了關於「農村電商」的篇幅,並4處提及農村電商發展問題。為農村電商落地實行提供了諸多有利保障。
未來農村電商的發展趨勢:
農村電商保持快速發展勢頭:隨著「三網融合」、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的廣泛使用,涉農電商規模將向多樣化發展,與智能農業、智能流通、智能消費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涉農電商服務環境日趨改善;
農村電商服務環境日趨改善:各類專業服務商開始進入農村,提供貨源供給、倉儲、攝影攝像、圖片處理、網店裝修代運營、策劃運營、融資理財、支付、品牌推廣與管理咨詢、人才培訓、物流、法律等一系列服務;
村電商產業鏈不斷延伸:農村從零售商轉為分銷商,從單純的渠道商轉為品牌商,從原材料采購到設計,尋找生產廠家代工,最後將貨品分銷給其他小型網商,逐步建立以品牌商、批發商、零售商為主體的電商縱向產業鏈層級;
農村電商上線下融合趨勢:農產品批發市場將發揮線下實體店的物流、服務、體驗等優勢,推動實體與網路市場融合發展,實現線下實體市場的轉型。
『伍』 "為什麼要重視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農村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業態,已經滲透到農業產業鏈全過程,逐漸改變中內國農村經濟發展容方式和農民生產生活方式。它牽涉到農業經濟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物流、農民就業、農民生活品質提升等事關「三農」的全方位課題。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個重要平台,也是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農村電商的發展將極大改變農村商業模式。隨著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渠道的開通,電子商務將進一步帶動鄉村旅遊、農村醫療和金融服務等市場,更好地改善農民生活,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陸』 國內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
下沉市場崛起 推動農村電商市場進一步發展
近年來,我國「下沉市場」成為電商增量來源。三線及以下城市、縣鎮與農村地區人口眾多、地理范圍大且分散,傳統方式的流通服務成本相對較高,是電商平台發揮作用的重要區域。
伴隨著下沉市場成為網路消費重要增量市場,根據MobTech發布的數據,近年來我國下沉市場網購用戶保持快速增長,為網路消費提供了用戶基礎。2019年「下沉市場」電子商務活躍用戶規模接近4億人,占移動電子商務活躍總數的57.4%,日均使用時長突破1小時。
據麥肯錫機構預測,未來中國中產及富裕家庭的佔比將大幅提升,預計2022年到81%。其中,三四線城市群體,將增長最快。到2030年,中國個人消費將從2016年的29.6萬億元增長到65.3萬億元,超66%的增長來自於下沉市場。
隨著中央各項促進消費政策措施的深入實施,低線城市及農村居民擁有了日益強大的消費能力,成為擴大內需、穩定增長預期的新亮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銷售增勢強勁,成為近幾年農村消費的突出亮點,未來十年內,農村電商市場有望反超城市。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農村電商市場前瞻預測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柒』 農村的電子商務有哪些
前兩年有比較火的,就是農村電商,電子商務的服務方向,就是將農村的農產品上行到城市,將城市的工業品下行到農村。
『捌』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中有哪些問題
影響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制約因素
1.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薄弱。
農村電子商務平台是一個涉及多部門、多領域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目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平台的構建資金來源比較單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財政投入,由於政府財政投入有限,大量的通訊信息技術、信息數據資源庫、設備等得不到更新和普及,特別是鄉鎮一級網路傳輸線路不暢,出現信息傳播斷層現象,農業信息傳播最後「一公里」現象突出,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2.農民電子商務運用意識不強。
由於受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影響,再加上農民的文化水平低下,目前,農民對農村電子商務的運用意識並不強烈。近年來,雖然各地區都相應地建立了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點,並開通了寬頻,配上了電腦,但是不少農民由於不懂得如何使用網路,在對農村電子商務的認識上存在局限性和習慣性偏差,對農村電子商務的概念和內容模糊不清,從而最終降低了農民對農村電子商務建設的主觀能動性。
3.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不健全。
近年來,雖然各地區在農村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和服務主體上積極創新,但總的來說還不健全,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各地區農村電子商務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信息處理、收集、傳播的軟硬體設備不足,信息的分析、匯總多採取傳統方式,電子化程度偏低;二是信息管理缺位現象嚴重,各地區涉農部門之間信息共享能力差,重復建設嚴重,甚至對所收集、傳播的農業信息的真實性無法保障。
4.新型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人才缺乏。
農村電子商務是一個涉及多部門、多領域的系統性工程,一支質量高、結構合理、優秀的農村電子商務人才隊伍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農業信息收集、分析人員嚴重不足,大量的信息資源無法有效被開發,並且基層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對計算機網路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把握能力不強,甚至在部分地區,不僅人才缺乏,還出現人才嚴重流失的現象。
『玖』 在正統網上看到《中國農村電商消費趨勢報告》發布的消息,在哪裡可以找到完整版的,有什麼顯著特徵
報告顯示,農村電商用戶數量近年來呈爆發式增長。其消費習慣與消費結構均呈現獨特的特徵:女性、年輕、重促銷。根據網站分享的,在年齡上,超過90%的農村網購人群分布在19-45歲,其中26-35歲是消費主力軍, 佔比超過70%。其學歷也以高中(中專)、大學(專科及本科)學歷人士居多,大學及以上學歷略高於全站水平,一方面,這是由於很多已經走出鄉村的用戶在為家鄉的親人網購商品,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農村網購人群的教育水平遠低於一線城市。還有更多特徵,可以去看看。
『拾』 農村電子商務主要做些什麼
從最基本上來說,在我國雖然擁有者13億人口的國家,農村人口畢竟還是占據著多數。這個之前由農村包圍城市的格局,雖然黨和政府出台了很多的優惠政策,一再引導「農村人進城務工」。但經歷了這么些年來,一剎那想要被改變,還不是那麼一朝一夕的,農村依然占據著那麼多的人口。
農村發展電子商務,優先解決的半成品資源。
一、通訊問題
互聯網走進中國這20多年的時間里,看著城市裡各式各樣公共設施部署,相對於農村,始終在發展道路上要慢一些。原因與人口有關系、與人口分布有關系、與居住形式有關系、與經濟收入有關系、與思想認知有關系、與教育程度有關系。
影響農村的通訊問題的最大原因在於,設施就位過於緩慢。由於設施就位緩慢,導致普及、學習就勢必被牽制。一二線城市在虛擬世界裡如火如潮竄動著,農村這邊還沒有意識,沒有形成概念。
二、物流運輸
如果說互聯網在電子商務里是第一條連接線,那物流運輸就是電子商務第二條連接線。第一條連接線,連接著買家與賣家,那第二條就是連接著賣家與買家。
三、意識
曾經我經常聽到過一句話,「你做那麼麻煩的事,還不如花些錢讓專業人士給你做,也省心了」。曾經我在雲南時看過一本書,書名叫《商略》,書的內容就是闡述美國人(書里稱為:猶太人)在從事商業經營的時候,他們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