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培育壯大電子商務市場主體

培育壯大電子商務市場主體

發布時間:2020-12-16 20:57:27

電子商務發展政府怎麼引導扶持

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5月28日表示,13個部門將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從可信交易、移動支付、網路電子發票、商貿流通和物流配送共5個方面支持電子商務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5月28日表示在可信交易方面,國家工商總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推進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客體和交易過程中基礎信息的規范管理和服務;

質檢總局也在著力研究建立電子商務交易產品基礎信息的規范化管理制度,建立基於統一產品編碼體系的質量公開制度;商務部著力推進信用監測體系的建設。

在移動支付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正在針對當前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需求,研究制定移動支付發展的具體政策,引導商業銀行、各類支付機構實施移動支付的金融行業標准。

在網路電子發票方面,國家稅務總局正在進一步研究推進網路電子發票試點,完善電子發票的管理制度和標准規范;財政部研究完善電子快捷檔案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

在商貿流通領域,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交易、物流配送、網路拍賣領域的電子商務應用的政策、管理制度和標准規范。

在物流配送方面,國家郵政局正在重點研究建立重點地區快遞准時通報機制,健全電子商務配送系列保障措施,同時創新電子商務快遞服務機制。

(1)培育壯大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優勢

1、全新時空優勢 傳統的商務是以固定不變的銷售地點(即商店)和固定不變的銷售時間為特徵的店鋪式銷售。Internet上的銷售通過以信息庫為特徵的網上商店進行,所以它的銷售空間隨網路體系的延伸而延伸。沒有任何地理障礙,它的零售時間是由消費者即網上用戶自己決定。

因此,Internet上的銷售相對於傳統銷售模式具有全新的時空優勢,這種優勢可在更大程度上更大范圍上滿足網上用戶的消費需求,事實上Internet上的購物已沒有了國界,也沒有了晝夜之別。

2、減輕物資的依賴,全方位展示產品及服務的優勢 傳統企業的經營活動必須有一定物資基礎才可能開展業務活動,而通過Internet可以創辦虛擬企業。

3、減少庫存,降低交易成本。 企業為應付變化莫測的市場需求,不得不保持一定庫存產品和原材料庫存。產生庫存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暢,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電子商務則可以改變企業決策中信息不確切和不及時問題。

4、密切用戶關系,加深用戶了解的優勢 由於Internet的實時互動式溝通,以及沒有任何外界因素干擾,使得產品或服務的消費者更易表達出自己對產品或服務的評價,這種評價一方面使網上的零售商們可以更深入了解用戶的內在需求。另一方面零售商們的即時互動式溝通,促進了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

5、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交易費用的優勢 電子商務重新定義了傳統的流通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使得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直接交易成為可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方式。

㈡ 電子商務的市場主體包括那些

電子商務按主體分類:
1、企業與企業之間(簡稱:B2B或B to B)的電子商務模式
B2B電子商務模式,專以生產、籌措、商務支援屬綜合管理系統和信息資料互換為基礎,組件並運用資料庫和交換系統、以推動供應商、代理商、經銷商和廠商的「商業步驟重整工程」,實現企業業務的合理化和有效消減交易費用降低陳本。
我國企業上下遊客戶基本是長期固定的,企業原材料采購和市場經銷業務絕大部分都在固定的企業之間發生,開展B2B電子商務應該是傳統的大中型企業切入電子商務,利用信息網路資源,全面進行市場和庫存管理的首選方式,它有利於降低企業采購及銷售的交易陳本。
B2B電子商務形式,應用領域主要集中於整合企業上下遊客戶關繫上,發展前提是企業內部和外部業務信息管理和網路傳輸的系統化和實用化,最大特徵是實現企業的業務合理化和消減綜合成本。

㈢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培育市場主體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關鍵在於重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什麼是市場經濟的最根本主體呢?那就是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場活動的主體,是市場機制運行的微觀基礎。在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則,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直接從事生產、流通和服務性的經營活動,追求利益最大化,並依法納稅。
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的特徵是什麼呢?
1.企業提供產品或服務,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潤。
2.企業必須進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3.企業擁有自主權。
4.企業是納稅單位。
這即是市場經濟中企業的特徵,也是市場經濟對其主體的要求。因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培育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市場主體,使其成為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的主導力量,成為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支柱和骨幹力量,煥發生機和活力,使他們的經濟實力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更好地發揮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經濟功能和社會職能。其經濟功能,就是使企業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不斷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推動社會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社會生產力進步,提高企業的職工素質,培養專門科技人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謂社會職能,是講企業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對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創造就業機會,為國家提供財富,推動其他社會和公共事業的發展,能夠在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上發揮重大作用。 企業制度是指以產權制度為基礎和核心的企業組織和管理制度。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現代企業制度是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依法規范的企業制度,一般採用公司制。公司制比其他企業組織形式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公司制的現代企業制度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環節。

㈣ 農村電子商務為什麼能助推精準扶貧

  1.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可以減少交易環節,降低生產成本,拓寬銷售渠專道,提高經濟效益屬,增加農民收入;

  2. 可以提高農民素質和致富能力,促進農村地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農民創業就業;

  3. 能夠推動貧困地區農村產業的優化升級,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㈤ 求一篇描寫電子商務企業成長壯大的文章。

中國電子商務成長記
來源:網路傳播(2014年1月第1期)
文|楊斌艷 圖|朱天博

2013年「11 · 11」的網上瘋搶還餘味未足,電商已經開始了「12 · 12」的新一輪攻戰。兩個普通的日子和數字就這么著被電商創造成節日,而且成為全民期待和盼望的狂歡,中國電商的奇跡在最近兩三年讓世界驚訝。

不少文章試圖給「電子商務」一個科學規范的定義,一些文章試圖梳理中國電子商務的歷程,甚至將中國電子商務的歷史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初(1990-1993年)的電子數據交換時代。然而,從商業的另一個重要的角度——用戶(消費者)的視角來看,網上購物是他們最容易理解,也最深切感受到的所謂「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從這一角度來看,當陶瓷、汽車、傢具等大件耐用消費品都開始在網上售賣,開始通過「雲導購」的概念或者渠道進行營銷時,我們確實感覺到中國的電子商務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此時,我們再來回顧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歷程,在電子商務發展15年之際,我們來思索和探討「陶瓷登雲」、「網上賣汽車」、「網上賣傢具」等這些新電商現象時,似乎能感受到中國電子商務業發展的新脈搏。近兩年國內電商變態式的瘋狂競爭和價格大戰,讓我們不明覺厲。

這種傳統大件耐用消費品進入電商領域,會帶來電子商務行業哪些新的變化?這種以傳統製造業為代表的新時代的電子商務會給互聯網產業帶來哪些沖擊?比如:物流的需求,產品質量,售後等的保障,傳統產業本身結構的變化,等等。這些不僅是電子商務對傳統產業變革的起步,也是電商及相關產業變革的起點。

與其陷入關於「電子商務」定義、界定等的討論,不如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來感受和討論中國電子商務的實際發展更為有意義。這里我們更希望,將前期的技術探索和基礎網路鋪建的准備等等,視為是整個中國互聯網產業和基礎鏈路建設的部分,而不將其視為電子商務的開始。所以,我們覺得以網路用戶或者說消費者使用體驗的角度,更能圈定和簡單地說明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歷程。我們認為,以1998年3月,我國第一筆互聯網網上交易成功作為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商務的起點,更容易討論問題。從消費者感受的角度為切入,我們將此後開始的中國電子商務簡單梳理如下:

第一階段:電子商務民用開始

1998-2002年,中國電子商務民用開始。這一階段,真正可以由用戶體驗的網上購物開始出現。一些網路技術精英開始體驗網上購物。當時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是,中國的網民數量還非常少。2003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十一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中國共有上網計算機約2083萬台,上網用戶數約5910萬。

這一階段,中國電子商務領域幾個標志性的事件是:

1999年2月3日,由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承擔的「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商業電子信息安全認證系統」,通過科技部和國家密碼管理委員會的科技成果鑒定,並獲得有關管理部門的信息安全產品銷售許可,成為國內第一家自主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版權的電子商務CA安全認證系統,並被成功應用於我國紡織品配額許可證管理系統上。

1999年,8848以B2C、阿里巴巴以B2B 開始了正式的電子商務,網上購物進入實際應用階段。

1999年9月6日,中國國際電子商務應用博覽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博覽會由外經貿部和信息產業部主辦,是首次由中國政府舉辦的電子商務應用博覽會,也是中國第一次全面推出的電子商務技術與應用成果大型匯報會。

第二階段:電子商務網站成批湧起

2003-2006年,一批專門的電子商務網站涌現。當當、卓越、阿里巴巴、慧聰、全球采購、淘寶等等在當時是電子商務龍頭的網站,一時蜂擁而起。在經歷了互聯網行業第一批泡沫之後,電子商務或者電商網站被視為可以盈利的一個新的期待,成為了互聯網領域的一個新的熱點。一時間,在中國很多電子商務網站湧起。

這一階段,隨著中國網路基礎建設的推進和網民數量的快速增長,電子商務以其便捷性及價格優勢,首先在圖書市場打開天地。2005年,隨著Web2.0在中國的流行和普及,電商也開始把網上賣東西和網上交流、交往以及社區和網民的口碑推薦等等結合在一起,網民和消費者不僅體驗到在電子商務網站可以買東西,而且也感受到了這里是流行時尚的領頭和聚居地,成了日常消費品的流行情報站和口碑淘屋。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國共有上網計算機約5940萬台,上網用戶約1.37億人,網民數佔全國人口比例首次突破10%(CNNIC數據)。隨著互聯網用戶的培養,以及互聯網內容和服務的極大豐富,網上購物開始成為很多人的習慣和時尚。電子商務行業的競爭開始加劇,業務細分和市場細分開始出現,淘寶以C2C的價格優勢,尤其是給個人商戶提供的低成本銷售渠道,很快以壓倒性優勢領先。當然這也更歸功於2004年阿里集團發布的在線支付系統支付寶。而隨之也帶來了電子商務領域的誠信、物流、支付、售後、第三方監管等等問題。

第三階段:電子商務火熱中的規制

2007-2009年,這一階段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網上購物的民間火熱;二是電子商務規制的發展。民間火熱是發展的必然階段,而規制則是中國電商開始走向成熟的標志。

經過幾年的自由市場,無論是政府還是電商企業都開始意識到電商發展中規制、規范的重要性,2007年6月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聯合發布我國首部電子商務發展規劃——《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首次在國家政策層面確立了發展電子商務的戰略和任務。2008年7月2日,北京市工商局正式下發了《加強電子商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意見》,規定自8月1日起,盈利性網上商店必須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

此階段,代表性龍頭企業阿里巴巴、網盛上市,開始大幅度調整和規制電商領域。此時,也有一大批網站和互聯網企業藉此機會試水電子商務。比如網路、PPG、紅孩子、京東等等,也開始以保證質量、保證物流等理念從B2C進入電商領域。而電商領域原有的優勢企業,也開始大規模的重組和調整,B2C成為網上質量和誠信等保證的突破口。而同時C2C領域的平台也在逐步優化、細分,市場開始規范、穩定。

在此期間,很多傳統企業和網站開始進入電商領域,競爭激烈。新概念、新模式、新平台、新產品輪番上場,社交、即時通訊、口碑、各種在線支付產品、網上批發等等都迫切地尋找出路和競爭優勢。2009年1月,淘寶網對外宣布2008年交易額達999.6億元,同比增長131%,已成為亞洲最大網上零售商圈。京東也以品牌質量、優質物流、貨到付款等等在數碼、電器等等領域打開 一大片市場成為新秀。紅孩子等以母嬰為定位的電商,也獲得不錯業績。

此時,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國網民規模達4.57億人,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3.03億人(CNNIC數據)。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平常事。網上能夠買到的東西也包羅萬象,在很多時候,網上產品的豐富程度往往超過實體的百貨商場和人們的想像,很多國外商品通過網上渠道以低價迅速湧向中國普通百姓。坊間甚至流傳著一句「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淘寶上買不到的。」據CNNIC監測,2009年,網路購物用戶規模1.08億人,年增長45.9%,網路購物使用率繼續上升。2009年中國網路購物市場交易規模達到2500億,較2008年翻番增長。

第四階段:電商企業的全面擴張

從2010年至今,普通百姓都能感受到電商競爭的激烈。被製造出來的「雙十一」、「雙十二」等節日,從無厘頭的營銷數字游戲到全民網上瘋搶。中國電子商務的火爆和全面擴張超乎人們的想像。不會上網的大媽、老太都開始加入網上瘋搶行列,「雙十一」以後,人們見面的問候語竟然是:「這次你搶了多少?」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媒體和傳播渠道發布的各家電商的驚人的銷售業績。以至於網上瘋搶直接壓跨了大牌的物流公司。

2010年起,從年初到年底,一年中的任何一個中西方可能與節日掛上鉤的日子都被電商用來促銷。而且,由電商創造出的「11 · 11」節日,也變成了電商銷售的奇跡。2012年「雙11」全天,淘寶天貓平台交易金額達到191億。2013年「雙11」,天貓發出圖片:21時19分45秒,300億的驚人數據。而這僅僅是消費者感受到的電商的狂熱。其實,電子商務在中國更廣、更大的領域拓展開來,開始深度進入各個產業領域。而且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開始大幅登陸移動端。網上支付、移動端支付、虛擬幣、比特幣、余額寶等等,都開始進入普通百姓生活。

誠然,如佛山陶瓷登錄「雲商城」的想法,通過電子商務可以減少庫存、減少店面、減少中間商,從而能夠大大地節約成本。而且,通過在線設計軟體和3D動畫技術等,可以為用戶事先展示效果圖。這些都是電子商務帶來的極大便利和優勢。然而,對於佛山最為優勢的瓷磚產業來說,瓷磚的出售只是這個產業的第一步,瓷磚本身的高重量、易碎等特點,可能對於物流提出很高的要求。物流成本的昂貴可能直接附加在用戶頭上,那麼,這樣附加了高額物流,加之施工無法控制和管理的風險,用戶是否能夠為這些買單,需要再細細地考慮。如果,僅以B2B的形式或者說上游廠家批發給零售商的模式來進行部分的電子商務,那麼成本能節約多少,進而搭建起來的電子商務平台、渠道產品等等是否值得,也需要考慮。

在我國現有物流發展的狀況下,僅「雙十一」的快銷品就壓垮了不少全國知名的物流公司,我們對於像陶瓷、汽車、傢具等等大件物品的電子商務的擔憂還是大過欣喜。在大件產品製造業開始積極進入電商領域時,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以電商起家和聞名的公司,卻在近幾年開始了全新的業務布局和籌劃,全面滲透互聯網基礎服務,2013年1月10日,阿里巴巴將其集團內現有業務架構和組織進行相應調整,成立25個事業部,希望以此布局籌謀中國的「網商之勢、電商之道」。

當前時代,互聯網企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最敏感的前端探測器,作為消費者我們享受著電商大戰帶來的低價優品,更期待著電子商務為中國的經濟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2014c

㈥ 我國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的義務是什麼

我國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的義務: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依法履行納稅義務、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提供服務應當依法出具紙質發票

1、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是,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進行登記的除外。

2、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依照前條規定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在首次納稅義務發生後,應當依照稅收徵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申請辦理稅務登記,並如實申報納稅。

3、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依法出具紙質發票或者電子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電子發票與紙質發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在其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信息、屬於依照本法第十條規定的不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情形等信息,或者上述信息的鏈接標識。

5、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全面、真實、准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㈦ 如何利用電子商務助推精準扶貧 論文

據新華社電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全面部署指導農村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
《意見》指出,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意見》強調,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要求,深化農村流通體制改革,創新農村商業模式,培育和壯大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政策環境。到2020年,初步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綠色環保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體系。
《意見》明確三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培育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鼓勵電商、物流、商貿、金融、供銷、郵政、快遞等各類社會資源加強合作,參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二是擴大電子商務在農業農村的應用。在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加強互聯網技術應用和推廣。拓寬農產品、民俗產品、鄉村旅遊等市場,為農產品進城拓展更大空間。三是改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加強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政策扶持和人才培養,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意見》提出七方面政策措施:一是加強政策扶持力度。二是鼓勵和支持開拓創新。三是大力培養農村電商人才。四是加快完善農村物流體系。五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六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七是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

㈧ 急~~~~近3年來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Internet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也在迅速崛起。電子商務(E-Commerce)是利用Internet 提供的信息網路在網上進行的商務活動。電子商務改變了傳統的買賣雙方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也打破了舊有工作經營模式,它通過網路使企業面對整個世界,為用戶提供每周 7 天,每天 24 小時的全天候服務。電子商務的規模正在逐年迅速增長,根據Deloitte咨詢公司最近研究,全球電子商務收入將從1997年的150億美元上升至2002年的1.1萬億美元,到2002年70%的大公司將通過Web進行銷售;eMarketer公司也預期全世界的電子商務收入將從1998年的984 億美元增長到2003 年的1.2 萬億。雖然不同研究咨詢機構對電子商務的增長預測有一定差異,但電子商務的飛速增長已是不爭的事實,它帶來的商機是巨大而深遠的。由於電子商務所依託的Internet的全球性和開放性,電子商務的影響將是全面的,它不但在微觀上影響企業的經營行為和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而且在宏觀上影響到國際貿易關系和國家未來競爭力。作為快速發展中的中國,已經錯過了多次發展機遇,我們再也不能坐失良機而應該應對挑戰抓住電子商務發展帶來的商機,為二十一世紀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作好人才、技術准備和經營觀念轉變。

一、電子商務的涵義與競爭優勢

1.電子商務涵義

對於電子商務的概念,目前並沒有比較統一的定義,只是在實踐應用的基礎上加以總結形成的。經合組織OECD是較早對電子商務進行系統的研究,它將電子商務定義為是關於利用電子化手段從事的商業活動,它基於電子處理和信息技術,如文本、聲音和圖象等數據傳輸。OECD的定義特別強調了Internet基礎上的電子商務發展,但是不全面的。我國較早研究電子商務學者李琪認為電子商務是指系統化地利用電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各種活動全過程。他強調的是以商品貿易為中心的各種事務活動的電子化,使得對電子商務活動范圍定義過於狹小。一般認為,電子商務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商務活動,它包括生產、流通、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節中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所有活動電子信息化處理。具體的說,電子商務活動是指以下列方式所進行的交易或商務活動:
(1)通過Internet進行的交易,如聯機商店(Online Shop)和網上直銷(Internet Direct Sale);
(2)通過Internet進行商務活動,如聯機服務(Online Service)和網上廣告(Internet Adv.)等;
(3)通過增值網路(Value-added network)進行的電子交易和服務,如通過EDI進行采購和報關等;
(4)通過連接企業或機構的計算機網路發生的交易和服務。

電子商務是在全球性電子虛擬市場上展開的商務活動,因此傳統的商務活動分成國內和國外對電子商務來說是沒有必要的。由於網路信息技術發展對市場主體產生不同影響,而且差異性很大,因此根據電子商務活動參與主體不同進行分類比較妥當。根據是否有組織結構市場主體一般分為企業組織和個體消費者兩大類,因此電子商務活動相應分成兩大類:企業組織椘笠底櫓?/FONT>(Business?/FONT>Business,簡稱B?/FONT>B)型和企業組織椣

閱讀全文

與培育壯大電子商務市場主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南京青橙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3
合肥市白馬電子商務產業園 瀏覽:98
銀行營銷社區活動方案 瀏覽:249
公安培訓方案 瀏覽:104
曼蒂廣場市場營銷 瀏覽:571
名人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599
網路營銷思想的內涵 瀏覽:506
營銷方案裝修 瀏覽:262
電子商務項目管理概念 瀏覽:590
樂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79
娃哈哈新品營銷方案 瀏覽:922
杭州市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之研究 瀏覽:495
華潤萬家五折促銷活動是幾天 瀏覽:975
618拼多多的網路營銷方式 瀏覽:719
三名詞解釋題3網路營銷 瀏覽:789
當前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瀏覽:346
楊凌電子商務孵化中心 瀏覽:233
鹵肉店微信營銷 瀏覽:186
區域環境創設培訓方案 瀏覽:329
大連招聘策劃方案 瀏覽: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