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比較權威的網上平價葯店
八百方是一個比較好的網上平價葯店,八百方通過聚集全國主流醫葯零售連鎖企業(葯店),搭建開放式醫葯及健康領域的電子商務平台。面向廣大消費者提供OTC葯品、保健品、葯膳禮品、母嬰用品、美容減肥商品、醫療器械、成人用品等商品在線交易及健康資訊服務。
八百方網上葯店的駐場商家都是全國知名的連鎖葯店,如北京九州通大葯房、采芝林大葯房、中智大葯房、懷仁大葯房等等。
Ⅱ 北京中綠傳銷成功出局老總生物公司是直銷還是傳銷
北京中綠傳銷成功出局老總生物公司是傳銷。
山東省煙台市福山警方日前成功搗毀全國特大傳銷案「遼寧中綠」傳銷團伙福山傳銷窩點6個,抓獲傳銷人員55人。
經審訊,警方發現傳銷人員主要來自江蘇、福建、上海等地,而且多為無業人員,卻極度渴望暴富,而傳銷組織也正是抓住了這一人群的心理特點,極力營造出收益高、回報快、掙大錢等虛擬的成功假象,不勞而獲的思想在傳銷人員中得到廣泛認同。
「遼寧中綠」傳銷案跟許多以往接觸的傳銷案有所不同。以往這些傳銷案件中,被騙到傳銷窩點的人員,大多會被扣身份證、電話和金錢,不準與外界通訊,幾乎沒有人身自由。
而這起傳銷案中,被騙人員到達傳銷窩點後,傳銷人員會很熱情,也不扣身份證、手機,每天早晨還一起唱歌,甚至還會組織舞會,使被騙人員生活在假象之中。而且剛開始不收任何費用,反而請吃飯、陪旅遊、看大含等到會員被徹底「洗腦」之後,再收取每人2000-6000元不等的費用。
這個傳銷組織的學習口號是「加入不是目的,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下線人員仍舊是其唯一的盈利方式。這個傳銷組織打著「遼寧中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旗號,通過網路QQ交友的方式發展下線,收取費用。
人民網中報道:「北京中綠公司」傳銷案。
2011年以來,該案犯罪嫌疑人以推銷「北京中綠公司」康復得膠囊等產品為名,採取交納入門費方式發展下線,並以「五級三階制」模式從事傳銷活動。
內蒙古、遼寧、黑龍江、山東等地公安機關先後對該傳銷組織立案查處,成功搗毀多個傳銷窩點,抓獲部分頂層頭目,教育遣散大量參與人員。
(2)北京九康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擴展閱讀:
新華網北京6月25日電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公安部25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2年公安、工商部門查辦的十起重大傳銷案件,同時提醒廣大群眾,對各類傳銷活動提高警惕,嚴防上當受騙。
廣西「10·16」特大傳銷案。
2012年12月6日,廣西南寧公安機關在前期縝密經營、細致摸排基礎上,在廣西、北京、吉林等地同步行動,成功破獲「10·16」特大傳銷案,抓獲該傳銷團伙A級頭目70餘人,逮捕30人,查獲涉案款物一批。
偵查查明:2010年5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劉某某等人以「資本運作」為名,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要求參加者繳納5.6萬至8.6萬元不等的入門費,採取「拉人頭」形式,引誘3000餘名群眾到廣西北海、南寧、桂林等地從事傳銷違法犯罪活動,涉案金額1億余元。
湖南「1·12」特大傳銷案。
今年1月13日,湖南長沙公安局對轄區內多個傳銷組織開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動,成功破獲「1·12」特大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案,現場搗毀傳銷窩點378個,查獲參與傳銷人員4000餘名,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28名,傳銷骨幹全部落網。
偵查查明:2011年6月,犯罪嫌疑人姚某某等人流竄至湖南長沙,以「自願連鎖經營業」「長沙市綠化工程」等為幌子,要求加入者申購產品份額(3800元為一份,每人申購份額不超過21份。
無實際產品),採取「五級三階制」,在長沙市開福區、雨花區開展傳銷違法犯罪活動,涉案金額約2億余元。
貴州「5·07」特大傳銷案。
今年4月11日,貴陽市公安機關會同綜治、工商等部門,對偵查經營近一年的「5·07」特大傳銷案開展集中行動,抓獲傳銷參與人53名,其中刑拘骨幹成員32名,清查窩點24處。
偵查查明:李某某等人打著「西部大開發」「連鎖經營」「純資本運作」等幌子,採取收取69800元入門費的方式,大肆發展下線人員,從事傳銷違法犯罪活動,涉及江蘇、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地3000餘人。
「中國明明商」傳銷案。
2012年5月18日至31日,在公安部經偵局的統一指揮下,黑龍江、山西、遼寧、天津、吉林等地公安機關集中行動,成功破獲「中國明明商」特大傳銷犯罪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97名。
偵查查明:「中國明明商」全稱為「中國特色品質營銷全民互助明明商」,該傳銷組織假冒文化部和中國農業銀行之名,以虛構的「中國全民藉助銀行」的名義。
打著「十二·五扶貧計劃」「中國特色營銷方式」的幌子,以高額返利為誘餌,以「領航人」「九大常商」「八大常察」等傳銷組織頭目為核心。
以在各地發展「薪種」「環名」(下線人員)、再由「薪種」「生根發芽」的方式,大肆進行「拉人頭」式傳銷違法犯罪活動,涉及全國10多個省份數萬人。
江西精彩生活公司傳銷案。
2012年4月15日,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共同部署江西、山東、安徽等多地公安、工商機關開展集中行動,對江西精彩生活公司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案進行收網,抓獲唐慶南等主要犯罪嫌疑人及各地涉嫌犯罪情節嚴重的渠道商300餘名。
偵查查明:犯罪嫌疑人唐慶南等人以公司所屬某直購官方網為平台,以網上消費返利為幌子,引誘參加者繳納7000元至7000萬元人民幣不等數額的保證金,獲得不同級別渠道商資格。
然後繼續發展他人成為渠道商,組成一定層級,並以此為依據計酬和返利,返利資金絕大多數來源於各級渠道商繳納的保證金。其實質是以推廣(即發展下線人員)返利為誘餌,騙取巨額財物,從事傳銷違法犯罪活動。目前,吉林、安徽、四川等地法院已就本地案件做出判決。
浙江億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涉嫌傳銷犯罪案。
2012年5月18日,浙江省金華市公安機關對億家公司涉嫌傳銷犯罪立案偵查。7月5日,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國家工商總局直銷監管局聯合部署全案查處工作,至7月20日,各涉案地公安機關共抓獲犯罪嫌疑人241名。
偵查查明:2010年5月開始,浙江億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依託其設立的「萬家購物網」網路平台。
推出「滿500返500,滿1000返1000」「消費=免費=存錢」「一元返利」計劃(即消費滿500元的會員每天獲得1元返利,承諾500天實現全額返還)等虛假廣告,通過主辦講座等形式大肆宣傳,吸引消費者注冊成為其網站會員,並在該公司吸納的加盟商處消費以獲取返利。
該公司通過發展加盟商、代理商、會員,收取一定比例傭金,獲取非法利益。截至案發,涉及交易金額280餘億元、涉及渠道商、會員約200萬名。2013年6月18日至20日,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該案。
軍聖營銷管理有限公司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案。
2012年3月14日、4月24日,湖南懷化、廣東江門公安機關分別對山東軍聖公司傳銷頭目及骨幹人員涉嫌傳銷犯罪立案偵查。
偵查查明:2010年2月開始,徐啟軍等人成立山東軍聖營銷管理有限公司,將全國分為8個區域,設立46個辦事處和371個專門店,推銷所謂廣告收益權和相關產品,以發展下線、銷售產品獲得高額返利為誘餌,從事傳銷違法犯罪活動,涉及全國23個省份1萬餘人,涉案金額過億元。
2012年12月21日,湖南省懷化市鶴城區人民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對徐啟軍等13人依法作出判決,其中判處主犯徐啟軍有期徒刑8年。
四川幸福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涉嫌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犯罪案。
2012年3月至5月,四川、天津、河北等12省份公安機關對四川幸福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傳銷案統一收網,抓獲犯罪嫌疑人100餘名。
偵查查明:2010年1月21日,陳利軍注冊成立以四川幸福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營養餐、福壽酒等產品的銷售。
2010年6月,陳利軍夥同彭椿棋等人,租用境外伺服器,開設公司網站和會員管理系統,並以此為依託,以推廣銷售公司產品為名,以公司薪酬獎勵制度為誘餌,吸納會員和發展商鋪,並以會員發展下線人數和銷售業績作為會員升級和薪酬獎勵依據,從事傳銷違法犯罪活動。
截至案發,共發展會員近萬人,涉及全國29個省份,涉案金額3.94億元。2012年6月7日,四川省仁壽縣人民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分別判處該案主犯陳利軍、彭椿棋有期徒刑10年和5年。
Ⅲ 推薦一款電子詞典
步步高是超好,但因為比較先進,價格較貴,我的9188除了你所要求的,還支持電子圖書,mp3,錄音,還有很有意思的游戲,我是二年前買的,1399元,現在大概900元,不過其它A系列機器也有你要求的功能,大概四五百,都可以從www.eebbk.com上下載你要的詞典
Ⅳ 國內正規的網上賣葯的網站是哪幾個
國家許可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的企業只有43家,現在網上交易的葯品絕大多數都是非葯品或者就是假葯 1.上海醫葯嘉定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滬C20090001)</A>2.北京九州通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京C20090001)</A>3.天津天士力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津C20090001)</A>4.江西開心人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贛C20090001)</A>5.江蘇柯菲平醫葯有限公司 (蘇B20080001)</A>6.浙江英特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浙B20100001)</A>7.北京醫保中洋大葯房有限公司 (京C20090002)</A>8.遼寧紅盛堂連鎖葯房有限公司 (遼C20070001)</A>9.徐州淮海葯業有限公司 (蘇B20100001)</A>10.杭州九洲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浙C20100001)</A>11.重慶和平葯房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渝C20100001)</A>12.鄭州中原醫療器械城股份有限公司 (豫B20090002)</A>13.石家莊新興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冀C20090001)</A>14.海虹醫葯電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國A20060001)</A>15.北京鶴麒醫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國A20080001)</A> 16.國葯控股河南股份有限公司 (豫B20070001)</A>17.杭州珍誠醫葯有限公司 (浙B20070001)</A>18.上海復星大葯房連鎖經營有限公司 (滬C20080001)</A>19.民生醫葯配送中心有限公司 (國A20090001)</A>20.重慶長龍天聖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渝C20090001)</A>21.北京九州通醫葯有限公司 (京B20080001)</A>22.北京金象大葯房醫葯連鎖有限責任公司 (京C20060001)</A>23.福建惠好醫葯連鎖有限公司 (閩C20080001)</A>24.重慶加加林事豐科技有限公司 (渝B20080001)</A>25.老百姓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湘C20080001)</A>26.重慶同生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渝C20080001)</A>27.山東瑞陽制葯有限公司 (魯B20080001)</A>28.安徽立方葯業有限公司 (皖B20080001)</A>29.上海華氏大葯房有限公司 (滬C20080002)</A>30.海南衛虹醫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國A20060002)</A> 31.北京先鋒環宇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 (國A20070001)</A>32.上海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滬C20060001)</A>33.青島百洋健康葯房連鎖有限公司 (魯C20070001)</A>34.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雲C20080001)</A>35.上海復星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滬B20080001)</A>36.合肥徽之堂醫葯信息有限公司 (國A20070002)</A>37.廣東百氏福葯業有限公司 (粵B20090001)</A>38.東莞市健客醫葯有限公司 (粵C20090001)</A>39.江蘇可一醫葯有限公司 (蘇B20090001)</A>40.雲南盤龍雲海葯品經營有限公司 (雲C20090001)</A>41.安徽華源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皖B20090001)</A>42.北京京衛元華醫葯科技有限公司 (京C20050001)</A>43.深圳市天馳醫葯信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國A20060003)</A>
Ⅳ 目前有哪些主要跨境電商平台
目前我國主要跨境電商的平台如下:
1、國際B2C跨境電商平台:速賣通內、亞馬遜容、eBay、Wish、蘭亭集勢、敦煌;
2、進口跨境電商平台:洋碼頭、天貓國際、蘇寧雲商海外購,以及最近才上的網易考拉海購、順豐海淘;
3、本土化跨境電商平台:Flipkart印度 ,walmart沃爾瑪,yandex俄羅斯,new egg美國新蛋網,trademe紐西蘭,mercadolivre美蘭卡巴西,ali,dhgate,ipros。
那麼如何才能加入跨境電商的行業呢?首先需要進入跨境電商,你需要一個跨境電商資質,需要一個進出口權資質,然後需要注冊一個公司,最後才能進行跨境電子商務業務。而跨境電商的主體資質有:經營網上貿易、企業自有網上商城 、進出口業務、不限注冊資本。
Ⅵ 合肥佳音藝術學校怎麼樣
沈陽市外事服務學校是直屬於沈陽市教育局的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3年被遼寧省人民政府授予「遼寧省模範學校」的光榮稱號,被省教育廳授予「遼寧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建校21年,為社會輸送1萬余名合格畢業生,其中為高等院校輸送1,334名優秀畢業生。
學校開設烹飪(中餐、西餐)、飯店服務與管理、藝術(模特、舞蹈、聲樂、影視表演、舞美、樂器)、旅遊服務與管理(英語導游、日語導游)、商務外語、計算機應用、文秘、電子商務等共8個大類專業,有79個教學班、3,100餘名在校生。現有教職工216人,有高級教師、高級職業技術職稱40人,本科以上學歷 150人,有6名市級骨幹教師。
學校由校部、二部及藝術分校三部分組成,佔地面積5.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擁有面點操作室、模擬餐廳、模擬客房、排練大廳、琴室等30多個專業教室,圖書館1,214平方米,館藏圖書81,000餘冊。
1999年至今,在新一屆校領班子的帶領下,學校頂住了全國性職業教育滑坡、生員銳減的壓力,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強化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管理水平,不斷開拓創新,學校的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知名度進一步擴大。四年來,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啟發式教學實驗先進單位、遼寧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等30多項榮譽,學生在國際和國內的各項大賽中,共獲得110多個獎項。
一、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宗旨和方向,造就適應社會需要 的中等專業人才。
學校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現代服務類中等專業人才和為各類高校輸送優秀畢業生」為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突出職業教育自身的育人優勢,遵循教育規律,為學生的終身負責,克服辦學的商業化行為和教育短視行為。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就業領域的優勢,服務於沈陽的支柱產業發展,積極拓寬畢業生出路。
1、重視學生技能的考核,推行「雙證書」制度。
學校制訂了各專業的技能考核標准,把校內考核與勞動部門的技能鑒定結合起來,98%的學生在畢業前獲得雙證書,保證了人才培養的規格與質量。
2、完善就業實體建設,努力拓寬就業渠道。
自1991年開始,學校在北京、廣州、深圳、湛江和沈陽等地建立了穩定的實習基地,現有實習基地217個;藝術專業畢業生被沈陽話劇團、沈陽歌舞團、廣州和深圳等地藝術團體錄用。學校畢業生供不應求,廣泛分布在餐飲服務業、旅遊業、商業、金融業、文藝團體及政府機關等行業部門,推薦就業率達100%,優秀畢業生被釣魚台國賓館、人民大會堂、外經外貿部、外企聯誼中心、省政府、政協、市政府、海關、銀行等單位錄用,在沈陽的萬豪、洲際、新世界等星級酒店工作的畢業生大多成為單位的骨幹。
3、正確處理升學與就業的關系,為有升學願望的學生創 造必要的條件。
每年有40%左右的學生參加高三升學輔導班,歷年升學率都達100%。2002年、2003年共有58人考入東北財經大學、遼寧師范大學等高校的高職本科班。藝術專業有65人考入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普通高校的藝術專業學習,占報考人數的100%。
4、長短結合,努力為就業和再就業服務。
學校重視非學歷教育的短期培訓,積極為社會就業和再就業服務。利用現有教育資源,成立培訓處,開展各類短期培訓業務,年培訓量在2000 人次以上。2000年學校被確定為沈陽市旅遊行業崗位培訓定點單位,2003年被確定為沈陽市埠外境外勞務輸出技能培訓基地、沈陽市再就業培訓基地。
二、學校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積極改善辦學條件。
新一屆領導班子把「改善辦學條件,重塑外服形象」確定為三年內的重點奮斗目標。1999-2000年投入245萬元改建藝校分校, 2002年在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資金1,460萬元新建8,360平方米的教學綜合樓;2003年投入資金50萬元改造北教學樓為烹飪專業樓,以突出骨幹專業建設。四年來,學校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高達1,885萬元,這也成為學校21年發展史上投資最集中,投資額度最大的時期,學校的資產迅猛增值,從根本上改善了辦學條件。
同時,學校合理調整支出結構,加大教學設施和設備的資金投入,積極推進教學現代化和信息化的建設。開通電子閱覽室,完成了校園網建設,基本實現了管理手段的現代化。
三、學校強化規范管理,提高辦學質量。
在擴大規模的同時,學校強化規范管理,注重教育教學質量,從而使學校走上了一條規模、管理和質量協同發展的良性循環之路,也使我校贏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可,連續四年招生人數穩定在1000人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一)走「以德立校、以『法』治校、以人為本」的辦學之路。
在教育教學管理方面,制定了《教師教學工作量化考核方案》和《班主任管理條例》等校內法規。在學生管理方面制定了《學生教育行為指南》。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以「五種精神,四種意識」(獻身職教的敬業精神、以苦為樂的奉獻精神、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改革意識、全局意識、質量意識、服務意識)為核心和內容,連續幾年嚴抓師德建設,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形成了良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鑄造了外事服務學校發展的「校魂」。
(二)加強「三支隊伍」建設,提高核心管理能力。
1、班子建設以「廉潔、務實、團結、創新」八字方針為准則,不繼提高班子整體的決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2、重視中層幹部隊伍建設,堅持幹部年輕化的原則。全校有中層幹部14名,平均年齡38歲,均為大學本科文憑,其中有8人先後進修過研究生課程,中層幹部隊伍結構合理,人員精幹,群眾威望高,現已成為學校管理的核心和中堅力量。
3、師資隊伍建設,注重教師的終身教育和教育現代化建設。結合校情開展素質教育創新課、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等活動,積極參加省市評優課、課件製作競賽等活動,校內定期開展課件、外語、書法等校本培訓。鼓勵教師參加學歷進修和業務培訓,並有長遠的規劃和經費保證,教師本科率和雙師型教師比率高,突出主幹專業和專業帶頭人建設。
(三)強化德育管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德育管理注重實效,主要採取如下措施:
1、結合專業特點和職業需要進行養成教育、日常行為規范教育、職業道德、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聘請法制校長,經常舉辦法制教育講座;
2、以升旗儀式、成人宣誓儀式、春季隊列廣播操比賽、祭掃烈士墓、旅遊服務課、軍事訓練等活動為載體,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建立有「夕陽之家」等長期的德育基地;
3、深入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堅持常年開展風箏節、體育節、文化節、專業技能展示、專業匯課等活動;積極參加亞洲體育節、廣場文化節、沈陽建城2,300年慶典、國慶50周年慶典、遼寧省和沈陽市金秋旅遊節、大連國際時裝節、遼寧省商品展洽會等大型社會公益活動;
4、學校連續四年獲得和平區中小學運動會團體一等獎。師生關系和諧,教師無體罰學生現象,師生連續七年無違法犯罪現象發生,學校無重大事故發生,先後被評為遼寧省模範學校、遼寧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沈陽市校風、校紀、校容、校貌先進學校、沈陽市中小學德育工作示範學校、沈陽市貫徹中小學日常行為規范示範校等榮譽稱號。
(四)實施品牌戰略,發揮骨幹專業的示範作用。
堅持實施品牌戰略,重點加強烹飪、飯店服務與管理和藝術等三大骨幹專業的建設,先後聘請全國烹飪大師劉敬賢為名譽校長,高登酒店餐飲總監張奔騰為教學顧問,著名表演藝術家呂曉禾、著名舞蹈家李紹棟、著名歌唱家楊維忠、國家一級編導李靜波等為藝術顧問,並親自執教。現在,學校是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飯店服務與管理全國示範專業、遼寧省烹飪教研中心校、沈陽市中等職業學校烹飪骨幹專業,目前已經形成了以這三個專業為核心的品牌專業格局,並取得了突出的效果。藝術專業創建四年來,已經有90多人次榮獲國際和國內專業賽事的大獎,涌現出高珊、吳楠、雷佳音等一大批優秀畢業生,20名模特專業女生先後4次參加遼寧省商品展洽會擔任禮儀服務和文化交流演出。40名模特專業男生參加第十三屆、第十四屆大連國際時裝節。烹飪專業歷年學生數占總數的四分之一左右。現在學校是中國職高委理事單位、全國啟發式教學實驗基地、全國部分城市職業技術教育烹飪專業協作會常務理事單位。2002年參加在合肥舉辦的該年會,進一步奠定了我校在職教領域的地位,會議確定今年11月份將在我校召開該年會的常務理事會。
四、學校不斷進行教育創新,增強學校辦學活力。
多年來,學校在辦學形式、育人模式、專業設置和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創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動了學校的發展。
(一)實行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增強學校辦學活力。
2002年,學校緊緊抓住中國加入WTO的有利時機,積極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進行聯合辦學:
(1)、引進英國BTEC教學項目:
中英合作BTEC教學班包括酒店管理和飲食服務專業。2002年由市教育局引進的中英合作項目。BTEC課程是英國商業與技術教育委員會(英國權威的資格開發和頒證機構,簡稱BTEC)的一種全新課程。英國BTEC國家文憑課程,在全球100多個國家、5,700個中心實施該課程,現有40萬在冊學生。中級文憑被全球130多個國家承認。根據BTEC課程要求,倡導公平、公正、機會均等的運行機制,學校為BTEC課程班提供上網查閱、圖書查閱、星級賓館實習等一系列優惠的教學安排,以保證教學任務順利完成。BTEC課程結束後,由英國頒發ND(National Diploma)文憑,該文憑相當於完成英國大學同類專業預科水平。拿到ND文憑以後,學生可以進入英國大學或英聯邦國家大學繼續深造學習,也可以直接進入國內的相關院校學習。該文憑同時具備職業資格證書的功能,學生可以憑此證書選擇多種就業機會。
(2)、與日本日中經濟文化促進中心聯合推送赴日留學生;
(3)、開展赴阿聯酋勞務輸出業務。
(二)更新專業設置,創新育人模式。
為培養出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學校不斷地調整專業設置,由最初的一個專業,到1998年,已經發展成包括烹飪、飯店服務與管理、商務外語等在內的7個專業,1999年又創設藝術專業(其中包括6個專業)。
在不斷調整專業設置的同時,學校還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創新育人模式。學校把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積極開發校本課程,編寫了大量的實訓教材和專業教材;探索學分制和彈性學制;西餐專業引進德國「雙元制」模式;在外語教學中推行分層教學;在藝術專業教學中,實施多元立體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技能上有深度,文化素質上有廣度,既有就業能力,又有升學基礎,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和升學均打造了堅實的基礎。
(三)大力倡導科研,為學校發展再添動力。
建校21年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省、市、區各級科研課題60多項。「九五」期間,我校共有14項課題通過驗收,分別取得了優秀成果證書。2002年學校被評為「全國啟發式教學實驗研究」先進單位、遼寧省科研先進單位、沈陽市先進學術團體、和平區先進科研單位等多項榮譽。「十五」期間,學校又承擔了10項課題研究。2002年,學校參加市教育局主編的《十五沈陽教科研展望》一書,參加由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的素質教育系列叢書的編撰工作,我校獨立撰寫其中的一卷《感悟與創新》。
五、學校改革與發展規劃目標:
學校未來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努力實現三個一流,即「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教學設備、一流的管理水平」。
在辦學形式方面,繼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與國際接軌,引進境內外的優質教育資源,開展校企辦學、校校聯合辦學。在辦好學歷教育的同時,擴大短期培訓的規模和范圍,努力為就業和再就業服務。
在師資力量建設方面,全力為教師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創設必要的條件,在提高學歷水平的同時,努力提高「雙師型」和專業骨幹教師的比例。
在教學改革方面,優化多元立體的教學模式,繼續探索學分制和彈性學制,實行開放教學,引入社會評價機制。
在管理模式方面,努力尋求適合職業學校特點的管理模式、管理機制、管理方法,完善校長辦公系統,實現高水平的管理手段現代化,提高工作效率。
學校地址:沈陽市和平區北六經街1號
Ⅶ 互聯網十金融十倍增
人民銀行等十部門發布《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為鼓勵金融創新,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明確監管責任,規范市場秩序,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務院法制辦、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銀發〔2015〕221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按照「鼓勵創新、防範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創新、支持互聯網金融穩步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鼓勵互聯網金融平台、產品和服務創新,鼓勵從業機構相互合作,拓寬從業機構融資渠道,堅持簡政放權和落實、完善財稅政策,推動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體系建設。
《指導意見》按照「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確立了互聯網支付、網路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託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的監管職責分工,落實了監管責任,明確了業務邊界。
《指導意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展互聯網金融,遵循服務好實體經濟、服從宏觀調控和維護金融穩定的總體目標,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在互聯網行業管理,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信息披露、風險提示和合格投資者制度,消費者權益保護,網路與信息安全,反洗錢和防範金融犯罪,加強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以及監管協調與數據統計監測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下一步,各相關部門將按照《指導意見》的職責分工,認真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各項要求;互聯網金融行業從業機構應按照《指導意見》的相關規定,依法合規開展各項經營活動。
中國人民銀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財政部 工商總局 法制辦 銀監會 證監會 保監會 國家互聯網
信息辦公室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
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近年來,互聯網技術、信息通信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推動互聯網與金融快速融合,促進了金融創新,提高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遵循「鼓勵創新、防範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總體要求,從金融業健康發展全局出發,進一步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鼓勵創新,支持互聯網金融穩步發展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以下統稱從業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與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將對金融產品、業務、組織和服務等方面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互聯網金融對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和擴大就業發揮了現有金融機構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開了大門。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有利於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創新發展,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構建多層次金融體系。作為新生事物,互聯網金融既需要市場驅動,鼓勵創新,也需要政策助力,促進發展。
(一)積極鼓勵互聯網金融平台、產品和服務創新,激發市場活力。鼓勵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和消費金融等金融機構依託互聯網技術,實現傳統金融業務與服務轉型升級,積極開發基於互聯網技術的新產品和新服務。支持有條件的金融機構建設創新型互聯網平台開展網路銀行、網路證券、網路保險、網路基金銷售和網路消費金融等業務。支持互聯網企業依法合規設立互聯網支付機構、網路借貸平台、股權眾籌融資平台、網路金融產品銷售平台,建立服務實體經濟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中小微企業和個人投融資需求,進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的廣度和深度。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在符合金融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下自建和完善線上金融服務體系,有效拓展電商供應鏈業務。鼓勵從業機構積極開展產品、服務、技術和管理創新,提升從業機構核心競爭力。
(二)鼓勵從業機構相互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支持各類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開展合作,建立良好的互聯網金融生態環境和產業鏈。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業務創新,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和網路貸款平台等提供資金存管、支付清算等配套服務。支持小微金融服務機構與互聯網企業開展業務合作,實現商業模式創新。支持證券、基金、信託、消費金融、期貨機構與互聯網企業開展合作,拓寬金融產品銷售渠道,創新財富管理模式。鼓勵保險公司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提升互聯網金融企業風險抵禦能力。
(三)拓寬從業機構融資渠道,改善融資環境。支持社會資本發起設立互聯網金融產業投資基金,推動從業機構與創業投資機構、產業投資基金深度合作。鼓勵符合條件的優質從業機構在主板、創業板等境內資本市場上市融資。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金融政策,對處於初創期的從業機構予以支持。針對互聯網企業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
(四)堅持簡政放權,提供優質服務。各金融監管部門要積極支持金融機構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對符合條件的互聯網企業開展相關金融業務實施高效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支持互聯網企業依法辦理工商注冊登記。電信主管部門、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部門要積極支持互聯網金融業務,電信主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業務涉及的電信業務進行監管,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部門負責對金融信息服務、互聯網信息內容等業務進行監管。積極開展互聯網金融領域立法研究,適時出台相關管理規章,營造有利於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良好制度環境。加大對從業機構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鼓勵省級人民政府加大對互聯網金融的政策支持。支持設立專業化互聯網金融研究機構,鼓勵建設互聯網金融信息交流平台,積極開展互聯網金融研究。
(五)落實和完善有關財稅政策。按照稅收公平原則,對於業務規模較小、處於初創期的從業機構,符合我國現行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稅收政策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結合金融業營業稅改徵增值稅改革,統籌完善互聯網金融稅收政策。落實從業機構新技術、新產品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六)推動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培育互聯網金融配套服務體系。支持大數據存儲、網路與信息安全維護等技術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從業機構依法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動符合條件的相關從業機構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允許有條件的從業機構依法申請徵信業務許可。支持具備資質的信用中介組織開展互聯網企業信用評級,增強市場信息透明度。鼓勵會計、審計、法律、咨詢等中介服務機構為互聯網企業提供相關專業服務。
二、分類指導,明確互聯網金融監管責任
互聯網金融本質仍屬於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是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互聯網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興業態,要制定適度寬松的監管政策,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留有餘地和空間。通過鼓勵創新和加強監管相互支撐,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互聯網金融監管應遵循「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科學合理界定各業態的業務邊界及准入條件,落實監管責任,明確風險底線,保護合法經營,堅決打擊違法和違規行為。
(七)互聯網支付。互聯網支付是指通過計算機、手機等設備,依託互聯網發起支付指令、轉移貨幣資金的服務。互聯網支付應始終堅持服務電子商務發展和為社會提供小額、快捷、便民小微支付服務的宗旨。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從事互聯網支付,應遵守現行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定。第三方支付機構與其他機構開展合作的,應清晰界定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建立有效的風險隔離機制和客戶權益保障機制。要向客戶充分披露服務信息,清晰地提示業務風險,不得誇大支付服務中介的性質和職能。互聯網支付業務由人民銀行負責監管。
(八)網路借貸。網路借貸包括個體網路借貸(即P2P網路借貸)和網路小額貸款。個體網路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台實現的直接借貸。在個體網路借貸平台上發生的直接借貸行為屬於民間借貸范疇,受合同法、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規范。個體網路借貸要堅持平台功能,為投資方和融資方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資信評估等中介服務。個體網路借貸機構要明確信息中介性質,主要為借貸雙方的直接借貸提供信息服務,不得提供增信服務,不得非法集資。網路小額貸款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的小額貸款。網路小額貸款應遵守現有小額貸款公司監管規定,發揮網路貸款優勢,努力降低客戶融資成本。網路借貸業務由銀監會負責監管。
(九)股權眾籌融資。股權眾籌融資主要是指通過互聯網形式進行公開小額股權融資的活動。股權眾籌融資必須通過股權眾籌融資中介機構平台(互聯網網站或其他類似的電子媒介)進行。股權眾籌融資中介機構可以在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前提下,對業務模式進行創新探索,發揮股權眾籌融資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有機組成部分的作用,更好服務創新創業企業。股權眾籌融資方應為小微企業,應通過股權眾籌融資中介機構向投資人如實披露企業的商業模式、經營管理、財務、資金使用等關鍵信息,不得誤導或欺詐投資者。投資者應當充分了解股權眾籌融資活動風險,具備相應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小額投資。股權眾籌融資業務由證監會負責監管。
(十)互聯網基金銷售。基金銷售機構與其他機構通過互聯網合作銷售基金等理財產品的,要切實履行風險披露義務,不得通過違規承諾收益方式吸引客戶;基金管理人應當採取有效措施防範資產配置中的期限錯配和流動性風險;基金銷售機構及其合作機構通過其他活動為投資人提供收益的,應當對收益構成、先決條件、適用情形等進行全面、真實、准確表述和列示,不得與基金產品收益混同。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開展基金互聯網銷售支付服務過程中,應當遵守人民銀行、證監會關於客戶備付金及基金銷售結算資金的相關監管要求。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只能用於辦理客戶委託的支付業務,不得用於墊付基金和其他理財產品的資金贖回。互聯網基金銷售業務由證監會負責監管。
(十一)互聯網保險。保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應遵循安全性、保密性和穩定性原則,加強風險管理,完善內控系統,確保交易安全、信息安全和資金安全。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應當堅持服務互聯網經濟活動的基本定位,提供有針對性的保險服務。保險公司應建立對所屬電子商務公司等非保險類子公司的管理制度,建立必要的防火牆。保險公司通過互聯網銷售保險產品,不得進行不實陳述、片面或誇大宣傳過往業績、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等誤導性描述。互聯網保險業務由保監會負責監管。
(十二)互聯網信託和互聯網消費金融。信託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通過互聯網開展業務的,要嚴格遵循監管規定,加強風險管理,確保交易合法合規,並保守客戶信息。信託公司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銷售及開展其他信託業務的,要遵守合格投資者等監管規定,審慎甄別客戶身份和評估客戶風險承受能力,不能將產品銷售給與風險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客戶。信託公司與消費金融公司要制定完善產品文件簽署制度,保證交易過程合法合規,安全規范。互聯網信託業務、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由銀監會負責監管。
三、健全制度,規范互聯網金融市場秩序
發展互聯網金融要以市場為導向,遵循服務實體經濟、服從宏觀調控和維護金融穩定的總體目標,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要細化管理制度,為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十三)互聯網行業管理。任何組織和個人開設網站從事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除應按規定履行相關金融監管程序外,還應依法向電信主管部門履行網站備案手續,否則不得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對互聯網金融業務涉及的電信業務進行監管,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對金融信息服務、互聯網信息內容等業務進行監管,兩部門按職責制定相關監管細則。
(十四)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除另有規定外,從業機構應當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對客戶資金進行管理和監督,實現客戶資金與從業機構自身資金分賬管理。客戶資金存管賬戶應接受獨立審計並向客戶公開審計結果。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管,並制定相關監管細則。
(十五)信息披露、風險提示和合格投資者制度。從業機構應當對客戶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及時向投資者公布其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相關信息,以便投資者充分了解從業機構運作狀況,促使從業機構穩健經營和控制風險。從業機構應當向各參與方詳細說明交易模式、參與方的權利和義務,並進行充分的風險提示。要研究建立互聯網金融的合格投資者制度,提升投資者保護水平。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監管。
(十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制定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教育規劃,及時發布維權提示。加強互聯網金融產品合同內容、免責條款規定等與消費者利益相關的信息披露工作,依法監督處理經營者利用合同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構建在線爭議解決、現場接待受理、監管部門受理投訴、第三方調解以及仲裁、訴訟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細化完善互聯網金融個人信息保護的原則、標准和操作流程。嚴禁網路銷售金融產品過程中的不實宣傳、強制捆綁銷售。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會同有關行政執法部門,根據職責分工依法開展互聯網金融領域消費者和投資者權益保護工作。
(十七)網路與信息安全。從業機構應當切實提升技術安全水平,妥善保管客戶資料和交易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泄露客戶個人信息。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分別負責對相關從業機構的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進行監管,並制定相關監管細則和技術安全標准。
(十八)反洗錢和防範金融犯罪。從業機構應當採取有效措施識別客戶身份,主動監測並報告可疑交易,妥善保存客戶資料和交易記錄。從業機構有義務按照有關規定,建立健全有關協助查詢、凍結的規章制度,協助公安機關和司法機關依法、及時查詢、凍結涉案財產,配合公安機關和司法機關做好取證和執行工作。堅決打擊涉及非法集資等互聯網金融犯罪,防範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秩序。金融機構在和互聯網企業開展合作、代理時應根據有關法律和規定簽訂包括反洗錢和防範金融犯罪要求的合作、代理協議,並確保不因合作、代理關系而降低反洗錢和金融犯罪執行標准。人民銀行牽頭負責對從業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進行監管,並制定相關監管細則。打擊互聯網金融犯罪工作由公安部牽頭負責。
(十九)加強互聯網金融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行業自律機制在規范從業機構市場行為和保護行業合法權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組建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協會要按業務類型,制訂經營管理規則和行業標准,推動機構之間的業務交流和信息共享。協會要明確自律懲戒機制,提高行業規則和標準的約束力。強化守法、誠信、自律意識,樹立從業機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正面形象,營造誠信規范發展的良好氛圍。
(二十)監管協調與數據統計監測。各監管部門要相互協作、形成合力,充分發揮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應當密切關注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及相關風險,對監管政策進行跟蹤評估,適時提出調整建議,不斷總結監管經驗。財政部負責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財務監管政策。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建立和完善互聯網金融數據統計監測體系,相關部門按照監管職責分工負責相關互聯網金融數據統計和監測工作,並實現統計數據和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