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商務的加密技術有哪些是如何加密和解密的
對稱加密(加密和解密的密鑰相同)和非對稱加密(加密和解密的密鑰不相同。公鑰回加密,私鑰答解密,或者私鑰加密,公鑰解密)
目前主流的加密技術有對稱加密例如DES,3DES和AES,然後還有非對稱加密技術:例如RSA和橢圓加密演算法。對稱加密的話,就是用來加密和解密的密鑰是一樣的,非對稱加密的話,加密的密鑰和解密的密鑰是不一樣的,用加密的密鑰加密以後,只有配對的另外一個密鑰才能解開。
另外我們還可以常常看到MD5,SHA,SHA1之類的演算法,其實他們不是加密演算法,因為他們的結算結果不可逆,你沒法從結果得到輸入的數據是什麼,他們的用途主要是為了防止泄密和修改數據,因為對於這些演算法來說,每一個輸入只能有一個輸出,修改了輸入就會使得輸出變化很大,所以被人修改了數據的話通過這個演算法就能知道了。另外我校驗密碼的時候,如果只是通過這個計算結果來對比的話,其他人如果不知道我的密碼,即使他能解碼我的程序也不行,因為程序裡面只有結果,沒有輸入的密碼。
㈡ 在電子商務安全領域,加密技術通常可以用來解決哪些問題
加密技術的幾個應用:
哈希演算法、消息摘要(保證了消息的完整性)
(1)數字信封:保證了數據傳輸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2)數字簽名:是以數字化的方式表明身份的標識信息。
接收者能夠核實發送者對報文的簽名。
發送者事後不能抵賴對報文的簽名。
接收者不能偽造對報文的簽名。
(3)雙重簽名:是數字簽名的新應用。
首先生成信息摘要,將它和另外一個信息摘要連接起來,生成新的摘要,如果它與解密方的雙重簽名相等,就可以確定消息是真實的。
(4)數字時間戳(DTS):是一個經過加密後形成的憑證文檔。
㈢ 電子商務對傳統商務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1、電子商務將傳統的商務流程電子化、數字化,一方面以電子流代替了實物流,可以大量減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
另一方面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動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從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電子商務所具有的開放性和全球性的特點,為企業創造了更多的貿易機會。
3、電子商務使企業可以以相近的成本進入全球電子化市場,使得中小企業有可能擁有和大企業一樣的信息資源,提高了中小企業的競爭能力。
4、電子商務重新定義了傳統的流通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使得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直接交易成為可能,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方式。
5、電子商務一方面破除了時空的壁壘,另一方面又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各種社會經濟要素的重新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這將影響到社會的經濟布局和結構。
(3)加密對電子商務的影響擴展閱讀:
電子商務對企業生產加工過程的影響:
1、改變了生產方式。傳統經營模式下的生產方式是大批量、規格化、流程固定的流水線生產,是產品的全程生產,外協加工工序較少。基於電子商務的生產方式是顧客需求拉動型的生產。
2、縮短了生產與研發的周期。首先,電子商務的實現可大大提高信息和資金等的轉移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縮短生產周期,從而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
其次,電子商務環境下,廠商總是用自己全新的技術和產品贏得市場,以在競爭中獲得勝利。
3、減少企業庫存,提高庫存管理水平。
㈣ 電子商務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什麼影響
電子商務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影響如下:電子商務改變了商務活動的方式。
傳統的商務活動最典型的情景就是"推銷員滿天飛""采購員遍地跑","說破了嘴、跑斷了腿";消費者在商場中筋疲力盡地尋找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現在,通過互聯網只要動動手就可以了,人們可以進入網上商場瀏覽、采購各類產品,而且還能得到在線服務;商家們可以在網上與客戶聯系,利用網路進行貨款結算服務;政府還可以方便地進行電子招標、政府采購等。
(4)加密對電子商務的影響擴展閱讀:
電商扶持政策將出台:
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5月28日表示,13個部門將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從可信交易、移動支付、網路電子發票、商貿流通和物流配送共5個方面支持電子商務發展。產業洞察網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調研》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內地電子商務持續快速增長,交易額突破8萬億元,同比增長31.7%。
國家發展改革委2013年5月28日表示在可信交易方面,國家工商總局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推進電子商務交易主體、客體和交易過程中基礎信息的規范管理和服務。
質檢總局也在著力研究建立電子商務交易產品基礎信息的規范化管理制度,建立基於統一產品編碼體系的質量公開制度;商務部著力推進信用監測體系的建設。
在移動支付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正在針對當前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需求,研究制定移動支付發展的具體政策,引導商業銀行、各類支付機構實施移動支付的金融行業標准。
㈤ 網路安全對電子商務的影響
推薦一本書給你《計算機網路安全管理》,書的第九章就是具體講解網路安全對電子商務的影響以及一些安全策略。
㈥ 論文 加密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怎麼寫
摘要:電子商務是建立在互聯網上的商務活動,它強調參加交易的各方和內所有合作夥伴容都要通過Internet密切結合起來,而網路的開放使電子商務的安全性受到巨大的威脅,制約了電子商務的大力發展。本文對電子商務中信息安全技術進行探討,著重介紹加密技術在電子商務安全中的應用。
㈦ 安全在電子商務中有什麼地位和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網路技術和Internet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成為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的焦點。電子商務使得人們可以在網上通過建立網站樹立自己的形象,發布自己的產品信息,宣傳產品廣告,提供售後服務,甚至可以提供網上交談、電子合同簽訂、電子交易和資金結算等。但是,事物的發展都存在兩面性,一方面電子商務給我們帶來了便利,同時在進行電子商務活動時,需要在Internet上傳輸消費者和商家的一些機密信息,如用戶信用卡、商家用戶信息和訂購信息等,而這些信息一直是網路非法入侵者或黑客的攻擊目標。如何保證電子商務安全,如何對敏感信息和個人信息提供機密性保障、認證交易雙方的合法身份以及數據的完整性和交易的不可否認性,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對這些問題的擔心也是導致很多人不願意進行網上購物和支付的主要要原因。
所以在當代電子商務盛行的時代,確寶電子商務的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
㈧ 電子商務中存的安全問題對消費者及電子商務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目前電子商務工程正在全國迅速發展。實現電子商務的關鍵是要保證商務活動過程中系統的安全性,即應保證在基於Internet的電子交易轉變的過程中與傳統交易的方式一樣安全可靠。從安全和信任的角度來看,傳統的買賣雙方是面對面的,因此較容易保證交易過程的安全性和建立起信任關系。但在電子商務過程中,買賣雙方是通過網路來聯系,由於距離的限制,因而建立交易雙方的安全和信任關系相當困難。電子商務交易雙方(銷售者和消費者)都面臨安全威脅。電子商務的安全要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信息有效性、真實性
電子商務以電子形式取代了紙張,如何保證這種電子形式的貿易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則是開展電子商務的前提。電子商務作為貿易的一種形式,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實性將直接關繫到個人、企業或國家的經濟利益和聲譽。
2)信息機密性
電子商務作為貿易的一種手段,其信息直接廠代表著個人、企業或國家的商業機密。傳統的紙面貿易都是通過郵寄封裝的信件或通過可靠的通信渠道發送商業報文來達到保守機密的目的。電子商務是建立在一個較為開放的網路環境上的,商業防泄密是電子商務全面推廣應用的重要保障。
3)信息完整性
電子商務簡化了貿易過程,減少了人為的干預,同時也帶來維護商業信息的完整、統一的問題。由於數據輸入時的意外差錯或欺詐行為,可能導致貿易各方信息的差異。此外,數據傳輸過程中信息的丟失、信息重復或信息傳送的次序差異也會導致貿易各方信息的不同。因此,電子商務系統應充分保證數據傳輸、存儲及電子商務完整性檢查的正確和可靠。
4)信息可靠性、不可抵賴性和可鑒別性
可靠性要求即是能保證合法用戶對信息和資源的使用不會被不正當地拒絕;不可否認要求即是能建立有效的責任機制,防止實體否認其行為;可控性要求即是能控制使用資源的人或實體的使用方式。在傳統的紙面貿易中,貿易雙方通過在交易合同、契約或貿易單據等書面文件上手寫簽名或印章來鑒別貿易夥伴,確定合同、契約、單據的可靠性並預防抵賴行為的發生。
技術的發展進步已為以上方面提供了可能的解決方案。例如:「數字簽名」及「信息摘要」可以證實一個信息是否被篡改;一個「數字證書」可以確認一個發送數字簽字信息的人的身份;「雙重加密」可以實行在線訂貨付款,而不讓賣方看到信用卡號。國際交易要求:數字簽名及認證應該是國際公認和通用的,而且所有國家都要掌握充分的編碼技術。
現有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系統的安全體系結構一般分為三大層次如圖4-3所示:
圖4-3 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系統的安全體系結構
(1)第一層:基本加密演算法。目前廣泛採用現代加密技術與以下兩種體制,兩種體制主要區別是加密解密的密鑰不同。
對稱密鑰體制(又稱單鑰密鑰體制),即對信息加解密使用的密碼是同一密碼。目前,國際上分組密碼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數據加密標准DES。DES的密鑰長度是56位。該標准主要應用於銀行業中的電子資金轉賬(EFT)領域。
非對稱密鑰體制(又稱公鑰密鑰體制),即密鑰被分解為一對,一把公開密鑰或加密密鑰和一把專用密鑰或解密密鑰。這對密鑰中的任何一把都可作為公開密鑰(加密密鑰)通過非保密方式向他人公開,而另一把作為專用密鑰(解密密鑰)加以保存。
(2)第二層:安全認證手段。
①數字摘要(Digital Digest)。採用中一向Hash函數,將需要加密的信急原文通過特定的變換,將其「摘要」成一串128位的密文。這串密文又稱數字指紋,它是有固定長度的段代碼,且對於不同的信息原文,將它摘要成密文之後的結果總是不同的,而同樣的信息原文所形成的摘要必定是一致的。這樣利用這段摘要,就可以驗證通過網路傳輸收到的文件是否是初始,未被非法修改的文件原文了。
②數字信封(Data Envelop)。採用密碼技術的手段保證只有規定的收信人才能閱讀信的內容的一種安全認證手段。在數字信封中,信息發送方使用密碼對信急進行加密,在利用RSA演算法對該密碼進行加密,則被RSA演算法加密的密碼部分稱之為數字信封。它保證了在網上傳輸文件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即便加密文件被他人非法截獲,因為截獲者無法得到發送方的通信密鑰,不可能對文件進行加密。
③數字簽名( Digital Signature)。只有信息發送者才能產生的別人無法偽造的一段數據串。這段數據串同時也是對發送者發送了信息的真實性的一個證明。在書面文件上簽名是確認文件的一種手段。作用有兩點第一點因為自己的簽名難以否認,從而確認了文件己簽署這一事實;第二點因為簽名不易冒犯,從而確認了文件是真實這一事實。
④數字時間戳(Digital Timestamp)。數字時間戳服務是網上安全服務項目,由專門的機構提供。數字時間戳是一個經加密後形成的憑證文檔,它包括二個部分:需加時間戳文件的摘要、數字時間戳機構收到文件的數字時間和數字時間戳機構的數字簽名。
⑤數字證書和數字憑證(Digital Critical & Digital ID)。用電子手段來證實一個用戶的身份和對網路資源的訪問和許可權。在網上的電子交易中,如果雙方出示了各自的數字證書,並用它進行交易操作,那麼雙方就可以不必為雙方身份的真實性擔心了。
⑥認證中心(CA)。無論是數字時間戳還是數字證書的發證都不是靠交易雙方自己來完成的,而需要有一個具有權威性和公正性的第三方來完成。CA認證中心就是承擔網上安全電子交易認證服務,能簽發數字證書並能確認用戶身份的服務機構。CA的主要任務是受理數字憑證的申清簽發數字證書及對證書進行管理。
(3)第三層:安全認證協議。
①安全文本傳輸協議(S-HTTP:Secure HTTP)是對HTTP協議的擴展,保障WEB站點間交易的機密性、可靠性、完整性。它並不依賴於特定的密鑰證明系統,目前支持RSA ,帶內和帶外以及Kerberos密鑰交換。
②安全套接層協議(SSL)是一種利用公開密鑰技術的工業標准。它提供一個終端對終端的加密了的通信會話。它嵌套在傳送層與應用層之間,由兩個協議組成。其中SSL,記錄協議在傳輸層之上,用來密封各種較高層的協議。SSL握手協議的操作在SSL記錄層之上。在應用程序協議接收或傳送數據之前,它允許客戶和伺服器彼此驗證和協商一個數據加密法則和加密密鑰。
③安全電子交易協議(SET)是1997年5月由Visa、MasterCard信用卡組織、Verifone等聯合推出的用於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的行業規范,其實質是一種應用在Internet上、以信用卡為基礎的電子付款系統規范,一個用以保護電子交易的隱私和保證交易的真實性的開放標准。它採用公鑰密碼體制和X.509數字證書標准,目的就是為了保證網路交易的安全。
(4)支付網關。支付網關與支付型電子商務業務相關,位於公網和傳統的銀行網路之間,其主要功能為:將公網傳來的數據包解密,並按照銀行系統內部通信協議將數據重新打包;接收銀行系統內部傳回來的響應消息,將數據轉換為公網傳送的數據格式,並對其進行加密。即支付網關主要完成通信、協議轉換和數據解密功能,並且可以保護銀行內部網路。此外,支付網關還具有密鑰保護和證書管理等其它功能。
總的來看,解決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系統的安全問題,目前主要採取訪問控制、授權、身份認證、防火牆、加密存儲及傳達、內容控制、數據備份等措施。通過訪問控制,建立系統內部與外部、系統內部不同信息源之間的隔離機制;通過授權,對不同用戶實行不同層次的訪問許可,並監控用戶的活動,使其不越權使用;通過身份認證辨別用戶的身份真偽和信用程度,通常採用公共密鑰、私用密鑰或用戶指紋、聲音等特徵,實現單因素或多因素認證;加密則是使用最廣泛,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被應用於系統的各個環節,以保障信息在存儲和傳輸過程中的一致性(不被非法篡改)、隱秘性(不被非法查看),還可使接受者無法否認曾經收到信息的事實;控制功能則使系統一以出了問題,能夠做到問題再現、數據復查、責任追查等。
㈨ 結合實例談談加密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加密技術是電子商務採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術手段把重要的數據變為亂碼(加密)傳送,到達目的地後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還原(解密)。例如目前的b2b網站的產品發布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