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剖析美團模式:美團賣的是什麼求答案
王興歸來,手法不變:簡單的模仿。校內學facebook,飯否學twitter,而美團則不折不扣地學習groupon。
《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團購網站Groupon恐怕已經成為史上最瘋狂的互聯網公司。Twitter達到10億美元估值用了3年時間,Facebook達到10億美元估值用了2年時間,而Groupon只用了一年半。
試看美團網首頁,我們發現美團看似簡單至極:
美團網使用名詞團購作為模式的描述。最初,筆者也望文生義地對於團購網這樣的名詞嗤之以鼻。團購,在國人心中,乃是這樣的活動:台上鬥地主,台下鬧哄哄,價格胡亂砍,騙你又騙他。然而,如若仔細研究,你會恍然大悟:美團網的團購與你心中的團購風馬牛不相及也!
美團的模式,總結起來有如下的特點:
1、純粹線上召集。美團的推廣渠道竟然是大家已經逐漸遺忘的郵件訂閱,這郵件群發模式,在中國已經濫了,被視為老土了。
3、每日一次培養用戶習慣。每天一次團購是這類網站的宣傳語,每天一次,於是,請訂閱郵件或者每日光臨一次。
那麼,我們來總結美團模式的核心:美團,團的不是商品,是廣告!低價構成病毒源,天天團購能培養用戶習慣,線上操作決定了輕公司操作。美團通過所謂團購帶來的體驗式消費,迅速病毒式傳播品牌!
老子雲:大道至簡。馬雲等互聯網前輩一再強調:好的模式必須簡單。然而,我們看到中國互聯網的成功企業模式都不簡單!
facebook如此簡單,google如此簡單,twitter如此簡單。而我們的互聯網航母都是那麼復雜:騰訊,大而全;網路,從搜索到社區到電子商務無所不包;阿里巴巴,B2B、B2C、B2B2C、支付、IM、搜索、媒體乃至軟體開發,無所不包;新浪,媒體的一切環節無所不包。美國的大站往往依賴一招鮮,而我們必須做到媒體化、社區化、電子商務化。
美團目前最大的粘度就是每天一個團購。這個團購的本質仍然是好玩,如秒殺、如偷菜。當每天一個團購被人厭倦的時候,美團還有多少粘度?這個興奮期,不會超過24個月。
美團目前面對的行業都是低收入行業,這些行業的銷售模式都是靠掃街這樣的人力投入。在這一點上違背了輕公司的原則。而這些行業,業內都知道:不賺錢。
而大行業上的突破並非易事。美團用佔小便宜培育起來的群體,缺乏對於大行業客戶必須的美譽度。跨過這個門檻,真的不容易。
六、對美團未來的猜想。
對於美團的未來,想到如下一堆預測:
·本地化(區域化)。服務業,只有區域化才有活力。而這個領域,被地方門戶佔領者,地方門戶學美團一定成為趨勢。
·模式活動化。將美團模式作為網站的一個具有誘惑力的活動,這是個好主意。如果地方門戶山寨到精髓,估計正版美團將難以立足。
·行業化。聚焦行業是解決用戶精準性的唯一途徑,不精準的用戶積累,很難被行業客戶認可。(文/夢里秦淮)
【相關文章】
中國團購網抄襲瘋狂 未來前景是否光明存疑
百團大戰 無的放矢
㈡ 上網了解淘寶網京東商城美團網的商業模式對比有何異同電子商務
淘寶是c2c模式。天貓是平台型b2c,京東是自營的b2c,美團是020模式。
換言之
淘寶的賣家是個人,無營業執照 無證件的。國家監管不到。天貓賣家是公司,是國內合法企業經營,受國家部門監管。京東是自己賣貨。.美團是線上付款,線下同城實體店的銷售,
㈢ 「美團」團購網站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低價構成病毒源,天天團購能培養用戶習慣,線上操作決定了輕公司操作。美團通過所謂團購帶來的體驗式消費,迅速病毒式傳播品牌! 笑傲校內,折戟飯否之後,憑著一個極簡單的網站——美團網,王興讓業界驚呼:王興歸來!王興歸來,手法不變:簡單的模仿。校內學facebook,飯否學twitter,而美團則不折不扣地學習groupon。 美團的模式究竟為何物?為何讓業界如痴如醉? 《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團購網站Groupon恐怕已經成為史上最瘋狂的互聯網公司。Twitter達到10億美元估值用了3年時間,Facebook達到10億美元估值用了2年時間,而Groupon只用了一年半。 試看美團網首頁,我們發現美團看似簡單至極。 美團網使用名詞「團購」作為模式的描述。最初,筆者也望文生義地對於「團購網」這樣的名詞嗤之以鼻。團購,在國人心中,乃是這樣的活動:台上鬥地主,台下鬧哄哄,價格胡亂砍,騙你又騙他。然而,如若仔細研究,你會恍然大悟:美團網的團購與你心中的團購風馬牛不相及也! 美團的模式,總結起來有如下的特點: 1、純粹線上召集。美團的推廣渠道竟然是大家已經逐漸遺忘的郵件訂閱,這郵件群發模式,在中國已經濫了,被視為老土了。 2、價格出奇便宜!美團推出的商品價格超乎想像地低,低到秒殺那個數量級。用傳統團購思維想之,結論一定是:瘋了!怎麼可能賺錢? 3、每日一次培養用戶習慣。「每天一次團購」是這類網站的宣傳語,每天一次,於是,請訂閱郵件或者每日光臨一次。 4、以服務類產品為主。在美團上團的最多的是溫泉、足療、瑜伽的服務券。實物商品為少數。有博友問:在美團上團購美的冰箱如何?筆者答:在美團上團購美的,猶如開著勞斯萊斯去吃大碗面。 那麼,我們來總結美團模式的核心:美團,團的不是商品,是廣告!低價構成病毒源,天天團購能培養用戶習慣,線上操作決定了輕公司操作。美團通過所謂團購帶來的體驗式消費,迅速病毒式傳播品牌! 我們深思這種模式能走多遠,深思這種模式如何模仿如何使用: 一、簡單模式是否復合中國國情? 老子雲:大道至簡。馬雲等互聯網前輩一再強調:好的模式必須簡單。然而,我們看到中國互聯網的成功企業模式都不簡單! facebook如此簡單,google如此簡單,twitter如此簡單。而我們的互聯網航母都是那麼復雜:騰訊,大而全;網路,從搜索到社區到電子商務無所不包;阿里巴巴,B2B、B2C、B2B2C、支付、IM、搜索、媒體乃至軟體開發,無所不包;新浪,媒體的一切環節無所不包。美國的大站往往依賴一招鮮,而我們必須做到媒體化、社區化、電子商務化。 在模仿者蜂擁而至之下,美團,僅僅的一個簡單模式究竟能走多遠? 二、客戶精準度如何解決? 美團聚集了人氣之後,盈利模式還是會回歸到廣告。那麼,如何解決客戶精準度問題?目前美團提供的解決方案是區域化策略。在區域化領域,美團如何與地方門戶或者地方垂直門戶競爭? 三、美團如何解決互動性問題? SNS模式為高互動,而美團模式幾乎為不動。就是說,除了團購,用戶與美團發生的僅僅是輕接觸。不互動的網站能否走的很遠? 四、美團的粘度怎麼解決? 美團目前最大的粘度就是「每天一個團購」。這個團購的本質仍然是「好玩」,如秒殺、如偷菜。當每天一個團購被人厭倦的時候,美團還有多少粘度?這個興奮期,不會超過24個月。 五、美團如何解決盈利? 美團目前面對的行業都是低收入行業,這些行業的銷售模式都是靠掃街這樣的人力投入。在這一點上違背了輕公司的原則。而這些行業,業內都知道:不賺錢。 而大行業上的突破並非易事。美團用「佔小便宜」培育起來的群體,缺乏對於大行業客戶必須的「美譽度」。跨過這個門檻,真的不容易。 六、對美團未來的猜想。 對於美團的未來,想到如下一堆預測: ·本地化(區域化)。服務業,只有區域化才有活力。而這個領域,被地方門戶佔領者,地方門戶學美團一定成為趨勢。 ·模式活動化。將美團模式作為網站的一個具有誘惑力的活動,這是個好主意。如果地方門戶「山寨」到精髓,估計正版美團將難以立足。 ·行業化。聚焦行業是解決用戶精準性的唯一途徑,不精準的用戶積累,很難被行業客戶認可。 作者:夢里秦淮
㈣ 美團網是什麼類型的電子商務模式
美團網屬於BTC類型。
BTC(Business To Customer)電子商務按交易對象分類中的一種,即表示商業機構對消費者的電子商務。
這種形式的電子商務一般以網路零售業為主,主要藉助於Internet開展在線銷售活動。
BTC又被稱作B2C,B2C模式是我國最早產生的電子商務模式。
(4)美團網的電子商務模式擴展閱讀:
B2C電子商務的付款方式是貨到付款與網上支付相結合,而大多數企業的配送選擇物流外包方式以節約運營成本。
隨著用戶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優秀企業示範效應的促進,網上購物的用戶不斷增長。此外,一些大型考試如公務員考試也開始實行B2C模式。
其基本需求包括用戶管理需求、客戶需求和銷售商的需求。
用戶管理需求:用戶注冊及其用戶信息管理。
客戶需求:提供電子目錄,幫助用戶搜索、發現需要的商品。
進行同類產品比較,幫助用戶進行購買決策。
進行商品的評價、加入購物車、下訂單、撤銷和修改訂單。
能夠通過網路付款;對訂單的狀態進行跟蹤。
銷售商的需求:檢查客戶的注冊信息。
處理客戶訂單。
完成客戶選購產品的結算,處理客戶付款。
能夠進行商品信息發布,能夠發布和管理網路廣告。
與銀行之間建立介面,進行電子拍賣。
商品庫存管理。
和物流配送系統建立介面;
能夠跟蹤產品銷售情況;
實現客戶關系管理;
提供售後服務。
㈤ 團購網的發展模式都有那些
LZ,就你說的,我去看了一下長沙的加團網,還有北京的美團網,這種團購模式的確的不錯,的確有他的可取之處,但是又覺得稍顯單一,而且現行涉及到的行業,商品極為有限,適用的人群也比所謂的電子商務,淘寶,拍拍,有阿的更有限,所以這種模式的發展必會受到限制,可以在未來的發展中融入網站更外更好的發展思路中去,比如樓上說到的向導航團購站,向社區發展。而且現在也比較的分散,需要進行整合,大規模的出現。所以說長沙加團網這種模式的發展更誚長足久遠的方向。我個人認為長沙加團網在他們的網站列出了這種模式的思考,值得去討論與商榷。
㈥ 團購網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什麼
團購網是電商模式 電子商務模式,就是指在網路環境中基於一定技術基礎的商務運作方式和盈利模式。研究和分析電子商務模式的分類體系,有助於挖掘新的電子商務模式,為電子商務模式創新提供途徑,也有助於企業制定特定的電子商務策略和實施步驟。電子商務模式可以從多個角度建立不同的分類框架,最簡單的分類莫過於BtoB、BtoC和CtoC這樣的分類,還有新型B2Q模式、BOB模式,但就各模式還可以再次細分。
盈利模式分為自發的盈利模式和自覺的盈利模式兩種,前盈利模式者的盈利模式是自發形成的,企業對如何贏利,未來能否贏利缺乏清醒的認識,企業雖然盈利,但贏利模式不明確不清晰,其贏利模式具有隱蔽性、模糊性、缺乏靈活性的特點;後者,也就是自覺的贏利模式,是企業通過對贏利實踐的總結,對贏利模式加以自覺調整和設計而成的,它具有清晰性、針對性、相對穩定性、環境適應性和靈活性的特徵。
在市場競爭的初期和企業成長的不成熟階段,企業的贏利模式大多是自發的,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企業的不斷成熟,企業開始重視對市場競爭和自身贏利模式的研究,即使如此,也並不是所有企業都有找到贏利模式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