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主要有哪些網路銷售平台
香港貿易通電子商務回平台答 http://www.hkmyt.com
2. 用貿易通做香港進口的無縫跟清關,進口商可以不一致嗎
樓主的意思是,同一票貨,做無縫是A供應商;做清關是B供應商?
如果是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無縫和清關供應商應該是同一個。
3. 怎麼用貿易通
貿易通是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費商務溝通軟體,讓您輕松找到客戶,隨時洽談業務,發布和管理商務信息等。(相當於免費的一個電子商務平台,很多網站目前提供免費注冊、交錢提供相對的服務,可把供應信息放在首頁等!)
目前國內領先的B2B電子商務服務商比較多:
1、阿里巴巴是B2B電子商務國內比較大的平台!
http://china.alibaba.com/
2、億貝中國外貿網站為中國用戶引入網路跨國貿易商機
http://www.ebay.cn/
3、慧聰網b2b電子商務網站
http://www.search.hc360.com/cgi-bin/bsell?wd=b2b電子商務網站
4、環球資源
http://www.globalsources.com.cn/?referrer=adwords&source=B2B
關於軟體是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客源量之分,在各網站首頁都有具體使用說明!
目前國內的B2B商務有個很強的趨勢:行業細化,出現很多行業專一的B2B的平台,我以上提供的是綜合性平台,希望對你有用!
4. 做電商系統,除了ecshop,shopex,是否還有好的開源程序可選
ecshop與的區別是什麼,這個客戶很多人問,因為這兩個系統是國內最大的開源電商系統。 Shopex與ecshop的區別 一、代碼免費及開源 SHOPEX:ShopEx網上商店系統提供免費下載、免費使用、免費升級,沒有使用時間和功能上的任何限制,與商業版本一樣。但是SHOPEX是經過優化,後台源碼是加密的,前台源碼是開源的。 ECSHOP:ECSHOP則是一款開源免費的通用電子商務平台構建軟體,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商務特徵對ECSHOP進行定製,增加自己商城的特色功能。 點評: SHOPEX和ECSHOP同樣免費;前且的小信使、提醒工具、後台生成靜態頁面的文件都是經過加密處理的,只支持前台開源,不利於用戶的修改和二次開發。而ECSHOP且完全支持開源,在這點上ECSHOP占據了上方,我們也相信,在將來的某一天,SHOPEX也實現開源。 二、支付網關 SHOPEX: 目前SHOPEX內置銀聯、快錢、支付寶等國際國內三十四個網上支付網關。無需另行製作網關介面,用戶自由選取合適的網關,快速實現網上在線支付功能。 ECSHOP:以插件方式提供對支付網關的支持,用戶可以自行選擇所需的支付方式。ECSHOP內置了銀聯、快錢、支付寶等國內較為常用的六個支付網關。 點評: SHOPEX和ECSHOP都會根據廣大用戶的需求提供更多的支付網關選擇。SHOPEX雖然提供了多種支付網關,但用戶如需要一些較為少用的網關,且必須通過向官方定製才行。ECSHOP則提供完整的支付插件規範文檔,便於用戶自行修改和擴展。 三、留言及會員整合 SHOPEX: SHOPEX不僅內置留言板,還提供了外置的留言本;系統提供了同cmsware和discuz!論壇的整合的功能模塊,可以添加即時通訊包括QQ、MSN、淘寶旺旺、阿里巴巴貿易通和Skype五種,添加之後可以選擇顯示在頁面底部版權信息處或者聯系我們頁面。後台整合了在線客服系統中基於WEB實現的一款免費網頁對話客服系統-53KF客服系統。 ECSHOP: ECSHOP同樣提供了內置留言板,ECSHOP採用插件機制實現與論壇的無縫整合。目前已支持discuz,phpwind,phpbb,vbb,MolyX,BMForum,ipb等常用論壇。實現了會員數據的共享,無需重復登陸和注冊,並保留了論壇和商場獨立的登陸,注冊入口 點評: SHOPEX只提供整合介面的技術文檔,如果用戶需要其他論壇介面需要自己做。而ECSHOP則幾乎整合了目前常用的php論壇程序。
5. 香港貿易通是什麼
貿易通於1988年成立,早在1997年已為商界及政府機構建立首個電子交易系統。憑藉雄厚實力及超卓服務,貿易通獲政府繼續委任為電子服務指定供應商至2016年。
作為香港電子商貿先鋒,貿易通致力促進香港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多元化及安全可靠的電子政務和電子商貿服務,並於2005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6. 在福州,哪些B2B電子商務平台比較好
環球貿易網:電子產品有優勢;大中華區、韓國、歐美市場有優勢
誠商網:福建省國際電子商務平台,是國家級、權威、誠信的第三方B2B電子商務門戶網站,隸屬於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以在線廣交會為基礎,為全球商人銷售產品、拓展市場及業務推廣提供優質服務,致力於成為國際性貿易全流程電子商務服務平台。
7. 十大跨境電商平台有哪些
1、天貓國際
模式:保稅進口+海外直郵
天貓國際是阿里巴巴集團在2014年02月19日當天宣布正式上線的,天貓國際主要是為國內消費者直供海外原裝進口商品。入駐天貓國際的商家均為中國大陸以外的公司實體,具有海外零售資質;銷售的商品均原產於或銷售於海外,通過國際物流經中國海關正規入關。
W2所有天貓國際入駐商家將為其店鋪配備旺旺中文咨詢,並提供國內的售後服務,消費者可以像在淘寶購物一樣使用支付寶買到海外進口商品。而在物流方面,天貓國際要求商家120小時內完成發貨,14個工作日內到達,並保證物流信息全程可跟蹤。
2、網易考拉
模式:深入貨源產地直采
網易考拉是網易旗下以跨境業務為主的綜合性電商,於2015年1月9日公測,銷售品類涵蓋母嬰、美容彩妝、家居生活、營養保健、環球美食、服飾箱包、數碼家電等。
網易考拉主打自營直採的理念,在美國、德國、義大利、日本、韓國、澳大利亞、香港、台灣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 ,深入產品原產地直采高品質、適合中國市場的的商品,從源頭杜絕假貨。
保障商品品質的同時省去諸多中間環節,直接從原產地運抵國內,在海關和國檢的監控下,儲存在保稅區倉庫。2018年6月,網易考拉海購宣布更名為「網易考拉」,宣告進軍綜合電商市場。
3、洋碼頭
模式:直銷+直郵+直購
洋碼頭,成立於2009年,是中國海外購物平台,滿足了中國消費者不出國門就能購買到全球商品的需求。「洋碼頭」移動端APP內擁有首創的「掃貨直播」頻道;
而另一特色頻道「聚洋貨」,則匯集全球各地知名品牌供應商,提供團購項目,認證商家一站式購物,保證海外商品現貨庫存,全球物流護航直郵。現階段,駐扎在洋碼頭上的賣家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個人買手,模式是C2C,另一類是商戶,模式就是M2C。
4、京東全球購
京東全球購是京東在2015年開啟的跨境電子商務新業務,旨在為用戶帶來更優質更多選擇的海外商品,讓您足不出戶購遍全球。京東全球購商家承諾出售均為100%海外原裝正品,並承諾提供「正品保障服務」,一旦全球購商家被發現出售假貨及非原裝正品商品,京東全球購有權立即與商家終止協議,並對買家進行賠償。
全球購選購商品均從海外或保稅倉發至您手中,配送物流穩定可靠,比一般國際物流周期短。京東全球購為用戶提供7天無憂的國內售後保障,如發現商品有質量問題,用戶可在收到商品後的7天內提交退貨申請
5、唯品會
模式:海外商品閃購+直購保稅
唯品會(NYSE:VIPS)成立於2008年,在中國開創了「名牌折扣+限時搶購+正品保障」的創新電商模式,並持續深化為「精選品牌+深度折扣+限時搶購」的正品時尚特賣模式。
唯品會主營業務為互聯網在線銷售品牌折扣商品,涵蓋名品服飾鞋包、美妝、母嬰、居家等各大品類。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唯品會已連續25個季度保持盈利。
2019年7月10日,唯品會宣布,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Vipshop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與杉杉集團有限公司和寧波星通創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上海簽署收購協議,以29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杉杉商業集團有限公司100%股份。
8. 國際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新問題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策略
楊堅爭 王健
【國際電子商務的概念與分類】
(一)國際貿易與對外貿易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個國家(地區)之間進行的商品(Goods)、服務(Services)和技術(Technology)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是各國之間分工的表現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或地區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與聯系。
對外貿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國或地區與其他國家(地區)之間商品、服務、技術和勞務的交換活動。
國際貿易是從世界范圍內考察國家(地區)之間的交換活動,而對外貿易是從一個國家的角度研究。這兩者之間是一般和個別的關系,並且,對外貿易的研究代替不了國際貿易的研究,因為國際貿易作為一個客觀整體,有它自己獨特的矛盾和運動規律,有些國際范圍內的綜合性問題僅僅從個別國家或地區的角度出發是無法深入進行研究的。
(二)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
國際電子商務研究取決於對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相互關系的理解和認識。
電子商務正在掀起國際貿易領域里的一場新的革命,它沖破了國家和地區間設置的各種障礙,使國際貿易走向無國界貿易,引起了世界經濟貿易的巨大變革。
第一,國際貿易市場交易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電子商務通過網上「虛擬」的信息交換,開辟了一個嶄新的開放的市場空間,突破了傳統市場必須以一定的地域存在為前提的條件,全球以信息網路為紐帶連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促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市場化的形成。
第二,國際貿易經營主體發生了重大變化。現代信息通訊技術通過單個公司在各自的專業領域擁有的核心技術,把眾多公司相互聯接為公司群體網路,完成一個公司不能承擔的市場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場提供商品和服務。這種新型的企業組織形式,在資本關繫上不具有強制各個公司發生聯系的權力,而是由於承擔了一定的信息搜集處理和傳遞功能似乎具有某種實體性。
第三,國際貿易經營管理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電子商務提供的互動式網路運行機制,為國際貨易提供了一種信息較為完備的市場環境,通過國際貿易這一世界經濟運行的紐帶達到跨國界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最優配置,使市場機制在全球范圍內充分有效地發揮作用。國際貿易中由進出口商作為國家間商品買賣媒介的傳統方式受到挑戰,由信息不對稱形成的委託——代理關系與方式發生動搖,貿易中間商、代理商和專業進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對減弱,引發了國際貿易中間組織結構的革命。
第四,海關業務流程發生了重大變化。通過電子商務技術的應用,海關自身內部的業務管理和與外部的互聯互通不斷加強,優化口岸環境和加快通關速度取得了積極進展,大大方便了企業在網上辦理各種進出口手續,也為政府部門聯合監管提供了數據和網路支持,在促進口岸通關、提高效率、簡化手續、嚴格管理方面都發揮了非常顯著的作用。
第五,電子商務大大降低了國際貿易的經營成本。以國際互聯網為核心的電子商務的應用打破了時空界限,電子商務的整合效應也簡化了業務的流程,加上網路第三方服務的日趨完善,企業通過網路最大程度實現了低成本的業務溝通和商業數據交換,而且通過網路服務可以將自己的產品推廣到全世界任何角落。
(三)電子商務與貿易全球化
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它從三方面推動貿易全球化的發展:
1.作為一種服務業,電子商務是國際服務貿易的重要內容之一。換句話說,電子商務本身就是貿易全球化的一項內容。
2.作為一種高新技術的應用,電子商務是減少由各國或地區之間設置的某些非關稅壁壘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和促進貿易自由化的有效手段。例如,利用電子商務的信息雙向溝通、交易手段靈活和達成交易迅速等特點,可以爭取時間申領全球配額或進口許可證。
3.作為一種新的貿易方式,電子商務不僅已經成為國際貿易實務過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它為國際貿易實務帶來極大的便利。首先,各國或地區政府要求採用電子商務方式報關;其次,通過國際互聯網或專門的網路,使業務人員坐在辦公桌旁就能尋覓到商業良機,並且有利於建立起更多的貿易夥伴關系;最後,簡化了國際貿易程序,縮短了國際貿易成交過程,從而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
(四) 國際電子商務的概念與分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給出國際電子商務的概念:
國際電子商務是指交易當事人或參與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網路在全球范圍內所進行的各類商業活動,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貿易;其主要研究范圍包括虛擬產品(服務)市場中的國際市場部分和實體產品(服務)市場中的國際市場採用電子商務交易手段的部分。
目前,國際電子商務的應用模式可做以下分類:
1.從交易內容看,其應用模式可以劃分為以貨物買賣為主的應用模式和以服務貿易為主的應用模式。前者側重貨物所有權轉讓的交易情況。其無紙貿易的應用涉及到傳統的貿易鏈上的各個環節,例如交付貨物、支付貨款、行政審批、貨物通過等;而後者則側重以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應用。
2.從技術實現角度看,國際電子商務應用模式可劃分為專網的應用模式、開放互聯網應用模式,以及移動商務模式。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可以體現國際電子商務的實施的技術路徑和實現途徑。
3.從應用領域看,可以將其應用模式劃分為行政應用模式、海關通關模式,以及跨境交易模式等。有些經濟體的無紙貿易是從偏向於行政應用模式,例如新加坡和韓國;有些經濟體的無紙貿易應用偏向於海關的通關模式,例如中國香港等。另外,許多經濟體,包括中國等都在探討跨境的交易模式。因為無紙貿易的發展最終要建立起全球跨境的交易體系和交易平台,無縫地實現商業單證和商業信息在跨境范圍內的有效傳輸。
【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狀況】
(一)國際電子商務在出口通關中的應用
中國海關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EDI的研究與推廣工作,在經歷了單項應用、系統化應用和跨部門、跨地區聯網應用3個發展階段後,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電子海關」、「電子口岸」、「電子總署」三大系統。
「十五」期間「電子海關」、「電子口岸」、「電子總署」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在通關作業網路化、監控手段智能化、職能管理數字化、行政決策科學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其中,「電子海關」建設實現了升級換代,完成了從H883到H2000的切換,開發應用了一大批通關應用項目,增強了海關執法的統一性、規范性,從整體上提高了海關監管效能;「電子口岸」建設在中央和地方兩個層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增強了口岸執法能力;「電子總署」建設成效顯著,開發應用了風險管理、執法評估、稅收分析監控等分析決策系統,提高了海關風險分析、科學決策、政務辦公和辦事服務水平。[1]
依託國家電信公網建立的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公共數據中心和數據交換信息系統——中國電子口岸,自2002年下半年啟動地方電子口岸建設以來,到2005年底已有27個地方政府與海關總署簽署了合作建設地方電子口岸備忘錄,其中15個地方電子口岸平台已經上線運行;共開辦207個辦事類和查詢類項目;[2] 入網企業已超過20萬家。[3]
雖然中國進出口電子報關率已經達到100%,但是進出口商仍需要提交紙面報關單來完成整個通關過程,而並非全程無紙化。因此,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的發展在世界各國的發展中仍處於較低的水平(參見圖6.39)。
圖6.39 經濟體電子報關和無紙通關情況示意圖[4]
(二)國際電子商務在企業外貿活動中的應用
我國貿易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應用的基本狀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貿易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涉及客戶資源管理(CRM)、業務流程管理(BPM)、電子數據交換(EDI)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設已全面展開;辦公自動化和庫存管理相對於其他應用來說應用較好,業務流程管理、EDI、ERP和人力資源管理也有較多的應用。
2.貿易企業的業務對外信息傳遞和交換方式開始轉向網際網路。電子郵件、QQ、MSN等網際網路通訊工具開始廣泛使用。
3.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搜集「貿易機會」信息已成為一種普遍方式。80%的貿易類企業開始利用網路方式採集「貿易機會」信息。82.40%的企業開始選擇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獲取貿易機會信息。
4.貿易類企業在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業務中的應用進展迅速。隨著我國金關工程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外貿主管部門的多項進出口貿易管理業務實現了網上審批。其業務主要涉及的部門是商務、外匯、質檢、海關、稅務等。貨代企業使用信息系統主要進行單證管理、運輸管理(海運、陸運、空運)、貨物追蹤管理等業務處理,對內外部的信息管理、單據處理等信息化程度較高。
5.電子商務發展仍然存在一些障礙和問題。一是環境障礙。對電子合約的保護不足,電子商務立法不成熟,整體社會缺乏對國際電子商務的認知不夠,嚴重阻礙了電子商務在外貿企業的應用。二是組織障礙。政府對國際電子商務項目的組織力度不夠,上下游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協調,很多企業也缺乏對電子商務應用的有力組織。三是國際電子商務人才缺乏。企業對當前國際電子商務人才的質量、結構狀況不滿意。學校培養出來的電子商務人才很難完全掌握電子商務和外貿業務;對業務運營類人員的電子商務培訓已經顯得非常迫切。
(三)國際電子商務貿易各環節應用情況
1.無紙貿易在檢驗檢疫中的應用
中國檢驗檢疫總局建成了以檢驗檢疫廣域網主幹網、改革現有檢驗檢疫監管模式、建立健全關檢協調機制為基礎,以先報檢後報關和數據共享、電子通關為主要內容的通關放行新體系。中國電子檢驗檢疫業務網目前提供的服務項目包括:電子報檢、產地證電子簽證以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開展的其他相關電子業務服務。國家質檢總局和海關總署還開發了電子通關單聯網核查系統,已於2003年1月1日在主要口岸推廣應用。
2.無紙貿易在產地證申領中的應用
香港於1999年8月推出產地證電子服務,2000年9月25日起全面使用電子產地證。中國台灣也於2002年1月開始推出產地證電子服務,現在正與韓國等經濟體開展雙邊的電子產地證的合作項目,以實現真正的電子化服務。
3.無紙貿易在許可證申領中的應用
為實現無紙貿易,作為「金關工程」主要項目之一,貿易許可證管理從1986年單機應用開始到全面實行網路化,不斷發展和完善。目前全國62個許可證發證機關已全部實現許可證計算機聯網管理和電子數據網上核查,已有27個省、4個直轄市的4922家企業參與許可證網上申領,企業通過網路申領的出口許可證證書與系統核發的出口許可證證書發證總數的比例由2002年的14.43%上升到81.73%。許可證網路化管理這一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得到了發證機構和企業的普遍認可。
4.無紙貿易在國際物流領域的應用
我國集裝箱運輸EDI採用國際、國家和行業制定的代碼標准。在EDI示範工程中港航企業所使用的報文中所涉及的數據元都遵照《UN/EDIFACT數據元目錄》,其中代碼型數據元首先採用現有的國際、國家和行業標准。各示範工程點EDI中心的管理軟體均採用交通部統一選購的AMTrix軟體。
5.無紙貿易在國際結算中的應用
海關總署與銀行系統在電子口岸網上支付業務方面開展了全面合作,建立了銀關通業務。銀關通將進出口業務的資金流、物流與信息物有機整合,具有全轄集中式系統對接、跨關區異地報關支付、網上支付銀行擔保、7X24小時全天候服務等多項特色,向進出口企業提供集支付結算、融資授信、財務控制等綜合化服務。目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12家銀行都開通了銀關通業務。
(四)國際電子商務標准化建設
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際電子商務標準的建設工作,與無紙貿易相關的國家標准已經基本完成(參見表6.6)。
表6.6 無紙貿易相關標准化現狀表
標准分類
標准數量
對應國際標准
備注
基礎數據
74
ISO/IEC、UN/EDIFACT、ISO、UN/ECE
包括數據元/信息分類編碼/元數據等。
描述技術
10
ISO 9735、W3C、ISO/IEC
置標語言/語法規則。
文檔格式
44個EDI報文標准
14個紙面單證格式
3個XML報文標准
UN/ECE、UNSM
包括發布和制定中的文檔標准。
業務過程
8
UN/CEFACT、BIM、ISO/IEC
建模語言/業務過程標准。
電子支付
20
VISA、MASTERCARD、SWIFT
銀行卡/現金/支票
安全標准
97
RFC、FIPS、ANSI、ISO/IEC、ITU
密碼演算法/安全技術/E-MAIL安全/WEB安全/EDI安全(包括正研製中的標准)
我國國家標准GB/T 19709-2005《用於行政、商業和運輸業電子數據交換 基於EDI(FACT)報文實施指南的XML Schema(XSD)生成規則》是在相關國際標准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研究和制定的有關將EDI報文向 XML Schema 轉化和映射的一項國家標准。
2006年12月,關於RFID動物應用的推薦性國家標准《動物射頻識別代碼結構》已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並在2006年12月1日開始實施。
2007年1月,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信息安全技術 公鑰基礎設施 數字證書格式(GB/T 20518-2006)》、《信息安全技術 公鑰基礎設施 特定許可權管理中心技術規范(GB/T 20519-2006)》和《信息安全技術 公鑰基礎設施 時間戳規范(GB/T 20520-2006)》三項信息安全國家標准。三項標准分別對網路通行證――數字證書、網路許可權管理以及加密時間的格式、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
(五)國際電子商務平台建設
1.香港貿易通和DTTN物流港單一窗口數據交換平台
香港有約13萬家進出口商及製造商,其中98%是中小企業。為了幫助中小企業以最低的成本享受電子商務所帶來的方便,特區政府和私營企業於1997年合資創辦了貿易通電子貿易有限公司(香港政府持有44%的股份),建立了Tradelink(貿易通)電子交易平台。截至2005年4月,TradeLink的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100%,擁有53 000家用戶,年交易量為1700萬宗。所有文件均具備獲認可的電子認證服務許可證,擁有電子簽名及加密功能,可在網路進行自由傳輸。
2005年開始,香港政府為了提高自由港的競爭實力,啟動了DTTN數字物流港的項目。目的是要建立一個以物流港為核心的與各種數據交換標准可以兼容和互轉的商業數據交換平台。2006年該項目正式建成運作,貿易通成為DTTN的一個子系統。截至2007年6月,初期用戶已經達到3000多家。該DTTN項目是使得香港的無紙貿易實施走向單一窗口的重要舉措。
2.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平台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運營的「在線廣交會」作為無紙貿易服務的先行者,打破時空界限,為不能參加現場廣交會的企業提供網上參與廣交會的機會。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在線廣交會」目前擁有全國最大的海外買家資料庫,為中國供應商提供每日更新的全球采購信息;同時,向會員企業提供了以外貿交易流程為核心的系列化在線交易服務。第99屆廣交會三大站(www.cecf.com.cn、www.cantonfair.org.cn、ebusiness.cantonfair.org.cn)累計訪問量達5000多萬次,電子商務網上意向成交額達3.4億美元;第100屆廣交會三大網站累計訪問量達5699萬次,比第99屆增長5.7%,電子商務網上意向成交額為3.6億美元,增長4.8%。
2006年4月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正式啟動我國國際貿易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平台——TradeMatics「貿自通」。第一階段推出的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平台「貿自通」包括兩大核心平台: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執行平台和全球貿易交易管理協同作業平台。其中執行平台基於互聯網模式,通過對國際貿易全過程的工作流程分析,可為外向型企業提供規范的國際貿易操作流程,實現從詢報價、訂單、信用證、質檢、單證、報關、運輸、保險、收匯、核銷、退稅等各環節的客戶端瀏覽器操作;實現對商品、客戶及國際貿易必備基礎資料和報關代碼的管理、查詢和調用;將逐步實現與國內政務平台、其他商務平台、政府監管系統、服務企業系統等的對接。這將大大簡化我國外貿業務操作流程、提高中外貿易夥伴的溝通效率、降低外貿企業的運營成本,實現外貿企業內部無紙化操作和對外電子數據的高效交換。
3.中外經貿合作網站
自2004年以來,商務部已分別與俄羅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越南、南非、肯亞和上海合作組織等國家和多邊組織商務主管部門合作建立了網站。
中外雙方利用信息技術在互聯網上建立網站,使用中外兩種語言文字,設置「經貿資訊」、「招商引資」、「貿易機會」等欄目,向中外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集中提供雙方國家的經貿政策法規、貿易投資機會、經濟技術合作項目、企業與產品等商務信息。
據統計,中外合作網站開通至今已經累計發布各類中外文商務信息共67930條,累計訪問量達3859萬人次,日均訪問量1.5萬人次,中小企業在網站瀏覽者中佔到大多數。
【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策略與措施】
(一)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的總體策略
國際電子商務的總體策略應當從宏觀角度,提出我國國際電子商務指導思想、總體規劃和政策導向,並設計落實措施。
1.組織力量研究國家國際電子商務發展戰略方案。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的發展戰略,應當從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研究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針對我國目前的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的戰略目標、戰略指導思想、戰略重點、戰略措施和組織管理體系。
2.確定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的重點地區、重點城市和重點行業。沿海地區(如京津唐地區、山東、江蘇、滬杭地區、廣東等)、直轄市和部分省會城市、易於進行國際電子商務交易的行業(如鋼鐵、石油、化工等)應當成為我國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的重點。
3.統籌規劃關繫到國際電子商務發展全局的事宜。對國際電子商務示範點的確定,應考慮地區分布、行業分布。對於電子商務發展具有共性的環節,應統籌規劃,統一標准和步驟,避免各行其是。
4.針對國際電子商務的需求出台相關政策,包括稅收政策的傾斜、資金支持、對中西部地區、邊遠地區採用相應的區別政策和鼓勵優惠措施、協調中央與地方、企業與管理部門的關系等,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
5.加強不同部門的工作協調。國際電子商務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每個環節都有多個部門參加。金融、稅務、工商等部門都應從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對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地予以解決。
(二)國際電子商務發展措施
1.全面推廣無紙貿易,提高國際貿易效率
(1)以海關無紙貿易為龍頭,帶動無紙貿易在整個國際貿易交易鏈的應用。加速發展貿易許可管理、通關、商品檢驗等與無紙貿易發展關聯密切的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提升企業供應鏈價值。以「高效率,低成本」為目標,高起點打造面向現代貿易服務業的「單一窗口服務平台。
(2)加快無紙貿易手段在有基礎的行業中的應用,提高現代貿易服務業整體水平。例如,國際運輸是無紙貿易應用起步早,相對成熟的行業,應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規劃和建設水上、航空為重點的現代物流信息無紙化服務。同時,重視其他關聯度高,培育發展國際結算和跨國交易的無紙貿易服務工程,為未來大規模無紙貿易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促進區域經濟與無紙貿易的協調發展。區域經濟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在大力發展以「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帶的現代貿易服務過程中,注重應用無紙貿易手段,形成組合性服務產品,形成區域經濟和無紙貿易相互促進發展的局面。
(4)放寬管制,促進競爭。鼓勵非國有經濟在更廣泛的領域參與現代貿易服務業發展。在一些具有自然壟斷屬性的領域,對可以實行競爭的服務環節和服務項目,應當積極地撤除進入壁壘,開放競爭(如:貿易管理、海關、檢驗、稅務等公共服務的申報服務)。逐步消除公共機構事業行為與商業行為的混淆。以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企業與事業分開、營利性機構與非營利性機構分開為原則,加快推進適宜產業化經營領域的產業化進程。公共服務機構要逐步實行公益型服務與商業型服務的分離,形成健康的現代貿易服務競爭環境。
(5)健全標准與法規、完善運行環境。發展無紙貿易,標準是基礎。要盡快建立並形成與國際接軌的、符合中國國情的、滿足實際建設需求的標准體系,在此標准體系下,規劃出我國現代貿易服務建設中所需要的具體標准。同時應加強對電子提單、結匯憑證、貿易司法管轄、服務平台的法律責任等問題的研究。
(6)加強無紙貿易領域的國際合作。積極開展與亞太經濟合作組織,以及有關國際組織的合作。參與有關國際標准、公約的制定,支持和促進國際現代貿易服務的開展,保護我國企業在國際現代貿易活動中的正當權益。
2.積極推動B2B國際電子商務平台的發展
目前世界電子商務80%的交易額都是通過B2B交易完成的。B2B交易涉及電子商務關鍵環節,搞好B2B電子商務,對於電子商務交易系統的建設和企業信息化的建設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利用經濟手段(如稅收、貸款等)鼓勵大型企業集團利用自己的電子商務平台開展國際電子商務,拓展對外電子商務交易;鼓勵中小企業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網站,開展國際電子商務。
9. 什麼是阿里巴巴貿易通
阿里巴巴貿易通是專門針對利用電子商務進行貿易行業(外貿、內貿)而開發的業務資源管理軟體。
貿易通是對貿易行業(外貿、內貿)開發的業務資源管理軟體,包含了全面的詢價報價、索樣單、銷售發貨單、對帳單、訂單供貨跟進、質量跟蹤、成本利潤分析、缺貨分析、采購入庫、QC驗貨、委外加工、應收應付、幣種稅率、中英文產品資料、訂單合同郵件維護等貿易行業常用的基本流程以及完善的倉庫管理、會計財務、客戶供應商管理、人事管理、許可權分配和自定義表單票據列印等功能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