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促進傳統農業產業發展
電子商務的優點主要表現在降低交易成本、減少庫存、縮短生產周期、增加商業機會、減輕對實物基礎設施依賴的24小時無間隔的商業運作等,因此能夠有效地克服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的不利因素,對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具體表現為:
一、減少生產的盲目性。農業電子商務能夠減少乃至消除農業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現象,為農戶和企業及時地提供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有利於企業和農戶准確地把握市場需求,使農業的生產行為變得智能、快捷。
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農業產業化中導入電子商務,企業通過網路發布信息、處理訂單、安排生產、分配資源,供應鏈中的所有組織幾乎可以在「第一時間」內從互聯網上獲得所需信息,減少了中間商環節,縮短了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距離,降低了買賣雙方的搜尋費用。
三、打破區域和時間的限制。農業電子商務使農業企業沖破條塊分割的市場格局,擺脫區域性市場的限制,進入跨地區乃至跨國的網路銷售,有利於形成統一有序的大市場,使交易雙方的選擇性擴展到最大。
四、實現農產品流通的規模化。在農業電子商務中採用網路交易平台,能夠將少量的、單獨的農產品交易規模化、組織化。農民將農產品委託給配送中心而由其統一組織銷售,交易的一方是農民群體,另一方是企業,雙方的地位平等,各自的利益都能夠得到充分保證。
五、方便對農民的教育與培訓。農業電子商務將使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變得更為快捷、方便,更具有針對性,能夠讓農戶了解最新農業生產技術和社會發展動態,不斷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有利於促進農業新技術在農村的迅速傳播,有利於農業產業化不斷推向深入。
「淘寶村」興起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提供借鑒。2009年以來,國內淘寶村的發展呈現雨後春筍之勢。據阿里巴巴調查顯示,截止到2013年底,全國已經發現各類淘寶村20個,涵蓋的網店總數約為1.5萬家。淘寶村正在經歷從點到面的跨越,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農村新經濟浪潮。為了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促進傳統農業產業發展,筆者建議:一是加大力度改善農村地區的交通、物流、電信、電力等基礎設施;二是研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寬松的稅收政策,是鼓勵相關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政策之一;三是鼓勵以淘寶村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鼓勵推廣先進典型,引導農民網商走集約化、品牌化、生態化的發展道路,避免惡性競爭;四是堅持農民在淘寶村發展和農村電子商務中的主導地位,政府採取因勢利導、有為而治的策略,不幹預不強勢,做好服務,做好支持。
B. 如何實施一戶一策,一人一法的扶貧措施
1、認真詢問面臨的困難和實際需求,與當地幹部共商脫貧攻堅具體舉措。
2、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也在精準,真正做到一戶一策不落一戶、一人一法不漏一人, 必須在「精準」上下大決心、花大氣力,切實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落到實處。
3、要進村入戶,找准致貧原因,一戶一戶地走,一家一家地嘮,逐人逐項走訪摸底,真正找准症結、切中要害。
4、要逐戶制定幫扶措施,綜合考慮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科學研究脫貧路子和增收方案,真正做到量身定做、精準施策。
5、要全程盯辦扶貧方案實施,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盯,一個過程一個過程地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6、要加大考核問責力度,科學制定激勵獎懲措施,對脫貧過程、脫貧效果和幫扶幹部實行精準考核,做到工作措施「響當當」,脫貧效果「亮堂堂」,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群眾的檢驗。
(2)促進農行電子商務發展一戶一策擴展閱讀:
1、一戶一策,就是貧困戶的特點分別對待,如家庭設有勞動能力的,可以在生活上扶助,沒有技術的可以在技術培訓上扶助,青年人可以走出去打工,接觸社會,開闊視野,把經驗帶回家促進家鄉致富等。
2、一人一法,就是根據個人特點,發揮作用。如,有人手巧,可以幫助發展家庭手工業等。
網路-扶貧
C. 網上銀行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對策有哪些
盡快構建國家電子商務發展的總體框架
這是指導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方向指南,有利於電子支付系統和網路銀行的建設,使各家銀行能夠堅持在國家總體框架下,實現政策的統一和組織的協調。各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實踐證明:必須發揮政府的作用。一些國家和地區日益重視安全風險管理,相繼出台了各種規范。即使一向主張放鬆政府管制的美國也認為:在必要性非常清楚時政府要採取准確的行動,如美國貨幣監理署(OCC)出台了《電子銀行最終規則》。新加坡的所有電子商務均由政府控制,政府實施了「新加坡一號」計劃。
參照執行國際標准,近年來國際上關於安全風險管理的相關標准陸續出台,如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的《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管理原則》、英國標准協會制訂的BS7799等。以BS7799為例,該標准從管理、技術、人員、過程的角度來定義、建立、實施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保障組織的信息安全,確保組織業務的持續運營,維護企業的競爭優勢;BS7799第一部分已成為國際標准ISO/IEC17799,得到廣泛認可,被許多國家作為國家信息安全標准採用。
2.加強CA 認證、數據傳輸加密、業務許可權制約和技術標准管理,採用數據傳輸、加密、鑒定以及與其他網路聯接等方面的技術協議標准。現在各網路銀行基本上是通過網路安全協議來加強網路的安全性的。1999年3月29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牽頭,聯合工行、農行、建行、交行、光大銀行等11家商業銀行共建了國家金融權威認證中心(CA),為網上交易和網上支付提供了安全保障。各商業銀行應該在這些保障措施的基礎上自覺進行內部風險控制,而對於與商戶合作提供網路支付服務,一定要選好CA 安全認證機構。3.加大電子商務的市場宣傳力度,培養客戶的意識和習慣
根據《2007中國網上銀行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網上銀行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2007年個人和企業使用網上銀行的比例分別持續增長。「2007中國網上銀行成長指數」表明:個人網上銀行成長指數為62.07,比2006的58.33增長了6.4%,整個市場處於不斷成長的過程中;企業網上銀行成長指數為58.84,比2006年(58.73)略有增長。與此同時,企業用戶網上銀行使用呈現逐步代替傳統銀行業務的趨勢。其中,58.6%的企業使用網上銀行替代了超過一半以上的櫃台業務;有26.1%的企業使用網銀替代了50%-60%的櫃台業務;26.9%的企業使用網銀替代了70%-80%的櫃台業務;網銀替代90%以上櫃台業務的企業網銀用戶比例也超過了5%。
通過網上銀行的推廣,銀行可以分流客戶、改進服務、降低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利用網上銀行可以篩選、培養和爭攬客戶,提高客戶的忠誠度。由於電子商務與網上銀行有著緊密的聯系,電子商務在線支付必須藉助網上銀行渠道進行,這就意味著引導客戶接觸電子商務,從網上銀行入手是最好的途徑和方式,銀行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可將網上銀行的宣傳與電子商務宣傳相結合,使客戶意識電子支付是網上銀行的重要功能。
4.積極與網站和其他電子商務參與者開展廣泛的合作
電子商務是一個盈利滯後的領域,從電子商務的投資到網站取得知名度,並獲得經濟效益需要較長時間。根據調查,經過數年的奮斗,美國有 36%的網站已經獲得了收益,60%的在線企業預計在一年內盈利。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和高速發展的經濟,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盈利空間,國內的阿里巴巴、支付寶等在線網站近年來飛速發展,規模迅速擴大,已經實現了盈利, 盛大等游戲商也獲得了不菲收益,具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影響力。根據目前的政策條件,銀行應在承擔好自身支付角色的基礎上開展同網站的合作,利用自身客戶和市場優勢與電子商務網站共同拓展電子商務市場。與知名網站建立電子商務戰略合作,開展更深層次,更為實質的合作。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通過建立電子商務誠信聯盟約束合作夥伴的市場行為,網上銀行將吸引更多客戶的參與;通過採取細分市場和細分客戶的策略,開展針對不同客戶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客戶;通過與有條件的企業開展交流和合作,聯合打造電子商務的平台,幫助企業擴大市場影響力,擴大電子商務市場份額。
D. 六句話有人幫一戶一策怎麼開展工作
一戶一策想開展工作的話,其實很簡單,就是說你首先制定好這個幫扶計劃,由誰負責幫忙由誰負責扶持相關的貧困戶,然後准備好貧困的扶持物資和扶持資金,然後基層落實。
E. 為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1、政府主導,推動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
各級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扶持、規范和引導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一是要加大財政投入,整合現有信息基礎設施資源,構建覆蓋鄉村的多級農業信息網路。二是各
級政府要出台鼓勵優惠政策,大力推進農產品網上交易市場建設,不斷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和廣大農戶開展電子商務,對開展電子商務的農業企業和農戶適當予以獎
勵。要積極開發本地特色農產品開展網上交易,逐步實現多品種、全覆蓋,重點推進本地農業企業流通業態改造。三是要建立健全農業信息法律法規和農業電子商務
政策,以保證網路環境安全。四是要加強市場監管,打破部門和地區分割,加強區域合作,建立有利於農產品網上交易發展的市場環境,使農產品電子商務健康有序
發展。
2、加強農業電子商務基礎技術設施建設。一是要加強網站建設和維護工作。組織建立健全大型的綜合性農村信息化網站及鄉鎮一級的電子商務網站,建立行
業或綜合性的農產品專業網站,積極扶持和鼓勵農業生產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推進信息服務網路向產業化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中介組織及農戶延伸,積極
引導農民和涉農企業多層次、多渠道地參與電子商務。同時要通過降低上網費用,刺激農戶網上消費。二是要開發和整合信息資源,建立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的
信息管理和協作機制,開辟穩定的信息交流通道,實現涉農數據的兼容和共享;加快構建農產品市場預警和監管系統,規范市場行為,提高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3、加快農產品品牌化建設。從市場前景分析,農產品銷售正在迎來消費熱潮,但目前農產品網路營銷發展現狀普遍存在缺乏品牌意識、信息封閉、資源散亂
等問題,所以加快培育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通過品牌營銷至關重要。要強化農戶和涉農企業的品牌意識,藉助品牌經營,做大特色,通過資源整合,向農戶主動收購散
貨,讓一些有加工能力的企業進行深加工,統一包裝,發展「農戶+網店+公司」的模式。
4、大力推進農產品的標准化進程。產品的標准化直接影響農產品信息的正確傳遞與否,進而影響農產品的流通速度和交易。要發揮政府部門的組織和引導作
用,聯合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物流企業,加大對農產品技術標准、計量標准、作業和服務標准、成本計算標準的研究,制定國家和行業標准,嚴格按照標准從事生
產經營活動。對生產過程的標准化控制,尤其是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一定要嚴格控制在國家的監測指標之下,嚴格遵照國家有關農產品加工的標准進行加工、流
轉。
5、培養現代農民和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
培養掌握現代農業知識、商務知識和網路技術的現代農民,是農產品電子商務得以推廣的前提。一是要對農民進行信息技術和電子商務培訓。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生
動活潑、圖文並茂的電子商務科技宣傳和培訓,教會農民使用和掌握檢索網路信息和網上交易的方法、技術及防範風險的方法,提高電子商務在農戶中的了解度和可
信度。二是加強對農產品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加快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提高農村信息人員素質。強化各級農業信息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組織開展農
業信息體系建設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務水平,改善農產品電子商務應用的社會基礎。同時,政府部門應積極扶持組建各類農產品經紀人協會,使大批農民經紀人變成有
組織的隊伍,提高農民的信任程度,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
6、加強農產品物流體系建設。鮮活農產品的保鮮存活時間,決定了農產品的流通半徑有一定限度。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配送是關鍵。一是要盡快建立範圍
更大的農產品綠色通道,減免相關費用。二是要積極在農民中培育物流主體。所謂物流主體就是物流企業,要扶持一批農產品流通企業,特別在區域外建立的綠色食
品專營銷售市場企業,在政策和資金上要重點傾斜和扶持。三是要積極培育農產品流通合作組織,提倡成立農民銷售合作社,使其成為農民進入市場的主要方式。四
是要認真研究農產品的包裝技術,提高農產品的包裝質量,尤其是要提高農產品的保鮮程度。
F. 大客戶管理如何做到一戶一策
所謂的「一戶一策」,就是指針對不同的大客戶,必須採用不同的銷售策略。
為什麼呢回?道理很答簡單,必須確認每個大客戶都有各自完全獨立的采購規則、流程和方法,每個大客戶都在各自特定的宏觀環境、政府管制以及生態體系中,他們對內外部要素做出獨特的理解和反應,這是關鍵。
所以,一個銷售組織提出「大客戶管理」、「大客戶營銷」的思路之後,這是一個整體的策略,而它的具體化,就是在確定的大客戶中執行「一戶一策」!很有趣的提問!
G. 農行網銀問題...
你現在手上的那個USB插頭就的K寶,一般是華大的.
你先插上USB,上農行的網站,有個證書向導,點擊進入-證書下載-下拉至底,有個個人證書下載,點擊下載,下載過程中跟據提示輸入口令.確認下載,在彈出的K寶驗證窗口輸入剛設的口令,完成下載,到現你,你就完成了證書的下載.
用K寶進行網上交易需要電腦提供客戶端軟體,如果有私人電腦可以在剛才的網站上,證書向導-客戶端軟體,下載客戶端軟體安裝,到現在你就可以用你的K寶在網上進行交易了.
建議不要在網吧公共場所使用.不要怕麻煩了,這樣才安全,學會了就不麻煩了.
那個機密函件是下載證書用的,開始下載的時候要輸入參考號和授權號的.沒有是不行的.
H. 一戶一策幫扶措施有哪些。
1、認真詢問面臨的困難和實際需求,與當地幹部共商脫貧攻堅具體舉措。
2、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也在精準,真正做到一戶一策不落一戶、一人一法不漏一人, 必須在「精準」上下大決心、花大氣力,切實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落到實處。
3、要進村入戶,找准致貧原因,一戶一戶地走,一家一家地嘮,逐人逐項走訪摸底,真正找准症結、切中要害。
4、要逐戶制定幫扶措施,綜合考慮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科學研究脫貧路子和增收方案,真正做到量身定做、精準施策。
5、要全程盯辦扶貧方案實施,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盯,一個過程一個過程地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6、要加大考核問責力度,科學制定激勵獎懲措施,對脫貧過程、脫貧效果和幫扶幹部實行精準考核,做到工作措施「響當當」,脫貧效果「亮堂堂」,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群眾的檢驗。
(8)促進農行電子商務發展一戶一策擴展閱讀:
1、一戶一策,就是貧困戶的特點分別對待,如家庭設有勞動能力的,可以在生活上扶助,沒有技術的可以在技術培訓上扶助,青年人可以走出去打工,接觸社會,開闊視野,把經驗帶回家促進家鄉致富等。
2、一人一法,就是根據個人特點,發揮作用。如,有人手巧,可以幫助發展家庭手工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