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my8848的價值主張
8848董事會分成兩派:一派以第三輪融資進來的為主,主張"不管白貓黑貓,能上市就是好貓";另外一派以前兩輪融資進來的為主,堅定地認為B2C在中國肯定有戲。
② 商業類型有哪些
(一)店鋪模式
一般地說,服務業的商業模式要比製造業和零售業的商業模式更復雜。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商業模式就是「店鋪模式(Shopkeeper Model)」,具體點說,就是在具有潛在消費者群的地方開設店鋪並展示其產品或服務。
一個商業模式,是對一個組織如何行使其功能的描述,是對其主要活動的提綱挈領的概括。它定義了公司的客戶、產品和服務。它還提供了有關公司如何組織以及創收和盈利的信息。商業模式與(公司)戰略一起,主導了公司的主要決策。商業模式還描述了公司的產品、服務、客戶市場以及業務流程。
大多數的商業模式都要依賴於技術。互聯網上的創業者們發明了許多全新的商業模式,這些商業模式完全依賴於現有的和新興的技術。利用技術,企業們可以以最小的代價,接觸到更多的消費者。
(二)「餌與鉤」模式
隨著時代的進步,商業模式也變得越來越精巧。「餌與鉤(Bait and Hook)」模式——也稱為「剃刀與刀片」(Razor and Blades)模式,或是「搭售」(Tied Procts)模式——出現在二十世紀早期年代。在這種模式里,基本產品的出售價格極低,通常處於虧損狀態;
而與之相關的消耗品或是服務的價格則十分昂貴。比如說,剃須刀(餌)和刀片(鉤),手機(餌)和通話時間(鉤),列印機(餌)和墨盒(鉤),相機(餌)和照片(鉤),等等。這個模式還有一個很有趣的變形:軟體開發者們免費發放他們文本閱讀器,但是對其文本編輯器的定價卻高達幾百美金。
(三)硬體+軟體模式
蘋果以其獨到的iPod + iTunes商業模式創新,將硬體製造和軟體開發進行結合,以軟體使用增加用戶對硬體使用的粘性,並以獨到的iOS系統在手機端承載這些軟體,此時消費者在硬體升級時不得不考慮軟體使用習慣的因素。
(四)其他模式
在50年代,新的商業模式是由麥當勞(McDonald』s)和豐田汽車(Toyota)創造的;60年代的創新者則是沃爾瑪(Wal-Mart)和混合式超市(Hypermarkets,指超市和倉儲式銷售合二為一的超級商場);到了70年代,新的商業模式則出現在FedEx快遞和Toys R US玩具商店的經營里;
80年代是Blockbuster,Home Depot,Intel和Dell;90年代則是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Netflix,eBay,Amazon和星巴克咖啡(Starbucks)。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商業模式則是許多dot -com的一個嚴重問題。
(2)b2c電子商務的價值主張擴展閱讀:
商業模式 ,是管理學的重要研究對象之一, MBA、EMBA等主流商業管理課程均對「商業模式」給予了不同程度的關注。在分析商業模式過程中,主要關注一類企業在市場中與用戶、供應商、其他合作夥伴的關系,尤其是彼此間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商業模式: 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的部門之間、乃至與顧客之間、與渠道之間都存在各種各樣的交易關系和連結方式稱之為商業模式
③ 電子商務
未來主導趨勢
要有自己的特點 慢慢積累
④ 電子商務中的B2B,C2C,B2C是什麼意思
B2B
=
Business
to
Business.
有時也寫作BtoB,即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
商家(泛指企業)對商家的內電子商務,即企業與企業之容間通過互聯網進行產品、服務及信息的交換。通俗的說法是指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供需雙方都是商家(或企業、公司),她(他)們使用了Internet的技術或各種商務網路平台,完成商務交易的過程。這些過程包括:發布供求信息,訂貨及確認訂貨,支付過程及票據的簽發、傳送和接收,確定配送方案並監控配送過程等。有時寫作B
to
B,但為了簡便乾脆用其諧音B2B(2即two)。
B2B的典型是阿里巴巴。B2B按服務對象可分為外貿B2B及內貿B2B,按行業性質可分為綜合B2B和垂直B2B。
C2C
=
Consumer
to
Consumer
C2C同B2B、B2C一樣,都是電子商務的幾種模式之一。有時也作CtoC,即消費者對消費者的交易。
不同的是C2C是用戶對用戶的模式,C2C商務平台就是通過為買賣雙方提供一個在線交易平台,使賣方可以主動提供商品上網拍賣,而買方可以自行選擇商品進行競價。
C2C的典型是淘寶網。
⑤ 小米手機的價值主張是什麼
「小米,為發燒而生,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樂趣」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機的首場發布會,雷軍說:「今天,小米就像初升的太陽,一點一點升起,讓我們一起來見證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
六年過去,小米並沒有讓我們失望,小米1的神話,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手機時代,高質量性價比的手機,你還記得當時的智能手機的價格么?想擁有一個智能手機,那是一件多麼奢侈的事情,而小米的到來,可謂真正終結了這個時代,高質量,高性價比,國產手機哪一家能做到這樣?
這一切成功的背後,都是小米每一次不懈的努力與奮斗,微軟的目標是讓每個家庭都能擁有一台電腦,而小米真正讓每個想玩好手機的人都能買得起手機,這就是:「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樂趣」
小米的努力,確實是偉大的,無論是小米對於手機性能的追求,還是對於手機外觀美觀的探索。
從國內首款雙核1.5G智能手機到目前安卓旗艦驍龍835的頂級處理器,從小米4一塊鋼的藝術之旅到小米MIX2unibody全陶瓷的機身設計,都是最好的見證。
小米走過的6年,最能體現小米價值觀的六年
小米1:為發燒而生
小米2:一個創造神話的手機
小米3:我的時代我最快
小米4:一塊鋼的藝術之旅
小米5:探索黑科技,我們在路上
小米6:七年探索的夢幻之作
小米MIX2:全面屏2.0時代
小米的一路走來,讓我們也看到了小米的每一次的誠意,雷軍說過,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樂趣,這樣的價值觀,雷總一直不懈努力,就是小米最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