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州業欣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徐州業欣商貿有限公司是2016-11-2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睢寧縣沙集鎮電子商務創業園區B1。
徐州業欣商貿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324MA1N119Y3L,企業法人孫委,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徐州業欣商貿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日用百貨、服裝、鞋帽、辦公用品、體育用品、數碼產品、電子產品、五金產品、汽車用品、戶外運動裝備、紡織品、針織品、小飾品、家用電器銷售;傢具生產、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徐州業欣商貿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沙集鎮的基本概況
該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西距徐州100公里、觀音機場公里,東距宿遷市區18公里。寧宿徐高速公路、324省道、徐洪河、徐沙河貫穿境內,蘇北水利樞紐——沙集抽水站和一號、二號船閘分別坐落在鎮區徐洪河、徐沙河上,徐洪河五級航道直通洪澤湖、大運河。高速公路出入口距鎮區200米。高速公路、徐州鐵路網、徐洪河航道、徐州觀音國際機場構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格局,是徐州連接沿海諸市縣的門戶,被稱為徐州的東橋頭堡、徐洪河畔的明珠。 沙集鎮地勢低平,北距廢黃河斷裂帶9公里,屬於典型的沖擊平原。組成物質均為第四紀鬆散堆積物,蓋層厚度160米左右,地勢由北向南微緩傾斜,地面高程在22~23米之間。
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歷史最低氣溫-22℃,最高氣溫40℃,年平均降水量910mm,無霜期230天左右,常年主導風向東南、東北風,平均風速3.3米/秒。土地承載力在8t~15t/m2之間。地質災害:受三大斷裂帶影響,屬於地震高烈度地區,地表烈度為9度區。 1978年主要農作物有小麥、水稻、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6404公傾,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196公傾,1981年,土地承包到戶,種植結構有所調整,糧食作物面積減少,桑園、蔬菜等經濟作物發展加快。1999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進優質地梅、荷蘭豆、三水梨等經濟作物。2001年,建成沙集鎮波爾羊場、光耀養殖場、高特波爾羊場、超大波爾羊場等5個規模養植場,山羊欄量14萬只,奶牛存欄量200頭。2005年,沙集鎮存欄生豬13445頭,家禽220218羽。
2004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連續下發了4個一號文件,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從農民問題到農業、農村以及建設現代農業 ,循序漸進,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不斷地完善糧食穩定發展的政策框架,逐步形成糧食穩定發展的統籌思路。沙集鎮抓住了這個契機,建立無公害優質糧食生產基地4萬畝,優質小麥4萬畝,優質稻2萬。沙集鎮生產加工「九鏡湖」水晶米進入南京、濟南、鄭州等各大城市超市。2005年沙集鎮被江蘇省農林廳授予發展糧食生產先進鎮。勇敢、勤勞、好客的6萬沙集人民熱忱歡迎中外客商前來洽談發展優質稻麥深加工業務,沙集的前景會更美好。 1978年,鄉辦企業主要有農具廠、綜合廠、採石廠、水泥廠、磚瓦廠、絲織廠、經理部、建築站等11個。1980年後建成粉絲廠、農葯廠、飛龍裝飾裝潢有限公司、金彪裝飾裝潢有限公司、金鵬裝飾裝潢限公司、天馬裝飾裝潢有限公司等企業。1996年,鄉辦企業全部改制為個體私營企業。2003年建成江蘇海德曼工業建材有限公司,君州窗簾窗飾有限公司。2005年底沙集鎮有工業企業450家,從業人員5000,塑料回收加工戶410個,個體工商戶500家,從業人員1100人,工業總產值2億元。私營企業主要有海德曼工業建材有限公司、貿源公司,東興重型機械配件廠、農葯廠、君州窗簾窗飾有限公司等,裝飾裝潢隊伍遍布全國各地。
工業民營企業發展迅猛。現有工業、民營企業30多家,個私企業180多個,個私工商戶2900多個,其中有江蘇海德曼工業建村有限公司、上海君州窗簾廠、睢寧農葯廠、貿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琪珂瑪粉絲廠、富豐鑄造有限公司、東風塑料加工有限公司、徐州針織服飾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建材、板材加工、食品加工、輕工化工等行業具有相當的規模和水平。投資億元的龍頭企業「江蘇海德曼工業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鋁塑裝飾板暢銷國內外。「卷煎」、「水晶米」、「粉絲」、「水粉皮」、「大酥餅」、「山葯糕」等農副加工產品譽滿省內外,是有名的「粉絲之鄉」、「裝潢之鄉」和「塑料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基地」。 因狀如金錢,原名金錢餅,是明太祖朱元璋御賜「吉祥餅」的雅稱,並御賜「天下第一」。它的形體最小,直徑僅1公分左右,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餅了。
以綠豆製成的餅。其製法是篩選綠豆,經浸泡、去殼、拐糊、調配、淋糊、攤烙、蔭晾等多道工序,純手工精製而成。其烹調方法多樣,可炒、可燒、可炸、可入湯;可做配菜佐食,亦可做主菜下飯,更可飯菜相兼。它是素菜葷做,配以大油、大火、大辣,其色金黃,視之誘人;其形玲瓏,望之悅目;其香撲鼻,嗅之開胃;其味獨特,食之快意。
由於綠豆味甘、性平,可清熱解毒,消痞通氣,常食能補元氣、和臟腑、通經脈、健脾胃,尤其消暑解酒,其效更佳。因此,是一種綠色保健食品,深受人們歡迎,既是農戶的家常小菜,也是飯店的待客佳餚,更是沙集的傳統地方名菜。外地來了客人,必要嘗嘗這道名菜,綠豆已打入了一些大中城市,成為高檔飯店的特色名菜。 杭州第七屆全球網商大會上,江蘇省睢寧縣沙集鎮榮獲「最佳網商沃土獎」,農民也能開網店成為與會者討論的熱點。今日,記者專程前往睢寧沙集進行采訪,據了解,當地農民網商達600多戶,他們通過電子商務實現年銷售收入3億多元,並成功打造出「農戶+網路+公司」的「沙集模式」。
在睢寧縣沙集鎮網店經營戶孫女士家中,她正忙著網上接單。依靠網上定做傢具,孫女士只要在家裡,每個月就能有四五萬的收入。可在一年多以前,她和家人都還在外地打工。這其中的變化正源於大學生村官孫寒的帶動。
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村支部副書記孫寒告訴記者,2008年,大學畢業不久他放棄了上海的工作回到老家,創業期間請了幾個木匠師傅,按照網上的圖片製作低價實用又時尚的拼裝傢具,自己聯系客源當起了「淘寶掌櫃」。隨著生意越做越大,訂單越來越多,孫寒也沒有忘記身邊的鄉親們。「我就想帶領大家一塊做這個行業,一個人富不算富,帶領大家共同致富才算真的富。」
在大學生村官的帶動下,沙集鎮有農民網商600多戶。「農戶+網路+公司」的「沙集模式」讓睢寧看到了農業發展的新途徑。睢寧縣委組織部長李敬峰說,該縣已經出台了扶植網路銷售以及網店傢具生產的相關的政策,包括稅收,從交通運輸、從土地供應等多個方面入手,准備建立一個網路創業傢具產業園。同時,睢寧縣委組織部還將沙集的網店經營大戶定為「大學生村官網路創業示範基地」,除了利用黨員遠程教育平台在農戶中普及電子商務知識外,每隔一段時間,就組織新到任的大學生村官到這里取經實習。 記者: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為何如此關注沙集和東風村?
汪向東:沙集走的是一種很典型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農村產業化的模式,在這里,信息化不是一個輔助手段,而是一個火車頭,它拉動了加工製造、服務、物流等,形成了一個產業群,形成了一種生態。這是從2000年黨中央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兩化關系之後,這10年來一直在尋求的模式,也是國家一直所期望的。
記者:如何理解「沙集模式」?
汪向東:「沙集模式」的核心要素是「農戶+網路+公司」,這三大要素,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這里的農戶,是在家中就可直接對接市場、主動掌握信息,自主經營按需生產的平等的市場主體;這里的網路,是市場化的公共電子商務交易網,農戶在這上面從事網銷,不用花國家財政一分錢,自身應用成本也低,收效顯著;這里的公司,更多是土生土長、農戶變身而來的新公司,由此為基礎結合其他市場元素,構成為農戶網商服務的新生態。農戶、網路、公司這三個環節相互作用,滾動發展,像滾雪球一樣,形成了信息網路時代農民的創業致富新路。
記者:東風村被賦予了「網路時代的小崗村」的稱謂,其變革意義何在?
汪向東:東風村能夠堪比30多年前的小崗村,是因為沙集模式具備「三農」、轉型、內生、包容、集群、復制的價值,又能夠切中我們國家發展戰略中的要害,它對突破長期以來解決「三農」問題的困局,推動農村轉變發展方式,具有很大的戰略價值。它不是一個局部政策的變化,而是一個基本結構層面的創新。
記者:我國正面臨信息化和城鎮化的發展任務,「沙集模式」有何啟發?
汪向東:沙集模式啟發我們思考:自上而下的信息化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化如何結合,如何轉變長期以來領導部門形成的用外力推著走的思維,如何尊重農民自己的選擇,如何走出一條更低成本、更高績效的道路,這是對農村信息化整體戰略的啟發。
對城鎮化的啟發,則是如何解決農民「兩張床」的問題。以往的城鎮化是把「農村家裡的床」給消滅,而沙集模式則把「城裡的床」給消滅了讓農民在家裡創業,不用背井離鄉也能致富。
它同時啟發著我們,如何調動農民內生的積極性,如何將新生代農民的能力激發出來為農村發展服務。普通的農民不需要多高的學歷、多長時間的培訓,不需要過分依賴地理優勢、資源稟賦,有新型的創業青年作為,或者「農二代」冒出幾個帶頭羊,有合適的土壤,他們就能夠創造所謂的「奇跡」,這其中,媒體作用很大,要告訴他們「你也行」! 在9月10日開幕的2010年第七屆全球網商大會上,睢寧縣沙集鎮被評為「最佳網商沃土獎」,並成為該獎項的惟一得主。孫寒代表全鎮1200多個網商,接受了這一榮譽。
據了解,網商大會於2004年首辦,由阿里巴巴集團聯合中國電子商務協會和杭州市政府共同舉辦。2008年,網商評選升級為全球十大網商的角逐,除南極洲以外,六大洲的網商都加入到了網商評選的行列。大會不僅評選出了「2010全球十佳網商」,還產生了「最受網商信任的的十大外包服務商」、「最佳網商商盟」、「最佳網商搖籃」和「最佳網商沃土」等生態獎項。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兩年間出現這么多網商,不能不令人驚訝;而摘取了全球網商的一項桂冠,又不能不令人驚嘆。在不斷地驚訝、驚嘆之中,人們看到了睢寧「守法、守信,向善、向上」好民風的形成。沙集網商的群起,無疑是睢寧民風建設正在由「守法、守信」轉向「向善、向上」新階段的標志性事件。
一個人的創新:我的產品絕不是「山寨」
孫寒,沙集鎮東風村農民開網店致富的帶頭人,開始創業時手頭僅有幾千塊錢。
2005年,孫寒從縣移動公司辭職後,就在家買了台電腦想做一個類似於阿里巴巴那樣的第三方購物平台,可由於技術等方面的限制,這個想法沒有實現。不過因此孫寒接觸到了淘寶網,開始在網上做生意。
「起初就是賣一些小禮品,從浙江、湖南等地進貨,一個月也能弄個一兩千塊錢」,孫寒說這樣的經營一直持續到2007年。
2007年孫寒結婚後,感覺一個月一兩千塊錢的收入有點少了,於是就放棄了網上賣小禮品的生意,想自己創業。
創業需要門路,為了找經營的項目,孫寒到了上海,「那時手頭僅有幾千塊錢,想做凈水器代理的,可跑了幾家都因為代理費太貴沒有做成。」
不過,在一次閑逛中,孫寒走進了上海宜家家居店,就是這次閑逛,讓孫寒的創業之路有了轉機。
「我看到上海宜家的傢具做工非常簡單,而且賣價很高,就想可不可以自己製作簡易傢具然後放到網上去賣。」點子有了,孫寒隨即就著手實施了。他在上海宜家買了一套梯形的收納架回來,拿回來照樣化成圖後找木工仿製。
「我也不是純粹的仿製,細節上做了一些改進,樣式上進行了很大的翻新。比如別人的產品在介面處是利用螺絲固定的,我給改成了卡扣連接,這樣就會更實用,更美觀,而且更容易組裝,比較適合拆開來運輸。」
於是,從一開始的純手工敲打,到半個月後的批量生產,再到2007年底進了兩三萬的機器自己生產,孫寒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如今,孫寒已經成丅立了自己的公司,注冊了三個商標,廠內機器投入上百萬,工人近40個,每天銷售額達兩萬元,每年凈利潤超過100萬元。
全村人的創業:一家看一家,家家開網店
孫寒說,網店生意流程其實很簡單,大致分四步:找資料設計——批量生產——拍靚照上網銷售——支付寶第三方付款。成功的榜樣,帶動了村民加入。
孫寒的廠剛開起來不久,村裡就有不少人找上門來「取經」了。「一開始是住俺家對門的王朴,他看到快遞公司天天往我這跑,就也想自己開個店」,孫寒說他幫王朴申請了個網店,王朴就自己在網上出售,產品從他的廠里購買。
「王朴才小學畢業,打字都是用兩個指頭戳出來的」,孫寒笑著說就是王朴這樣對電腦網路了解不多的人,一天也能賣出幾十件,現在每天正常的經營額都在萬把塊。
孫寒說在網上經營可以說並沒有任何門檻,從王朴之後,網上賣傢具就開始在東風村甚至整個沙集鎮興起了。「王朴教給他弟,他弟再教給自己的朋友,就跟枝幹發叉一樣,呈幾何基數一樣發展。」由於從事簡易傢具網上銷售的人很多,東風村成丅立了「東風村家居網銷協會」,還成丅立了協會的黨支部。
據東風村家居網銷協會黨支部書記劉興利介紹,今年初的一項統計顯示,僅東風村就開有網路店鋪1400多家,而粗略統計已經超過了2000家,這還不算由東風村向周邊輻射的數量。
東風村黨支部副書記王丅君甫介紹說,東風村從事簡易傢具生產銷售的家庭在150戶以上,其中投資50萬元以上的有100戶,投資100萬元以上的有6戶,投資200萬元以上的有4戶,從業人員超過1000人,佔到東風村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
多業態的聚焦:不知不覺間形成一條特色產業鏈
簡易傢具網上銷售的不斷發展壯大,加速了物流、設計、傢具配套、金融服務等多業態的集聚。
東風村村民王蕾,以前也從事簡易傢具製作和網上銷售,去年初轉行進行高溫高壓刨花板貼片,向傢具生產廠家供應板材。據王蕾介紹,像她這樣的生產廠家現在東風村共有3家,3家每天一千五六百張板材的產量根本就是供不應求,「傢具製作廠家始終在催貨」。
除此之外,快遞公司也是網路銷售發展後的受益者。
「2007年的時候,沙集鎮僅有EMS一家快遞公司,那時為了降低銷售成本,我和另外一家也做簡易傢具銷售的陳雷一起和EMS簽了一個協議,只要一個月能達到4000元的郵費,單筆郵費就會給與優惠。」孫寒介紹說,到2008年,東風村的規模起來之後,各種快遞公司還有物流公司也都隨之進入了。
於是,在沙集鎮東風村就有了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每到下午三四點的時候,村裡機動三輪車的馬達聲總是不斷,來來回回地托運著要送往全國各地的郵包。
劉興利介紹說,現在東風村聚集了十來家快遞和兩家物流公司,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因此各家快運公司都針對在網上經營簡易傢具的網商實行了一半左右的優惠。盡管如此,劉興利估計說,現在僅東風村每個月的快遞郵費都可以達到300萬元。
成功的秘訣:成信交易+守法經營
在淘寶網上做過交易的人都知道,當交易成功後,買賣雙方均有對該筆交易做出信用評價的權利,「好評」加一分,「中評」零分,「差評」扣一分,根據積分多少淘寶網用戶的信用度按照20個不同的級別顯示。以賣家為例:4~10分,1顆紅心;151~250分,5顆紅心;251~500分,1顆藍鑽;5001~10000分,5顆藍鑽;10000分以上則為藍冠,500000分以上為黃冠。
劉興利介紹說:「網店的信譽越高,別人的關注度也就越高,生意的成交率也會隨之提升。」因此,現在不少網商聚到一起都會聊起自己網店的信譽達到多少了,最近已經有多久沒有遇到客戶退貨了。
孫寒說,這種信用評價是所有網商都要維護的,也是網店生存之本。「正是因為所有在網上開店的人都很努力,甚至非常小心地維護著網店的信譽,廠里的產品也都是有質量保證的。盡管是虛擬的網路交易,但誠信卻是交易之本。」
誠信,貫穿著網上交易的全過程,但如果交易完成後對產品不滿意想退換又有什麼保證呢?
孫寒在電腦前向記者介紹,當交易完成後,客服會向買方提供一個電話,以方便買方咨詢傢具的安裝問題。「如果出現退貨,我們在接到郵寄回的貨物後,會及時聯系買方把貨款還給他們。」
按照孫寒的理解,退換貨環節一定要守法經營,不能因為客戶把貨退了回來就扣留已經付過的貨款,「那樣會遭到淘寶封號的」,「奸商」是沒人願意與之交易的。
說起當前的發展,作為東風村家居網銷協會會長的孫寒並不滿足。近日,西班牙一家企業想在他家定做一批傢具,每月6000套的量,合作一年,但因為生產規模達不到,所以沒有談成。
孫寒說目前自己產品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正在審核階段,他還計劃著把協會里各成員的資本整合起來,改變現在各家單打獨斗、重復投資的模式,集大家的力量形成規模,建立健全統一的家居生產標准,讓沙集網商長成參天大樹。 沙集傢具網商與其它賣花、賣棗的淘寶用戶有什麼區別?如果沒有區別,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沙集網商如此成功?是否存在一種沙集模式?如果有,到底是什麼?帶著這些疑問,10月1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和阿里巴巴公司組成的調研組來到了睢寧。
中國社科院此次來沙集,不僅要研究沙集網商本身,更重要的是從研究沙集這個標本入手,探索中國農村農民致富之路。因此社科院決定在沙集進行歷時6天的調研。
調研從睢寧各大企業開始,包括天虹紡織、星星家電、新城家電園、天勤彩包等。有人不明白:調研傢具網店,直接去沙集看網店就行了,為什麼要看紡織、看服裝、看家電製造?行業發展規律給出的答案是:網商,不能獨生,必須依賴肥沃的土壤,充滿活力的縣域經濟是當地網商發展壯大必不可少的保障。
沙集店主對此體會很深:「我們包貨用的紙箱,很多都是縣里大企業印刷有誤的包裝紙。」這對剛開始做傢具生產的淘寶店主是不小的幫助。但沙集網店發展速度太快,縣里企業作廢包裝紙已經不夠用,「連宿遷都買不到了,我們只能到新沂買,估計年底紙箱至少會漲到1.5元一斤。」
賣花賣棗與賣桌子椅子過程無異,為什麼沙集在今年的全球網商大會上就能脫穎而出,而且贏得了首次評選的唯一的「最佳網商沃土獎」?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歸結為市場引導的作用,同時將這個過程稱為「裂變」。「看到他賺錢了,我也做,這樣,一個變兩個,兩個變四個,四個變八個,很快,網店就開遍了東風村。」
調研組還認為,沙集網商的成功,是因為他們懂得分享,這與單打獨斗的賣花賣棗不一樣。「賣花賣棗,即使地理位置很相近,也是我賣我的花,你賣你的花,往來很少,更不會互通有無。在東風村,經常看到這邊沒貨,就到鄰家去取的場景,這樣,你就有了我的產品,我也有了他的產品,個人的創新就是大家的創新」,「抱團賺」的風氣,在沙集悄悄地吹起來。
這恰恰應了汪向東的「聚變」思路。他說:「一個細胞,不可能無限制地裂變下去,終歸有結束的一環,『聚變』就是讓大家聯合起來,去研究用戶的差異化需求,滿足他們,如此,沙集傢具網商發展才能在市場拼殺中健康發展。」
沙集網商已經做好了「聚變」准備——成立網商協會。沙集鎮的網商代表孫寒說,這是勢在必行的,由於後跟進的網商,許多通過壓價去爭取客戶,由此形成惡性循環,利潤層層降低,其中更有一些素質較差的店主,用材質量差,「滴上兩滴水,一會就起兩個水泡」。差評一多,受損的不僅僅是網店自身,而是所有沙集網商。阿里巴巴副總裁梁春曉認為,壓價競爭是市場發展的正常現象,這也是考驗沙集網商自我約束、自律能力的機會。沙集網商籌備的商盟、協會性質的團體,就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之一。梁春曉表示,阿里巴巴將盡力創造機會,讓沙集網銷協會與全國各地商盟進行交流。
如何促進沙集網商的發展,睢寧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路:以「工業園」、「創業園」等形式為載體,解決網商資金、用地方面的困難,並積極引導網商轉變思維,在滿足客戶差異化、個性化需求上作文章。而這也得到了中國社科院和阿里巴巴調研組專家們的認同。
3.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主要模式有哪些具體。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主流模式
電子商務有很多種不同的形式,比如B2B、B2C、C2C等,考慮到農村電子商務參與人的特殊情況,按照買賣的雙方是直接參與還是通過代理人來參與電子商務的流程中,將農村電子商務分為三種模式:A2A(agenttoagent)、A2C(agenttoconsumer)、C2C(consumertoconsumer)。
(一)A2A模式(agenttoagent)
這里的A2A,是agenttoagent的簡寫形式,這里的A指代理人,而A2A是指電子商務中的生產者和消費者都通過代理人來參與電子商務過程。
應用這種模式的比較出名的是「蘭田模式」。
蘭田模式是以「世紀之村」電子商務平台為基礎的運作模式。這種模式主要由平台企業、信息員、銷售商和釆購商四方參與,蘭田集團公司作為最主要的平台企業,負責電子商務平台的構建和運營,負責交易規則的制定和完善,負責代銷代購渠道的建立和管理。而信息員則負責買賣信息的發布,促進買賣活動的成功,一般多由擁有上網能力的農產品商人或者農資商人充當,作為農戶與平台、消費者與平台、生產商與平台之間聯系的橋梁,是形式中的代理人。生產農副產品的農戶或者合作社、提供農資的生產商或者經銷人作為銷售商,通過信息員(可以是專門的信息員,也可以自己申請成為信息員)發布自己的供貨消息,農產品商家、需要農資的普通農戶或者合作社作為采購商則通過信息員購買所需商品。
由上述案例,可知A2A模式的農村電子商務的主要流程如下圖所示:
A2A模式的優勢:
(1)惠及整個區域范圍的所有農戶,A2A模式是由政府或者平台企業牽頭的,在最初的規劃中,就是以區域內所有的農戶作為服務對象,不管其經濟水平、知識文化水平如何,都可以享受這種服務。
(2)信息員的介入,彌補了農民上網與營銷水平低下的問題,使農村電子商務成為一種可能。
(3)平台企業介入,負責代購和代銷,集體運輸,解決了困擾農村電子商務多時的物流配送問題。
(4)參與各方基本利益一致,各取所需,實現共贏。農民希望通過電子商務解決「買難賣難」的問題,提高自己的收入的同時,獲取豐富而廉價的生活生產物資,而信息員則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服務獲得傭金。平台企業希望網上銷售能夠繁榮,獲得良好的聲譽和用戶覆蓋度,從而獲得豐厚的服務收入和廣告收入。政府希望可以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能夠有一個漂亮的業績。
(5)由政府牽頭組織或者支持,方便電子商務、電子政務一體化建設,一平台多功能共享,節約人力、物力、財力。
A2A模式的劣勢:
(1)環節較多,不利於監管。在模式中,賣方和買方都要經過代理人,才能與交易平台聯系,這樣就延長了流程,增加了環節,這就增加了管理和監管的難度。
(2)平台的建立和維護,交易規則的制定和完善,都依賴於牽頭企業或者政府。牽頭企業或政府還承擔著代購代銷、物流配送等職責,這些都對牽頭企業或者政府的綜合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也為這種模式的建立製造了額外的難題。
(3)交易平台為一定區域內的農戶或者合作社提供服務,這些農戶或者合作者在農業生產方面有著極大的相似性,他們的需求以及可能提供的農副產品種類都比較集中,使得平台的經營范圍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產品門類較為單一,不利於與綜合電子商務平台的競爭。
A2C電子商務的優勢:
(1)藉助淘寶等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使用已經相對成熟的交易規則、支付手段及信用評價機制,減少了重新建立和維護交易平台的費用,更加的方便、安全和廉價。
(2)將部分特色農產品的銷售范圍擴大到全國各地,實現了區域生產與全國市場的對接。
(3)解決了部分農戶不能上網而不能參與電子商務的問題。
A2C電子商務的劣勢:
(1)有中間環節。
(2)農戶通過代理人與銷售平台產生聯系,農戶與代理人之間的關系復雜,可能是一次性的交易聯系,也可能是長期的關系,這種關系可能有契約的約束,也可能僅僅是口頭約定,雙方之間的關系由雙方的經營狀況決定,並不穩定。
(3)對於農戶而言是單向的銷售,農戶並不能通過此模式享受電子商務在買入方面的好處。
(4)代理人多為自發形成,其代理的范圍因為代理人自身的實力和代理意願,往往限於較小的范圍,不能惠及區域全部。
C2C電子商務的優勢:
(1)藉助於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無需自建平台,減少了平台建立與維護費用,使用已經成熟的交易模式與信用評價機制,減少了交易中問題發生的可能性。
(2)銷售范圍面向全國,實現了部分農產品與全國大市場的對接。
(3)環節少,生產者通過平台直接與消費者相聯系,減少了中間環節的分利,使生產者最大限度地獲得利潤。
(4)更加自由靈活。賣家買家都是單個的企業或者個人,經營形式靈活多變。
C2C電子商務的劣勢:
(1)不能解決農民因為無法上網而不能參與電子商務的問題。
(2)農戶兼顧生產和銷售,對農戶的營銷素質和電子商務應用能力都具有較高的要求,農戶涉足電子商務的門較高。
4. 江蘇美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江蘇美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04-24在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睢寧縣沙集鎮電子商務園688號。
江蘇美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324MA1WEPMM2F,企業法人黃昊,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江蘇美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江蘇美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5. 沙坪鎮團委的聯系方式
114號碼百事通。
6. 網路時代農民如何實現發家致富
縣領導王天琦、王軍、李敬峰、田傳國、夏小江參加座談。 胥愛貴在講話中說,通過對沙集網商發展的調研,要實現兩個目標:一方面,要把沙集鎮東風 村這個通過網路致富的典型培養好、發展好、推廣好,推動沙集網商做大做強、影響更大;另一方面,要把沙集的經驗總結好,把沙集網商網店發展好,推動農民致富,不僅使沙集經驗在睢寧生根開花,還要使「沙集模式」在全省推廣。 縣委書記王天琦在總結沙集經驗時說,沙集網商發展的核心是實現了網路時代的農民發家致富,並實現了五個方面的連接。一是傳統社會生活和現代化工具的連接。「沙集模式」所體現的根本特點是現代化的通訊手段、現代化的交易手段、現代化的服務手段。二是虛擬社會生活同實體企業的連接。網路聯系、網路交易、淘寶網、支付寶等手段都服務於工廠、服務於銷售,如果沒有實體企業,「沙集模式」就沒有生命力。三是社會人員流動同家庭經營的連接。沙集模式所表現出來的形式是家庭經營,但不同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種新形式的家庭經營,維系了社會穩定,解決了農村空巢家庭、空巢村落的問題,卻沒有把農民束縛捆綁在土地上。四是農民的主體地位同充分就業的連接。農民生產的主體地位、權利的主體地位都沒有受到損害,而且在沙集鎮所有的人都有就業機會,包括60歲以上的人。五是政府的有效服務同發展需求的連接。政府的有效服務就是不幹預、不罰款,立足於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環境,良好的政治氣候和社會土壤是沙集網商網店發展的前提。對沙集網商下一步的發展,王天琦說,政府將在促進產業發展空間的拓展、產業規范性的增強、產業競爭力的壯大、與大產業大企業的合作、政府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等幾個方面下功夫,推動沙集網商進一步做大做強。 對沙集網商網店進行實地調研,聽取孫寒等四位沙集網商代表的創業介紹後,調研組認為,「沙集模式」具有可推廣性,可以作為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突破點。沙集網商的快速發展,源於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和人才的創業激情,在發展過程中,依託產業的基礎,真正實現了訂單式生產和個性化服務。沙集網商的快速發展也充分說明,農村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沃土,網路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是農民共同致富的平台、是促進農村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朱梅方 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