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子商務的拼音
電子商務
[diàn zǐ shāng wù]
2. 磅怎麼讀音是什麼
拼 音
bàng páng
部 首 石
筆 畫 15
五 行 土
五 筆 DUPY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bàng ]
1.英美製重量單位,一磅合0.45359237公斤。
2.用金屬製成,底座上有承重金屬板的台秤。
[ páng ]
1.〔~礴〕a.廣大無邊,如「氣勢~~」;b.擴展,充滿,如「熱情~~」。
2.〔~音〕在證券、外匯等市場上,表示價格漲落的單位。
相關組詞
磅礴 過磅 磅秤 地磅 磅磕 砰磅 殷磅 磅硠 磅唐 磅紙 磅磄 磅礚 磅刷 磅子兒更多
3. 磅的讀音是什麼
磅
拼音:
bàng páng
簡體部首:
石
五筆:
DUPY
總筆畫:
15
筆順編碼:
一ノ丨フ一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
解釋:
[bàng ] 1.英美製重量單位,一磅合0.45359237公斤。
2.用金屬製成,底座上有承重金屬板的台秤。
[páng ] 1.〔~礴〕a.廣大無邊,如「氣勢~~」;b.擴展,充滿,如「熱情~~」。
2.〔~音〕在證券、外匯等市場上,表示價格漲落的單位。
4. 磅,有幾種讀音,分別是幾音
磅
拼 音 bàng páng
部 首 石 筆 畫 15
釋義
[ bàng ]
1.英美製重量單位,一磅合0.45359237公斤。
2.用金屬製成,底座上有承重金屬板的台秤。
[ páng ]
1.〔~礴〕a.廣大無邊,如「氣勢~~」;b.擴展,充滿,如「熱情~~」。
2.〔~音〕在證券、外匯等市場上,表示價格漲落的單位。
5. 「磅」的拼音是什麼
磅拼音:bàng,páng。
6. 磅字什麼讀音都有哪些讀音和哪些詞
有兩種 bàng和páng
磅 拼音: bàng,páng, 筆劃: 15
部首: 石 五筆輸入法: py
基本解釋:
--------------------------------------------------------------------------------
磅
bàng
英美製重量單位,一磅合0.45359237公斤.
用金屬製成,底座上有承重金屬板的台秤.
磅
páng
〔磅礴〕a.廣大無邊,如「氣勢磅磅」;b.擴展,充滿,如「熱情磅磅」.
〔磅音〕在證券、外匯等市場上,表示價格漲落的單位.
筆畫數:15;
部首:石;
7. 給磅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
過磅 guò bàng
砰磅 pēng bàng
地磅 dì bàng
殷磅 yīn bàng
磅礴 páng bó
8. 磅字有幾種讀音
2
磅
bàng
①英美製重量單位,1磅等於453.59克。
②磅秤,一種有底座的秤:過磅;擱在磅上稱一稱。
③用磅秤稱輕重:磅體重;磅一磅分量。
④衡量印刷字體大小的單位,1磅等於0.3527 毫米。
更多信息——
▲bàng
①英語pound的音譯。300克到1070克范圍內各種不同的重量單位名稱之一。從前用過的重量名稱,現只理論上存在,每磅等於5760格令或373克,現時講英語民族普遍使用的重量名稱,每磅等於7000格令或453克。
②稱東西的器件
③衡量印刷字體大小的單位。它的來源是過去印刷工為人決定字體的大小,就用自己腳(feet)的多少分之一來量。美國為此還有多種不同的pt的大小,到1886年才統一下來。即一磅為1/72英寸,約為0.0138英寸,等於0.3527 毫米;1厘米≈28.346磅。
④用磅秤稱重量
⑤美英制重量單位。一磅合0.4536公斤。
⑥台秤:在~上稱一下。
⑦用台秤稱輕重:過~。
▲páng。
象聲詞。形容水聲、關門聲、物體折斷聲等。
△磅(pánɡ)子兒—方言。舊時通用的一種銅質輔幣。俗稱銅板。老舍《龍須溝》第一幕:「你一出去一天,回來磅子兒沒有,臨完了,把錢都喝了貓兒尿!」
△磅秤(bàng chèng)—秤的一種。用金屬製成,固定的底座上有承重的托盤或金屬板。也稱台秤。茅盾《「現代化」的話》:「於是走來了一位工人,截斷了那拉不完的『扁屎』,就那麼連鐵棒抱起來,擱到磅秤上過磅。」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十:「倉庫外邊,沒有卡車,沒有搬運員,也沒有每天都看見的那個磅秤。」
△磅唐—見「磅磄」。
△磅紙 bànɡ zhǐ —一種比較高級的紙。
魯迅《書信集•致王冶秋》:「看楊君寄來的拓片,都是我之所謂連史紙,並非洋紙,那麼,大約是河南人稱連史為『磅紙』的了。『磅』字有洋氣,不知道何以要用這一個字。」
△磅硠pánɡ lánɡ —象聲詞。形容鼓聲等。
《後漢書•張衡傳》:「觀壁壘於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李賢註:「磅硠,聲也。」
△磅磕pánɡ kē —見「磅礚」。
△磅磄—pánɡ tánɡ
1.亦作"磅唐",周圍廣大貌。
戰國楚宋玉《笛賦》:「其處磅磄千仞,絕溪凌阜,隆崛萬丈,盤石雙起。」《文選•馬融<長笛賦>》:「酆琅磊落,駢田磅唐。」李善註:「磅唐,廣大盤礴也。」
2.古神話中的山名。
晉王嘉《拾遺記•周穆王》:「扶桑東五萬里,有磅磄山。上有桃樹百圍,其花青黑,萬歲一實。」
△磅礚 pánɡ kē :象聲詞,形容雷聲。
《文選•張衡<西京賦>》:「礔礰激而增響,磅礚象乎天威。」薛綜註:「磅礚,雷霆之音。」一本作「磅磕」。
△磅礴 pánɡ bó:
1.廣大無邊貌。
晉陸機《輓歌》之二:「重阜何崔嵬,玄廬竄其間。磅礴立四極,穹崇效蒼天。」《宋史•樂志八》:「坱圠無垠,磅礴罔測。」清龔自珍《黃山銘》:「走其一支,南東磅礴。」梁啟超《論國家思想》:「中國地形,平原磅礴,阨塞交通,其勢自趨於統一。」
2.氣勢盛大貌。
唐沈佺期《辛丑歲十月上幸長安時扈從出西嶽作》詩:「磅礴壓洪源,巍峨壯清昊。」宋葉適《滕季度墓誌銘》:「事抑道揚,身隱名彰。磅礴氤氳,復歸其真。」徐遲《鳳翔》:「一切都是新鮮的,熱烈的,美妙的,光明的,歡樂的,振奮人心的,氣勢磅礴的。」
3.混同;充滿。
唐韓愈《送廖道士序》:「中州清淑之氣,於是焉窮;氣之所窮,盛而不過,必蜿蟮扶輿,磅礴而郁積。」明方孝孺《與朱伯清長史書》:「神機奇略,應變百出。忠義之氣,磅礴宇內。」郭沫若《北伐途次》二四:「我們革命軍的內部便有極大的舊勢力磅礴著,我自己是有好多說不出來的苦處的。」
4.擴大。
梁啟超《新民說》十六:「顧吾信夫此最少數者,其將來勢力所磅礴,足以左右彼大多數者而有餘也。」魯迅《集外集•說鈤》:「由是而思想界大革命之風潮,得日益磅礴,未可知也。」
5.箕坐。
《說郛》卷三八引宋何光《異聞•兜離國》:「揖客入,各敘起居竟,始欲解帶磅礴,俄報宮閽已啟,周整束冠裳,從知館而去。」元金灝《竹深處》詩:「浄掃蒼苔夜留客,解衣磅礴興無窮。」曹亞伯《廣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烈士縱筆一揮,立盡兩紙,洋洋數千言。書至激烈處,解衣磅礴,以手捶胸,若不復忍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