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記者應該怎樣進行采訪
《新聞報道與寫作》這本書對采訪入門操作性技巧寫得非常深刻: 第一,不要在采訪開始時一下子就提尖銳的問題,相反打破堅冰,解釋你是誰,你正在做什麼,為什麼你要找他,說幾句奉承話聽上去很有效果。 第二,采訪分為開放式問題和閉合式問題兩種,開始的問題通常應該是開放式問題,從消息來源最熟悉的問題開始,提一些采訪對象與你共同態度的問題,營造一種開放的氣氛,不要一開始就閉合,用開放性問題轉移敵人注意力。 第三,仔細觀察並且傾聽,采訪對象的反映怎麼樣。他看起來是知無不言還是藏有秘密。他講一個故事的時候可以打斷他,問一個小問題,或者僅僅試試他的反映,你得仔細觀察並傾聽。 第四,通過你的問題,從采訪開始就要引導敵人進入你設計好的思路。在邏輯上應該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在提一個尖銳問題之前,應有兩三個問題做鋪墊。不能像法拉奇,他可以第一個問題就問尖銳問題。他一般都采訪國家領袖,第一個問題把人家嚇了一跳:據說你們國家很腐敗,我想請你告訴我腐敗到什麼程度。當然你不是法拉奇,沒這份就別提這個問題。 第五,要不斷提醒自己,內容是否已經足夠,要補充什麼,導語該怎麼寫,怎麼切入,跟原來的設計思路會不會改變。 第六,不要忘記問關鍵問題。 第七,不能迴避令人尷尬的問題。在問完了你想出來的全部問題後,問尖銳問題的時機就會到來。 第八,不要迴避幼稚的問題。要讓采訪對象知道你也有笨的時候,你也不是無所不至,即使你做了准備工作,你肯定有不熟悉失誤的和笨的地方,這樣采訪對象會很高興的填補這種差距,他的警惕性降低馬上會跟你說很多。 第九,養成追問的習慣,比如:說你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你為什麼會那樣呢?通過追問使采訪對象不斷往下說下去。 第十,有時候改變一下談話節奏會有助於采訪。例如突然將你的筆記本放在一邊,營造一種問完了的假象,突然對一個不相關的問題表現極大的興趣,但是在做完這個戲以後一定要再回到敏感的問題,一個突然的停頓是非常有用的,當采訪對象說了一段話以後,如果你面帶曖昧的笑容看他幾秒鍾會使他不安,這種不安會使他不假思索地說出很多關鍵的內容。 第十一,千萬不要因為采訪對象說無可奉告便放棄那個問題,那僅僅是攻堅戰的開始,你可以表現得好像是誤解了他的話,稍稍改換措詞後重新提問。如果他依然拒不開口,你可以表現得他誤解了你。第三次的時候假裝他不會拒絕這個問題,根據他的拒絕提出一個令人為難的結論。 第十二,偶爾你最好的采訪可能來自采訪對象認為采訪已經結束的時候,當你要說再見的時候,采訪對象經常會放鬆下來,說出一個根本沒有事先准備的話,因此在離開大門之前都要保持警覺。美聯社的記者就說,采訪的寶石可能在筆記本合上之後才到來,根據工作經驗我發現在這個時候獲得的東西可能比在采訪的時候獲得的東西還要多。 以上這是這個采訪
⑵ 如何邀請媒體記者采訪企業的商業活動
個人是很難邀請的,真正的媒體媒體資源,都在少數人手裡;
而且個人就算運氣好能聯繫上記者,後續的審核、費用協調、跟蹤報道等等,記者那麼忙,都不會願意跟個別的溝通那麼詳細,因為記者大多已經跟一些媒體公司簽訂長期合作,和他們合作也不需要那麼麻煩交代那麼多,所有事宜都能進行得很順暢,快准狠;
如果您需要邀請媒體,可以找布馬網路,所有媒體資源一手渠道,徐原可以幫到你!
⑶ 記者在采訪時,怎樣開場
你好,某某某,我是某某電視台/報刊的記者,今天需要佔用您寶貴的幾分鍾時間,對您進行采訪,然後提問,。。。。。。
⑷ 某比賽采訪記者中,男記者有50人比女記者多20人。20÷(50-20)表示什麼
20÷(50-20)表示男記者比女記者多幾分之幾。
⑸ 我在才藝比賽中獲獎了,記者要采訪我,我該說些什麼
講一下自己所感謝的人,對這份才藝的熱忱,希望大家會這個才藝的人努力加油,如果要說的多的話,可以講講自己怎麼學習的才藝,以致獲獎的,最主要看記者問什麼,根據自身回答。
⑹ 邀請記者采訪要怎麼做新聞發布會要怎樣邀請記者采訪
邀請記者采訪方法有兩種,自己邀請或找媒體公關。
新聞發布會需要很多家的媒體,如果想自己邀請媒體,你得有充足的媒體邀請渠道,一家家去找是個方法但十分繁瑣,而且你也很難判斷媒體的價值。找媒體公關來幫就比較容易,媒體渠道基本是一應俱全,媒體的選擇、報價、流程甚至發布會策劃都可以和你協商做好。
你作為企業,你需要通過邀請記者采訪來進行信息推廣,你得對曝光媒介、活動准備、核心信息、市場群體、推廣支出有個全面的計劃。
要自己聯系媒體讓記者來,接著安排好招待記者的一切准備,然後接受采訪把自己想傳達的信息說個痛快,最後做上自己想要上的新聞節目,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你得找媒體公關幫忙,想邀約的媒體,想表達的資訊,想付出的開支,想達到的效果都可以很具體地跟媒體公關職業人士商討。現今國內的這行業已經比較成熟了,比較老牌的媒體公關平台有「中國媒體聯盟」、「一葉傳媒」、「環球智訊」之類,你可以去他們的網站上看看,或者直接問他們的客服。
⑺ 記者采訪電子商務的學生一般會提問哪些問題
您好,(轉)前景如何 會不會自己創業 有沒有實習過開過網店或有過類似的想法沒、對電子商務的理解啊這些。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⑻ 怎麼邀請記者來采訪我們企業呢急,下周就要舉辦活動了。
呵呵,這個你要足夠的新聞點
⑼ 記者采訪義賣活動
1、記者采訪義賣活動的目的:通過深入調查,表現義賣人的愛心,最終起到宣揚人間大愛的效果。
2、記者采訪義賣活動內容:詢問義賣人舉辦義賣活動的原因、對義賣收入的安排以及今後的打算和此次活動的的感受等。詢問參與者買到些什麼東西、為什麼要買、有什麼收獲以及對此次活動的想法和是否清楚此次義賣活動款項的用途等。
⑽ 什麼是電子商務大賽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由國家勞動保障部舉辦的「中國首屆電子商務大賽」日前開鑼,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從業人員及感興趣的社會各界人士均可報名參賽,廣東將給選拔賽的優勝者授予「廣東省技術能手」稱號。
大賽設個人賽和團體賽兩部分。團體賽由全國組委會負責,個人賽則分資格賽、技能賽、選拔賽和決賽四個階段。資格賽在網上進行,不設任何參賽條件,截止時間為9月15日;資格賽合格者可參加技能賽,技能賽將由省統一組織,省設主賽場,廣州、深圳設分賽點,比賽時間為10月16日至17日。省選拔賽將在10月8日前接受報名,設有報名參賽條件,具體報名工作由各市鑒定指導中心負責。獲得廣東省選拔賽的前2至6名(視參賽人數而定)者,將代表廣東參加10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總決賽。
歷屆大學生電子商務大賽比較總結!
發表於:2007-8-30 13:41:00 閱讀:116 評論:0
1推薦本文 中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大賽,已經第三屆了。想當初第一屆時,我還是個躍躍欲試的學生,第一屆也是我印象中辦得最好的一屆,無論從網站支持到活動的宣傳,都做得很到位,雖然我和另外兩位同學所唯一代表的湘潭大學隊僅以1.1分無緣最後的決賽,踏上前往首都北京的路程,但從中確實感悟到了不少的東西,汗水與淚水的滋味、公平與合理性的思考。都為我們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我也多次在關於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文章中提到電子商務大賽,盡管我認為這樣的大賽對於電子商務的學生在專業上獲得不了什麼幫助和提升,但是參與即有意義,因為能體會和感悟到許多不同的、特殊的東西……
第二屆辦得很臭了,當然也是天災人禍,第一屆的贊助商是易趣,當時正好是易趣如日中天的時候。而第二屆中國電子商務協會選擇了新浪和雅虎中國共同打造的一拍網,而沒有選擇當時風頭正勁的淘寶,也許是馬雲的思路決定了淘寶不用這種商業性的大賽來提升淘寶的品牌吧,我覺得也對。結果當年,淘寶吞並一拍,導致這次競賽到後來有點不了了之,連消息都沒有。可沒想到這次湘潭大學興湘學院的三位學生還進入了決賽,前往北京。只是這次競賽由於組織和剛剛提到的原因,檔次明顯降低,第一屆是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頒獎典禮,而這次卻是在首都對外經貿大學的一個教室里草草收場,組委會臉上不好看啊,呵呵。
正當我以為第三屆不會再舉辦的時候,2006年10月,騰訊拍拍跑出來捧場了,作為市場份額不高的C2C平台可能正需這樣的機會來擴大它的市場份額,提升它的品牌價值。騰訊QQ作為年輕人幾乎人人都有的聊天工具,也吻和這個大賽的參賽人群。前兩屆比賽在賽制上幾乎完全相同,那樣的賽制,我在參加了第一屆比賽以後就提出了質疑,質疑的聲音包含在我的一篇文章里也發表在《電子商務世界》雜志第九期的人才專欄里。而第三屆由騰訊和工商銀行共同贊助的比賽,賽制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並且融進了廣大企業的參與,從以前的商業策劃書到現在的企業提出問題,參賽者給出解決方案的形式,這也符合現在企業應用電子商務出現盲目、不專業等問題的現狀。很高興看到這次競賽能有一些新的競賽模式出現。
我還是堅持以前的觀點,學生們不要太過於看重競賽,參與即有益,我並不是說學生們不用努力,而是理性看待。可喜的是中國大學生電子商務競賽三年來的發展有了新的變化,在此希望母校的同學們獲得好的成績,再續第二屆的輝煌。
最後不禁有了個疑問,第四屆的時候,組委會會找誰呢?第一屆是易趣,只不過後來被收購了改成了eBay易趣;第二屆是一拍,後來被淘寶合並了,也算淘寶一次,即使不算,我估計淘寶也不會贊助吧;第三屆是騰訊拍拍。這樣一來,國內三足鼎立的C2C平台已經贊助完畢,第四屆會有新的方式嗎?也許那時候不是選擇的C2C吧?更也許某個C2C覺得這樣的競賽效果不錯願意再來嗎?呵呵,騎驢看唱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