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商促銷 > 廣場促銷活動緊急預案

廣場促銷活動緊急預案

發布時間:2020-12-14 12:59:44

A. 「六一」兒童節,商店舉辦了學生「學習機」促銷活動,其中某種「學習機」商店按預案售價的九折出售,降價

按進價的20%出售,還是按進價的20%在加上進價出售,如果是前者肯定是虧,後者每台會賺90元

B. 2016天貓為雙十一做了什麼預案

「雙十一」天貓商城一年一度的大型促銷活動,官方宣傳為全年最低價,消費者消費目的及購物情緒都會達到最高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16天貓雙十一活動方案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2016天貓雙十一活動方案一

針對天貓的雙十一網購狂潮,如果說要出一個策劃方案,那麼很簡單,立刻就可以搞定,比如說活動策劃方案,針對產品本身的爆款打造方案等等,都可以作為一個策劃案。

比如說,我們現在要做一份活動策劃方案,在接下來的雙十一投入幾個專展,或者上一個聚劃算。那麼目標明確了,接下來該怎麼辦?說白了,就是一整套流程走下來,那麼什麼算是活動策劃的一整套流程,下面,我就在這里大致的介紹下:

第一,選款。也就是說,用哪個商品去上活動?在選款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如果活動上去了,它的銷量會怎樣,這一步算是活動評估,因為你總不能拿店裡面一個銷量都沒有的產品去上活動吧,即便你想上,淘寶也不答應。所以,一般情況下,上活動的產品,都是本店銷售最火爆的產品,畢竟,銷售最好的,說明用戶接受度高,從本質上來講,是在說明市場的反應情況。

第二,活動價格計算。淘寶上活動,人家總是要求打折的,你大致算下,如果淘寶小二答應了,你可以上活動,但前提是打5折,那你那時候就要計算了,如果打5折再包郵,會不會虧本,虧多少,如果不虧,我可以賺多少?大部分情況下,你家的商品要上活動,在價格方面,被淘小二擠出來的水分是非常多的,也就是說,人家見多識廣,看著圖片就差不多能估摸出你產品的成本價,所以小二同志會死命的壓價。正是因為小二同志有此嗜好,所以,活動商品的最初定價還是相當重要的。你對活動產品的價格安排也就顯得非常重要。

第三,店內營銷策劃。好歹上一次活動,總不能浪費了這個流量,那麼是不是還要在店裡面做一系列的營銷策劃,諸如滿就送、搭配套餐等等,這一點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客單價。雖然這一點對客戶來講,有點不大情願,為什麼,因為凡是通過活動來購買的,基本上都是奔著活動產品來的。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顧客不買,不代表不能沒有。

第四,調貨。既然要上活動了,總要備貨備在這,總不能說賣完了再去進,那會就已經晚了。

第五,活動上線後的客服管理。搞過活動的同學應該清楚,比較好的活動上線了,那會你的客服工作就非常重要,你總不能一直跟客戶神聊吧,你這么一神聊,要麼讓其他客戶走人,要麼客戶收到貨後在評價中說你幾句,你要知道,他說的話可是展示出來的,這總不大好。而且,即便你想神聊,也沒這個機會,你那電腦一直彈對話,你自己也扛不住吧。從我搞活動的情況來看,好活動開始,電腦基本上就卡死了,所以,提前寫好自動回復很重要。在這個自動回復裡面,你要把能想到的都寫上去,不要怕文字長。關鍵是,盡可能的回復客戶的疑問。

第六,發貨。根據活動大小,提前准備一些貨總要先打好包,這個很重要,不然,如果客戶一多,你發貨速度慢,就會影響到店鋪的評分,所以,這一點務必清楚。

第七,售後處理。發貨之後,客戶陸續就收到貨了,這時候,麻煩也就來了,各種各樣的評論都有,比如遭遇差評怎麼辦?該如何解決,這些都是要考慮到的問題。

以上是一個活動策劃最簡單也是必須要考慮到的內容,而且,這個只是流程,作為活動策劃者還必須給這些環節,每個環節裡面安排一個人員來負責,在何時何地做什麼樣的工作,出現問題之後的內部協商機制是什麼等等。

總之,如果是策劃案,必須注意一點,流程要完整,還必須將該策劃案落實到執行層。你要進入到情境中,因為是你策劃的,你需要什麼樣的資源來配合你,在活動中會有什麼樣的情況發生,你如何解決和避免等等都要說清楚,至少要有所防範,如此,便是一個簡單的策劃案了

2016天貓雙十一活動方案二

背景

「雙十一」天貓商城一年一度的大型促銷活動,官方宣傳為全年最低價,消費者消費目的及購物情緒都會達到最高點。

活動目的:打造明星產品

繽綠作為新店難以得到商城活動展示位支持,利用這次高流量高成交額的機會推出店內活動,穩定老客戶,增加流動客,提高店鋪關注度、知名度、美譽度,提高市場佔有率,為下一步活動奠定基礎,最終達到提升銷售額的目的。

雙11打造明星產品

一、

明星產品的目的

明星產品是指在商品銷售中,銷售量很高的商品,人氣很高的商品。明星產品對於店鋪來說的意義極為總要。中閩弘泰,87元買一送一的明星產品占總成交額的40%,占總流量的53%(免費流量91.3%);宏源馨,99元買一送一的明星產品占總成交額的49%,占總流量的44%(免費流量88.9%);因此,打造繽綠的明星產品,不僅可以使品牌的形象在市場中佔有優勢,更可以給店鋪帶來更多的免費流量,活躍店鋪氣氛,帶動店鋪其他產品的銷售,提高店鋪銷售額、品牌關注率等重要作用。

雙十一,是全網都知道的購物節日,有很好的購物氣氛;利用雙十一打造明星產品,可以更好的縮短及達到更好的打造效果。

通過雙十一,繽綠店鋪的明星產品達到的效果為:月銷量1000件以上(刷單200-300單右---為15000元銷售額)。

二、

利用雙十一打造明星產品

1. 選款

根據繽綠品牌定位,將明星產品的打造制定的幾個競爭對手:宏源鑫99元買一送一,中閩弘泰,87元買一送一,森舟99元,香友90元買一送二。通過對這些產品的包裝、品質、促銷、產品重量的分析,決定拿「絕作」這款產品做買一送一的促銷,來打造成明星產品。

2. 內頁

根據消費群體的了解(上班族的人群),在產品描述的過程中,提出辦公室用茶的概念,以健康、簡單、方便的賣點來迎合消費群體的需要,重新製作產品的詳情頁排版。

3. 炒作

數據調查顯示: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90%的人最關注的是產品的銷量及評價(有體驗過的人評價內容),最大程度上決定了是否購買產品,所以在推廣前、中、後都要通過炒作銷量、評價來維護產品的體驗評價,達到更好的轉化消費群體。

炒作數量:前期為15單/天,中期為20單/天,後期為5單/天,成熟之後出現不好評價再刷部分單覆蓋不好的評價。

4. 推廣

在炒作完成後,需要培育產品的銷量,逐漸累加更多的銷量;在搜索中擁有更多的排名權重,達到獲取搜索流量的目的,從而降低推廣流量的佔比。

推廣的途徑為:站內以鑽展、直通車為主,活動為輔;站外以淘客為主。

在天貓雙11期間,購物熱情更高,氣氛更好,是不可錯過的一個好時機。在雙11預熱期間,單品銷售20單/天,雙11當天,「絕作」單品銷售400單左右。

流量構成比例:前期80%的推廣流量,中期60%的推廣流量,後期40%的推廣流量,成熟後,20%的推廣流量。 5. 資源整合

店鋪通過明星產品,可以讓繽綠旗艦店在淘寶同行業綜合排名上升,從而能獲得更多的淘寶站內資源(免費/付費),聚劃算品牌團、天貓積分、類目活動等,用來更進一步的提高店鋪的品牌形象,店鋪銷量。
6. 維護

在明星產品成熟後,保持每天200-300單的銷量,在保證流量的基礎上,進行產品的包裝、質量各個方面維護「絕作」的明星產品形象。

對購買過「絕作」明星產品的消費者,額外贈送7彩體驗裝,提高並促使消費者體驗店鋪其他產品,推薦更多其他產品,並促成銷售。

在明星產品成熟後,對擁有的訂單資料,通過微博、簡訊、電話等渠道維護顧客,對顧客進行CRM管理,針對性提高顧客的購買頻率,提高品牌粘度,提高品牌形象。

一、 活動計劃

促銷方式

以全店打折為基礎結合多種促銷形式進行。

1、打折——全場九折

2、買贈——針對絕作、總裁專供兩款單品(贈品待定)

3、優惠券——①無門檻無限制使用:10¥

②有門檻限制使用:20¥ 註:優惠券在活動前發放,活動當天只限領10¥面額優惠券,其使用日期為11月15日前。

4、套餐優惠搭配(方案)

5、秒殺

註:①活動當天分時間段開秒,以10元郵費的形式。

②頻率:11當天共秒殺6次,每次5件產品,每次秒殺限購1件。

③時間點、產品設置:11:45 絕作 14:45 造境 16:45總裁專供 20:45 絕作 21:45 造境 22:45總裁專供
B、活動內容:秒殺,目的:活動氛圍的營造

秒殺活動費用預算:絕作 40*5*2=400元 造境 128*5*2=1280元 總裁專供 268*5*2=2680元活動策劃價值總計:4110元
(成本合計約:2000元)

二、 流量計劃

流量構成:

1. 預熱期間時間:10.21-11.10

工作內容:

一、鑽展

1. 投放位置:新首頁首焦、首頁banner

2. 流程:鑽展文案編輯—鑽展設計製作—鑽展投放測試—鑽展數據分析—鑽展優化

二、直通車

1. 投放產品:絕作單品;總裁專供單品;店鋪首頁推廣

2. 投放地域:廣東、福建、北京、山東、海南、河南

3. 直通車活動:首頁熱賣單品

三、淘客

主推產品及傭金:絕作20%;總裁專供15%;造境10%;

四、搜索

1. 熱搜關鍵詞查找:數據魔方、top排行、淘寶首頁;雙11、狂歡節、瘋搶節等實時性的熱門詞彙。

2. 標題優化:融入到寶貝標題裡面,覆蓋到茶葉消費群體的搜索習慣里

五、店鋪聯盟

1.
聯盟商家:有共同消費群體的商家(男性、消費年齡25-45歲、中高消費能力、追求品質的人群。)建立獨立頁面或者友情連接方式,多方面資源共享。

2. 商家數量:至少4家。

六、微淘

推廣內容:店鋪雙11的促銷:秒殺、優惠券、贈品等內容。結合雙11的活動氣氛。

七、微博

1. 推送內容:店鋪促銷;單品促銷;

2. 推廣方式:通過微博官方推送工具(5元/1000次展現);精準選擇人群推送。

3. 廣告設計:設計發微博的產品廣告(流程:活動產品—活動文案—促銷內容—設

計—投放)

三、 客服及微博、微信計劃

一.電話回訪

A.重點客戶的回訪(200元以上)

B.一級顧客的回訪(100-200元) 會對顧客進一步的分類

a.14--19號 開始對之前購買200元金額客戶開始電話回訪 (店鋪需要前台人員的配合) B.10.21---11.1 開始對
一級客戶的回訪(100-200元以上)

內容:( 電話內容 以秋茶上新為題展開,在溝通的時候以單純的問候形式 再在談話內容直接再說明秋茶上新,希望老顧客們可以前來品鑒)
備註:1.客戶分類-----購買的產品及購買的頻率分類

2.撥打電話簡訊先行(先發簡訊給顧客之後再電話進行溝通,消除顧客對陌生電話的疑慮與尷尬性),簡訊要針對編輯

3.11月1日前完成所有電話回訪。並針對重點客戶進行再次回訪。

二.簡訊溝通 (與小楠,小芸商討) A.周五發(10.11)(秋茶上新簡訊),告知老顧客店鋪的秋茶已經上新,前來購物我們就送七彩體驗裝一盒
B.周一發(10.14)(慰問式簡訊,拉近與老顧客之間的距離,體現人味性) C.周六發 (10.19)(周末問候簡訊) 周一發
(10.21)(店鋪活動上線,雙十一預熱開始) D.周六發(10.26)(周末問候簡訊)

E.周二發 (10.29)一級顧客的簡訊 (100-200元) F.周五發 (11.1)重點顧客簡訊 (200元以上)

G.周日發(11.10)簡訊通知所有顧客 凸顯店鋪活動(找准合理時間點發送)

三.微博

A.秋茶上新在微博的宣傳

B.微博內容 ----怎麼品茶,對品茶的要素,茶具或者泡法在微博上一個普及

C.微博-----茶葉知識的普及

D.鐵觀音茶葉----重點說明 店鋪手工茶葉的好處

E.雙十一店鋪活動上線 預熱開始

F.茶葉製作說明(體現手工)區分於其他機械茶葉,體現手工茶的優勢

G.雙十一宣傳/店鋪宣傳 --------針對優勢產品 的一個亮相 (5元展現 1000次的 微博推廣)

C. 求助: 急需超市商品促銷應急預案

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1總則

1.1工作目的

建立健全應對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體系和運行機制,規范和指導應急處理工作,有效預防、積極應對、及時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組織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制定本預案。

1.3事故分級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圍,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分為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四級。

1.4適用范圍

在食物(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倉儲、運輸、流通、消費等環節中發生食源性疾患,造成社會公眾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潛在的重大危害,並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適用本預案。

1.5工作原則

按照「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的食品安全工作原則,根據食品安全事故的范圍、性質和危害程度,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實行分級管理;有關部門按照本預案規定,落實各自的職責。堅持群防群控,加強日常監測,及時分析、評估和預警。對可能引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採用先進科學技術,充分發揮專家作用,實行科學民主決策,依法規范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嚴格控制事故發展,有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做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後處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2應急處理指揮機構

2.1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

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根據需要成立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國家應急指揮部」),負責對全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和指揮。國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食品葯品監管局。國家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根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質和應急處理工作的需要確定。

2.2地方各級應急指揮部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事故級別成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在上級應急指揮機構的指導和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和指揮本地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由本級政府有關部門組成,其日常辦事機構設在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

2.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日常管理機構

食品葯品監管局負責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日常監管工作。地方各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要結合本地實際,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組織、協調以及管理工作。

2.4專家咨詢委員會

各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專家庫,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從專家庫中確定相關專業專家,組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專家咨詢委員會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工作提出咨詢和建議,進行技術指導。

3監測、預警與報告

3.1監測系統

國家建立統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監測、報告網路體系,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構建各部門間信息溝通平台,實現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建立暢通的信息監測和通報網路體系,形成統一、科學的食品安全信息評估和預警指標體系,及時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勢,對食品安全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防、早整治、早解決。設立全國統一的舉報電話。加強對監測工作的管理和監督,保證監測質量。

3.2 預警系統

3.2.1 加強日常監管

衛生、工商、質檢、農業、商務、海關、環保、教育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加強對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重點場所,尤其是高風險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包裝、貯藏、經營、消費等環節的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信息資料庫和信息報告系統,及時分析對公眾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發展趨勢,及時作出預警,並保障系統的有效運行。

3.2.2 建立通報制度

(1)通報范圍:

a.對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b.涉及人數較多的群體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現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通報方式:

a.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後,應當在2小時內向與事故有關地區的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通報,有蔓延趨勢的還應向地方各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通報,加強預警預防工作。

b.根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危險源監控信息,對可能引發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險情,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應當及時通報,必要時及時上報。

涉及港、澳、台地區人員或者外國公民,或者事故可能影響到境外,及時向香港、澳門、台灣地區有關機構或者有關國家通報。

3.2.3 建立舉報制度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向國務院有關部門舉報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隱患,以及相關責任部門、單位、人員不履行或者不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事故監管職責的行為。

國務院有關部門接到舉報後,應當及時組織或者通報有關部門,對舉報事項進行調查處理。

3.2.4 應急准備和預防

及時對可能導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進行分析,按照應急預案的程序及時研究確定應對措施。

接到可能導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後,應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並按照預案做好應急准備和預防工作;事態嚴重時及時上報,做好應急准備工作。做好可能引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信息的分析、預警工作。

3.3 報告制度

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系統。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應當按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的有關規定,主動監測,按規定報告。

3.3.1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單位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向當地政府、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及有關部門報告,也可以直接向食品葯品監管局或者省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報告。

3.3.2 報告范圍

(1)對公眾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損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2)涉及人數較多的群體性食物中毒或者出現死亡病例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3.3.3 下級向上級報告

地方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後,應當立即向上級人民政府和上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報告,並在2小時內報告至省(區、市)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府和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也可以直接向國務院和食品葯品監管局以及相關部門報告。食品葯品監管局和相關部門、事故發生地的省(區、市)人民政府在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後,應當在2小時內向國務院報告。

3.3.4 責任報告單位

(1)食品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企業及餐飲單位;

(2)食品檢驗機構、科研院所以及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單位;

(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發現)單位;

(4)地方各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

3.3.5 責任報告人

(1)行使職責的地方各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和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

(2)從事食品行業的工作人員;

(3)消費者。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得瞞報、遲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遲報、謊報,不得阻礙他人報告。

3.3.6 報告時限要求

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或有關部門應在知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後1小時內作出初次報告;根據事故處理的進程或者上級的要求隨時作出階段報告;在事故處理結束後10日內作出總結報告。

3.3.7 初次報告

應盡可能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危害程度、死亡人數、事故報告單位及報告時間、報告單位聯系人員及聯系方式、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後採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等,如有可能應當報告事故的簡要經過。

3.3.8 階段報告

既要報告新發生的情況,也要對初次報告的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包括事故的發展與變化、處置進程、事故原因等。

3.3.9 總結報告

包括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鑒定結論,對事故的處理工作進行總結,分析事故原因和影響因素,提出今後對類似事故的防範和處置建議。

4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

4.1 分級響應

Ⅰ級應急響應由國家應急指揮部或辦公室組織實施。其中,重大食物中毒的應急響應與處置按《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實施。當組織實施Ⅰ級應急響應行動時,事發地人民政府應當按照相應的預案全力以赴地組織救援,並及時報告救援工作進展情況。

Ⅱ級以下應急響應行動的組織實施由省級人民政府決定。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在國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組織協調市(地)、縣(區)人民政府開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超出本級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及時報請上一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根據事故發生情況,及時採取必要的應急措施,做好應急處理工作。

4.1.1 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Ⅰ級)

(1)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國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當及時向國家應急指揮部報告基本情況、事態發展和救援進展等。

(2)向指揮部成員單位通報事故情況,組織有關成員單位立即進行調查確認,對事故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確認的結果,啟動國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組織應急救援。

(3)組織指揮部成員單位迅速到位,立即啟動事故處理機構的工作;迅速開展應急救援和組織新聞發布工作,並部署省(區、市)相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4)開通與事故發生地的省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相關專業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事故發展動態。

(5)根據有關部門和專家的建議,通知有關應急救援機構隨時待命,為地方或專業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提供技術支持。

(6)派出有關人員和專家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必要時協調專業應急力量救援。

(7)組織協調事故應急救援工作,必要時召集國家應急指揮部有關成員和專家一同協調指揮。

4.1.2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Ⅱ級)

(1)省級人民政府應急響應:

省級人民政府根據省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的建議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需要,成立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指揮部,負責行政區域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的統一領導和指揮;決定啟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2)省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應急響應:

接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後,省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應當立即進行調查確認,對事故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確認的結果,按規定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提出啟動省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工作程序,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及時向其他有關部門、毗鄰或可能涉及的省(區、市)相關部門通報情況;有關工作小組立即啟動,組織、協調、落實各項應急措施;指導、部署市(地)相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3)省級以下地方人民政府應急響應: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在省級人民政府或者省級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按照要求認真履行職責,落實有關工作。

(4)食品葯品監管局應急響應:

加強對省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的督導,根據需要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赴事發地指導督辦應急處理工作。

4.l.3 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Ⅲ級)

(1)市(地)級人民政府應急響應:

市(地)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發生在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統一領導和指揮,根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的報告和建議,決定啟動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2)市(地)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應急響應:

接到較大食品安全事故報告後,市(地)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應當立即進行調查確認,對事故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確認的結果,按規定向上級報告事故情況;提出啟動市(地)級較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提出應急處理工作建議,及時向其他有關部門、毗鄰或可能涉及的市(地)相關部門通報有關情況;相應工作小組立即啟動工作,組織、協調、落實各項應急措施;指導、部署相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3)省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應急響應:

加強對市(地)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應急救援工作的指導、監督,協助解決應急救援工作中的困難。

4.1.4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響應(Ⅳ級)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縣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有關部門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縣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立即組織調查、確認和評估,及時採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按規定向同級人民政府報告,提出是否啟動應急救援預案,有關事故情況應當立即向相關部門報告、通報。

市(地)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應當對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給予指導、監督和有關方面的支持。

4.1.5 響應的升級與降級

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隨時間發展進一步加重,食品安全事故危害特別嚴重,並有蔓延擴大的趨勢,情況復雜難以控制時,應當上報指揮部審定,及時提升預警和反應級別;對事故危害已迅速消除,並不會進一步擴散的,應當上報指揮部審定,相應降低反應級別或者撤銷預警。

4.2 指揮協調

進入Ⅰ級響應後,國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有關專業應急救援機構立即按照預案組織相關應急救援力量,配合地方政府組織實施應急救援。

國家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根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情況協調有關部門及其應急機構、救援隊伍和事發地毗鄰省(區、市)人民政府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相關機構按照各自應急預案提供增援或保障,有關應急隊伍在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密切配合,共同實施救援和緊急處理行動。

事發地省級人民政府負責成立現場應急指揮機構,在國家應急指揮部或者指揮部工作組的指揮或指導下,負責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現場應急指揮機構成立前,先期到達的各應急救援隊伍和事故單位的救援力量必須迅速、有效地實施先期處置;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負責協調,全力控制事態發展,防止次生、衍生和耦合事故(事件)發生,果斷控制或切斷事故危害鏈。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啟動後,上一級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當指導事故發生地人民政府實施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工作。

4.3 緊急處置

現場處置主要依靠本行政區域內的應急處置力量。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發生事故的單位和當地人民政府按照應急預案迅速採取措施。

事態出現急劇惡化的情況時,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在充分考慮專家和有關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及時制定緊急處置方案,依法採取緊急處置措施。

4.4 響應終結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後,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終結,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分析論證,經現場檢測評價確無危害和風險後,提出終止應急響應的建議,報應急指揮部批准宣布應急響應結束。

5 後期處置

5.1 善後處置

省級人民政府負責組織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善後處置工作,包括人員安置、補償,徵用物資補償,污染物收集、清理與處理等事項。盡快消除事故影響,妥善安置和慰問受害和受影響人員,盡快恢復正常秩序,保證社會穩定。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保險機構及時開展應急救援人員保險受理和受災人員保險理賠工作。

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受害人給予賠償。

5.2 責任追究

對在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通報、報告、調查、控制和處理過程中,有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等行為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5.3 總結報告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善後處置工作結束後,地方應急救援指揮部總結分析應急救援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應急救援工作的建議,完成應急救援總結報告並及時上報。

6 應急保障

6.1 信息保障

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建立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專項信息報告系統。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後,應急指揮部應當及時向社會發布食品安全事故信息。

6.2 醫療保障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害的,衛生系統應急救援工作應當立即啟動,救治人員應當立即趕赴現場,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6.3 人員保障

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組織食品安全監察專員及相關部門人員、專家參加事故處理。

6.4 技術保障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技術鑒定工作必須由有資質的檢測機構承擔。當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時,受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揮部或者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委託,立即採集樣本,按有關標准要求實施檢測,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定性提供科學依據。

6.5 物資保障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所需設施、設備和物資,保障應急物資儲備,提供應急救援資金,所需經費列入同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6.6 演習演練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按照「統一規劃、分類實施、分級負責、突出重點、適應需求」的原則,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形式,組織開展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演習演練。

食品葯品監管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指導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演習演練工作。組織全國性和區域性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演習演練,以檢驗和強化應急准備、協調和應急響應能力,並對演習演練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

省級食品安全綜合監管部門要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結合應急預案,統一組織突發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演習演練。

有關企事業單位應當根據自身特點,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本單位的應急救援演習演練。

6.7 宣教培訓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廣大消費者進行食品安全知識的教育,提高消費者的風險和責任意識,正確引導消費。

7 附則

7.1 名詞術語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應包含有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質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導致消費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產生危及消費者及其後代健康的隱患。

食品安全的范圍:包括食品數量安全、食品質量安全、食品衛生安全。本預案涉及到的食品安全主要是指食品質量衛生安全。

食源性疾患:亦稱食源性疾病。凡是致病因素通過食物進入人體,使人體罹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的,都稱之為食源性疾患。

高風險食品:可能發生較高程度污染和危害的食品。

本預案有關數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數,「以下」不含本數。

7.2 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閱讀全文

與廣場促銷活動緊急預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肥市白馬電子商務產業園 瀏覽:98
銀行營銷社區活動方案 瀏覽:249
公安培訓方案 瀏覽:104
曼蒂廣場市場營銷 瀏覽:571
名人活動策劃方案ppt 瀏覽:599
網路營銷思想的內涵 瀏覽:506
營銷方案裝修 瀏覽:262
電子商務項目管理概念 瀏覽:590
樂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979
娃哈哈新品營銷方案 瀏覽:922
杭州市電子商務發展環境之研究 瀏覽:495
華潤萬家五折促銷活動是幾天 瀏覽:975
618拼多多的網路營銷方式 瀏覽:719
三名詞解釋題3網路營銷 瀏覽:789
當前市場營銷環境分析 瀏覽:346
楊凌電子商務孵化中心 瀏覽:233
鹵肉店微信營銷 瀏覽:186
區域環境創設培訓方案 瀏覽:329
大連招聘策劃方案 瀏覽:498
給教師培訓作文的講座方案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