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電子商務的部分目錄
中國電子商務 2014年13期
傳統百貨轉型發展的電商路徑——以徐家匯商城為例郭志鵬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現狀研究黃麗莉
網路購物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問題研究李超翠
小米手機營銷策略分析劉暢
電子商務影響經濟貿易探討唐德波
中國藝術品市場營銷分析尹鈺欣
淺議中國第三方支付法律監管體系的建設朱星
應勢而變——新媒體環境下企業微博營銷技巧羅珊
O2O電子商務模式下顧客忠誠度管理初探趙雪
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發展之我見蘇彩連
O2O電子商務商業模式探析刁培培
微信電子商務O2O初探董紹斌
電子商務對傳統銀行業的影響及對策分析余亞江
中國綠茶出口分析孫鏡貽
網店運營人才需求與中技電子商務專業的轉型徐晅
基於安全認證機制的跨平台單點登錄認證系統設計鄧平
淺析電力配網系統自動化新技術的應用杜艷潔
淺談疾病預防控制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焦建華
企業區域網的建設與維護李琳琳
淺談智能手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需求現狀及未來發展前景李征
防止非法接人和IP沖突的技術實現——讓網管員輕松管理不再為IP沖突和非法接入而煩惱劉延德
試論光纖通信在數字廣播系統中的應用與發展潘克輝
論酒店計算機網路維護與安全王穎
4G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探究王岩岩
推動高校信息化檔案創新管理的途徑探討王雪梅
石油企業信息安全現狀分析與防範措施思考許榮傑,劉斌
大數據驅動的綠色通信網路分析余榮
基於免費版MiniGUI1.6.10輸入法的移植胡海竟
中波天線匹配網路寬頻化設計探討張艷鋒,李長元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分析何雲
計算機網路通信安全問題與防範策略探究聶夢倢
辦公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魏茵,姜巍
職教城信息化規劃研究分析周俐
完善數據通信行業營銷的探究張俊哲
虛擬化技術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周雪梅
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信息體系建設張凌琿,劉天時
基於Matlab的層次分析法與運用時丹凌
淺析「操作系統」課程體系結構迎梅
醫院信息化建設探討孫子雯,徐海東
企業信息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探討鄒煜
全球在線視頻會議建設方案研究崔凱
電荷電量與電子比荷測量的研究陳磊
電子元件位置優化設計符裔
數字電視時代如何提升地方電視台的收視率黃淑英
循環流化床鍋爐運行及優化調整季策
試論航空遙感在煤田地質中的應用劉國海
石化企業電氣節能探討凌雪
汽車電源系統快速排查故障分析劉生峰
高速公路機電維護信息化管理策略探析潘哲,林璟
變配電電氣設備狀態檢修與精細化管理潘宗昊
電袋除塵器的產業化應用戚煥祥
變電檢修中傳統檢修模式與狀態檢修模式的對比王進學
提升無線電通信質量的技術分析吳九鵬
關於非同步電動機振動、雜訊檢修經驗淺談昊俊松
衛星導航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姚磊
② 2014電子商務交易額多少
2002年全球電抄子商務交易額大約為22935億美元.
2003年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到1.3萬億美元。
2004年全球b2b電子商務交易額到2004年預測將攀升到7.29萬億美元。
2006年世界電子商務交易額達12.8萬億美元,佔全球商品交易的18%.
③ 我國2014和2015年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分別是多少
2014年中國電商交易額約13萬億元
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16.2萬億
④ 誰有《2014-2018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趨勢分析及投資潛力研究咨詢報告》,可不可以發我一份,急用,謝謝
網購用戶佔比過半,移動平台增長迅速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路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61億,較2013年底增加5953萬人,增長率為19.7%;我國網民使用網路購物的比例從48.9%提升至55.7%。
網購交易年增長額過萬億
截止2014年12月中國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28211億元,較2013年的18851億元,同比增長49.7%。中國網路零售市場交易規模佔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6%,2013年達到8.0%,同比增長32.5%。
從國家大力扶持電商行業發展的動機來看,電子商務無疑成為了當前時代的選擇。筆者看來其中原因有三,首先是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經過三十餘年改革開放快速發展後,國家主導投資型增長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為繼,民間資本與中華民族的智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未來國家會開放更多的領域來歡迎民間資本的進入,鼓勵和引導民資進入投資市場是當前需要;其次,擴大國內消費,消化過剩產能。在國際經濟形勢增長低迷,國內需求增長乏力的情景下,前些年擴張的產能已經成為了負擔,特別是在處在「中國製造」產業鏈中的企業生存環境更是每況愈下,數據顯示中國4月匯豐製造業PMI初值49.2,遠低於預期和前值49.6,創12個月新低。最後是行業自身規范的需要,國家政策的出台既是對行業發展的肯定,同時也是為了規范行業管理,對行業中可能存在的「灰色地帶」提供法律依據,避免滋生行業系統性問題,起到了為行業快速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
⑤ 2010年到2014年來中國電子商務重要的法律法規
您好,158教育在線為您服務。,(轉)
中國電子商務經歷了從無到有,在電子商務發展的13年過程中,國家政策的監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政策的正確引導下,電子商務才得以不斷的發展壯大。2009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3.54萬億元,國內使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的中小企業用戶規模已經突破1250萬,而中國網購用戶的規模已經突破了1.3億人。
從2004年開始,我國電子商務政策法律的建設走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新的階段中,從國家層面、從各部委的層面、從各省市的層面來看,我們整個電子商務的發展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
以下為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對我國頒發的一些重要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進行盤點:
2004年8月28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於2005年4月1日起施行。《電子簽名法》首次賦予可靠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並明確了電子認證服務的市場准入制度。
2004年年底,在國務院辦公廳信息化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總理主持通過了《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闡明了發展電子商務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還提出了一系列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具體措施。
2005年3月31日,國家密碼管理局頒布了《電子認證服務密碼管理辦法》。
2005年4月18日,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組織有關企業起草《網上交易平台服務自律規范》正式對外發布。
2005年6月,央行發布了《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2005年10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意在規范電子支付業務,規范支付風險,保證資金安全,維護銀行及其客戶在電子支付活動中的合法權益,促進電子支付業務健康發展。
200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將「積極發展電子商務」作為一項重要的任務提出來。強調「建立健全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法律環境、信用和安全認證體系,建設安全、便捷的在線支付服務平台」。
2006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
2006年6月,商務部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關於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有效的避免了網上交易面臨的交易的安全性問題。
2007年3月6日,商務部發布了《關於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暫行)》。其目的是為了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推動網上交易健康發展,逐步規范網上交易行為,幫助和鼓勵網上交易各參與方開展網上交易,警惕和防範交易風險。
2007年6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聯合發布我國首部《電子商務發展「十一五」規劃》。
2007年12月17日,國家商務信息化的主管部門商務部公布了《商務部關於促進電子商務規范發展的意見》。該意見出台的目的在於,希望能夠促進電子商務規范發展,引導交易參與方規范各類市場行為,是防範市場風險、化解交易矛盾、促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2008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規劃》提出,要放寬市場准入,加強政策引導,鼓勵社會資金參與信息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財稅政策環境,鼓勵社會資金投向信息資源公益性開發以及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建設。進一步完善對信息服務領域的各項扶持政策。
2008年04月24,為規范網上交易行為,促進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國家商務部起草了《電子商務模式規范》和《網路購物服務規范》。
2008年,加大對電子商務的監管力度,北京工商局出台了《關於貫徹落實<北京市信息化促進條例>加強電子商務監督管理意見》,並有望被工商部門今後逐步在全國推行。
2009年4月,央行、銀監會、公安部和國家工商總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強銀行卡安全管理預防和打擊銀行卡犯罪的通知》的出台。《通知》被視為是在為牌照發放預熱。這似乎預示著國家監管部門開始真正著手加強對於第三方支付企業的監管力度。
2009年11月,商務部發布了《關於加快流通領域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政府部門對電子商務的引導和扶持政策。提出要扶持傳統流通企業應用電子商務開拓網上市場,培育一批管理運營規范、市場前景廣闊的專業網路購物企業,扶持一批影響力和凝聚力較強的網上批發交易企業。
2010 年6月1日,國家工商總局出台了《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其中明確規定,通過網路從事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自然人,應提交其姓名和地址等真實身份信息。該《辦法》的出台將促進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發展,促進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健康發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2010年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出台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要求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須在2011年9月1日前申請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且全國性公司注冊資本最低為1億元。該《辦法》的出台意在規范當前發展迅猛的第三方支付行業,對於行業規范發展將起到引導作用。
無疑,上述國家各部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規,為十三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的長期、健康、有序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證與標准規范。
。 ,。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⑥ 2014年電子商務貿易佔gdp比值
2014年電子商務貿易佔gdp百分之十五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內中國容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達7.85萬億,同比增長30.83%,按2012年的數據計算,電子商務佔GDP的比重已經高達15%,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利用好這一新引擎,對於啟動消費、擴大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具有重要意義
⑦ 2014年上市的電子商務企業有哪些
9月9日,阿里巴巴在紐約華爾道夫飯店(Waldorf Astoria Hotel)舉行了首場IPO路演活動,轟轟烈烈地拉開了赴美上市的帷幕,預計以243億的融資規模成就中美史上最大IPO,也成功地將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國的互聯網行業。據統計,截止八月底,互聯網行業內於2014年上市的知名企業多達十家,呈現一片繁榮之態。藉此之機,筆者就率先盤點一下2014年上市的互聯網風雲企業。
京東登陸納斯達克,電商江湖風雲迭起
要論2014上半年電商圈的大事,絕對非京東上市莫屬。5月22日股票代碼為「JD」的京東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價21.75美元,募資17.8億美元,市值達297億美元。在上市一個多月以來,市值飆升,一度逼近400億美元,躋身全國第四大互聯網企業,也被戲稱為「最值錢」的上市。而這風光的背後卻意味著電商江湖更為慘烈的廝殺,6月18日,京東迎來上市後的第一個店慶,天貓、蘇寧、國美、當當網、1號店不約而同聯手對抗,形成了電商江湖中罕見的圍攻,規模堪比「雙11」。如此看來,京東成功上市的刺激效果絕非一般。
值得注意的是,2014作為IPO大年,上半年成功上市的電商企業可不止京東一家。途牛旅遊網5月9日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雖然盈利能力欠缺,但是在線旅遊市場前景廣闊,仍被長期看好;聚美優品3月迎來最強美妝價格站,突破樂蜂網與唯品會的「圍剿」,5月16日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這一系列上市註定2014年的電商江湖不會平靜,不難預見,隨著阿里巴巴的上市,「雙11」的臨近,這場電商大戰的激烈程度將會繼續升級。
天鴿著陸香港聯合交易所,泛文化市場前景可期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泛文化娛樂市場前景漸顯端倪。天鴿互動緊隨新浪微博之後,於7月9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據了解,天鴿互動開盤價5.99港元,較5.28港元的發行價上漲13.4%,所募集資金達16億港元,市值則達到72.9億港元。而此前其在港公開招股部分便接獲7502份有效申請,共認購23.16億港元,即股票獲超額認購75.13倍,頗受資本市場追捧。這一泛文化娛樂的後起之秀,如何擁有如此強大的上市能力,值得細細推敲。
作為實時社交視頻平台,天鴿區別於同類企業「一對多」的視頻互動形式,經營包括9185、新浪SHOW等在內的七個「多對多」實時社交視頻專區,將用戶關系從單向的「獎勵、追捧」轉變為多向的「參與、互動、分享」,借而形成不同的社交文化圈。筆者認為正是這種「多對多」視頻串流模式才幫助天鴿成功地打開了二、三、四線城市的娛樂市場,成為天鴿上市的關鍵因素。而天鴿在O2O領域的創新,也為成功上市添磚加瓦。具體來說,其率先搭建了線上、線下聯動的KTV實體店,引進自主研發的K歌系統,並將線上「贈送虛擬禮物、K歌評分、包房間PK、地域排名」等玩兒法引入線下KTV體驗店,實現線上、線下互通的K歌娛樂。這種用戶體驗價值的超高實現,也為天鴿的上市創造了真正的機遇。
其實,筆者認為上市只是天鴿的一個開始。未來,泛文化市場的演變或許會更加多元化,移動互聯網、移動游戲、O2O等互聯網變革將會帶來更多的挑戰,而天鴿也已經嘗試將發展觸角伸向手游業務及視頻醫療業務,那麼它能夠走多遠?我們拭目以待。
智聯招聘掛牌紐交所,老牌招聘企業高速轉型
等了17年,智聯招聘終於在6月12日於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價14.51美元,募資7573萬美元,市值約為7.32億美元,是繼前程無憂後第二家赴美上市的中國招聘網站,也是2014年第九家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
事實上,上市後不久,智聯招聘就緊接著宣布轉型,從招聘網站向職業發展平台變革。一面追尋自然人的職業發展軌跡即新人、白領、高管,預備針對每個階段推出評測、招聘、培訓等服務;一面又重磅打造人才平台「卓聘」,填補金融市場人才缺口;同時,也宣布市場轉移,從一、二線城市轉移到三、四線城市,智聯招聘的一系列動作就如同閃電上市一樣快,這種優化轉型的做法也讓不少業內人士對智聯招聘上市後的發展持肯定態度。筆者認為智聯招聘借上市機遇轉型擴張是一種大膽的改革,在越來越細分化的招聘市場中,職業社交、垂直招聘、在線教育等都有可能成為智聯的新機會。但是在前程無憂的激烈競爭下,在58同城、趕集網、SNS招聘、微信等新模式的沖擊下,智聯招聘的轉型之路還是異常艱苦的,它的快速變革、高速轉型能否讓這個老牌垂直電商企業繼續盈利下去,也需要進一步觀望。
除了上述三家企業之外,2014年還有新浪微博、途牛網、樂居、聚美優品、迅雷、獵豹樂逗游戲等互聯網企業成功上市。從中不難看出,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企業的發展空間巨大,融資幅度的不斷上升也為上市帶來了更大的機遇。然而挑戰與機遇並存,對於上市後的可持續發展,互聯網企業還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