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物流成本角度分析為什麼跨境電商很難想國內電商那樣發展
一)物流成本高
物流成本一般為總成本的30%~40%,但是中國跨境電商的物流成本則更高。由於涉及跨境貿易和跨境物流,物流的產業鏈和環節更長,包括國內物流、國內海關、國際運輸、國外海關、國外物流等多個環節,尤其是海關和商檢,操作難度和風險更高,無形中增加了中國跨境電商的物流成本。
(二)運輸及配送周期長
根據Focalprice的客戶滿意度調查,發現客戶對跨境電商最大的抱怨集中在物流方面,而物流周期長又是客戶抱怨的重點。跨境貿易自身的特點使得物流的產業鏈和環節更長,加上清關和商檢的周期,導致中國跨境電商物流周期要遠遠長於國內電商物流。在跨境物流上,運輸與配送時間問題突出,短則半個月一個月,長則數個月,遇到購物旺季,如聖誕節,物流時間會更久。許多電商止步於物流配送,加上清關和商檢的時間,跨境物流的周期則更久,這已成為制約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一道屏障。
(三)政治、文化、法律、海關等風險
依據波特的PEST模型,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影響頗深。跨境電商涉及跨國交易,無法迴避當地的政治、知識產權、區域習慣、政策變化等因素。烏克蘭政變、越南政局動盪、巴西高賦稅高福利、伊斯蘭國家宗教信仰、東南亞排外政策和地方保護主義等諸多因素,對中國跨境電商物流都會產生較深的影響。
(四)匯率風險
跨境貿易涉及到匯率兌換的問題。當一國貨幣貶值或升值時,稅率就會發生變化,從而間接導致跨境電商利潤的縮減。以盧布為例,自2013年起,盧布對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下降,貨幣持續貶值。中國跨境電商在網上交易時用盧布結算,回款卻是人民幣,因為盧布的持續貶值,導致從事對俄業務的中國跨境電商利潤下滑。
(五)退換貨物流難以實現
中國跨境電商物流環節多、涉及面廣,整個物流鏈條的各節點都會產生退換貨物流,退換貨也是困擾跨境電商的一大難題。電子商務的自身特點導致退換貨比例高,物流周期長、貨品質量問題、貨品的丟失、海關和商檢的風險、配送地址的錯誤等一系列問題,都導致了退換貨物流的產生。尤其在歐美發達國家,當地「無理由退貨」的消費習慣和文化,使得中國跨境電商的退換貨率呈現持續增長趨勢。由於涉及跨境通關和物流,退換貨很難有一個順暢的通道返回國內,各種相關成本的增加,甚至出現由退換貨導致的費用嚴重超出貨品的價值,這是中國跨境電商無法接受的,從而出現難以實現退換貨的現象。
五、對策建議
2013年是中國跨境電商元年。經過一年多的發展,中國跨境電商市場初步成形。伴隨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政府相關政策的逐步完善,未來幾年將迎來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黃金期。電商和物流相伴共生,跨境電商物流問題也不斷涌現,嚴重影響和制約著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為了應對諸多物流問題,不少中國跨境電商紛紛涉足海外倉業務。通過在海外設立倉庫,可以有效地解決中國跨境電商所遇到的諸多物流問題。
㈡ 從物流成本管理角度分析一下為什麼跨境電子商務成為各個商家必爭之地
你可以去研究下、、、、、、、、、
㈢ 電子商務企業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
以下有幾種途徑 第一、通過對商品流通的全過程實現供應鏈管理,提高顧客的物流服務來削減成本。降低物流成本不僅僅是企業物流部門或生產部門的所關心的,同時也是銷售部門和采購部門的責任,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標貫徹到企業所有部門當中。提高顧客的物流服務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超過必要量的物流服務有礙於物流效益的實現。 第二、通過效率化的配送來降低物流成本。企業實現效率化的配送,提高裝載率及合理安排配車計劃,從而降低配送成本。 第三、利用物流外包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降低投資成本。企業把物流外包給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縮短商品在途時間,減少商品周轉過程的費用和損失。 第四、藉助現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企業採用信息系統一方面可使各種物流作業或業務處理能准確,迅速的進行;另一方面通過信息系統的數據匯總,進行預測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發生的可能性。電子商務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運用來實現商品交易以及交易管理等活動,並達到了高效率、低成本、網路化和全球化。電子商務的核心優勢是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終消費者,第三方物流提供的物流服務更多樣化、更快捷、服務水平更高,幫助企業節約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在電子商務交易中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處理都可以通過計算機和網路通信設備來實現,只有物流目前除少數商品和服務可通過網路傳輸實現外,大部分仍需通過傳統的物流運輸實現配送。電子商務發展形成的巨大物流需求促進了第三方物流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強大競爭優勢,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電子商務手段來改造傳統流通渠道,從而引發了流通模式的變革,使得企業對第三方物流的需求增多。另一方面,電子商務的成本,同時電子商務實現決策,簡化了物流過程,極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 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大多仍是各自為政,企業小、少、弱、散,功能單一,管理水平不高,技術服務水平低,這就決定了我國物流企業無法應對加入WTO後出現的跨國物流公司的競爭. 能夠適應市場的需求,與客戶雙贏的真正有效的第三方物流,應該是建立在信息化技術建設才是解決我國電子商務環境下現代物流發展瓶頸的關鍵所在。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第三方物流發展正是強調利用信息化手段,藉助電子商務平台,通過實現物流基本信息的維護與管理,以及與服務供應商、客戶的信息交互,優化決策,部門評價、財務管理等各項職能來優化物流企業管理,更好地為客戶提供物流服務。 據說數據池技術在商業領域的使用有望使眾多企業電子商務開支將進一步降低,並減少其物流成本。憑借這個數據池,供貨商和經銷商可更快地交換准確、最新且符合國際貨品編碼標準的產品信息,從而減低物流成本。
㈣ 物流成本比率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指標
物流成本分析的成本指標: 物流成本降低率,指物流成本的降低額與物流成本基數之比。物流成本降低率=物流成本降低額/基期物流成本總額 ×100% 其中,物流成本降低額=基期物流成本總額-報告期物流成本總額 同樣方法,按現代物流企業各個作業中心的各項作業來設置物流成本指標,具體包括裝卸、運輸、倉儲、配送等各項作業,例如 運輸、裝卸作業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其中,每種運輸方式的單位成本以費用/噸公里來表示。 平均倉儲成本,指倉儲費用之和與庫存平均額之比。平均倉儲成本=倉儲費用之和/平均庫存額 ×100% 單位存儲成本:存儲成本以費用/噸天來表示。 因為存儲總是和搬運聯系在一起,搬運成本也可以納入到存儲成本中。搬運成本隨著產品搬運量自 然增長,是相對變化的,反映了每一單位產品生產量的搬運邊際成本。 存儲成本和搬運成本之和構成了單位存儲成本,以費用/噸表示。 配送作業總成本及單位成本 物流管理和行政成本是以單位運輸成本和單位倉儲成本之和的百分比來計算的。
㈤ 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成本構成分析
網路B2C電子商務企業的物流模式及成本研究,自己慢慢看!
㈥ 如何進行物流成本分析與控制
物流成本分析
1、可以採用會計方法、統計方法或數學方法。
2、在實際工作中,有對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作業成本分析法,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技術方法主要有指標對比法和因素分析法。
1)對比分析法
這是實際工作中廣泛應用的分析方法。
物流成本指標的對比分析一般有三個方面:實際物流成本指標與計劃指標對比;本期實際物流成本指標與前期實際物流成本指標對比;本期實際物流成本指標與同行業先進水平對比。
2)因素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將某一綜合指標分解成若干個相互聯系的因素,並分別計算、分析每個因素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
物流成本升降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概括起來主要有兩類:一類為外部因素,另一類為內部因素。
3)作業成本分析法
作業成本分析法是一種新的成本核算體系設計思路,其基本原則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它認為企業通過執行各種作業(活動)把資源轉化為對外的產品和服務,因此作業是成本核算的中介。
控制方法:
加強庫存管理,合理控制存貨
實行全過程供應鏈管理、提高物流服務水平
通過合理的配送來降低物流成本
利用物流外包來降低物流成本
㈦ 物流成本分析都有哪些步驟方法
物流成本分析的方法:
1、物流成本分析可以採用會計方法、統計方法或數學方法。
2、在實際工作中,有對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作業成本分析法,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技術方法主要有指標對比法和因素分析法。
1)對比分析法
這是實際工作中廣泛應用的分析方法。
物流成本指標的對比分析一般有三個方面:實際物流成本指標與計劃指標對比;本期實際物流成本指標與前期實際物流成本指標對比;本期實際物流成本指標與同行業先進水平對比。
2)因素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將某一綜合指標分解成若干個相互聯系的因素,並分別計算、分析每個因素影響程度的一種方法。
物流成本升降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概括起來主要有兩類:一類為外部因素,另一類為內部因素。
3)作業成本分析法
作業成本分析法是一種新的成本核算體系設計思路,其基本原則是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它認為企業通過執行各種作業(活動)把資源轉化為對外的產品和服務,因此作業是成本核算的中介。
物流成本分析的步驟:
1、確定分析目標。
2、明確分析對象。
3、制定分析計劃。
4、收集基本數據。
5、統計與核算。
6、得出分析結果,提出改進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