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跨境電商。請問跨境電商平台有哪些國內比較出名的有哪些網易考拉海購算跨境電商平台嗎
①跨境電商平台:速賣通、亞馬遜、eBay、Wish、蘭亭集勢、敦煌版;eBay;
②亞馬遜和eby、wish還有速賣通這四權個據我的了解是經常性能出現在我們的眼前的;
③網易考拉海購是網易旗下以跨境業務為主的綜合型電商,也是屬於跨境電商平台的。
B. 網易考拉被賣後,丁磊真的放棄電商了嗎
我覺得他並不是放棄了電商,而是因為他覺得應該馬上去退縮了的。
C. 網易考拉20億美元賤賣,這個價格阿里是賺了還是虧了
近日,網易與阿里巴巴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團以20億美金全資收購網易旗下跨境電商平台網易考拉。這個價格,阿里是賺了還是虧了?
還有一個就是,中國的進口電商還在初期,中國的進口空間將不斷擴大,阿里為了抓住跨境的機會與政策紅利,收購考拉充分發揮生態協同效應,持續優化中國消費者的進口商品消費體驗,這也是件錦上添花的事。畢竟網易考拉的佔有率超過了天貓國際,二者的整合讓阿里系占據了跨境電商的半壁江山,是不是一個很好的生意?
這個價格虧不虧,就看個人的理解,合作就是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沒有虧了賺了,你覺得阿里是虧了還是賺了?
D. 網易考拉海購是自營型跨境電商還是平台型還是自營+平台型的
網易考拉海購目前是自營型跨境電商,
網易嚴選屬於自營+平台型的,
E. 網易考拉3月28日搞活動,想問這是什麼電商節
要怎麼說呢,都是自營跨境電商平台,洋蔥OMALL是分散的小單位,網易考拉是集中的大平台,都有保障,不過洋蔥OMALL,可以當店主賺錢。
F. 網易為什麼願意賣掉跨境電商市場份額第二的網易考拉
近日,網易考拉就要被阿里巴巴收購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大有已經成定論之勢。據稱,雙方目前除了具體收購金額(大概在幾十億美元的范圍)尚未敲定之外,各項具體業務及細節已經確定的差不多了。
這可能就是網易考拉謀求被收購的直接原因。
以直營作為主打模式的網易考拉雖然幫助它在行業中站穩腳跟,但這種「重」模式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巨大的運營成本、高企的庫存壓力正在讓網易考拉越來越難以突破現有困境。
隨著國內電商行業的競爭愈發進入「下半場」,以往聚焦有限品類、堅持自營來保證整體產品與服務體驗的網易考拉正在不斷地開拓全品類條線,現在的它其實更像是一家綜合電商平台,SKU數也早已超過了1000。
品類擴張之下,考驗的就是平台的資本實力和運營實力了。但網易考拉並沒有找到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數據顯示,網易電商近兩年來的庫存壓力都非常大,其存貨金額往往比旗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金額還要高。雖然網易方面從去年底開始採取了各種促銷方式來清理庫存,但根據網易發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其存貨金額仍然高達40億元。
於是網易電商又開始陷入「高庫存-促銷清庫存-毛利率大幅下降」的惡性循環,特別是在2018年第四季度,網易電商的整體毛利率只有4.5%,考慮到各種經營成本、物流成本,網易電商明顯做的是虧本買賣。
不促銷就高庫存,平台營收增長也缺乏拉動,而大幅促銷又讓本來已經利潤有限的網易考拉更加利潤堪憂,網易考拉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在網易考拉聚焦的跨境電商之外,它又很難找到新的增長點,因為以天貓、京東、拼多多等為代表的綜合電商平台仍然強勢,而細分賽道中也還有更多玩家。
另外,近幾年網易考拉還多次陷入假貨風波,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暴露出了網易考拉在平台運營上的「有心無力」,平台在消費者層面的口碑開始下滑。
綜合以上種種,不難看出其實對於網易來說,賣掉網易考拉不失為解決目前困境的「最優解」,電商市場難以突圍而出,不如就乾脆切割其中部分業務,轉而開拓其他領域或繼續深耕游戲、音樂等主營業務。
萬億海外購市場,或將成為阿里囊中物
雖然網易因為種種原因可能要選擇退出海外購市場的爭奪,但電商巨頭們對於海外購市場的覬覦不會停止。
電商老大阿里就不用說了,跨境電商一直是阿里巴巴業務布局的重點,天貓國際目前穩居國內跨境電商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與此同時,社交電商新貴拼多多也在眼饞海外購市場,據媒體報道,拼多多在此前以「可能基於引入外部更有信服力的平台商品,能提升拼多多正品保障和品牌說服力」的緣由,也考慮收購網易考拉。這有可能是加速阿里收購網易考拉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目前來看,阿里收購網易考拉似乎更像是狙擊競爭對手的戰略布局,畢竟天貓國際目前的行業地位仍然穩固,它如果吞下了網易考拉,那麼無外乎是將自身的海外購壁壘構建地更加嚴密。
若二者最終合並成功,那麼天貓國際+網易考拉的市場份額總和將超過50%,這無異於宣稱阿里巴巴在國內跨境電商市場獲得了「壟斷性」的優勢。
再加上阿里巴巴在電商運營、供應鏈、物流、大數據領域的強大優勢,萬億海外購市場或將不可避免地成為阿里囊中物,京東、拼多多等平台想要分一杯羹將會變的更加艱難。
G. 網易為什麼願意用20億美金把考拉賣給阿里
網易考拉的816大促還在持續,開屏頁上的小考拉坐在熱氣球上,向下面的摩登都市撒著錢,商場里滿298減200等各種福利不斷,「瘋搶進行中」的活動刺激著人們的購買欲,一派消費時代的繁榮景象。
丁磊認為,網易在電商這個廝殺激烈的行業里,他的法寶就是「工匠精神」。他解釋道:「我們的產品有一個共性,不管是新聞客戶端、有道詞典、音樂、閱讀,我們都是精益求精。這些是信息服務產品。而考拉海購是一個電商產品,也要求精益求精。」
H. 如果阿里和網易考拉合作,會對跨境電商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網易考拉的816大促還在持續,開屏頁上的小考拉坐在熱氣球上,向下面的摩登都市撒著錢,商場里滿298減等各種福利不斷,「瘋搶進行中」的活動刺激著人們的購買欲,一派消費時代的繁榮景象。
艾媒咨詢發布的《2019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網易考拉以27.7%的市場份額位居國內跨境進口市場首位,連續第四年穩居市場份額第一。天貓國際、海囤全球、唯品會分別以25.1%、13.3%、9.9%列為其後。618期間,考拉也成為了用戶最主要使用的海淘平台,網路口碑的好評指數也占據了第一。
後勁乏力,跨境難做
看似漂亮的成績背後是高昂的成本和風險。
自營模式對供應鏈和倉儲的要求很高,線下擴展也需要大量資金加持,與此同時,流量也越來越貴。不同於天貓國際背靠阿里這棵大樹,可以通過阿裏海量的用戶獲得新增客群,考拉並不具備這樣的電商生態優勢,原來通過網易內部獲得的流量已經見頂,再持續獲客的成本很高。有知情人士曾向媒體透露,網易系電商的獲客成本高達200元。
燒錢的考拉拖了集團的後腿。今年二季度,網易電商業務的毛利率略微上升,達到了10.9%,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別是10.2%和10.1%。相比起來,游戲業務的高利率為63%、廣告業務的為55%,差距相當大。
凈利潤的減少更讓人憂心。2016年至2018年,網易的凈利潤呈一條陡然下滑的曲線,分別為:116.05億元、107.08億元、61.52億元。2018年凈利潤同比下降42.5%,退回到2015年的水平。
不僅燒錢,增速也在跌落。從2018年開始,電商業務增速六個季度的持續下滑,從2017年的175%跌倒今年Q2季度的20.2%,低於同期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增速。
不僅燒錢,考拉的坑網易也很難填上。
丁磊曾經推薦過一本叫《一勝九敗》的書,他說:「看他(柳井正)每一次怎麼踩坑,踩完坑之後又怎麼改正。他是一個踩了無數坑的人」,如今考拉的發展里,假貨的坑就被踩了數次,一直得不到完滿解決。
5月30號,一篇名為《取證285天,我把網易考拉給告了》的文章引起了廣泛關注,作者稱其老婆在考拉自營店買了植秀村的卸妝油,花了將近400塊錢換來了「徹頭徹尾的假貨,連高仿都不是」。去年2月,考拉陷入「雅詩蘭黛」假貨風波,中消協控訴考拉的部分雅詩蘭黛產品是假貨,考拉發文否認,而出具假貨鑒定結果的,正是雅詩蘭黛中國公司。
假貨只是表象,它直指考拉的軟肋:花了重金,供應鏈把控能力依舊有限,在貨源環節缺乏把控力。
和嚴格意義上京東一類平台的國內品牌自營方式不同,考拉在全球的采購很多並不能直接和品牌合作,只能和本地的授權營銷商合作,一旦營銷商自己做手腳,比如一些韓妝品牌的本地營銷商在真貨里摻著假貨賣,平台不僅很難發現,而且要承受口碑下降的後果。
考拉曾寄希望於和亞馬遜的合作,一旦與其聯手,考拉就可以在海淘業務的供應鏈上得到支持,解決貨源的問題,然而這一計劃最終因「價格沒談攏」而告吹。
庫存也成為了一個問題。從2017年Q4開始,在7個季度里,有5個季度網易電商的庫存金額高於現金額,平均存貨為51億元,到了2018年Q3一度達到了63億元的高峰。大力的促銷活動清除了部分貨存,不過到了2019年Q2庫存金額依舊有40億元。清庫存不僅拉低了利潤,但更大的問題在於,一旦停止大力度的促銷活動,本來就放緩的營收增速會進一步降低。
不同於還有下沉紅利可吃的拼多多,考拉主打「消費升級」,核心用戶是有較高消費能力的女性用戶,根據海倉科技的數據來看,考拉女性活躍用戶佔比90%以上,一線二線城市的比重高達86%,這一人群的自然增長紅利已經見頂,考拉每拓展一個新的用戶,都會更加艱難。
網易坐不住了,CFO楊昭烜在二季度財報電話會中表示:「電商業務方面需要在增長速度和電商盈利模式兩者之間達到平衡,網易的經營理念並不支持用不惜虧損來換取快速增長的模式。」
曾經給予厚望的「下一個網易」成為了賠錢急於出讓的「燙手山芋」,相比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丁磊這次選擇了務實地止損。
相比起苦撐,把考拉送入阿里的懷抱可能是一個不壞的選擇。
網易淡出,巨頭誕生
賣掉考拉可以帶來一筆不菲的現金收入,還能在短期內提振股價。
8月15號,網易以335億美元的市值一度超越網路的332億美元,成為國內第五大互聯網公司。截止發稿,網路以338億美元的市值再度高於網易的330億美元,但兩家公司的市值已咬得很緊。
最大的好處仍然在於及時止損。
考拉在19年簽約的品牌中,大多數還是母嬰產品,品類拓展之路步伐偏慢。而天貓國際在首屆進博會上明確表示,預計將在5年內實現超過120個國家與地區的進口覆蓋,商品品類從4000種擴充到8000種以上。供應鏈只是其中一環,阿里的物流和流量都比網易更有實力,果斷放棄一場艱辛的戰爭,對網易來說可能不是壞事。
網易CFO楊昭烜在8月9日的財報電話會議回答,短期內公司還是會專注於提高電商業務規模,同時強調「不過,話說回來,在不斷增長規模的同時,我們也會非常謹慎地把毛利率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
不僅是考拉,集團一直在為旗下產品謀求新的資金和戰略合作夥伴。此前有消息稱網易有道計劃融資至少3億美元,尋求赴美上市。去年11月,網易雲音樂也公布了新的融資消息,融資額超6億美元,融資後估值達到35億美元。
對於阿里來說,拿下考拉也有諸多好處。
天貓國際和考拉是國內跨境電商的頭兩名,兩者市場份額加起來超過50%。如果阿里順利接手考拉,就占據了國內海淘的半壁江山。此舉也是以攻為守,阻擊拼多多和京東在國內跨境電商上聯手考拉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對於阿里有戰略性價值。有分析稱,馬雲一直在大力推進eWTP的全球化電子商務平台,一年飛幾十個國家就是為了拉國家元首和商業領袖加入組織。天貓和考拉的融合有助於整理國內的產業鏈,為海外出口的發展布局。
雖然考拉目前的業務市場份額最高,融入阿里之後,仍有很多提升空間。考拉的供應鏈和物流已具備規模,和阿里還有很多差距,此外,一旦考拉背靠阿里,流量獲取和利用率,品類的拓展上,都有望獲得明顯提升。
下一步,考拉和天貓具體如何做整合會是重點。《財新》從一位接近阿里高層人士獲悉,整合可以用阿里當時收購外賣平台與口碑融合的模式:「網易只是賣資產,管理團隊可以自己選擇去留」。
關於考拉員工的去留,各種傳言不斷。一種說法是部分員工或將立即被裁,期權作廢,n+1賠償,有的說法是,員工基本保持穩定。一名網易員工在脈脈上留言:「網易二期食堂,816大片考拉的人穿著印有考拉標志的黑色衣服,莫名心酸。」
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台零售進出口商品總額1347億元,增長50%,其中,出口561.2億元,增長67%,進口785.8億元,增長39.8%。海淘的未來,增長依然可期,不同的是,網易選擇體面退出,阿里選擇深入進擊。
國內跨境電商巨頭或將誕生,丁磊「再造網易」的電商夢也醒了
I. 考拉海購是網易旗下的電商平台么求解答!
是的
這行並不是靠差價賺錢啊!他有網易這個牌子可以吸引很多人相信他買他的東西
東西也超級便宜
J. 為什麼說失去網易考拉的網易,長遠來看絕對是一筆虧本買賣
阿里的一項重大收購活動,被掩蓋在阿里近期重大人事變故之下,阿里巴巴已完成對網易考拉約20億美元的收購。這一收購案激起的連鎖反應並不亞於馬雲退休。網易考拉和天貓國際堪稱當下跨境電商行業的「兩強」,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二者一旦合並,或將直接改變行業格局。
曾經,丁磊還親自為網易考拉海購的上線打廣告,親赴韓國洽談美妝品牌合作。也可以看出丁磊曾經對網易考拉有重視。在2015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丁磊坦言,他希望未來三到五年,網易考拉海購可以在市場上達到500億到1000億的規模,在電商領域再造一個網易,而這期間恰逢跨境電商爆發的紅利期。
考拉不僅承載了網易的電商夢,近幾年在跨境電商市場上的表現也確實令人艷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