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活动策略 > 非营利组织营销活动特点

非营利组织营销活动特点

发布时间:2021-04-13 19:17:33

㈠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是什么

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1、非营利性;

2、所提供的服务具有福利性特征;

3、公共性;

4、有多样化的资源支持系统。

非营利性组织的团体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政府性组织,如政府部门、法院、检察等行政机关,政府工作的内容是为各类公众、团体进行服务,必须在人民大众心目中树立一个公正、廉洁、高效、开明的社会形象;

公益性的团体组织,如基金会、社会志愿者协会、慈善机构等;宗教类团体组织,如宗教协会、教堂、民间宗教机构等;文教类的团体单位,如学校、研究所、教育部门、文艺团体等;

环保类团体组织,如绿色组织、动物保护者协会等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类团体组织,如消协、法律援助中心、社区业主管委会等。

(1)非营利组织营销活动特点扩展阅读:

非营利性组织产生原因:

二战后,一方面,人们对两次大战进行了反思,战争给社会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和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民族间的、地区间的、国家间的差别和矛盾继续存在,并可能激化。人们发现,社会中的两大部门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活动与公共需求的平衡需要。

于是,社会组织形态开始蛹化,逐渐出现了第三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也就是社会公益部门。

如出现了联合国,以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建立世界银行,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做扶贫性质的援助性贷款工作;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关注支持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与健康问题;WTO组织也属于这种非政府组织。

这些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大大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这些公益组织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

㈡ 非营利组织及其特点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简称NPO)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迅猛发展。非营利组织独立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之外,作为社会的第三部门,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非营利组织可以界定为以服务大众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志愿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非营利组织一般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等特性,在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信息提供、社区服务、环境卫生、特殊人群教育、老年人照顾、学术研究、文化发展等多项社会管理职能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育民主价值观,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水平,制约政府权力,有助于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现已成为当代社会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力量(吴东民等,2003)。

㈢ 试述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及其特征。

非营利组织一般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

非营利组织不存在利润指标

在企业财务中,利润指标能为衡量企业绩效提供标准,为企业提供量化分析的方法,使企业的分权管理成为可能,也便于进行不同组织之间比较。然而,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为社会公益服务的组织。在非营利组织财务中通常缺少利润这一指标,这使得管理的系统性受到损害:管理人员经常难以就各种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对于一定的投入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组织实现自己的目标也难以确定;分权管理的操作难度加大,许多决策不宜下放给中下层管理人员;不同非营利组织之间也无法进行绩效的对比。

非营利组织责权利不是十分明确

对企业而言,内部管理通常可划分为许多责任中心,对每一责任中心都明确其职责,并赋予相应的权力,在对其职责履行进行考核评价的基础上,给予其相应的利益。而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由于不存在利润指标,对各部门的职责履行的情况难于考核评价,因而对于各部门的责权利也就无法十分明确。

㈣ 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1)组织性。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必须是一种机构性实体。因此,这个组织必须有一个组织章程、组织运行规则、工作人员或其他一些相对持久的指标。

正如作为盈利组织的公司在设立时必须有公司章程、固定经营场所、最低限额的注册资金等一样。

(2)独立性(自治性)。非盈利组织一般是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自身活动的组织,不是政府的下属机构,一般不受政府控制,有自己的董事会,独立地完成组织的使命。

(3)自愿性。这种组织使命的完成通常是团体成员(会员)自愿参与的结果,特别是一些公益服务组织,其会员、成员从事服务时,通常是义务的、无偿的、自觉的。

(4)不分配利润。非盈利组织并不意味着组织不能靠自己的经营行为创造收入、创造利润,而是不能把利润分配给那些管理和经营这个行业的成员或会员。

事实上,在很多国家,从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是非盈利组织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这个收入占总资金来源比例在美国是52%,英国是48%,意大利是53%,也就是说。

非盈利意味着不为业主或管理者个人谋利,而是把多余的收人也用在完成组织的使命上。

(4)非营利组织营销活动特点扩展阅读:

非营利组织产生原因:

二战后,一方面,人们对两次大战进行了反思,战争给社会造成了空前的灾难和巨大浪费;另一方面,民族间的、地区间的、国家间的差别和矛盾继续存在,并可能激化。

人们发现,社会中的两大部门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活动与公共需求的平衡需要。

于是,社会组织形态开始蛹化,逐渐出现了第三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也就是社会公益部门。如出现了联合国,以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建立世界银行,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做扶贫性质的援助性贷款工作;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

关注支持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生与健康问题;WTO组织也属于这种非政府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和发展大大有利于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这些公益组织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影响越来越大。

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三大部门内在也发生了变化。逐渐按照市场的要求来进行改造和建设,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因市场化的选举竞争和规则的执行使政府腐败逐渐消除。

社会服务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非营利性组织则通过公平的竞争主体和公行的自律互律准则,促进公益市场的透明化,提升公益组织的效率,增进社会的文明与和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非盈利组织



㈤ 非营利组织营销的意义(急·~)

营销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及必要性 :

  1. 非营利组织营销是自身的需要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营利性组织在社会服务领域的 介入 ,非营利组织内逐渐出现了顾客对服务不满意、会员减 少、 成本上升 、 捐助缩减等现象 。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 非营利组织也开始把营销提上了议事日程 。美国的许多非营利组织正是因为运用了市场营销营销原理来指导其管理活动 , 才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 。

  2. 营销是非营利组织获得资源的有效手段 非营利组织要解决资金问题 ,就必须要考虑采用什么样 的手段来获得资金 。比如捐资给机械学图书馆的人 ,以塑造 铜像 、 立碑或命名等方式来满足捐款人的求名心理动机等 。 由此可见 ,非营利组织如果一味地只知图要与索取 ,不给捐赠 者以相应的 “报酬” 作为回报 , 那么非营利组织就很难持续地 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

  3. 营销可以防止 “搭便车” 行为 从消费心理来看 ,人们普遍存在坐享其成的心理 。他们 都希望有 “免费的午餐”,能够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 ,由国家 、 集体免费或半免费地提供医疗 、 、 福利 娱乐等服务 。人们这种 坐享其成的心理 ,期待他人或组织提供公共产品的现象 ,人们 称这为 “搭便车” 。这种搭便车的可能性刺激追求效用最大化 与利润最大化的个人与企业隐瞒其偏好或扭曲其偏好 , 甚至 当他人要求与其分摊 “公共产品” 的生产费用时 , 也会撒谎说 他不需要该公共产品 ,一心只想着免费加以利用 ; 当这种坐享 其成的心理在社会上蔓延开来 ,人们相互观望 、 等待都希望成 为 “免费搭车者” ,最终导致谁也不能享受公共产品或劳务 时 的好处 ,形成 “三个和尚没水喝” 的局面 。为防止 “三个和尚没 水喝”非营利组织应该导入市场机制 ,对享受非营利组织服 , 务的人或单位 ,要其在时间 、 、 资金 物质等方面给以补偿 ,分担 一部分准公共产品的成本 ,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人们 “搭便 车” 的行为 。


㈥ 非营利组织的购买有什么特点

非营利组织市场的特点是:这些组织一般预算都较为紧张,同时他们服务的客户对非营利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所以国外的学者把接受非营利组织服务的客户称为“被俘虏的主顾”。

由于预算经费有限,非营利组织购买一般要求限定总额、价格低廉。又由于非营利组织不像营利组织(企业)那样追求成本最小化,但是如果客户抱怨太多也会有损名声,所以名声反倒是非营利组织应该倍加关心的。很多公司针对非营利组织购买的特点,成立了专门部门来迎合非营利组织的需要。

一、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指不同的利益主体为在市场上夺取有利地位而进行的竞争。由于广泛的社会分工与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差异,必须通过等价交换在全社会范围内调整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竞争就是调整这种经济利益关系的基本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使得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竞争正成为各企业之间图存争胜于市场的一场艰苦较量。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敢于参与市场竞争。它包括卖方之间的竞争(争夺销售市场)、买方之间的竞争(争夺货源)、买方与卖方之间的竞争(争取各自利益)、市场营销所研究的是卖方之间的竞争。这类竞争的核心是争取顾客,争夺市场销路,扩大本企业产品的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市场竞争的目的在于追求利益,实现利润。市场竞争的功效是存优汰劣,淘汰劣质产品和服务,淘汰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低下的企业。企业要通过扩大规模、充实人财物资源和强化管理来提高实力,随时掌握顾客、竞争者及自身的各种信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竞争策略。企业制定有效竞争策略的基础是,分析竞争环境和竞争形式,充分了解不同竞争力量的态势。

㈦ 非营利组织营销的介绍

非营抄利组织营销作袭 者: 冯炜,孟雷 主编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9-10-1 本书介绍了非营利组织的快速发展及竞争的加剧,要求非营利组织必须引入市场营销理念,掌握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共十二章。

㈧ 非营利组织为什么搞营销

营销的目的不同。营销不仅仅是为了盈利,还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和参与度。非版盈利的权组织通过营销,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样公益事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尤其是非盈利的组织,他们营销还有一种宣导的作用,比如说爱心工程,通过营销唤起民众对公益事业的参与度。

㈨ 什么叫非营利组织营销能力

就是有组织的像很多机关都组织一些活动,但是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你可以在市场营销这本书里看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阅读全文

与非营利组织营销活动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网络营销广告失败案例 浏览:369
科技环境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影响主要有 浏览:385
线下市场营销心得体会 浏览:18
药品市场营销学课件 浏览:281
市场营销调研案例定题 浏览:53
政府业务培训会实施方案 浏览:381
微博在网络营销中的作用 浏览:172
线上引流线下策划方案 浏览:334
情人节活动策划方案图片 浏览:763
网络营销推广方计划 浏览:725
围棋课程营销策划方案 浏览:395
银行节日营销方案 浏览:249
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 浏览:594
慈善医院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83
2015装修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781
西交市场营销试题 浏览:659
乡镇防汛抗灾培训方案 浏览:242
商会招商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1
产品的定义市场营销 浏览:951
市场营销调查实训大纲 浏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