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培训大全 > 培训机构骗取国家补贴资金

培训机构骗取国家补贴资金

发布时间:2022-07-09 06:54:52

❶ 骗取国家补助资金构成什么罪

法律分析:刑法中没有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罪,骗取国家资金涉嫌诈骗,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❷ 骗取国家补贴是什么罪

骗取的国家补贴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金额达到3千元及以上就达到了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五千元到五万元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五万元到五十万元是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五十万元以上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❸ 如何防范虚假培训骗取培训补贴资金

再就业培训补贴资金受益对象广、培训机构多、审核量大,给培训机构弄虚作假利用身份证重报、虚报,多头申报培训补贴资金提供了机会。审计中,利用计算机核定资料中身份证的重复性、真实性以及多种培训信息进行身份证关联分析,可有效查出定点培训机构利用身份证虚报、重复申报补贴资金,以及利用同一身份证同时享受几种补贴资金等问题。 在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中,利用审计分析中的数据分析功能,编写SQL语句对导入的就业培训补贴人员信息以身份证号为唯一关联点分别进行自身重复性筛选、与各种培训项目在籍在册高职高专学生信息、同一地区不同县(市)采集再就业培训人员个人信息筛选,寻找审计疑点,执行SQL到排序表,导出为Excel,然后对这些疑点进行查证,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具体审计步骤: 一是根据再就业培训补贴政策“同一人员不得参加两次培训、享受培训补贴“的规定,在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中对再就业培训人员信息表中身份证进行分析。将身份证相同、序号唯一、序号不相等的所有数据筛选出来,即为培训机构以同一身份证号重复申报培训补贴资金信息。 二是将再就业培训人员信息分别与其他性质的培训项目人员信息以身份证号进行关联,找出身份证相同的信息,即为培训机构利用同一身份证分别在再就业培训与培训项目同时申报补贴资金审计疑点。 三是将再就业培训与职业学校在籍在册高职高专学生信息以身份证号进行关联,筛选出身份证相同信息,即为培训机构利用在籍在册高职高专学生信息虚套培训补贴资金审计疑点。 四是将再就业培训信息与同一地区不同县(市)采集再就业培训人员信息以身份证号进行关联,筛选出身份证相同信息,即为同一身份证在不同地区重复培训审计疑点

❹ 企业骗取国家补贴 是否构成犯罪

骗取的国家补贴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者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4)培训机构骗取国家补贴资金扩展阅读:

相关案例:

2007年11月27日,被告人陈某某以妻子刘某某的名义注册成立了重庆某某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实际运营系由陈某某一人全权负责。2011年至2013年,陈某某以某某公司的名义,虚构某某公司向重庆某有限公司支付ISO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费76900元。

虚构某某公司向重庆某有限公司支付产品网络营销业务费75000元、虚构某某公司向某设计院支付国际市场宣传视频作业业务费45000元的事实。并于2012年1月17日骗取了“2011年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的财政补贴130000元。

虚构某某公司向重庆某某有限公司支付产品网络营销业务费75000元。虚构某某公司向某某设计院支付国际市场宣传视频制作方案业务费45000元、虚构某某公司向某某设计院支付国际市场宣传手册制作及翻译方案业务费48000元。

虚构某某公司向重庆某某有限公司支付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费97600元的事实,于2013年1月28日骗取“2011年中小企业开拓资金和工作经费”项目的财政补贴150000元。虚构某某公司向重庆某某有限公司支付某县特色旅游商品视频宣传资料的翻译及制作费65000元。

虚构某某公司向重庆某某有限公司支付中国武陵山旅游商品网络营销推广项目的制作开发费95800元。虚构某某公司向重庆某某有限公司支付武陵山旅游商品宣传画册(2013版)的翻译及制作费50000元。

虚构某某公司向重庆某某有限公司支付黄花菜加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明的申请费115000元的事实。于2014年1月21日骗取了“2013年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的财政补贴150000元。被告人陈某某先后骗取国家财政补贴共430000元。

❺ 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的几种现象及引发的渎职犯罪问题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国家出台实施了多种惠农利民补贴政策,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补贴、 “文化下乡”补贴、“阳光工程”补贴、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等各种专项资金陆续下发。但在这些补贴、资金的管理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监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应该发放给受领群众的补贴被他人骗取、截留挪作他用,妨碍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一、骗取国家补贴的手段与方法一是不符合国家补贴政策要求的单位披上“合法”外衣申请补贴。一些单位为了能够骗取国家下发的补贴资金,或提供虚假认质材料或采取“联合办学”、挂靠等形式取得申请国家补贴资格。二是编造虚假享有补贴资格人员信息材料或将享有补贴资格的人员信息重复上报的手段骗取国家补贴资金。此种手段较为普遍。三是谎称补贴资金还不到位或没有国家补贴,截留挪用本应享有补贴人员的补贴金。四是以不按规定要求安排课程授课等以缩减成本的方式骗取国家补贴资金。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一般对培训时间、就业率达标和用人单位与农民签订的劳务合同期限都有具体要求,达不到要求的不能领取补贴款。培训学校为了节省成本,采取缩短培训时间,并出具假就业率和虚假劳务合同,从而骗取国家补贴金。 二、骗取国家补贴资金背后的渎职犯罪问题一是将不符合国家补贴要求的单位擅自批准其享有国家补贴。根据规定,申报领取国家补贴的单位必须达到国家设定的一定标准,而一些单位根本不具备这些条件或条件不达标,监管人员在审查申报材料时不认真履行职责或滥用职权,将不符合国家补贴要求的单位认定为有资质的单位发放补贴。二是对经检查发现某些单位存在弄虚作假领取国家补贴的行为而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整顿或取消其享有补贴的资格。国家对发放补贴作了详细而严格的规定,出台了各种实施管理办法和细则等,但监管部门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对发现不符合国家补贴标准的问题视而不见或应付了事,使监管流于形式,没有彻底督促其整顿或取消其申领补贴资格,以致造成严重后果。三是享有国家赋予一定监管职权的单位不认真履行职责,截留、挪用国家补贴用于其它用途。国家为了更便捷更有效的发放国家补贴,赋予了一些单位一定的职权参与到补贴发放管理过程中,但这些单位在发放补贴过程中弄虚作假方便自己,放松对自己的监管要求截留、挪用国家补贴用于其它用途。四是负有监管职能的部门内部存在职责分工不明确,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造成对国家补贴的监管漏洞使有的单位有机可乘骗取国家补贴款。每一类国家专项补贴资金中央都会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下面亦会制定一定的实施细则,明确各级、各部门的相关职责、补贴规模、标准及操作程序等,但是在基层的行政机构中没有那么细致的职能划分,只能把某项工作职责归口到那个部门。由于职责分配中存在重复或不明确的情况,造成监管机构内部部门互推诿扯皮,不认真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的情况发生,造成国家补贴资金被骗取的后果。三、对骗取国家补贴资金背后的渎职犯罪预防对策(一)强化法制观念,增强责任意识。一是加强对负有国家补贴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的法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的意识;二是加强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深刻认识渎职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积极开展职业责任和职业作风等道德建设,增强监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不断提高发现犯罪、打击犯罪的能力,力求取得查办一件警示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同时通过以案释法、警示教育等形式,增强监管人员法制观念,促进其洁身自律,依法履责。(二)完善监督机制,制约监管力度。一是监督管理国家补贴的部门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监督机制,明确个人责任,权、责落实到位。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规范工作程序,完善监管机制,杜绝各种漏洞,加强对国家补贴发放过程中违法违纪的检查监督,通过有效的内部问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患于未然。二是加强社会监督,公开权力,增加透明度,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监督发放补贴的运行过程中,还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实行全社会的监督,制约监管的力度,使国家补贴政策切实有效地、更加透明的实施。(三)强化预防国家补贴背后的渎职犯罪,提高工作实效。坚持对此类渎职犯罪案件有案必查,有案必办,通过查办和揭露职务犯罪形成声势,形成威慑,有效促进监管人员更好履行职责;同时建议检察机关反渎职侵权部门要在平时工作中注重对相关监管人员加强渎职犯罪惩处的宣传力度,消除犯罪隐患。对于发案单位,要根据此类案件的性质、特点,作好一次有针对性的个案预防,并及时向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落实回访制度,强化社会效果,提高反渎部门的工作实效。

阅读全文

与培训机构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河南省民生实事培训方案 浏览:721
电子商务物流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浏览:274
网络营销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浏览:913
节日银行营销方案 浏览:721
中医理疗养生会馆策划方案 浏览:137
舞蹈培训开业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654
4s店全员营销方案ppt 浏览:935
市场营销和哲学有什么联系 浏览:137
电子商务运行环境 浏览:525
生日蛋糕升级推广方案 浏览:421
零售连锁药店新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193
厦门市知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浏览:440
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培训计划 浏览:95
沙龙培训方案 浏览:773
工会活动方案策划 浏览:787
茅台酒营销方案 浏览:184
家具销售促销策划方案 浏览:429
有促销活动场景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42
房地产公司2014年度培训计划方案 浏览:121
医药市场营销实务课件 浏览: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