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几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接受哪几家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中国银行不良资产。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部分。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中国工商银行部分。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接收中国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1)东方资产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扩展阅读:
四家AMC自成立以来主要进行了三次大的不良资产接收。
中国四家AMC(资产管理公司:华融,信达,东方,长城)自成立以来主要进行了三次大的不良资产接收。
第一次是1999年,国家将四大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近1.4万亿元不良资产剥离至四家AMC,采取的是账面价值收购方式。
第二次是2004年5月22日,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进行了第二次不良资产剥离。这次剥离的特点是部分资产不按账面价值转移,而是由财政部给出一个适宜的价格比例。
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剥离2787亿元可疑类贷款整体打包出售,信达公司在一级市场中标;中国银行1424亿元、建设银行569亿元以及交通银行)640亿元的损失类贷款委托东方公司和信达公司处置。
第三次是2005年进行了第三次不良资产剥离。工商银行4500亿元可疑类贷款分作35个资产包,按逐包报价原则出售,华融公司中标226亿元,信达公司中标580亿元,长城公司中标2569亿元,东方公司中标1212亿元;
工商银行2460亿元损失类贷款委托华融公司处置。截至2005年第3季度,四家AMC已经累计处置第一次剥离的不良资产7366.6亿元,处置进度已完成58.71%。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不良资产剥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资产管理公司
『贰』 2012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在哪下载
央行网站
『叁』 “暴利”的不良资产市场,到底是个什么生意
说白了就是追债
银行收不回或者暂时收不回的贷款会转让出来
接手后通过司法或其他途径进行追偿
由于是不良资产银行会进行打折出售(比如1000万的债权500万卖出来,但是从法律关系来讲你是有权向借款人要1000万的,包括利息,只要他有钱或者有东西卖)
不过除了四大AMC,其他公司或个人是无法直接从银行接手不良资产的
如果你想干这行可以从四大AMC买过来
但是没有庞大的资金和关系网是干不了这行的
『肆』 中国四大资产管理的不良资产卖给谁
您好,自成立以来,我国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了两次剥离:
1999-2003年四大AMC收银行6042亿不良资产, 这一阶段的收购完全由政府导向, 资金多由央行再贷款方式提供, 价格按账面价值。1999年政府划定不良资产的剥离范围, 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1.4万亿元不良资产。不良资产按照帐面值剥离,收购资金全部由政府安排,按照回收现金额的一定比例(信达、华融为 1%、东方、长城为 1.2%)给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绩效激励。
从2003年起, 商业银行改革加速,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方式也转为非行政审批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投标进行。收购价格是按市场价格,而非账面价值。 政府加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首先对建行、中行注资,推动建行和中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并尽快上市。与第一次政策性剥离的区别是,第二次剥离不再采用按帐面值剥离的方式,而是采取商业化运作模式.由央行牵头组织不良资产包招标,由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加投标,从而自剥离之时起锁定资产损失。
2004年6月,中行和建行再次剥离不良资产共2787亿元(中行1498亿元,建行1289亿元),均为可疑类贷款,采取封闭式招标竞价,信达以约31 %的高价夺标。这部分再贷款由信达负责偿还,偿还期限为五年。
2005年6月,工行将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打成35个资产包,面向四家AMC招标,平均转让价格为资产面值的26.38%。这次竞价中,长城拿到 17个资产包,占该次拍卖资产量的56%,中标2570亿元,东方、信达、华融分别中标1010亿元、 571 亿元、238亿元。
另一方面,银行仍然以定向的方式把不良资产交给对应资产管理处置, 在2005年工行把在2460亿元损失类贷款直接交由华融处置。
市场化转型
在未全面转型商业化运作前,财政部给四大AMC设立了一定的考核办法。2004年4月 ,财政部出台资产管理公司投资、委托代理、商业化收购业务风险管理办法,为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运作创造条件。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新增三大内容:一是根据市场原则,商业化收购、管理和处置境内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二是接受委托从事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金融机构关闭清算业务;接受财政部、人民银行和国有银行及其他机构委托的不良资产管理与处置业务;三是运用资产公司现金资本金对所管理的政策性和商业化收购不良贷款的低债资产进行必要投资。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获得重大突破。 四大AMC从其他银行收购不良资产。2004年期间,信达收购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竞价收购上海银行、深圳商业银行等十几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包上万亿元。
目前四大AMC已经转型为市场化的资产管理为主的混业经营金融机构。2008年,财政部印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鼓励资产管理公司转型, 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在2009年之后,由于政策性任务逐渐完成,四大AMC在此后先后加强了商业化进程,虽然具体定位不同,但都在向金控集团方向发展。
2010 年6月信达率先股改,于2013 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 2012年10月华融完成股改, 2013年2月下旬,财政部发函正式批复东方、长城两家公司启动股改方案研究及股改准备工作。股改使AMC由政策性机构向商业性机构的身份转型,还将引进战投、整体上市。股改的完成意味着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如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发行金融债券、放行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等,AMC已经进入利润高增长期。
『伍』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前景如何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前景面临新发展机遇。中国的不良资产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近年来,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处于快速变革时期,不良资产投资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建立不良资产处置的生态圈,建立多元的合作,达成共赢。
开辟个性化可持续的发展之道,成为业内各方十分关注的话题。据悉,北京仲裁委员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将联合翰德集团、华平投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与产业研究所,将于近期共同举办不良资产实务研讨会。
(5)东方资产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扩展阅读:
资产处置的范围按资产形态可划分为:股权类资产、债权类资产和实物类资产;资产处置方式按资产变现分为终极处置和阶段性处置。终极处置主要包括破产清算、拍卖、招标、协议转让、折扣变现等方式。
阶段性处置主要包括债转股、债务重组、诉讼及诉讼保全、以资抵债、资产置换、企业重组、实物资产再投资完善、实物资产出租、资产重组、实物资产投资等方式。
『陆』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占它们总资产的多少。谢谢
保守的讲是70%以上~~
中国的很多企业通过破产来免除债务,全部负担到银行和财政了。
不过没关系,为了国家的稳定,不良资产再多也没关系!放心好了~!
『柒』 证券市场调查报告
●在调研的18家券商营业部中,只有3家不亏损,但也只是略有盈余,这样看来,2002年营业部亏损面要在95%以上
●目前市场融资行为多采取三方协议方式,虽为保本、保息协议,不受法律保护,但因有抵押品可以变现,仍成为市场融资的主要方式
●调查中发现,经过两年大跌,目前风险释放相对充分。资金流较好、现金支付能力较强、收益率较低的“三类企业”纷纷进入证券市场,此类资金已成为证券市场中一支重要力量
2001年以来的市场走势,使很多在“牛”、“熊”之间转战多年的投资者困惑不已。新的政策、新的投资机会、新的机构投资者、新的价值评估体系……传统的投资思路、分析方法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面前黯然失色。与此同时,中国证券市场也在此表象下正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基金的密集发行、QFII的推出、保险公司、银行上市步伐的加快,无不预示着管理层加快实现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全面接轨的决心。这当中,券商营业部作为证券市场的基层单位,其营业部的经营情况怎样,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怎样,资金情况怎样,都会反映证券市场将来的走势。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深沪两地券商营业部做了抽样调研。
调查样本的选取为顾及调研的全面性,能够反映深沪两地券商营业部的真实情况,我们根据券商资产规模、是否深沪本地券商、营业部所处位置等几方面从上海500多家、深圳200多家证券营业部中选取样本,共计选取了海通、联合、华夏、巨田等9家券商共18家营业部,约占深沪两地全部营业部数量的2.5%,其中,有以开展“三类企业”客户业务为主,有以开展机构客户业务为主,各具有代表性,基本能反映深沪两地营业部的经营情况和证券市场资金的情况。
调查的基本情况
1.资金需求意向及规模
上海被调查的8家营业部,有两家基本上不盈不亏,1家营业部保持微利,其他几家有不同程度的亏损,亏损率达到62%。据此样本推算,总体亏损率将到70%以上。在所调查的这8家营业部中,都有资金需求意向,但是,其需求的资金额度却有很大不同。有两家营业部表现出非常谨慎,需要1000万元—5000万元;另外几家营业部资金需求在5000万元—2亿元。
深圳被调查的10家营业部总共托管市值110个亿左右,有开户机构2000多家,机构资金总量大约在50亿左右。其中,1000万以上的有24家只占所调查的1.2%;5000万以上的有8家,占所调查的0.4%;一个亿以上的只有3家,占所调查的0.15%。其中6家营业部以机构为主,机构资金量占80%;2家营业部的机构和散户各半;2家营业部机构占的比重较小,大约20%多。意向需求资金在5个亿,占机构资金总量的10%左右,按此比例计算,深圳证券市场资金需求在100亿左右。
2.资金来源
所调查的20家投资机构中,只有5家有融资行为,其他15家都是企业的自有资金,占了所调查对象的75%。其中只有3家是利用企业的短期银行贷款资金投资。其余12家投资机构,也就是说占了所调查对象的2/3,则纯粹是企业自有资金,没有融资行为。而在这20家机构中,经营范围中可以做投资管理的只有3家,其他则无此项业务资格。
3.资金使用方式
使用方式目前有三类,一类是三方协议,或三方协议的变通方式(为规避营业部的违规风险而设计的二方协议),此类方式占了资金使用的绝大多数。营业部在此过程中扮演监管者角色,负责按照协议规定监督资金的到位及使用;第二类是借款方式,利用借款协议和监管协议达到资金安全的目的;第三类是国债,包括真正的国债和形式上的国债两种,此类方式主要被要求收益率不高的“三类企业”所使用,在深圳很少使用。
4.资金的收益率
在所调查的上海营业部中,资金收益率虽然不同,但是相差不大,基本上保持在9%左右。与北京证券市场10%的收益率相比,上海资金市场还是比较谨慎;而目前深圳市场融资成本在相对较好的抵押品种和一比一抵押的前提下可在10%左右,并随抵押品种和抵押比例的不同而调整。
5.资金使用中出现的纠纷及原因
在融资使用的过程中,主要会出现以下问题:
(1)用资方使用不当造成亏损,且执行平仓协议仍不能弥补亏损;
(2)在协议期满,双方就续签协议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3)监管失控造成一方违约,另一方利益受到侵害。
有纠纷产生,多是因为市场不好,亏损严重,用资方按期还本付息困难。但最后多是通过双方私下解决,很少通过营业部按协议平仓还付。
『捌』 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财政部拨款注册成立的一个国有资产管理、经营、处置公司,属于国有性质的单位,非银行金融机构。
至于业务,主要是存量不良资产经营。如对工建两行可疑类资产进行有效处置和增值运作;对闽发证券进行托管清算;对新收购商业化资产采取短平快的经营处置等。
拓展业务还有证券投资、金融租赁、信用评级、受托对酒店管理、托管清算、财务顾问等中间业务。
其拥有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贸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多家平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