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iphone 7没有支持无线充电器吗
没有,之前是说有一种新款7Pro带无线充,但没有出这型号,可能是市场调查不行,夭折了。
㈡ 无线共享充电为什么不能被市场认可
无线共享充电不能被市场认可是因为他刚开始发明出来,所以知道这个的人还是很少的,所以才不被人们认可。而且可以说挺麻烦的,借出来还回去都是时间。
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达到19亿,调查数据显示,人们对外收费需求为5%,也就是说,每天约有9500万个紧急收费请求。对于共享充电宝市场,与其他电子产品相比,品牌效应相对较小,充电宝的外观和实用性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对于购物中心共享收费宝的签约方式,电车给出的回复与电话基本一致。洁店CEO袁媛表示,洁店在商场放置时与商场签订了合同,在商场放置时与酒店签订了合同。任木还表示,不同法人实体之间的合同是独立的。
㈢ 影响新能源汽车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有哪些,请用一张图说明现在和未来的均衡
一、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分析
新能源乘用车强势增长,过渡期冲量有望新能源乘用车发力,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较快增速。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4.73万辆,同比增速为62.46%。新能源汽车销量领先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强势增长,尤其是插电混动车型销量超预期。2019年Q1,新能源汽车销量27.42万辆,同比+9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5.23万辆,同比+97.9%。虽然补贴下降超过此前预期,但是新能源乘用车因为限购限牌,产品力提升,双积分政策增加供给等原因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40万辆,同比+33%,新能源汽车销量166万辆,同比+32.5%。
2011-2019Q1新能源汽车产销变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月26日,财政部发布2019版本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政策规定分为五方面:1、优化技术指标,坚持“扶优扶强”,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要求,提高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门槛要求;2、降低补贴标准,促进优胜劣汰,仍设立三个月缓冲期;3、完善清算制度,从2019年开始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完成销售上牌后即预拨一部分资金,满足里程要求后可按程序申请清算;4、过渡期后取消地方补贴,过渡期后地方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5、强化质量监管,确保车辆安全,对由于产品质量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或经有关部门认定存在重大质量缺陷的车型,暂停或取消推荐车型目录,并相应暂缓或取消财政补贴。
5月8日,财政部发布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通知,2019年地方可继续对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补贴支持。2020年开始,采用“以奖代补”方式重点支持新能源公交车运营。
补贴政策靴子落地,过渡期期间冲量有望,补贴退坡助行业优胜劣汰,龙头有望市占率提升。乘用车国补下滑幅度超过50%,过渡期后地补取消,预计乘用车补贴整体下滑幅度在70%左右,车企或采用降低上游成本以及终端提价的方法消化补贴退坡影响,但若提价对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或有一定影响,新能源乘用车企业毛利率或下降。客车方面,过渡期后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地方补贴(但是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专用车整体补贴下降幅度超过50%。燃料电池汽车过渡期期间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8倍补贴,略低于预期。补贴政策靴子落地,过渡期期间冲量有望,补贴退坡助行业优胜劣汰,龙头有望市占率提升。建议关注新能源乘用车龙头比亚迪,新能源客车龙头宇通客车,以及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标的:新能源热管理核心标的三花智控、银轮股份。车企可能通过下游提价、上游降本等方法降低补贴退坡影响。A00级别乘用车追求续航里程和能量密度提升的意义不大,转用磷酸铁锂等低成本电池降低成本的可能性比较大。A0车型可能会选择把续航里程做到250km以上,在此基础上尽量降低成本。A级别可能会提升续航里程到400km以上,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乘用车企业可能会采用终端提价且挤压上游供应商成本的方法降低补贴下降对企业盈利带来的影响。预计新能源客车也会通过上游降本下游适当提价的方式消化补贴下降的影响,但整体盈利性逐渐趋于传统客车,落后产能出清后,有利于龙头市占率提升。过渡期补贴幅度高于过渡期后,过渡期期间乘用车、客车都有抢装动力,3~6月新能源汽车高增长有望持续。
二、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大发展趋势
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1、产销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全球领先,过去三年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累计产销量已超过180万辆。
其中,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虽然质疑声难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万辆、2018年80万辆,而2019年预计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标志性意义,如果实现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开始可以支撑起百万量级的规模。
2、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广汽、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强势领跑,同时,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裹挟资本与技术果断进入,走着完全不同的路。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全球覆盖城市将由200个扩大到400个,主推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此外,明年比亚迪将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
北汽新能源发布“擎天柱计划”,计划2019年~2022年,以北京、厦门、广州等城市辐射展开,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建成换电站1000座,运营车辆10万台。
吉利将开发多款电动车型、混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2019年计划推出5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型。
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
蔚来汽车融资达到140亿元,正筹建上海生产基地。蔚来汽车已聘请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八家银行为其年内赴美上市做准备,据悉此次IPO规模大约在10亿至20亿美元。工厂方面,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开始筹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生产基地,规划土地800亩左右。
威马汽车计划从2019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威马汽车首批量产车于今年年中上市,新车将搭载网络Apollo系统,定价在20万元左右,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
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无论是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还是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新的繁荣。
3、共享汽车前景光明,隐患暗藏
经历过共享单车的繁荣与寒冬,共享的优势与隐患不言而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时租赁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虽然随借随还、自由支配吸引着用户,但充电桩的数量与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以及还车点的缺乏,导致行业运营效率低,共享汽车便利性不足。
即便如此,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首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生产商依旧纷纷进入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可以说,依赖资本的独立运营派和依托整车企业的出行服务探路派是目前两大主要力量。
随着共享汽车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运营区域的扩大,共享汽车的经营难度和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行业规范运营有待加强,例如保险的完善,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方案或强制购买运营级商业保险,只有让用户无后顾之忧,未来前景才能长期看好。
4、商用车率先上路
人类运输有两种形式:生活流动和商品流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商用车有望率先上路。
公交电动化已经进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车的有效市场目前已经接近饱和,出租车和物流车作为政府采购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电动化热潮。
众所周知,大城市在解决个人的出行交通方面,公认的方式是减少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理,最有效的解决货物的出行,同样是打造“货物公交系统”。
解决诸如续航、充电、一次装载量等固有短板,“货交”系统完善,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车辆就不再是必须,货物们定时定点定路线上车,分站到达,形成一个高效、有序、减少闲置和浪费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从而形成新一轮新能源热潮。
5、配套产业逐步完善
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公开指出:“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发展的短板”。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整体建设规模已经严重滞后。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车桩比约为3.8∶1,距国家规划的1∶1还有很大差距。充电技术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将是“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快充补电”两种方式相结合。
预计下一步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无线充电、智能充电、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
6、与人工智能结合,向着无人驾驶前进
在《速度与激情8》中被黑客攻击导致交通瘫痪的场景已经不是科幻。人工智能+新能源=未来汽车。车联网+新能源将彻底改变出行方式,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开着车不再遥远。
为此,加快研究并出台运营政策,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奠定法律基础;加强防范汽车被黑客攻击、关键数据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风险;加快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运营,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速改造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城市交通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一辆由电力或太阳能或其他清洁燃料为动力,由人工智能操控的无人驾驶汽车,不仅拥有“朋友”属性,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种情感;还是你的专属仆人,替你“跑腿”购买咖啡、机场接人。
7、中国特色新能源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车。
目前,纯电动战略初见成效,但弊端也开始显现。因此,燃料电池、插电式、增程式作为技术补充方案等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和支持。
着眼未来,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8、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诸多问题:1.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2.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健全;3.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4.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
但同时,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完成,这将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的标准化做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动力蓄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
同时以补贴的方式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将逐渐规范,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9、低速电动车卷土重来
此前,依靠补贴政策支持,纯电动A0、A00级市场携低价、牌照优势对低速车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车用户,但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续航里程进行强制升级,车辆成本预计大幅提高,部分过于依赖补贴的车型将黯然退出。
与此同时,低速电动车凭借不依赖补贴、暂时还不需上牌的优势有望卷土重来,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占领半壁江山。
低速电动车具备替代同级别燃油车的实力,但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续航虚标、电池衰减、中小企业产品无售后服务等也是突出问题,虽然占据了三四线城市,但低速电动车若想真正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有更广阔的发展,仍需在售后服务加大投入。
10、渠道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各种销售推广模式层出不穷,包括直营、分销、运营等等,随着汽车渠道和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商为主的新零售模式更是成为了新的风口。
但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渠道模式有所差异。有分析指出,一二线市场的用户较为集中、普遍有购车用车经验,采取直营体验店的模式更被认可;而三四线城市用户相对分散,且很多首次购车,传统4S店模式信赖度更高。
此外,有些车辆和充电设施运营商通过向潜在用户提供用车或充电服务,顺便销售车辆的模式也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串联。
不一样的造车新势力,水氢汽车有何实力?
无论是政策诱导还是市场驱动,新能源毫无争议的将成为下一个市场风口,作为国内最早涉及水氢汽车领域的公司,广东合即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并顺势而为确定了“水氢+汽车”的整体发展战略。即立足水氢技术,主攻新能源水氢汽车;重点持续发力水氢轿车、水氢旅游观光车、水氢重卡等主力车型;强化水氢发电技术、整车集成以及原料加注方面的优势;同时深耕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最终将水氢汽车打造成为中国一流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集团。
很多关注水氢科技的人都知道水氢汽车有优秀的环保性。燃料供给是甲醇水,甲醇水重整制氢,氧化剂是氧气,然后经过燃料电池参与化学,得到电能然后排放的是对环境无污染的水和少量二氧化碳。
水氢汽车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俨然成为如今新能源车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而且随着自身的不断完善,水氢汽车已经成为主流汽车集团中不一样的造车新势力。
面对新能源汽车中存在的主要障碍,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充电慢等问题,合即得研发的水氢汽车不加油、不充电、不排放尾气。水氢汽车直接利用水氢动力系统为电机供电,从而为汽车提供动力,水氢动力系统替代了传统电动汽车中的锂电池,只要原料箱中有充足的甲醇水即可保证水氢汽车的续航能力。水氢汽车具有内燃机汽车一样的续航能力却没有排放;具有传统电动车的环保性和便捷性却没有充电难题,具有氢燃料电池汽车一样的绿色动力却没有加氢难题。与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比较,水氢汽车成本低廉、环保,无PM2.5排放。
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㈣ 共享充电宝前景怎么样啊
共享经济盛行时代,各类共享产物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尤以名声大噪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为主,各家资本纷纷跟投,然而盈利之日却遥遥无期。
反观自诞生便被冠以“伪需求”之名的共享充电宝,有过王思聪“立贴吃翔”的diss,也经历了“百电大战”的惨烈厮杀,几年过去,眼看伪需求逐渐创造出了真需求。
2019年,共享充电宝市场全年用户规模达到1.5亿人次。因为投入成本较低,规模不断扩大,头部企业纷纷盈利,这片蓝海变得惹人眼红。
还有诸多的其他因素,毕竟大多数网点的共享充电宝都是采取租借收益分润的方式投放,商家随时可以根据品牌的服务质量及自身需求更换共享充电宝的品牌,我们还可以通过产品自身优势打开一部分市场。
㈤ 共享充电宝市场前景怎么样呀
现在貌似到处都是共享,但实话说市场管理并不是那么完美,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慎重考虑
㈥ 无线充电技术对人体有辐射吗会致癌吗
试验证明,无线充电器确实能产生电磁波辐射,只是数值比较小。现在用户接触到的辐射越来越多:电脑、平板、手机、WiFi、电视、微波炉……叠加起来的辐射值就很高了,用户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高辐射环境中,可能对身心造成严重危害。
调查观点
辐射危害小
要警惕累加效应
无线充电功能普及程度正越来越广,与传统直充方式相比辐射危害要大,市场需要一个行业标准来规范。由于辐射值比较小,用户很容易忽视,或许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辐射标准尚在制定中
按照《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普通用户在1天24小时内,任意连续6分钟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0.02W/kg。
“但这只是个很简单的标准,对产品具体的相关规定还不明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标准信息服务部赵女士表示。据了解,该协会正在制定无线充电电磁辐射标准,也正在研究人体暴露在这种电磁场辐射的评估方法,具体内容尚未公布。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表示,传统的手机充电器(直充)是有标准的,而无线充电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国家应尽快制定行业强制标准,让消费者知情并参考使用,这是下一步要开展的工作。
危害在承受范围之内
标准的缺失,让市面上流行的无线充电器钻了“空子”。东林科技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代子汕表示,市场上大部分无线充电器都不会标明辐射值。“但我们的产品都会经过FCC、CE、Rhos认证。
工信部通信司工作人员表示,无线充电器有辐射是必然的,但它既然已经上市,那就说明肯定符合国际标准,不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而对于这个观点,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泰尔实验室主任何桂立表示赞同:“无线充电器只要按照技术规范来做,就不会对人体有辐射危害。”
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无线充电器虽然辐射值小,但是用户接触到的辐射越来越多,这会不会产生“累加效应”?比如无线充电器、手机、WiFi、电视叠加起来的辐射会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综合辐射危害比较大
“现在也没有一个这样的综合标准。”工信部通信司工作人员表示,但他个人认为这应该不是个1+1=2的问题,“只要每个电器的辐射值都在标准范围之内,应该就不会产生危害。”
而北京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技术中心一位关姓工程师认为,若是像这类辐射源比较多,对人体的危害就可能比较大,“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孕妇等敏感人群,一定要尽量减少辐射。”
然而困难的是,这种辐射一般难以避免。“除非不去使用,否则对于用户本身无法避免,最好不要同时使用。”该工作人员认为。
辐射,无色无味无形看不见摸不着不易察觉:天空中飞的是无线信号,室内用的是家用电器,手里拿着的是手机、平板,旁边还有一大堆无线充电器……而且,目前没有降低辐射的方法,用户现在不好好注意,日后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㈦ 合纵连横的新能源时代 广汽丰田却已经搞定了优势
而广汽丰田之所以能取得逆市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在于其硬件的优势,包括产品品质、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快速转变、TNGA构架新技术的加持等,另一方面,则在于软件的提前思维与布局。
在2019年经历的关键节点——国五国六排放车型切换进程中,我们曾经于5-6月进行过各大品牌的库存调查,广汽丰田早在3-4月即完成了旗下主力销量车型的国六版本换代。
换言之,在广汽丰田iA5身上,它还在延续这种创新的思维。中国市场中更多的合资品牌如今选择的依然是传统的导入方式,诸如200多公里续航油改电产品仍然卖出了15万元左右的高价,明显与市场需求不符。而广汽丰田借由创新的合作模式和高度,无疑能率先掌握市场需求动向的变化,伴随着EV产品的推进,广汽丰田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只会越来越强盛,而不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忽上忽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跪求一份笔记本电脑市场调查报告
笔记本电脑市场调研报告
一、题目 1、调查题目:笔记本电脑市场调研 2、报告日期:2008年04月14日 3、为谁制作:一位主营房地产的客户 4、撰写人:市营0601班 杨贞 030 二、调查目的调查动机:调查有关计算机行业的各种信息看看该客户在计算机行业是否有发展机会,并为该客户提供有关在高新科技产业领域内投资的具体方向和进入策略调查要点: 1、笔记本电脑行业目前的市场规模易观国际预计,家用笔记本电脑未来5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为52.8%,2005年的销量将比2004年增长一倍,到2009年家用笔记本市场规模将达到540万台。笔记本价格的持续下降将不断激发个人用户的购买欲,中小城镇消费群体和二次购机群体将是家用笔记本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易观国际预计,商用笔记本未来5年的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9.5%,2005年将比2004年增长23%,达到212.3万台,到200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20万台。易观国际认为目前商用笔记本市场的主要驱动力量来自日益增长的移动办公的需求。 2、市场增长趋势纵观今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我们不难发现,笔记本的四大发展趋势也愈加明显。技术的不断升级化、款式配置的齐全化,不但没有让笔记本平添些许“贵族”气息,反而令其日趋平民化,加之销售渠道的多样化,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2008年势必是笔记本飞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技术、产品抑或市场与渠道,都让我们有了更多无限期待。 2008年,笔记本市场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新技术与新产品会较今年更加异彩纷呈。 (1)大屏幕笔记本电脑取代台式机尽管一些厂商推出过十七英寸笔记本电脑,但目前,其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仍少得可怜。明年,这一情况可能会改变。(2)小屏幕笔记本电脑会持续升温超便携电脑升温应该是最可预期的一个市场趋势。据统计,目前,采用威盛平台的超便携电脑厂商已达18家——包括美国OQO、欧洲Medion、韩国三星、日本PBJ、中国的华硕、技嘉、华旗、汉王等,上市销售的产品已有26款,另外还有30多款产品会在明年上半年陆续上市。(3)宽屏“一统天下” 经过几年的发展,宽屏已经取代常规屏幕,成为市场主流。明年,这一势头乃将继续,乃至用于所有笔记本电脑上,“一统天下”。 (4) 硬盘容量越来越大 2008年下半年,250GB硬盘将取代现有的160GB硬盘的市场位置;换言之160GB硬盘将登上主流地位;120GB或100GB硬盘将成为入门笔记本电脑的基本配备,而80GB极有可能在明年第二季就淡出市场。 (7) 第五代迅驰预计08年下半年 第五代迅驰平台“Montevina”预计在2008年下半年推出。 (8) 触摸屏将成市场主流 2008年,基于触摸屏的笔记本电脑会占有更大市场份额,这是由四个因素导致的:用户习惯的改变;触摸屏及其相关较件技术的成熟、触摸屏价格的下降、超便携电脑的发展。 (9) 无线方案多元化英特尔在秋季信息技术峰会上曾明确表示,从明年开始将把WiMAX技术用于笔记本电脑。另外,高通不久前推出了Gobi,它是一个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内置解决方案。采用Gobi解决方案的笔记本电脑可以利用几乎全球所有领先电信运营商提供的高速移动互联网服务以及GPS。 (10) 无线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感应式充电,另一种是传导式供电。2008年,感应式充电以及传导式充电技术会变得更为成熟,可以小规模商用——用于时笔记本电脑时需要加装一个适配器。 (11) 采用3D液晶显示面板的笔记本电脑有望问世 2008年,采用3D液晶显示面板的笔记本有望在市场上出现。虽然采用3D面板的笔记本的亮度将会降低,功耗也会增加,但美国的一些笔记本场上依然对3D液晶面板兴趣十足,他们认为,这种笔记本在游戏用户中将有广大的市场。 (12) 双屏笔记本电脑华硕于今年初推出双屏笔记本电脑W5Fe。所谓双屏是指在笔记本电脑突起的机盖下隐藏一个装有2.8寸辅助荧幕和1GB闪存的迷你计算机。通过两者,用户无论在使用中、已关机或是休眠模式下,都无需开启母机即可直接面对外盖进行操作,快速浏览图片、听音乐、玩游戏,既方便又节省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