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流行业社会环境分析(简析即可)
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物流行业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国内物流企业不断崛起、物流科技水平提升、整体物流发展格局不断优化。相关介绍具体如下:
1、国内物流企业不断崛起: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物流跨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随后与国内企业建立合资公司。2006年起,外资企业在中国可自行设立分销网络,独立经营物流业务。
凭借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外资物流企业以并购等方式从原先主要以合资为主逐步走向独资,从单一业务走向综合物流业务,国内物流市场呈现国际化竞争态势。由于国内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实力差距悬殊,二者发展又有两极分化趋势,国外物流企业主要控制高端物流市场,国内物流企业主要控制低端物流市场。
随着中国物流行业不断完善,技术、管理、政策等的不断优化,这种俩两极分化的态势逐步被逆转,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涉及高端物流市场,并且企业服务质量越来越高,与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稳步提高。
2、物流科技水平提升:与以往科技含量较低的行业状况相比,目前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增强,物流集成化和自动化水平有较大提升。不仅物流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信息网络技术与物流业也进一步加快融合。
大多数物流企业使用手持终端、车辆卫星定位技术、电子条码、无线靶枪等,加快应用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未来,5G技术的逐渐普及,同样为无人技术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物流技术在整个物流过程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覆盖运输、仓储、配送等全面作业流程。运输环节中包括车贷匹配平台、新能源车、无人驾驶技术等;仓储环节主要是配备自动货架、AGV机器人的无人仓;配送环节包括送货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快递柜等。
但受限于技术发展水平,各项科技应用的使用范围有所差异。现阶段,车货匹配、新能源车、无人仓、无人机、智能快递柜等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已进入商用化领域。而在无人车、无人机、自动分拣等技术的引领下,作为物流终端的快递业务早已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3、整体物流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十三五以来,我国的产业导向是跨区域的协同、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链构建和基于产业链构建的产业集体化发展。在物流业重要性日益显现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物流领域。加之40年的国家物流发展,国内物流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争、多层次服务共生的格局。
从所有制看,国有、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从需求看,既有民生需求,也有来自农工商等产业需求;从提供主体看,既有传统企业,也有专业化企业和新兴企业。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日趋呈现多样性,多种经营模式加快发展,有第三方、第四方、供应链、众筹等等。
服务空间分布上有同城、区域、全国、跨境等多种类型。服务时限上有“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等多种类型。电商物流、快递快运、物流地产、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物联网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关注点。
2. 如何进行现代企业物流环境分析
1·整体物流行业的情况,同类物流企业的规模、实力、运营情况等等(常规物专流和快递有区别)
2·商属品流通的特点与状况,物流揽业务主要是中小企业发货,大型企业如伊利蒙牛等都有专门的长期服务的物流公司,属于大件。一般都是定向的,物流企业要做的主要是零担。
3·整体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等,比如当地目前经济状况不佳,消费能力上不去,那么外来商品的数量就会下降。
4·地区流动人口波动,和上述因素相似,没有那么多人就没有那么多消费。
5·短期地区项目设立与开发。一方面人员消费,一方面是材料消耗和带动经济等等。
3. 当前市场营销状况
一、案例内容:
在要么触网、要么死亡的互联网时代,海尔作为国内外一家著名的电器公司,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海尔公司 2000年 3 月开始与 SAP 公司合作,首先进行企业自身的 ERP 改造,随后便着手搭建 BBP采购平台。从平台的交易量来讲,海尔集团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通过 BBP 交易平台,每月接到 6000 多销售订单,定制产品品种逾 7000 个,采购的物料品种达 15万种。新物流体系降低呆滞物资 73 . 8 %,库存占压资金减少 67 %。 通过与 SAP公司的合作,海尔成为国内首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物流中心。
SAP 主要帮助海尔完善其物流体系,即利用 SAP 物流管理系统搭建一个面对供应商的 BBP采购平台,它能降低采购成本,优化分供方,为海尔创造新的利润源泉。如今,海尔特色物流管理的 “ 一流三网 ”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 “ 一流 ” 是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 “ 三网 ”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 “ 三网 ”同步运动,为订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在 CNNIC 最新的网站排名中,海尔网站名列中国工业网站第一名。以高科技、高质量产品而闻名的海尔集团,一贯重视科学研究与开发,不断推出高科技新产品以满足用户的需要,海尔正以自己的实力与真诚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要,为世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创造新的互联网神话。
二、案例评析:
海尔网络营销特色是 “ 一流三网 ” ,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为订单而采购,消灭库存
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须的物资,也就是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海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 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定制产品品种达 7000 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 15万余种。新的物流体系将呆滞物资降低了 73 . 8 %,仓库面积减少了 50 %,库存资金减少了 67 %。
2.双赢,赢得全球供应链网络
海尔通过整合内部资源,优化外部资源使供应商由原来的 2336 家优化至 978家,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却上升了 20%,建立了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有力地保障了海尔产品的质量和交货期。不仅如此,更有一批国际化大公司已经以其高科技和新技术参与到海尔产品的前端设计中,目前可以参与产品开发的供应商比例已高达32 . 5 %
3.实现三个 JIT ( just in time 即时),即 JIT 采购、 JIT 配送和 JIT分拨物流的同步流程
目前通过海尔的 BBP 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订单,并通过网上查询计划与库存,及时补货,实现JIT 采购;货物入库后,物流部门可根据次日的生产计划利用 ERP 信息系统进行配料,同时根据看板管理 4小时送料到工位,实现 JIT 配送;生产部门按照 B2B 、 B2C订单的需求完成订单以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产品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达用户手中。目前海尔在中心城市实现 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内 24 小时配送到位,全国 4 天以内到位。
4. 物流市场分析分哪几个方面
可以从竞争范围,竞争模式,竞争对手情况分析,以下供你参考
1、 竞争范围的扩大。
(1)竞争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分工深化,信息技术发展为物流专业分工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物流活动从工商企业经营业务中分离出来,第三方、第四方以及第五方物流的出现和发展意味着储运企业作为物流代名词的终结,形成多方物流与工商业同台竞争的多元化格局。
(2)竞争地域的全球化。生产的国际化带动物流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营销资源,建立全球供应链,必然对物流服务提出全球化的要求。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减少了物流活动的国别或区域限制,推动物流行业竞争朝全球化方向发展。
(3)竞争内容多样化。物流行业的竞争不仅仅反映在运输、仓储或包装等不同功能之间的单独竞争,而是体现为多种功能的综合竞争;不仅仅表现在物流活动过程的竞争,而是转化为物流服务的质量、水平、手段和程序等立体竞争;不单单停留在对市场和顾客的争夺,而进一步扩展到技术、信息、人才乃至于战略伙伴等多层面竞争。
2、 竞争模式的改变。
(1)竞争目的从追求市场份额转变为争夺顾客忠诚。随着物流行业竞争强度加剧,市场份额难以持久,顾客忠诚成为竞争目标。帕累托的“20:80”定律依然适用于物流行业,少数顾客构成主要利润来源,培育和保持这些顾客的忠诚直接关系到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竞争重点从功能竞争转向过程竞争,从环节竞争发展到系统竞争。物流竞争地域的全球化和竞争手段的信息化,使得偏重某个物流功能或环节的传统竞争思维,既难以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也无法适应竞争目标的转变。关注物流活动全过程,协调不同环节之间的物流活动,提高物流系统运行效率,构建物流体系和供应链的整体优势,成为物流企业竞争的重点。
(3)竞争方式从价格竞争向非价格竞争转换。传统的价格竞争方式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信息技术降低了顾客搜寻和交易成本,经济全球化缩小了物流服务价格的国别差异价格竞争的效力和作用趋于下降,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创新等非价格竞争成为主要竞争方式。
(4) 竞争关系从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发展到既竞争又合作的对抗联合关系。物流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复杂化和全球化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服务能力、营销经验和风险承受等资源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竞争主体的多元化、竞争层面的交融化和竞争内容的多样化导致物流企业之间犬牙交错的竞争格局,只有与竞争对手建立战略联盟,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互动关系,追求“双赢”的竞争效要,方能更好满足顾客需求,有效应对竞争环境,实现企业竞争目标。
3、 竞争手段的创新。
(1)从有形向无形转换。传统的物流竞争侧重于功能或环节的竞争,物流信息的分散和阻滞导致竞争手段集中于物流设施、运输工具、仓储设备和包装技术等有形部分。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和物流设施的完善,物流企业的竞争转向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物流流程、重组物流功能和协调物流环节,从而提高物流体系运作效率等领域,信息技术水平和协调管理能力等无形因素成为主要竞争手段。
(2)从单一竞争转向复合竞争。国际物流市场竞争激烈,单一的竞争手段既难以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也无法满足顾客多样性复杂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呈现出多种促销方式并用,服务、价格和促销多种竞争手段组合的复合竞争态势。
(3) 从依赖内部优势到内部优势和外部资源并重。传统竞争条件下,物流企业依赖的是内部优势,通过自身资源和能力的组合而展开竞争。但面对形形色色的贸易壁垒和市场准入限制,物流企业仅仅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难以展开有效的竞争,只有综合运用经济、心理、政治和公关等各种因素,借助政府、社团、媒体和公众等多种力量,形成内部优势和外部力量的合力,才能打市场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5. 如何对物流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报告
做营抄销环境分析报告,主要是做外在的因素信息整合与分析,这方面我没做过,但是可以给一点建议:
1·整体物流行业的情况,同类物流企业的规模、实力、运营情况等等(常规物流和快递有区别)
2·商品流通的特点与状况,物流揽业务主要是中小企业发货,大型企业如伊利蒙牛等都有专门的长期服务的物流公司,属于大件。一般都是定向的,物流企业要做的主要是零担。
3·整体经济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等,比如当地目前经济状况不佳,消费能力上不去,那么外来商品的数量就会下降。
4·地区流动人口波动,和上述因素相似,没有那么多人就没有那么多消费。
5·短期地区项目设立与开发,。一方面人员消费,一方面是材料消耗和带动经济等等。
6. 德邦物流营销环境分析
能不能解释一下为什么限制6米的货
我公司每月可以发50吨的货·····
7. 求一篇: 物流企业市场营销分析论文
市场营销分析论文
http://www.51lunwen.com/marketing/
希望对你有回帮助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