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现在奢侈品都把抖音当作新的秀场
人口结构变化。去年年底,用户多为一二线城市的年轻女性。他们的可支配收入相对较高,是奢侈品牌的主要客户群。不过,企鹅智库今年4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随着程序的快速扩展,用户群也发生了变化。尽管年龄人口结构发生了微小变化,25至30岁的男女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但主要变化是用户的地理位置。企鹅智库的报告显示,54.7%的用户在三、四线城市,45.3%的用户在一、二线城市。这并不是唯一一个公开更改的报告。奥罗拉大数据2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一线城市用户仅占8.23%左右,二线城市为34.39%,四线城市为35.87%。
就在几个月前,这款应用还被吹捧为比新浪微博、微信、美派等中国成熟社交媒体平台更具性价比的替代品,但随着“颤音”的普及,平台价格也随之上涨。现在,一段来自互联网顶端的视频(平均浏览量100万次)是12万元人民币(1876美元)。相比之下,顶级微博网络名人发布的帖子关注度约为30000元/百万次(约合4689.75美元),微信则为75000元/75000次。许多奢侈品牌表示,除了网络红人,tremolo还提高了官方活动的价格。除了成本较高外,竞争也比以前更加激烈。去年,奥迪(Audi)和迈克尔•科尔斯(Michael kors)是首批在这款应用上推出活动的奢侈品牌。现在,这个平台上有更多的网站,包括小米、airbnb、阿迪达斯、必胜客和海迪劳。在人口统计方面,伯尔尼指出,品牌需要长远考虑,现在就利用这个项目来培养与未来具有购买力的年轻消费者的关系,“中国的城市在增长,三线城市可能在几年内成为二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
Ⅱ 为何在社交媒体时代,没有一个奢侈品牌的全球各国市场比中国更依赖明星营销
明星越来越社交化、KOL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明星更受品牌欢迎。没有哪个全球区域市场比中国更依赖明星营销。
在雅诗兰黛滚动页面的最后,用户可以在页面中填写手机号码和所在城市,并申请DW化妆粉底液体验这也意味着雅诗兰黛不仅通过此次营销实现了经典产品的推广,提高了消费者对全球品牌代言人的认知,而且进一步积累了用户的网络行为数据。
Ⅲ 二手奢侈品市场如何推广
二手奢侈品行业如何通过新媒体吸引精准客户?学会这几个要领,让你成为行业的第一
一定要准确定位,你目标人群都定位错了,二手奢侈品谁会买?不是职场女性吗?大学女生,收入低,爱炫富的打工女孩子等都有需求
1. 充分利用网络社交营销
与时尚博客写手合作推广奢侈品,同时灵活运用 微博和微信等社会化媒体;
通过会员制的形式建立一个相对高端的网站,在迎合了潜在消费者的同时也为品牌商;相对滞销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快速的、低成本的销售渠道;通过明星博客树立产品的口碑,直接拉动网上促销礼包订购和整体销售额的直线增长;
2. 注重用户体验的网络互动营销
智能搜索引擎,根据客户需求,增强搜索的智能引导,优化应用自有的资源力量并整合国内其他搜索平台的优势力量,根据各搜索引擎用户群的不同特征,制定整合营销计划,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进行投放修正,实施监控关键词投放点击等;
利用各种最先进的IT技术手段,以杂志的形式来构思网站并与商务结合起来,赋予奢侈品营销网站新颖的设计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的营销方式;
3. 用智慧和粉丝相处
有句很有名的话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在直播间里同样试用,没有永远的粉丝,只有永远有价值的直播。表面上来看,粉丝来看直播是为了满足娱乐需求,主播直播是为了收取礼物提成,这是最本质的利益关系。
4.老带薪
客源一般都是老客源带新客源,第一批客源的出处都是来自一些有能力购买奢侈品的精准用户数据。
网络已经是奢侈品销售不可忽视的渠道,网络营销也迫在眉睫。逐步纠正对网络交易的态度、积极制定合适可行的网络营销策略将成为奢侈品商家未来的战略之一。
Ⅳ 奢侈品网络营销如何做
奢侈品步入中国市场虽只有短暂的十余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奢侈品市场已经能够逐步走向成熟。在全球金融危机下,电子商务成为了弥补损失的举措,奢侈品的网络营销也渐入视线,并且实践证明在传统渠道受损的形势下,奢侈的网络销售却呈现出扭转乾坤之势。网络已经是奢侈品销售不可忽视的渠道,网络营销也迫在眉睫。逐步纠正对网络交易的态度、积极制定合适可行的网络营销策略将成为奢侈品商家未来的战略之一。
当人们对网络舆论寄予较高信任时,对于重视口碑营销和深度沟通的奢侈品来说,利用网络培育市场的方式更直接,也更迅速。对于奢侈品的网络营销策略,应该考虑如何让奢侈品受到真正追求时尚的消费者关注、喜欢,并让他们能够轻松地与品牌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
四,网实体与虚拟同步更新
网实体与虚拟同步进行,不仅将最新的产品更新在奢侈品官网上,而且把一些额外的优惠政策放到虚拟店铺进行,有意扩大品牌在网络营销上的影响力,让精英、富人阶层等奢侈品消费群体的网络消费体验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速度、效率、折扣、颇具观赏性的网络展示,都让实体店难以做到的多样化、便捷服务同时得到解决。而那些渴望领先一步购买奢侈品的时尚买手,也能在虚拟店得到第一手资料,免去消耗在实体店的时间成本。
五,整合移动营销
由于移动市场细分,针对商务人士的全球通用户是奢侈品市场眼中的“肥羊”,而手机是最具备精准营销潜力的媒体,手机号码的归属可以精准到某一个城市甚至某一个人。通过采集用户的资费和搜索信息,可了解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借由顾客的搜索行为界定他们的特点,对用户资源进行分类,以便形成动态的数据库,开展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并可以将最适合的广告推到用户的手机屏幕上方,进而做到有的放矢的“精准营销”。
六,准确效果测评进行策略调整
网络媒体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得营销效果测评数据。通过网络监测,可以了解营销网站的访问者主要来自哪些渠道,是线上营销中心网站的直接访问者,还是来自设在其他网站的访问入口,甚至可以比较来自不同网站入口的访问者所带来的成交量,从而了解哪些网站推荐的访问者能够带来较高的成交率,并直接影响对这些网站的使用策略,还可以依据访问者数据或季节的变化,相应地对线上产品的展示内容进行调整。
整合营销咨询、网络媒体传播、移动互联网推广、网络信息技术、网络营销策划、娱乐宣传、电商运营及宣传、品牌形象推广、软文撰写、活动宣传等等。提供互联网策划、营销、推广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Ⅳ 奢侈品牌扎堆官宣新代言,到底想打什么牌
2019年第二季度已经快要过去了,不少品牌都官宣了新的代言人。
从这些代言人的选择中可以看到,小鲜肉流量明星占据代言主流的趋势,他们的共同点是粉丝基础大、影响力处于上升阶段、粉丝群体与品牌目标用户相契合等,这实际上是在表明——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流量明星成为各大品牌商选择代言人的首选,选择打流量牌已经是当下趋势。
同时,这种由年轻人主宰的趋势或许还意味着另外一种可能:如今的奢侈品再已不是拿来衡量社会地位、物质财富的工具,而是代表着更加多元、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人格和生活方式。
Ⅵ 互联网全媒体营销时代的珠宝零售变革
江中杰
1.零售业进入“全媒体”营销时代
2012年11月11日,一日吸金数百亿元的“光棍节”网络大促销对于中国零售行业来说,不啻是一个新旧营销模式交替的跨时代标志。消费者从当日凌晨开始享受了一次从珠宝首饰到彩电、汽车等几乎所有商品的特价“网购狂欢节”。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数据,当日其旗下淘宝和天猫网络商城完成的销售额达到191亿元,这一惊人数字比2011年同日同样创历史纪录的33.6亿元淘宝交易额翻了6倍;两家商城仅这1天的交易额甚至逼近了2011年风起云涌的全国数千家团购网站216亿元全年交易总额。另一值得关注的比较是:这个数字是2012年十一黄金周上海395家大中型商业企业5000多家网点共64亿元的营业收入的三倍。数年前国美、苏宁在实体店价格战引发消费者凌晨排队的盛况,不经意之间已经被网络营销取代。
显然,伴随着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在短短数年内的快速完善,以及消费者对网购的信心逐步建立与增强,电商企业以及像苏宁、国美这些率先搭上电子商务大潮的企业,正在完成对纯“线下”的传统零售模式的一次“诺曼底登陆”。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新兴电子商务与传统零售业“非此即彼”的博弈,其实不然;事实情况是:以电子商务为典型代表,包括互联网、电视购物、电话营销、邮件营销、移动应用在内的多种新媒体零售渠道,正在与零售业的线下实体店互相融合,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全媒体营销浪潮,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零售变革,诚如《IT经理世界》所报道,“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浪潮引爆了零售行业的第三次革命……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的零售商,都将面临零售业第三次革命的挑战,它的来袭源于我们正进入一个绝对买方市场时代:消费者将拥有无上的选择权,除了出门逛街,他只需要轻点鼠标或者手机屏幕,就能随心所欲选择任何渠道、任何时间和地点购买自己想要的产品。”
如果说在21世纪前10年,包括珠宝首饰行业在内的各零售行业对电子商务的新媒体渠道还处于尝试阶段的话,自2010年以来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全媒体营销则已经势不可挡,从国外的沃尔玛、梅西百货,到国内的苏宁、国美、银泰百货、周大福各零售业领军企业,都已经深度涉水电子商务,并凭借线上线下结合的巨大优势,攻城略地。没有一个零售巨头愿意放弃这个机会,美国零售巨头梅西百货为此制定了“泛渠道(Omni-Channel)”策略,以此强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粘性。如果顾客在线下购物时遇到缺码或颜色不合适的问题,梅西百货的销售人员可以从网上搜索合适的商品并下单,然后直接快递到消费者家中;使用梅西网上商城macys.com推出的“TrueFit(真实试衣)”工具,消费者只要输入年龄、体型、体重等信息,系统会自动推荐合适的牛仔裤。
上表中的各品牌企业,除了Bloves主要依靠自有官网推广外,其他品牌都积极而广泛地借助多个媒体渠道开发电子商务,其中,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亚马逊,以及各大银行网上商城等都是这些珠宝品牌共同选择的渠道。另外,各品牌都极力借助企业微博营销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我们在此分析了四种渠道模式的优势和潜在挑战,应该说,在当前阶段,还无法断定哪一种模式是最合适、最能在激烈竞争中胜出的,但是,我们可以预言:
(1)固然纯网购的电子商务在珠宝首饰行业也将和其他行业一样,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是在未来十年,线上营销与线下实体体验结合,将是珠宝首饰领域的“王道”。根据2012年7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到“十二五”末,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9%。在2011年末,这项比重仅为5%,而其中珠宝首饰领域的比重不到2%。这是因为客单价数千元以上的珠宝钻石产品,普通消费者更加依赖线下服务体验,如果考虑到网络推广对线下交易所起到的导购作用,则网络零售额占珠宝业总销售额的比重,毫无疑问将大大增加!换而言之,现在常说的“O2O”即线上导购、线下消费模式,将是珠宝行业的主流。
(2)传统珠宝企业将在未来数年的全媒体营销的大潮流中,逐步经历新的一轮“洗牌”。首先,全媒体营销因其超越地理限制的特性,将催生一批诸如钻石小鸟、珂兰、Bloves这些新兴的全国性品牌;其次,跟随周大福等大牌珠宝的成功实践,必将有一批大陆本土珠宝企业加快全媒体营销步伐,并借势扩张全国版图或巩固在本区域的竞争优势。两者的结果是,中国地方性品牌割据的传统局面必将被迅速撼动,适者生存,那些在大趋势面前消极保守、未能有效应变的企业将面临被洗牌。
3.全媒体营销对传统珠宝企业的启示
珠宝首饰进入互联网时代,仍然面临着几个重大的发展瓶颈,比如:沉重的开店与铺货成本,赊销模式对于上游批发商的资金困扰和对于下游零售商的资信限制,昂贵的品牌营销成本,再加之新兴电子商务企业对传统珠宝业的巨大冲击。
全媒体营销为珠宝业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黎明的曙光。周大福等企业的实践证明,如果运营得当,全媒体营销有助于巩固和加强品牌竞争力。今天的消费者的显著特征是:他们不再忠诚于某一个渠道,而是交错出现在实体店、网店、移动商店、社交商店等各种渠道。让消费者在多个渠道获得更畅快、更一致的购物体验,同时又可以无缝集成和高效整合后台的供应链,将使零售商在有效扩展销售的同时,增加品牌粘度。
不但如此,新兴的IT虚拟现实技术,加之基于iPad等时尚平板电脑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线上线下渠道的“距离”将大大拉近——而这对于开店和铺货成本高昂的珠宝零售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发展空间。已经日趋成熟的3D虚拟现实技术使得贵重的珠宝、奢侈品可以用3D虚拟展示手段,通过iPad、彩电乃至全息成像等技术终端,让消费者在店面与无限量的商品“亲密接触”,却不需增加店面运营成本。从2011年以来,周大福、钻石小鸟等主流珠宝企业都纷纷采用iPad作为其店面及场外活动时的销售工具,iPad上集成了海量钻石库存信息,或展示其最新3D款式产品,使店面销售员可以轻松面对消费者,在不增加铺货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销售成交率和品牌体验。
2012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年鉴
“互联网会越做越实,实体店会越做越虚。”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如此描述零售的未来样态,在苏宁的战略布局中,线下店将加入更多智能化购物的技术手段(使用手持智能终端推荐商品、自助网上支付等),而线上店将通过3D虚拟试衣等方式强化购物的真实性。苏宁的这些计划,在产品贵重而依赖视觉体验的珠宝行业,更加具有现实意义。2010年在市场推出的炫立方3D珠宝展示终端正是因此而在珠宝业内备受推崇。
以互联网为主的全媒体营销对于珠宝行业的变革意义不只在于B2C零售层面,对于B2B领域也一样意义深远。在美国,Rapnet.com整合了全球近万家上游裸钻供应商和下游珠宝零售商,使得零售商可以直接跨过中间商,以上游价格自由选购近百万全球裸钻,从而改变了钻石行业格局。一些珠宝生产加工商,将拍摄精美的产品款式图库,甚至3D产品图库,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iPad等移动终端,发布给所有经销零售商,从而大大加快了新品与消费者接触的节奏,获取第一手反馈信息,并有效节省了新品发布成本。这种趋势在中国正在快速发生。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2012年深圳珠宝展与华尔兹科技公司联合发布的“钻石国标”iPad应用终端,正是以新媒体作为载体,帮助零售店快速普及钻石标准,并能在实体店内实时查询珠宝鉴定证书,让消费者放心购物。9月份新推出的“GGE全球珠宝玉石交易平台”则被业界誉为中国的“Rapnet”。可以预见,一旦各上游供应商、珠宝生产加工商开始接受使用新媒体手段,与零售商共享虚拟的钻石、珠宝库存,使得零售商在实体店内虚实结合地销售产品,则珠宝行业的运作成本将有望大大降低,面向年轻一代消费者的珠宝大蛋糕,则将越做越大。互联网全媒体营销正在掀起一波影响深远的珠宝零售变革。
Ⅶ 怎么看待社交网络上炫富的人
我认为,是不是炫富,算不算得上炫富都是有界定的,不仅仅看发了多少我都念不好的名牌,去了多少我做梦都没去过的地方,吃了多少我想象不到什么口味的大餐。很多人没有炫富,因为没资本炫富 比如我,想定位香港欧洲澳洲都没资本~有些人看起来炫富,也并不是炫富,就是记录生活,回头看一看,我今年某天去了哪哪哪,和谁一起吃了什么什么什么,仅此而已,被人误读为炫富~
Ⅷ 奢侈品零售管理软件APP哪个好
可以下个小鹰鉴定看看,专门做奢侈品交易买卖的,也可以一键转发到社交平台。
Ⅸ 如何利用人性的好奇来营销
如何利用人性弱点营销?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是休闲;法拉利卖的不是跑车,是驾驶快感和高贵;劳力士卖的不是表,是奢侈和自信。 什么是弱点营销? “宇宙的精灵,万物的灵长”,说的是人类。 但现实中,人性的弱点也不少:贪婪、恐惧、嫉妒、懒惰、好色、贪慕虚荣、难抵诱惑、害怕孤独、热爱免费、重视等级、迷信专家、崇拜名人、喜随波逐流……关于人性的一切弱点,正在被消费社会利用和营销。 一切营销都是弱点营销,针对的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弱点和后天养成的世俗判断。想想你因为怕肾虚、怕肥胖、怕肤黑、怕生病、怕落伍而进行的消费,想想你在电商大战中抢的打折货和在欧美抢购的奢侈品,想想你永远缺一件衣服的衣橱和找不到鞋的脚,想想你伸向淘宝的手和接不完的快递,想想你看了广告后买的东西和名人签名,想想你买房和理财的被忽悠史——你的弱点被营销、需求被开发、欲望被满足,貌似双赢。 但你为什么消费之后会失望、欲望满足后会悔恨? 斯拉沃伊·齐泽克说:“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而弱点营销所做的,就是引导人一直需要、永不满足。《善恶经济学》作者托马斯·赛德拉切克说: 「不满足」成为让我们进步和成长的引擎,也会让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永不满足的引擎。 人性难改,而营销无所不在。想不成为弱点营销的牺牲品,必须有强大的内心和自我认知。但真到那时,你倒能成功营销别人的弱点了,无论你卖的是电器还是价值观。 免费 贪便宜,谁能不贪便宜呢?只要你曾经消费过,你就一定在各路商家的打折、免费试用活动中掉入过陷阱。虽然人人都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在类似“清仓、免费、大减价、五折起”的招牌下,看到有自己可能需要的东西,都难免会热血上涌,不能自制地兴奋、激动,迅速说服自己,进行原本不需要的额外、过度或者超前的消费。 “零元购机”就是在这个手机市场竞争激烈的时期针对人的贪便宜心理而出现的最普遍的一种营销手段。“零元”二字有让人血脉喷张的效果,足以让部分人忘记在零消费的背后是你每月需要支付你原本可能用不完的话费。零元购机划算么?其实这不重要,只要你心动得闪过这个念头,你就已经被商家算计了。认命吧,没有消费者能精明过商家。 VIP 1776年,美国摘掉英属殖民地的帽子,宣称:所有人生而平等;上世纪80年代,还是美国人,用一句“Very important person”作为邮件的标题,从此VIP被广泛使用,人们又被拉回了等级时代。 在商业领域,VIP 本来指的是创造了80%利润的20%人群,他们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员工的饭碗。因此,企业对之悉心呵护,格外照顾:银行的VIP不用排队;航空公司的VIP有单独的休息室;QQ的VIP在游戏大厅里可以随意“踢人”。 正是这些“小特权”,成功满足了已有VIP的优越感,也成为企业促销的利器 —— 潜意识里,人们总是希望自己是多数人中拥有特权的少数人,在社会阶层中位列更高的等级。商家则顺势扮演着布道者,一边以增值服务为诱饵,一边向客户灌输“VIP并不是天生的,人人都可以成为VIP”。 2011年,某市场研究公司曾以500名消费者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19%的受访者有 5 张以上的VIP卡。除了熟悉的垄断行业,还包括服装、餐饮、美容、KTV,甚至修鞋铺。29%的受访者承认,通过预存一定的金额换来了VIP;35%的受访者为了晋级为VIP曾发生不必要的消费。随着门槛降低,VIP的人数越来越多,商家承诺的“小特权”却越来越少,能兑现的更少,“不平等”日益趋向“平等”,“VVIP”亦应声而出。 饥饿营销 佛云人生八苦,其中之一为求不得。然而,世间能做到无欲无求的有几人?芸芸众生,多是苦中求,以苦为乐。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越是难得到的花的心思越多。很多时候,“求”的过程已经超越了“求”的结果,过程越艰辛,得到后越有成就感,越开心。 饥饿营销就是针对这种心理,投其所好。商家有意调低供应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或者只是为了吸引眼球,增加人气。 从苹果的系列产品和近年来的国产大片可以看出,饥饿营销的路子基本都是这样的:在产品研发和影片拍摄阶段就不时抛出一个又一个包袱,或以高科技为卖点,或以导演选秀为卖点,赢得消费者的持续关注。但是,最核心的东西却严格保密:比如,iPhone4 的外观设计被苹果严防死守了30个月;《金陵十三钗》先后发布了多款电影海报,却直到最后一款才出现女主角的一个背影,期间,两配角演员因为在微博上公布了上妆照还被解雇。而关于核心内容的猜测客观上则在受众中进行着一场口碑传播。 当消费者的胃口被充分吊起来,便是最佳的产品上市时机。被抑制了长久的欲望一旦有了宣泄的途径,结果即风雨无阻,夜里排队;哪怕票价创纪录达到120元,也场场爆满。 胸展 通过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让你乖乖掏出金钱,这是所有情色营销的套路。问题是,在中国,大多数情色营销的传播路径只跟情色相关——“情色”完全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时,品牌反倒成了配角。 运气好的,短时间内能够引起关注、制造舆论,并在某个阶段称为话题中心,长远来看,对商业并无帮助。当一个品牌只能通过赤裸的情色营销赢得关注时,可想而知它有多虚弱。我们知道,北京车展没有让人记住一辆新车,只留下一个大胸中年女的身影。Chinajoy 有数百家厂商参展,但出现最多的照片都是童颜巨乳的90后Showgirl。无数网络游戏以情色字眼吸引你下载,但他们多数可以归为下三滥网游。 退一步说,好的情色营销是需要技术门槛的——你不能做得有趣、幽默甚至是优雅也就罢了,为什么连基本的审美都过不了关?硬盘里的妹子已经把中国人的情色鉴赏力提高到相当高的水准,网络推手没有发现?请把CK和杜蕾斯的广告海报拿出来,学习构图、创意、化妆、体态以及最基本的裸露。 煽情 得承认,成功学对贵国的侵袭已经深入肌理了,所以也别奇怪“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这类煽情的广告词被当做经典文案并广泛流传。当然了,还有更令人潸然泪下的,比如以下这句——“我将视你如我生命中的伴侣和挚爱……视你如我的信仰,不离不弃,和你永不分离,从这一刻开始直到永远,我愿意。XXX度,多一度热爱” 。为什么一个体育品牌的广告词要跟婚礼的宣誓词一样?不知道我的感动已经被《感动中国》给撑饱了,不够给你们煽了吗? 再来看看另一个煽情大师凡客的广告词,“我相信自己坚持就会是胜利,我这么做只想证明自己,向全世界证明我的实力,我是珞丹也是凡客,我只想和你在一起”。显然,这是更聪明的做法。同样是煽情,它让大明星沉下来,好让你真觉得他们也是平凡人,它没有傻逼兮兮地给你们打成功学的鸡血,也不会凶狠地扑过来透支你的情感,它只是让你在平淡而有力的话语中得到共鸣,从而打动你。从商业层面而言,这是直指人心的煽情,段位比那两个晋江品牌实在高出太多。当然,这也意味着,你被营销的概率大大增加。 标题党 这是什么 —— 巴甫洛夫认为,提问题是人类的本能。凭借着理性的大脑而产生的好奇心表达了人类求知的欲望。总的来说,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欲望,它使得人类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不断适应进化过程中生存环境的变化。然而,西方谚语却说,好奇害死猫。在很多时候,如果好奇来得不合时宜或者过了头,也会于人于己带来麻烦,最低限度就是被标题党利用。 标题党最初指的是网上的某些网民,他们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博得点击率,通常帖子的内容与标题关系不大,网友看过之后往往有受骗上当的感觉。究其原因,就是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准确地掌握了大多数网友的喜好。比如,某网站一条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