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型职业农民的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事业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三化”同步发展全局,解决未来“谁来种田”问题做出了重大决策,抓住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根本和命脉。
发展现代农业呼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多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然而,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是一种生活在农村、收入低、素质差的群体,是贫穷的“身份”和“称呼”,而不是可致富、有尊严、有保障的职业。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农民一夜之间发现,“农民”一样可以到城市挣钱,特别是青年农民对在农村种田已经彻底放弃,虽然在城市扎不下根,但除非老了、干不动了,才会回到农村种田。另外,从农村出去的大中专学生,甚至农业院校毕业的,更是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如果不早作准备,及时应对,今后的农村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今后谁来种田”问题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真正要进行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跟进,一方面引导优秀的人才进入农村,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有一个强烈的信号,让他们有尊严、有收益、多种田、种好田。要通过规模种植补贴、基础设施投入、扶持社会化服务等来引导提高农民职业化水平。在政策上必须要从补贴生产向补贴“职业农民”转变,在制度上必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资格制度”,科学设置“新型职业农民”资格的门槛。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呼唤大力发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可以加速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要根据不同层次需求,有针对性分类开展教育培训。一是要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以及党的强农富民政策、农民喜闻乐见的健康娱乐文化编辑成媒体教学资源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组织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教师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编辑成好看、易懂的明白纸,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使广大职业农民的知识和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二是要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广大青壮年农民、应往届毕业生免费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绿色证书。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大力推进送教下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将学生上来学变为送下去教,吸引留乡务农农民,特别是村组干部、经纪人、种养大户以及农村青年在家门口就地就近接受正规化、系统化职业教育。
㈡ 有道题目∼如何做个新型现代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教材
《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读本》
编委会
主 任 彭晓明
副 主 任 王金栓 张伟霞 郭春生
主 编 辛登豪 彭晓明
副 主 编 徐玉红 王锋胜 屠新虹 张春娟
出 版 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116-1734-7
定 价:20.00元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开 本:32开
页 码:191页
目 录
第一章 新型职业农民基础知识
第一节 新型职业农民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 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第四节 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
第二章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第一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第二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
第三节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机遇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及相关政策
第一节 发达国家扶持职业农民的做法
第二节 国家财政拨款类(综合表式)
第三节 部分省市项目政策(综合表式)
第四节 国家专项优惠政策
第五节 各地对新型职业农民优惠政策
第六节 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受到重视
第四章 国家及有关部门相关性文件
第一节 国务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通知
第二节 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
第五章 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知识
第一节 积极稳妥地发展家庭农场
第二节 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模式
第三节 土地经营权贷款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第五节 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品一标”
第六节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第七节 现代农业的概念、特征和主要类型
附录 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县(部分)认定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
㈢ 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是
新型职业农民的标准。
确实还没有准确的认可。
你可以向往着去努力,去创造。
一定会有好收获。
㈣ 看好未来农业发展,想考个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该怎么考,好考吗
未来农业发展,想考个新型职业农民证书,该怎么考?要想考个新型的职业农民证书,你必须认真地去复习,去学习农业的知识,所以才能考好
㈤ 怎样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
1、全职务农,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
2、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内会经营,对生容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3、具有"能创业"的特点。
5、具备较大经营规模,具有较高收入。
6、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
㈥ 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一批面向市场、专业化强、掌握技术、素质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生力军。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
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特点可以用“两新一高”来概括:首先是新身份,标志着农民由户籍身份称谓转变为职业称谓,体现了我国农民逐步成为有吸引力职业的进程;其次是新作用,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经营主体的个体形式和主体力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发挥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第三是高素质,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技能是他们的主要特征,也是与传统农民的显著区别。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㈦ 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农业劳动力,主要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
㈧ 新型的职业农民的特点是什么
新型职业农民除了符合农民的一般条件,还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①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传统农民主要追求维持生计,而新型职业农民则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最大化,一般具有较高的收入。
②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而且后继有人。稳定性是农业特点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以区别于对农业的短期行为。
③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新型职业农民首先是农民,从职业意义上看,所谓农民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并以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农民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①占有(或长期使用)一定数量的生产性耕地;
②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劳动;
③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
④长期居住在农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