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营销大全 > 自我参照准则国际市场营销

自我参照准则国际市场营销

发布时间:2021-05-07 09:42:28

Ⅰ 自我参照准则对国际营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复:作为来营销人员如何把自握发展方向?
着重归纳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能够具备一定营销专业知识,熟悉掌握营销业务,能够体现销售员挑战高薪的决心和胆量,必须适合销售岗位的发展和需求。
第二、能够学习和借鉴营销案例,能够深入和实践营销课程,作为个人学习和总结经验,扎实学习研讨营销课程,和集中剖析营销学科案例。
第三、在营销工作中,体现热爱营销岗位,忠于职守,热忱服务,以责任心做好每一件事情,以实践经历成就个人丰富的阅历。
第四、作为营销人员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实时掌握动态讯息,向新老客户问侯和联系,以传播新产品的功能及新品上市的促销活动,以不断拓宽营销人员的人际关系和人脉资源。
第五、向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和产品的定位营销功能服务,以实现客户需求的价值,以提升产品品牌的信誉度和声誉度。
第六、想做好营销工作,必须认真和专一,必须以细致入微到细心的投入到营销工作中去,对待客户必须真诚和友善,全心全意把销售工作做到位,全心全力为销售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谢谢!

Ⅱ 消除自我参照准则的方法分析中国销往美国的方便面如何克服SRC

拒绝无意识地参照自己的文化价值观论证:最近几年,中美两国之间物价的差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中一个热门问题是:同样是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为什么在美国卖得比在中国还便宜?例如,我自己在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商场买了一件哥伦比亚(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同样是中国制造的苹果手机iPhone 3,在美国卖600美元(约4000元),在中国则高达6、7千元。最近流行的苹果3G版平板电脑iPad,我在哈佛大学电脑专卖店里花670美元(含税,大约4500元)买了一个,而这款产品在中国市场已经炒到了6000元以上。最广为人知的案例应该是著名的Coach(寇驰)皮包了。在美国郊区的品牌直销店(outlet),一个普通的Coach包大概100美元,但是在中国则售价高达1500元左右,翻了一番。中国人大概是穷怕了,所以一旦有钱,一定要炫富;即便没钱,为了表现得有钱,也要花大代价去炫富,这是一种畸形的文化。据说,很多在校读书的女生为了买一个LV的皮包,可以忍痛挨饿吃几个月的方便面。很多公司的低阶白领,领了工资就去买奢侈品,特别是皮包。想想看,假如一个普通职员有一天也买了一个Coach包,那么她的主管必定要扔掉以前的Coach包去买一个更贵的Gucci包,然后高层上司看到中层主管居然拿她一样款式的皮包,就不得不去买更贵的高档皮包了。这种盲目的、单一标准的攀比,正是收入不高的中国在奢侈品市场不成比例地大肆扩张的文化背景。去年由于金融危机,LV在全球的市场都在萎缩,但是在中国的市场却爆炸性地翻倍增长了。毕竟,有那么多中国人要炫富,有那么多中国人要送礼,真金白银盆满钵满也就不奇怪了。

Ⅲ 哪些企业有过自我参照准则

电信、联通、移动、工行、联想

Ⅳ 自我参照准则是什么意思啊

所谓自我参照准则即SRC:
是指营销人员只要一遇到具体情况,就用自己的价值体系作为理解这种情况的尺度和标准。美国学者詹姆斯·李提出了一整套克服SRC倾向的方法:第一步,按照本国的文化特点、习俗和规范来确定业务问题或目标。第二步,按照外国的文化特点、习俗或规范来确定业务问题或目标。第三步,把SRC在问题中的影响孤立起来,研究SRC如何使用问题变得复杂化。第四步,在没SRC的影响下,重新确定业务问题,确定最适当的业务标准。

Ⅳ 1.自我参照(SRC)的产生原因 2.掌握寻找案例说明(自我参照)SRC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 3

服从!细节掌握!时间把握!

Ⅵ 消除SRC自我参照准则的案例

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1:

雕牌及纳爱斯集团简介雕牌品牌:

雕牌品牌标识由一个苍劲有力的手写体雕字和一只展翅飞翔、搏击长空的大雕形象组合而成。雕,是一种猛禽,是藏民的图腾,在藏语中有卫生清道夫之意。

雕,筑巢于悬崖绝壁上,翱翔天际,啄食腐败,尽清洁卫士的天职,保护生态环境,产品商标取名为雕,意在对顽垢污渍和丑恶现象猛力去除。雕牌是纳爱斯集团旗下的主导品牌。纳爱斯集团纳爱斯集团是专业从事洗涤和口腔用品的生产企业,总部位于中国有浙江绿谷之称的丽水市。

纳爱斯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68年的地方国营丽水五七化工厂,曾经在全国洗化行业内产值倒数第二,是一个仅有几十个人的作坊式小厂。1993年底改制为股份公司,200.1年12月组建企业集团。

纳爱斯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长足发展,自1994年以来,完成的各项经济指标连续13年稳居全国行业榜首。纳爱斯集团在华南的湖南益阳、华北的河北正定、西南的四川新津、东北的吉林四

平和西北的新疆乌鲁木齐建有五大生产基地,这五大生产基地与总部在全国形成六足鼎立之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洗涤用品生产基地。年产洗衣粉100万吨、液体洗涤剂30万吨、香肥皂28万吨、甘油2万吨、牙膏2.5亿支。

洗衣粉占有中国市场40%以上的份额,肥皂占有超过67%的市场份额,液体洗涤剂产销量多年来稳居行业前茅。集团拥有纳爱斯、雕牌两大名牌四大系列四百多个品种产品,其中纳爱斯、雕牌为驰名商标,雕牌洗衣粉、雕牌液体洗涤剂同为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

(6)自我参照准则国际市场营销扩展阅读:

麦当劳成功进行市场细分的案例:

一、案例背景:

麦当劳作为一家国际餐饮巨头,创始于五十年代中期的美国。由于当时创始人及时抓住高速发展的美国经济下的工薪阶层需要方便快捷的饮食的良机,并且瞄准细分市场需求特征,对产品进行准确定位而一举成功。当今麦当劳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在109个国家开设了2.5万家连锁店,年营业额超过34亿美元。

二、案例分析:

回顾麦当劳公司发展历程后发现,麦当劳一直非常重视市场细分的重要性,而正是这一点让它取得令世人惊羡的巨大成功。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家温德尔斯密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

它是指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把整体市场划分为不同的消费者群的市场分割过程。每个消费者群便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个细分市场都是由需要与欲望相同的消费者群组成。市场细分主要是按照细分、人口细分和心理细分来划分目标市场,以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

而麦当劳的成功正是在这三项划分要素上做足了功夫。它根据地理、人口和心理要素准确地进行了市场细分,并分别实施了相应的战略,从而达到了企业的营销目标。一麦当劳根据地理要素细分市场。

麦当劳有美国国内和国际市场,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各自不同的饮食习惯和背景。麦当劳进行地理细分,主要是分析各区域的差异。如美国东西部的人喝的咖啡口味是不一样的。通过把市场细分为不同的地理单位进行经营活动,从而做到因地制宜。

每年,麦当劳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进行认真的严格的市场调研,研究各地的人群组合、文化习俗等,再书写详细的细分报告,以使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地区都有一种适合当地生活方式的市场策略。

Ⅶ 联想如何开拓国际市场

国有外贸公司如何开拓国际市场?

什么是现代市场营销,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看法。笔者认为,所谓现代市场营销就是企业通过市场识别、创造并满足特定顾客的需求的系统的经营活动,它的实质就是把满足特定顾客的需求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可见,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是现代营销的核心。这就告诉我们,企业的经营要以顾客为中心,而不是将企业赢利放在第一位。如果不以顾客为中心,企业不可能获利,确切地说,不可能获得持久的赢利能力。同样,企业的国际营销也要体现这个精神。国际营销指的是企业通过国际市场以某种有形与无形商品满足一个以上的国家与地区的顾客与用户需求的经营活动。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最大的不同就是环境的不同,这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国内没有的机遇,而且也孕育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国有外贸公司应用现代营销理论来指导外贸业务,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做到对目标市场的情况心中有数。海尔公司有一句名言:“市场永远不变的规则就是市场永远在变”。外贸属于国际营销的范围,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市场营销环境的不同。环境的不同既给企业带来了国内营销没有的机遇,也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风险。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查。目前,国有外贸公司需要加强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企业内部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专人负责,将其费用列入企业的成本。要将对国际市场的调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现在有的企业在开辟市场或遇到困难时,比较重视市场调查;在营销顺利时,就忽视这项工作。这是很要不得的。

(2)市场调研内容要防止只注意对特定产品的微观调查,还要注重调查与公司业务有关的宏观环境因素。当然,微观调查的质量对于出口产品的业绩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如果对出口产品市场的语言与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家庭特点、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对于出口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市场规模与结构、国民收入、人均购买力、通货膨胀率、银行、金融、保险等经济因素以及政治制度、政治的稳定性、民族情绪等相关因素心中无数,也就是说对直接与间接影响市场的宏观因素不了解,也很难打开市场,特别是长期地占领目标市场。

(3)要多渠道地开展市场调查,确保调查的可靠性。特别是对于出口数额大的国家,调查应该采取委托调查与自己独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我国有的企业失败的教训之一就是调查的内容术准确,其中不少就是由于调查渠道单一造成的。市场形势千变万化,有时只依靠一家咨询公司调查很难准确地反映真实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大的项目,最好通过多渠道调查,在这方面多花些钱是值得的。

2.对国际市场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为自己寻找与众不同的目标市场。现代营销的核心可以概括为STP营销,即市场细分(segmenting)、目标营销(targeting)与市场定位(positioning)。探讨世界各国企业经营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从营销方面来说就在于能否运用STP营销战略。STP营销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市场细分,所谓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按照某种标准,将准备进入的某一整体市场分成能满足若干消费者群体的子市场。国际市场细分同样如此,具体地说,它包含宏观与微观细分两层含义。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与地区,企业究竟进入哪一个国家或地区最有利?这就要求企业根据经济、文化、地理等标准细分后,决定进入哪一个国家(地区)或哪几个国家(地区),这就是宏观细分。每一个国家(地区)顾客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企业不可能满足所有顾客的需求,只能满足某一类或某几类顾客的需求,这就是微观的细分。当企业决定占领一类或几类于市场时,这就是目标营销。最后企业还要用能够发挥企业优势的特点来与目标市场上的竞争相区别,这就是市场定位。

目前我国国有外贸公司在运用STP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对自己的出口市场没有细分,出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近些年来由于国内获得外贸经营权的企业越来越多,出口竞争的压力很大,不少公司没有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往往是一个好的产品。好的市场大家一踊而上,在同一市场上进行无差别竞争,最后纷纷陷入恶性降价竞争。这样不仅使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而且由于有时价格低于成本,使有的国家对我国某些出口产品提出反倾销投诉。二是重视宏观细分,轻视微观细分,造成市场定位模糊。有的企业在选择目标出口国家时,确实下了不少功夫来选择哪些适合自己产品出口的国家,如我国的中药产品主要向两类国家出口,一类是日本、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和地区,直接向它们出口传统的中药材;另一类是发达国家,将中药按照西方人的服用方法与习惯做成西药的形式向它们出口。但是对于出口国家的内部市场的微观细分却做得不够,因为目标国家中的顾客并不是铁板一块,企业应该对目标市场进行科学的细分,找出目标顾客的需求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销售。例如,1998年海尔公司按照冰箱与冰柜的大小对美国冰箱市场进行细分,结果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冰箱市场上细分出了一个被众多公司忽视的170升以下的冰箱市场。这是由于美国家庭小型化趋势的结果。于是,海尔公司制定了一个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结果大获成功,当年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5%。

3.克服经营上的主观性,注意各国的文化差异。我们许多国有外贸公司在理论上也知道,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最大区别就是营销环境的差异性。但是在营销的实践中却往往忘记了“适者生存”的道理,用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客观的差异,结果犯了一个自我参照准则的错误。“自我参照准则”(Self-Reference Criterion,简称SRC)是国际营销人员中的一种文化错位现象,指的是国际营销人员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母国的价值观念作为判断其他国家的商业文化与行为的标准。这是国际营销中的“常见病”,如不注意克服,势必造成误解,影响企业的营销。因此,企业营销就要使产品的名称、品牌、包装、广告都符合出口国的消费者习惯。

4.树立顾客导向的观念。顾客导向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理念之一。现代营销倡导顾客导向的意义在于,当企业的产品不被国外顾客接受,打不开目标国市场时;或原先具有很大优势的产品被国外的竞争对手的产品所取代时;或企业经过精心策划的出口策略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时,是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还是埋怨国外的顾客不识货?应该说,还是你不识国外的顾客,也就是说你对国外顾客的特点、购买习惯、购买地点、消费心理等因素了解不够。不是国外市场不具备条件,而是你木适应市场,不适应顾客。我们不少企业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总是不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而常常怨天尤人,木是将责任推到顾客身上,就是抱怨市场不成熟,而没有看到自己的问题。另一种态度是从自己方面找原因,看看自己的产品、营销计划在哪些方面不适应目标顾客的需要,在哪些方面不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

5.树立整体渠道概念。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必须建立整体渠道概念。整体渠道概念指的是企业进行国际营销时,不仅要考虑国家间渠道,而且还要考虑产品销售目标国的国内分销渠道,即产品到达目标国消费者手里的全过程,包括产品在目标销售国的渠道结构、环节、加成率、渠道成员的状况、推销方法、目标顾客的特点以及该产品的市场容量,本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及竞争对手的状况。在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中,强调树立整体渠道概念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国有外贸公司最重视的是出口创汇,只要把产品卖给国外的客户似乎就完成了任务,不太关心产品经过多少环节如何到达国外顾客的手中。这是一种缺乏长远眼光的短视行为。企业出口的最终目的是占领国外的市场。在这方面,西方跨国公司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他们的一些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后,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采取各种方法开拓我国市场上,有时甚至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力争产品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最终完全占领我国市场。树立整体渠道概念有利于促进我国产品长期、稳定的出口,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出口的目的是单纯赚取外汇,还是占领世界市场?在这方面,目前国内的诸如创维、美的、康佳、联想等一些企业的出口与国际化经营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他们看来,产品出口后不是销售的结束,而是营销的开始。由于他们对产品出口国的营销渠道了如指掌,所以在销售产品的同时,配合良好的售后服务,以增加顾客的满意度。他们的目标是使企业与商品的品牌在目标国中获得良好形象。

6.注重服务质量。重视产品质量是国有外贸公司的光荣传统,以质取胜是我们从事国际贸易的基本经营理念,目前我们要在此基础上树立双重质量的思想,即从重视有形产品质量过渡到既重视有形产品质量,又重视附加在有形产品上的服务、维修、送货等无形产品的质量上,即服务的质量上。目前重视有形产品质量主要表现为,一是要用国际标准来规范产品的质量,如企业要通过相关的ISO9000的质量标准体系。二是用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的标准来保证产品质量,特别是出口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产品,更是如此。三是有的行业与产品还要通过倡导环境保护的ISO14000的标准及乌拉圭回合通过的有关环境标准。重视附加在产品上的无形产品质量即服务质量,主要指的是国际贸易的售前、售中、售后所提供的一系列的服务,具体说,为客户提供的购买某种产品的贷款或融资、相关保险、咨询、培训、送货、安装、维护保养、提供继续购买优惠等。

7.进行多元化市场营销。近年来,许多国有外贸公司开始由单一业务向综合经营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业务比较单一的经营模式转向多元化的经营模式,这对于绝大多数国有外贸公司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们决不是单纯追求多元化,多元化是公司发展的一种战略,决不是公司发展的目的。多元化必须围绕外贸公司的核心优势进行,只有从核心优势中拓展出的多元化才是有生命力、有效益的多元化。不同的外贸公司具有不同的优势,有的具有市场与客户的优势,有的是人才的优势,有的表现为对某类产品的生产、仓储、运输、国外市场渠道等综合经营的优势,有的则在掌握国际市场信息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具有不同优势的国有外贸公司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向某一行业的横向或纵向拓展自己的主营业务,这样的多元化是在自己熟悉的行业、领域中扩展,既顾旧又求新,将多元化的风险降到最低点。

Ⅷ 国际市场营销学:经典案例分析与练习的前言

国际市场营销学于20世纪60年代从基础市场营销学中分离出来,成为市场营销学的分支,它是市场营销学的延伸与扩展。国际市场营销学研究企业如何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或劳务引导到消费者或用户的经营销售活动规律。国际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高级形态,是建立在哲学、数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及国际贸易基础之上的现代管理应用学科。它不仅为培养国际营销高素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人才提供理论武器,还为当今企业从事国际营销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指导。
“国际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务性课程,而国际市场营销又是极具实战性质的经营管理活动。在国内外的教育与培训工作中,除进行市场营销理论体系和方法的系统学习之外,一般都十分重视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训练。
编写本书,考虑到国内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课程学分与课时的要求,在保证教材的系统性和特色的前提下,奉行“思想上全球化,行动上本土化”这一国际营销的核心指导理念,突出营销环境尤其是文化因素对国际市场营销的影响,特别强调国际市场营销的环境分析、互联网的工具性应用以及阐述普遍适用于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市场营销分析框架与思路的形成,更加有利于学生认识、体会和克服国际市场营销学中最主要的屏障——自我参照准则。
本书的编写遵循如下原则。
(1) 经典性。所选案例具有体现国际市场营销理论的典范意义,通过一系列经典案例分析,可以比较全面和深刻地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系统知识。
(2) 实用性。所选案例基本上是实际发生的市场营销行为和策划,案例所提供的资料基本上可以满足学习者作为实战者进行分析和策划的需要。也就是说,学习者通过案例分析,近似于实战操作,可以获得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3) 现时性。所选案例尽可能是现时发生的,以使学习者掌握最新的理论发展和市场新变化,通过案例分析具备与时俱进和创新意识。
(4) 系统性。本书分为两篇:第一篇——案例分析,既有案例介绍又有分析,帮助使用者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学知识点以及以理论为基础进行案例研究;第二篇——案例练习,仅有案例没有分析,目的是让使用者用已掌握的理论来进行实例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所选案例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和体现国际市场营销学体系中的各个部分的重点理念和方法,所有案例综合起来进行训练,可以比较系统地掌握国际市场营销决策体系。

Ⅸ 为什么国际营销中要考虑文化影响

企业在进行国际营销活动时,必须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国家商人的经商习俗,做到入境问俗,入乡随俗,否则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国际营销者在设计产品、包装时,要注意各地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不可把本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和价值观念强加给目标市场国的消费者,以造成营销障碍。

在国际营销中,在确定产品包装色彩时,一定要注意它是否在目标市场国代表了不好的意义,是否符合当地消费者的审美观念。另外,在设计产品时也要注意是否适应当地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否则就有可能造成产品的滞销。

例如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所以方便食品如速溶咖啡、快餐、一分钟米饭很受欢迎,但在经济不发达、不怎么重视时间的国家如有些拉美国家,方便食品就不受欢迎。那里的家庭主妇宁愿买咖啡豆也不愿意买速溶咖啡,因为在她们眼中,买速溶咖啡是懒惰的表现。



(9)自我参照准则国际市场营销扩展阅读

物质文化质量的高低和完善程度直接影响了国际营销的方式、规模,如运输、能源、沟通媒体包括广告促销策略、商业设施包括分销渠道选择等。国际营销者在把握东道国的物质文化时,要注意到各国不同的物质文化水平直接影响购买者对其所需产品的质量、品种、使用特点及其生产、销售方式的要求。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发生变化的,文化变化的过程中总是文化借鉴和文化融合的现象,从总体来看,文化变化总是向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变化。文化变化有时为企业从事国际市场营销带来机会,有时却造成企业国际营销的威胁。

阅读全文

与自我参照准则国际市场营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考电子商务概论题库及答案 浏览:946
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相同点 浏览:345
促销活动场地费 浏览:728
房地产培训方案ppt模板下载 浏览:604
外卖公司员工培训方案 浏览:953
网吧的活动策划方案 浏览:512
b2b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分析 浏览:298
金店情人节促销方案 浏览:479
面点的营销方案 浏览:17
电子商务营业税增值税 浏览:14
汕头大江电子商务 浏览:828
通州电子商务产业园 浏览:697
重庆方案设计师培训 浏览:424
2015的电子商务 浏览:231
湖洲电子商务网 浏览:577
公司pr推广方案 浏览:517
临床药品知识培训方案 浏览:816
冷餐晚会策划方案 浏览:19
用英语介绍电子商务 浏览:943
餐厅年度活动策划方案ppt模板 浏览: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