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报复性消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报复性消费的存在
报复性消费是指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限制人们的合理消费需求,当特殊原因过去之后,人们便开始疯狂消费,也就是报复性消费。比如说在疫情期间,人们不能做很多事情,当疫情减轻之后,人们便开始将自己没有做的事情全都做一遍,将以前舍不得买的东西全部买回家,不敢吃的也全部吃个够,这就是报复性消费。那么为什么会有报复性消费存在呢?就拿疫情来做参考,我给出了以下几个原因:
3、用消费来表达喜悦之情。比如说因为疫情,大家精神高度集中,甚至开始胡思乱想,当疫情好不容易得到了控制,好不容易安全了,自然要来庆祝一番,而消费则是最好的庆祝手段,吃吃吃、买买买,才能够表达自己如今的心理状态。其实报复性消费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不是太过分,不是特别疯狂,就没有太大问题。
❷ 什么是报复性消费
许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疫情的好转,消费者压抑的需求会得到迅速释放。
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在其演讲中提到,“2020年下半年,我们会看到的分别是货币宽松政策、产业大规模投资、民众报复性消费。”
最近公布的数据似乎也佐证了这一观点,近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介绍,2月下旬,商务部重点监测的1000家零售企业日均销售额比2月中旬增长5.6%,自1月下旬环比连续负增长后,开始恢复正增长。
商家和投资者都在低谷中盼望着。这些观点和数据的出现,是否就预示着一大波报复性消费即将来临?
从SARS看,根本没有报复性消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若想一窥新冠疫情后消费行业的走势,我们不妨将视线投向17年前。
2002年11月,我国发现第一例SARS患者,次年3-4月进入疫情高峰期,5月中下旬,由于防疫措施和力度都有所升级,SARS逐渐步入尾声,直至6月疫情才基本结束。
SARS造成了我国消费行业收入的断崖式下跌,其中餐饮行业受到的影响尤大。在SARS最严重的4、5月份,餐饮行业的环比增速下降了20-30%。
疫情结束后,餐饮行业收入步入上行区间,但这次增长与其说是报复性消费,似乎更像是恢复性消费,毕竟直到2003年9月,餐饮行业的同比增速才回到去年同一水平,且并未出现显著提升。
换句话说,所谓报复性消费可能根本就是个假命题,在疫情的挤压下,消费者的消费时间相对集中,这也只是报复性消费的假象。
付小姐在成都创始人张维国对亿欧表示:“该买的在疫情结束后集中购买,这属于刚性消费的延期,并不能算报复性反弹。”
并且此次新冠肺炎的传播性更强,虽然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世界范围内又出现了新的爆发,这也阻碍了消费者的信心恢复。
望湘园副总裁赵建光也认为,SARS之后餐饮行业的恢复速度比较快,但“这次的反弹速度会慢得多。”
根据赵建光的判断,除了疫情更加复杂之外,居民消费能力也受到了疫情的创击。例如,上海综合服务业产值占GDP的70%,因为疫情,综合服务业停摆,居民收入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在消费时,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理性。
统计学中有个幸存者偏差(Survival Bias)的理论,指的是人们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近期我们经常能看到文章说企业熬过SARS迎来发展报复性增长,比如携程在2003年疫情过后一举坐稳了行业龙头的地位,在SARS结束后半年内,就成功登录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因为我们根本记不住那些倒掉企业的名字。
❸ 有些人是报复性消费,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1,实话实说,疫情之前普通老百姓手上的闲钱都不多,大部分都背着房贷车贷,有的即使没有房贷车贷,医疗费、孩子的教育费、父母的赡养费、子女结婚的费用和自己的养老费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都是需要积蓄,压力本来就挺大的,都不敢太大手大脚花钱。
❹ 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比如买一台朗逸,谈谈感受
这次突然其来的疫情爆发,没有征兆的大面积传染确实挺吓人的,每天打开手机看着全国疫情爆发实时动态,从最开始每日新增确诊几百到每日新增确诊1-2000人,特别是涉及公共出行交通工具,比如公交、地铁、飞机等等,可以迅速通过飞沫传播;在这个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保护好自己,才能保障家人安全,疫情期间我都不愿意让家人出门,都是我一人“全副武装”戴好口罩,消毒液出门采购生活物品。那时的想法就是只要人活着,比什么都好,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活在当下,谁也说不准明天和意外谁先到来,所以在这里希望大家珍惜与家人团结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等到无法挽回的时候再去后悔。所以我心里就萌发了提前买车的计划,在疫情当下,私家车出行方式的确显得更加安全更加重要了,有了私家车,我们可以避开一些人群聚集的公交车站或是地铁站,减少密切接触。疫情期间中途有一段时间口罩告急,国内国外疯狂抢购、囤积口罩,一些汽车厂家也就分分推出自家带pm2.5空气过滤系统的车型,因此我就在网上看了所有带有pm2.5的车型,对照车型销量和市场保有量来看,大众朗逸就进入了我的视线范围,再加上身边开朗逸的朋友确实也挺多的,无论是新款还是老款,基本上你所在小区车库,随便都能看见几辆大众朗逸,再加上大众一直属于中国合资汽车第一品牌,德系工艺,技术标杆;中国合资品牌排名第一,朗逸这个车型又是连续好几年的销量冠军,传承德国大众一贯的精工品质。疫情期间各行各业压力都很大,所以这个时候去买车也是比较划算,下面跟大家分享我的小白朗逸提车照片。
朗逸的后备箱容积确实很大,反正对于我来说貌似太浪费了[偷笑]
大众朗逸值得推荐和信赖的伙伴[强]
❺ 报复性消费怎么没人提了
我个人认为,现在之所以没人提报复性消费是因为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报复性消费了,甚至经由疫情,原来经常贷款的年轻人群,可能都会学会存钱,节约,减少不必要消费,更不可能会报复消费了。
当时看到有不少人预言当快递可以正常送货,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的时候,我们将会迎来报复性的消费。虽然说其文章中大谈特谈经济学,但我还是有一件事没搞清楚,不管报复性消费还是正常消费,必不可少的都是钱,在所有人都居家隔离的那段时间,有很多小型公司撑不下去,很多人直接失业,连房贷、车贷、孩子都快养不起的人,哪来的钱消费呢?就算是消费也不会是买各种零食名牌等,更多是是趁便宜多买点菜吧。
没有报复性消费的例子,少有倾向于报复性消费的人,为了迎合读者口味推荐起存钱的自媒体,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导致很少听到有人提起报复性消费了。
❻ 说好的“报复性消费”呢
现在哪还有什么报复性消费呀,都是在报复性省钱了。现在大家都是能省则省,如果你是玖富的会员在他们的商城上购买物品不仅有优惠还可以分期,让消费者更省。
❼ 报复性消费是什么心理,报复性消费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报复性消费的消费者的心理就是要满足自己的内心精神的需求,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报复性的消费是由于某些人受到某些限制,不能够通过自己自由采购的方式进行消费。当这个限制解除之后,这些人就会疯狂的去做一些之前不能做的事情,这也就是所谓的报复消费。
如果因为某件事情导致这个物品非常受别人喜欢,那么大多数报复性消费者就会将这样的物品一扫而光,这也会导致这样的物品出现很快的紧张状态。有可能会出现涨价的趋势,这也是由于物品短缺导致的物品经济上涨。
如今有很多月光族,都是提前预知自己的费用,进行买买买,这也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如果过度的消费,那一定会使自己的欲望满足,但是当冷静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手上没有任何的资金能够周转。
所以要想改变这个报复性消费心理的坏毛病。那一定要学会自己去理财,这样才能够让自己有一个充足的资金周转的能力,并且不再会因为某种欲望就疯狂的去买一些自己未必需要的东西。有可能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你还会发现你是一个理财小能手。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❽ 为什么要报复性消费
所谓报复性消费是基于人的补偿心理提出的。从心理学上讲,人都有补偿心理。即人的欲望在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是被压制的。当可以满足欲望的条件达到时,人就会使欲望达到满足。有条件满足欲望时去满足欲望是理性选择。无条件满足欲望时强行去满足是非理性选择。通俗的讲就是量力而行。回到你的问题上来,所谓报复性消费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实际生活中,必须承认大部分人的消费观是理性的,只有极少数人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其次还有一部分经济实力非常高的人会选择报复性消费。社会上大部分人还是会捂紧钱包的。
❾ 报复性消费没来,但车企们“报复性销量增长”来了
[汽车之家 行业]??疫情“结束”后,中国乘用车市场仿佛突然回到了2018年。6月初,各大车企纷纷发布5月销量成绩,乘联会也发布了5月乘用车市场销量走势。在一片增长声音中,若捧着一份下滑的销量成绩单,车企都不好意思对外公布。
根据汽车之家不完全统计,在公布5月销量成绩的30家车企/品牌中,有21家都实现了同比增长,占比高达70%。其中一汽-大众再次夺得中国乘用车市场月度销量冠军,除这家企业外,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5月销量均突破10万辆。
虽然市场正在恢复生机,可仅凭借短短1、2个月努力就想彻底摆脱疫情这个“天坑”,也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根据上述统计,仅2家车企能实现1-5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分别是复兴见效的长安福特以及增势迅猛的一汽红旗。
而且每当市场走势整体向好,同行纷纷喜迎增长时,往往是那些销量仍在大幅下滑的企业最尴尬的时候。这其中,有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即将发布的新产品放手一搏,而有的企业想重获增长,或许只能等传说中的“报复性消费”到来了。
一场属于SUV的胜利
5月乘用车市场中,领头羊依旧是一汽-大众,其销量同比增长22%,考虑到这家企业庞大的体量,上述增长率颇为不易。若仔细翻看一汽-大众旗下各品牌各车型销量表现就不难发现,近期的销量胜利,实际上是一场属于SUV的胜利。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在大众品牌中,探岳5月销量为17439辆,同比增长89.4%、T-ROC探歌5月销量为10796辆,同比增长5%;2019年底上市的探影5月售出2690辆。在奥迪品牌中,奥迪Q2L售出3976辆,同比增长54.6%;奥迪Q3售出8430辆,同比增长157%;奥迪Q5L销量为13822辆,同比增长146.3%;在捷达品牌中,SUV车型销量更是达到了12542辆……
『探岳』
时间回到两年前,彼时在其他厂商都在用SUV产品大杀四方时,一汽-大众却只靠轿车就能将销量稳定在乘用车市场销量Top 3。如今,在靠SUV接连打了几个胜仗后,一汽-大众会不会觉得以前的自己太累了?会不会后悔自己没早点推出SUV?
和一汽-大众情况类似的还有一汽红旗。2018年,红旗通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发布会,重新出现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在那场发布会里,红旗发布了全新视觉形象、全新品牌标识、全新设计语言、全新消费者认知以及全新销量目标。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贯彻上述几项“全新”的却是一款在徐留平到任前就已经发布的“老”车型——红旗H5。
即便2019年5月,全新SUV产品红旗HS5发布后,这款车也很难撼动红旗H5的销量支柱地位。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全年,一汽红旗累计销量为99331辆,其中红旗H5销量为45092辆,占比接近一半;红旗HS5销量为29266辆。
『红旗HS5』
而这一切在2020年5月销量中得到了扭转。根据数据,5月红旗HS5售出9117辆,超过了红旗H5的4906辆;1-5月红旗HS5累计销量为29725辆,超越了红旗H5的18143辆。红旗HS5销量的不断增长,进一步印证着红旗设计语言、品牌形象等一系列规划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而从结果导向上看,SUV销售比例的提升,也会进一步增加企业利润,实现正向循环。
提到SUV,就不得不提长城汽车。虽然目前该企业在皮卡、轿车领域也有所布局,且成绩优异,但SUV终究是这家企业的安身立命之道。
但由于长城汽车常年以来在SUV领域的深入布局,消费者已经习惯了这家企业在SUV领域的各种霸榜。可能是想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长城汽车在最近一段时间在新产品上动作频频。除了将于7月量产、8月正式上市的全新一代哈弗H6外,最让消费者惊喜的恐怕是哈弗品牌全新SUV车型——哈弗大狗。
『哈弗大狗』
据悉,这款车由前路虎设计总监菲尔·西蒙斯操刀设计,整体设计语言与目前哈弗F、M、H三个系列产品相比均有明显区别,最有意思的是,“大狗”这个名字并不是长城汽车自己定的,而是由网友投票选出来的。目前,这一代哈弗H6已经累计斩获了84次SUV市场月度销量冠军。不知道,将于3季度上市的哈弗大狗,与新一代哈弗H6谁能接过这一代哈弗H6的“衣钵”?
电影越圆满,就越觉得伤感
销量下降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大家都上涨的时候下降。不论是2019年,还是2020年疫情期间,整个乘用车市场都被笼罩在一片寒意之中,彼时“下降”是车市常态,车企公布出一份销量下滑的成绩单并不丢人,但现在不一样了。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4家企业5月销量无法突破1万辆,且无法取得同比增长,分别是广汽三菱、神龙汽车、广汽菲克以及海马汽车。
『广汽三菱目前旗下唯一销量支柱——欧蓝德』
广汽三菱的问题在于,旗下能“扛”的车型实在是太少了,这家车企推出新产品的速度又实在是太慢了,无法满足中国消费者“喜新厌旧”的特性。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5月,广汽三菱销量超过5000辆的车型唯有欧蓝德一款;1-5月,该车型累计销量达16516辆,同比下滑47.7%。
其实在2019年广州车展时,广汽三菱曾把已沉寂多年的老车型劲炫ASX做了一次中期改款,并投放市场。与以往车型相比,改款后的劲炫ASX前脸造型做了较大调整,与三菱汽车近两年的新车风格实现统一,而且新增了橙色车型,个性化非常足。
然而从后期的市场反馈来看,消费者似乎并不为这次改款买单,根据数据,劲炫ASX在5月售出815辆,比老款车型同期销量还低30.9%;1-5月,该车型累计销量仅为3028辆,同比下滑67.5%。
在前一段时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发布的全新战略中,三菱未来的工作重心将放在东南亚和大洋洲等市场,中国市场将主要由日产负责。在战略中心转移下,三菱对广汽三菱的支持势必会进一步减弱,这样下去,国产新车又要等到何时才能与中国消费者见面呢?
『标致2008』
神龙汽车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整很大。在2019年广州车展中,标致2008全球首发,这是标致品牌创立100多年以来,首次在非欧洲地区进行全球车型的首发工作。虽然态度可圈可点,但神龙汽车目前面临的问题远不是态度好就能解决的。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5月份除爱丽舍外,神龙汽车旗下其他车型月销量均无法突破千辆,目前这家企业实在太需要一款新产品出来“打开市场”了,但不知标致2008和雪铁龙C3L谁会是这位“天选之子”?
而曾经一度成为SUV代名词的Jeep品牌目前过的也不太好。根据数据,广汽菲克5月销量仅为3523辆,同比下滑13%;1-5月累计销量为14419辆,同比下滑53%。从车型上看,5月销量能破千的只有指南者1款。
『指南者』
目前,菲亚特克莱斯勒的精力大都放在了电动化,以及与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的事宜上,新能源产品也将成为这家企业未来投放的主力,指南者、自由侠和牧马人的插电混动版本都将在未来与消费者见面。只是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指南者、自由侠的5月销量仅为2117辆、387辆,燃油车型销量尚且如此,电动版车型热销的难度并不低。
海马汽车的困局,明显要比其他企业更明显。根据数据,该企业5月销量仅为1239辆,同比下滑58.44%;1-5月累计销量为5206辆,同比下滑51.5%。比销量数据更难看的,则是海马汽车此前公布的财报。据悉,2020年第一季度,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约4.42亿元,同比下滑37.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9918.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约1.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负3.8亿元。
『海马8S』
为了缓解经营压力,海马汽车已经启动了新一轮“卖房求生”计划。前一段时间,这家企业表示将公开出售位于海口市的145套房产,总面积约为4217.05平方米。但相比2019年的“卖房盈利”经历,这次卖房的潜在收益并不高,据悉,这部分房产的原值为437.7万元,净值为17.5万元。
编辑总结:除了前文所提及到的车企,5月中国乘用车市场中有看点,值得被大书特书的企业还有很多。比如新能源销量大幅下滑,但重磅产品汉即将上市的比亚迪;成功触底反弹,实现5月销量、1-5月累计销量双重上涨的长安福特;5月销量大涨33%,1-5月累计销量即将实现转正的广汽丰田等。
只是不知道,像5月这般整体车市积极上扬的时间还有多少,而在2020年底时,又会有多少企业还能维持住目前的增长态势?(文/汽车之家 陈灿)
❿ 报复性消费会引来怎么样的浪潮
没有这个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