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万万没想到3D终极逆袭方案:角色培养
终极逆袭,想知道终极逆袭的更多攻略及相关信息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解答一下,想要了解的玩家过来强势围观吧!
同名网剧正版授权《万万没想到3D》,一款与时俱进的策略卡牌手游闪亮登场!万万没想到,王大锤屌丝逆袭的传奇故事现在正式搬上手机荧幕啦,全民一起体验出任CEO,迎娶百富美/嫁得高富帅,走向人生巅峰的传奇之旅!想要完成最终的逆袭,必须先get独门秘籍才行,首先你需要做的就是角色培养!熟悉角色培养技巧,才能在逆袭路上游刃有余!
下面,请跟随小编的一起来领略下《万万没想到3D》中角色培养大全,相信在掌握这些技巧之后,你就是第一个逆袭之王!首先,需要明白的是,在万万没想到剧组中,每个演员可以扮演多个角色(之前已详细介绍过),但上阵的演员却具有唯一性,那么,演员自身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啦。目前,在《万万没想到3D》角色培养的方式也很多:等级、进阶、升星、装备、羁绊、天赋都是提升的途径。
升级很简单这里就不多讲啦,装备的玩法之前也详细介绍过啦,这里重点来看下进阶、升星和羁绊培养。
进阶提升
进阶是大幅度提升属性的途径之一,并且伴随进阶,角色也能获得更多的天赋哦。当角色达到一定等级以后,即可消耗游戏币和指定材料,开启进阶。所以想要快速提升角色属性,首先得给剧组角色提升等级哦。
升星提升
在《万万没想到3D》中,给演员们大幅度提升属性,除了进阶外,就数升星玩法了。升星消耗一定数量该演员碎片,即可完成升星啦,导演们的首要任务需要去收集各种演员碎片哦,多多益善嘛!
羁绊天赋
羁绊作为更进一步提升演员属性的玩法,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例如小编我,在《万万没想到3D》中,就喜欢看到大锤和十三妹这种异类组合(当然,并是不和我想的一样)。不同演员们进行组合同时上阵时,就会产生意外的羁绊效果,演员们的某些属性会获得额外的提升。
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技能,提升天赋技能同样也能带来本身属性的加成。天赋技能提升比较简单,在升阶的同时,天赋技能也就随着一起提升。
《万万没想到3D》角色培养的几个要点:升级、进阶、升星、羁绊、还有各类装备等一定要记牢啦!屌丝们一定要学其精髓,用到实处,这样逆袭之路才会变得更加轻松!
2. 万万没想到有什么能看啊!
zhe这里没有吧!
3. 《万万没想到》里有哪些爆笑瞬间
不愧为创意小王子,不到十分钟我就有了一个绝佳的创意。高老板,我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必火的游戏方案,不火的话,我就吞粪自尽。给我来个煎饼果子,加十个鸡蛋!啊,好有钱,给大爷跪了。
4. 公司发软文广告,如何写品牌推广软文才具有说服力
在现代营销体系的分支之下,营销方式多达几十种,但软文营销一直独领风骚,一直是最基础、最广泛使用的营销方式,其原因可用“性价比”来概括,简单有用还低成本,自然受到各行各业企业主的推崇和喜爱。
“题好一半文”是有道理的,一个优秀的标题相当于整篇软文的门面,决定了用户是否点击、是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的命脉所在,不过对于标题的撰写往往也是相当困难的,要经历长期的训练,而不是纯粹靠“标题党”这样的形式去饮鸩止渴。
标题党是截获流量的绝佳方式,但从长远来看,绝不是正道,甚至对于整个软文生态都是极大的伤害,所以“标题党”的使用要把握好度,适当的用一下去吸引用户的眼球,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在这里,分享一下标题撰写的二十余种思路:
1、数字型标题
“盘点十大不为人知的历史秘辛,总有一个你想不到”
“教你如何用三个月的时间,从月薪3000升至3万”
数字型标题的好处就是直白简单,人对数字更敏感,更容易直观的感受到文案的核心,留下更深的印象,同时,让软文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2、借势型标题
“他曾被王思聪邀请参加生日宴会,现如今这个地步”
“长安十二时辰大火,我却心心念里面的美食”
巧借名人、明星、网红、热播剧、热播综艺等,只要能扯上关系,就能搭上流量的顺风车,便是这个逻辑。同时,借势毕竟免费,所以蹭热点的难免太多。
所以,也是需要要姿势和水平的,强行尬接、尬扯,只会让读者有一种“被欺骗”甚至失望的感觉。
如何承接热点,自然而然的转接到想要传达的信息上,一方面需要准确的切入点,另一方面需要成熟的文字驾驭能力。
3、揭秘式、警告型标题
“警告:这几种食物在减肥期千万不能吃”
“揭秘刚毕业大学生如何在职场青云直上”
这类标题能满足人的好奇和窥探欲望,吸引点击,比如揭秘黑色产业、行业秘辛、明星八卦,警醒大家养生、健康、健身、保养、育儿等不当操作,也能让用户在恐慌的心理下点击观看。
4、疑问型标题
“婴幼儿奶粉怎么选?”
“百元耳机不会选?看这里就行”
这种标题适合做SEO优化,方便用户检索并查看,做好了能带来很高的曝光。
5、活用网络流行语
“我太难了!老天爷求你救救我吧!”
“确认过眼神,是森女的街拍风”
网络流行语的活用和改编,能增加标题的趣味指数,迅速吸引网友的注意力,运用得当也是抖机灵的一种方式,显得活泼、时髦、有吸引力。
6、干货分享型
“干货丨2019年小红书平台运营进阶指南”
“分享丨如何迅速让两人恋爱关系迅速升温”
简洁明了、有指向性,能迅速吸引到感兴趣的受众,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标题拟定,简单就好,目的性也强,文章的干货属性也鲜明可见。
7、名言名句改编型
“是金子,总会花光的”
“有钱人终成眷属”
灵光一现的对名人名言、俗语、流行语、古诗词进行改编,为标题增加趣味和灵性,仅凭标题就能让读者会心一笑。
8、极简型标题
“腾讯不再伟大”
“战投时代,巨头的修罗场”
在标题中,以极简的“主谓宾”等三段式结构,去勾勒文章描述的核心,语言不仅精炼,还足够精准,当然,这类标题需要极高的文案功底。
9、联想型标题
“原来,我们被父母骗了这么多年…”
“追上校花后的第二天,她走了…”
以好奇心式标题勾引起读者的联想翩翩,吸引他们点击阅读一探究竟,仅看到标题就足够引人遐想,好的联想坏的联想不重要,只要在文章内容中制造反差,让读者有一种“万万没想到”的阅后观感,就“套路”成功了。
10、结论型标题
“原来这些都是谣言,今天总算明白了!”
“人类大脑只被开发了10%?假的!”
以结论的形式为整篇文章盖棺定论,奠定文章的观点和表达核心,直接明了,迅速吸引到对话题感兴趣的受众。
11、引战型、矛盾型
“隔壁钻石王老五的艰难生活”
“我中了500万,但我却没办法开心起来”
通过制造矛盾、冲突、观念差异型的标题,能引发读者心理上的难以理解、抗拒、不认同,看着有一种“欠打”的意味,能吸引读者点击内容查看内容到底是否属实。
但同时,这类标题也该谨慎使用,避免挑起争端、引起社会矛盾。
12、逆向思维型
“钱,就是躺着赚出来的”
“我这么聪明,肯定成不了大事”
打破僵化思维模式,对司空见惯、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事物反过来思考,往往能得到新颖、富有创造性的结论,这种思维直观反映在标题上,能迅速引起读者注意,甚至让读者惊艳。
13、夸张型标题
“20岁的人,60岁的身体”
“不买净水器,你至少少活五年”
“男朋友说这十句话,我分分钟想锤死他”
夸张型标题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迅速引来流量、点击率和分享,另一方面容易引起争议,所以在起标题时,可以适当夸张,但不可太过,更不可触及道德底线,甚至道德绑架,引发读者反感、抵触,同时也要熟知平台的审题规则,不然容易被平台枪毙掉。
比如《不转不是中国人…》、《震惊!一女子街头当众卖肉换钱,照片已流出》等这种夸大其词、内容与标题不副其实、进行道德绑架的,就应该严格禁止。
14、比喻型标题
“选底妆就像选老公”
“这个中国版寡姐的女人,美的让人流口水”
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大多都是相通的,活用比喻的好处在于,能够让陌生的事物以熟悉的面貌展现,在这之中,比喻要贴切、合适、生活化,而不是乱用比喻,比如咪蒙的“爱国如同兽交”,就是错误标题的典型。
5. 网络短剧《万万没想到》悲催人生的主题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实我还真的是没有注意过这一部网络短剧,我仅仅只是知道他演的是一个屌丝的故事。这部网络短剧正是用这个屌丝悲惨的人生来表现出,其实世界上没有比他更惨的人了,所以说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是要有一定的希望存在的。正是通过这种以惨衬惨的方式,来让我们这些观众更好的去面对生活和困难。
6. 网友:没钱出精品!《万万没想到》最经典的一幕讲了点什么
7. 万万没想到王大锤有哪些经典台词
《万万没想到》作为当年的下饭神剧,为我们的闲暇时光增添了不少快乐。而作为剧集的主角,王大锤也留下很多经典台词,以下我们就例举一下其中最经典的几个吧~
8. 牛逼的微信营销方案怎么写出来的
微信营销,是现在最流行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也是最有效果的营销方式,利用微信朋友圈转发内容的方便性会把一个产品很快的传播出去,一条好的文案,传播速度会以“病毒”的方式扩散,咱们先聊聊文案,还记得从前的文案是什么样子的么?让我们先来看一段来自网络的描述:
纸媒时代的文案
在文案的范围里,完整的一篇宣传性文章就是我们常说的软文。和广告语、广告图配字、广告脚本等零散的形式不同,企宣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当然,这篇文章必定要包含了需要宣传的内容,比如产品哪里好、服务为什么棒、公司是做什么业务的??
在纸媒时代,确实随处可见这种文字广告,由于版面有限,太多品牌都是寸字寸金,希望品牌、产品在文章中尽可能多次出现,恨不得用有限的文字穷尽自家的种种好处,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效果上,都无限接近硬广才好。
微信时代的文案
相信,在社交媒体时代,还是有许多媒体、许多品牌在延续着之前的文案形式。至于看不看,那就是读者的事情了,答案十之八九是没有人看。
道理很简单,如果有更有趣的东西可看,如果有更轻松的东西可看,谁还想看那“结结实实的广告”呢?
于是,微信文案变得越来越不像“广告”,在对公关公司、自媒体人的采访中,他们一致的反馈是:广告主现在总算想明白了,他们要的就是不像文案的文案,既要“随风潜入夜”,又要“润物掷地有声”,先要让读者点开、读下去,最后还要体现出效果。
好吧,问题来了:写一篇好文从来都不容易,而写一篇隐藏野心还讨人喜欢的好文,只能是不容易的平方。
尽管从属性上可以将文章划分为新闻和文案,但从用户的阅读体验上,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只有“好文”和“坏文”。所以,在微信时代,文案只能先是好文!好文!
微信文案哪里发?
自家订阅号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许多企业已开通了微信订阅号,不用预算、不用买时段、买版面,自家订阅号就是一个免费的发布平台,如何利用好就要看各家的本事了。
值得提出的是,既然是一块自留地,出发点和视野都会有一种天生的局限性,总是想把自家的品牌、产品放在首位,这就犯了微信文案的大忌。不妨点开一个企业微信订阅号,仔细观察一下每天头条推送的标题,如果品牌名称经常出现在标题中,只能说这是一个自娱自乐的订阅号。
要想做得好,也不是没有路可走,只要转换思维,变成从受众出发,兴许还有活路一条。“手机QQ浏览器”一直以90后为主要受众,他们将微信订阅号拟人化为“器哥”,器哥是谁?就是90后中的一员,点开这个订阅号,看不到任何“手机QQ浏览器”字样,只有年轻人时下最关心的各种热门话题:高考作文预测、高考志愿填报、李易峰、何以笙箫默??
热门订阅号:在微博时期,有微博大号,而现在也有所谓的“微信大号”,如最近迅速走红的几个订阅号:严肃八卦、石榴婆报告、黎贝卡的异想世界、顾爷、关爱八卦成长协会。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通过每篇文章几乎阅读量都是100000+,可以推断每个订阅号背后粉丝的数量级都是几十万级别的。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最大区别在于自媒体背后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非一个机构,风格鲜明,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让人印象深刻。也就是罗振宇说的:“个人魅力体”。所以,每个账号就要有每一个账号的鲜明调性,品牌在选择订阅号时,也要因此考虑自己的品牌与之是否契合?
如何选择订阅号?
1、最重要也最被经常问起的,当然是粉丝数,粉丝数确实是所有数据的基础,阅读数,点赞数都和粉丝数正比例相关,前提是要先判断粉丝数是否有作假,阅读数现在可以购买了,点赞也可以,还是要擦亮眼睛,做好判断真伪工作。
2、转发数是一个很过硬的数据,“石榴婆报告”转发比例最高的,是“婆婆的话”,也就是一段励志内容。但这些励志的话并不是无病呻吟,都是婆婆的肺腑之言。很多时候你转发的并不是文章,而是你的态度,在朋友圈告诉大家这篇文章就是我的态度,我就是这样一个人,社交媒体的作用在于个人形象塑造和管理。
3、选择订阅号,也是选择受众,红星美凯龙会选择文艺青年聚集的“一条”,奢侈品牌会选择时尚女性聚集的“石榴婆报告”,这些都是基于最准确触碰潜在消费者的考量。而有人会问,那凯迪拉克、宝马、捷豹、路虎为什么不约而同选择石榴婆,能想到的答案是:还没有一个以“成功男性”为受众的微信大号诞生。
4、娱乐、时尚类订阅号更受欢迎,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益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理解了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品牌弃财经类、科技类订阅号于不顾,而转投娱乐订阅号。
读者更容易点开哪种文案?
说一千道一万,在微信的世界里,订阅号里每天那么多的“红色未读”,朋友圈里那么多的转发,其实,谁的文章被点开了,谁就赢了一大半。
所以,怎样做你的微信文案才会被点开呢?
热点性
借势营销火到什么程度,看看“三里屯优衣库”事件就知道了,起端于深夜,第二天一早各种借势营销已新鲜出炉,而且借势营销的道德底线问题引起行业内大讨论。
先抛去营销底线问题不谈,热点已经成为社交媒体时代营销一个无可回避的手段,借对热点、借准热点,把握好尺寸,总不会错的。
有趣性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为什么“顾爷”能接下阿里巴巴的单子?因为她能把不那么有趣的东西讲得有趣,将艺术史知识趣味化,以她的成名系列“小顾聊绘画”为例,以一个艺术爱好者的身份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形式向读者讲述顶级艺术家的故事:搞基的男神卡拉瓦乔、艺术“新东方”创办人伦勃朗、站在“风口浪尖”的神童透纳??这种形式阅读起来更轻松愉快,读者多了,自然就有了后边“艺术中夹带私货”的故事。
不得不承认,有趣是王道。严肃八卦、石榴婆报告、黎贝卡的异想世界、顾爷、关爱八卦成长协会,这一长串热门订阅号数下去,几乎都是娱乐、时尚门类。
实用性
借不到热点,想不出有趣,那至少也要做到实用。房地产企业讲讲装修小技巧,化妆品品牌谈谈护肤手法,培训机构教教学习方法,无论何时,人们都不会拒绝“有用”。
订阅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虽然也是时尚账号,但与“石榴婆报告”不同之处在于,她更偏实用。当下时尚订阅号泛滥,为什么黎贝卡可以在短时间内崭露?其作者方夷敏也思考过这个问题,结论是:可能有些时尚公众号只是单纯发布一些图片和潮流资讯,离大家比较远,但我会分享一些实用的东西,比如选购的经验,就像闺蜜间聊天一样。
一篇被疯狂转发的文案是如何炼成的?
明知道是文案,还主动去转发;明明没有拿过品牌的好处,还了自己的朋友圈,这是怎样的一种魔性?好的文案,各有各的好,但目前来看,无外乎两种模式,而且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模式。
1.开启“就不告诉你”模式
开头提到的红星美凯龙案例就是典型的“就不告诉你”模式,以内容取胜,你喜欢文艺,那就彻底文艺给你看。“文案”之所以是“文案”,其精妙之处就在于不会大篇幅明显提到产品信息。好像蚊子不会立刻吸血,而是会慢慢麻醉让动物感到舒服后才采取行动。
石榴婆的文案成名作是一篇叫做《她的人生全是Easy模式》的文章,“石榴婆”从“方脸影后Reese Witherspoon”7岁拍广告开始讲起,事业上Reese 15岁即获最佳艺人奖提名,进入斯坦福大学读英国文学,后来又成为奥斯卡和金球奖双料影后。生活上,Reese与高富帅经纪人一起,有三个子女,一家人看起来其乐融融。穿衣打扮上,Reese也颇有心得,看起来时尚干练。文章前五分之四的篇幅,石榴婆都在用一个又一个的铁证证明Reese是好莱坞的人生赢家。然而接下来峰回路转,石榴婆这样写到:
最后,来看Reese开的车,凯迪拉克ATS,2.0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百公里加速6.2秒,后轮驱动,50:50前后重量配比,Brembo高性能刹车,每秒响应1000次的MRC主动电磁感应悬挂??斯坦福学霸+奥斯卡影后在选车方面,也是自有主张。
因此,“就不告诉你”模式文案在架构上,品牌硬广信息的篇幅要短,且往后放。
2.偶尔也开启“这就是文案”模式
在成熟的微信文案一再试水、一再成功之后,我们发现原来读者对于文案的容忍度和接受度可以无限扩大。前提只要是好文,读者也会心甘如饴。于是,部分订阅号作者开启了大胆模式,没错,就是开门见山,直接告诉读者:这篇就是软文。看,还是看呢?
目前来看,成熟的微信大号都会将品牌文案专门分出栏目――推广,每天或是定期作为非头条发布。其实,这就等于昭然若揭了。以“黎贝卡的异想世界”的一篇文章为例,题目就是《无需堆大牌,平价也能毫不费力穿出时髦感(送Topshaop折扣码)》,不但放在了推广栏目,而且标题中已明确指出所推广品牌。开篇第一句:今天要推广的这个品牌,是黎贝卡的心头好,它是我衣柜里最多的高街品牌,没有之一。通篇文章写到各路明星对于该品牌的驾驭之道,以及招牌产品的搭配要点等等,延续了黎贝卡微信一贯的“实用”特色,读起来与一般的时尚博文并无二致,妹子们读起来同样受教,这就足够了。文章结尾还有品牌优惠码相送,不少妹子看了推广后是直接“剁手”的。
可见,关键还是文章的编辑能力,这也是考验作者真功夫所在,好的文案绝不是内容加广告的粘贴,而是有机植入,你看的是时尚指南、是八卦新闻,总之,不是广告。
要说文案技巧,也不是没有
1.提高受众卷入度
在塑造品牌时,需同时利用边缘线索和说理来提高受众卷入度。在理性和感性兼用的说服过程中,受众的卷入度会越来越高。如果把受众阅读文案过程中的卷入度画成曲线,那么品牌硬广信息应在受众卷入度的峰顶时引出。受众在高卷入度节点上接收品牌诉求,其接受度是最高的,广告效果也最好最持久。
作为营销专业媒体,本刊订阅号“成功营销”也是没有落下这一课,深V姐操刀微信文案也驾轻就熟。怎样捕获年轻消费者,是时下许多品牌的共同诉求,一篇《城会玩!教你搞定年轻人这种鬼!》新鲜出炉,你想要的干货这里全都有:要了解年轻人?大数据+真人秀;要营销年轻人?尽量别按常理出牌;如何搞定年轻人?让年轻人去搞定年轻人啊!
对于营销人,这是一次学习年轻人营销的过程,也是一个被深度卷入的过程,在你看得正在兴头时,“7月22日年轻盟峰会”跳出,既然学得还意犹未尽,那么,心动不如行动,来参加峰会吧。
2.用受众感兴趣的方式
且不论是八卦大号谈的娱乐、时尚,还是顾爷聊的西方艺术,只不过是他们在说服过程中信手拈来的素材,用受众容易接受的例子来说理。就好像童话故事看似在讲有趣的故事,有可爱的卡通人物,但实际上是在用小朋友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教育、说道理。顾爷看似在认真为受众解读西方绘画艺术历史典故,实则为CHAUMET重述品牌故事。因为是自己感兴趣的时尚和艺术信息,受众尽管知道是推广仍旧会点击浏览。
订阅号“深八深夜八卦”曾发过这样一篇文章《如何不动声色地在前任婚礼上艳压新娘,转给需要的张馨予们》,光是一个题目,就吊起太多女孩子的好奇心,想想那些人渣前任,艳压前任新娘?听起来就足够有趣、刺激。正文是一个引人入胜、大快人心的翻盘故事,就好像每一个狗血的网络故事一样,重点在于艳压新娘的利器居然是“佳洁士牙贴”,胜就胜在了一口闪闪发光的白牙。这样的“结局”,让大家万万没想到。
3.树立信息源的权威
信息源的可信度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受众对某个微信账号的兴趣和信任是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特别是在受众处于高卷入度的时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石榴婆”和“顾爷”也是经过两三年的自媒体运营积淀,慢慢在时尚和艺术类订阅号里打响名号,积累人气,被受众认可后才开始试探微信文案。
但这种权威也是硬币的正反面,因为权威,读者才相信你,才接受你的文案。但反过来呢,读者真的会无止境地接受下去吗?一个成熟的订阅号的商业临界点在哪里?承载量又有多少?可能还是一个未知变量。微博大号“留几手”就是前车之鉴,以照片评分蹿红微博,但一度又因为文案太多而迅速掉粉。
4.慎用“无下限”方式
要有趣,又要借势热点,难免有些品牌就走了极端,为了夺人眼球,反而哗众取宠。为什么在微博、微信上,品牌文案会大展拳脚,就是因为不同于以往的出版发行审查、版面限制,社交媒体提供了更为宽松的发布平台,于是各种语言幽默,形式活泼的文案诞生了。但也不乏一些品牌就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回头,无节操、无下限的文案频频出现,这样确实可以提高点击率,甚至博人一笑,品牌成功得到更有效传播。但你的品牌是否值得使用这种方式,不妨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