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P2P跑路平台有哪些诈骗手段
收益高来吸引人,比如你投一万三个月就多个5000出来,这个是很多人都心动动,其实这些都是骗子常用的手法,其实投资不要仅仅看收益高低,最关键还是稳健最为重要,
去投资之前需要看看平台背景,平台是否真实存在,多方面进行考察,不要盲目,投资最大忌就是盲目,你可以参考要 借钱网 ,仅供参考
Ⅱ 大家注意了,有个叫万友投资的p2p平台是骗子,有好多人被骗了。大家小心,
你们弄过吗?是骗子吗?
Ⅲ 一朋友做P2P平台推广老板跑路了,平台非法集资诈骗案,他被拘留快37天
应该出不来了,一班刑拘30天之内出到来就出来了,出不来就出不来了。等判了。
Ⅳ P2P网络诈骗手段有哪些
1、高息陷阱;
2、平台连续几天、或频繁出现秒标、天标;
3、虚构网站、平台背景及注册资金;
4、在投资过程中,要求投资者将资金打入个人账户。
所以,在挑选平台时,您可以注意以下几点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
1、看注册门槛:
看P2P平台的注册资金,摸清了底细,将没有资本能力的P2P拦在门外,才能减少风险。
2、 看风险保证金:
风险保证金,又叫风险备用金、风险保障金,是目前P2P平台最常采用的安全保障方式之一。 当平台上的投资项目发生逾期时,由平台从风险保证金账户中取出资金为投资人进行本金或者本息垫付。
3、第三方担保:
P2P平台采用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对平台上的投资项目进行本息或者本金进行保障,是比风险保证金更为安全的保障。
4、 理性看高收益:
P2P平台的年化收益在8.8-15.8%之间,有些平台利率水平过高时,就必须要提高警惕了。
以上几点仅供参考,您根据您的需求去进行选择,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祝您生活愉快~
Ⅳ 什么情况下P2P网络借贷平台涉嫌非法集资
1、借款人直接借款模式:即借款人通过向不特定多数人募集资金用于房地产、股票、债权等投资,而P2P平台没有尽到审慎核查的义务,不能及时发现甚至默许、帮助借款人实施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2、P2P平台自融模式:P2P平台设立者或运营商在网络借贷平台上通过虚构交易、增加借款数额等方式发布虚假借款信息以获取投资者资金,将获得资金用于自身的生产经营。在这种模式下,P2P平台仅仅是非法集资活动的伪装形式,没有改变非法集资犯罪活动的性质。
3、P2P平台资金池模式:平台利用对资金有管理权限的便利条件,采取发布虚假标的、设置特殊理财项目的方式提前聚拢资金,或者擅自改变借款的期限、金额以实现资金和项目的错位,归集一定数量的资金形成资金池,用以出借或者投资甚至卷款潜逃。
(5)p2p电子商务平台诈骗扩展阅读:
特点:
1、因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交易流程主要在网上进行,所以和传统的非法集资犯罪相比,衍生的非法拘禁、绑架、故意伤害等直接侵犯人身健康安全的衍生犯罪较少,但投资人为笼络、获取资金而诱发的洗钱、诈骗、贪污贿赂等犯罪频发。
2、在服务器选择上,有从事网络非法集资的P2P公司为了逃避打击,选择使用境外服务器实施跨地域、跨国界作案。这都使得以物理空间中的地域划分为基础的传统刑事管辖规在应对网络非法集资犯罪时出现了矛盾,给侦查破案带来新的挑战。
3、在P2P平台非法集资犯罪侦查中,电子数据成为主要的证据形式。借贷双方多使用网上银行、支付宝、财付通等金融支付工具进行交易,资金往来主要依靠网上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平台划拨,而且个别网站为吸引用户而专门设计了模拟货币、电子货币交易系统,所以电子证据成为侦查P2P平台非法集资犯罪的取证重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P2P网络借贷平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非法集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涉嫌
Ⅵ 诈骗P2P平台有哪些诈骗手段
P2P平台的高息吸引了一大批的投资者,但频频发生的平台跑路诈骗事件,也不得不让投资者重视起P2P平台的安全问题。一些P2P平台对自身的包装,通过一些手段忽悠投资人,骗取投资人的信任。常见的手段有五种:
1、对公司背景进行包装。有些P2P平台纷纷夸大其词,甚至伪造各种资料,博人眼球,蒙骗客户。有的宣称获得具有国有企业股东背景的企业注资或持股。有的公司虚报融资,没有获得融资,谎称自己获得了融资;获得了融资的故意夸大融资额。还有一些平台会注册很多企业,伪造一种企业帝国的形象;有的会选择把办公场地设立在最昂贵、地标性的写字楼里;有的会把注册资金虚高到几个亿……
2、资金存管宣传成资金托管。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只要是做了资金托管,投资人的投资资金就能顺利流向了借款人,那么P2P中介就无法摸到这笔钱,自融、非法集资(用于高风险项目)、卷款跑路就能很好地从根本上杜绝。很多平台只做了资金存管(实际的资金调拨权还在平台手里),却宣传成托管,骗取投资人信任。
3、对风控能力和对风控流程的包装。夸大风控团队的风险控制能力和背景,同时刻意夸大风控技术的专业性,一些平台的风控团队都是虚无的,基本就是信息录入员。
4、对项目进行包装。对于一些涉嫌违规的项目和业务模式,包装成业务创新、模式创新;很多平台在项目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甚至在担保物及相关文件没有落实的情况下,就在平台上发布项目;有些平台会美化项目,例如把一个普通的中小借款企业描述成重点企业。
5、对担保进行包装。担保公司不仅要看真假,还要看保障作用,避免“担而不保”。很多平台有意无意地把一般担保混淆成连带责任担保,把一般公司担保混淆成融资担保(保障作用融资担保最高、连带责任担保次之、一般担保最差)。
在实际运营中,诈骗平台往往会使用以下两种方式,引诱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上当受骗:
1、高息诱惑。一些诈骗平台就抓住投资者追求高息的心理,用高额的年化收益作为诱饵吸引消费者上钩。在高息面前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会下降,为了高息甘愿冒险,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秒标陷阱。所谓的秒标,是指那些期限短、收益高的标的。这些秒标通常是由高危平台虚拟出来快速招揽人气的。通过快速回款及高额的利息,让投资者觉得有利可图。当投资者沉迷其中放松警惕时,诈骗平台把资金卷走。
综上所述,投资者在选择P2P平台时可以快速甄别,巧妙避开风险。投资者防骗有七招:
1、警惕年化收益率超过24%的平台。
2、警惕以“秒标”招揽人气的平台。
3、警惕团队金融背景不强的平台。
4、警惕有自融嫌疑的平台。
5、警惕超短期项目过多的平台。
6、警惕单个项目融资金额巨大的平台。
7、警惕刚上线平台, 那些已经“结束”的平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运营时间基本都没有超过半年。
要想选择好平台,要考察安全要素:资金托管、实地风控、足值易变现固定抵押、融资担保(或者充足的备用金) , 四者缺一不可,在这四者的基础上, 选收益最高的。
Ⅶ P2P常见的诈骗方式有哪几种
可以加点分!
Ⅷ 被p2p平台诈骗怎样报案
你好!先把充值记录、平台流水记录、电子合同等有关的资料下载下来,防止网站关闭,另外找平台的维权群加一下,人多力量大,按照群里的要求准备资料,然后向当地的经侦报案!
Ⅸ P2P平台诈骗会判刑吗
诈骗,是违法行为,依法应追究治安行政责任。
如果涉及诈骗的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各省和各省不同)或者情节严重者,将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电信诈骗一律三千元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Ⅹ 有几家P2P能洗清非法集资嫌疑
P2P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红遍大街小巷,近来,继阿里巴巴之后,国内的电商巨头们,如京东、苏宁等,也强势介入互联网小贷业务。接着,券商、保险等纷纷踏足,争先恐后。最令人疑惑的是,15%甚至20%以上的利润是怎样保证的?P2P是否涉及非法集资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非法集资是集资诈骗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通俗的讲就是除银行机构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吸收公众存款。其实,任何一个商业模式的产生,最终服务的仍旧是商业本身。P2P借贷平台最初设想的理想状态是成为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买卖的商品是“贷款”或者“债权”。根据P2P的正常业务流程,P2P借贷平台只负责信息的公布、信用审核、法律手续、投资咨询等增值服务,而款项的流动只是发生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资金的流动并不进出于P2P借贷平台。完全按这个流程来走,按说并不存在非法集资的问题。但是,近期频发的P2P借贷平台“跑路”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大大揭露了P2P金融中介行业的乱局:卷走投资人钱款、伪造虚拟借款人为自己平台融资、挪用投资人资金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也使得不少网贷投资者“为其欢喜,为其忧”。若是投资人和借款人实际上没有直接接触,P2P利用管理优势使用各种手段骗钱投资者资金进行他用和非法占有,则有非法集资的嫌疑。现在的P2P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对接供方与需方,做到信息的快速对接。使得投资和融资需求的快速匹配。但P2P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是这块市场目前还没有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准入门槛低,又缺乏相应的法律约束,完全靠网络平台的自律,潜在的风险还是很大的。对于准备做P2P理财的投资者来说,必须谨慎挑选平台公司,了解运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