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漫威宇宙的電影營銷戰略有哪些
漫威宇宙的電影非常受人歡迎,人們非常喜歡看這種電影,他們用過很多的營銷戰略,吸引人們來觀看,用了大量的社交媒體互動營銷,增加自己的影響力,而且電影本身的素質也非常的不錯。
Ⅱ 電影營銷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郵件群發推廣是種很好的手段,很多公司都在用。
如果想做長期郵件群發版的話,最好是找權一款好的群發軟體,發送方便而且經濟實惠。
雙翼郵件群發軟體,一天的發送量可以達到一萬封。而且模擬手工一對一的發送,有專門的「宏」可以使得郵件更加的個性化。
1.每封郵件都不一樣 2.低速發送,發送量控制 3.斷點重發 4多郵箱發送 5.自動換IP
6.郵件地址管理 7.回復指定郵箱 軟體功能做的很多,支持7天無條件退款
Ⅲ 如何從營銷的角度看《泰囧》的票房遠遠低於《1942》的票房
《1942》票房的失敗很令人惋惜,這部影片不是人們所說的民族史詩,而是中華民族往昔的一段悲劇的復述,是一部能夠引起現今的人們深入思考的一部影片,其故事內容對於今天的人們具有很多的教育意義,應該能夠引起人們對人性和民族生存與發展的一個極其深刻的思索的一部影片。但由於該部影片在不恰當的時間、不恰當的營銷手段影響下,該部影片沒有實現人們預想的票房成績。
而《泰囧》這樣一部小成本的娛樂影片能夠取得票房暴漲,在我們對現今社會人文修養感到汗顏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有其成功的道理。
一、從電影上映的檔期和電影故事內容來看,《1942》這部影片沒有充分考慮人們消費需求,在市場營銷的角度沒有充分創造出令大部分觀影者滿意「顧客價值」,致使其票房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1、相對於《泰囧》的娛樂片性質,《1942》這部影片安排在春節前的賀歲檔上映,其市場定位沒有充分對人們在春節的消費需求進行准確分析
《1942》這部影片的上映時間是2012年11月29日,其時春節即將來臨,人們經過了近一年的工作與生活的身心勞碌,走進電影院目的應該很明確,通過觀看電影放鬆一下自己的身心;而且從傳統上講,人們更期望在春節前後這段時間從心理上感染更多快樂的成份,而不是沉重與悲傷。因此,《1942》這部影片的故事內容及沉重的主題很容易讓人們望而卻步,雖然人們並非是從感情上真的排斥這部影片。
而《泰囧》這部小成本的電影卻恰恰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在這個特定時段的心理需求,在恰當的時點上映了相對恰當的影片故事。
2、影響《1942》票房的根源可能並非是影片本身,而是現今中國的「社會生態」。 受後金融危機時代國際經濟現狀及中國周邊復雜的地緣政治形勢影響,以及中國經濟固有的結構性問題,中國的經濟發展也飽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拖累,國家的經濟發展壓力透過國內實業壓力的傳導,加重了現今國民的生活壓力,加之原有的貧富分化、社會公平問題(快速發展的經濟體都須經歷的階段),加重了人們的生存壓力與精神負擔。
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直接的感情是需要鼓勵、看到未來的希望,並擁有未來民族發展的自信心。而不是如《1942》這部電影描述中華民族在曾經極端的歷史條件下人們的苦難與無助。其雖具有歷史意義及現實價值,但卻人現今的人們所不願承受的,哪怕他只是一
部電影故事。
二、從影片的片長以及同院線分成設計來看,《1942》這部電影沒有充分考慮到賀歲檔期間「大片雲集」、各部影片競爭激烈的實際情況,沒有充分通過「雙贏」營銷策略提高院線的放映積極性,影響《1942》的票房。
1、《1942》電影片長135分鍾,《泰囧》片長105分鍾,電影片長過長,勢必會影響院線的同一部電影的放映場次,即放映四場《1942》的所消耗的時間,可以放放映五場《泰囧》,而電影放映的場次越多,會使院線的觀影收益增加。因此比較來看,如果受歡迎程度接近的兩部電影,院線會更傾向於放映片長相對較短的電影。
2、在院線分成這塊,《1942》與影院大致為43:57,如果票房過三億則按45:55分成,《泰囧》堅持43:57的分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使院線傾向於選擇對己有利程度更高的進行放映。
三、對自身品牌過於自信,沒有意識到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如此之強,導致《1942》這部影片的市場營銷理念更趨向於「產品導向觀念」,導致營銷近視。
《1942》上映當天,網路上就出現了大量的低評。以豆瓣為例,《1942》有多達60%的「一星」,而且很多評論更是電影首映尚未結束時便出現。清楚地說明了中國電影市場競
爭的復雜性與殘酷性。而《1942》的製片方顯然沒有做好充足的應對准備措施。
同時,由於對自身作品的品牌效應過於自信,也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乎略了對消費者就本片故事所體現的人文理念的培養與渲染,沒有讓消費充分認識到本片所體現出的人文價值與歷史價值,從而不被消費者所理解,失去了人們該部影片的關注。
Ⅳ 2015哪部電影的營銷策略最好
電影營抄銷一方面是指企業利用電影如襲置入式廣告、贊助等方式來展開營銷活動;另一方面是指電影自身的營銷,電影在拍攝和製作過程中需要進行定位,利用營銷的思維來展開運作。這里所指的電影營銷主要是電影自身的營銷。
Ⅳ 《泰囧》靠什麼營銷成功
古裝片太多,情節大同小異,沒有太多內涵,沒有創新。
導致《泰囧》這種喜劇類型的產品異軍突起,非常稀缺,業績獨占鰲頭。
Ⅵ 電影營銷的電影營銷方式
電影音樂營銷:好的電影音樂不僅可以與內容相輔相成,錦上添花,還能引起廣大觀眾回的共鳴,帶動前期營銷,答提升票房。 跨界資源置:資源置換是指影片中植入了多種品牌或商品,這些品牌再以多種形式和渠道對影片進行宣傳推廣。 社會化媒體營銷:電影在社會化媒體的營銷上主要分為兩種,一是話題互動主導,二是意見領袖主導。 參與營銷:參與營銷和社會化媒體的營銷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前者更側重「主人翁」的參與體驗,後者更側重於「被牽著走」的帶動性。 移動營銷 自製片:產品即營銷
Ⅶ 從市場營銷的角度看泰囧的票房為什麼那麼高
《人在囧途》為《泰囧》開了個好頭
《人在囧途》上映後廣受好評,有了這個開門紅,觀眾自然期待《泰囧》的再次來訪。好電影拍了第二部,相信喜歡看電影的沒有幾個會不感興趣,憑著第一次的好感走進電影院,然後發現影片真的很不錯,繼而再推薦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泰囧》不愁沒票房。況且年末的搞笑劇實在屈指可數,忙了一整年,走進電影院不就是為了圖個開懷一笑,釋放壓力,因此《泰囧》來的正合時宜。
《泰囧》雖是小製作 但創作功夫十足
與華而不實的大製作電影相比,《泰囧》在創作上下足了功夫。精彩的劇情,幾乎讓人一分鍾也沒辦法落下,每個鏡頭都有內容、有故事,不允許一分鍾的走神。這種不浪費觀眾感情電影,在現下商業片泛濫的電影界實在不多見,看多了爛片的國人,好不容易等來了《泰囧》,當然不能輕易「放過」它。票房持續飆升,並不是大力宣傳就能起到作用的,這也是給中國的電影製作人提了個醒,要想票房持續性增長,還得老老實實在影片內容上下功夫,電影情節吸引人才是硬道理,光靠華麗的場面、絢爛的服裝,已經沒辦法吸人眼球了
泰囧》搞笑三人組稱得上「黃金搭檔」
由王寶強、黃渤、徐錚三人組成的主演陣容,是《泰囧》獲得成功的利器。這三個人搭檔演戲,只要各自發揮各自的長處,就能帶來無與倫比的搞笑效果,更何況三人皆是實力派演員,搞笑效果可想而知。影片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演員的選擇與搭檔,角色的特徵和演員的特點相匹配,演員才能發揮自如,如魚得水。演得好,劇情好,票房怎能不高呢?
Ⅷ 《泰囧》靠什麼營銷成功
第一、當紅搞笑影星強強聯合,他三個往那一站就有笑點
第二、前期宣傳推廣很全面也很有效
第三、各類節目訪談爆點,調足了胃口
第四、因為是第二部,基於上一步的成功口碑,第二部已經有了許多潛在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