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抗疫時期哪些人物是傑出的
抗疫時期鍾南山院士張定宇李蘭娟等是在大疫面前力挽狂瀾的英雄模範
㈡ 抗疫感人的人物及事件
徒步九十公里 趕回村裡抗疫
「你的菜到了,土豆3斤、洋蔥3斤、雞蛋6斤……」
2月19日下午3點,潘世國正在給村民王海軍清點代購的生活用品。對賬結束後,潘世國交代他,如果再有什麼需要就給他打電話,他下次集中去鎮上買。說完,潘世國又趕去下一戶村民家裡送東西。
疫情防控期間,幫村民「跑腿」送生活用品成為潘世國的工作常態。
現年57歲的潘世國是湖北十堰市鄖陽區白桑關鎮淘溝河村扶貧工作隊隊長。1月26日,潘世國正在十堰市顧家崗社區的兒子家裡過春節,突然收到工作群里發布的緊急通知:「請同志們明天盡快返回駐點扶貧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潘世國沒有絲毫猶豫,收拾行裝就出發。
「這里離白桑關鎮駐點扶貧村有90多公里,外面還下著雪,沒有車輛根本不可能去上班。」妻子和兒子都在勸說他。「那就走回去!」 潘世國當時就下定了決心。妻子不放心他一個人走,要求和他同行。
1月27日,潘世國和妻子早早起床吃了飯就出發。夫妻倆一起,走了80多公里路,在第二天深夜1點終於趕到了位於集鎮上的家裡,此時距離駐村幫扶點還有10多公里。
第二天,經過簡單休整,上午11點,潘世國踏上了回村的路,沿途經過了6道登記和測溫點。下午1點鍾,他終於趕到了淘溝河村,90多公里,他走了22個小時。
如今在淘溝河村,老潘一直在忙碌。除了代購生活用品,他還要摸排村民的發熱情況,負責值班,巡迴宣傳,上門勸導。「現在大家都在一線辛苦奮戰,我是黨員,關鍵時候不能撂挑子!」潘世國說。
㈢ 抗疫英雄人物有哪些
1、鍾南山
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17年前的非典,他奮戰在抗擊第一線。武漢肺炎發生以來,他給出的建議是不要去武漢,但84歲高齡的他卻義無反顧的趕赴武漢防疫最前線。
㈣ 抗疫先進人物有哪些
抗疫先進人物有:鍾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
1、鍾南山
鍾南山,男,漢族,中共黨員,1936年10月生,福建廈門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他長期致力於重大呼吸道傳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預防與治療,成果豐碩,實績突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敢醫敢言,提出存在「人傳人」現象,強調嚴格防控,領導撰寫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關等方面作出傑出貢獻。
㈤ 抗疫典型人物事跡有哪些
如下:
1、何建華,男,蒙古族,生前系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公安局育文派出所民警。2019年11月任育文派出所三級警長。為配合防疫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巡邏防範工作。
2020年1月26日何建華主動請纓到人流量較大的突泉縣汽車客運站開展工作,連續工作到13時許,他突感身體不適,被送往醫院搶救治療。21時許,何建華因小腦出血醫治無效,不幸因公殉職,享年52歲。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向抗擊疫情中犧牲的內蒙古英雄致敬
㈥ 抗疫典型人物事跡有哪些
1、何建華,男,蒙古族,生前系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公安局育文派出所民警。2019年11月任育文派出所三級警長。為配合防疫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巡邏防範工作。
2020年1月26日何建華主動請纓到人流量較大的突泉縣汽車客運站開展工作,連續工作到13時許,他突感身體不適,被送往醫院搶救治療。21時許,何建華因小腦出血醫治無效,不幸因公殉職,享年52歲。
㈦ 抗疫的人物事跡有哪些
1、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再次臨危受命,掛帥親征,敢於發聲,家喻戶曉,一聲號令,全民不動,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戰士,更是一位國士。
㈧ 抗擊疫情人物有哪些
1、鍾南山,1月23日,為了防止疫情發展,武漢「封城」了。在這之前,一直奉勸大家不要去武漢的鍾南山,第一時間就帶著專家組成員,親赴武漢,參加抗擊疫情的工作,鍾南山雖然已經是84歲高齡的老人了,但他卻仍然能夠奔赴疫情前線,這種高尚的奉獻行為舉國無雙值得敬佩!
㈨ 抗擊疫情典型人物事跡介紹
2020年我們大家度過了一個極其特殊的春節,因為全國人民都要和病魔作斗爭,據進一步研究表明,該病毒長得像皇冠所以就把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該病毒是從武漢那邊傳過來的,與此同時,全國人民也就動員起來。全國各地涌現許許多多熱心人士,都去支援武漢,盡管武漢疫情十分嚴重,但他們毫不畏懼,其中有終南山院士,87歲高齡的他依然決定帶領團隊前往武漢。
看著他們一個個看衣服上的名字,找到自己的同伴,看著他們拚命的樣子,我感覺有些心酸,但感動而又自豪。他們也有孩子,他們也為人父母,他們也想念著家鄉,但他們依舊在前線戰斗。我想看到過十幾個護士,因為頭發太麻煩,就剃光了頭發。我到現在還記得以前在我生病時對病人微笑的護士姐姐,但現在他們變得堅強嚴肅了起來。
在疫情前的逆行者們,不顧自己,把他人的安危看得極其重要,在家的我們就應該好好待著。還記得是那個高鐵上,我們87歲的鍾老先生手持一本筆記本電腦,查找資料,就算眼看疲勞他依然堅持,他雖然知道這次的病毒不好解決,打他依然相信只要努力沒有不可可不,我泱泱五千年大國,只要堅持必然勝利朝我們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