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跨界營銷的營銷意義
西方經濟學對於商品「互補性」的界定,通常是指在功能上互為補充關系的,比如相機和膠卷,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等。而「跨界」營銷行為所需要界定的互補關系,不再是基於產品功能上的互補關系,而是基於用戶體驗的互補關系,在營銷思維模式上實現了由產品中心向用戶中心的轉移,真正確保了用戶為中心的營銷理念。
「跨界」在營銷界早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只是到了如今,營銷人士對於「跨界」營銷的重視,已經遠遠超越了以往。越來越多的著名品牌,開始藉助「跨界」營銷,尋求強強聯合的品牌協同效應。
審視跨界現象的發生,不難發現,跨界的深層次原因在於,當一個文化符號還無法詮釋一種生活方式或者再現一種綜合消費體驗時,就需要幾種文化符號聯合起來進行詮釋和再現,而這些文化符號的載體,就是不同的品牌。
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銷模式,推究跨界營銷其興起原因,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個原因的存在:
一是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產品功效和應用范圍的延伸。各個行業間界限正在逐步被打破,在一個大的概念范圍內行業之間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在很多的時候難以分辨一款產品應該屬於那個行業,比如我們熟悉的康王洗發產品,當你認為他屬於日化用品時其實他從屬葯品行業。
二是市場發展背後,新型消費群體的崛起。他們的消費需求已經擴散到越來越多的領域,對任何一款產品的需求不在僅僅要求滿足功能上基本的需求,而是渴望體現一種生活方式或個人價值的體現或自身的品位,對於購買寶馬的消費群體來講購買的理由可能就是在於品位而已。
三是市場營銷過程中,企業對消費群體細分的改變。市場競爭的背後是產品的同質化、市場行為的模仿化和競爭的無序化等,迫使企業由過去關注企業更多轉向關注消費者者,因而對於整體市場和消費者的細分方式走出傳統的按年齡、收入或地域特徵進行劃分的營銷行為,改變為按照生活方式、學歷、教育程度、個人品位、身份等深層次更精準化的指標來定義和解釋消費者。
四是現代市場環境下,品牌間的較量資本決定實力。一個企業、一個品牌、一個產品單打獨斗的時代早已結束,因為任何一個優秀的品牌,由於特徵的單一性,受「外部性」的影響多,尤其是當出現具有替代性的競爭品牌,就更遭干擾了,企業所付出的成本也將會大幅增加。
基於以上原因跨界營銷通過行業與行業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品牌與品牌之間的相互映襯和相互詮釋,實現了品牌從平面到立體、由表層進入縱深、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認可、由視覺、聽覺的實踐體驗到聯想的轉變,使企業整體品牌形象和品牌聯想更具張力,對合作雙方均有裨益,讓各自品牌在目標消費群體得到一致的認可,從而改變了傳統營銷模式下品牌單兵作戰易受外界競爭品牌影響而削弱品牌穿透力、影響力的弊端。同時也解決了品牌與消費者多方面的融合問題,因此在越來越多的為營銷界所認同,並積極付諸於實踐也就不足為怪了。
實踐策略
跨界營銷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企業在實施上採取得策略主要通過以下五個方面來進行:
產品方面
一是產品方面,主要包括基於品牌之間層面的跨界營銷。
渠道方面
二是渠道方面,指倆個合作品牌的基於渠道的共享進行的合作。
營銷傳播方面
三是營銷傳播方面,通過對產品的消費群體進行再定義和重新分類,實現產品在另一類行業和市場突圍。
產品研發方面
四是產品的研發方面,主要是指在產品的研發過程中通過借用同行業或另一行業成形的概念、功能來實現產品研發或功能上的跨界。
文化地域方面
五是文化、地域方面,主要是通過對產品進行文化借勢或者地域優勢的嫁接而激活產品的方式。
B. 什麼是農業跨界理論
以發展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的實行農業和農產品的種植、轉移、流通、銷售與其它領域合作,實現共贏的一種理論體系。
以互聯網+農業的跨界合作為例:首先要解決的是轉化並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讓農民從種植的觀念中跳出,培養其營銷的思維,助力與企業合作,促使其成為企業產品來源的後方基地,而企業只需把控品質追溯和市場價格,雙方結合互助方可共贏共利。這在解決農產品配送最後一公里環節上,即可減輕企業的資產投入,免去耗資建設物流倉儲成本,又給農民的產品銷售上增加了一條渠道,避開中間收購商的壓價,可直接將產品送達到消費者手中。農民的收入增加了,企業也得到實惠了。
另外,農民與互聯網的合作,相當於推動農業現代化的進程發展,由於農產品受商品質量、物流限制等因素,不管是立足湖南本土優勢的農產品電商搜農坊,試圖通過舉辦懷化靖州楊梅採摘節,以及即將承辦的2015首屆中國炎陵黃桃大會等與縣域不同的農業經濟載體合作來積累自己的區域市場影響力和擴大自己的體積,還是像順豐優選、本來生活這樣的大牌農產品電商在全國舉建物流配送倉庫用來拓展區域市場規模,建立本地化的服務體系都將成為必然的趨勢。
C. 關於農產品營銷,您有哪些好創意
第一消費行為是一種情感運作,人們是很在意這個商品背後的故事的,第二消費行為是一種心理價值比較,需要品牌的價值和背後的深意。
D. 什麼因素的發生會影響生鮮農產品的營銷模式
冷凍天氣的發生會影響生鮮農產品的影響。除了天氣就是貨物本身的保鮮期限。
E. 跨界營銷的中國案例
2007年中國最成功的跨界營銷:
創維華帝——入選2007年度十大營銷事件第一位!
跨界營銷實現1+1〉2
2007年的跨界營銷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創維及華帝。一個彩電品牌和一個廚衛品牌聯手,共同投入巨資啟動了「新農村影院工程」,雙方的合作成功實現了1+1〉2,最終獲選本報2007年十大營銷事件。「新農村影院工程」分赴全國600個縣4000個鄉,為八千多萬到一億農村居民放映電影,為創維和華帝在三四級市場奠定了品牌基礎。此外,借兩大品牌合作的機會,創維和華帝還進行了營銷渠道的創新,開始試行渠道共用。在山西、廣西等地的華帝專營店,已經開始有創維彩電的展示和銷售,創維的渠道也開始銷售華帝的產品,雙方還聯手在這些城市展開團購等活動。
創維董事局主席張學斌在「2007年度中國十大營銷盛典」上表示,這種合作產生的效果已遠遠超過了預期。在三四級市場的銷售非常快,並實現當場銷售。「在一個縣城,一個小的客戶一年銷售100萬,或者是幾十萬。但是我們在活動的兩三天可以銷售30萬或50萬。」華帝股份董事長黃文枝也表示,兩個企業本身不同(行業不同),不存在矛盾,合作後的業績、以及整個方法,雙方都很認同,未來雙方的合作空間非常大。張學斌則進一步表示,在上游的供應、以及產品方面都有合作空間。
廣東省廣告公司副董事長執行創意總監丁邦清認為,創維與華帝的合作可謂「合算」。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但是有兩個致命的弱點,第一人均消費能力低於城市,第二人口的密度低於城市,所以在投入產出方面可能不劃算。創維和華帝合作互相擴大影響,互相藉助對方的資源。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李光斗則進一步提示企業,以往的失敗例子說明,跨界營銷最主要像婚姻一樣,要「門當戶對」。
F. 生鮮農產品的營銷模式受哪些影響因素
生鮮抄農產品的營銷模式受以下襲因素影響:
生產能力是否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決定著農產品電商的規模擴大化程度。生產能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資金周轉能力、技術支持力度、產能配合程度和職工工作水平。
物流配送體系和產品包裝質量兩方面,是農產品電商營銷模式興起發展的核心力量。在研究農產品電商營銷模式發展時,物流是影響企業盈利和消費者感知滿意度的症結所在。
通過銷售額、忠實顧客量的多少來體現農產品電商營銷模式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即銷售額越高,忠實顧客量越多,說明目前農產品電商營銷模式是成功的,且能夠長期發展、值得加倍投資。銷主要體現在網上評價優劣、促銷活動形式和品牌形象塑造三方面。
G. 農產品營銷策略有哪些
可以搞聯合創品牌,也可以搞地域式批發。
H. 一波老字型大小商家「不務正業」,跨界營銷說明了什麼問題
老字型大小商家的跨界,應該說是一種橫向的業務發展,也是為了能夠謀求最回大的利答潤。當然作為一家老字型大小這個品牌,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如果他們去發展其他的商品的話,在人們心目中也會有很大的價值,畢竟老字型大小還是有質量保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