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月馨培訓心得
一進校園,我就被他們濃濃的書卷味所吸引,室內羽毛球館張貼了學生無數的字畫,那線條,那色彩,讓我忍不住為他們喝彩。不止如此,教學樓的走廊上和教室里也隨處可見學生的繪畫書法作品,徜徉在校園里,暢游在書畫中。
驚嘆二:物盡其用。
他們學校竟然有36個班級,而且每個班都有50左右,人數如此眾多,學生出操就餐放學竟能井然有序。學校雖不大,但在設計上卻能物盡其用,不但安排了36個班級,各種科室一應俱全,有室內羽毛球場;鋼琴室,合唱教室,舞蹈教室,電子琴教室,爵士鼓教室,古箏教室,棋室,美術專用教室,電腦室等等。這些場所的配備,顯示了學校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而且在舊教學樓的二樓開始,每層樓的走廊處都設計了暗櫥,裡面可以供他們放器材和雜物,讓學校在外觀上更整潔大方。
驚嘆三:優秀師生多。
在海曙中心小學的兩周時間內,讓我們感受頗深的海小是個「藏龍卧虎」之處。學校內有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省教壇新秀、省教改之星、市學科帶頭人、市教壇新秀、區骨幹教師等榮譽教師幾十名,還有像鍾亦龍(第五次全國少工委委員)等這樣優秀的學生多名。為什麼這樣一所學校會培養出這么多優秀的師生呢?原來是它們的骨幹教師常常與普通教師實施面對面,一對一的指導,讓他們不斷成長,學校花大力氣去培養不同年齡層次的教師。學校在培養教師的過程中,著力構建骨幹教師培訓網路,聘請一些特級教師作為學校師訓工作的導師,面對面、手把手地培養學校的骨幹教師。同時努力做好年輕教師的培養工作,積極為青年骨幹教師搭建平台,積極為教師創造學習的機會。
在這兩周期間,我聽了好幾節精彩絕倫的課。10月26日,第一天學習對我來說就是幸運的。那天海曙區四位高段的教壇新秀向大家展示風采,無論是教學的設計,教師的發揮還是學生的表現,都讓我眼前一亮。教師在課堂上思路清晰,學生的回答讓在場的老師驚嘆稱贊。四堂課中最大的亮點在於學生的仿寫。比如:何慧兒老師執教的《秦兵馬俑》,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師把課堂的時間大多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模仿課文描寫兵馬俑的神態時,學生刻畫得惟妙惟肖。「將軍俑有的低頭沉思,好像在思索作戰策略;有的胸有成竹,好像此次戰役他已穩操勝券。」他們的回答一個比一個精彩。在張員老師執教的《這片土地是神聖的》一課時,再次讓我見識了學生的風采,它們的眼光是那麼獨特,知識是那麼豐富。教學最後一個環節是仿寫。老師讓學生借鑒課文4、5自然段的結構以及整篇演講詞表達上的特色,選擇一個方面(森林、鮮花、山脈、礦產等),寫一寫西雅圖還會發出怎樣的呼籲?學生的回答博得了在座各位老師的陣陣掌聲,我完全沉浸在這樣精彩的演說中了,現在的我已無法重復學生當時的答案,在我腦海中的只有震驚兩個字。怪不得,下課的鈴聲已敲響,教研員還捨不得學生離去,她還想多聽聽學生精彩的話語,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教研員她都被感染了,可想而知,學生的表現是多麼出色。
唯一可惜的是,這樣的課只上了四節,但我卻是幸運的,因為我趕上了這樣的盛會。可惜時間有限,沒有評課,否則,我想一定能收獲更多。
在這兩周里,我時刻和實習生相處,見識了指導老師花在她們大眾創造的身上的心血,一堂課下了就對她們進行指點,修改後再上再改,10月30日,她們上了四堂精彩的匯報課,那其中凝聚了指導老師和眾實習生空間性的智慧和努力。語文匯報課,蔡惠英執教《長城》一課,在她上課的過程中,我只覺有些別扭,卻又說不出所以然。經過課後寧波大學小語專家的迅速指點,我茅塞頓開,原來這位同學各方面都想抓騰飛,卻又蜻蜓點水,變得毫無亮點,整堂課顯得十分平淡。專家說:「你應該要學會取捨,一堂課只要重點抓一到兩個方面就可以了。」點評時間有限,我卻受益匪淺,真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聆聽專家的點評,我覺得這比聽一節好課更有價值,只可惜這樣的學習機會太少了。
⑵ 學語文的心得體會
上周五、六,頂著瑟瑟的寒風,我參加了全國小學語文主題學習觀摩研討會議,聽取了趙紅、韓興娥、畢英春三位名師的展示課,現場觀摩了語文主題學習優秀實驗學校的先進做法,周六聽取了全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崔巒教授對改進閱讀的一些思考和實驗學校校長的報告,感受頗深,我的心也熱血澎湃。
講課的三位老師,以前曾多次聽過他們的課,但每次聽都讓我有不同的收獲。
1、主題閱讀明確了學習的目的,學生帶著主題來閱讀,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主題閱讀的心基礎是學生的興趣,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自己喜歡的,才有可能廣泛地去閱讀。學生只有明確了學習的主題,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通過閱讀找到其中的快樂。
韓興娥老師的課,平凡卻最有實效。她的課是平常積累的一種展示,實在不做作。曾經很多人慕名而學,但是成就的僅僅只有韓老師自己。看過網上很多關於韓老師的評論,印象最深的卻是平凡扎實兩個字。在她的課堂上,我感觸最深得就是語文就是生活,尤其是韓老師將我們中國古代文學的經典最為日常所習,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這種文化底蘊,其妙處不僅僅在於多認字,更重要的是一種人生的沉澱。這種嘗試有時候是膽量的問題,當然,也需要老師不斷的積累、學習、反思、堅持,韓興娥老師做到了平常老師所不能做的,所以她成功了。
2、主題閱讀有力地開發了教材,讓學生有書可讀,讀得全面。經濟時代和網路時代的到來,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學生越來越不愛讀文學作品。教育部門雖然已給中學生提供了許多「文學作品必讀篇目」,但真正去讀過的同學很少。
韓老師為我們展示了「海量閱讀」的課堂教學藝術,以及畢英春老師的「1+X」單元閱讀教學展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書已經不再成為需要,而那些必讀篇目也成了學生心上的一筆筆債務。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吸取有益的營養,成了當今中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大問題。「主題閱讀叢書」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學生可以藉助一本書了解一個主題的,藉助一本書讀很多篇書,藉助一本書豐富閱讀積累。
3、語文主題學習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幫助。它給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作用,並且讓個人的興趣完成由淺入深、由粗到精的蛻變,同時又充分利用學生相互間的影響、學習作用,通過交流,達到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理解、體會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閱讀文學作品的層面上,讀可以促進寫。主題閱題可以幫助解決學生寫作素材的大問題,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從語言文學的角度進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了解這一事物中蘊含的哲學思想、文化心理、人類情感、生活情趣,為學生的筆記、縮寫、改寫和仿寫提供豐富的題材,開拓思維空間,成為學生寫作起步的根據地。
總之,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這幾位名師的先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創新地運用主題學習的方法,將語文學習與學生生活體驗緊密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⑶ 小學語文學習心得
小學生因為自主控制能力不足,天性好動,所以對枯燥的課業興趣缺乏,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科學的、適用於孩子的學習方法來學習,您可以通過網路搜索下小學動漫課堂。
小學動漫課堂是雲計算網路教輔形態下的產物,他結合國家基礎教材,以動漫為特點,基於隨時隨地的學習的理念而搭建,為小學生搭建了一個基於互聯網與課程同步、寓教於樂的學習平台。
網路提供同步課堂、同步評測、互動交流社區等網路學習服務,是小學推進課程改革,校園數字化建設、泛在學習環境打造的首選網路輔助學習平台。
⑷ 小學語文學習心得體會ppt怎麼做
通過近期的培訓學習,本人切實的感覺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謝上級安排的此次學習活動,感謝每一位授課老師精彩的授課。此次的培訓學習,使自己的理論基礎,道德水準,業務修養等方面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進一步增強了學習理論的自覺性與堅定性,增強了做好新形勢下本職工作的能力和信心。參加本期培訓本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體會和收獲:一、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增強了對學習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培訓是一種學習的方式,是提高業務知識的最有效手段。21世紀是知識經濟社會,是電子化、網路化、數字化社會,其知識更新、知識折舊日益加快。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個人,要適應和跟上現代社會的發展,唯一的法就是與時俱進,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通過培訓班的學習,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要面對不斷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學習,要靠培訓,要接受新思維、新舉措。要通過學習培訓,不斷創新思維,以創新的思維應對競爭挑戰。我真正認識到加強培訓與學習,是我們進一步提高業務知識水平的需要。加強培訓與學習,則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我們提高業務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通過加強學習,才能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才能不負組織重望,完成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二、通過學習培訓,使我清楚地體會到要不斷加強素質、能力的培養和鍛煉1是要不斷強化全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全局意識」,是指要站在全局的立場考慮問題,表現在政治上是一種高度的覺悟,表現在思想上是一種崇高的境界,表現在工作上是一種良好的姿態。要求我們用正確的思路來思考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就是要求我們要有超前的思維,要有悟性,有創新精神,而不是僅僅做好自己負責的那一方面的工作了事,要始終保持開拓進取的銳氣;要牢記「全局意識」,自覺適應目前形勢發展需要,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不斷增強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質和調整好精神狀態,為社會發展獻計獻策,貢獻力量。要樹立群眾利益第一位,局部服從整體,小局服從大局的原則,始終保持健康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增強勇於攻克難關的進取意識,敢於負責,勇挑重擔。2是要加強溝通與協調,熟練工作方法。要學會溝通與協調,要善於與領導、職工、相關服務單位進行溝通,要學會尊重別人,不利於團結的話不說,不利於團結的事不做,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要經常反思工作、學習和生活,把反思當成一種文化,通過反思,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3是要敢於吃虧、吃苦、吃氣,弘揚奉獻精神。「三吃」是一種高尚的自我犧牲精神、奉獻精神,是社會的主流風氣。就是要為人處世要心胸開闊,寬以待人。要多體諒他人,遇事多為別人著想,即使別人犯了錯誤,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計較,以免因小失大,傷害相互之間的感情。要樹立奉獻精神,樹立「吃苦、吃虧、吃氣」的思想。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忍別人忍不了的事,嚴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