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意識形態網格化管理
為了扎實有效地落實好晉城市之前出台的《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網格化管理堅持「誰主管誰負責、誰主辦誰負責」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把全市意識形態工作劃分為多層級網格,通過「行政區域網格」和「工作領域網格」雙線管理,全面推進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管理網格化」和「責任清單化」,層層明確職責,精準分解任務,真正把意識形態責任制落實到崗到人,在全市建立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覆蓋、無死角地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網格化管理體系。
在區域劃分上,按照行政區域,劃分為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網路。按照工作領域,劃分為市委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工作領域,市直各單位、駐市單位及其下屬單位等三級網路,部分管轄范圍較廣、下屬單位層級較多的,可視具體情況劃分為四級網路。
在責任劃分上,各級網路責任主體、責任人負責本級網路管理,並對下級網格的建立、運行情況進行指導、巡查和監督。
在制度機制上,各網格主體要根據工作實際,出台、完善意識形態工作中新聞輿論、文化文藝、社科理論、網路、學校思想、宗教思想六大陣地管理制度和主體責任報告、聯席會議、分析研判、風險評估、重大問題處置、情況通報、教育培訓、督查考核、問責九大運行機制,真正把規矩立起來,把任務落下去。各網路相關責任人要嚴格落實責任清單和責任分解任務,切實履行好本級網格管理和對下級網格指導、督促、檢查職責。要建立工作台賬,對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研究部署、制度建設、責任落實、監督落實、監督檢查及工作成效、責任追究等工作做好記錄。
在督查問責上,各網格責任人員要對本級網路和下級網格定期進行督查巡查,對督查巡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向網格責任主體反饋,並監督整改。對失職瀆職、未履行或不正確履行意識形態責任的,按照《黨委(黨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追究暫行規定》嚴格問責。
⑵ 如何加強基層網路意識形態安全工作
找行業的人 進行相關性的培訓就可以
⑶ 關於「小學生上網好處多還是壞處多」的主持詞
1電子游戲的畫面變換莫測,內容驚險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的"角色",因而對青少年來說有一定的誘惑.
2一些充斥著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會使人不想學習,致使成績湘江,進而曠課,逃學,在外過夜,甚至留級,退學,紀律渙散,不能自拔,以身試法,追如違法犯罪的深淵,行為放盪,道德敗壞,喪失廉恥之心.
生理上壞處是輻射,心理上的分為網上不健康內容和游戲,不健康內容你自己想得出來吧,就是些暴力,淫穢的,但是辯論上說這個會給對方反駁說那是網路上的而不是電腦的壞處,電腦只是一個媒介。
游戲分為單機游戲和網路游戲。而電腦最大的壞處就是其所帶的游戲對人的影響。
首先,玩電腦游戲,是需要時間的,如果玩電腦游戲的時間過多的話,那麼,我們用來學習的時間就必然會大大地減少,除非是不用學習一看就會的天才,就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學習成績不下降才怪呢!
其次,玩電腦游戲,尤其是長時間地玩,對我們的視力和健康十分有害,當你沉迷在電腦游戲帶給你的快樂中時,你的視力也在不知不覺中一天天地衰退,等你最後醒悟時,已經來不及了!可能還要搭上你曾經擁有過的健康身體。
再次,玩電腦游戲,特別浪費金錢,作為小學生的我們,零花錢主要依賴於我們的父母大人所賜,試想一下,誰家的父母願意很爽快地給錢讓我們去上網玩游戲呢?所以,為了能夠進網吧上網玩電腦游戲,我們必然會巧立名目向我們的父母索取,要不然就東拼西湊、挖空心思地弄錢,哪裡還有心思學習,有的同學甚至因此而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這又是何苦呢?
⑷ 上網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的辯論會主持詞
第一,互聯網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學習的廣闊校園。在互聯網上的虛擬學校中上課,目前已成為國外大、中學校的一種新穎的教育模式。據統計,到2000年7月為止,我國已有近1000家大中小學校進行了域名注冊,其中有不少建立了完整的學校站點。青少年不僅可以通過互聯網及時了解學校的情況,而且還可以直接學習課程,和學校的老師進行直接交流,解答疑難、獲取知識。諸多的網上學校的陸續建立,為青少年的求知和學習提供了良好的途徑和廣闊的空間。
第二,互聯網為青少年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獲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網的第一目的。當前青少年的關注點十分廣泛,傳統媒體已無法及時滿足青少年這么多的興趣點,互聯網信息容量大的特點最大程度地滿足了青少年的需求,為青少年提供了最為豐富的信息資源。現在,互聯網正在成為青少年獲取種種信息的最佳來源。
第三,互聯網有助於青少年不斷提高自身技能。美國的一些專家學者將計算機技能作為未來成功青年所必須掌握的五項基本技能之一,因為在互聯網上,我們幾乎可以找到涉及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類信息,對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的青少年來說,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學之不完的知識寶庫。
第四,互聯網有助於拓寬青少年的思路和視野,加強青少年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強青少年的社會參與度,開發青少年內在的潛能。由於互聯網的包容性,使上網的青少年處於和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環境中,在思考的過程中,青少年不僅鍛煉了自己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對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斷力;網路的互動性使青少年可以通過網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廣交朋友,參與社會問題的討論,發表觀點見解;而網路的無邊無際也會極大的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潛質和潛能能有效地開發出來。
以上4點都是互聯網對青少年的正面影響,那麼,互聯網對青少年有沒有負面影響呢?
互聯網也是雙刃劍,它對青少年的影響既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消極的一面。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逐漸接觸和深入網路空間,負面影響日趨凸現。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互聯網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構成潛在威脅。互聯網是一張無邊無際的」網」,內容雖豐富卻龐雜,良莠不齊,青少年在互聯網上頻繁接觸西方國家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這使得他們頭腦中沉澱的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和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形成沖突,使青少年的價值觀產生傾斜,甚至盲從西方。長此以往,對於我國青少年的人生觀和意識形態必將起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對於國家的政治安定顯然是一種潛在的巨大威脅。
二,互聯網使許多青少年沉溺於網路虛擬世界,脫離現實,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廢學業。與現實的社會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網上面對的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它不僅滿足了青少年盡早盡快佔有各種信息的需要,也給人際交往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而且不必承擔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責任。虛擬世界的這些特點,使得不少青少年寧可整日沉溺於虛幻的環境中而不願面對現實生活。而無限制地泡在網上將對日常學習、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嚴重的甚至會荒廢學業。
三,互聯網中的不良信息和網路犯罪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構成危害和威脅。當前,網路對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兩點,一是某些人實施諸如詐騙或性侵害之類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黃色垃圾對青少年的危害。據有關專家調查,網際網路上非學術性信息中,有47%與色情有關,網路使色情內容更容易傳播。據不完全統計,60%的青少年雖然是在無意中接觸到網上黃色信息的,但自製力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於好奇或沖動而進一步尋找類似信息,從而深陷其中。調查還顯示,在接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