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公共機構新產品推廣

公共機構新產品推廣

發布時間:2021-06-23 10:24:28

Ⅰ 如何加強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的宣傳

進一步完善制度,強化責任落實,加大節能技術和產品的推廣力度,建立健全科學內的評價考核體系,不斷容推進公共機構節能降耗工作,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一是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在充分發揮人的自覺性的基礎上,及時制訂和完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方面的規章制度,如能耗統計制度、公共機構能耗定額制度、政府采購節能產品制度、節能監督制度等,努力形成長效機制。扎實做好能耗及經費支出統計工作,明確分管領導、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實行崗位負責制。
二是建立績效考核評估體系。制訂全縣節能降耗的中長期規劃,核定能耗定額,細化任務分解,將實施情況納入縣政府對各單位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同時,在匯總分析資源消耗實際數據的基礎上,制訂能源消耗標准,形成機關能耗定額標准體系,為節能工作提供標准和規范。
三是加大節能工作的督查考力度。加大對各公共機構節能降耗工作落實情況的督查力度,真正調動幹部職工節能降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根本上杜絕「浪費無責、降耗無利」現象的發生,使公共機構節能降耗工作朝著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Ⅱ 機構推廣的內涵是什麼

網路推展最主要是通過網路將公司品牌和產品打過來,在網路上占據一定知名度,讓客戶、有需求者通過各種渠道找獲得所必須的產品和服務,讓更多的人理解,從客戶的角度抵達有針對性的去宣傳推展,減少曝光率。

Ⅲ 如何推動本單位公共機構節能工作

進一步完善制度,強化責任落實,加大節能技術和產品的推廣力度,建立健全科學的評價回考核體系,不斷推進公答共機構節能降耗工作,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一是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在充分發揮人的自覺性的基礎上,及時制訂和完善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方面的規章制度,如能耗統計制度、公共機構能耗定額制度、政府采購節能產品制度、節能監督制度等,努力形成長效機制。扎實做好能耗及經費支出統計工作,明確分管領導、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實行崗位負責制。
二是建立績效考核評估體系。制訂全縣節能降耗的中長期規劃,核定能耗定額,細化任務分解,將實施情況納入縣政府對各單位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內容。同時,在匯總分析資源消耗實際數據的基礎上,制訂能源消耗標准,形成機關能耗定額標准體系,為節能工作提供標准和規范。
三是加大節能工作的督查考力度。加大對各公共機構節能降耗工作落實情況的督查力度,真正調動幹部職工節能降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根本上杜絕「浪費無責、降耗無利」現象的發生,使公共機構節能降耗工作朝著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方向發展。

Ⅳ 公共機構節能「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工程

1.建築及其用能系統。強化建築節能,嚴格建設項目節能評審,加強建設過程節能監管,大力發展綠色建築。推進既有建築抗震加固和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採用安全高效保溫牆體材料和節能門窗。實施配電、空調、採暖、照明、電梯、飲用水設備等重點耗能設備的節能改造,推廣應用無功補償、變頻調速、空調清洗、高效冷卻塔、高效換熱器、高效照明產品、回饋發電裝置等節能技術和設備。強化計量器具配備,加快供熱計量改造,推進能源管理信息化。推行低成本、無成本節能管理。推動建立公共機構建築節能改造的市場化機制。
2.附屬設施。數據中心、食堂是公共機構附屬設施節能的重點。建立公共機構綠色數據中心標准,積極推進綠色數據中心建設,採用高效換熱設備、節能UPS等節能產品和技術。開展公共機構食堂灶具、排煙系統節能改造,推廣應用高效節能灶具。
3.公務用車。加快淘汰更新「高污染、高排放」公務用車,實施公務用車油耗定額管理。加大新購公務用車中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比例。穩步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加強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壓縮公務用車規模。
4.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大在公共機構推廣應用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力度,開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採暖製冷、地源熱泵試點示範。
5.節水和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設,推廣應用節水器具,加強再生水利用。開展公共機構廢棄物循環綜合利用,促進資源化處理,建立資源循環利用的長效機制。 1.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建設工程。國家機關和教科文衛體等行業具有單位數量和用能人數多、建築面積和節能潛力大、公益性和社會影響力強等特點。「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各級機關、學校、醫院等公共機構中選擇節能工作基礎較好、能耗總量較大、具備一定代表性的2000家單位,開展示範單位建設,樹立一批節約型公共機構典型。重點推進建築圍護結構及用能系統的節能改造,改造辦公建築6000萬平方米。到2015年,示範單位的單位建築面積能耗明顯低於所在地區公共機構平均能耗水平,2000家示範單位年節約能源120萬噸標准煤。
2.綠色照明工程。照明系統用電約占公共機構用電總量的10%,目前高效節能熒光燈使用率約佔50%。用高效節能熒光燈替代普通熒光燈可節電30-40%,用電子鎮流器替代傳統電感鎮流器可節電20-30%。「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公共機構全面實施綠色照明工程,應用緊湊型熒光燈、直管熒光燈、高壓鈉燈、金屬鹵化物燈、LED燈等高效光源2500萬只,推廣配光合理、反射效率高、耐久性好的燈具和智能控制裝置,實現辦公區高效光源使用率100%,LED等半導體光源使用率10%以上。「十二五」時期形成60萬噸標准煤的節能能力。
3.綠色數據中心工程。數據中心主要由IT設備系統、空調系統、UPS電源系統、照明系統四部分組成,具有用電設備密集、用能時間長、能源消耗大、安全標准高等特點。根據調查,公共機構的大型數據中心用電量約占其用電總量的35-55%,節能潛力很大。「十二五」期間,在全國選擇1000個公共機構的數據中心,採取優化設備布局、間接自然冷卻、改進UPS供電等措施,對其配電和製冷系統進行節能改造,形成40萬噸標准煤的節能能力。
4.零待機能耗計劃。目前,公共機構特別是國家機關,辦公設備不斷增加,電腦主機、顯示器、列印機、傳真機的待機能耗問題日益突出,約占總用電量1%左右。「十二五」期間,通過嚴格控制政府采購辦公設備的待機能耗標准,採用先進的電源管理技術,推廣節能插座1200萬個,有效降低待機能耗,年節約用電約20億度,摺合64萬噸標准煤。
5.燃氣灶具改造工程。公共機構食堂每年消耗天然氣和人工煤氣約20億立方米,而節能型灶具的使用比率不到10%。節能型灶具與傳統型灶具相比,通過提高燃燒效率、減少熱量散失,能夠節省燃氣25%以上。用節能型灶具替代傳統型灶具,不僅簡便易行,而且節能效果顯著。「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公共機構全面推廣應用節能型灶具,節能型灶具使用率達到80%以上,年節約天然氣和煤氣約3億立方米,摺合36萬噸標准煤。
6.既有建築供熱計量與節能改造工程。實施供熱計量,推進既有建築圍護結構和熱源、管網改造,是推動城鎮供熱體制改革,有效降低採暖能耗的重要手段。有關統計結果表明,北方採暖地區公共機構採暖節能潛力約20-30%。「十二五」期間,實現北方採暖地區公共機構供熱計量面積1億平方米,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穩步推進建築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改造面積達到3000萬平方米,老舊房屋改造注重與抗震加固相結合;實施燃煤鍋爐等熱源節能改造1.5萬蒸噸,推廣使用添加劑,優化燃燒方式,採用余熱回收、脫硫等措施。「十二五」時期形成130萬噸標准煤的節能能力。
7.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廣工程。目前,我國公共機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比例很低。「十二五」期間,在全國公共機構推廣太陽能生活熱水項目1000個,集熱面積20萬平方米;推廣太陽能採暖項目100個,採暖面積100萬平方米;太陽能光電利用項目1000個,裝機容量50兆瓦以上,年發電6000萬度;推廣地源熱泵項目1000個,製冷採暖面積5000萬平方米。「十二五」時期形成20萬噸標准煤的節能能力。
8.節能與新能源公務用車推廣工程。公務用車能耗在公共機構能源消耗中占較大比例,公共機構公務用車的選型和配置標准,在全社會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推廣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是公共機構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也是引導全社會購買和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間,逐步提高新購公務用車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到「十二五」期末達到50%以上。
9.節水工程。公共機構用水在城市用水中占相當大比例,是節約用水的重點領域。「十二五」期間,重點推廣應用節水器具,支持公共機構實施現有用水器具節水改造,實現節水器具使用率80%,節水型食堂食品清洗設備使用率80%,綠化用水全部使用節水灌溉方式。開展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試點示範,建設中水回用設施規模達10萬立方米/天,雨水收集設施規模達10萬立方米/年。完善用水計量設備,全國公共機構全部實現用水分戶計量,高校學生公寓全部安裝用水計量表,實行用水收費。開展水平衡測試,2013年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全部達到北京市節水型單位建設標准。
註:預期性指標是期望的發展目標,要不斷努力,爭取實現。約束性指標是在預期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責任的指標,要確保實現。
10.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重點推進公共機構廢舊電子產品、建築廢棄物、餐廚垃圾、辦公用品的循環綜合利用,推廣使用再生紙,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和餐廚垃圾生物處理,強化建築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管理,建立資源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到「十二五」期末,再生紙使用率達到20%以上,垃圾分類處理率達到80%以上,餐廚垃圾生物處理率達到5%以上,建築廢棄物回收利用率達到10%以上,廢舊燈管和廢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率達到80%以上。

Ⅳ 河南省公共機構節能管理辦法的第三章 節能措施

第二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鼓勵公共機構在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節能改造中使用新型牆體材料及節能建築材料、節能設備,安裝和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管理機關事務工作的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推進本級公共機構辦公用房的集中管理使用,加強辦公用房、辦公設施設備等資源的集中整合,優化配置,減少重復建設,提高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第二十二條 公共機構應當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加強內部信息化、網路化建設,推行無紙化辦公,合理控制會議數量與規模,健全完善電視電話會議、網路視頻會議等系統,降低能源消耗。
第二十三條 公共機構應當採取以下節能措施,加強用能管理:
(一)加強辦公用電管理,減少空調、計算機、復印機等用電設備的待機能耗,及時關閉用電設備,建立用電巡視檢查制度;
(二)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空調室內溫度控制的規定,充分利用自然通風,改進空調運行管理,提高空調能效水平;
(三)集中供熱的建築應當實行供熱分戶計量和按照用熱量收費;
(四)加強對自行供熱系統的運行管理,根據需要對燃煤、燃油、燃氣鍋爐進行節能檢測和改造,採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電梯系統應當實行智能化控制,合理設置電梯開啟的數量、樓層和時間,加強運行調節和維護保養;
(六)辦公建築應當充分利用自然採光,使用高效節能照明燈具,優化照明系統的設計,採用限時開啟、間隔開燈等方式改進電路控制,推廣應用智能調控裝置,嚴格控制建築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裝飾用照明;
(七)對網路機房、食堂、開水間、鍋爐房等部位的用能情況應當實行重點監測,進行科學管理,在保障系統正常運行的基礎上採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
第二十四條 公共機構應當採取以下措施,加強車輛節能管理:
(一)對公務用車實行編制管理,嚴格控制車輛保有數量;
(二)公務用車應當優先選用低能耗、低污染、使用清潔能源的車輛,嚴格執行車輛報廢制度;
(三)制定公務用車登記制度,禁止非公務用途使用車輛,嚴格執行公務車節假日封存停駛、定車定點加油、定點維修等制度;
(四)嚴格執行車輛百公里耗油分類控制標准,定期公布單車行駛里程和耗油量狀況,推行單車能耗核算和節油獎勵制度;
(五)積極推進公務用車服務社會化,加快班車、接待用車和公務車使用制度改革,鼓勵工作人員利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機動交通工具出行。
第二十五條 公共機構應當積極推廣應用節能新產品、新技術,加快淘汰高能耗用能產品、設備,並做好淘汰產品、設備的回收處理。
第二十六條 公共機構選擇物業服務企業,應當考察其節能管理能力。公共機構與物業服務企業訂立物業服務合同應當載明節能管理的目標和要求。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採取節能管理措施。公共機構應當將完成節能目標的情況作為評價物業服務企業服務質量的內容。

Ⅵ 求高手做答「適用於公共機構的節能新產品與新技術」

1-5BCCDC
6ABD 7ABC 8ABCD 9ABC 10ABCD
對錯對錯錯

閱讀全文

與公共機構新產品推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拼多多網路營銷目的 瀏覽:40
什麼是移動的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686
關於方便麵的推廣方案 瀏覽:47
鄉鎮組織紀檢員培訓方案 瀏覽:137
市場營銷服務合同 瀏覽:386
電大電子商務概論期末試卷 瀏覽:884
區別電子商務的2次浪潮 瀏覽:434
廈門閔臨電子商務 瀏覽:299
房地產全年推廣方案 瀏覽:913
宣貫培訓方案 瀏覽:286
大學思政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682
廠家與醫葯連鎖好的促銷方案 瀏覽:199
煙草網上結算推廣方案 瀏覽:477
市場營銷沙盤游戲 瀏覽:763
市場營銷技能考核 瀏覽:334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954
國外環保公益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68
中醫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77
主題樂園策劃設計方案 瀏覽:1000
大愛撫平電子商務公司 瀏覽: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