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華碩公司的產品有多少種類要詳細的
華碩的產品線完整覆蓋至筆記本電腦、主板、顯卡、伺服器、光存儲、有線/無線網路通訊產品、LCD、PDA隨身電腦、手機等全線3C產品。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分支機構,以及十萬余名員工,共同將華碩打造成年營業額超過165億美金的信息產業巨擘。
滿意請採納
❷ 華碩電腦市場銷售怎麼樣
1 銷售不錯,屬於2線品牌,收入中端人群比較適合。
2 有高配置機型,也有低配型,看你如何選擇了。
❸ 如何做產品營銷
做產品營銷,我認為這個你可以做一些產品營銷去推廣一些東西。
❹ 華碩企業文化
華碩是目前全球第一大主板生產商、全球第三大顯卡生產商,同時也是全球領先的3C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致力於為個人和企業用戶提供最具創新價值的產品及應用方案。華碩的產品線完整覆蓋至筆記本電腦、主板、顯卡、伺服器、光存儲、有線/無線網路通訊產品、LCD、掌上電腦、智能手機等全線3C產品。其中顯卡和主板以及筆記本電腦三大產品已經成為華碩的主要競爭實力。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分支機構,以及十萬余名員工,共同將華碩打造成年營業額超過165億美金的信息產業巨擘。
品牌由來
從一個專業的自有品牌,到營銷全球的國際3C品牌,華碩自始至終都堅持不可妥協的質量與創新。在中文命名以「華人之碩」為期許,而英文命名的靈感則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天馬「PEGASUS」,其象徵著聖潔、完美與純真的形象,代表著華碩永不懈怠、追求卓越的精神。
企業使命
熱愛科技
技術是華碩的核心,因為我們持續不斷的投入心血於世界級的研究和發展,才能夠提供個人和企業領導趨勢的創新產品。
品質至上
高品質對於華碩來說是最重要的堅持,在每一個流程中時時檢討品質管理與細節,為了就是要讓華碩客戶們能享有符合經濟效益的高品質解決方案。因為品質的堅固,華碩的廣告語「華碩品質,堅若磐石」深入人心。
長期合作
不論是不是我們的客戶、媒體、股東或是一般消費者,我們深信合作夥伴在各個階段都是可以與華碩一起互相成長。和事業夥伴保持良好的關系,是我們能夠不斷在各方面持續成功最主要的關鍵。
堅毅不拔
所有華碩的員工都有著共同努力的目標,並在壓力之中學習成長,勇於接受挑戰。藉由全公司上下努力不懈完成使命,期望每一個人都可以享受到科技創新所帶來的便利。
企業理念培育、珍惜、關懷員工,讓華碩人盡情地發揮最高潛力。堅守誠信、勤儉、崇本、務實的正道。無止境地追求世界第一的品質、速度、服務、創新、成本。
躋身世界級的高科技領導群,對人類社會真正做出貢獻。
品牌五德
謙: 謙虛、謙讓、謙恭,以內省的思維來解決問題,以尊重的態度與團隊合作,且持續不斷地自我精進。
誠: 誠實、誠懇、忠誠,到有情有義。以誠樹立企業的基礎,並且誠實面對自己,了解長處與短處;此外,與人交往要真誠、全心全意。
勤: 勤勉、勤奮,願意負起責任、用更
❺ 有關華碩成功的優劣勢
品牌特色
低調潛行的狼
1989 年4月1日,徐世昌、童子賢、廖敏雄、謝偉琦,4個曾經的同事拿著籌集來的1000萬新台幣(約合人民幣250萬元),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創業伊始,華碩的創業者們就將公司最初的突破點放在了並不被大多數人看好的電腦主板設計製造。 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中,電腦主板的設計和製造是許多大企業都不在意的小生意,人們並不看好它的未來發展。但華碩的創業者卻從PC廣闊的市場前景中,看到了電腦主板,尤其是高品質電腦主板潛在的巨大市場潛力。 看到了機會,還要能夠抓住機會。剛剛創立,毫無半點名氣的華碩為了能夠從市場中脫穎而出,採取了的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方法——以「高品質」的產品定位來與市場中其他的品牌區分。不久,華碩就憑借對產品質量近似苛刻的追求態度,領先的研發技術和快速的市場反應速度,打開了市場的影響力,並進而在全球范圍樹立了「華碩品質 堅若磐石」的市場口碑。華碩Lamborghini筆記本電腦(8張) 14年的時間,堅持「崇本務實」的華碩已經發展為一個全球性的企業集團,在美洲、歐洲、亞洲多個國家設有11個分部和覆蓋全球的營銷網路。目前,華碩在世界各地的員工總數約4萬人,其中華碩設在蘇州工業園區的工廠就擁有3.3萬名員工。2002年,華碩整個集團的營業額達到了人民幣273億元, 2003年的銷售額預計也將攀升至2000億新台幣(約合人民幣500億元)。 從1000萬到2000億,華碩14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 註:「狼」原文為「雄獅」,以下「群狼」原文為「巨獅」。華碩是家好企業,不過考慮到生物學常識,即獅子不居住在森林,也不擅於奔跑,所以建議改為狼。並且後文華碩的雙品牌和多產品線戰略等,其實就是眾人皆知的群狼戰術,所以以此修改。最後,由於獅群是不團結的,雄獅之間無法共存,並且雄獅一貫有「動物界第一懶漢」的稱號,建議還是改為狼為好。
板卡構建基礎
華碩這頭狼是由電腦主板業開始「下山」的。 華碩成立之初,追求產品的品質和技術就成了創業者們工作的重點。幾個月之後,這群工程師就創造了當時台灣主板業的一個記錄:1990年,華碩與IBM同步推出了486主板,這是台灣自主研發生產的第一片486主板的紀錄,當時足足領先了台灣同業半年以上時間。 PC的市場銷量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快速成長,華碩也同時開始了自己的迅猛發展。推出了高品質、高技術的產品後,華碩迅速打開了市場的影響力,確立了華碩在全球主板領域的領導地位。 1992年1月,華碩主板月出貨量第一次超過了30,000片;1993年,華碩率先推出了世界第一片雙奔騰處理器的主板。 從1996年年底開始,來自國際一線廠商的主板代工訂單像雪片一樣向華碩飛來。短短的幾年時間里,華碩發展的步伐就像脫韁的野馬,產品銷售遍布了全世界,並迅速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主板廠商。 在隨後的日子中,華碩相繼推出了第一個「板載PBSDRAM的解決方案」
、第一片K7主板、第一片Pentium 4主板、第一片「板載千兆網卡」的主板等等。在業界,華碩的主板被譽為了市場的「硬通貨」。 2003年第三季度,IDC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全球每4.2台電腦中,就有一台電腦使用華碩生產的主板。 主板之後,華碩又把目光放到了顯卡、光存儲以及網路通信等產品上。為此,華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構建了多個研究團隊進行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設計。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一次采訪中表示,「華碩給自己產品的定位有一個要求,就是在生產製造、品質上超越日本人,在系統技術上超越美國人,再加上華碩的速度、彈性、效率和成本」。
筆記本帶來絢麗成績
蒼狼稱雄草原,除了要認准目標,更需要全面出擊,才獵取到更好的獵物。 1996年,華碩的領軍人物施崇棠就認定,結合信息技術、通訊及消費電子功能的3C整合產品將是市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華碩進軍顯卡、光存儲以及網路產品後,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在積累了主板、光存儲、顯卡等PC配件的深厚經驗後,整機產品就成了華碩必然的目標。這一次,華碩[1]把新的目標鎖定在筆記本。華碩開始了以筆記本為核心的新一輪產業布局。 1997年,華碩正式向市場推出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由於在起步階段,這台華碩的產品又厚又重。華碩副董事長童子賢回憶時說,不少同行多半都瞧不上,甚至引為笑談。由於華碩在筆記本領域最初的目標非常簡單,這台扎扎實實地設計、開發、生產出的產品盡管出貨量小,但因為單價高,生產設備投資少、備料有限、不積壓庫存,結果第一年,居然小賺一筆。而通常來說,一家公司切入筆記本產業,兩三年內不可能贏利的。 1998年,初出茅廬的華碩筆記本創造了一個目前還領先的世界紀錄——「華碩筆記本在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平穩運行了700多天,沒有發生任何故障」。崇本務實的文化熏陶下,華碩已經將主板的深厚功力和對品質的執著追求順利擴展到了筆記本電腦。 隨後,華碩推出筆記本新品的速度開始加快了。1999年,華碩領先業界推出全球第一台最輕、薄的全內置筆記本電腦;2000年,推出M8系列產品; 2001年第三季度,IDC發布的市場調查數據顯示,華碩的一系列筆記本已經在台灣市場占據銷量第一的位置;2002年,華碩推出的經典產品S1系列,甚至獲得了日本工業設計的最高大獎「G-MARK」(Good Dsiign Award),後續的相關產品也接連獲得了號稱「世界工業設計奧斯卡獎」的德國漢諾威CeBIT電腦展覽會的工業設計「IF」大獎。 進入2003年,華碩筆記本進入了一個快速成長的爆發期。除了筆記本電腦產量進入全球前五名外,接連推出的S1N、M2N、M3N、S200N等多款產品都獲得了市場的一致好評,輕至920克、僅有A4復印紙一半大小的S200N還創下了全球最輕巧的迅馳筆記本電腦的記錄。
6年持續的摸索和積累,華碩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筆記本電腦設計、製造、銷售和服務體系,華碩筆記本逐漸成長為主板以外的重要產品。 2000年,華碩電腦的營收中,主板和筆記本電腦分佔全年營收的52%和21%,2002年華碩筆記本電腦營收已經達到了779億新台幣(約合人民幣 190億元)的新紀錄。截至2003年10月份的最新統計數字,華碩筆記本的營收已經達到了公司整體營業收入的四成,幾乎與主板的營業額並駕齊驅。 在3C整合戰略的指導下,華碩多元化的戰略成績斐然。在保持主板市場第一名的同時,華碩顯卡的產量已經位列全球第二,光存儲產品也已邁入全球前五名,筆記本則在2003年進入全球製造前五強。 有人曾經問過華碩當家人施崇棠,「進入筆記本比別人晚了十年,為什麼還可以做得這么好」。施先生的回答頗有意味,「晚有晚的好處,早有早的優勢,華碩的實力就是在把產品做得更好,技術做的更精」。
❻ 華碩電腦網路營銷策略與實施
網路營銷是以互聯網為傳播手段,通過對市場的循環營銷傳播,達到滿足消費者需求和商家訴求的過程。網路營銷在實際中的運用與傳統企業營銷是不相同的,而網路市場不成熟更使得現代的小型企業從建立到發展中都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迷惑,從建立網站到投入運營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如何去發現這些問題,小型網站在運營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如何使企業能夠順利的開展網路營銷,以使企業能夠不斷的發展是值得去探討的。信息發布系統
一、網路營銷的優勢
(一)網路營銷具有極強的互動性。網路營銷具有極強的互動性是實現全程營銷的理想工具傳統的營銷管理強調4P(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組合,現代營銷管理則追求4P,然而無論哪一種觀念都必須基於這樣一個前提:企業必須實行全程營銷,即必須由產品的設計階段開始就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需求和意願。
(二)網路營銷能提高消費者的效率。現代化的生活節奏已使消費者用於外出在商店購物的時間越來越短。在傳統的購物方式中,從商品買賣過程來看,一般需要經過看樣,選擇商品,確定所需購買的商品,付款結算,取貨(或送貨)等一系列過程。這個買賣過程大多數是在售貨地點完成的,短則幾分鍾,長則數個小時,在加上購買為購買商品去購物場所的路途時間及在購買地的逗留時間,無疑是大大延長了商品的買賣過程,使消費者為購買商品而在時間和精力上做出很大的付出。同時,擁護的交通和日益擴大的店面更延長了消費者購物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越來越珍惜閑暇時間,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用於外出購物的時間越來越少。網路營銷給我們描繪了一個誘人的場景,是購物的過程不在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甚至有時還是一種休閑一種娛樂。網路營銷能滿足時間重視型消費者的需求。北京免費發布信息
(三)網路營銷可以節省促銷和流通費用,廠家在發貨上少量加價即可以售給顧客,使得產品成本和價格的降低成為可能。而顧客則可在網路上尋找最優惠的價格,因而能以最低的價格實現購買。消費者迫切需要用新的快速方便的購物方式和服務,以最大限度地滿足自身需求。消費者價值觀的這種變革,呼喚著網路營銷的產生,而網路營銷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的這種需求。
二、網路營銷開展的准備
(一)在開展網路營銷前期,應該展開網路宣傳。
網路宣傳主要涉及兩大領域:即網上營銷傳播和網址宣傳。網路營銷是一種以消費者為導向,強調個人化的營銷方式,在建立網站的初期,無疑應該針對廣大的網民展開,針對網民的特性進行,網民擁有比傳統媒體受眾更大的選擇自由,網民可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和需求尋找所需要的網站,不受地域限制。當然,就現有的條件來說,網民是很難通過現有的互聯網進行全球范圍的電子商務,因為國內的支付平台和信用平台的建設還不完全,所以就此而言,真正所探討的也僅僅是利用現有的電子商務平台,進行國內的網路營銷。
個性消費的發展將促使企業需要考慮其營銷戰略要以消費者的個性需求提供產品及服務的出發點。但是,要真正實現個性營銷還必須解決龐大的促銷費用問題。網路營銷的出現則為這一難題提供了可行的解決途徑。各種銷售信息在網路上將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在,可以以極低的成本發送並能隨時根據需要進行修改,龐大的促銷費用因而得以節省,也可以根據消費者反饋的信息和要求通過自動服務系統提供特別服務。免費發布產品信息
(二)傳統物流渠道的建設
在實際操作中要建立起完整的渠道是有些困難的,因為,無論如何不可能與傳統的商家去爭取市場的,因為他們的物流已經做的很成熟,但可以運用差異化競爭,很少與他們商品同質化,網站規模較小,更為靈活,所以物流建設也較為簡單,成本也極低。傳統的物流渠道,產品或服務到達消費者之前通常要經過幾級代理,因此消費者在得到商品後很難與廠家直接溝通,消費者一般只能通過間接的渠道將信息反饋給產品生產者,此外,大多數的企業也缺乏足夠的資本用於了解消費者的各種潛在需求,他們只能憑自身能力或參照市場領導者的策略進行產品開發。渠道做的則相對簡單,像電子商務平台,通過預訂,直接就能從商家拿到一手貨源,這樣成本會比顧客直接去購買少得多。
(三)其它准備
在網路環境下,相對於傳統的企業剛進入市場之前,需要做一些市場調查等,而並沒有多少資金和資源進行這方面的考慮,但雖然是小型網站,但消費者卻有機會對產品從定價和服務需求等發表意見。這種雙向互動的溝通方式提高了消費者的參與性與積極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使產品能夠直接針對消費的需求,提高消費者滿意度。初期,沒有足夠的條件去尋找目標客戶,只能專注於做好技術,利用現有的條件進行網路推廣。
三、網路營銷的開展
(一)了解網路營銷的購買過程
1.售前:向消費者提供豐富的產品信息及相關資料(如消費者者的反饋信息,消費者的推薦),且界面友好清晰,易於操作執行。消費者可以在比較各種同類產品的性能價格比以後,選出最優的性價比的產品後,做出購買決定。
2.售中:在網上一切都是那麼簡單迅速,坐在電腦前即可選擇產品,用電子貨幣結算或者貨到付款,省去了許多麻煩。提供送貨上門服務,顧客在進入電子商務網站或者聯盟的電子商務網站後,選擇所需要的產品,然後發出訂單,並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對顧客的訂單進行確認,然後去商家提貨,聯盟電子商務網站,則直接向發送貨物,我們負責配送。
3.售後: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問題,顧客可以隨時聯系,提供及時的技術和服務,如果商品確實有問題,要負責為消費者進行調換。
總之,網路營銷能簡化購物環節,盡量節省顧客的時間和精力,將購物過程中的麻煩減少到最低,它能滿足消費者對購物方便性的需求,提高消費者的購物效率。免費發布供應信息
(二)利用網路營銷特性
將互聯網視為傳播媒介已是不爭的事實,覆蓋面廣、以多媒體形式雙向傳送信息和信息實時更新等特點,是其他媒體所無法比擬的。作為媒介就一定有廣告功能,這正是網上營銷者所追求的特質。
藉助互聯網,可以將新產品的屬性及價格信息傳遞給目標顧客。把握互聯網的虛擬的特性,調用一切在網上可行的營銷手段促銷並實現網上銷售,這個過程就是網上營銷傳播。需要的是將自己的優勢向傳達給顧客,通過網站,對產品,價格優勢等展示給顧客,顧客在瀏覽網站後,對於其它的產品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最優的價格,達成交易。整合最優的人力資源和媒體資源,以使優勢能夠在藉助互聯網完整的表達出來。這就是利用互聯網的特性,充分的利用,表達優勢。
❼ 華碩銷售
因為筆記本生產都是針對某一個價格配置特定的產品搭配。
比如說某內個品牌對於市容場定位會用價格來區分產品線,針對某一個價格會不斷有產品去填補,比如說4千元的級別1月份推出的一款本本,到年底根據市場同類產品的升級換代,廠家又會推出一款4千元的產品,硬體較1月份的有性能上的提高。
1月份的產品就會退出市場,直接由年底的新品代替它的位置。
廠家不會浪費資源不會憑白無故生產一大堆產品,每個系列每款機器基本上都有銷售商來定數量生產,銷售特別好的產品就會應要求補產。
基本上都是零庫存的,所以一批產品出來就停了,沒有特殊需求就會停產的。
❽ 華碩筆記本銷售渠道
信息量太大 很簡單 到大型電商買就行了
❾ 華碩集團的簡介
華碩的創辦人為童子賢、謝偉琦、徐世昌和廖敏雄,現任董事長為施崇棠。公司位於台灣台北市北投區。
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四百二十七。 華碩電腦是全球領先的3C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致力於為個人和企業用戶提供最具創新價值的產品及應用方案。在世界頂尖工程技術研發團隊支持下,華碩的產品線完整覆蓋至筆記本電腦、主板、顯卡、伺服器、光存儲、有線/無線網路通訊產品、LCD、 PDA隨身電腦、手機等全線3C產品。遍布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分支機構,以及十萬余名員工,共同將華碩打造成年營業額超過165億美金的信息產業巨擘。 創立十餘年間,華碩胸懷成為「中國人的驕傲」之宏願,從寶島台灣省跨海而起,將主板、顯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無線網路產品帶至全球第一的寶座,游戲代工製造位居第二,筆記本電腦、光存儲產品也緊隨其後名列第四。據統計,華碩迄今為止累積下的主板銷量,相當於在全世界每三台個人電腦中,就有一台安裝了華碩主板。這相當於國人每心跳一次,就有一片引以為傲的華碩主板售出。透過華碩設計師團隊的獨特匠心,具備中國血統的電子產品也頻頻亮相於全球頂級設計賽事,並在日本G-Mark獎、德國iF獎、德國紅點大獎中多次折桂。 2005年,華碩W1N型筆記本電腦更是一舉奪得工業設計界的奧斯卡——德國IF金獎的殊榮,創下了該獎項開辦50餘年來華人品牌首次問鼎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