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季節性疾病預防知識秋
冬季有四件事不要做:
在冬季,有些看上去合理的措施,也不要隨便去做,否則就會起反作用。
癢了想撓不能撓:冬天因乾燥感到渾身發癢時,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則易抓破皮膚引起繼發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飲水,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少飲烈性酒,勤洗澡,勤換內衣。瘙癢嚴重者,就要看醫生,對症塗些葯物軟膏。
受凍想烤不能烤:手腳受凍,烤烤火加加溫好像是應該的,但不可取。冬天手腳長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此時如果馬上用火烘烤會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縮力,出現動脈淤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局部性淤血。輕的形成凍瘡,重的造成組織壞死。所以,受凍的手腳只能輕輕揉擦,使其慢慢恢復正常溫度。
唇乾想舔不能舔:嘴唇乾了,不能用舌舔來增加水分。因為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用來滋潤口腔和消化食物,裡面含有澱粉酶等物質,比較黏稠。舔在唇上就好像抹上一層糨糊一樣,風吹後水分蒸發,澱粉酶粘在嘴唇上,因而幹得更厲害,甚至造成嘴唇破裂流血,引起化膿感染。因此,嘴唇乾裂時,可用熱水洗凈,抹上一層香脂或甘油,平時多喝開水,多吃些蔬菜、水果。
天冷想「貓」不能「貓」:我國北方有個「貓冬」習慣,冬天一到,一些無事做的人便「貓」進小屋不願意動。但是,如果居室緊閉一冬,有不少灰塵積聚,污濁的空氣也容易讓人得病。所以,冬天居室應適當除塵通風,以減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預防疾病。此外,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抵禦和殺死多種病菌病毒,並可有效預防流腦、流感、麻疹等疾病,在冬天曬太陽,還可以預防小兒佝僂病和老人骨質疏鬆症。因此,天氣好時人們要多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呼吸更多新鮮空氣,適應氣候的變化。
❷ 小班秋季預防疾病小常識
秋季天氣乾燥,由於孩子皮膚嬌嫩、呼吸頻率高、腎臟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如果飲水和飲食調理不當很容易引發各種疾病。為了加強傳染病的防範意識,提高預防知識水平,發現教育小編現將幾種常見的秋冬季節傳染病的預防知識提供給大家,希望幼兒園和家長共同關注做好預防措施,保護孩子的健康。
1.皰疹性咽頰炎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狀:潛伏期3~10天。多以突發高熱開始,24~48h可達高峰,升至39~41℃,伴頭痛、咽部不適、肌痛等,嬰幼兒常有嘔吐、拒食,甚而發生高熱驚厥;年長兒童及成人常見嚴重的咽痛、吞咽困難、四肢肌痛、厭食乏力等。經1~5天潰瘍癒合,一般3天內退熱,症狀消失。本病預後良好。
易感人群:多見於3~10歲兒童,好發於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發生由不同型別病毒引起。
預防措施:
1、經常開窗通風;早晨、飯後及睡覺前漱口、刷牙。
2、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受冷,如身體不適應卧床休息。
3、進行飲食調養。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再輔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攝入。
4、霧霾天氣等,應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護措施。
5、保持腸胃通暢。平時多飲淡鹽開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腸胃通暢。
6、及時就醫。一旦發現應盡快就醫,千萬不要「拖」。
2.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傳播途徑: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易感人群:嬰幼兒和兒童普遍多發,3歲及3歲以下嬰幼兒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後一般不發病,但會將病毒傳播給孩子。
預防措施:
1、勤洗手、講衛生。
2、勤通風,流行期間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3、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容易發生,多發生於兒童。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
主要症狀: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症狀。患者一側或雙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並發症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
易感人群:多見於5到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後可獲終生免疫。
預防措施:
1、接種腮腺炎疫苗。
2、及時隔離患者至消腫為止。
❸ 秋季傳染病預防知識有哪些
秋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包括腸道傳染病的預防,蟲媒傳染病的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
一、秋季傳染病預防知識——腸道傳染病
常見的腸道傳染病有霍亂、傷寒、副傷寒、痢疾、輪狀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和甲型肝炎等。這類傳染病是「吃進去」的傳染病,通常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飲用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經過恰當的處理,進食後發病。
二、秋季傳染病預防知識——蟲媒傳染病
常見的蟲媒傳染病有乙腦、瘧疾、登革熱、流行性出血熱等。這類傳染病是通過一些昆蟲傳播或者鼠類傳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後再叮咬健康人,同時將細菌或病毒傳入健康人的體內導致發病。
三、秋季傳染病預防知識——呼吸道傳染病
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有流感、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結核等。這類傳染病經呼吸道傳播,是「吸進去」的傳染病。細菌或病毒可直接通過空氣傳播,或通過灰塵中細菌或病毒的飛沫核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後發病。
(3)秋季常見病防治知識培訓記錄擴展閱讀
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1、疫苗的接種,如接種卡介苗預防肺結核,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流行季節前可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等疫苗能有效預防相應的呼吸道傳染病,發生呼吸道傳染病時,要及時進行治療。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間,盡量減少到人員擁擠的公共場所。
2、講究飲食衛生,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蒼蠅叮爬過的食物;食物要徹底煮熟、煮透。不暴飲暴食,實行分餐制,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滌消毒;杜絕生吃水產品;罐頭食品出現鼓起,色香味改變的情況,不可食用。最好不要在路邊露天飲食小攤點就餐。
3、養成良好個人衛生,勤洗手,多喝水,養成餐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常剪指甲、勤換衣服。搞好環境衛生,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不隨地吐痰,勤曬被褥、勤換洗衣服。日用品常進行日照消毒和適當處理,各種垃圾及時處理,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時,到公共場所應戴口罩,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
4、根據氣候變化適量增減衣物,秋季溫差較大,氣溫變化幅度也增大,容易患扁桃體炎等病症,如果治療不及時,還會引發嚴重危害,因此要特別提防,以免病痛的「侵襲」。
5、注意勞逸結合,起居有度,生活有規律。堅持體育鍛煉和耐寒鍛煉,飲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證睡眠、並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盡量減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屬接觸也是預防的關鍵。
❹ 如何做好夏秋季傳染病預防工作培訓小結
一個大綱,供參考。你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縮減
培訓小結
一,培訓情況概述,培訓目標的完成情況和取得的成績(詳細寫哦)
二,思想認識、培訓紀律等
三,存在問題和努力方向(少寫哦)
我將繼續能力,不斷提高
❺ 秋季流行傳染病及預防知識
你好,秋季常見傳染病可分為三大類:腸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和蟲媒傳染病。
1、腸道傳染病有霍亂、傷寒、副傷寒、痢疾、輪狀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瀉等。這類傳染病經「糞-口」途徑傳播,是「吃進去」的傳染病,
2、呼吸道傳染病有流感、軍團菌病、肺結核等。這類傳染病經呼吸道傳播,是「吸進去」的傳染病。
3、常見的蟲媒傳染病有乙腦、瘧疾、登革熱、流行性出血熱等。類傳染病是通過一些昆蟲媒介,如蚊、蟎、虱子、跳蚤等叮咬人體後傳播,是「叮咬傳播」的傳染病。
秋季常見傳染病防治
⒈ 進行預防接種,提高免疫水平
⒉做好個人衛生和消毒工作
⒊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消滅蚊、蠅、鼠、蟑螂等害蟲
⒋接觸過傳染病的用品和居室均應嚴格消毒
⒌對傳染病人要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
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增強自身的抵抗力。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經常到戶外活動,參加體育鍛煉,呼吸新如鮮空氣,增強體質和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