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寶馬奧運營銷分析

寶馬奧運營銷分析

發布時間:2022-01-12 19:24:16

A. 分析BMW品牌策略

寶馬品牌策略與營銷
1916年,工程師卡爾?拉普和馬克斯?佛里茨里慕尼黑創建了巴依爾飛機公司;年,該公司改名為巴依爾發動機有限公司,這就是巴依爾公司簡稱(BMW)的來歷;1918年,公司改為現在的名稱?寶馬汽車公司。
「寶馬」普譯為巴依爾。由於寶馬公司是以生產航空發動機開始創業的,所以商標中的藍色為天空,白色為螺旋槳,這是「寶馬商標的第一大特點;第二大特點就是「寶馬」汽車的散熱器(車鼻)中間那兩個金屬方框進氣格柵。
BMW(寶馬)是公司全稱「Bayerische Motorenwerke AG」的縮寫。「寶馬」採用了內外雙圓圈的圖形,並在雙圈圓的上方,標有BMW字樣的商標。整個商標就像藍天、白雲和運轉不停的螺旋槳,喻示寶馬公司淵源悠久的歷史,既象徵該公司過去在航空發動機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又象徵公司的一貫宗旨和目標:在廣闊的時空中,以最新的科學技術、最先進的觀念,滿足顧客的最大願望,反映了公司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日新月異的新面貌。
一 寶馬的背景

這個世界有很多事物,我自己都不太明白,機器就是這樣,他們為我們提供水、能量等,我並不知道他們是怎麼運作的,但我知道它工作的理由。——《黑客帝國Ⅱ》
59歲的赫穆特•龐克(Helmut Panke)身材瘦削,不苟言笑,但在2005年2月16日,在新加坡舉辦的寶馬集團亞洲年度媒體大會上,身為寶馬集團董事長的赫穆特•龐克卻難得地興奮起來,甚至口出狂言「不論是在亞洲還是全球,寶馬集團在2005都創造了新的記錄,寶馬是亞洲豪華車市場上的奪冠者,寶馬令亞洲市場的主要競爭者望塵莫及」。
去尋找你是誰?這是赫穆特•龐克的一句名言。不管對寶馬,還是龐克而言,激盪的2005年並沒有讓他們迷失方向。2005年,寶馬集團保持快速增長,增長速度高於整個市場及其相關競爭對手。2005年寶馬集團全球銷量增長9.9%,全球共售出132.8萬輛汽車(2004:120.87萬輛)。
最關鍵的是,龐克實現了幾年前的諾言:超越超過老對手梅賽德斯-賓士,成為豪華車市場的霸主。根據寶馬集團公布的資料,寶馬的三大高檔產品線里,BMW品牌汽車112.68萬輛,增長10.1%(2004:102.36萬輛);MINI品牌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8.7%(2004:18.44萬輛),首次突破20萬輛,達到200400輛;Rolls-Royce 「幻影」共售出796輛,略高於上年792輛的銷售水平。
寶馬的真正亮點是品牌的增長,根據Interbrand「2006全球最佳品牌榜」,寶馬的品牌價值達到196.17億美元(2005年為171.126億美元),增長率為15%,2005年其增長率為8%。2005 年,BMW在中國屢獲殊榮,從「最受歡迎的汽車品牌」到「大學生最喜愛的最酷汽車品牌」。BMW 3系成為「年度車」和「最受歡迎國產高檔車」。在《財富》評選的「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上,寶馬連續三年名列第一。這也證明,工程技術和營銷策略的有機結合即使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也大有作為。寶馬中國首席代表孔安得則表示,這是寶馬高檔細分策略的成功。

寶馬德文名字中間的單詞是發動機(Motoren),寶馬長期以來以「運動的公司」(The Mobility Company)作為自己的口號。飛機發動機、摩托車、汽車、運動型多功能車構築了寶馬的歷史,這個口號也揭示了寶馬的品牌基因,幾十年來寶馬一直把追求運動時的樂趣作為自己的目標。
寶馬集團的足跡已經遍及全球150 多個國家,擁有22 個生產基地、國際研究及開發網路、34 個銷售公司、以及獨立經銷商網路。公司總部座落於德國慕尼黑。截至2004 年底,寶馬的員工總數約為10600 人。
二 人力資源
寶馬信奉「由人所產生的差異」的人力資源理念,寶馬認為,統一的人力資源和社會政策指導原則適用於全球范圍內的所有員工,實行以價值為取向並以價值為基礎的人力資源政策。其核心包括:
1、全球統一指導。
當整個公司的計劃流程得到中央控制時,各地相應的人力資源部門便會為管理層人員提供支持。目標是利用、提高和開發員工的資質和專門技能,使他們能夠以個人的才智、能力和知識為公司的成功做出最大貢獻。主要包括技術能力、個人能力和社會能力。人力資源活動以該目標和企業戰略為基礎。包括如下方面:
Ø創新領域中選擇性的能力開發;
Ø人力資源開發措施,例如面向青年員工的資格認證課程和項目;
Ø人力資源業務集中在未來目標群上;
Ø在對研究課程和需要特殊培訓的工作的開發過程中影響教育政策。
2、確保對員工的吸引力。
寶馬人力資源政策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長久確保招聘年輕、有資質的員工。寶馬按照對研究機構和大學做出的承諾,加強了對青年學生的培訓,從而吸納有才華的畢業生作為員工。例如,在德國,寶馬對德國國家計算機科學競賽提供支持。在國際層面上,公司邀請青年科學家們競爭科學研究方面的最高獎項之一- BMW 集團科學獎。
除了增強對青年學生的資質培訓這一措施之外,高級職業培訓則是確保吸納青年員工的另一主要方式。在人力資源匱乏、特別是技術人員短缺的情況下,寶馬採取了新的方式,例如有選擇地邀請一些年輕女子進行實踐,激發她們對技術領域和工程科學的興趣,從而讓她們加入公司。
3、績效與薪酬。
個人的績效和成績必然會影響寶馬的薪酬水平。薪酬的額外部分包括各種獎金,如聖誕節獎金和假期工資。附加的福利包括人身健康險和意外險、養老金和折價車輛方案。員工從公司的成功發展中受益。例如,在公司事業發展非常成功的2004 年,在BMW AG 的利潤分配方案下,員工得到幾乎為總月薪156% 的薪酬。寶馬的薪酬與汽車行業中其他競爭對手相比位居前三名。2004 年,員工的人均成本約為73500 歐元。
營銷偏鋒
寶馬很早就意識到營銷的重要性,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寶馬的第一任首席營銷官保羅·赫尼曼當時就在公司內部提出應該強調營銷和產品開發,從這兩個方面發起進攻。赫尼曼通過自己的力量在寶馬董事會宣揚這種現代的管理哲學,他要求所有人都要市場營銷、品牌管理與產品營銷看得同等重要,而美國人直到20世紀90年代才意識到這一點。
寶馬在營銷上擅長劍走偏鋒。寶馬最為打破常規的做法是將一系列電影短片放到互聯網上,從而把冰冷的廣告營銷變成有趣的品牌體驗。
4、立體廣告攻勢。
為了成功把潛在顧客變為顧客,寶馬通過自己的立體營銷策略——廣告、直銷、活動策劃、公關等把這一戰略變成現實。在廣告策略上,寶馬採取的是多層次廣告策略,寶馬通過統一的廣告手法樹立完整而統一的品牌形象,不論在哪一個市場,寶馬廣告計劃基本都圍繞著整體品牌形象展開,集中在四個層面上:
第一、全球性企業性宣傳活動——全球性地推廣和定位品牌。
第二、亞洲地區廣告計劃——以加強寶馬品牌的卓越形象和建立其在當地的信譽與地位。
第三、全國性品牌塑造活動——在各地建立形象以提高品牌知名度。
第四、當地性的廣告活動。適當用當地營銷的策略性廣告,激發銷售量,並引導品牌定位。
通過四個層面的廣告計劃,並配合以品牌宣傳活動,使寶馬形象日臻完美。比如,在有的廣告里,主要是告訴消費者有關寶馬位居高檔豪華車第一把交椅的定位,同時闡明寶馬的成就與成功經驗。在有的廣告里,寶馬採用7系作為主打產品,用於證明在汽車設計、安全、舒適性和客戶體驗方面的非同一般。雙劍合壁,威力驚人。
直銷
寶馬非常重視直銷方式。在有的地方,寶馬用於直銷的投入甚至佔到所有宣傳費用的一半。寶馬在制定營銷計劃時,非常強調目標消費群的直接到達率。
除了加強網上電子商務的力量外,寶馬在製造顧客體驗上不遺餘力。寶馬慕尼黑總部統計發現,由於網上獲取新車數據的消費群增加很多,賣場銷售員的工作量減低,寶馬曾在銷售門市部減少了約15%的人事編制,在賣場也省下了40%各類車型展示空間 。但是,寶馬借著電子商務省下的資源,投入於銷售服務的加強上。寶馬營銷系統從2002年由歐洲開始,開設2500多家展示生活風格( life style)直營精品店。
在中國,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寶馬也會根據中國市場的具體情況選擇一些個性化手法,用最有效的方法把信息傳達給消費者。
案例手記:發現品牌的「陰極」
為什麼?你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站起來?為什麼戰斗不止?你相信你在為某些事情而戰?自己的生存更重要?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嗎?你自己清楚嗎?——《黑客帝國Ⅲ》
很多公司依靠強大的廣告、營銷樹立品牌,這方面的案例不勝枚舉。但是,有越來越多的新晉品牌卻不依賴廣告等硬性傳播手段,同樣樹立了強大的品牌。這有點像中國傳統文化的「陰陽說」,廣告等硬性傳播手段可以視為是品牌「陽極」,而體驗營銷這種隱性傳播手段則是品牌的「陰極」。
販賣產品還是販賣體驗?過去,公司關注的是如何生產更新、更好、更廉價的產品和服務,隨後拿到市場上去銷售。現在,游戲規則發生了變化,公司需要圍繞自己的產品為消費者創造美妙的精神體驗。
長期以來,這種體驗模式一直為星巴克、蘋果這類品牌所擁有,現在,越來越多的新晉品牌也通過創造品牌體驗謀求突破。
三 體驗之鑰設計戰略
「我的設計屬於未來而不是這個時代」。這是寶馬首席設計師克里斯·班格爾說過的話,我對這句話印象深刻。在他看來,打破常規已經變得非常重要。品牌形象越成功、越鮮明,人們對「什麼才應該是寶馬」的觀念就越斬釘截鐵。偏激的「粉絲」不允許設計師破格,「我對墨守成規不感興趣,我的工作要求靈活變通,使我設計的車更有動感,讓人第一眼就振奮」。
對寶馬印象深刻的還有那句流傳已久的口號「坐賓士,開寶馬」,最重要的是,藉助「純粹的駕駛樂趣」強化了寶馬與眾不同的品牌定位,這個訴求包含了一些重要因素:設計、動力與科技。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公司認識到,設計正在成為讓消費者「眼前一亮」的重要工具。對於那些新晉品牌而言,設計正在成為一種創新的力量。
聯想智能手機ET960曾獲《商業周刊》「2005年度最佳產品設計」銅獎,作為手機行業的後來者,聯想率先把設計當做一種戰略,在ET960的設計中,聯想專門添加了4種功能——全球定位、電視、照相機和MP3播放器。
新穎的設計戰略也可以給那些陳舊體驗增色,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摩托羅拉。在V3手機之前,摩托羅拉的品牌形象正在變得陳舊。2004年10月份,摩托羅拉在中國高調推出迄今為止摩托羅拉家族最薄的折疊手機V3,摩托羅拉的品牌形象也為之一亮。摩托羅拉中國手機部門總經理任偉光認為,「V3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幫助摩托羅拉在全球贏得了很多份額。摩托羅拉的品牌形象也開始變得酷和時尚起來」。
但是,在不少本土企業眼裡,設計戰略就代表著超酷的產品外觀。有些設計師則把這種浮華的設計稱為金牙式設計(gold teeth design),事實上,很多公司對金牙式設計樂此不疲。比如,汽車業的立標一般是豪華車的標志,代表著尊貴與顯赫。但是,在中國,很多汽車界後來者為了提高自己的品牌紛紛採取類似的手法,比如現代、奇瑞等。
五 市場策劃
寶馬公司創建於1916年,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它是一個生產高檔轎車秘摩托車的企業集團,業務遍及全世界120多個國家,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寶馬公司的銷售量也仍然保持了增長勢頭,公司連年贏利。2001年共賣出各種型號的車輛90.5萬輛。寶馬公司是一家出口導向的汽車公司,其產量的2/3出口,主要出口到高度工業化國家,如歐共體、日本和美國。
探索「一體化」的道路
一體化的政策之一是技術規則的標准化,這當然是有利無害的,問題在於市場的目標群體是否也應該「標准化」。不管和諧統一多麼重要,千百年來發展起來的文化傳統和生活方式的差異永遠不會消亡。
由此可見,不存在什麼偏好與購買力一致的所謂「歐洲消費者」。雖然歐共體一體化的管理法案於1993年1月1日生效,但人們的個性特徵不會因此而被抹平,不同民族在精神上的差異也不會因此而消除。有鑒於此,寶馬公司認為應在各個地方市場上做到入鄉隨俗。
為歐洲人提供得體的套裝
為了滿足不同地方市場的不同要求,寶馬公司決定採取集中統一的品牌戰略,戰略的實施則依不同的國家而有所變化。這就是所謂「品牌全球化——營銷地方化」的營銷戰略。
這一戰略形成的第一步是進行市場研究。市場調研的任務在於決定寶馬在歐洲和各地區范圍里的理想定位。為此舉辦了一系列的討論,目的在於剝繭抽絲,找出各個國家的有關語言問題和可接受品牌特性。接著設計了一個問卷,問卷的問題既包括適合所有國家的共同「核心」,也有一系列涉及各個不同國家的內容,以反映不同地方的態度與意見。結果,任何想要為歐洲人提供得體套裝的人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式樣,只不過,他必須根據地方習俗加以編織,根據個人愛好進行著色。
因國而異的特定期望
全歐洲一致的要求有:可靠性、安全性、質量、先進技術。一旦這樣式經過了上述基本參驗,下一步就是選擇適合某個國家趣味的體裁,還得將該國的氣候條件一並考慮。在荷蘭,汽車的吸引力有賴於「內部品質」,如精工細琢的內部配置。與此相反,在奧地利,汽車需要展示個人的自信,什麼樣的車顯示出其主人是什麼樣的人——「車如其人」的觀念在這里比其它任何國家都強。在義大利,人們十分希望車能符合駕駛員的個人風味,他們對設計和審美品質以及行駛中的動力表現的要求,使得人們發現義大利人對車的追求和其它國家的人截然不同。顯而易見差別在於人們對車的特定期望因國而異。因此,寶馬公司認為一種車要在眾多國家成功地銷售,最終是一個溝通問題。
品牌全球化、營銷地方化
歐洲式樣和因國裁衣並不等於就是一身得體的套裝。寶馬公司深深知道,它要打交道的是人,而不是車,盡管這些人就一個民族來說,他們有共同的觀點,但是就個體來看,各人希望展示自己的個人風格卻不盡相同,甚至大相徑庭。正是在後者的意義上,不同國家的、那些具有某種相同或相似要求的人,構成了寶馬細分市場中的目標群體。
一方面,有的類型在各國的愛好者都有相當大的比例,如「名譽、運動型駕車者」和「普通型汽車愛好者」在義大利、法國、荷蘭、奧地利的比例都不小。因此,某種「品牌世界化」對這兩類人有直接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不同國家轎車駕駛人口組成的不同表明,贊成某種觀念的人因國而異,如「傳統型」和「說不清楚型」的人在法國3個駕車人數中就有2個,在義大利則只有1/10。顯然需要「營銷地方化」。
尋找最佳的戰略路線
調研結果為「品牌全球化、營銷地方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它們使寶馬公司得以透過對定位標準的有機結合,去尋找最佳的戰略路線。
路線1:理想戰略與指導方針。若要獲得理想的戰略,指導方針必須做到:應盡可能多地對目標群體成員富有吸引力,具有凝聚力。即使有多方面的特徵,也要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符合企業形象的要求;提供一個超越競爭對手的獨特地位。
路線2:定位原則與定位方式。在寶馬,用一種更為現代的方式重新制定其國際定位方式時,定位的原則與研究結果兩者都至關重要。以前的方式單方面考慮技術能力和先進性為特徵,新的方式則擴展至包容的情感因素、審美價值、風格雅緻、構思精巧、獨特超群和個性鮮明等新的方面。突破了寶馬品德傳統上強調以技術與運動風格為核心的形象,由此大大增加了擴展品牌的途徑。
路線3:定位市場與定位競爭。寶馬公司新的定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1987年、1988年兩年中推出的5和7個系列新車型的影響。但是這種新穎性往往很快過時,而競爭者則虎視眈眈,暗中等待時機,時刻准備推出新產品。新產品的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金。正因如此,圍繞產品的整個環境,以及公司整體的姿態,在產品定位市場的銷售中必須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由此確立的定位競爭逐漸從產品本身轉移到它的環境方面。
上述的戰略路線實踐證明,優良的汽車本身不僅僅是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創造一個統一的整體,即讓汽車的整體性能得以發揮的空間,將是決定該車成功的最終因素。
認識新的品牌戰略
新的發現與新的方式使得公司調整了其戰略目標,即從注重產品本身轉移到重視產品的環境,尤其是產品的營銷環節。但是傳統上,公司總部強調統一性,而各國的分公司則更多的強調地方特色,寶馬公司在開展調研的每個國家舉辦研討會,參加者包括公司總部和各分公司負責市場營銷的官員,還邀請了有關機構與調研公司。在研討會上首先提出有關國家的調研結果,然後將其置於新的戰略目標的背景下加以討論。
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為公司總部和分公司負責營銷人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溝通途徑,它加深了大家對「世界性品牌,地方性營銷」戰略的理解和認識,從而為這一戰略的順利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公司新的品牌戰略的形成與實施是建立在科學的市場調研基礎上的,調研的結果為處理品牌與產品、品牌與溝通、產品與環境的關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打破了作為全球性公司的總部與以各國為基地分公司之間的營銷方面的鴻溝,從而大大提高了品牌的戰略地位,加強了公司的競爭力。

六 品牌戰略
品牌戰略要求企業的所有價值活動特別是營銷傳播活動都要圍繞以核心價值為中心的品牌識別而展開,即任何一次營銷活廣告活動都要盡量體現、演繹出品牌識別,從產品研發、包裝設計、電視報紙廣告、新聞軟文、POP、終端生動化通等任何與公眾、消費者溝通的機會,都要去演繹出品牌識別。
諾基亞「科技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意味著諾基亞的高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不僅靠廣告講得人們心裡暖融融的,更要靠產品的每一細微之處的開發設計都無比貼合消費者的需要來體現「科技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握著諾基亞覺得十分貼合手型與手的結構,拿著通話曲線十分吻合人的臉部特徵;諾基亞率先把游戲功能添加到手機上,因為諾基亞想到了商旅人士在旅途中是很寂寞的,手機有游戲功能能給旅行者帶來很大的快樂,真正做到了科技以人為本。諾基亞廣告則一直圍繞便捷的功能、時尚等主題展開。諾基亞在手機市場風頭甚健,主要靠的也不是核心技術的勝利,而是靠真正把科技以人為本的品牌核心價值全面貫徹到功能開發、外觀設計、價格定位、影視廣告傳播等一系列營銷傳播活動。
寶馬是在這一品牌戰略原則指導下,用品牌核心價值全面統領一切營銷傳播活動的成功典範。寶馬的品牌核心價值是「駕駛的樂趣和瀟灑的生活方式」。因此,寶馬總是不遺餘力地提升汽車的操控性能,使駕駛汽車成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
寶馬的整個研發與技術創新戰略都清晰地指向如何提升汽車的駕駛樂趣。最新的7系代表著傑出的工程設計、前沿的科技創新、無法比擬的震撼力、純正的駕駛樂趣,是寶馬品牌價值的最好詮釋。寶馬新7系手動模式下,取代自動排檔桿的是位於方向盤右上角,一個精巧的「變速柄」。換檔時,雙手可不離方向盤,使駕駛更簡便,更有樂趣。寶馬的外觀也栩栩如生地體現出品牌的核心價值,體現出瀟灑、輕松的感覺,與很多豪華車都十分莊重的特點形成鮮明的反差。寶馬新7系採用全新造型設計理念:均衡的動感、古典式的優雅、跑車的輪廓和完美的線條組合,盡顯豪華氣派而不失流暢和動感。寶馬3系列敞篷車和運動型多功能車X5是寶馬家族的新寵,以浪漫和實用將力量、典雅和樂趣集於一身。
而寶馬的廣告傳播也總是極盡所能地演繹出品牌核心價值,如寶馬有一則非常幽默、有趣的廣告,標題是「終於,我們發現了一個未能享受BMW駕駛樂趣的人」,原來這個人是個機器人,寓意寶馬把很多功能智能化,相當於有個機器人把駕駛者的復雜操作分擔了,所以機器人未能享受駕駛的樂趣而很辛苦,駕駛者則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駕駛樂趣。寶馬不僅在廣告中淋漓盡致緊扣品牌核心價值,而且創造性地通過品牌延伸推廣新產品來低成本地傳播品牌精髓。最近寶馬加大了服飾的推廣力度,北京東方廣場、首都機場、重慶機場等豪華場所都開設了寶馬生活方式專賣店。因為寶馬不僅象徵著非凡的制車技術與工藝,還意味著「瀟灑、優雅、時尚、悠閑、輕松」的生活方式,車和服飾都是詮釋寶馬核心價值觀的載體。寶馬延伸到服飾不僅能獲得服飾的利潤,但還有另一層深意,更重要的是通過涉足服飾領域向更多的消費者推廣寶馬生活方式與寶馬這個品牌。寶馬注意到,人們空閑時很少到汽車展示廳閑逛,而去商業中心成為都市人們的一種休閑方式,因此寶馬希望通過寶馬生活方式店的服飾向人們直接展示寶馬精良的品質和完美的細節,從而將人們培育成為寶馬汽車的潛在消費者。
正因為寶馬用核心價值統帥一切營銷傳播,成功地把「駕駛的樂趣和瀟灑的生活方式」的品牌精髓刻在了消費者的大腦深處,所以寶馬車的購買者更多的是行業新銳、演藝界人士、富家子弟和活力、激情、心態比較年輕喜歡自己開車的成功人士。
如果企業能實實在在地按上述方式不折不扣地始終用品牌核心價值為中心的品牌識別為靈魂統帥上企業的一切價值活動,就會使消費者任何一次接觸品牌時都能感受到品牌識別的信息,久而久之就會烙下深刻的印記。意味著每一分營銷廣告費用都在為品牌作加法。如果沒有這樣做,就意味著企業的營銷傳播活動沒有中心與目標,大量的營銷廣告費只能促進短線銷售,無法積累品牌資產。就象樂隊沒有指揮不同樂器各奏各的調,永遠不可能有優美的旋律。因此,品牌戰略的實施能在不增加營銷廣告費用的前提下提升品牌資產。如包裝的圖案、色彩,要體現出核心價值,只需在設計上多下功夫,增加的設計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印刷費是大頭但並沒有增加;廣告只需在策略與創意上體現核心價值,製作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廣告的大頭是媒介費用,媒介費用可以與不實施品牌戰略情況下的數額同等,但廣告效果更明顯了。卓越的品牌戰略使每一分營銷廣告費都最大限度地促進了品牌的增值,說白了就是讓原來就要化的錢化得更有效率,所以企業即使投入與不實施品牌戰略時BMW集團將長期貫徹明確的高檔品牌策略,在未來幾年內,這將體現在大范圍內的產品和市場攻勢上。在注重各品牌獨特性的同時,BMW集團將通過推出新產品進軍新領域,並把公司的系列產品推廣到更多新市場。籍此,公司將跨入一個全新境界:

到2008年,BMW集團將銷售大約140萬輛汽車,實現40%的增長。同年,集團的年銷售額將突破500億歐元。

BMW集團的總體目標是:作為最成功的高檔汽車和摩托車生產商立足於國際市場。同等數額的營銷傳播費用也能使品牌資產倍增。

B. 以寶馬mini《進藏》紀錄片為一個案例,分析其運用了哪些營銷的手段

寶馬MINI《進藏》就是以進藏為主題的,從年輕人對西藏的渴望和感動中展開故事。《進藏》記錄10個人、8台寶馬MINI、7萬公里,從川藏線、青藏線、新藏線、滇藏線、喜馬拉雅5條線路出發進藏的故事,醞釀幾代人的西藏情節,講述最純粹、最簡單、神秘的西藏文化。將年輕、時尚的品牌理念通過進藏之旅的紀錄片傳達給熱愛生活的年輕人,創造紀錄片營銷的新高度。

《進藏》採用了內容營銷的手段,即把企業品牌的營銷信息,融入到內容里,然後一起傳遞給目標消費者,希望增加他們的接受程度。首先,寶馬mini選擇了與土豆合作,土豆網是文藝的、年輕的和有創造力的,MINI是年輕的、品牌的和有創造力的,兩者的結合把「內容營銷」玩得很有情調;這是一場和商業廣告有很大區隔的內容渠道品牌傳播的案例。兩個品牌都是以青春、活力、個性、自由為主題,相似的品牌特性,使兩者的合作更有默契;運用大數據,了解到當下年輕人勇於冒險、敢於探索的精神,「西藏」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於是選取了這個大熱的主題參與製作;影片中,五條進藏線路的匯合更是既打動了網友的內心,又全方位對mini產品性能進行了充分的展示,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做出了合理的方案。

接著,不僅有兩大品牌的高層參與討論與交流,還有明星參與宣傳造勢,《進藏》紀錄片還與國家級紀錄片平台合作,有了這一保障,相當於有了品牌、口碑的雙標准,口碑的營銷是最好的營銷方式了,接下來適當提高話題熱度,成功的一次內容營銷,成功的抓住了大眾的眼球,達到了最初營銷的目的。

寶馬(中國)MINI品牌管理總監馬嘯天(一個老外)的發言對於這個案例有很好的總結:他說憑借相似的品牌基因和價值觀,非凡之旅《進藏》讓MINI和土豆成為了很好的內容合夥人,並進入到品牌合作的高級階段,MINI希望在未來的合作中可以走的更遠,與土豆打造更好、更深度的內容。土豆總裁楊偉東在現場也表示非常希望以品牌聯合的方式一起做年輕人喜歡的內容,從節目的概念、傳播到機制都一起合夥,為年輕用戶呈現更多他們熱愛的內容,一同實現夢想。

C. 奧運營銷論文的提綱

設計產品:「奧運營銷」的詩外功夫

2008 年7 月24 日,中國體育代表團奧運會禮儀裝備發布,提供正裝的恆源祥,攜同奧組委、國家體育總局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中國運動員的禮儀裝備採用傳統的「紅黃配」,男裝以紅上裝配黃襯衫,奧運五環領帶;女裝以黃上裝配紅吊帶,祥雲絲巾;下裝、禮帽、腰帶及禮儀鞋則均以白色為主。技術官員上裝及下裝的顏色以藏藍色為主色調,內配白色襯衫。

消息一出招致全國網友的陣陣炮轟,有網友甚至說:「你說我們即使不是時尚之都也是文明古國,就沒有一件拿得出來的衣服。那樣的衣服也叫設計嗎?」,「恆源祥蛋蛋蛋,恆源祥黃黃黃」,「中國的『驚鴻一瞥』啊」⋯⋯雖然剛近立秋,大江南北卻彌漫著「責罵、質疑和痛苦」的深秋迷霧。

如果從營銷管理和品牌傳播的角度,我們不難看出,為奧運設計產品,也是開啟奧運營銷制勝的一個良好途徑。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做好奧運營銷,關鍵是要找到一個支點,有了這個支點,就可以以小勝大、以點帶面贏取關注力。因此,無論是跨國企業阿迪達斯,還是本土精英企業聯想,它們為本屆奧運會設計產品,都獲得了相當的成功和預期收益。

筆者將從傳播價值、精神價值和消費價值三方面解讀為奧運設計產品的企業是如何「細做」奧運營銷,而「大成」品牌效應,「坐收」顧客、「真心」愛戴和銷售增長的真正要義。

傳播價值 品牌雙翼飛翔的發動機

傳播價值的主要表現就是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知曉度,產生了品牌效應。奧運會中所使用的產品本身已經凝聚了注意力和傳播價值。如果企業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能量,鎖定奧運會中幾項與自己企業產品關聯度較高的產品,由自己的企業設計特定奧運產品,是強有力地凸現「傳播焦點物」、快速提升品牌效應的很好方法。因此它具有以下兩大功能:

其一,具有搶占媒體傳播制高點的凝聚功能。

奧運會火炬是奧運會中的一個重要物品,國際奧委會歷來非常重視奧運會火炬的設計。我們都知道,聯想設計的「祥雲」方案,成為了此次火炬競標的定案。聯想的名字便與火炬聯系在一起,經由數萬名火炬手的相傳,並展示給全世界數十億熱切期盼的觀眾,因此快速提升了聯想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另外一個例子則更有代表性,西班牙代表團的入場服是由中國的體育用品品牌李寧設計的,由此也引起了很高的關注度,由於同樣是由紅黃兩色組成,就更與恆源祥為中國代表團設計的入場服形成直接對比,而且好評如潮。更值得一提的是李寧為中國體操和跳水提供比賽服,在勝利和歡呼的場景中,其品牌標識的展示矚目中外。

其二,具有製造熱門話題的焦點功能。

話題焦點功能傳播,屬於口碑營銷的一種。話題傳播主要是運用媒體的力量以及消費者的口碑,讓廣告主的產品或服務成為消費者談論的話題,以達到營銷的效果。這種方式所帶來的營銷效益是傳統方式的3〜5倍。話題營銷除了可以對消費者購買行為起作用之外,在搜索引擎優化、增加網站流量、建立品牌認知度方面也有不小的作用。

比如,聯想集團把自己為奧運火炬的設計作為一個話題拿來說事。話題的「點」都製作成傳播的靚點。比如這個創意是如何誕生的、創想團隊如何艱苦卓絕的溝通、碰撞和協作、火炬的規格和材質等。

聯想集團採取主動姿態來宣傳這件事,依託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和銷售網路,全力實施創新的火炬手、護跑手選拔,以及圍繞火炬的支持推廣計劃。為了更好地向全球推廣北京奧運,聯想還傾力贊助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它本身的行為,就是一個可圈可點的話題,更何況它也是奧林匹克運動歷史上第一家源自中國的奧運會火炬接力合作夥伴。

無獨有偶,阿迪達斯把自己為奧運會設計提供比賽用球的「事件」,打造成一件重要的品牌營銷推廣方案,掀起「有你支持,讓夢成真」足球之旅奧運體驗活動。活動主要圍繞阿迪達斯近期剛剛發布的比賽用球「長城之星」以及中國足球運動員鄭智的奧運廣告片展開;採取「大型戶外廣告+ 現場活動」的互動營銷模型,在參與、互動、體驗和擴散中,徹底地感受阿迪達斯。現在大家經過各大重要城市的商業中心或城市廣場,以及地鐵過道時,常被這「風景」感動著,自然不免重提此事,在時不時於耳旁響起的聲浪中,走進大家的心中。

精神價值 消費者心智份額的「產權證」

「奧運會本身具有時效性,奧運精神卻具有長效性,支撐我們更高、更快、更強的促進社會和諧與經濟發展。」這些話道出了奧運的精神價值。把企業設計的產品提供給奧運會,它可以固化精神價值於具體的物品。

從營銷學角度而言,這種品牌行為必將占據受眾的記憶份額。尤其在後奧運時代,它促使人們繼續購買該品牌的產品,鞏固了此品牌的市場份額以及情感份額。這種基於為奧運提供產品的「事實」與「行為」,必將成為提供商的品牌文化和品牌故事,它具有兩方面的功能,一是傳承價值;二是激勵價值。

其一,傳承價值。

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所以,品牌也是如此。它是具有基因和血統的。這個基因和血統可以通過奧運精神來表達其尊貴和傳承的清凈和完整。奧林匹克的「更快、更高、更強」既是體育運動的精神,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因此,這種精神具有商業價值,再加上奧運的廣泛影響力和傳播力,很容易把這種精神根植在人們的腦海中。

其二,激勵價值。

激勵價值的道理不言而喻,激勵的對象主要有兩個方面,分別是內部員工和外部顧客。

「祥雲」火炬是由來自聯想創新設計中心的34 名設計師組成的國際團隊歷時10 個月合作完成,共有來自中國、德國、義大利和法國的設計師參與創作,跨越十大學科專業。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尋求創新,不斷探索,推敲每一個細節,最終換來「祥雲」火炬的誕生。這種環境是誕生創新精神,促進協作文化的良好環境和難得的土壤。因此它便起到增長內部員工在創新和協作上的能力,這就是內在激勵的力量。

對於外部的顧客而言,他們也得到激勵。他們會深刻聯想到「聯想的產品」不單單是「產品」,這裡麵包蘸著愛、奧運精神、火炬精神等人類積極的美好情感。因此聯想產品,是完整的,與競爭對手有本質上的區別。這樣的激勵價值作用,幫人們透過表象,看到營銷的內涵。「只有買主或用戶才能給產品賦予價值,因為它們的價值只存在他們需要或者感知到的利益。」現代營銷奠基人萊維特的話,也告訴我們精神價值對顧客的重要。阿迪達斯的案例,也佐證了上述的道理,暫不贅述。

消費價值 市場佔有率的硬功夫

消費價值的產生,是基於傳播價值和精神價值的效應而派生出來的消費行為或者消費信心。消費價值,是產生物質的實效性,為企業進行「輸血」的營銷效果。由「傳播價值」和「精神價值」的「虛名」光環效應作用,促進「消費價值」的「實利」收益。

正如一年半以前,當聯想的設計師們集聚在一起絞盡腦汁設計出北京奧運的「祥雲」火炬後,他們還隨即將這一創意應用於一款筆記本電腦的創意上。「這有助於聯想集團在世界舞台上建立起最佳設計的形象。」IBM全球設計總監李•格林(Lee Green) 評價說。而這正是聯想這樣的中國企業所面臨的挑戰:如何將奧運贊助所提升的品牌影響力轉化為具體的市場表現,借奧運的機會讓西方消費者對其產品更有信心。而國內也是如此,受眾在接受「為奧運設計火炬,為你設計天逸」的理念和精神價值轉移的暗示,很自然就對聯想產品產生好感。

奧運不僅是營銷品牌,也是產品平台,因此將品牌傳播和產品都結合起來,將能獲得更大的收益。企業可以開發一些帶有奧運標志的產品,或者具有奧運意義,或者具有珍藏價值的產品。作為贊助商或者合作夥伴,完全可以圍繞奧運專門辟出一個品類來開發新的產品或打造奧運產品體系。

一言以蔽之,為奧運設計產品,是奧運營銷最好的利劍之一,它可以把奧運營銷的預想收益快速變現成價值收益。但這把利劍, 也是一把雙刃劍, 一旦使好了,效益明顯,銀兩迅速膨脹;沒有使好,便將自己搞得「身敗名裂」。如恆源祥那樣遭受炮轟,抵制其產品。

IBM 也曾遭遇如此的滅頂之災。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IBM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承辦商,提供信息時出現低級錯誤,如將拳擊選手身高說成0.7 米或7 米。為在悉尼奧運會上重新贏得口碑,IBM 出動了技術人員和志願者7000 人,提供24 小時的服務等,花費超過1 億美元。

總之,為奧運設計產品的企業,應該從傳播價值、精神價值和消費價值三個方面來著力,深諳「奧運營銷」的詩外功夫,定然會實現收益的「大滿貫」。

D. 奧運營銷的奧運營銷的方案

贊助與冠名是奧運營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運用得最多,投資巨大的方法,一般都為大品牌、大企業所用。比如Visa公司就把贊助視為整合營銷溝通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並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雖然投資巨大,但回報甚豐。 它贊助過的活動除了奧林匹克運動會以外,就連美國十項全能隊、NBA夢之隊、美國體操聯合會等等都不放過,由此可以看出贊助給企業與產品帶來的好處。
奧運營銷
當然,公司贊助的目的一方面是為接受方提供資助以外,更多的是能從賽事本身得到更多的宣傳,而這種宣傳效果要遠比普通電視廣告要好得多。一個人在激動不已的情況下接受一個產品與在電視機前昏昏欲睡的情況下接受一個產品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商家為了要實現這一特定的商業目標,才肯投入巨資。
很多跨國公司也都願意贊助奧運會活動,從而讓自己的品牌獲得更大的提升。比如奧林匹克的全球合作商就有博士倫、IBM、 《時代》 、Visa(付款系統)、可口可樂、柯達、松下、施樂等等等。
除了贊助以外,冠名也是個不錯的方式,比如曾經爭取冠名權的就有雅芳、尼桑、寶馬、麥當勞等等,它們都從冠名的過程當中,獲得了相當的好處。
2008年奧運會預計在2003年1月開始實施共同市場開發計劃,預期10家國際企業集團將成為組委會合作夥伴,10~15家企業集團將成為組委會的贊助商。到時具體競爭情況如何,我們只有試目以待了。 奧運期間,電視、廣播、報紙等各大媒體都將成為焦點,也將成為商家與產品競爭的真正舞台,如何能在這方面前瞻性的進行投入,也必將成為致勝的關鍵所在。
這一點從申奧過程中就有了很大的體現。單是央視連續14小時的申奧直播收視率一直穩定在70%,申奧成功後收視率一度攀升到88%的創紀錄數字,與央視聯盟的海爾集團的手機廣告被反復播放,這一連串的數字不能不讓各商家垂涎。
另外,各種戶外媒體也將成為競爭的注意點,如何能在奧運期間,讓品牌能在各個角落形成一個統一鮮明的視覺系統,商家從現在開始計劃與打算,其實並不算為時過早。 真正的奧運營銷與品牌精品打造過程,除了賽事本身以外,在前期如何能借用奧運資源,結合自己的產品創造出一種「本土奧運文化」,也很重要。
這一點從美國柯達公司借日本長野辦1988年冬奧會之機,一舉攻進被富士公司壟斷的日本膠卷市場這一案例,就能給各商家以很大的鼓舞。事實上,柯達公司在這之前是經過了長時間精心准備與籌劃的,而並不是奧運賽時時的突發奇想,這一點要引起我們的足夠注意。
比如我們的商家,完全可以在奧運之前,創造一些本土的奧運文化,從而為奧運期間的成功突破打下基礎。
例如某一產品或商家,完全可以就此想很多辦法,進行連續的品牌打造工作。比如可以結合申奧紀念日舉辦各種紀念與慶祝活動,一方面與消費者互動,另一方面暢導一種文化或精神,並進行廣泛傳播,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

E. 奧運營銷的奧運營銷的定位

奧運營銷是燒錢的大事,而把「寶」押在哪裡是獲得傳播效果與成功的關鍵
把「寶」押在運動員身上
這類奧運傳播採用典型的「名運動員+品牌/產品」的廣告形式,押對與押錯自有天命,押對了誰,就借誰的光,比如耐克會前押對了劉翔,並專門為他特做一雙耐克跑鞋,結果勝出了穿阿迪達斯跑鞋的對手,耐克的風頭自然勝過本是奧運會TOP贊助商的阿迪達斯;可口可樂也押對了劉翔,沒想到僅用劉翔的光芒就蓋住了百事可樂所有娛樂明星的光芒,自然因劉翔而樂翻天,可口可樂最會押,因為它有最先進的體育明星商業價值評估系統,最見功力的是它不會在體育明星價值最高的時候簽約,而是在「最佳時段」簽下其「期望值越來越高的過程」;而隆鑫摩托因押對劉翔而狂喜,千里馬汽車也因押對劉翔而沾沾自喜。因為投資實在是小,劉翔在奧運會前價格一律是30萬,而奧運會後狂升至800萬才談。
押對了運動員的還不少:麥當勞押對了郭晶晶,安利押對了田亮,可口可樂押對了騰海賓,李寧永遠地押對了中國領獎隊員,也押對了西班牙籃球隊。特別是穿李寧的西班牙「敵人」戰勝穿耐克的中國隊時,我們郁悶了,是不是中國隊沒有穿李寧而丟掉自己呢?
而更多的企業在奧運會前拍廣告卻押錯了,閃了腰、咬了牙、痛了心、丟了臉,黯然神傷,灰土灰臉,趕緊撤,要麼調換版本,要麼收縮規模!財大氣粗的全球通押錯了全面潰敗的中國體操隊,整個營銷傳播費用投入近九千萬,體操隊代言的戶外廣告牌都馬上撤了,安踏押錯了孔令輝與王浩,沒有了「贏的力量」,百事可樂押錯了李小鵬成為老一代的選擇,新一代的領軍人物是敗中取勝代可口可樂的騰海濱,明星與廣告價值都打折不少啊!激烈的商業競賽本想從體育競賽中尋找激勵和寄託移情,也落空了,無法寬慰的心,也蒙上了抹之不去的陰影。
把「寶」押在奧運連接點上
這是些最有錢的主,聯想用八千萬美元的昂貴代價押在成為奧運會全球頂級贊助商——「TOP計劃成員」上,因此聯想的手提電腦才有機會每次出現在主持人桌前。昆侖潤滑油以3280萬元押在央視廣告第一標——《奧運金牌榜》的冠名權上,讓國人關注金牌的同時留下昆侖潤滑油的印象。中國聯通把「寶」押在央視專為它量身定做的節目《聯通雅典》上。美的押在了《精彩瞬間》。這些企業其實是把「寶」押在了有創意的媒介投放上。最成功的是李寧押在了「中國奧運健兒領獎服」這個奧運連接點上,每一次升國旗,奏國歌,愛國情結、民族精神、奧運精神合為一體,為奧運會所用,即使不在全球頂級贊助商之列,也同樣贏得中國人心和世界眼光。
把「寶」押在奧運精神上
農夫山泉的奧運營銷雖然沒有押在任何體育明星,但把「寶」押在了體育精神與奧運精神上,藉助公益活動「一瓶水,一分錢,千千萬萬像大腳這樣的孩子,需要您的幫助」,電視廣告《大腳篇》中穿著破球鞋不停奔跑的男孩讓動容,他的西北方言廣為留傳:「俺叫大腳,不是俺腳大,是俺跑得快。2008年,俺想去北京跑,俺能跑。」正如袁偉民說中國還不是一個體育強國。中國只是發展到競技體育與「非常體育」,32枚金牌只是門面而已,只有大部分公民感到體育是一種個人需要時,這個國家的體育才能稱為真正的體育、大眾的體育。中國需要這樣的體育,「中國需要體育精神」,「中國需要運動」。每一個人都要有運動的慾望,每一個人都需要運動的條件。
耐克的「你能比你快」也高度地體現了體育精神與奧運精神。
把「寶」押在戰略規劃上
耐克要開拓亞洲和中國市場,必然要發現和挖掘新的亞洲籍偶像,就象NBA需要姚明來開拓亞洲和中國市場一樣,而耐克已經失去了姚明(姚明已轉投銳步),還有誰能體現它的國際超級巨星戰略呢?目光投到了劉翔的身上,因為他身上有王者的潛力和個性氣質。而可口可樂要佔穩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如何抗衡百事可樂娛樂明星超級豪華陣容的強大攻勢,唯有另闢蹊徑,選用期望值越來越高的體育明星,因為體育明星其實是稀缺的戰略性資源,劉翔當然是可口可樂必須要壟斷的戰略資源。
怎樣運用奧運營銷與體育營銷是一個企業整合能力的「綜合大考」。耐克、可口可樂、李寧、聯想、農夫山泉、金六福、安利都表現得很好,因為他們深諳把「寶」押在哪裡!什麼時候押,怎麼押之道。必須有天生的連接能力,這樣才能獲得眼球聚焦和江湖地位,與奧運親密接觸,與消費者親密接觸,與回報親密接觸。
只有把體育營銷上升到戰略的高度,才能站得高,行得遠,勝劵在握,決勝於未來,而不是象全球通之類拍拍腦袋。
把「寶」押在傳播主張和廣告語上
只有深刻地理解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受眾的期待與接受,並結合品牌的核心價值,提煉出令人認同的傳播主張和廣告語,才能提升傳播效果。
耐克的傳播主張和廣告語:「你能比你快!」既弘揚了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又結合了耐克的品牌精髓與核心價值:「超越」,再加上劉翔奪冠後馬上播出的「劉翔版廣告」《定律是用來打破的》,更是讓人無限震動和感動,禁不住拍案叫好。耐克層層推進的旁白說出了中國人甚至亞洲人壓抑已久,渴望爆發的心聲,正如劉翔奪冠後的肺腑之言讓人熱淚盈眶:「誰說黃種人不能進入奧運會前八名,我是世界冠軍,我相信夢想終究會變成現實的,還會有更多更多的奇跡。」
李寧的電視廣告也同樣震動人心:「同一種血脈,同一種夢想,因為我們都是中國製造。」不但讓中國人感同身受,也體現了李寧做為民族脊樑式的中國品牌所特有的中國情結和中國魂魄,成為象徵性與代表性的中國品牌。如果「中國製造」改為「中國創造」就太好了,一字之差,境界懸殊不同啊!

F. 以寶馬mini《進藏》紀錄片為一個案例,分析其運用了哪些營銷的手段

寶馬《進藏》就是以進藏為主題的,從年輕人對西藏的渴望和感動中展開故事。《進藏》記錄10個人、8台寶馬MINI、7萬公里,從川藏線、青藏線、新藏線、滇藏線、喜馬拉雅5條線路出發進藏的故事,醞釀幾代人的西藏情節,講述最純粹、最簡單、神秘的西藏文化。將年輕、時尚的品牌理念通過進藏之旅的紀錄片傳達給熱愛生活的年輕人,創造紀錄片營銷的新高度。

《進藏》採用了內容營銷的手段,即把企業品牌的營銷信息,融入到內容里,然後一起傳遞給目標消費者,希望增加他們的接受程度。首先,寶馬mini選擇了與土豆合作,土豆網是文藝的、年輕的和有創造力的,MINI是年輕的、品牌的和有創造力的,兩者的結合把「內容營銷」玩得很有情調;這是一場和商業廣告有很大區隔的內容渠道品牌傳播的案例。兩個品牌都是以青春、活力、個性、自由為主題,相似的品牌特性,使兩者的合作更有默契;運用大數據,了解到當下年輕人勇於冒險、敢於探索的精神,「西藏」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於是選取了這個大熱的主題參與製作;影片中,五條進藏線路的匯合更是既打動了網友的內心,又全方位對mini產品性能進行了充分的展示,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做出了合理的方案。

接著,不僅有兩大品牌的高層參與討論與交流,還有明星參與宣傳造勢,《進藏》紀錄片還與國家級紀錄片平台合作,有了這一保障,相當於有了品牌、口碑的雙標准,口碑的營銷是最好的營銷方式了,接下來適當提高話題熱度,成功的一次內容營銷,成功的抓住了大眾的眼球,達到了最初營銷的目的。

寶馬(中國)MINI品牌管理總監馬嘯天(一個老外)的發言對於這個案例有很好的總結:他說憑借相似的品牌基因和價值觀,非凡之旅《進藏》讓MINI和土豆成為了很好的內容合夥人,並進入到品牌合作的高級階段,MINI希望在未來的合作中可以走的更遠,與土豆打造更好、更深度的內容。土豆總裁楊偉東在現場也表示非常希望以品牌聯合的方式一起做年輕人喜歡的內容,從節目的概念、傳播到機制都一起合夥,為年輕用戶呈現更多他們熱愛的內容,一同實現夢想。

G. 請幫我分析寶馬的營銷策略(4P)

寶馬從二戰開始研製發動機,寶馬標也由此而來,歷史是一方面。
發動機的性能寶馬也內是前列,別的和其他容名車差不多。
最主要的是我們國產的寶馬價格有點高,最早在中國建廠時據說寶馬E46(老款3系)德國定的是20萬,後來市場價定的好象是40萬左右,由此可見一般!

H. 寶馬奧運營銷場景對話

a:Hello, nice to meet you.
b:Nice to meet you too. As I mentioned in the email to you, i am considering to purchase some BMW cars of(型號自己填個就行了) for the Beijing Olympic.
a:Yes, i've got it. No problem at all. And the price at this moment is 1,050,000 for each. Of course, it's FOB price already.
b: Is this the lowest price? Any discount available?
a: i'm afraid not, unless you order a high quantity.
b:How about 30?
a:oh! it's really a big order, isn't it? maybe i can give you a discount price at 1,000,000.
b:That's perfect! how about delivery and packing?
a: i'm afraid you have to pay it by yourself.
b:But actually, i don't have the authority to pay any extra money beyond 30million.
a:En.... all right. Don't worry about them, we'll pay it and hope that we can have further cooperation.
b:Of course, and could we sign the contract as soon as possible?
a: Sure. Let's go with it now.
很簡單的對話,總感覺像在買菜......買寶馬一下子就降價這么多怎麼可能三言兩語就談好....不過你要字數別太多,每個人四五句話,也就這樣了哈
反正你要求的內容都提到了,就是不大真實呵呵

I. 奧運來了,各大品牌如何借勢營銷

世界盃吧 比如vivo就靠微博關鍵詞「世界盃」買斷 營銷

J. 奧運營銷史上8大經典營銷案例有哪些

經典案例一:賣魚鉤

案例點評(營銷新模式――連鎖營銷):年輕的業務代表具有非凡的營銷思維和營銷技巧,他善於通過消費者行為特點撲捉營銷機會點,再用商品訴求點去抓住機會點,並適時地提供滿足需求的商品方案,持續不斷地從一種商品的需求過度到另一種商品的營銷機會點,從而建立起消費行為-營銷機會-商品訴求-滿足需求的較為完整的循環營銷鏈條,鎖住重要的目標消費群,最終實現系列商品的組合銷售,他堪稱是銷售經理的模範典型。

經典案例二:打賭

大意是說一老頭保持每周存款100元的習慣,而看守該日資銀行的保安感到奇怪,就問老頭為什麼這樣,老頭告訴他自己每周打賭都贏100元,保安不信老頭每次都賭贏,老頭順勢提出倆人打一賭並設定賭題為「老頭能摸到該行行長的凸腦袋」,押賭為200元。老頭存好錢通過巧妙公關找到行長,告訴行長說他腦袋上面有虱子,行長斷然否決,老頭就說如果腦袋上面有虱子行長你給我50元,如若腦袋上面沒有虱子我給你100元,結果行長同意了讓老頭摸一下自己的腦袋以證實老頭純粹是無賴,結果老頭輸給了行長100元而從保安那裡贏了200元,從而保持了每周存款100元的習慣。

案例點評(營銷新模式――布局營銷):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老頭善於撲捉人們慣性的消費思維習慣並加以利用,他通過把握一般人慣性的好奇心理而為自己設置營銷布局,同時制定營銷規則,在整體營銷戰略指導下,通過設置布局而設定營銷目標同時也就是市場機會的挖掘,最終通過切實可行的實施策略而抓住該市場機會,從而實現自己的營銷目標。

經典案例三:「老謀深算」

大意是說一日本老頭從老闆位置上退休後在家修養。偶爾一天下午的吵鬧間雜著刺耳聲音打破了以往的寧靜生活,煩惱的老頭開窗看到院後的空場地上一群頑皮的孩子在把易拉罐當作足球踢,一連幾日好不心煩。狡猾的老頭想出了一招,這天他把正要准備踢的幾個大孩子叫住了表示他願意為他們出「贊助費」5日圓/人,並鼓勵他們使勁為自己踢,越激烈越好。孩子們更高興了,他們越踢越瘋狂,然而剛過了兩天,老頭叫住了大家說由於養老保險發放不及時你們只能領到3日圓/人,孩子們有些不高興,不過他們還能繼續賣力地踢,但積極性已不如原來高了,狡猾的老頭又隔日把「贊助費」減少至2日圓/人、1日圓/人,當老頭把「贊助費」減少至0.5日圓/人時孩子們都氣呼呼地表示從此再也不為老頭表演了,狡猾的老頭心裡偷偷笑開了。

案例點評(營銷新模式――布局營銷+利益營銷):該案為關系營銷的利益營銷版,老頭深諳關系營銷之道,通過設立營銷布局,將一般關系貨幣化而升級為利益關系,自己始終占據利益主導方,進而利用利益關系影響關系對方,從而將對方納入自己的營銷體系中。

閱讀全文

與寶馬奧運營銷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3年上海電子商務交易額 瀏覽:44
重慶旅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1
ole市場營銷管理手冊 瀏覽:590
市場營銷實踐體會 瀏覽:710
會展管理策劃方案怎麼寫 瀏覽:597
釘釘的推廣方案 瀏覽:229
微信群裂變營銷 瀏覽:416
家裝微信營銷聊天 瀏覽:625
製作一份賽事贊助的策劃方案 瀏覽:410
新店開業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
單身派對策劃方案獎品 瀏覽:863
上海鋼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658
kfc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754
幼兒園暑期師資培訓方案 瀏覽:456
分析網路營銷現狀分析 瀏覽:238
銀行11月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38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企業類型 瀏覽:762
市場營銷營銷畢業生去富士康 瀏覽:583
線下水果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599
清華市場營銷博士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