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2013年中國珊瑚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2013年中國珊瑚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發布時間:2022-01-12 02:16:11

『壹』 中國科學家致力於培育珊瑚,並在海底植樹造林,這有何意義

珊瑚被譽為海底熱帶雨林或海洋生命發動機。珊瑚礁是由造礁的石珊瑚等珊瑚蟲不斷的沉積、死亡、生長而形成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類生物,時間長之後可直接形成島嶼和陸地。珊瑚礁的覆蓋面積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卻為近30%的海洋物種提供生活環境,各種魚類眾多,海洋生命豐富,各種珍貴的海參、蝦、貝類都在這里生長,這使得珊瑚礁成為地球上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之一。全球有5億人直接依賴珊瑚礁生態系統生活,每年帶來數十億美元旅遊和漁業產值。

珊瑚礁生長緩慢,最快的鹿角珊瑚一年大約能長十厘米,有的品種一年不到一厘米。要想種出大面積的海底森林,恐怕還要等待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光。


『貳』 紅珊瑚的前景如何

紅珊瑚的市場前景是高的。其實紅珊瑚不僅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同時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當然在價格方面也令很多人望而卻步。紅珊瑚自古已有,在大約2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經開始出現紅珊瑚的製品,在出土的墓葬中,考古學家發現了紅珊瑚飾品;而且紅珊瑚被佛教視為七寶之一,在古代王宮貴族中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叄』 中國哪些地方產紅珊瑚

中國台灣海域產深海紅珊瑚。
紅珊瑚主要分布在四個地方:一是中國台灣海域;二是日本南部島,包括琉球群島;三是大西洋沿海,主要包括愛爾蘭南部、法國比斯開灣、西班牙迦納利群島、葡萄牙的馬德拉群島;四是是地中海沿岸,以義大利半島南部海域為主,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等國。
紅珊瑚屬有機寶石,色澤喜人,質地瑩潤,生長於遠離人類的100至2000米的深海中。與珍珠、琥珀並列為三大有機寶石,在東方佛典中亦被列為七寶之一,自古即被視為富貴祥瑞之物。天然紅珊瑚是由珊瑚蟲堆積而成,生長極緩慢,不可再生,而紅珊瑚只生長在幾個海峽(台灣海峽、日本海峽、波羅地海峽、地中海),受到海域的限制,所以紅珊瑚極為珍貴。紅珊瑚製成的飾品,極受收藏者的喜愛,並且精品紅珊瑚增值十分迅速,被收藏界人士所看重。

『肆』 我國珊瑚礁所面臨的生存問題及開發與保護的前景

救救「海上長城」-珊瑚礁

張小明

在海底世界,珊瑚礁享有「海洋中的熱帶雨林」和「海上長城」等美譽,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也是最珍貴的生態系統之一。珊瑚在長達2.5億年的演變過程中保持了頑強的生命力,不論是狂風暴雨、火山爆發還是海平面的升降都沒有能讓珊瑚滅絕。但是,最近數十年,人類對海洋資源的過度開發,污染,全球氣候變暖,對海洋魚類的濫捕濫殺,對珊瑚礁的掠奪性開采,使珊瑚礁出現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供的數據表明,目前,全世界的珊瑚礁有11%遭滅頂之災,16%已不能發揮生態功能,60%正面臨嚴重的威脅。

珊瑚礁正失去斑斕色彩

珊瑚樵在全球海洋中所佔面積雖不足0.25%,但超過四分之一的已知海洋魚類靠珊瑚礁生活,並相互依存。珊瑚美麗的顏色來自於體內的共生海藻,珊瑚依賴體內的微型共生海藻生存,海藻通過光合作用向珊瑚提供能量。如果共生藻離開或死亡,珊瑚就會變白,最終因失去營養供應而死。現如今,色彩斑斕的珊瑚正在逐步失去其光彩,面臨生存的威脅。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珊瑚褪色變白的?

一些專家認為,珊瑚礁面臨的最大威脅,仍然是過度濫采和氣候變化。義大利熱那亞大學生態學教授維耶蒂在熱那亞舉行的一次海洋學會議上介紹他的研究成果時說,由於地中海水溫升高,珊瑚體內的微型海藻大量死亡,使珊瑚顏色變淡,珊瑚生長受到影響。維耶蒂教授說,最近十幾年來,地中海海水溫度大幅升高,導致很多水生動物大量死亡。1999年夏末,利古里亞海大量軟體動物死亡,有的品種完全滅絕。據觀測,當時這一地區海水水溫比平均溫度高出4攝氏度。

美國科學家最近又發現,海水渾濁、對陽光的透射能力下降,也會使珊瑚礁面臨威脅。據最近出版的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報道,在佛羅里達群島,美國海洋學家發現一部分珊瑚礁難以得到充足的陽光,光合作用產生的營養只能免強維持生存,無法繼續增長。此外,陽光不足還迫使珊瑚向淺水區遷移,而這些水域的海浪會毀壞珊瑚礁。他們說,巴哈馬群島的部分珊瑚礁也面臨同樣問題。有關研究發表在《實驗海洋生物學及生態學》雜志上。過去20年來,沿海地區開發、海岸侵蝕、水體污染、海藻增加等因素使一些海域的海水透明度明顯下降。

病毒襲擊珊瑚礁岌岌可危

世界各地的珊瑚礁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衰退著,其中最隱匿凶險的原因之一是一種快速蔓延的致死性細菌感染-黑帶病( b lack band disease,BBD)。一旦珊瑚死亡,許多藻類、海綿和魚類就得把根部或頭部扎到沙子里。如今,研究人員首次鑒定出了與此病相關的細菌-它們已經遇到了對手,而且會發現它們的對手可能就是我們人類。

自從1972年人們首次在貝里斯和佛羅里達附近的珊瑚礁上發現黑帶病以來,該病已出現在世界各地。這種病得名於一簇長有數十種不同微生物的黑色細菌。以往的研究已將這種病與水溫升高和富含沉積物、毒素或污水的廢物聯系起來,但科學家們尚未弄清導致這種疾病的確切原因。為了找出「嫌疑分子」,伊利諾大學的地質學家和微生物學家在 C uraoa的St.Annabaa加勒比海港口收集了4700多個健康、患病和死亡的珊瑚樣本及相應的水樣,以及印度洋至太平洋地區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純凈水樣。結果證明,形成黑色帶叢的絲狀細菌是一些親緣關系很近的藻青菌類。他們還發現,患上黑帶病的珊瑚樣本包含一些存在於下水道中的致病細胞。這些患病樣本還包括了其他在該病中發揮作用的細菌-例如和魚類疾病有關的細菌。

三成海洋生物「無家可歸」

一項新的科學研究發現,1/3以上的瀕臨滅絕的海洋生物生活在危險地區。許多海洋物種以散布於世界各地的少數珊瑚礁為棲息地。這些物種過多依賴這些受限制的危險性極大的棲息地。領導這項研究的約克大學羅伯茨博士說,如果不立即採取行動,海洋生物將開始滅絕。羅伯茨博士是代表「國際資源保護」組織進行這項研究的。該組織的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科學家們最近在美國麻省波士頓「美國科學促進協會年會」上討論了這個研究發現,並首次確定了全球珊瑚礁十大重點保護區。

科學家們首次列出了前10名世界上最脆弱的珊瑚礁熱點地區,其總面積只佔海洋面積的0.017%,但卻包含了世界上34%的海洋特有物種,它們的生活地域有限。根據危險等級排名,世界最脆弱的珊瑚礁重點保護區依次位於菲律賓、幾內亞灣、印尼的翼他群島、印度洋的南馬斯克林群島、南非東部、北印度洋、日本及中國南部、維德角群島、西加勒比海、紅海和亞丁海。

摘自《科技日報》

『伍』 南海全新世珊瑚礁ESR和鈾系年齡的研究

業渝光和傑刁少波劉新波高鈞成杜亞經

(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提要川ESR和鈾系方法對兒個南海珊瑚礁淺鑽的樣品進行了年齡測定,實驗結果表明這兩種方法測定的年齡基本一致,這些珊瑚礁形成十全新世早期。在用附加劑量法求取總劑量值時,不論樣品飽和的磁效應如何,採用指數方程擬合均可取得較好的效果。研究中發現樣品的天然FSR信號強度 I0和樣品磁飽和劑量時的ESR信號強度 Imax之比可以很好地反映a輻射效率——k值的大小,川文中提出的方程確定 k值可以提高海洋碳酸鹽 ESR測年的精度。

珊瑚礁的放射性同位素年齡測定對古氣候學、古海平面變化和構造運動等研究有著重要意義。自M.1keya1983年首次應用電子自旋共振(ESR)方法測定日本琉球群島海成階地珊瑚的年齡以來,越來越多珊瑚礁的ESR年齡見諸於報道,現已成為測定珊瑚礁年齡的主要手段之一。地質礦產部海洋地質研究所生物礁課題組於1989年春曾在海南島和西沙群島施工了幾口淺鑽,我們用這些樣品進行了ESR和鈾系年齡的測定,個別樣品也做了14C年齡的測定。ESR方法是一項新的測年技術,本文除了報道這些樣品的測定結果及其地質意義外,還就ESR測年方法本身的一些技術問題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1樣品及其礦物成分

樣品均為珊瑚礁,取自海南島和西沙東島的幾口淺鑽的岩心,鑽孔的具體位置和地質背景,文獻[9]已做了詳細報道不再贅述。所有的樣品都用口本理學D/max-rA轉靶X射線衍射儀確定了礦物成分,具體數據見表1。

表1珊瑚礁樣品的取樣地點和礦物成分(wB/%)Table 1 Locations and mineral compositions of samples of coral reefs(wB/%)

續表

由表1可見絕大多數樣品的文石含量大於95%,基本符合鈾系測年的要求。個別樣品方解石含量較高,海南島樣品都帶有少量石英,西沙東島樣品則帶一些磷灰石。

2實驗及結果

樣品的預處理同文獻[10]所述,在瑪瑙研缽中粉碎,篩取65~120目的部分測定ESR波譜,小於120目的做X射線衍射分析,其餘部分做鈾系測年。

鈾系測年用a譜法,化學流程同文獻[11],a譜的測試是由金硅面壘探測器和多道分析器組合的a譜儀(北京核儀器廠生產)完成的。

ESR波譜的測定是在中國計量科學院進行的,使用的儀器是日本JEOL公司的JES-FEIXG ESR波譜儀,測定條件是,室溫,X波段,微波功率 2mW,磁場調制0.05mTpp.,磁場掃描范圍336±5mT。每個樣品在相同條件下連續測定記錄3次ESR波譜,然後取其記錄的平均值作為ESR的信號強度。典型的ESR波譜圖如圖1所示。這個波譜圖與前人所做的波譜圖完全相同,gc=2.0007是公認珊瑚礁的測年信號,我們亦選用它作為測年的信號。

每個樣品等分5~6份,採用附加劑量法(γ人工輻照)得到一組人工輻照劑量和ESR信號強度的數據點,在微型計算機上用指數方程進行擬合,求出總劑量,大多數樣品擬合的相關系數都在0.999以上(見表2)。

用無限介質模式計算了樣品的內部劑量,並且考慮到鈾系不平衡的影響,具體做法同文獻[12]中所討論的一樣。在珊瑚礁中232Th含量很低,這也是鈾系測年的基本出發點之一。K的含量也較少,據多個中子活化分析和原子吸收法分析測定的結果,K含量小於0.015%。因此,232Th和K對樣品的貢獻忽略不計,只考慮鈾的貢獻。

由於這些樣品取自淺鑽,宇宙射線對樣品有一定的影響,隨著樣品的埋深,宇宙射線的影響逐漸減少。J.R.Prescott等(1982)認為宇宙射線的貢獻在深度100g/cm2以上時有較大的減少,然後以100g/cm2減少8.5%的關系線性減少。本文宇宙射線貢獻的計算基本上同文獻[13]一樣。碳酸鹽密度為2.6g·cm-3,孔隙度取50%,海平面宇宙射線年輻射劑量率為0.35mGy/a。

表2樣品的ESR和鈾系年齡及有關參數Table2ESR and U-series ages of samples and relevant parameters

註:TD為總劑量;DeT為宇宙射線的貢獻;DainT,DβinT和DoinT分別為樣品內a、β和γ輻射的貢獻;Din為樣品內平均年輻射劑量率。

圖1樣品的ESR波譜圖Fig.1ESR spectra of sample

測定的結果及有關參數列在表2中,鈾系和ESR年齡間的關系標繪在圖2中。

圖2ESR和鈾系年齡對比圖Fig.2Comparision of ESR ages and U-series ages

3討論

3.1地質意義

南海珊瑚礁前人已做過許多工作,無論是14C還是鈾系年齡數據都表明南海珊瑚礁形成於全新世,夏明等根據鈾系年齡認為南海珊瑚礁形成年代為距今7000a左右,沙慶安等根據14C年齡推斷海南島小東海珊瑚礁最早建造可能始於距今8000a前後。我們測定的鈾系和ESR年齡與前人結論完全一致,南海珊瑚礁形成於全新世早期。兒種獨立的年代學方法都能得出一致的結果;南海確有全新世珊瑚礁。

D.Johnson等(1984)曾在澳大利亞中央大堡礁布里托馬特礁南端一個大潟湖的迎風面上打了兩個鑽孔,全新世珊瑚礁(25.5m)是大堡礁中迄今記錄到的最厚的礁體,它覆蓋在更新世礁灰岩的風化面上,岩石學、地球化學和年代學的研究都表明它形成於距今9000a前。中太平洋馬紹爾群島埃尼威托克環礁,類似於布里托馬特礁,PAR-16孔3.7m和7.9m處的14C年齡分別為6705a和7145a,澳大利亞南大堡礁的獨樹礁鑽孔孔深8m處14C年齡為7400a。這些水下礁的年代和我們測定南海珊瑚礁淺鑽樣品的ESR和鈾系年齡一致,可以對比。這說明全球的氣候變化影響著海平面的變化和珊瑚礁的生長,盡管世界各地的海平面變化幅度不一,各珊瑚礁的地質構造不同,但總的變化有某種一致的趨勢;反映出全新世早—中期全球海平面較高,上升速率較快,珊瑚礁亦較發育。

3.2ESR和鈾系年齡

由表2和圖2中可看出ESR和鈾系年齡基本一致,只是多數ESR年齡偏老。值得提出的是E-U-5樣品,鈾系比ESR年齡老。這個樣品的礦物學測定表明方解石含量較高,文石含量較低,這說明它處於化學開放體系,在淡水作用下文石質的珊瑚礁大部分轉變為方解石質,在此過程中234U被氧化形成溶於水的雙氧鈾離子。與占據著穩定晶格位置的238U相比,230U優先進入水相,結果使230Th/234U的比值增大,而使230Th年齡偏老。從三亞一孔的整個年代順序來看,這個樣品的ESR年齡也比鈾系可靠些。U.Radtke等(1988)在研究巴貝多珊瑚礁的ESR測年時曾指出,重結晶現象似乎對ESR年齡僅有有限的影響,文石含量低至60%的樣品與文石含量為95%~100%樣品的ESR年齡相比,並沒有顯示出年輕的傾向。看來在化學開放體系中的ESR年齡似乎比鈾系年齡還要可靠些。

對ESR和鈾系方法來說,幾千年是它們測定的年齡上限,由於年齡輕,樣品中由234U衰變形成的230Th積累少,有可能影響230Th/234U方法的精度。為了檢驗其可靠性,我們把剩餘的6g由 100%文石質組成的E-U-8樣品又用稀釋技術做了一個14C測年,測定結果為5110±270a,這表明ESR和鈾系年齡還是可靠的。統計發表的18對新赫布里底和巴貝多珊瑚礁的ESR和鈾系年齡,其中16對ESR年齡比鈾系年齡偏老些,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3.3指數擬合與線性擬合

在用附加劑量法求取樣品的總劑量時,有人採用線性方程擬合,有人採用指數方程擬合。A.F.Skinner(1988)曾對7個樣品同時採用兩種方法似合並做了對比,在這些樣品中指數擬合求取的總劑量要比線性擬合求取的總劑量小一些,一般不大於10%。然而我們在測定全新世和晚更新世珊瑚礁及晚更新世風成灰岩的ESR年齡時,發現不同的樣品磁飽和效應相差極大,採用線性擬合和指數擬合求取的總劑量值大不一樣。邢如連和原思訓等也觀察到這種現象,磁性飽和劑量大的樣品,兩種方法擬合求取總劑量的值相差無幾,如表2中西石U1樣品;磁性飽和劑量小的樣品採用線性擬合的結果要比指數擬合的結果大得多,也就是說由此求得的ESR年齡要大得多。

因此,我們認為對於珊瑚礁樣品採用指數方程擬合為好,不論其磁性飽和劑量大小都可取得較理想的效果,由表2的擬合曲線相關系數γ來看,指數擬合也比線性擬合為好,一般都在0.999以上。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實際應用時磁性飽和劑量有可能都用增加人工輻照劑量的方法取得,大都通過一組ESR信號強度和輻照劑量的數據點用計算機做最佳擬合迭代確定。數據點不同,擬合求取的總劑量值還是有些差異,所以後幾個數據點的輻照劑量應取得大一些,這樣可使求取總劑量的誤差大大減少。

3.4a輻射效率——k值的確定

由於各個樣品的磁飽和效應不盡相同,各個樣品k值的確定亦應不同。在目前發表的文獻中,各個作者對k值的選取是不一致的,Ikeya取k為0.15~0.2,Skinner取k為0.1。Radtke等在巴貝多珊瑚礁86樣品中做了5個k值的測定,取其平均值為0.06,但他們自己也承認這個值偏低,因為鈾衰變鏈有效的a效率可能比用單一能量的a源(4.1MeV)確定的值要高20%~30%。總的來說珊瑚礁的k值范圍較窄,一般在0.1~0.2之間,由於a劑量率在整個內部劑量率中所佔的比重很大,k值的選取不當對ESR年齡的求取也有較大的影響,其關系如圖3所示。

我們在研究中發現樣品的天然ESR信號強度I。和樣品在磁飽和劑量時的ESR信號強度Imax之比可以很好地反映k值的大小,I0/Imax和k值之間線性關系相當明顯,這兩項參數在ESR測年中都可很方便地得到。我們根據幾個保持化學封閉體系的樣品E-U-3′,E-U-7,E-U-8和西石U-1的ESR年齡和I0/Imax回歸求取k值的線性方程

圖3同一內部劑量時k值和年齡問的關系圖Fig.3The dependence of thek-value upon the ESR ages in identical interior dose

k=4.386×I0/Imax+0.095

線性相關系數γ達到0.999。用這個方程求出各個樣品中的k值。我們認為這個方程可以用於海洋碳酸鹽的ESR測年中k值的求取,當然這個方程還有待於更多的鈾系年齡對比過的ESR年齡及 I0/Imax的數據進一步地完善和驗證。

4結語

從南海珊瑚礁淺鑽樣品的14C、鈾系年齡和ESR年齡基本一致表明,這些珊瑚礁和世

界一些地方的珊瑚礁一樣都是形成於全新世時早期、有助於全球古氣候和海平面變化的研究。ESR方法是測定珊瑚礁年齡的一個十分有效的手段。

在用ESR方法測定珊瑚礁的年齡時,無論磁飽和效應大或小的樣品採用指數方程擬合求取總劑量值,都可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樣品的天然ESR信號強度與磁性飽和劑量時的ESR信號之比和a輻射效率——k值之間的線性關系相當明顯,可以很方便地求取各個樣品中的k值,有利於ESR測年精度的提高。

張明書副研究員提供樣品和有關地質資料,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地質論評,1991,第37卷,第2期,165~171頁)

『陸』 中國最大的紅珊瑚交易市場在哪裡

中國法律不允許捕撈紅珊瑚,沒有貨源也就沒有專門的紅珊瑚交易市場。

『柒』 珊瑚的人工養殖技術現狀如何

經驗豐富的或專用的愛好者可以考慮利用一些手段進行珊瑚的人工繁殖,在珊瑚芽的產生和分離的過程中,魚友們可以利用一個干凈的削減了的芽從母珊瑚中脫離。關鍵是要將一個單一的運動,而不是多個剪切運動以確保癒合快剪干凈,務必使珊瑚芽附著在母珊瑚上。如果母珊瑚和芽之間的區別並不清楚,感覺不舒服,等到芽成熟再進行明確的區分,然後切斷芽使其可以附加到一小塊活石上。採用單絲或尼龍釣魚線輕輕的卻緊緊的固定住安全的珊瑚活石。並在一個適當的位置對珊瑚進行照明,並有效的控制水運動,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進行珊瑚的人工繁殖。

『捌』 珊瑚的現狀

近日,科學家對斯里蘭卡地區海域研究後發現,去年的印度洋大海嘯造成的慘重損失與當地非法開采珊瑚有著直接聯系。
據英國《衛報》8月17日報道,去年的印度洋海嘯奪去了斯里蘭卡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而造成如此慘重損失的原因之一便是近海的珊瑚被大量盜走,而它們原本可以抵擋住最狂暴的海浪對海岸線的侵襲。珊瑚開采是斯里蘭卡的一項重要產業,它們通過被賣給旅遊者或做成工藝品給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所以當地政府很少使用法律手段來制止這種行為。

在去年的海嘯中,一個高達10米的巨浪在斯里蘭卡西南部的佩拉利亞鎮登陸,它在陸地上「橫沖直撞」1英里(約合1.6公里)有餘,並將一列滿載乘客的火車沖出鐵軌50米遠,共造成1700人死亡。科學家們發現,該地區海中的珊瑚礁已不復存在。而在另一個名叫希卡杜瓦的地方,由於當地的珊瑚礁被悉心呵護,在海浪抵達陸地時只有3米高,且僅向前推進了50米,未造成人員死亡。

佩拉利亞鎮和希卡杜瓦兩地都經歷海嘯結果卻大不一樣,這與海岸線的具體形狀毫無關系,而與珊瑚礁的保存狀況密切相關。事實證明,那些位於離岸幾米遠處未被破壞的珊瑚礁可以有效阻止海浪的沖擊並使其高度明顯降低。很多目睹了去年大海嘯的人表示,他們曾看到海浪在撞擊到珊瑚礁上後立即變小了。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受阻的海浪在穿越珊瑚礁上人為造成的空洞後以更猛烈的態勢沖向海灘。盡管遭受到去年那場海嘯的正面襲擊,但海拔很低的馬爾地夫的損失相對來說卻顯得微不足道,其原因同樣在於那裡的珊瑚礁未被破壞。

負責此次研究的哈林達·約瑟夫·費爾南多是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工作的一位斯里蘭卡流體動力學家,他認為有關國家政府應當進一步努力制止對珊瑚礁的偷盜行為並保護海邊的天然防護物免受破壞。研究報告已於16日發表在了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所辦的《黎明女神》報上
在蔚藍色的海面下,生長著色彩艷麗的珊瑚,斑斕的熱帶魚在其中歡快地穿梭,而一簇簇紅色、綠色、白色的珊瑚與魚群交相輝映。有幸領略過此番海底旖旎風光的人都會不由自主地贊嘆,這既是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又是一曲海洋生命的禮贊。

珊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這種腔腸動物生長在海洋中不能移動,它伸長著細小的觸手,截獲捕食順流而來的浮游生物,好似一團團小花在海底靜靜綻放。由於它對生長地有極高的要求,必須要有適宜的溫度、清潔度、海水鹽度和深度等,目前我國只有南海具有適合珊瑚生長的環境,在廣東,只有湛江、茂名、深圳一帶的近海有珊瑚。

這是大自然對深圳的恩賜。然而,近幾年來,深圳東部大鵬、南澳一帶的沿海漁民,卻砸下深圳近海的珊瑚賣錢,公開買賣珊瑚,致使近海的珊瑚群遭到嚴重破壞。

珊瑚製品公開售賣

3月25日上午,記者在龍崗區南澳鎮一帶采訪。南澳街是條步行街,兩旁的店鋪專賣各種海貨,其中有幾家海味行還同時經營工藝品。記者一行經過時,就有店老闆向我們喊:要不要珊瑚?這些珊瑚製品大的近半米高,小的只有手掌大,有的像樹枝,有的像巨大的假山盆景,有的似野花,有的又像一朵大蘑菇;價格也從10元至數百元不等。

記者問店主:這些珊瑚是從哪裡采來的?他說,是附近漁民出海時帶回來的;有的很重的珊瑚,則要用錘子將它從海底砸下來。記者問好不好賣,他說很好賣,你若是在雙休日來,就會看到我這里擺的大大小小幾十塊珊瑚都不夠賣;不過,早兩年珊瑚更多,品種也多,形狀也好,現在想找到一塊形狀不錯的珊瑚不太容易了,除非去深海里采,因為經過這幾年的開采,近海的珊瑚已經沒有以前多了。

記者拿起一塊手掌長的枝狀白色珊瑚問價,店主將它放在秤上一秤,說有6兩,然後按重量論價。

據了解,漁民從近海開採的珊瑚,一般都以一二十元的價格,賣給海鮮餐館、工藝品店、水族館。這些漁民一般早上出海捕魚,順便潛水采珊瑚。

25日下午,在南澳水產碼頭,記者看到附近一戶漁民家的圍牆上,一溜兒擺著8塊珊瑚,攀談得知,這戶漁民以海產養殖、出海捕魚為主業,出海的同時也會砸些珊瑚賣,這些珊瑚前幾天剛采上來,還沒有找到買主,因為形狀不是太好看。

在這戶漁民家旁邊,有一家漁業公司,其老闆聽到記者在打聽珊瑚的事,特意叫人告訴記者,他們那裡有珊瑚賣。記者過去一看,公司里有一個大海水池,裡面養著幾塊活的珊瑚,准備待價而沽。老闆40多歲的樣子,蹲在水池邊上咬著牙簽說:你要什麼樣的珊瑚,我都能給你搞到。記者說,近海的不是都沒好看的了嗎?他說,我可以去深海采給你。

這幾天,記者在市內一些花鳥魚市場和水族館里看到,珊瑚在公開售賣,與店家交談得知,南澳一帶是他們重要的貨源渠道。

漁民肆意開采珊瑚

26日下午4時多,記者在南澳近海一帶采訪,在海水清淺的地方,能清楚地看到海底岩石間的叢叢珊瑚。就在這天下午,記者一行遇到一艘采珊瑚的小快艇,親眼目睹了漁民采珊瑚的情景。

小艇上,一漁民戴上防水護目鏡,嘴裡含著吸氧管,短衫短褲就跳下海,艇上的漁民則將輸送氧氣的管子不停地往水下送。下海的漁民搜尋了一會兒,沒有發現目標,兩人又將艇開得再遠些,重新試試運氣。不一會,那漁民就舉著一塊臉盆大小的珊瑚,從海里露出頭來。在隨後10多分鍾的時間里,他又從海底拿上來兩塊珊瑚送上小艇。

當他再次從海里冒出頭後,向艇上的同伴要了一把刀。這把普通菜刀的刀背銹跡斑斑,但一條刀口卻雪亮,看上去鋒利異常。當他再次上來後,一手舉著刀,一手拖著一塊假山似的大塊珊瑚。原來,這塊珊瑚又大又重,他必須要用小手指粗的尼龍繩將它攔腰捆住拖上船,刀是用來割繩子用的。

4塊珊瑚放在小艇的甲板上,滴著水,立刻有小魚小蝦從珊瑚里跳將出來,在甲板上蹦幾下就不動了。幾個大大小小的貝殼嵌在珊瑚塊上,早已與珊瑚長成一體。只一會工夫,在最早采上來的珊瑚塊上,已經出現了一些白化的死亡痕跡,漁民告訴記者,珊瑚離開了海水,是活不久的。

他們對記者說,在香港海域,珊瑚是不準開採的,那裡的每一塊珊瑚都被編上了號碼,每年都要進行珊瑚普查,如果被抓到盜采珊瑚,會被抓起來的。記者問,深圳的珊瑚可以采嗎?他們說,可不可以采我不知道,不過大家都一直在采,不也沒人管?這兩個漁民說,他們平均一個月要下海四五次采珊瑚。

一個漁民的孩子曾經雙手比劃著對記者說,珊瑚並不好采,「因為珊瑚一般是長成一大片,要採的只是其中一塊,所以要用錘子將它從珊瑚叢中砸出來,重的還要用繩捆著拖上船。」而那些周圍的珊瑚也因此遭殃,難逃被砸被毀的命運。

開采珊瑚是違法行為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漁民都知道在香港珊瑚是不準開採的,卻在深圳近海公開開采了好幾年,而且從未有人受到查處。難道是深圳允許肆意開采珊瑚嗎?

27日下午,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漁政科負責人對此作了否定的回答。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地說,雖然我市目前還沒有專門保護珊瑚的法律條文,但是珊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中紅珊瑚是一級保護動物),任何開采海底珊瑚的行為都是違法的,都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在調查采訪的過程中,記者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有的漁民承包了海島從事海產養殖,並以此為由,對承包水域內的海底珊瑚進行開采,並稱自己既然承包了這片水域,就有權開采珊瑚。他們真的有開采珊瑚的權力嗎?對此,漁政科負責人說,承包者只是利用水域從事養殖業,如果他潛入海底開采珊瑚,同樣觸犯了國家法律,海洋管理部門也根本不會審批漁民對珊瑚資源的開采權。

監管力度將加大

作為海洋管理的職能機構,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漁政科是怎樣保護珊瑚資源的?27日,漁政科負責人介紹說:深圳漁政支隊負責在海面上巡邏監管,包括打擊盜采珊瑚。

他向記者講述了工作中的難度:水面上的監管是容易的,水下監管則難度很大,因為漁民在海面上是自由移動的,加之開采珊瑚是個體行為,又是潛水作業,比較隱蔽,而漁政執法人員甚至沒有潛水設備,所以發現盜采珊瑚比較困難;而且,人們保護珊瑚的意識普遍比較淡漠,雖然這幾年有人開采珊瑚,卻沒有一宗此類案件舉報到漁政科。

不過,這位負責人表示,我市東部近海的珊瑚遭非法開採的事實已經得到管理部門的重視,有關部門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加大監管的力度。他說,目前正在製作禁止開采珊瑚的宣傳牌,准備立在海岸邊,加強對漁民保護海洋生態的教育,以及相關法律知識的傳播;已經向東部海域一帶增加執法船艇和執法人員,加大海面的巡邏力度;同時也呼籲市民發現盜采珊瑚的行為要及時向漁政部門舉報,對盜采珊瑚者將按法律處以重罰。

珊瑚普查已經開始

據資料記載,珊瑚是一種生長非常緩慢的動物,最快的一年才長1厘米左右,但如果不遭破壞,它的壽命卻是很長的,有的甚至在海底可以長到上千年。每一個單體的珊瑚蟲只有米粒大小,但它們一群一群地聚居,一代一代地生長繁衍,同時不斷分泌出石灰石,並粘合在一起,形成許多島嶼和礁石。除了人們熟知的觀賞價值外,珊瑚還是魚類的庇護所,它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防波固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深圳近海到底有多少珍貴的珊瑚資源?在采訪中記者發現,無論是漁民、還是海洋管理部門,對此都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

不過,26日,記者從深圳市海洋局了解到,今年年初開始,我市已在進行珊瑚資源的調查摸底工作,對海底珊瑚的種類、分布、數量等進行詳細的普查。

相關鏈接

珊瑚是受國際保護的瀕危海洋生物。許多國家都已立法禁止採摘珊瑚。目前,我國已有海南省、廣西北海市分別制定了有關保護珊瑚資源的法規文件,規定任何人不得在珊瑚資源保護范圍內採挖或破壞珊瑚礁、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經批准收購、加工、運輸、銷售珊瑚、珊瑚礁及其工藝品等,違反者由漁政管理部門按有關法律法規處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前日有消息稱,湛江市徐聞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已經通過相關部門的評審,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這無疑將對該珊瑚礁的保護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
參考資料:http://discovery.chinabyte.com/221/2076721.shtml

『玖』 珊瑚化石研究現狀

橫板珊瑚和四射珊瑚兩大類珊瑚化石具有相似的研究歷史,珊瑚化石的研究始於瑞典人林奈(C.Linnè,1758)。1758~1870年期間,珊瑚化石的描述主要根據外部形態進行。H.M.Edwards(1850~1885)的《不列顛島珊瑚化石》一書首次對珊瑚化石進行了系統描述和初步分類。19世紀末,珊瑚化石的研究進入用薄片和光面研究內部構造的時期,側重於屬的描述和修訂。1900年以來,珊瑚化石研究不僅包括新屬種的描述,還包括對其個體發育、骨骼微細結構、造礁作用、古生態特徵、古氣候意義、古地理分布的研究。這一時期國內外的珊瑚研究人員達到630人,發表文獻達到3000篇以上。

我國珊瑚化石研究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1883~1930年)主要是少數外國學者和中國學者對雲南、四川、西南、中南、華北、華東等地誌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的珊瑚化石的零星報道。第二階段(1931~1948年)一大批老一輩中國學者對珊瑚化石開展了描述工作,重要的著作如王鴻楨(Wang,1944,1947)、樂森璕(樂森璕,1927;Yoh Sen⁃xun,1937)、樂森璕和黃汲清(1932)、黃汲清(1932)、俞建章(1931,1933,1937)等。第三階段(1949—現在)是國內珊瑚化石研究大發展的時期,發表了大量的文章和專著,描述了大量的屬種。

閱讀全文

與2013年中國珊瑚市場調查研究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師資培訓項目策劃方案 瀏覽:318
目標市場營銷策略有哪幾種類型 瀏覽:958
城固縣電子商務發展意見 瀏覽:342
2013年上海電子商務交易額 瀏覽:44
重慶旅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1
ole市場營銷管理手冊 瀏覽:590
市場營銷實踐體會 瀏覽:710
會展管理策劃方案怎麼寫 瀏覽:597
釘釘的推廣方案 瀏覽:229
微信群裂變營銷 瀏覽:416
家裝微信營銷聊天 瀏覽:625
製作一份賽事贊助的策劃方案 瀏覽:410
新店開業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87
單身派對策劃方案獎品 瀏覽:863
上海鋼銀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658
kfc市場營銷策劃 瀏覽:754
幼兒園暑期師資培訓方案 瀏覽:456
分析網路營銷現狀分析 瀏覽:238
銀行11月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38
跨境貿易電子商務企業類型 瀏覽: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