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垃圾分類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垃圾分類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發布時間:2022-01-05 08:05:40

Ⅰ 垃圾分類的一份調查報告。

摘要垃圾分類,在全國的很多城市都面臨著同樣的尷尬,根據分析垃圾分類問題上的一些現象,調查研究分類垃圾桶只「裝」不「分」的各方面原因,進行綜合分析,以便對症下葯,增強公民的環保意識,使得垃圾分類這一舉措能真正達成人們心中的共識,街頭垃圾桶也就不再形同虛設。
關鍵詞垃圾分類;分類垃圾桶;環保
中圖分類號X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3)82-0077-02
1垃圾分類現狀分析
在美國,垃圾分類已成為一種時尚,作為垃圾生產大國之一,各色各樣的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垃圾分類觀念意識早已深入人心。同時美國政府在垃圾處理問題上進行長期性的監管,提供各類垃圾分類的基礎設施,使垃圾分類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垃圾分類在例如巴西、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也都形成了必然的趨勢,垃圾分類已逐步成為世界性的潮流。
盡管我國曾經在垃圾分類這一領域做了各類嘗試和努力,例如通過媒體進行垃圾分類知識以及意義的宣傳,有關部門走進社區進行直接性的號召,以及政府制定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等,但至今收效甚微。
2我國垃圾分類現狀的原因分析
相關人士指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沒有形成相應的垃圾分類配套法規,推動垃圾分類的強制性動力不夠。同時,全社會尚未養成自覺將

Ⅱ 生活垃圾調查報告!!!!

龍口市生活垃圾的調查報告
龍口市實驗小學 郝先凱 劉昕 張程 成茗 王耀寧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做什麼,每天都會產生垃圾,那麼這些垃圾怎麼處理才是正確的,怎麼才能對人類不產生危害呢?
二 調查的目的
1 了解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
2 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3 提高自己的調查能力
三 調查的方法
1 查閱書籍
2 采訪身邊的人
3 上網查詢
4 深入實際,親自去調查
四、調查內容
1、馬路上亂扔垃圾的現象
2、大街上和小區里的垃圾桶情況和保潔情況
3、家庭垃圾分類的情況
五、調查准備:
在調查之前我們在網上調查了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分類的資料。資料顯示:垃圾中的有害物質會污染土壤、大氣與水體,不但浪費了資源,還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垃圾大量堆放後,垃圾堆中會產生生物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生成甲烷氣,甲烷氣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發生爆炸;垃圾中有豐富蛋白質、脂類和糖類化合物,在常溫情況下,微生物分解有機物過程中產生NH3、H2S及有害的碳氫化合物氣體,具有明顯的惡臭和毒性,直接危害人體;廢舊的電子電器產品,如果隨意丟棄,散落到環境中,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並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如電子垃圾中含有的有害重金屬元素,一旦進入水體,會長期危害水環境和周圍居民的人體健康。此外,電冰箱和空調的製冷劑、絕熱發泡劑中含有的氟里昂,一旦泄漏會破壞大氣環境,從而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如果人類不採取措施妥善處理垃圾,最終人類會遭到報復,找不到一塊生存的凈土。
垃圾自然降解的時間表
紙3—4個月; 煙頭 1—5年;橘子皮 2年; 鐵罐 10年;尼龍織物 30—40年 ;皮革 50年;易拉罐 80—100年;塑料 100—200年;玻璃瓶 4000年和羊毛織物 1—5年。
垃圾分類表:
可回收垃圾: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
廚房垃圾: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
有害垃圾: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葯品等
其他垃圾: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六、調查經過
一組調查了居民小區和菜市場。
調查經過與反饋:
1、馬路上亂扔垃圾的現象
我們以南苑小區附近一個垃圾桶為觀察點展開調查。早上,垃圾桶剛被人整理過,是空的。
小青年:離垃圾桶還有5米的地方就隨手把香蕉皮一扔
打扮時尚的女人:捏著鼻子,像逃難一樣,把垃圾袋隨手一扔就走了
中年男子:他路過垃圾桶,來了把易拉罐扔到了旁邊的河裡
低年級小學生:規規矩矩地將吃剩的食物包裝袋扔進了垃圾桶
老婆婆:小心地繞到垃圾桶附近,將垃圾袋扔進了垃圾桶 ……
調查結果:
一個小時過後,13個倒垃圾的人中,只有3個人把垃圾扔進了垃圾桶。垃圾桶的四周堆著垃圾,上面飛著蒼蠅。
2、大街上和小區里的垃圾桶情況和保潔情況
菜市場到實驗小學一帶:沿途有10個不分類垃圾桶,垃圾桶內的垃圾寥寥無幾。當時正處於街邊小販收攤之時,地上有不少掰下的菜葉和水果枝葉,十分骯臟。但過了1個小時後這里已經被清潔工人打掃干凈了。
怡園小區:小區里的垃圾桶是有大、小垃圾桶的,還有垃圾房。小垃圾桶的口子只有10厘米左右的高度,稍微大一點的垃圾袋就放不進去。有些人為了便捷,便把垃圾放在了垃圾桶上面。而大垃圾桶的情況較好。垃圾房裡的垃圾都是由清潔工人負責,並沒有出現垃圾亂堆的情況。
松嵐小區:小區里的垃圾桶是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路面整潔,垃圾桶外雖干凈,但裡面卻根本是沒有按照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分的,而是亂扔。像紙張、易拉罐這類可回收垃圾竟陰差陽錯地扔進不可回收這一類中。像廢電池、廢日光燈管、過期葯品、廢水銀溫度計這類有毒垃圾混進了可回收這一類里。
二組調查了居民和學生
調查經過與反饋:
1在小區內調查了10戶人家
對於垃圾分類,在10戶人家裡只有2戶知道並願意分類的。而5戶則知道並願意分類的,可是有時垃圾桶蓋子小,垃圾又多,太麻煩。2戶則知道卻不願意分類,因為這樣太麻煩,他們不願去做。1戶連分類也搞不清楚。
2 調查20名學生處理垃圾的方法
垃圾分類裝袋化的佔5%,垃圾焚燒的佔1%,垃圾填埋的佔1%,棄入垃圾箱的佔90%,隨便亂扔的佔3%。
調查結果:處理垃圾的正確方法:可利用的垃圾要回收,把各種各樣的回收垃圾進行分類,再將這些垃圾運送到代理商或工廠進一步加工再造成其他物品,這種方法既有效經濟又使垃圾不產生污染。有機垃圾高溫堆肥,有害垃圾焚燒、填埋。
七、思考與建議
我們將調查所得整理出來,同時各抒己見,總結歸納出以下幾條建議:
1、設置分類垃圾桶要有一個整體規劃,系統配置,而不是表面工程,因為讓分類扔垃圾,這是關系每一個人生活習慣和生活質量的問題;
2、在分類垃圾桶上標上醒目的圖案或者文字說明,讓大家在扔垃圾的時候,能將垃圾輕松准確地分類;
3、讓每個人體驗到分類扔垃圾帶來的實際利益。比如垃圾分類情況較好的小區,給每戶免費贈送幾噸水,這不僅是節省了幾噸水費的問題,更是一種榮耀,一種被社會認可的公益行為;
4、在買菜的時候使用自己家的菜籃子,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提倡推廣使用環保塑料袋,改進技術,降低了成本,提高利用價值,比如在袋子上做廣告、做宣傳;
5、在用餐時使用消毒筷,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餐後我們提倡使用手帕,拒絕使用餐巾紙;
6、呼籲人們做飯時盡量吃多少做多少,特別是飯店用餐時更要避免浪費,要解決泔水問題;
7關於亂扔垃圾,是容易做到卻被人們遺忘的。如果像新加坡那樣重罰,應該也能收到奇效。
以前,我在報上看到過一則消息:十一黃金周的第二天,烏魯木齊市南山旅遊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遊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鍾,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乾乾凈凈。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到垃圾站後,韓國遊客才安心繼續遊玩。
韓國遊客的舉動雖小卻發人深思,地球是大家的,綠色的文明,是靠人們保護才形成的;綠色的文明,是讓垃圾「各歸各位」才能形成的;綠色的文明,是讓不好的習慣遠離人體才形成的……願我們早日能真正找到心中的綠色文明。

Ⅲ 垃圾分類減量調研報告200字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城市的現代化進程加快,我們的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五彩繽紛。但是跟著這些進步到來的不僅僅是人們生活的便利,與之俱來的還有
城市的生活環境的不斷惡化。環境問題已經是現在的重大社會問題之一,垃圾的分類處理顯得尤為重要,這直接關繫到生活垃圾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因此,把好垃圾
分類處理這一關,將是緩解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為更好地處理好生活垃圾,創建一個美好舒適的生活環境,我跟我的幾位好友對我所在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情況進
行了一些調研,並結合實際談談我的認識和建議。

垃圾主要分為:建築垃圾、醫療垃圾、工業垃圾、污水污泥以及生活垃圾等。建築垃圾可以由施工單位進行相應的回收處理;醫療垃圾由醫院等衛生單位負責相
關處理;工業垃圾的處理主要是企業單位的分內之事;而廢水污泥也是有廢水處理廠進行相應的處理。這些垃圾的產生比較集中,分類處理起來也比較方便。

垃圾分類收集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和處理設備,降低處理成本,減少土地資源的消耗,具有社會、經濟、生態3方面的效益。垃圾分類處理的優點如下:1.減
少佔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質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嚴重侵蝕。垃圾分類,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質,能減少垃圾數量達60%以上。2.減少環境污染。廢
棄的電池中含有金屬汞、鎘等有毒的物質,會對人類產生嚴重的危害;

土壤中的廢塑料會導致農作物減產;拋棄的廢塑料被動物誤食,會導致動物死亡。《中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中國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達40億個,方便麵碗5~7億個,
一次性筷子數十億支,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噸廢塑料可回煉600公斤柴油。回收1500噸廢紙,可免於砍伐用於生產1200噸紙的林木。1噸
易拉罐熔化後能結成1噸很好的鋁塊,可少採20噸鋁礦。生產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應珍惜這個小本大利的資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製作筆
盒,既環保又節約資源。

與其他的垃圾相比較,生活垃圾的情況復雜得多,主要有以下幾個個表現:

1.
來源廣泛而分散,多樣復雜。所謂生活垃圾,顧名思義,只要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產生生活垃圾。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同一座城市,也是住在城市的同
角落。需要花費人力物力去聚集。況且現代人生活復雜而多樣,因此,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都有,比如說,塑料袋、紙巾、口香糖、廢舊電子產品等等。其中涉及到
了無機的、有機的、易降解的,難降解的、有毒有害的。如此說來,生活垃圾來源廣泛,分散,復雜,一點也不為過。

2.
人們普遍缺乏垃圾分類的相關常識和垃圾分類的習慣。相關垃圾分類的知識較模糊,使人們對垃圾分類的概念理解不夠到位。比如說現下對垃圾的分類主要分為:可
回收、不可回收。這個分類就不夠明確,人們只對某些比較常見的可回收垃圾有認識,而對於不常見的可回收垃圾就不太明確了。在我看來,對於不可回收的垃圾的
分類未免過於籠統了,像塑料袋子和瓜子殼這樣的生活垃圾,都可以說是不可回收的,但是塑料袋子是不可降解的,而瓜子殼卻是可以降解的,兩者的處理方法是不
一樣的。

3.
部分生活垃圾處理有失妥當,缺乏專業的垃圾處理技術。這種情況由起初現在中小城市,由於城市規模較小,沒有相應的垃圾處理站。大量生活垃圾在城郊堆積,就
地焚燒的情況屢見不鮮。由此造成了生活垃圾的再次污染,焚燒的粉塵和有毒有害氣體污染大氣,直接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 4.
居民小區的硬體設施參差不齊,給垃圾分類處理的前端帶來了很大的阻礙。有的居民小區設的垃圾箱是分類垃圾箱,而有的小區則是沒有分類的垃圾箱。由此而來的
後果就是,在垃圾產生的前端就沒有處理好,垃圾根本就沒有分類,後期的處理將也就無從談起了。

5.
生活垃圾分類的中端處理不合理。垃圾分類處理的中端就是指環衛垃圾中轉站對垃圾的進一步分類的工作,這將是決定後端處理的關鍵一步。垃圾中轉站對垃圾的進
一步分類,然後在對分類後的垃圾進行不同的處理。如果環衛工人對垃圾分類不夠重視,將居民本來分好了的垃圾又混合到一起的話,這將是大大的不應該的。之所
以這樣說,是因為真的有很多環衛工人這樣干。

6.
生活垃圾的終端處理不夠科學。現在有很多的生活垃圾處理方法,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就不是很合理。比如說垃圾場露天焚燒就很不科學,這樣既浪費了垃圾潛在的
利用價值,同時有污染了環境,實在是不應該。同樣,填埋法也不是很合理,浪費勞動力去填埋垃圾,是費力不討好的。與之相反的是,如果將生活垃圾用於發電,
或者是將生活垃圾分成不同類別,再加以利用,才是最優的選擇。

如今我國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發電、堆肥、資源返還。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
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
碎玻璃片、鏡子、燈泡、暖瓶等。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約0.3噸有機肥料。

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葯品等,這些垃圾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要讓垃圾真正減量化、資源化,關鍵在前端分類。如果政府預算能夠考慮到「前端」需要,提供專項資金激勵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對分類指導志願者、從事「二次分揀」的保潔工等給予補貼,加大環衛分裝、分運設備的投入,那麼垃圾分類的推行效果就會更明顯。

Ⅳ 關於垃圾分類的調查報告的問題

Q1:我在上大學,我們校園里的垃圾桶大約有4成是分類的。大街上的話,我感覺如果在人流多比內較好的地段,垃圾桶容基本都是分類的,約70%以上。其他的小路或者人少的地方,分類垃圾桶的比例大約只有20%左右。還沒見過故意破壞垃圾桶的。
Q2:大部分都是分類丟的,亂丟的大約只有20%左右吧。
Q3:我只要見到分類垃圾桶,就按照分類扔垃圾。

Ⅳ 垃圾分類調查報告 千字作文 急求

垃圾吃掉就行了

Ⅵ 關於「垃圾分類回收」的調查報告!(急)

當地球被膠袋所淹沒,人類只能自嘆當初的短視。

國務院曾發出通知:「鑒於購物袋已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今後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應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並將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此通知一出,平日里即使觸目可見,卻從不引人注目的膠袋幾乎立即成了全體中國人民關注的對象。而在一家網站所舉行的「關於使用膠袋」的調查中,10萬個參與者,有近半數的人表示:告別免費膠袋,購物習慣會受影響。

不知國人是否真正意識到「膠袋」之所以禁用,之所以使國家甚至不惜動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正在於「影響」這兩個字。

人類最愚蠢的發明

膠袋的發明問世至今已有106年的歷史,它的出現給人類的生活起居帶來極大方便,因而被稱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

公正地說,作為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膠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確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方便、實用、靈活,使用成本低廉,「隨用隨棄」的生存快樂。可是,科學已經證明,人類在膠袋中所獲得的「隨用隨扔」的快樂卻是以膠袋的不可降解、對環境造成持久污染為代價換來的。

在當今世界上,膠袋早已被人們無奈地視為最可怕的「白色污染」及「人類最愚蠢的發明」。

據調查,全國膠袋加工製品廠有6百多家,其中不少生產膠袋的企業,往往是某個人昨天才做一個夢,今天立馬花上幾千塊錢買一台吹塑機,就可「開張大吉」了。而由於所用的原料都是回收的垃圾袋,這些工廠生產出來的膠袋,「便宜」的確是便宜到可讓超市「免費提供」的水平上去了,可它對於我們生存環境及人體所造成的污染和傷害卻「昂貴」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對膠袋的使用量高達30億個,其中僅用於買菜的膠袋就達10億個。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超市節能報告顯示,全國超市行業每年消耗的包裝袋價值高達50億元人民幣,其中以塑料購物袋為主。當前,僅北京每年廢棄的膠袋就達23億個,生成廢舊塑料包裝垃圾14萬噸,占生活垃圾總量的3%;上海每年生成廢舊塑料包裝垃圾19萬噸,占生活垃圾總量的7%。

而比每天高達30億個膠袋使用量更可怕的是,當前商場贈送的膠袋主要都是不可降解的,如果用作垃圾袋,將嚴重危害環境。膠袋埋在地下要過大約200年才能腐爛,並嚴重污染土壤;如果採取焚燒處理方式,則會生成有害煙塵和有毒氣體,長期污染環境。

「限塑令」考驗眾生

為保護和改善我們的環境,在未來的某一天,在全世界,薄型膠袋肯定要退出市場,可是在棄用膠袋的過程當中,我們也必將遭遇到來自於「生活習慣」等慣性力量的強大障礙和抵制。

比如說,在香港自備購物袋的「生活習慣」已經提倡並推廣好幾年了,但是,不少人去超市購物時仍經常會「情不自禁」需要超市提供的「膠袋」,以至於香港特區政府不得不擬向立法會提出「徵收膠袋稅」的議案,希望藉助法律的力量來強制推行「取消免費膠袋」,進而引導居民走向更環保的「購物方式」,改變用「膠袋」購物的生活習慣。

比如說,幾年前,國家也曾出台文件禁止餐館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可時至今日,在一些地區,一次性塑料餐盒仍大行其道。

比如說,沈陽、北京、杭州、深圳也曾極力推行過全面禁用塑料垃圾和筷子、餐巾紙等一次性用品的法規,可是,縱觀各地的治理效果,我們不無遺憾地發現,便宜的發泡餐飲具及超薄膠袋在市場上還是無所不在,可降解的環保替代品依然是「曲高和寡」。而在深圳,當該市在去年11月宣布,政府正在考慮對使用膠袋收費,並向免費給顧客發放膠袋的商家罰款5萬元的時候,幾乎立時就遭來了商家們反對。

由此可見,對白色污染的治理,政府除了出台禁產、禁用法令之外,還應有新的舉措。以此次為例,如果國家在出台「限塑令」的同時,也出台一些支持相關產業對研發可降解的環保製品企業進行財政補貼或是減免稅收的政策,是不是更有利於避免因為「禁贈膠袋」而增加消費者負擔的可能性呢?

「限塑令」是人類理性的選擇,是不讓世界變成膠袋垃圾場的必須,更是人類生存方式的環保自救。

然而,歷史的經驗卻不止一次地告訴我們,任何一種環保生活習慣的培養,僅靠「外在」的行政手段是遠遠不夠的,換言之,也就是說左右一個人是否棄用膠袋的決定力量在於這個人擁有怎樣的「生存方式」。

重建生存方式 任重道遠

怎樣才能讓「人類最愚蠢的發明」早日在我們的視野中消失?怎樣才能讓每天膠袋的使用量高達30億個這樣一個龐大的數量呈下降趨勢?筆者以為,用「禁贈」膠袋等「限塑令」來抑制消費只是可供選擇的途徑之一,根本出路不僅在於盡快找到傳統塑料的替代品,而且還在於重建我們的生活習慣和生存方式。

有道是,任何一種生活習慣養成乃至延續,其前提都必須是有利於人類自身的健康安全的;而一整個人類文明的歷史,其實就是「方便快樂」的生活習慣與「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二者之間,進行不斷博弈,有所取捨的歷史。在這個博弈過程中,人類的理性力量不足以抑制並戰勝自身快樂慾望的需求的時候,人類就必然而然地轉而借用「外在」的力量。

「禁贈膠袋」令的出台,說明了中國正在環境保護領域走向世界前列,而筆者在祈願這個禁令能在6月1日後成為「全民共同自覺遵守」的生活習慣的同時,也祈願「環保的生存方式」能隨之成為中國人的生存方式。

每一個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人,他首先必須生存在環境中,爾後才是其他。可遺憾的是,在一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人類處於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時代,人類的每一個進步,總是用損害環境、破壞環境、糟踏環境為代價的。

而今天的人類終於覺醒,環保的必需和環保的必要不僅受到了全世界的矚目,而且還成為了各個國家各級政府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

至此,當「環保」已成了維系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的時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環保呢?

禁贈膠袋,拒絕白色污染,讓地球充滿生機,我們的地球將因此而成為萬物眾生的樂園;讓環保成為我們的生存方式,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居住者,每一個百姓才能自由地呼吸,青草一樣地成長.

Ⅶ 關於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可行性調查報告 800字左右

保護環境,從你我做起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叫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環境,從你我做起》
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會慢慢枯竭;如果不保護環境,人們就會面臨滅亡;如果不保護環境,不僅是人類,地球也會逐漸走向滅亡!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是那麼美麗、那麼可愛,同時又是那麼容易破碎。我們經常就可以看到一些這樣的鏡頭:一位高大威猛的執法人員走著走著,「呸」的一聲把一口痰吐在了干凈的地面上;一位中年男子抽著煙,走了一會兒就把還沒熄滅的煙頭扔在了地上。我曾經看見過這樣一幅畫面:一位父親拉著正喝著酸奶的兒子急匆匆地走,兒子問父親,瓶子扔哪兒?父親說隨便扔。兒子又說,老師說『不能隨便扔東西!』父親不耐煩地說,哎呀,特殊情況特殊對待嘛!說著,就把瓶子隨手扔在了路邊。人們往往亂扔東西時,垃圾箱就在不足十步的地方,他們就不願多走幾步,把不要的東西扔進垃圾桶里。如果每個人都扔一個垃圾,地球就會變成垃圾的海洋。
還有一個鏡頭,一個母親給孩子買了一個冰棍,把撕下的紙順手就扔在了一邊。這個孩子看到後,撿了起來,准備扔進不遠的垃圾桶,可就在這時,那位母親趕緊走了上來,拍掉了孩子手上的紙,說:「快扔掉,臟!」同樣是地球公民,為什麼卻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如果每個人都撿起身邊的垃圾,那麼我們的地球將會變得多麼漂亮,干凈啊!難道那些破壞環境的人要等到環境在他們的破壞下「不堪入目」才回過頭來再繼續保護環境嗎?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撿起腳邊的垃圾,扔進不遠的垃圾桶,讓我們的地球母親重現以前的光彩吧!讓我們共同創造一個潔凈的家園!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 謝謝採納~!

Ⅷ 關於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調查報告

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調查報告如下:

摘自《關於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情況的調研報告》文章內容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政府對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工作非常重視,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與處理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與宣傳引導。

二、主要問題

(一)垃圾分類投放意識亟待加強

(二)再生資源等回收系統亟待完善

(三)技術標准與硬體設施成為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的瓶頸

(四)工作體制機制有待完善

三、意見建議

(一)加強輿論引導,提高全民參與意識。生活垃圾分類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二)推進廢舊物資回收再利用,確保生活垃圾源頭減量。

(三)提升處理技術標准,加快硬體設施體系建設。

(四)強化政策引導,完善運作機制。

(五)齊抓共管,統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工作。

(8)垃圾分類市場調查分析報告擴展閱讀:

垃圾的分類調研報告:

1、生活垃圾一般可分為四大類: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處理方法主要有綜合利用、衛生填埋、焚燒和堆肥。

2、可回收垃圾包括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通過綜合處理回收利用,可以減少污染,節省資源。如每回收1噸廢紙可造好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產減少污染74%;

3、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0.7噸二級原料;每回收1噸廢鋼鐵可煉好鋼0.9噸,比用礦石冶煉節約成本47%,減少空氣污染75%,減少97%的水污染和固體廢物。

4、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5、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葯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6、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Ⅸ 垃圾分類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做什麼,每天都會產生垃圾,那麼這些垃圾怎麼處理才是正確的,怎麼才能對人類不產生危害呢?
二 調查的目的
1 了解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
2 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3 提高自己的調查能力
三 調查的方法
1 查閱書籍
2 采訪身邊的人
3 上網查詢
4 深入實際,親自去調查
四、調查內容
1、馬路上亂扔垃圾的現象
2、大街上和小區里的垃圾桶情況和保潔情況
3、家庭垃圾分類的情況
五、調查准備:
在調查之前我們在網上調查了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分類的資料。資料顯示:垃圾中的有害物質會污染土壤、大氣與水體,不但浪費了資源,還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垃圾大量堆放後,垃圾堆中會產生生物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生成甲烷氣,甲烷氣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發生爆炸;垃圾中有豐富蛋白質、脂類和糖類化合物,在常溫情況下,微生物分解有機物過程中產生NH3、H2S及有害的碳氫化合物氣體,具有明顯的惡臭和毒性,直接危害人體;廢舊的電子電器產品,如果隨意丟棄,散落到環境中,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並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如電子垃圾中含有的有害重金屬元素,一旦進入水體,會長期危害水環境和周圍居民的人體健康。此外,電冰箱和空調的製冷劑、絕熱發泡劑中含有的氟里昂,一旦泄漏會破壞大氣環境,從而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如果人類不採取措施妥善處理垃圾,最終人類會遭到報復,找不到一塊生存的凈土。
垃圾自然降解的時間表
紙3—4個月; 煙頭 1—5年;橘子皮 2年; 鐵罐 10年;尼龍織物 30—40年 ;皮革 50年;易拉罐 80—100年;塑料 100—200年;玻璃瓶 4000年和羊毛織物 1—5年。
垃圾分類表:
可回收垃圾: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
廚房垃圾: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
有害垃圾: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葯品等
其他垃圾: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六、調查經過
一組調查了居民小區和菜市場。
調查經過與反饋:
1、馬路上亂扔垃圾的現象
我們以南苑小區附近一個垃圾桶為觀察點展開調查。早上,垃圾桶剛被人整理過,是空的。
小青年:離垃圾桶還有5米的地方就隨手把香蕉皮一扔
打扮時尚的女人:捏著鼻子,像逃難一樣,把垃圾袋隨手一扔就走了
中年男子:他路過垃圾桶,來了把易拉罐扔到了旁邊的河裡
低年級小學生:規規矩矩地將吃剩的食物包裝袋扔進了垃圾桶
老婆婆:小心地繞到垃圾桶附近,將垃圾袋扔進了垃圾桶 ……
調查結果:
一個小時過後,13個倒垃圾的人中,只有3個人把垃圾扔進了垃圾桶。垃圾桶的四周堆著垃圾,上面飛著蒼蠅。
2、大街上和小區里的垃圾桶情況和保潔情況
菜市場到實驗小學一帶:沿途有10個不分類垃圾桶,垃圾桶內的垃圾寥寥無幾。當時正處於街邊小販收攤之時,地上有不少掰下的菜葉和水果枝葉,十分骯臟。但過了1個小時後這里已經被清潔工人打掃干凈了。
怡園小區:小區里的垃圾桶是有大、小垃圾桶的,還有垃圾房。小垃圾桶的口子只有10厘米左右的高度,稍微大一點的垃圾袋就放不進去。有些人為了便捷,便把垃圾放在了垃圾桶上面。而大垃圾桶的情況較好。垃圾房裡的垃圾都是由清潔工人負責,並沒有出現垃圾亂堆的情況。
松嵐小區:小區里的垃圾桶是分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路面整潔,垃圾桶外雖干凈,但裡面卻根本是沒有按照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分的,而是亂扔。像紙張、易拉罐這類可回收垃圾竟陰差陽錯地扔進不可回收這一類中。像廢電池、廢日光燈管、過期葯品、廢水銀溫度計這類有毒垃圾混進了可回收這一類里。
二組調查了居民和學生
調查經過與反饋:
1在小區內調查了10戶人家
對於垃圾分類,在10戶人家裡只有2戶知道並願意分類的。而5戶則知道並願意分類的,可是有時垃圾桶蓋子小,垃圾又多,太麻煩。2戶則知道卻不願意分類,因為這樣太麻煩,他們不願去做。1戶連分類也搞不清楚。
2 調查20名學生處理垃圾的方法
垃圾分類裝袋化的佔5%,垃圾焚燒的佔1%,垃圾填埋的佔1%,棄入垃圾箱的佔90%,隨便亂扔的佔3%。
調查結果:處理垃圾的正確方法:可利用的垃圾要回收,把各種各樣的回收垃圾進行分類,再將這些垃圾運送到代理商或工廠進一步加工再造成其他物品,這種方法既有效經濟又使垃圾不產生污染。有機垃圾高溫堆肥,有害垃圾焚燒、填埋。
七、思考與建議
我們將調查所得整理出來,同時各抒己見,總結歸納出以下幾條建議:
1、設置分類垃圾桶要有一個整體規劃,系統配置,而不是表面工程,因為讓分類扔垃圾,這是關系每一個人生活習慣和生活質量的問題;
2、在分類垃圾桶上標上醒目的圖案或者文字說明,讓大家在扔垃圾的時候,能將垃圾輕松准確地分類;
3、讓每個人體驗到分類扔垃圾帶來的實際利益。比如垃圾分類情況較好的小區,給每戶免費贈送幾噸水,這不僅是節省了幾噸水費的問題,更是一種榮耀,一種被社會認可的公益行為;
4、在買菜的時候使用自己家的菜籃子,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提倡推廣使用環保塑料袋,改進技術,降低了成本,提高利用價值,比如在袋子上做廣告、做宣傳;
5、在用餐時使用消毒筷,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餐後我們提倡使用手帕,拒絕使用餐巾紙;
6、呼籲人們做飯時盡量吃多少做多少,特別是飯店用餐時更要避免浪費,要解決泔水問題;
7關於亂扔垃圾,是容易做到卻被人們遺忘的。如果像新加坡那樣重罰,應該也能收到奇效。
以前,我在報上看到過一則消息:十一黃金周的第二天,烏魯木齊市南山旅遊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遊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鍾,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乾乾凈凈。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到垃圾站後,韓國遊客才安心繼續遊玩。
韓國遊客的舉動雖小卻發人深思,地球是大家的,綠色的文明,是靠人們保護才形成的;綠色的文明,是讓垃圾「各歸各位」才能形成的;綠色的文明,是讓不好的習慣遠離人體才形成的……願我們早日能真正找到心中的綠色文明。

閱讀全文

與垃圾分類市場調查分析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市場營銷專業職務發展路徑 瀏覽:922
網路營銷如何賺錢 瀏覽:648
直通車飾品推廣方案 瀏覽:879
北京促銷優惠活動 瀏覽:630
315電子商務創意活動 瀏覽:19
哈爾濱對俄電子商務 瀏覽:302
xx村農業科技推廣實施方案 瀏覽:446
綿陽市11月7日電器促銷活動 瀏覽:73
營銷品牌發布會 瀏覽:71
2018教師師德培訓方案 瀏覽:47
內蒙古尚鼎企業品牌營銷有限公司 瀏覽:310
培訓機構復工教育教學實施方案 瀏覽:992
和平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9
母親節花店正在進行促銷活動 瀏覽:885
幼兒園培訓研修規劃方案 瀏覽:940
車間級技術培訓方案模板 瀏覽:773
凈水器的市場營銷調研 瀏覽:793
銀行市場營銷stp案例分析 瀏覽:775
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分析 瀏覽:760
創建電子商務網站的步驟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