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體育運動品牌的消費者市場定位

體育運動品牌的消費者市場定位

發布時間:2021-09-01 11:25:37

Ⅰ 請問「中國喬丹體育」和耐克旗下的「邁克爾喬丹」產品有什麼區別,市場定位是什麼

兩者的區別:

「中國喬丹體育」中國一家以」喬丹「命名的品牌,公司稱:這個」喬丹「沒有指向性的意義,就是一個普通的名字,價格適合國內大眾消費。

耐克旗下的「邁克爾喬丹」由喬丹本人創立,是全球性的大品牌,不管從球鞋和衣服都有一定的紀念意義,而且價格也不便宜。

市場定位:

「中國喬丹體育」的銷售對象主要是中國境內,且價格較為便宜,在200~400之間。

耐克旗下的「邁克爾喬丹」的銷售對象是全球各地,價格在1000~2000之間。

拓展資料:

籃球鞋

喬丹籃球鞋是喬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設計、生產與經營的運動類服飾之一。按照不同的運動類別,設計製作了運動鞋、籃球鞋、休閑鞋、板鞋、跑步鞋、乒乓球鞋、網球鞋 、休閑鞋等多個種類。

喬丹籃球鞋為滿足專業運動員以及運動愛好者進行籃球運動的需要,設計製作出能有減震和助彈跳雙重功能和保護腳踝的鞋體設計的比賽用鞋。

運動鞋

喬丹運動鞋是喬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設計、生產與經營的運動類服飾之一。按照運動的類別,精心設計製作了運動鞋、籃球鞋、休閑鞋、板鞋、跑步鞋、乒乓球鞋、網球鞋、休閑鞋等多個種類。

喬丹體育從不同運動需要的不同專業性需求出發,致力於設計符合運動科學規律的鞋類產品,為充分滿足職業運動員的專業要求,並且全面覆蓋運動愛好者的運動休閑需要,喬丹運動鞋每季都提供多種款式、功能的產品供消費者選擇。

運動服裝

喬丹運動服裝是喬丹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設計研發、生產與經營的運動類服飾之一。除了需要滿足專業運動人士的需要,同時也為了幫助廣大的體育愛好者能更好地體驗到運動的快樂,喬丹體育從運動中汲取靈感,衍生到運動生活、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場景,設計製造出一系列運動服裝,滿足消費者的運動休閑需求。

Ⅱ 體育消費者如何影響體育消費者的購買行為1000字作文

「觀賞型」體育消費是體育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的體育消費市場應抓住「觀賞型體育消費」,培育「競賽表演市場」;大力發展「看的市場」即需求市場和「做的市場」即供給市場。需求與供給作為矛盾的兩個方面,任何單方面力量的強大都不能形成發達的「觀賞型」消費市場。深入研究觀賞消費的需求與供給,對我國「觀賞型」體育消費市場健康、穩步、協調及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1「觀賞型」體育消費的主體構成
「觀賞型」體育消費的主體是體育觀眾,他們是體育消費市場中最典型、最具影響力的群體。李明(2000)的研究認為,觀眾消費市場分為「潛在、可能、實際」三個層次。「潛在市場」是指沒有觀看體育比賽的經驗,對體育比賽知識知道相對較少,但並不反感體育比賽的群體。他們有時對重大比賽項目如奧運會、亞洲世界盃足球十強賽等,表現出較濃厚的興趣,盡管他們也可能僅僅想知道「敵負我勝」的結果。「可能市場」,是指已經具備了一定社會和心理條件,具有較強烈的觀看體育比賽的願望,且經濟條件較好,休閑時間較多,並能和體育迷們結成同盟的觀眾。這個群體中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為追求生活體驗和精神享受而邁出家門走進體育場館。「實際市場」,是指在觀看體育比賽時實際集中在現場的體育消費者。這部分人多數有多次觀看體育比賽的經歷,並有強烈的感受,也是「觀賞型」體育消費市場消費額最高的一個群體。
體育觀眾的市場規模是隨人口結構、體育設施、體育服務、體育項目等體育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且還具有典型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等特徵。以「實際消費市場」為例,楊鐵黎等(2001)對北京、東莞觀看職業籃球賽的調查表明:職業籃球觀眾主要集中在20~50歲之間;性別以男性為主,約在65.96%~75.60%之間,女性約佔24.40~34.04%;對高水平比賽需求的職業由高到低分別為職員、公務員、工人、教師、學生、其它(包括醫生、律師、軍人、工商個體);從文化程度上看,大專和本科以上觀眾佔60.80%,初中、高中和中專佔39.20%。
2「觀賞型」體育消費市場需求的多元化特徵
競技體育所構成的激動人心的場面和種種動態的人體姿勢顯示出的美的力量和韻味,滿足了觀眾的情趣和情感,喚起人們去交往、創造、體驗、享受、放鬆。這正是競技體育激發和引導人們自覺進行「觀賞型」消費的願望的魅力所在。觀眾對「觀賞型」體育消費市場的需求是千差萬別的,觀賞動機也各有不同。美國社會心理學家C·霍夫蘭在體育傳播學上首倡的「個人差異論」認為,每個人不僅有來自先天和後天的不同的個體特徵,如年齡、性別、興趣、智力、經歷、價值觀等,而且由此形成的心理(認知、動機)結構和行動結構也不盡相同。所以「觀賞型」體育消費市場的需求表現出多元化特徵,在心理結構和行動上具體表現為:支持型、消遣型、興趣型、偶像型、感受體驗型、參與型等。無論是哪種需求類型的體育觀眾,只要進入觀眾席後,就隨著不可預見的比賽進程,在廣闊的空間里自由自在的、盡情的、毫無保留的、隨心所欲的表達、渲泄自己的情感。通過觀看比賽,他們不僅消除了工作帶來的疲勞,忘掉了生活中的煩惱,而且還達到了一種新的心理平衡。「作為『觀賞型』體育消費之主體的觀眾,在這里買到了平等、歡樂、時尚、朋友、感動、交流、榮譽感、成就感等社會心理的各種不同需求的滿足」,從而形成了觀眾進行觀賞消費的復雜動因,預示著一種新的大眾體育文化的形成。
3制約「觀賞型」體育消費市場需求的因素
制約「觀賞型」體育消費需求,或者說制約人們成為體育觀眾的因素,取決於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支出能力、社會文化環境、價值取向、欣賞水平、文化程度及各年齡層次居民對單項運動的愛好程度。
觀看體育比賽,消費的不僅僅單純是門票,還包括了觀看體育比賽時的交通、飲料、「啦啦隊用品」等各種消費。所以觀賞者的收入水平和支出能力是最直接制約「觀賞型」體育消費的因素。正如日本經濟學家正也治雄的研究結果:「體育休閑市場發育水平及市場結構與人均可支配年收入的增長水平成正相關關系」[6]。楊鐵黎等(2001)對北京、東莞兩個較為發達城市的職業籃球市場調查表明:北京地區收入8000~20000元之間的觀眾最多,佔61.7%,東莞是10000~30000元最多,佔83.7%。東莞現場觀眾每賽季購買籃球比賽門票支出為427元,北京為207元[4]。劉衛等(2000)的研究材料表明,山東省30~45歲城市居民年體育消費支出為320.50元,其中用於精神消費(含觀看比賽的支出)平均為57元,占年體育消費的18%[7]。可以看出即使是我國這些經濟較為發達地區的觀賞消費的發展也極不平衡,仍然與發達國家有其極明顯的差距。

Ⅲ 李寧的消費群體和市場

他最大的消費群體是李寧那一代的,最主要的是進行消費者引導,畢竟現在的青少年比較傾向於耐克阿迪一類的。你要是不急等兩天給你寫,這兩天沒空
李寧公司建立於1990年,「推動中國體育事業,讓運動改變我們的生活」,是李寧有限公司成立的初衷,其先後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1990年-1992年---創立階段,1993年-1995年---高速發展階段,1996年-1998年---經營調整階段,1999年-2001年---二次發展階段, 2002年-2003年---品牌重塑階段,2004年至今------專業化發展階段 其廣告語從最早的「中國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給自己」到「我運動我存在」、「運動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到現在的「一切皆有可能」,李寧品牌逐步積淀出它品牌獨有的內涵。
但很遺憾的是李寧作為名族品牌在我國市場卻競爭不過阿迪達斯和耐克等外國品牌,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對民族品牌的保護意識比較弱,這從大寶、小護士等民族品牌被收購就可以看出來。另一方面,李寧公司的營銷策略和經營戰略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其實,現在體育用品市場面臨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產品同質化很嚴重,這就使差異化戰略更難實施,同時對市場細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鑒於這個品牌的靈魂人物李寧的特殊性,使這個品牌的忠誠顧客多集中在李寧最為輝煌的體操時代,而體育用品最主要的市場應該是青少年市場,這就提示我們李寧公司最主要的是進行很好的消費者引導,從而建立在青少年中的市場。如果這一步成功了,獲得了最大消費群體的認可,培養出自己的忠實顧客不僅有很大的眼前利益,對未來潛在消費者的培養也有很大作用。這方面可以借鑒寶潔的營銷策劃手段。
李寧在最後「一切皆有可能」口號提出之前,可以感覺這個品牌是缺乏一定的文化內涵的。其實一個品牌的建立與成功不僅僅在於產品本身有多好或是營銷做的有多好,企業文化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企業文化是從企業誕生就萌生並不斷發展的,長久的積淀就形成了企業、品牌的獨特文化。對李寧前幾個階段的廣告語有個大而空的感覺,這對於一個意圖建立一個成功品牌企業來講是一個很大的缺陷。當前這個廣告語比較有內涵,但關鍵的是能否做到「同一個聲音」,能否能像耐克那樣堅持下去只能拭目以待了.
雖然客觀環境很難改變,尤其是對於一個企業來講。但我感覺如果我國再不注重民族品牌的保護的話,對李寧、青島啤酒等企業來講前途也不是很光明的。雖說我們實行了市場經濟體制,但有些領域還是很需要「有形手」的發揮作用的!

Ⅳ 耐克選擇的目標市場是什麼

一、耐克目標市場:主要定位於喜愛運動與時尚的年輕人、中等及較高收入階層的渴望運動的年紀較大的人群,其特點是喜歡運動,對於產品外觀及性能要求較高。

四、差異性營銷戰略。這一點毋庸置疑,耐克無疑是在這個領域做得最好的體育用品商。耐克幾乎覆蓋了所有的體育專業領域,即使是在看來較為冷門的體操運動上,耐克也成功在2008年推出了第一款體操運動員用鞋。

(4)體育運動品牌的消費者市場定位擴展閱讀:

一、耐克公司,正式成立於1972年,由比爾·鮑爾曼和校友菲利浦·奈特共同創立,總部位於美國俄勒岡州Beaverton,是全球著名的體育用品製造商。

二、公司生產的體育用品包羅萬象:服裝,鞋類,運動器材等等。2002財年,公司的營業收入達到了創紀錄的49.8億美元,比2001財年增長2%

三、2018年7月,《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耐克公司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中排行第340位。

四、"只要你擁有身軀,你就是一名運動員。而只要世界上有運動員,耐克公司就會不斷發展壯大。"

五、運用FIT技術製造的高性能紡織品能夠有效地幫助運動員在任何氣象條件下進行訓練和比賽。

Ⅳ 品牌的市場定位

市場定位是指來為使產品在目標消費源者心目中相對於競爭產品而言占據清晰、特別和理想的位置而進行的安排。因此,營銷人員設計的位置必須使他們的產品有別於競爭品牌,並取得在目標市場中的最大戰略優勢。 市場定位是企業及產品確定在目標市場上所處的位置。 市場定位是由美國營銷學家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在1972年提出的,其含義是指企業根據競爭者現有產品在市場上所處的位置,針對顧客對該類產品某些特徵或屬性的重視程度,為本企業產品塑造與眾不同的,給人印象鮮明的形象,並將這種形象生動地傳遞給顧客,從而使該產品在市場上確定適當的位置。市場定位是市場營銷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市場上常見主流商業管理課程如MBA、EMBA等均對「市場定位」有詳細介紹。

Ⅵ 李寧的市場定位是什麼

在2009年業績超越阿迪達斯之後,「李寧」——這個讓國人頗為自豪的品牌,趁著形勢大好,及時地在2010年進行了醞釀已久的品牌重塑,啟用了新標志和新品牌口號,在品牌定位上直接叫板耐克、阿迪達斯等國際一線品牌。然而,讓人遺憾的是,目前正向高端進發的李寧品牌,今年的訂貨量卻出現了持續下降趨勢。據李寧公司發布的今年第二季度產品訂貨結果顯示,其訂單總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6%。而前不久該公司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產品訂貨結果顯示,訂單金額同比下降幅度超過8%,若按照批發出貨價計算,訂單金額下降約為14%。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李寧品牌銷量連續下降?作為目前國內最具實力的體育品牌,其要實現成為世界頂級運動品牌的夢想,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李寧新營銷策略讓老客戶很受傷

2010年6月底,在李寧公司20歲生日慶典上,「李寧交叉動作」的全新Logo亮相,同時新品牌口號「made the change(讓改變發生)」取代了消費者早已熟知的「一切皆有可能」,目標直指「90後」,意欲搶先一步,佔領未來的消費大軍。

由前奧運冠軍李寧創立的品牌「李寧」,對於中國體育裝備市場以及一代中國人來說,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情感意義。回顧一下李寧成立前後中國的服裝消費文化——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進入品牌消費的初級階段,准確地說,當時的人們是消費「名牌」。人們不會刻意區分不同場合下的著裝要求,於是,李寧與雅戈爾、杉杉、虎都等西服品牌放在一起,被視為中國名牌的代名詞。體操王子個人品牌的溢出效應為李寧帶來第一次高速發展,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品牌甚至成為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在李寧品牌的實際消費群中,35—40周歲年齡段的消費者佔一半左右,「90後」消費者佔30%左右。而對於整個體育用品產業而言,15—35周歲的年輕消費群體佔80%以上。正是因為李寧公司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作出了主要針對「90後」的營銷戰略。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這顯得有些冒進。

業內人士魯菲認為,在更換標志的同時,李寧品牌的策略已直接跨過「80後」,把核心目標消費群體對准與它同齡的「90後」這一代人身上。而已經成為李寧品牌業務支柱的「70後」消費群體,在新營銷策略中被遺棄了。

但遺憾的是,李寧品牌傾注心力培養的「90後」客戶群目前似乎並不買賬,他們更加鍾情的是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一線品牌。據有關機構針對「90後」的一項調查顯示,「90後」最喜歡的運動鞋品牌是耐克和阿迪達斯,他們被稱為新消費頑主;在「90後」心中,「李寧」仍然只是本土品牌中最好的一個。

對於李寧公司的「90後」營銷策略,體育產業觀察員馬崗與魯菲的意見基本一致。他認為,「90後」傳播策略的精準度可能還有偏差,導致的結果是,「90後」消費者並未因此而被觸動,同時由於過度強調「90後」定位,而忽略「70後」和「80後」消費群體的情感感受,讓這些掌握主流意識和把握媒體話語權的群體,在輿論上打壓了李寧品牌。但是,從長遠來看,「李寧」的「90後」營銷方向是正確的。

北京大學體育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陳少峰認為,「90後」是體育營銷關注的重點,在具體營銷策略上,可以通過推出多品牌或者多產品線的方式操作,這樣便可避免由於定位單一而造成其他年齡層消費者的流失。

李寧新營銷策略讓老經銷商很受傷

影響李寧品牌業績的另一個因素是銷售渠道的調整。據了解,有別於安踏等體育公司,李寧品牌以獨家分銷的形式銷售產品,即分銷商不會以李寧品牌專門開設門店,而是多種品牌產品同時銷售。根據李寧公司官方網站的資料顯示,截至2010年底,李寧公司共有129個經銷商及超過2000個分銷商。其中,超過1700個分銷商平均只經營一家店。這些只經營單家門店的分銷商,在跑馬圈地時代曾給李寧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到10萬就可以開個店,店主本人兼任買手、陳列和庫房專員於一身,他們幫助李寧品牌將觸角伸到了大經銷商無法觸及的地區,讓其以較低的成本便可覆蓋三級以下城市。

然而,據有關投資公司的調查顯示,近一段時間以來,由於市場競爭的加劇,有不少分銷商運營的零售門店都出現了經營效率低下的情況,這些門店大多在商品采購和庫存管理方面表現不佳,舊貨庫存過多,導致了新產品推出後無法上架銷售。為此,李寧公司決定要整合500—600個低效率的分銷商,目的是讓那些更有效率以及比較大的經銷商獲得進一步發展的機會或收購低效率分銷商。但此舉無疑讓一些小分銷商失去了開拓的動力。據記者了解,出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考慮,擔心訂貨過多會導致自己庫存積壓,很多分銷商在簽訂未來訂單時選擇了保守態度,這也是導致李寧品牌今年第二、三季度訂單量連續下跌原因之一。

90後李寧何去何從?

身價90億美金的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坦言,去年因為生產了大量不必要的時尚服裝,造成產品積壓引發原料倉儲不足,進而導致開業一年以上的優衣庫門店自去年9月以來收入持續下降達至少25%以上,而zara和h&m趁此機會殺入了優衣庫的大本營,如今,zara在日本的門店已達到63家,h&m達到10家左右。優衣庫可謂內外交困。

Ziba的調研結果顯示,要做出改變、要重塑,在李寧公司內部存在著廣泛的共識。按照張志勇的說法,「中端消費者向上走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們必須跟上消費者的步伐。當然,向下走更容易一些,但我們要成為世界級品牌,就只能向上走」。

營銷實踐證明:一、消費者只接受與原有知識經驗相一致的事物,「90後李寧」的概念與消費者固有的品牌認知相沖突,難以引起理性認同和情感共鳴,傳播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二、企圖改變消費者認知的廣告是事倍功半甚至毫無結果。「90後李寧」唯一結局是:90後的不認同和70後80後的被傷害。

在著名體育營銷專家朱小明看來,在品牌忠誠度和認知度上,「李寧」與耐克、阿迪達斯相比仍存在較大距離。「李寧」將品牌的主要客戶群體仍集中在二、三線城市,這個區域的消費者對價格較為敏感,若只是簡單的漲價,則不但不會達到提升品牌地位的效果,反而還可能會喪失掉一部分原有客戶。

品牌重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關專家預測,按照通常的國際化標准,以海外市場對公司業務的貢獻率達到20%來計算,目前李寧品牌的海外貢獻率還不到2%。因此,若沒有精準策略、有效手段和足夠耐心,李寧品牌就會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隨時陷入國際化還未成功而國內已陣地失守的兩難境地。

Ⅶ 關於李寧這個運動品牌的市場定位應該怎麼看高手進

李寧一方面在仿照NIKE與ADIDAS,沿著運動與休閑兩方面發展,力圖占據NIKE以下的中高端市場,即比專NIKE,ADIDAS便宜,屬比ANTA等又豪華,也能與MIZUNO,KAPPA等中型運動品牌瓜分市場。個人看好LINING,不過很少買~~

閱讀全文

與體育運動品牌的消費者市場定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
大學校園電子商務 瀏覽: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