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聯想電腦歐盟營銷環境分析

聯想電腦歐盟營銷環境分析

發布時間:2021-08-22 12:10:30

① 請結合以上聯想集團的營銷環境因素對其進行swot分析

SWOT也即來,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也就是優勢、劣自勢、機會和威脅。一般情況下,分析一個公司的營銷渠道也是從這個公司營銷渠道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這四個方面去考量的。一個公司營銷渠道的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都屬於營銷渠道的內在因素,是可以改變的,並且能改變的;一個公司營銷渠道的機會和威脅各是什麼,都屬於外部因素,是可能改變的,但是存在不確定性,分析營銷卻倒的機會就要看能夠藉助優勢,規避劣勢,抓住機會,避免威脅等。

② 聯想公司SWOT分析

聯想電腦(SWOT)分析

1. 聯想電腦優勢分析:

●聯想集團擁有三個生產基地,分別位於北京的上地,上海的浦東,廣東的惠陽,年產規模為500萬台電腦,實現大規模生產,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可以對抗價格戰。

● 嚴格按照高標准和技術參數進行常溫測試、高溫測試等測試程序,確保每一台出廠電腦產品質量和優秀品質。

● 龐大的研發體系,確保每款電腦款式新穎,功能齊全。

● 本土化企業使聯想更加了解消費者需求,順利適應市場變化

● 擁有強大的銷售網路,對終端控制進一步加強。

●憑借業界領先的高科技、信息化手段,為其提供函蓋售前、售中、售後服務全程的專業化的IT產品服務品牌。給客戶帶去陽光般溫暖、貼心、無所不在、無微不至的服務關懷。

● 擁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

2.聯想電腦劣勢分析:

● 沒有核心技術,緊跟INTER潮流。

● 公司員工眾多,全體員工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 資金與渠道和國外競爭對手相比,有著巨大的差距

● 營銷手段過於單一,難以在國際市場前進。

● 聯想裁員,雖然聯想總部給出的說法是「正常調整」,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利潤太低」才是根本原因。
●雖然並購了IBM的個人PC業務,但沒有進行充分的整合,對聯想整體的發展並無太大的促進。
3聯想電腦機會分析:

●國內電腦市場發展迅速,購買電腦消費者越來越多。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品牌電腦將成為消費時尚,逐步取代組裝機。

● 競爭加劇,一些運營能力不足的廠家將被淘汰。

● AMD系列CPU的應用,將給電腦市場住入新的養料。

● 數碼科技技術的大量應用,將更加刺激消費者更換電腦和購買電腦

4.聯想電腦威脅分析

● 國外著名電腦廠商在華建立基地,競爭將更加激烈。

● 國內廠商自相殘殺價格戰頻繁導致電腦行業平均利潤率下降,市場價格體系混亂;國外大廠商目前也紛紛加入降價的行列,已經接近國內廠商的報價,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

● 大量新型品牌電腦廠商產生造成市場混亂。

● 隨著我國加入WTO,市場逐步開放,國外公司更容易進入我國市場。

● PC機以外的產品沒有競爭能力。

③ 聯想電腦的宏觀環境

看看這篇文章,好的話要兌現你的承諾哦:)

聯想是幸運的,身處產業浪尖,面對著最廣闊的中國市場,在信息產業發展的過去的日子裡,聯想以驚人的速度成長起來,成為IT市場令人尊敬的角色,。但是,成績永遠屬於過去,面對未來,,在中國信息化新的機遇和嬗變中,聯想留下的會是「?」還是「!」呢?
面向未來 聯想再次重拳出擊

2002財年聯想入股漢普、收購智軟、拿下浦發、助力數字通州,伴隨著中國入世浪潮的進一步高漲,金秋十月,中國信息產業迎來了電信分拆塵埃落定後的第一次電信運營商大會演,這使得此次的亞洲通信設備展顯得格外受人注目。就在人們不斷猜測,各大運營商將怎樣搭台唱戲的時候,聯想集團在電信展即將開幕的前一天,宣布與在中國電信IT服務領域已小頗有盛名聲望的中望商業機器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備忘錄,通過即將成立的新公司——聯想中望系統服務公司——進一步完善自身電信IT服務的實力,為客戶提供更專業、更具競爭力的服務。應該說,聯想在電信IT服務業務亮相的時間、地點時機選擇上還是頗下了一番功夫,:一方面在時間上選擇了就在潛在客戶匯集的時候與客戶面對面展示自我實力,另一方面在內容上此次通信展聯想更是突破了傳統的以硬體為主的風格,突顯了其 「全電信」IT服務的特點,攜1819個解決方案參展,而且展位就設在幾大運營商所在的1B展廳。

入股漢普、收購攜手智軟、簽單浦發,加上今天攜手中望,2002年聯想IT在服務領域的連續三次資本運作,為聯想IT服務在管理咨詢、保險和銀行行業、電信行業布下四粒重要的棋子。我們看到,一個面向未來、轉型服務的聯想正在不遺餘力、堅定不移、穩健踏實的地向既定目標進發。

沒有懸念的選擇

談到聯想集團向服務轉型,事實上,進軍電信實在是一個沒有懸念的選擇。伴隨著入世進程,和電信分拆,中國電信運營商可謂是「內憂外患」,電信轉型驟然提速,電信運營商的競爭力焦點由規模投資轉向業務管理,由產品導向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導向,因此,電信運營商將越來越關注於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拓展電信業務模式,如何應對「增量不增收」的困境,如何提升ARPU(用戶每月平均消費額)。電信運營商紛紛借力全新的信息系統苦練內功、規范管理、降低成本、規劃業務未來、整合業務類別、創新業務項目,在經歷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電信行業第一階段網路基礎設施的建設後,我國電信市場進入了第二輪深入信息化高潮。數字表明,國際上,即使是傳統的運營商在OSS方面的投入也佔到整個投入的5-10%。在新的運營商中,這個比例甚至會達到20%。相比之下,中國在這個領域的投資薄弱很多,大多投資甚至還不到1%。所以,這輪信息化將集中在深入挖掘電信網路應用模式,解決目前中國電信行業資源利用率低、信息共享不足、通信網綜合效能不能充分發揮、電信運營商自身管理落後的現狀的信息化深入和結構在再造上,一個電信領域的大集中潮流正在形成,而這些都為規模較大、實力雄厚、品牌資源強大的IT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機遇。數字顯示,中國電信IT服務市場容量將從2000年的1億7千2百萬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5億6千9百萬美元,以56%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速發展,並且,預計電信IT服務市場將佔到整個IT服務市場的四分之一強。所以,在IT服務領域,電信市場成為即金融行業以後的又一塊兵家必爭之地。那麼,聯想集團選擇在今天這樣一個時機進入也完全在意料之中。

一個正在聚攏的閉環

如果說入股漢普完備了聯想在IT服務領域的自我修身運動的話,那麼年初的攜手智軟和今天的聯合中望則是聯想IT服務加速完善了聯想的專業特長,而在金融、保險、電子政務領域的重大突破如牽手浦發、打造數字通州則是對聯想服務轉型最好的證明與回報。今天,聯想IT服務已形成了「三橫四縱」的業務范圍,涵蓋了從管理咨詢、應用實施、系統集成到運營外包的全價值鏈服務,形成了近千人的專業IT服務團隊。業務范圍包括「三橫」,即IT服務的基礎平台、水平應用及運營外包,「四縱」即目前聯想IT服務的四大行業:金融、電信、政府及保險,並形成基礎平台及信息安全服務事業部、IT系統運營服務事業部、漢普管理咨詢公司、金融應用服務事業部、電信應用服務事業部、政府及公共服務事業部和聯想智軟(保險應用服務)等七大事業部。
回顧2002財年,聯想在IT服務領域的一系列舉動,我們不難發現聯想IT服務一個完整的戰略閉環正在加速形成。

「?」「!」「……」

如果說聯想進入電信IT服務領域是題中應有之義的話,那麼聯想選擇這個時候進入也是耐人尋味的。中國電信信息化的浪潮里,多方搏弈還沒有到最後攤牌的時刻,無論是IBM、EDS、Accenture,還是亞信、東軟,誰都沒有在這個領域中獨步天下,每個人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最終,誰能在這個領域中取勝,靠的是扎實的管理基礎、長遠的戰略眼光、堅定不移的戰略方向、深刻的客戶理解、強大的實力後盾和專業的服務咨詢以及不折不扣的實施能力。加之聯想集團無論是在管理、資金、技術還是戰略眼光、對中國市場的理解和滲透能力上已經積累起來的相當功力,聯想集團選擇這樣的時機進入,採用資本運作手段,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而之所以通過資本運作的手段,聯想集團高級副總總裁俞兵先生這樣認為:「通過收購手段首先能夠使聯想迅速強大自身電信IT服務業務平台;第二,聯想還可以以此更加快速地形成獲取核心能力的技術業務基礎,在部分技術領域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第三,使得聯想更快的實現國內領先『全電信』IT服務提供商的目標」。

事實上,思索聯想入股漢普、收購攜手智軟、以及今天的聯手中望,幾者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聯想對中國IT服務整體市場是有著自己的判斷的。那麼,單從聯想自身來看,他至少擁有以下幾點明顯優勢也是底氣十足:

首先,聯想擁有強大的企業實力,機槍極強的品牌信譽,無論在資金管理還是在企業管理方面都有著無以倫比豐富的積累和經驗;

其次,聯想本身的信息化成功經歷使得聯想在IT服務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雙重身份,能夠深刻把握客戶需求,切中肯綮地為客戶提供專業咨詢、完成實施服務;

第三,穩定的人才隊伍。國內系統集成商和IT服務提供商常常為人才流失困擾,人走單走,企業資產流失嚴重,而聯想扎實的管理基礎和富有吸引力的管理機制,將較大程度地保持核心開發團隊的穩定,從而給客戶長久的保障;

第四,先進的解決方案,聯想目前在金融、電信、政務方面都擁有了業界領先的解決方案;

第五,基於行業以及客戶的深入了解,聯想在IT服務領域擁有清晰的戰略和強大的戰略實施能力。

基於此,聯想自從在2001年這一企業高速發展的時候正式提出向服務轉型以來,經過一年多的深思熟慮及穩扎穩打,聯想集團已經基本完成了IT服務第一階段的戰略布局,同時在一些關鍵領域也實現了重大突破。聯想依舊是聯想,當楊元慶從業界前輩柳傳志受眾接過聯想大旗的時候,就接下了帶領聯想走向未來的重任。他給聯想帶來的是新的風尚,給業界帶來的是無數的疑問與思考。今天,當我們看到聯想在面向未來的道路上留下的一連串穩健扎實的腳印的時候,我們必須承認,他給聯想帶來的是信念與勇氣,給業界留下的是驚嘆與暢想。

誰也不敢為未來作保,IT服務的未來到底怎樣?就讓我們一起去聯想吧!

④ 求電腦行業的宏觀營銷環境!!!!和聯想的微觀營銷環境

營銷我說不好,但是我很看好聯想哦

⑤ 聯想微觀營銷環境由哪些方面構成

微觀環境由企業及其周圍的活動者組成,直接影響著企業為顧客服務的能力。它包括企業版內部環境、競爭者、權供應者、營銷中介、顧客或用戶、社會公眾等因素。
構成:
1. 政治法律環境
2.經濟環境
3.人口
4.社會文化環境
5.科技環境
6.自然環境

⑥ 求與聯想電腦的營銷策略分析有關的參考文獻

求與聯想電腦的營銷策略分析有關的參考文獻
最好幫忙找找文獻綜述

你可以從網上找一些呀!
像這樣的東西網上多的是!

⑦ 聯想電腦的市場環境

不錯 特別是他的售後 聯想的售後是最多的一家 而且兼容 性也要好點

⑧ 聯想的國際市場環境

在國內市場還沒有佔領絕對優勢之際,就開拓國際市場。聯想主流的業務在收購IBM筆記本業務後轉變成幾個方向,其核心的仍然是電腦與手持終端,而後者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手機。
說電腦,只要我們去海龍轉一圈就能夠感覺到電腦市場的競爭是何等的激烈,作為民族品牌的聯想(無論是更名前的舊聯想也好,還是更名後的新聯想)在國際品牌戴爾、三星、索尼、華碩還有國內的方正、清華同方等在內的表現上看似乎並不是很突出。(為了使這篇評論更加具有意義我啟封了閑置已舊的聯想昭陽筆記本電腦,而放棄使用辦公配置的戴爾。)在供大於求的今天,消費者可以選擇的品牌很多,為何要選擇聯想?而放棄配置更高,性價比更好的其他國際品牌?我實在找不出合適的理由來。另外從我了解的情況看,一些知名的公司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在內員工辦公的標配依然找不到聯想的身影,而是我們每天都在罵其不厚道不人性化的戴爾。有人可能要會說,聯想定位是二三級消費市場,那麼試問既然都放棄了一級消費市場,何來的國際品牌一說?說到這里要提到IBM筆記本電腦,被聯想收購之前給人的感覺是大品牌,但收購之後打上了「中國製造」的標簽後,我們不得不反思其質量是否跟以前的IBM一樣好,雖然現在沒有評測機構給出同樣型號IBM不同產地的對比分析,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雖然我們還要購買IBM電腦,這是由於IBM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就是商用電腦。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似乎忽略了,哦,IBM現在實際上是聯想了。這跟從戴爾過來的現任聯想高級總裁的觀點卻很不同,他曾經給媒體這樣說,雖然IBM商標的使用權還有2年沒有到期,但如果用戶喜好聯想,聯想方面會考慮提前把所有的IBM電腦標簽換成Lenovo。這句話說的滴水不漏,請注意幾個如果,請注意這個高鼻樑藍眼睛的傢伙說的「用戶」。我很想知道一旦我自己購買的IBM筆記本被招回要換成Lenovo的標簽之後,這個筆記本本身會不會貶值?

從數據上說,04年收購IBM的個人電腦業務,聯想將付出17.5億美元的成本代價。其中,聯想將為此支付給IBM至少6.5億美元的現金和價值至多6億美元的聯想集團普通股。同時,還將有5億美元的凈負債轉到聯想名下。具體到資金的來源和調度,而在04年的時候聯想有4億美元的現金,但在此次並購時,聯想的股東和投資機構認為全部使用現金完成並購並非最優的方式,因此聯想並購動用的資金包括自有現金和部分來自銀團的美元貸款,使資產負債率達到27%左右,聯想的股東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合理的結構和比例。根據聯想2004-2005中期年報顯示,聯想共有約值31億元的港幣現金,另外還有30億元的港幣銀行授信額度。為了完成此次收購,除去股票外,以6.5億美元現金和5億美元的負債來看,聯想將面臨11.5億美元的現金支出,可以說,為了實現這次收購,聯想已經傾囊所有了。

閱讀全文

與聯想電腦歐盟營銷環境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雅詩蘭黛集團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瀏覽:159
市場營銷的微觀環境有哪些因素 瀏覽:107
蘇州網路營銷建設 瀏覽:678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估算規模 瀏覽:766
電子商務安全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瀏覽:765
電子商務的快遞物流 瀏覽:729
春季活動促銷語 瀏覽:415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