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國際市場定位的因素分析包括

國際市場定位的因素分析包括

發布時間:2021-08-19 01:12:30

市場定位包括哪些方面

1、區域定位:

區域定位是指企業在進行營銷策略時,應當為產品確立要進入的市場區域,即確定該產品是進入國際市場、全國市場,還是在某市場、某地等。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市場,才會使企業的營銷計劃獲取成功。

2、階層定位:

每個社會都包含有許多社會階層,不同的階層有不同的消費特點和消費需求,企業的產品究竟面向什麼階層,是企業在選擇目標市場時應考慮的問題。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對社會上的人進行不同的階層劃分,如按知識分,就有高知階層、中知階層和低知階層。進行階層定位,就是要牢牢把握住某一階層的需求特點,從營銷的各個層面上滿足他們的需求。

3、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是指企業在制定營銷策略時要考慮將產品或勞務銷售給什麼職業的人。將飼料銷售給農民及養殖戶,將文具銷售給學生,這是非常明顯的,而真正能產生營銷效益的往往是那些不明顯的、不易被察覺的定位。在進行市場定位時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及時發現競爭者的視覺盲點,這樣可以在定位領域內獲得巨大的收獲。



4、個性定位:

個性定位是考慮把企業的產品如何銷售給那些具有特殊個性的人。這時,選擇一部分具有相同個性的人作為自己的定位目標,針對他們的愛好實施營銷策略,可以取得最佳的營銷效果。

5、年齡定位:

在制定營銷策略時,企業還要考慮銷售對象的年齡問題。不同年齡段的人,有自己不同的需求特點,只有充分考慮到這些特點,滿足不同消費者要求,才能夠贏得消費者。如對於嬰兒用品,營銷策略應針對母親而制定,因為嬰兒用品多是由母親來實施購買的。

❷ 影響市場定位的基本影響因素有哪些

影響市場定位的主要因素有產品屬性、產品的性價比、產品功能、使用者、產品類別和競爭者。
1.產品屬性
每個產品都有其不同的屬性,企業可以依據產品鮮明的屬性特徵定位。例如,感冒葯「白加黑」的產品屬性特徵是白天服用白色的葯片,晚上服用黑色的葯片,於是企業就將該產品屬性特徵清晰地用在了它的產品名稱即「白加黑」和廣告語「白天吃白片,晚上吃黑片」上。企業通過這種定位有效地將本企業生產的感冒葯與競爭企業的產品加以區別。再如,「七喜」汽水的定位是「非可樂」,強調它是不含咖啡因的飲料,與可樂類飲料不同。
2.產品性價比
產品性價比是一種產品區別於另一種產品的重要特徵,基於產品性價比優勢進行市場定位是一個有效的戰略選擇方式。例如,台灣頂新集團將其方便麵品牌「福滿多」定位為價廉物美的產品將「康師傅」方便麵定位為高品質產品。
3.產品功能
強調產品的獨特的功能會吸引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原因在於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追求獨特功能的產品。例如,手機的拍照功能。於是,許多企業就以其手機強大的拍照功能進行產品定位。
4.使用者
該種定位基礎關注的是使用者的個性特徵和類型。不同的用戶類型對產品有不同的需求,那麼,不同類型的產品應適應不同的用戶。例如,美國米勒啤酒公司曾將其原來唯一的品牌「高生」啤酒定位於「啤酒中的香檳」,吸引了許多不常飲用啤酒的高收入婦女。後來發現,佔30%的狂飲者大約消費了啤酒銷量的80%,於是,該公司在廣告中展示石油工人鑽井成功後狂歡的鏡頭,還有年輕人在沙灘上沖刺後開懷暢飲的鏡頭,塑造了一個「精力充沛的形象」。在廣告中提出「有空就喝米勒」,從而成功佔領啤酒狂飲者市場達10年之久。
5.產品類別
企業也可以根據產品類別的不同(如餐飲類、衛生用品類等)進行產品的市場定位,以突出不同產品種類的差異。產品類別和特定需求直接能夠產生品牌聯想。例如,利用類別定位尋求消費者頭腦中的空隙,如由快餐聯想到麥當勞。
6.競爭者
針對競爭者對手的定位去確立企業產品的市場定位也是一種有效的定位方法。在快餐業,麥當勞與肯德基是一對強勁的競爭對手,針對麥當勞服務標准化的定位特點,肯德基提出了「雞肉烹調專家」的差異定位策略。

❸ 影響國際市場定價的因素有哪些

(1)國際價值或者其轉化形態;

國際價值或者其轉化形態是國際市場價格形成的基礎。商品的國際價值是在國內價值的基礎上,通過同種商品與勞務的國際競爭形成的。國際價值量是由國際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在當今國際市場上,國際市場價格形成的基礎是國際生產價格。國際生產價格是國際價值的轉化形態的,它取決於各國生產成本和各國平均利潤之和。

(2)貨幣價值及其匯率;

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貨幣價值的變動直接影響著價格的運動。因此,國際市場價格的變動,不僅受商品價值的制約,而且還受貨幣價值及其匯率變化的影響。

(3)國際市場供求關系;

國際市場供求關系,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世界各國向國際市場提供的商品總量與國際市場上對它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之間的對比關系。當這種比例關系發生變化時,國際市場價格也隨之發生變化。

(4)國際市場競爭;

國際市場競爭,概括起來有3種:

1,買者之間的競爭,往往導致國際市場價格上漲;

2,賣者之間的競爭,往往導致國際市場價格下降;

3,買者和賣者之間的競爭對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因市場供求狀況和競爭雙方力量對比關系的不同而不同。

(5)國際壟斷;

壟斷對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取決於它們對國際市場的壟斷程度。壟斷程度越高,其控制國際市場價格的能力就越強;壟斷程度越低,競爭越激烈,壟斷控制國際市場價格的能力就越弱。

(6)各國政府的政策措施:

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各國政府普遍加強了對經濟活動的干預。這些干預措施一般直接影響著國內市場價格的形成與變化,進而影響到國際市場價格。

❹ 企業國際化的影響因素分析有哪些

一、技術性貿易壁壘對企業國際化的影響

對於企業來說,初始成本提高了企業的市場進入壁壘,企業為維持市場進入必須預先投入更多的資金,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市場准入,尤其是對那些實力不強又缺乏資金支持的中小企業。

持續成本則包括產品進入市場後不斷發生的長期質量控制的成本、為驗證出口產品符合某項標准所耗費的有關技術支出,以及為進行檢疫造成周轉速度下降以及因此產生的庫存成本和運輸費用的超額支出。這意味著企業在進口國市場的競爭力可能降低,因為企業必須持續不斷地付出更高的邊際成本,對企業競爭力將產生長期的影響。顯然,由於大企業更可能形成規模經濟,隨著規模經濟效應的發揮,效率的改進可以部分抵消成本的增加。因此,面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大企業往往表現出比中小企業更強的適應性。有關研究表明,判斷其產品是否與不同國家的技術法規相符合的程序是非常復雜的,涉及到大量的成本且呈不斷增加的趨勢,其中最為顯著的成本增加就是重復測試與認證。而且,合格評定程序和檢疫措施增加了時間成本,加之在檢驗與認證過程中經常發生故意的延遲,對於那些生命周期較短的產品來說影響極為嚴重。

由此可知,技術性貿易壁壘得以形成的基本經濟學依據是,通過建立不同於出口國的技術法規與標准、合格評定程序或衛生檢疫措施,無論這種不同有其客觀依據抑或是人為形成的,都會迫使出口企業為適應進口國的技術法規與標准增加投資,從而增加分攤到每單位出口商品上的成本,降低在出口市場的競爭力或是因此無法進入。一些研究機構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導致的成本增加進行了研究,如OECD(1999年)的研究初步估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成本約為企業生產成本的 2%~10%,美國商務部的結論是,美國和歐洲對電信設備和信息技術產品的重復測試與認證給企業和消費者帶來的負擔每年超過11億美元。

二、 企業國際化的不同階段對「技術壁壘」的跨越

企業國際化是企業融入世界經濟,在國際范圍內配置產品、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濟行為。人們通常將企業國際化定義為產品出口後的國際行為,但是筆者認為,企業的國際化道路應該從進口/采購資源的那一刻就開始了,而且,對於企業如何跨越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問題的研究也應該從企業國際化的起步階段就研究對策。本文將從內向和外向兩種視角來對企業國際化以及在國際化的不同階段如何跨越「技術壁壘」進行分析。

1、內向國際化階段對「技術壁壘」的跨越

內向國際化是企業組織內部的基本需要促進的國際化,主要包括進口/采購資源、從外國企業那裡取得許可證、在國內與外國企業建立合資經營企業和成為外國企業的全資子公司。企業以國內市場為基礎,引進先進產品、領先技術、管理經驗等「引進來」方式,以此提升企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並獲得持續的發展動力。這種方式不僅降低了企業的風險,同時還使企業得到了豐厚的收益,這其中不僅包括利潤上的,同時還包括技術水平和經營思想方面的,使企業受益匪淺。

但是,企業的風險小了並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了,外向國際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內向國際化只是前期准備,企業在內向國際化階段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准備,那麼在外向國際化階段就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和阻力。因此,企業應該在內向國際化階段就開始重視「技術壁壘」的跨越。單純利用技術的引進和購買來提高自身的水平,是無法得到系統、復雜的先進技術的。因為這些技術掌握在發達國家的少數大公司手中,為了保持其優勢,他們不會泄漏技術秘密。企業可以通過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方式,與外國企業進行合作,利用FDI(國外直接投資)所帶來的技術轉移的溢出效應來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還可以利用外國公司的品牌與營銷渠道,進一步擴張產品的國際市場。這些方法都可以使企業順利地跨越「技術壁壘」。

當然,不可否認,利用FDI跨越技術壁壘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即「以市場換技術」。雙贏的結果需要靠雙方自身的努力去取得,中國企業通過「干中學」等溢出效應,學會如何與國外企業合作與競爭,雙贏的結局可以形成雙方長期共同發展的紐帶,對付動態的技術壁壘。

2、外向國際化階段對「技術壁壘」的跨越

外向國際化是企業對國際競爭特點認識之後尋求國際市場發展空間,主要包括出口產品、頒布給外國公司許可證、在國外與外國企業建立合資企業和在國外建立或收購全資企業。企業以國際市場為目標,以「走出去」為主要戰略,向國際市場提供產品、技術、資金等一攬子生產要素,以實現生產過程的國際化。

內向國際化是企業國際化的基礎,企業在內向國際化的過程中,一方面學到了先進的技術,一方面對國際市場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時佔有了一定的市場份額,這些都為外向國際化做准備;有了這些准備,企業在進入國際市場時有了更強的競爭力,參與市場競爭時也更具有實力。但是,前期充分的准備,並不意味著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時就能夠一帆風順,事實印證了這一點。

從我國加入WTO這幾年的國際貿易中我們清楚地看到,「技術壁壘」不僅沒有因為我國企業水平的提高而不再成為其發展的障礙,相反,「技術壁壘」 也是動態的,它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不斷地改變,而且作為貿易保護的新手段,這一方法有愈演愈烈之勢。我們的比較優勢正在不斷地被削弱,我們的市場份額正在不斷地縮小,面臨的形勢依然很嚴峻。

❺ 國際市場定位的依據是什麼試以某產品為例,說明市場定位的步驟

市場定位依據市場的需求。

基本步驟

(1)明確潛在競爭優勢。

產品定位的第一步是要做到有「自知之明」。企業對自己的產品在成本優勢和產品差別化方面的優勢程度及范圍應當心中有數。例如,企業擁有多少科技人員;投入多少研發資金;獲得多少專利;在哪些方面的研究和應用上處於多大程度的領先;規模經濟達到什麼水平;產品和銷售網的多樣化程度如何。

(2)確定顧客使用的評價標准。

顧客的評價標准有客觀性的和主觀性的,有經驗性的和知識性的,有差異性的和群體性的。企業應確定目標市場的多數顧客購買特定產品的評價標準的傾向性。顧客的評價標準的不同反映了其需求結構的不同。企業應分析自己產品滿足顧客需求的能力及可能性。

(3)確定競爭對手的產品定位。

產品定位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自己產品不同於對手產品之處,因而應該在各個細分市場上將自己的產品同各個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比較分析,最終選定特定產品在特定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企業可將同一產品在A國的細分市場上定位為「技術先進的」,在B國的細分市場上定位為「價格便宜的」,在C國的細分市場上定位為「服務周到的」等。以此來避開競爭對手的優勢,強調自己產品的特長。

(4)宣傳自己的競爭優勢。

從某種意義上講,產品定位並非是對產品本身採取什麼行動,而是要針對潛在顧客的心理採取行動,要將產品定位在潛在顧客的心中。為此要強化產品定位的宣傳攻勢,在消費者心中加強和提高自己的產品的定位。

(5)國際市場定位的因素分析包括擴展閱讀

方法

(一)區域定位

區域定位是指企業在進行營銷策略時,應當為產品確立要進入的市場區域,即確定該產品是進入國際市場、全國市場,還是在某市場、某地等。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市場,才會使企業的營銷計劃獲取成功。

(二)階層定位

每個社會都包含有許多社會階層,不同的階層有不同的消費特點和消費需求,企業的產品究竟面向什麼階層,是企業在選擇目標市場時應考慮的問題。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對社會上的人進行不同的階層劃分,如按知識分,就有高知階層、中知階層和低知階層。進行階層定位,就是要牢牢把握住某一階層的需求特點,從營銷的各個層面上滿足他們的需求。

(三)職業定位

職業定位是指企業在制定營銷策略時要考慮將產品或勞務銷售給什麼職業的人。將飼料銷售給農民及養殖戶,將文具銷售給學生,這是非常明顯的,而真正能產生營銷效益的往往是那些不明顯的、不易被察覺的定位。在進行市場定位時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及時發現競爭者的視覺盲點,這樣可以在定位領域內獲得巨大的收獲。

(四)個性定位

個性定位是考慮把企業的產品如何銷售給那些具有特殊個性的人。這時,選擇一部分具有相同個性的人作為自己的定位目標,針對他們的愛好實施營銷策略,可以取得最佳的營銷效果。

(五)年齡定位

在制定營銷策略時,企業還要考慮銷售對象的年齡問題。不同年齡段的人,有自己不同的需求特點,只有充分考慮到這些特點,滿足不同消費者要求,才能夠贏得消費者。如對於嬰兒用品,營銷策略應針對母親而制定,因為嬰兒用品多是由母親來實施購買的。

❻ 分析影響公司進入國際市場的因素

(1)一間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並不簡單,它必須考慮各種因素,從外部因素來考慮,影響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主要有。

1、市場因素。把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投入到國外,就要考慮國外的市場是否接納本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以及國外同行的競爭情況。

2、環境因素。包括了政治、經濟、地理環境,國外的政府對企業的各種有關法規和政策。

3、生產因素。在國外辦企業,必然會涉及到生產成本這一問題,國外市場的生產成本的高低決定了企業的投資方式。

4、本國的外部因素。企業所在國的國家政策對企業是否發展國際市場有很大的影響,而且要考慮本國同行企業的競爭力和規模,決定企業是否具備走進國際市場的能力。

(2)影響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方式的因素
http://www2.zzu.e.cn/classware/zlgl/d6z/lz5.htm

❼ 市場定位分析什麼是市場定位

目標市場范圍確定抄後,企襲業就要在目標市場上進行定位了。市場定位是指企業全面地了解、分析競爭者在目標市場上的位置後,確定自己的產品如何接近顧客的營銷活動。市場定位(Market Positioning)是 70年代由美國學都阿爾·賴斯提出的一個重要營銷學概念。所謂市場定位就是企業根據目標市場上同類產品競爭狀況,針對顧客對該類產品某些特徵或屬性的重視程度,為本企業產品塑造強有力的、與眾不同的鮮明個性,並將其形象生動地傳遞給顧客,求得顧客認同。市場定位的實質是使本企業與其他企業嚴格區分開來,使顧客明顯感覺和認識到這種差別,從而在顧客心目中佔有特殊的位置。

❽ 進口貿易國際市場調研包括哪幾個方面(5分

一個企業要想進入某一新市場,往往要求國際市場調研人員提供與此有關的一切信息——該國的政治局勢、法律制度、文化屬性、地理環境、市場特徵、經濟水平等。

1、經濟發展信息

這是企業確定國際市場發展方向和目標的重要依據。包括經濟環境特徵、經濟增長速度、通貨膨脹率、工商業周期趨勢等一般信息和與之相關的價格、稅收、外貿等方面政策的資料。

2、社會或政治氣候信息

社會或政治氣候信息包括影響企業海外業務經營的種種非經濟性環境條件的一般信息,如:法律體系、語言文字、政治穩定性、社會風俗習慣、有關文化方式、宗教和道德背景等。

3、市場條件信息

市場條件信息包括有關國家市場結構與容量、交通運輸條件等。還包括對本部門產品的獲利能力分析、主要進出口國的需求總量、某商品進出口量在其國內消費或生產的比重等。

4、市場競爭者的信息

競爭者包括國內、當地及第三國的競爭者。調查的信息一般有市場競爭結構和壟斷程度;主要競爭對手企業的佔有率;當地供貨商利用政治影響提高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可能性等。

5、科技發展的信息

科學技術的發展對實現企業長期目標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應當經常注意和搜集對本企業有用的、別人已經取得的科技成果或發明專利方面的詳細信息資料。

舉例說明——國際貿易商品進出口的國際市場調研

從國際貿易商品進出口角度看,國際市場調研主要包括:國際市場環境調研、國際市場商品情況調研、國際市場營銷情況調研、國外客戶情況調研等。

1、國際市場環境調研

企業開展國際商務進行商品進出口,如同軍隊作戰首先需分析地形,了解作戰環境一樣,需先了解商務市場環境,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企業對國際市場環境調研的主要內容為:

1)國外經濟環境。包括一國的經濟結構,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前景、就業、收入分配等。

2)國外政治和法律環境。包括政府結構的重要經濟政策、 政府對貿易實行的鼓勵、限制措施、特別有關外貿方面的法律法規,如關稅、配額、國內稅收、外匯限制、衛生檢疫、安全條例等。

3)國外文化環境。包括使用的語言、教育水平、宗教、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等。

4)其他。包括國外人口、交通、地理等情況。

2、國際市場商品情況調研

企業要把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或從市場進口產品,除需了解國外市場環境外,還需了解國外商品市場情況,主要有:

1)國外市場商品的供給情況。包括商品供應的渠道、來源,國外生產廠家、生產能力、數量及庫存情況等。

2)國外市場商品需求情況。包括國外市場對商品需求的品種、 數量、質量要求等。

3)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情況。包括國際市場商品的價格、價格與供求變動的關系等。

3、國際市場營銷情況調研

國際市場營銷情況調研是對國際市場營銷組合情況的調研,除上述已經提到的商品及價格外,一般還應包括:

1)商品銷售渠道。包括銷售網落設立、批零商的經營能力、經營利潤、消費者對他們的印象、售後服務等。

2)廣告宣傳。包括消費者購買動機、廣告內容、廣告時間、方式、效果等。

3)競爭分析。包括競爭者產品質量、價格、政策、廣告、分配路線、佔有率等。

4、國外客戶情況調研

每個商品都有自己的銷售(進貨)渠道。銷售(進貨)渠道是由不同客戶所組成的。企業進出口商品必須選擇合適的銷售(進貨)渠道與客戶,作好國外客戶的調查研究。一般說來,商務企業對國外客戶的調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客戶政治情況。主要了解客戶的政治背景、與政界的關系、公司企業負責人參加的黨派及對我國的政治態度;

2)客戶資信情況。包括客戶擁有的資本和信譽兩個方面。資本指企業的注冊資本、實有資本、公積金、其他財產以及資產負債等情況。信譽指企業的經營作風;

3)客戶經營業務范圍。主要指客戶的公司企業經營的商品及其品種;

4)客戶公司、企業業務。指客戶的公司企業是中間商還是使用戶或專營商或兼營商等;

5)客戶經營能力。指客戶業務活動能力、資金融通能力、貿易關系、經營方式和銷售渠道等。

(8)國際市場定位的因素分析包括擴展閱讀

國際市場調研是復雜細致的工作,須有嚴格、科學的程序和方法。

企業對國際市場調研獲取的資料,按其取得的途徑不同,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通過自己親自觀察、詢問、登記取得的,稱為原始資料。另一類是別人搜集到的,調查者根據自己研究的需要,將其取來為己所用,稱為二手資料。人們又把它分為案頭調研法和實地調研法。

1、案頭調研法

案頭調研法就是第二手資料調研或文獻調研,它是以在室內查閱的方式搜集與研究項目有關資料的過程。第二手資料的信息來源渠道很多,如企業內部有關資料、本國或外國政府及研究機構的資料、國際組織出版的國際市場資料、國際商會和行業協會提供的資料等等。

2、實地調研法

實地調研法是國際市場調研人員採用實際調研的方式直接到國際市場上搜集情報信息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搜集到的資料,就是第一手資料,也稱為原始資料。實地調研常用的調研方法有三種:詢問法、觀察法和實驗法。

比如,企業進行國外市場環境、商品及營銷情況調查,一般可通過下列渠道、方法進行:

派出國推銷小組深入國外市場以銷售、問卷、談話等形式進行調查(一手資料); 通過各種媒體(報刊、雜志、新聞廣播、計算機資料庫等)尋找信息資料(二手資料); 委託國外駐華或我駐外商務機構進行調查。

通過以上調查,企業基本上可以解決應選擇哪個國家或地區為自己的目標市場、企業應該出口(進口)哪些產品以及以什麼樣的價格或方法進出口。

❾ 市場分析部分包括什麼內容

市場分析是對市場規模、位置、性質、特點、市場容量及吸引范圍等調查資料所進行的經濟分析,EMBA、CEO必讀12篇及MBA等主流商業管理教育均對市場分析方法及其步驟有所介紹。市場分析按其內容可分為市場需求預測分析、市場需求層次和各類地區市場需求量分析、估計產品生命周期及可銷售時間。
市場分析的主要內容有:
(一)商品分類銷售實際分析;
(二)地區類別市場動態分析;
(三)新產品市場銷售分析;
(四)消費者購買類型銷售分析;
(五)銷售費用分析。

❿ 市場分析包括哪些內容

市場分析的內容包括:

1、市場供給分析及市場供給預測:包括現在資產行業市場供給量估計量和預測未來資產行業市場的供給能力。

2、市場需求分析及資產行業市場需求預測:包括現在資產行業市場需求量估計和預測資產行業未來市場容量及產品競爭能力。通常採用調查分析法、統計分析法和相關分析預測法。

3、市場需求層次和各類地區市場需求量分析:即根據各市場特點、人口分布、經濟收入、消費習慣、行政區劃、暢銷牌號、生產性消費等,確定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及用戶的需要量以及運輸和銷售費用。

4、市場競爭格局:包括市場主要競爭主體分析,各競爭主體在市場上的地位,以及行業採取的主要競爭手段等。

5、估計資產行業產品生命周期及可銷售時間:即預測市場需要的時間,使生產及分配等活動與市場需要量作最適當的配合。通過市場分析可確定產品的未來需求量、品種及持續時間;產品銷路及競爭能力;產品規格品種變化及更新;產品需求量的地區分布等。

(10)國際市場定位的因素分析包括擴展閱讀:

一、市場分析採用的方法:

1、系統分析法:市場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組合的系統,既有營銷要素的結合,又有營銷過程的聯系,還有營銷環境的影響。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進行市場分析,可以使研究者從企業整體上考慮營業經營發展戰略,用聯系的、全面的和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市場的各種現象,並預見發展趨勢,從而做出正確的營銷決策。

2、比較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是把兩個或兩類事物的市場資料相比較,從而確定它們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的邏輯方法。對一個事物是不能孤立地去認識的,只有把它與其他事物聯系起來加以考察,通過比較分析,才能在眾多的屬性中找出本質的屬性。

3、結構分析法:在市場分析中,通過市場調查資料,分析某現象的結構及其各組成部分的功能,進而認識這一現象本質的方法,稱為結構分析法。

4、演繹分析法:演繹分析法就是把市場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方面、因素,形成分類資料,並通過對這些分類資料的研究分別把握特徵和本質然後將這些通過分類研究得到的認識聯結起來,形成對市場整體認識的邏輯方法。

5、案例分析法:所謂案例分析,就是以典型企業的營銷成果作為例證,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市場分析的理論是從企業的營銷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般規律,它來源於實踐,又高於實踐,用它指導企業的營銷活動,能夠取得更大的經濟效果。

6、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法:任何市場營銷活動,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進行市場分析,必須進行定性分析,以確定問題的性質;也必須進行定量分析,以確定市場活動中各方面的數量關系,只有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做到不僅問題的性質看的准,又能使市場經濟活動數量化,從而更加具體和精確。

7、宏觀與微觀分析結合法:市場情況是國民經濟的綜合反映,要了解市場活動的全貌及其發展方向,不但要從企業的角度去考察,還需從宏觀上了解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這就要求必須把宏觀分析和微觀分析結合起來以保證市場分析的客觀性、爭取正確性。

8、物與人的分析結合法:市場分析的研究對象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企業市場營銷活動及其規律。作為企業營銷的對象是人。因此,要想把這些物送到所需要的人手中,就需要既分析物的運動規律,又分析人的不同需求。以便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保證產品銷售的暢通。

9、直接資料法:直接資料法是指直接運用已有的本企業銷售統計資料與同行業銷售統計資料進行比較或者直接運用行業地區市場的銷售統計資料同整個社會地區市場銷售統計資料進行比較。通過分析市場佔有率的變化,尋找目標市場。

二、市場分析的層次:

1、宏觀經濟分析。指的是分析一般經濟環境及影響未來供需平衡的因素,如產業范圍、經濟增長率、產業政策及發展方向、行業設施利用率、貨幣匯率及利率、稅收政策與稅率、政府體制結構與政治環境、關稅政策與進出口限制、人工成本、通貨膨脹、消費價格指數、訂購狀況等因素。

2、中觀經濟分析。它集中於研究特定的工業部門,並且在這個層次,很多信息都可以從國家的中央統計部門和工業機構中獲得。它們有關於營利性、技術發展的勞動成本、間接成本、資本利用、訂購狀況、能源消耗等具體信息。

這個層次主要包括以下信息,供求分析、行業效率、行業增長狀態、行業生產與庫存量、市場供應結構、供應商的數量與分布等。

3、微觀經濟分析。它集中於評估個別產業供應和產品的優勢與劣勢,如供應商財務審計、組織架構、質量體系與水平、產品開發能力、工藝水平、生產能力與產量、交貨周期及准時率、服務質量、成本結構與價格水平,以及作為供應商認證程序一部分的質量審計等。它的目標是對於供應商的特定能力和其長期市場地位進行透徹地理解。

閱讀全文

與國際市場定位的因素分析包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的稅種 瀏覽:151
七月兒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03
給班級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9
2016團委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2
2013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瀏覽:984
市場營銷商品定價案例 瀏覽:300
市場營銷圖片大全會徽 瀏覽:450
應急培訓方案計劃表 瀏覽:118
遼寧眾贏電子商務是真的嗎 瀏覽:195
產品培訓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78
重視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132
國際電子商務示範法最新版 瀏覽:543
淺談電子商務對東莞企業的影響 瀏覽:727
消防培訓演練實施方案 瀏覽:976
銀行合規制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9
電子商務投資協議 瀏覽:789
315策劃活動方案 瀏覽:420
河南星光電子商務 瀏覽:855
市場營銷學知到測試答案 瀏覽:420
學市場營銷的可以找什麼工作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