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關於旅遊營銷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關於旅遊營銷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發布時間:2021-08-14 13:45:59

A. 中國旅遊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旅遊業,國際上稱為旅遊產業,是憑借旅遊資源和設施,專門或者主要從事招徠、接待遊客、為其提供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文娛等六個環節的綜合性行業。旅遊業務要有三部分構成:旅遊業、交通客運業和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業。這三部分是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國內旅遊市場穩步增長

根據中國文旅部統計數據顯示,2010-2019年,國內旅遊市場持續平穩增長;2017年國內旅遊人數首次突破50億人次,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突破60億人次,達到60.06億人次,較2018年同比增長8.43%。

——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B. 國內外營銷策略研究現狀是什麼

面對越來越多大企業的「搶逼圍」,中小企業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劣勢。技術力量不如人,資金不夠一個零頭,人才更是弱項,中小企業究竟憑什麼跟大企業競爭?中小企業的獨特競爭優勢究竟何在?筆者認為,相對大企業來說,中小企業應以零距離營銷方式快速獲取競爭優勢。

零距離營銷,就是中小企業要利用對消費者的近距離接觸,以變化和速度來求先求勝。可以說主動求變、速度制勝是「零距離營銷」的精髓。發揮中小企業優勢從產品銷售各環節來說,應在產品、價格、渠道和促銷策略中突出四個「最」字。

最能滿足目標顧客需求的產品

與消費者「親密接觸」的中小企業,無疑擁有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先天優勢,但僅僅將注意力停留在顧客對現有產品的顯性需求上則未免目光太短淺。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最佳的選擇不是去追逐現有需求最暢銷的產品,而是應該集中精力在目前沒有得到充分滿足的「隱性」需求,追蹤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作為自己產品定位的基礎。最有效的方法包括:

市場補缺。消費者的有些需求由於需求量不大被忽視,或者是潮流改變帶來的新需求,大公司沒有介入。中小企業在經過評估後如果認為可以贏利,則可以採取市場補缺的策略開發針對性產品進入市場。

需求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處於隨時變化中,消費者本人也無法清晰地意識到全部的潛在需求。而作為旁觀者的中小企業,可以根據自己比較客觀的了解去提出能滿足消費者潛在需求的產品概念,然後採取調查、訪談等方式到消費者中去徵求意見。消費者朦朧的需求會受具體產品的激發而明確化,廠商就可以將這些明確化的需求作為自己開發產品的出發點。這就是需求挖掘的方法。

個性化定製。當今社會,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要求日益上升,而這部分追求個性的消費群體往往正是20

C. 國內外旅遊營銷發展狀況

我國改革開放後,伴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鄉居民普遍開始關注和重視自己的生活質量,於是度假、休閑等旅遊需求急劇增加,國內旅遊的發展如火如荼。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加深入發展,新世紀的中國旅遊業開始從新的經濟增長點邁向新的支柱產業,從世界旅遊大國邁向世界旅遊強國。中國旅遊業正處於蓬勃興旺時期,近年來取得了輝煌成就,中國旅遊業已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時代。各地的旅遊開發也蔚為壯觀,旅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它們紛紛展示自己的優勢,加大宣傳力度,極力吸引遊客,形成了激烈的旅遊市場營銷競爭,面臨這種現象,研究旅遊市場營銷十分必要。

一、我國旅遊市場發展概況

旅遊業正在發展為世界上最大和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中國旅遊市場在21世紀將進一步擴大,其不斷發展的有利條件有:中國豐富的旅遊資源不斷得到開發;旅遊產品結構不斷完善;旅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旅遊的大環境逐漸優化,這些都為中國旅遊市場的擴大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入境旅遊市場:入境旅遊市場將會繼續擴大,亞洲是中國的最大客源市場,隨著東南亞金融危機的過去,東南亞、日本的經濟復甦,亞洲客源肯定有較大的發展;歐美遠程客源國來華人數都在不斷增長,在中國國際旅遊市場上,來自歐美的遊客只是一個全球的平均水平,歐美來華旅遊的潛力顯然很大。出境旅遊市場:中國對出境旅遊的政策是「適度發展」,但中國出境旅遊的發展速度很快,自2000年因私出境的人數首次超過了因公出境人數。隨著一批高收入者的隊伍不斷擴大,中國的出境旅遊將有一個大的發展,出境的目的地也將由目前的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及近鄰國家擴展到歐美發達國家。國內旅遊市場:20世紀90年代國內旅遊出遊人數平均每年以18.5%的增長速度發展,城鎮居民和農民的出遊率不斷上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比重的增大,節假日的延長,閑暇時間的增多,必然會極大的促進國內旅遊的發展。假日旅遊的火爆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發達國家發展旅遊業的經驗表明,在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以後,旅遊的大眾化、普遍化便開始迅猛發展,我國已經接近於這一臨界值,說明我國的大眾旅遊時代很快就要到來。按國際慣例,國際旅遊收入與國內收入的比例為1:8或1:9,,我國目前僅達到了1:2.35,潛力很大。中國的國際旅遊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入境過夜旅遊人數只及法國的一半,國際旅遊收入還不到美國的1/5。由此可見,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潛力巨大。

中國的市場正處於轉型階段,與西方成熟市場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而中國旅遊業同樣在承受著經濟轉型的洗禮,於是在旅遊市場營銷方面必然經歷一個由市場初級階段向市場高級階段轉化的過程。雖然整個旅遊行業的營銷意識普遍不強,營銷能力不高,甚至有些地方還沒有旅遊營銷意識,有些地方因為政府行為因素造成體制問題、資金問題、利益問題大於營銷問題等現象的存在,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隨著中國加入WTO,國際先進理念和成功的運作經驗也隨著一片「狼來了」的驚呼聲進入了中國,這些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將被有識之士通過與中國特色的有效「對接」,合理運用到我國的市場實踐當中,從而有效促進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作為世界旅遊資源第一國,又擁有著世界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並且2020年將成為世界最大目的地國。在這種供需雙向互動下,中國的旅遊業前景輝煌。

1、旅遊消費需求總量迅速增大。據統計2001年我國國內旅遊者為7.84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為3522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次數將達到19.82億人次,大致相當於每個國民一年出遊1.5次,國內旅遊收入將達到30436.6億元,相當於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8.7%左右,僅國內旅遊的貢獻就足以確立旅遊業的支柱產業地位。

2、國民的非工作時間更長,旅遊休閑的機會更多。我國的「十五」規劃綱要已經明確規定:在「十五」期間將推行職工帶薪休假制度,合理調整居民的非工作時間將增至3-4周,這就意味著國民的非工作時間將增至130-140天,閑暇時間的增多勢必為國民創造更多的出遊機會。20年後,工薪階層一年出遊2——3次將成為尋常之事。

3、國民出遊的空間范圍進一步擴大,出境旅遊將成為國民的重要旅遊活動。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我國的出境旅遊將躍居世界第四位,年出境人數將達到1億人次。隨著消費出境旅遊將從目前的邊境、港澳、毗鄰國家等近距離的出境旅遊逐漸向中遠程的洲際旅遊轉變,由目前的觀光旅遊逐漸向休閑度假旅遊發展。

4、旅遊消費漸趨理性化、個性化。「半軍事化、拉練式、追求看最多景點的觀光旅遊」逐漸轉向「追求舒適靜謐」為主要目的的休閑度假旅遊和「體現個性審美」的民俗文化、生態環保、體育健身等特色旅遊。出遊方式也將從目前「隨團出遊」逐漸轉向自行組織、自駕私家車的「自助旅遊」。

跨入新世紀,旅遊業正逐步由資源時代進入一個財智新時代。傳統旅遊時代對旅遊業的投入是以資源、資金、設備為主,有形資產起決定性作用;而新經濟時代的現代旅遊業,營銷、知識、智力、管理、創新等無形資產的投入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著市場競爭的勝負。因而旅遊業也被形象地稱為「點子」產業、「注意力」產業和「創新」產業,旅遊資源深層次的開發、旅遊市場的有效推廣和旅遊產業高效率的運營都離不開市場營銷。顯然,旅遊市場營銷,在未來的旅遊事業發展進程當中,將會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D. 淺談旅遊市場營銷現狀分析以及都存在什麼問題

我國旅遊市場營銷現狀分析及存在問題

3.1 旅遊產品深度開發不夠
目前,國內大多數旅遊產品老化、單一,缺乏較強的吸引力,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產品結構不合理。現代旅遊產品包括觀光旅遊、度假旅遊和特種旅遊三大產品結構。國內旅遊業迄今為止還是以觀光旅遊為主,可是在激烈的旅遊市場競爭中,只靠一條腿是站不住的。二是旅遊產品質量存在問題。旅遊產品質量可分為普品、精品、特品和絕品四大類,國內的旅遊產品可以說是普品比較多,特品、絕品有一些,而精品更少一些。三是產品的升級換代速度慢。總的來說,國內旅遊產品,創新不夠,多年一貫制沒有新鮮感。四是旅遊產品的參與性不強,給遊客帶來的體驗比較少。五是旅遊產品開發無序,喜歡盲目從眾跟風,一哄而上,投入產出水平低下。[來3.2 旅遊信息傳遞渠道不健全
受制於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及居民消費收入等因素的制約,在我國還有絕大部分地區的旅遊消費者難以得到具體的旅遊綜合資訊服務和市場預測性信息,特別是與目的地旅遊相關的交通、飲食住宿、旅遊客流等信息的傳遞速度滯後,使旅遊客流的區域不平衡性加大,加劇了旅遊特別是節假日旅遊無序性的產生,並間接影響到熱點線路的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
3.3 信息傳遞科技含量低,營銷手段落後
網路技術具有高效、 快捷、 信息量大的特點,歐美許多大旅遊企業在八、 九十年代就廣泛將網路技術用於市場營銷。但到目前,我國大多數旅行社還是利用電話、 傳真進行日常工作。手段上的落後影響了高質量的旅遊營銷策略,會制約旅遊業的規范化、 智能化、 信息化和全球一體化 http://www.bfblw.com/lw.asp?ID=14的發展趨勢。這與日益發展的各國旅遊業相距甚遠,加大了我國旅遊市場營銷與世界各國旅遊市場營銷的差距。
傳統旅遊中旅遊業的投入是以資源、資金、設備為主,是「物」起決定性作用。而現代旅遊業則以營銷、管理、知識、智力為主,根據市場狀況和旅遊消費需求進行策劃、組織、創新、反饋、控制,以提供高效的產品和服務。旅遊市場營銷需要不斷拓展業務空間和業務范圍,推廣高效運營,使遊客滿意,心情愉悅,使企業獲利,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旅遊市場營銷非常注重管理與協調,特別是旅遊文化服務理念的管理與協調,旅遊資源的管理與協調,遊客與旅遊從業人員的管理與協調。

E. 求「 旅遊景區營銷渠道建設與管理研究」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旅遊景區營銷渠道建設與管理研究
你是寫文獻綜述吧
Q我幫寫

F. 國內外旅遊網系統的研究狀況

對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幾點思考——以秦皇島為例摘要]旅遊業是秦皇島市的最具活力的、重要的支柱產業。近20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迅猛發展,文化在旅遊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可以說旅遊業越具有文化內涵,就越有內動力和競爭力。因此,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是實現秦皇島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有效途徑之一。秦皇島文化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大力發展文化旅遊也是實現秦皇島市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關鍵詞]秦皇島;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文化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顯現。文化不僅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而且對促進經濟增長,增強綜合競爭能力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尤其是近幾年來,文化和旅遊資源整合,促進了文化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從而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文化旅遊現已成為國內外最受歡迎的旅遊方式之一。可以說文化是旅遊業的靈魂,發展文化旅遊是現代旅遊業的發展趨勢。一、大力發展文化旅遊是秦皇島市旅遊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旅遊分為文化旅遊和生態旅遊兩大類。文化旅遊以內涵豐富的文化資源吸引顧客,生態旅遊以秀美的自然風光吸引顧客。例如桂林山水、杭州西湖、西藏雪域高原等是典型的生態旅遊資源。北京故宮、長城、明十三陵、河南少林武術、山西平遙古城等是典型的文化旅遊資源。而就河北省秦皇島市而言,既有典型的生態旅遊資源,也有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秦皇島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跡眾多,山、海、關、城、湖、林、洞、泉,種類齊全,各具特色,交相輝映,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藍天與綠地相映,碧海與金沙成趣,素有「京津後花園」之美譽。境內有五百餘華里長城,古老神秘、雄偉神奇,山海關暨老龍頭長城濃縮了萬里長城各種建築的精華,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北戴河海濱經過一百多年的開發和建設,已經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度假勝地,並與南戴河、黃金海岸旅遊區連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海濱黃金旅遊線」。近年來秦皇島市生態旅遊資源發展較快,也取得了很高的經濟社會效益。而文化旅遊資源開發不足,效益微乎其微,文化資源很多沒有被開發為旅遊產品。因此,憑借豐富的文化資源發展文化旅遊是實現秦皇島市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二、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的途徑毫無疑問,秦皇島文化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既有數量的優勢,又有品位的優勢,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具備較好的基礎和條件。但是有些文化旅遊資源,旅遊吸引力不足。那麼如何將歷史文化的潛在價值轉化成現實的旅遊產業,是文化旅遊資源開發過程中的關鍵問題。秦皇島市之所以文化旅遊資源開發不夠,並非對文化旅遊不重視、不積極,而是沒有找到合適的發展路徑,不知所措,不得其法。借鑒文化旅遊發達地區的經驗及學者的探索,筆者認為,發展文化旅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妥善處理文化旅遊與文化基礎研究的關系,使文化基礎研究為文化旅遊提供學術支持,並提升景區文化品位。文化旅遊離不開文化基礎研究,離開了文化基礎研究,文化旅遊就缺乏學術支持,無法定位,也缺少文化品位。遊客進行文化旅遊,一方面是為了欣賞優美的景色,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弄清景區諸景物的歷史源流及各種價值。缺少文化基礎研究,對景區的解說就蒼白無力,難以滿足遊客這方面的需要,從而減弱對遊客的吸引力。秦皇島的歷史文化資源得天獨厚,尤其是燕趙文化、孤竹文化、秦皇文化、長城文化、葡萄酒文化等。但缺乏專業性的學術團隊,地方基礎研究水平不高,缺乏大部頭的、研究深入的學術著作,在全國缺乏影響,對外缺乏吸引力,以致很少舉行全國性的歷史文化學術會議。因此,搞文化旅遊,需要文化基礎研究為其提供堅實的文化基礎。具體說來,應組織歷史、哲學、宗教、文學等多學科的專家,到景區進行專題調研、考察,弄清景區諸景的歷史源流和各種價值,幫助景區完善修改解說詞;還應請有關專家學者開展講座,不斷提高導游和講解員的素質。利用文化基礎研究促進文化旅遊,又利用文化旅遊資助文化基礎研究,使二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發展。第二,妥善處理文化旅遊與文化產品研發的關系,藉以使景區增加文化氣息,提升文化品位。文化產品的研發也可以說是文化創作。文化旅遊的基本資源是文物古建、歷史遺跡,以及文化創作的產品。文化旅遊景區往往還發售各種紀念品及書畫、光碟等,他們更是文化創

閱讀全文

與關於旅遊營銷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文明創建宣傳策劃方案 瀏覽:25
關於香飄飄的市場營銷 瀏覽:431
送科技下鄉技術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512
愛特思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58 瀏覽:989
市場營銷長期職業計劃 瀏覽:380
幼兒教師法制培訓方案 瀏覽:704
首都航空市場營銷面試 瀏覽:429
原料電子商務 瀏覽:93
市場營銷的短期行為 瀏覽:336
杭州禾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36
38節花店促銷活動 瀏覽:307
16春電子商務作業1 瀏覽:777
我國農業電子商務的模式 瀏覽:906
促銷活動道具 瀏覽:494
華為公司市場營銷戰略研究 瀏覽:967
企業校園宣講會方案策劃書 瀏覽:347
團隊聚會游戲策劃方案 瀏覽:507
運營市場營銷的區別與聯系 瀏覽:359
市場營銷就業前景怎麼樣 瀏覽:24
企業國際市場營銷策略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