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策劃 > 新產品開發市場調查案例

新產品開發市場調查案例

發布時間:2021-08-13 23:18:10

① 新產品開發前,如何進行市場調查、需求分析

市場調研。雖來然問題提出源來了,但有多大的市場空間?企業必須通過市場調研來回答這些問題。企業是以市場調研為導向的營利性組織,產品開發也必須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市場的調研來發解市場的需求,只能大致估計,因而存在比較大的市場風險。市場調研的依據是問題,有時市場調研難,是因為對問題的分析不夠細,因此要回頭去進一步細化問題。

產品計劃。在已經確定的產品概念基礎上要具體確定產品開發的各項經濟指標,技術性能,以及各種參數,包括產品開發的投資分析;產品的各項技術指標;產品開發的方式和方法等等。如果產品計劃難以編制,各種指標不能確定,就應該重新界定產品概念

樣機試制。按照一定的技術模式實現產品的具體化或樣品化的過程,包括產品試制的工藝准備、樣品試制和小批量試制等幾個方面的工作。樣機試制是對產品概念和產品計劃可行性的檢驗,確保樣機和產品概念和產品計劃的一致性。如果出現偏差,就應該修改產品計劃,甚至修改產品概念。

51調查,讓調查更簡單方便!

② 新產品開發的關鍵是市場調查嗎

是的,叫新產品上市研究

③ 新產品市場調研

我在生活中很復少用到制有精確稱量的儀器,我也是做調研的,你的這種問題設置有待進一步思考,既然你們公司想開始研究這個,那麼前期的調研工作非常重要;個人覺得這種產品不是大家生活中所關心的,所以,覺得你公司假如要生產這種產品的話,風險很大。調研的關鍵是研究人們的需求,產品是其次,人們如覺得不需要,那麼你那產品再好,也不會有市場。現實中有這樣的例子。在這里就不多列舉了。

④ 想要開發新客戶怎麼做市場調查

首先是市場摸底,了解是否有需求,然後就是開發和投放新產品。新產品需要從企業、市場和技術三個角度去定義。對企業來說,第一次上市的產品是新產品,對市場來說,第一次出現的是新產品,從技術面說,有新功能的是新產品。新品上市前通過市場調查中最需要了解的是產品功能接受度、消費者可接受價格、產品好用性、有效的推廣渠道和產品營銷方法和效果。景冉雲調研平台匯集了上百套專業的市場調研方案,並且擁有5萬多各行各業不同層級的樣本志願者,幫助您准確、可靠、高效的獲得最專業的答案!

希望答案對您有幫助:)

⑤ (本題滿分12分)某企業生產 產品,擬開發新產品 ,根據市場調查與預測, 產品的利潤與投資額關系成正

解:(1) A 產品的利潤 萬元.……12分

⑥ 因為市場調查做得好而成功的例子舉一個就行

吉利公司市場調查的成功案例
男人長鬍子,因而要刮鬍子;女人不長鬍子,自然也就不必刮鬍子。然而,美國的吉利公司卻把「刮鬍刀」推銷給女人,居然大獲成功。
吉利公司創建於1901年,其產品因使男人刮鬍子變得方便、舒適、安全而大受歡迎。進入20世紀70年代,吉利公司的銷售額已達20億美元,成為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然而吉利公司的領導者並不以此滿足,而是想方設法繼續拓展市場,爭取更多用戶。就在1974年,公司提出了面向婦女的專用「刮毛刀」。
這一決策看似荒謬,卻是建立在堅實可靠的 的基礎之上的。
吉利公司先用一年的時間進行了周密的市場調查,發現在美國30歲以上的婦女中,有65%的人為保持美好形象,要定期刮除腿毛和腋毛。這些婦女之中,除使用電動刮鬍刀和脫毛劑之外,主要靠購買各種男用刮鬍刀來滿足此項需要,一年在這方面的花費高達7500萬美元。相比之下,美國婦女一年花在眉筆和眼影上的錢僅有6300萬美元,染發劑5500萬美元。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極有潛力的市場。
根據 結果,吉利公司精心設計了新產品,它的刀頭部分和男用刮鬍刀並無兩樣,採用一次性使用的雙層刀片,但是刀架則選用了色彩鮮艷的塑料,並將握柄改為弧形以利於婦女使用,握柄上還印壓了一朵雛菊圖案。這樣一來,新產品立即顯示了女性的特點。
為了使雛菊刮毛刀迅速佔領市場,吉利公司還擬定幾種不同的「定位觀念」到消費者之中徵求意見。這些定位觀念包括:突出刮毛刀的「雙刀刮毛」;突出其創造性的「完全適合女性需求」;強調價格的「不到50美分」;以及表明產品使用安全的「不傷玉腿」等等。
最後,公司根據多數婦女的意見,選擇了「不傷玉腿」作為推銷時突出的重點,刊登廣告進行刻意宣傳。結果,雛菊刮毛刀一炮打響,迅速暢銷全球。
這個案例說明,市場調查研究是經營決策的前提,只有充分認識市場,了解市場需求,對市場做出科學的分析判斷,決策才具有針對性,從而拓展市場,使企業興旺發達。

⑦ 怎樣做一個新產品的市場調查

一、消費者分析

內容 關鍵問題

基本假設 消費者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消費者的需求偏好是什麼?

顧客選擇 企業將以哪種消費者作為主要對象?

哪些消費者是企業的獲利來源?

差別 企業獨特的價值理念是什麼?

為什麼消費者要購買我們的產品?

怎樣讓消費者相信我們的產品與眾不同?

盈利方式 消費者為我們的產品願意付出多少的成本?

消費者定義:

1、他們是怎樣一群人?

·普通家庭--------講究實惠,口感以及品質

·機關團體--------講究品牌知名度,價格和折扣

·婚宴群體--------喜慶,實惠,有一定知名度,體面

·酒店散客--------在店內有限的品牌之間選擇,看重知名度和促銷品

·他們的收入比較穩定,人群分布於社會的各個階層。

2、他們怎麼看待這種產品?為什麼要買?

·過年過節,喝兩杯;

·客人來了,喝兩杯;

·朋友聚會,無酒不歡;

·白酒是傳統的東西,許多時候是不可替代的;

·送禮佳品;

·別人都說這酒好;

3、對他們來說,影響購買的因素有哪些?核心因素是什麼?為什麼?

·酒友推薦;

·自我鑒別;街上商場、超市都有賣;

·價格實惠;

·包裝吸引;

·酒質口感;

·廣告促銷;

影響購買的決定性因素:

·價格是促成消費者購買的第一因素。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包裝和促銷品成為購買的第一因素。

·對於質量,消費者認識比較模糊,但消費者對酒精度和口感十分敏感。

·歸結到品牌上來,那麼品牌是決定購買的第一因素;但在白酒行業這幾年的市場運作中,消費者已經對一些大品牌衍生的小產品失去信心。

4、探討消費者對這個產品的判斷方法與標准。

市場上白酒品牌林立,充斥貨架的除了知名品牌,更多的是一些小企業的產品。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市場上建立起來後,一般消費者會指名購買。因此,白酒的品牌偏好是增強競爭力的有力手段。

顧客選擇

·企業將以哪種顧客為主要突破對象?

·哪些顧客是企業的高獲利人群?

·這些顧客在市場上的分布情況是什麼樣?

在分析這個問題上,我們將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消費者的購買時機

·消費者的購買動機

·消費者的購買過程

·影響消費者購買過程的決定性因素

·消費者的購買地點選擇

·消費者媒體接觸點

·消費者是怎樣認識我們的差別的

1、消費者購買時機分析

從圖6我們可以看出,白酒銷售存在嚴重的季節消費的偏向,銷售淡季、旺季明顯。從第一年的9月到第二年的春節後是一個消費高峰期。白酒全年銷售總量的90%在這一階段完成。銷售高峰期同樣也是競爭最激烈的時機。

2、消費者動機分析

為什麼消費者要買白酒?

首先,消費者購買白酒是為了滿足介於精神於物質之間的需求,是某種意義上的功能需求;

其次,消費者購買白酒是為了獲取精神的發泄或朋友聚會的痛快淋漓,也是社會風氣、社會文化、市民文化的一種表現;這是滿足產品情緒方面的認同層次;

第三層次,是消費者為突出個人品位、追求個性的一種表現。男人,酒永遠聯在一起。

消費者用酒來干什麼?()

3、消費者購買過程分析

我們來看看消費者購買過程分析圖:()

如果消費者帶著信息來購買產品,那麼,賣場的氣氛、產品的上櫃情況以及促銷員的介紹將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因為白酒是高度同質化的產品,容易受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的影響。

4、影響消費者購買決定的因素:

·決定因素之一:產品檔次和價格是最敏感的,一般採取量入為出的消費態度;

·決定因素之二:在同等檔次、價格的前提下,品牌知名度是很重要的;

·決定因素之三:酒精度、口感也是重要的決定因素。但對於質量,消費者的判斷比較模糊;

·消費者心目中的好酒應該是:口感好,酒精度適中,包裝精美檔次高,有禮品,有一定知名度的價格適當的產品。

·如果歸結到品牌方面,那麼品牌因素將是最重要的,比如茅台、五糧液等。但這部分的消費者不是市場的主流,也並非中小廠家的獲利人群。

5、消費者的購買、消費地點選擇

·便利店;

·超市;

·商場;

·酒類批發市場;

·酒類專賣店

·酒店

·消費者研究報告

研究課題:購買地點、消費場所對白酒銷量的影響

6、消費者的媒體接觸點

研究工具:消費者訪談取樣

·「平時主要看報紙,如晚報類報刊,因為這類報紙比較貼近市民生活。」

·「電視通常看連續劇,部分娛樂節目以及訪談、談話節目也比較有吸引力。」

·「電視媒體的白酒廣告沒有吸引力,經常轉台;經常接觸到五糧液的廣告。」

·「春節期間電視的白酒廣告比較多,不是十分注意。」

·「喝酒主要看流行,酒店裡流行的酒對買酒影響很大。」

·「很多名酒的價格不貴,有點名不符實。酒質差異不是很大,主要看口感以及喝後是否上頭。」

·「好酒喝後打嗝也香,並且不辣喉。」

·「酒精度太高的酒不好,影響身體健康。家裡女人也不高興。」

·「朋友聚會,主要喝中檔的酒,既實惠,又體面。招待貴賓一般買名酒,但比較少。」

·「送禮一般送高檔的酒,有名氣,有廣告,最好是禮盒包裝,要喜慶。」

·「公交車廣告影響不錯。」

·「促銷品也是選擇的一個重要因素,比如精美的打火機和一些小禮品。」

通過消費者訪談,主要是購買的決策者的媒體偏好和習慣,我們界定一個媒體的選擇范圍:電視是必須的,戶外、公交車以及終端促銷廣告的十分必要的。

7、差別----怎樣讓消費者相信我們是與眾不同的?

消費者訪談:

·「酒都差不多,主要是看有沒有名氣。」

·「好象人們對於知名度不高產品不相信。」

·「買酒是臨時決定,主要還是看流行。」

·「非名酒的包裝很重要,包裝看起來高檔的產品比較好。」

·「促銷禮品或者免費品嘗是很重要的。」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發現,形象的構建是白酒品牌的重要課題。形象構建牽涉到品牌設計、包裝形象、廣告形象、促銷形象以及白酒在區域市場中的整體表現。因此,在推廣白酒品牌中,廣告和促銷不僅僅是唯一的手段,而綜合運用各種資源,整合營銷傳播才是我們的最佳選擇。

內容太多,你看看做參考吧

⑧ 產品開發之前的市場調研如何去做

二、市場調查的內容:市場環境調查市場需求調查競爭對手調查產品調查銷售調查廣告效果調查1. 市場環境調查 指作用於企業生產與經營的一切外界力量的總和,包括: 政治法律環境調查 經濟環境調查 社會文化環境調查 科學技術環境調查 地理氣候環境調查
2. 市場需求調查 指在一定的支付能力下市場上對生產出來的供應最終消費與使用的物質產品和勞務的總和,包括: 社會購買力調查 市場商品需求結構調查 消費人口結構調查 消費者購買動機調查 消費者購買行為調查
3. 競爭對手調查 競爭對手的數量與經營實力 競爭對手的市場佔有率 競爭對手的競爭策略與手段 競爭對手的產品 競爭對手的技術發展
4. 產品調查 產品實體的調查 產品包裝的調查 產品品牌的調查 產品服務的調查 產品市場佔有率的調查 產品價格的調查
5. 銷售調查 (1)銷售渠道調查銷售渠道:商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所經過的流通途徑或路線銷售渠道調查:對商品銷售過程中的通路進行的調查(2)促銷調查指對企業各種促銷方式的效果進行調查。包括人員促銷、營業推廣和公共關系等。
6. 廣告效果調查廣告受眾的界定關於廣告送達率廣告媒體調查廣告記憶廣告與銷售業績的關系三、市場調查的分類
1. 按照市場調查的目的
(1)探測性調查 概述——通常是最無結構和最不正式的調查,通常是在項目開始的階段進行。目的——為了獲得有關調研問題大體性質的背景資料 用途—— 獲取背景資料 定義術語與概念 闡明問題和假設 確定調研的優先次序 方法—— 第二手資料的分析: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的二手資料 經驗調查:從經驗豐富的人員處獲得有用信息 案例分析:回顧分析問題相似的可用信息 焦點(小組)訪談:座談會、頭腦風暴 投射技術:要求參加者投射於特定環境回答問題
(2)描述性調查 概述—— 當調查的目的只是要了解現狀時可以實施描述性調查。一般通過對誰、什麼、哪裡、何時、怎樣等問題的回答來進行。 分類—— 橫向研究與縱向研究 橫向研究指僅在一個時間點上對研究總體進行測定 縱向研究則通過對相同樣本的重復測定來完成
(3)因果關系調查 是為了了解市場出現的有關現象之間的因果關系而進行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為什麼」。目的是在兩個以上的變數中尋找原因與結果關系,確定自變數與因變數,明確變化方向並建立變化函數。
(4)預測性調查 為了預測未來市場的變化趨勢而進行的調查,著眼於對未來市場狀況的調查研究。 是預測的一個重要步驟,並建立在描述性調查、因果關系調查的基礎之上。
2. 按照調查對象包括的范圍
(1)全面調查 概述—— 是對調查中所有單位全部進行調查的一種,目的在於要獲得總體的全面、系統的總量資料。 全面調查一般而言僅限於對象有限的情況下使用,當調查對象太多時,全面調查要花費大量的調研費用。
(2)非全面調查 是對調查對象中的一部分樣本所進行的調查,一般按照代表性原則以抽樣的方式挑選出被調查單位。常見的市場調查多為非全面調查。 特點是容易實施、費用低廉
3. 按照按照調查的連續性與否
(1)經常性調查 在選定市場調查的樣本之後,組織長時間的不間斷調查,以收集有時間序列的信息資料。經常性調查用於對銷售網點產品銷售量的調查。
(2)定期性調查 定期調查是在去頂市場調查的內容後,每隔一定的時期進行一次調查,每次調查間隔的時間大致相等。通過定期調查可以掌握調查對象的發展變化規律和在不同環境下的具體狀況。常見定期調查有月度調查、季度調查與年度調查。
(3)一次性調查 為了某一特定目的,只對調查對象作一次臨時性的了解而進行的調查。
4. 按照按照調查地域范圍地預性市場調查全國性市場調查國際市場調查農村市場調查城市市場調查四、市場調查的資料收集
1. 資料收集的原則 全面性、針對性、時效性、計劃性
2. 二手資料的收集經過整理加工的書面資料種類包括內部資料與外部資料,外部資料中的二手資料主要來自於統計資料、業務資料、財務資料和其他資料優點有:獲得速度快、所費少、榮譽獲得、可有效補充並豐富原始資料缺點有:度量標准可能與研究者的不相符、失去時效性
3. 原始資料的收集 直接從市場環境中獲得的、未經加工整理的資料。營銷人員就當前研究的項目而收集整理的資料。 來源:消費者、零售商、批發商、企業五、市場調查的功能及意義——市場調查是市場預測的基礎——市場調查是企業正確進行決策的前提——市場調查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重要途徑——市場調查是政府宏觀調控的基本依據六、市場調查的程序與步驟預調查階段的工作——提出問題初步調查正式調查的實施——制定調查實施計劃准備所需調查表格並進行抽樣設計收集調查資料調查結果的處理階段工作——調查資料的整理分析提交調查報告並對調查結果進行追蹤確定調研的必要性定義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確定調研目標確定調研設計方案確定信息的類型與獲取渠道確定收集資料的方法問卷設計確定抽樣方案與樣本容量收集資料資料整理與分析撰寫調研報告

⑨ 產品開發市場調研具體內容、步驟及分析

新產來品的在市場上推廣也是非源常重要的,通過推廣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認識和熟悉到該產品。應該怎樣進行新產品的推廣呢?

第一,選擇新產品推廣的上市時機。如果能在旺季到來之前上市,季節推動、人員推動等,新產品推廣將會快速啟動成功。

第二,選擇重點區域、集中人力、物力掃街式鋪貨,重點突破引爆市場,即能夠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在對手還未出台應對的措施前快速佔領市場。又能通過高密度的市場覆蓋增強經銷商的銷售信心。而且產品的高鋪貨率可以塑造銷售氣氛,同時帶動周邊市場。產品在終端的高鋪貨率還是最好的終端廣告。

第三,通過波蘭式的持續推廣策略,分階段調整促銷力度,第一階段加大促銷力度引爆市場,第二階段減少促銷力度,回歸正常的通路競爭,第三階段再次加大促銷力度,進行通路和終端拉動,鞏固提升銷售,最終把新產品推向成功。我要調查,讓調查更簡單方便!

⑩ 新產品開發方面的失敗案例

新可樂的失敗

自從1886年亞特蘭大葯劑師約翰·潘伯頓發明神奇的可口可樂配方以來,可口可樂在全球開拓市場可謂無往不勝。1985年4月23日,為了迎戰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在紐約宣布更改其行銷99年的飲料配方,此事被《紐約時報》稱為美國商界一百年來最重大的失誤之一。

在80年代,可口可樂在飲料市場的領導者地位受到了挑戰,其可口可樂在市場上的增長速度從每年遞增13%下降到只有2%。

在巨人躊躇不前之際,百事可樂卻創造著令人注目的奇跡。它首先提出「百事可樂新一代」的口號。這一廣告活動抓住了那些富於幻想的青年人的心理。這一充滿朝氣與活力的廣告,極大地提高了百事可樂的形象,並牢固地建立了它與軟飲料市場上最大部分的消費者之間的關系。

在第一輪廣告攻勢大獲成功之後,百事可樂公司仍緊緊盯著年輕人不放,繼續強調百事可樂的「青春形象」,又展開了號稱「百事挑戰」的第二輪廣告攻勢,在這輪攻勢中,百事可樂公司大膽地對顧客口感試驗進行了現場直播,即在不告知參與者在拍廣告的情況下,請他們品嘗各種沒有品牌標志的飲料,然後說出那一種口感最好,試驗過程全部直播。

百事可樂公司的這次冒險成功了,幾乎每一次試驗後,品嘗者都認為百事可樂更好喝,「百事挑戰」系列廣告使百事可樂在美國的飲料市場份額從6%猛升至14%。

可口可樂公司不相信這一事實,也立即組織了口感測試,結果與「百事挑戰」中的一樣,人們更喜愛百事可樂的口味。市場調查部的研究也表明,可口可樂獨霸飲料市場的格局正在轉變為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分庭抗禮。

70年代18%飲料消費者只認可可口可樂這一品牌,認同百事可樂的只有4%,到了80年代只有12%的消費者忠於可口可樂,而只喝百事可樂的消費者則上升到11%與可口可樂持平的水平。而在此期間,無論是廣告費用的支出還是銷售網站,可口可樂公司都比百事可樂公司高得多。

它擁有兩倍於百事的自動售貨機、優質的礦泉水,更多的貨架空間以及更具競爭力的價格,但是為什麼它仍然失去了原屬自己的市場份額呢?

面對百事可樂的挑戰,1980年5月,可口可樂董事會接受了奧斯丁和伍德拉夫的推薦,任命戈伊祖艾塔為總經理。在戈伊祖艾塔於1981年3月成為公司的董事長之後,唐納德·基奧接任總經理。

不久,戈伊祖艾塔召開了一次全體經理人員大會,他宣布,對公司來說,沒有什麼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改革已迫在眉睫,人們必須接受它。

於是,公司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調查研究產品本身的問題上來,證據日益明顯地表明,味道是導致可口可樂衰落的惟一重要的因素,已經使用了99年的配方,似乎已經合不上今天消費者的口感要求了。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開始實施堪薩斯計劃——改變可口可樂的口味。

可口可樂公司在研製新可樂之前,秘密進行了代號「堪薩斯工程」的市場調查行動,它出動了2000名市場調查員在10個主要城市調查顧客是否接受一種全新的可口可樂,問題包括:可口可樂配方中將增加一種新成分使它喝更柔和,你願意嗎?

假如可口可樂將與百事可樂口味相仿你會感到不安嗎?你想試試一種新飲料嗎?調查結果表明只有10%-12%的顧客對新口味的可口可樂表示不安,而且其中一半表示會適應新的可口可樂,這表明顧客們願意嘗試新口味的可口可樂。

但是另外一些測試卻提供了一些相反情況,大小不同的消費者團體分別表明了強烈的贊成和不贊成的情緒。

1984年9月,可口可樂公司技術部門決定開發出一種全新口感、更愜意的可口可樂,並且最終拿出了樣品,這種「新可樂」比可口可樂更甜、氣泡更少,因為它採用了比蔗糖含糖量更多的穀物糖漿,是一種帶有柔和的刺激味的新飲料。

公司立即對它進行了無標記味道測試,測試的結果令可口可樂公司興奮不已,顧客對新可樂的滿意度超過了百事可樂,市場調查人員認為這種新配方的可樂至少可以將可口可樂的市場佔有率推高1%-2%,這就意味著多增加2-4億的銷售額。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在採用新口味之前,可口可樂公司投入400萬美元,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口味測試。在13個城市中約19.1萬人被邀請參加了無標記的不同配方的可口可樂的比較。55%的參加者更喜歡新可樂,這表明可口可樂擊敗了百事可樂。調查研究的結果似乎證明,支持新配方是不容置疑的了。

新可樂投產之前,一系列輔助性的決定必須相應地實施。例如,必須考慮是在產品大類中加入新口味的可樂還是用它來替代老可樂。在反復考慮以後,公司的高級經理們一致同意改變可口可樂的味道,並把舊可樂撤出市場。

1985年4月23日,可口可樂公司董事長戈伊祖艾塔宣布經過99年的發展,可口可樂公司決定放棄它一成不變的傳統配方,原因是的消費者更偏好口味更甜的軟飲料,為了迎合這一需要,可口可樂公司決定更改配方調整口味,推出新一代可口可樂。

為了介紹新可樂,戈伊祖艾塔和基奧在紐約城的林肯中心舉行了一次記者招待會。請柬被送往全國各地的新聞媒介機構,大約有200家的報紙、雜志和電視台的記者出席了記者招待會,但他們大多數人並未信服新可口可樂的優點,他們的報道一般都持否定態度。新聞媒介的這種懷疑態度,在以後的日子裡,更加劇了公眾拒絕接受新可口可樂的心理。

消息迅速地傳播開來。

81%的美國人在24小時內知道了這種轉變,這一數字超過了1969年7月知道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行走的人數。

1.5億人試用了新可口可樂,這也超過了以往任何一種新產品的試用記錄,大多數的評論持贊同態度,瓶裝商的需求量達到5年來的最高點。決策的正確性看來是無可懷疑了,但這一切都是曇花一現。

在新可樂上市4小時之內,接到抗議更改可樂口味的電話達650個;到5月中旬,批評電話每天多達5000個;6月份這個數字上升為8000多個。由於宣傳媒介的煽動,怒氣迅速擴展到全國。對一種具有99年歷史的飲料配方的改變,本來是無足輕重的,可如今卻變成了對人們愛國心的侮辱。

堪薩斯大學社會學家羅伯特·安東尼奧論述道:「有些人感到一種神聖的象徵被粗暴地踐踏了。」甚至戈伊祖艾塔的父親也從一開始就反對這種改變。他告誡他的兒子說這種改變是失敗的前奏,並開玩笑地威脅說要與兒子脫離關系。公司的領導們開始擔心消費者聯合起來,抵制其產品。

他們看到的是災難性的上市效果:「我感到十分悲傷,因為我知道不僅我自己不能再享用可口可樂,我的子孫們也都喝不到了……我想他們只能從我這里聽說這一名詞了。」人們紛紛指責可口可樂作為美國的一個象徵和一個老朋友,突然之間就背叛了他們。

有些人威脅說以後不喝可口可樂而代之以茶或白開水。

下面是這些反應中的幾個例子:「它簡直糟透了!你應該恥於把可口可樂的標簽貼在上面……這個新東西的味道比百事可樂還要糟糕。」「很高興地結識了你,你是我33年來的老朋友了,昨天我第一次喝了新可樂,說實話,如果我想喝可樂,我要訂的將是百事可樂而不是可口可樂。」

在那個春季和夏季里,可口可樂公司收到的這樣的信件超過了4萬封。在西雅圖,一些激進的忠誠者(他們稱自己為美國喝可口可樂的人)成立「美國老可口可樂飲用者」組織來威脅可口可樂公司:如果不按老配方生產,就要提出控告。

在美國各地,人們開始囤積已停產的老可口可樂,導致這一「緊俏飲料」的價格一漲再漲。當7月份的銷售額沒有像公司預料的那樣得到增長以後,瓶裝商們要求供應老可樂。

公司的調查也證實了一股正在增長的消極情緒的存在。新可樂面世後的三個月,其銷量仍不見起色,而公眾的抗議卻愈演愈烈。

最終可口可樂公司決定恢復傳統配方的生產。這一消息立刻使美國上下一片沸騰,當天即有18000個感激電話打入公司免費熱線。當月,可口可樂的銷量同比增長了8%,股價攀升到12年來的最高點每股2.37美元。但是可口可樂公司已經在這次的行動中遭受了巨額的損失。



(10)新產品開發市場調查案例擴展閱讀:

新產品開發策略

1、服從企業總體經營戰略的要求

包括新產品開發策略的產品決策是企業經營決策的一個部分,而戰略性的經營決策應當並已經在企業資源與外部環境之問做出了最佳選擇.所以制訂新產品開發策略首先應該服從總體經營戰略的要求。

2.准確定義新產品開發的目標

只有準確定義新產品開發目標,才能約束和限定開發工作的方向,並有助於在開發過程中對執行情況作自身評價,制訂正確的新產品營銷計劃

3.對開發過程中所需的協調、控制和決策給以原則性的指導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在具體開發中出現過多的爭執和沖突。

與新產品開發市場調查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展網路營銷的必要性 瀏覽:263
市場營銷學北大課件 瀏覽:55
人口因素酒店市場營銷 瀏覽:800
培訓學校秋季招生方案模版 瀏覽:760
區域大崗點多如何做好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356
生鮮電商策劃方案項目概述 瀏覽:851
天之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01
電子商務營銷流程 瀏覽:157
公司文明創建宣傳策劃方案 瀏覽:25
關於香飄飄的市場營銷 瀏覽:431
送科技下鄉技術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512
愛特思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58 瀏覽:989
市場營銷長期職業計劃 瀏覽:380
幼兒教師法制培訓方案 瀏覽:704
首都航空市場營銷面試 瀏覽:429
原料電子商務 瀏覽:93
市場營銷的短期行為 瀏覽:336
杭州禾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地址 瀏覽:36
38節花店促銷活動 瀏覽:307
16春電子商務作業1 瀏覽:777
© Arrange www.tui18edu.com 2011-2021
湘ICP備2021004405號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