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目前我國研學旅遊現狀如何
研學市場中,教育從業者的普遍缺位,是研學游「游而無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幾年前,國家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調研就發現,當前研學旅行的課程建設相對薄弱,缺乏校內外課程的整體設計和統籌協調,尚未打破學科界限,形成跨學科綜合實踐學習的育人體系;也沒有把學校知識學習與校外實踐有效銜接。
研學游是近年來,廣東旅遊市場的一個爆發點,旅遊從業者熱情高漲,急需教育界的專業支持,但教育部門、學校方反應較平淡,雙方明顯不對等,正所謂「剃頭挑子一頭熱」。最終導致產品設計沒有針對性。
研學游不能只是旅遊人的「獨舞」,只有教育界積極參與其中,政府在政策上給予更多支持,研學市場才能得到穩步提升與健康發展。
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所所長王曉燕曾發文分享優秀案例時談到,像湖北省就初步形成了以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命名的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營地、基地為主體,以市州縣區多渠道自建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鄉村學校少年宮等為一翼,以教育系統外舉辦的各種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場所如科技館、博物館、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等為另一翼的「一主兩翼」格局。
Ⅱ 研學旅行的好處
研學旅行對孩子有很多的好處,比如:
1、社會實踐能力的提升
參加研學旅行走向自然,走進社會,走進博物館正好是對孩子們平日里學習到的課本知識的印證。
2、在快樂中學習
經過一個漫長學期的學習,是該讓孩子放鬆一下心情,走出校園,走出家門,走向大自然,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3、獨立自主的鍛煉
有句話是這樣的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家長往往給孩子提供了除學習以外的所有服務,許多孩子都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觀念和習慣,參加研學旅行正好是鍛煉孩子一個好機會,讓孩子們自己動手。
4、增強孩子自信心
平日里千篇一律的學習生活,磨滅了孩子接觸未知事物的勇氣,通過研學旅行為孩子專門設計的活動,可以讓孩子有信心去做以前沒有做過的事情,認識新團隊成員,並從中得到收獲。
5、樹立堅定目標
研學旅行中會安排無數孩子前往嚮往的名校,有機會與名校學子面對面接觸,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樹立學習的榜樣。
6、學會感恩
現在孩子都是父母掌心的寶貝,生活中都是被呵護的對象,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意識到父母平時付出的辛苦,意識到這個世界也需要通過自己努力去創造美好生活。
7、磨煉意志
孩子們平時習慣遇到問題就讓父母幫忙完成,更沒有吃苦的意識,參加研學旅行可以鍛煉孩子意識,學會吃苦,強大自己。
8、增進友誼
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結交新的朋友,學會如何與新的朋友們相處。
9、持續進步
孩子放假是放鬆不是解放,讓孩子意識到學無止境,參加研學旅行讓孩子用一個全新的學習方式去學習新知識,開拓更加廣泛的視野。
10、團隊意識
參加研學旅行可以讓孩子提高團隊協作意識,學習到團隊配合的技巧,感受到團隊榮譽感。
研學旅行是一種最好的、最直觀的方式,讓孩子們看到真實的世界,體驗真實的生活途徑。研學旅行不是遊山玩水,而是課堂的延伸,更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方式。通過言傳身教、活動設計浸潤孩子,讓他們變得更有愛心,更能夠和別人分享,更有集體主義精神。同時,也要提醒家長,酸甜苦辣都是營養。在行程中,不要排斥多給孩子一些獨立自主的機會,讓研學旅行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歷程。
機構我推薦你選擇專業的研學旅行機構,比如研學旅行教育教學研修中心。他們是專業的研學旅行機構,相對於旅行社,專業的研學旅行機構要好太多了,旅行社具有旅遊相關的服務資源優勢,帶學生完成一趟旅行很容易實現,卻出現了大量只「游」不「學」的
Ⅲ 研學路線圖是什麼
規劃研學旅行線路有利於提升教師能力、提高研學效益、發揮研學點的功能、發展沿線經濟、豐富旅遊產品。
線路規劃要遵循典型性、可行性、經濟性、兼容性、最優性和安全性原則。線路規劃技術流程包括收集信息,初選資源,融合教材,定點建庫。
主要內容:
按照研學旅行服務市場的發展趨勢,研學旅行基地(營地)已經成為旅行社研學旅行線路產品不可或缺的重要載體。
為引導旅行社正確選用合格研學旅行基地(營地)供應商,保證研學旅行線路產品的服務質量,使研學旅行基地(營地)有相對科學、規范的准入條件,推動研學旅行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研學旅行基地(營地)設施與服務規范
Ⅳ 研學旅行市場未來將達到千億級別嗎
報道稱,在國民收入不斷提高與休閑消費的興起的背景下,隨著素質教育的理念深入與人口政策的放開,在自上而下的政策催化,以及旅遊產業跨界融合的浪潮下,研學旅行市場需求不斷釋放。
隨著研學旅行成為在校學生的剛需,未來3~5年內研學旅行的學校滲透率將迅速提升,據不完全估算,研學旅行市場總體規模將超千億元,加上成年人和老年群體的研學旅行需求,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相信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研學旅行可以被更多得人接受!
Ⅳ 研學旅遊是什麼
研學旅遊就是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實踐證明,大力推進研學旅行,讓廣大中小學生在其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感受中華傳統美德,能夠切實增強學生對「四個自信」的理解與認同;能夠切實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有效途徑。
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學生的校外研學旅行活動。蘇聯中小學每年暑期長達三個月,組織學生到野外開展夏令營活動。美國過去有童子軍活動,讓孩子體驗野外生存。日本中小學設有特別活動課程,組織學生校外旅行。我曾經訪問過日本神戶大學附屬吉住小學。他們的特別活動課程中有校外旅行。學校特別重視春、秋兩次遠足。小學一、二年在城市附近的郊外遠足,在野外住一天,學生自己搭帳篷、做飯;三、四年級組織到外地遠足,住兩天,例如到奈良,學生自己集合,沒有父母送行;五、六年級叫「修學旅行」,最遠到北海道,要住三天,在那裡參觀訪問。這種遠足和旅行,學生可以學習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培養自主、自動的能力,養成同學之間互相謙讓、互相幫助的協作精神。
Ⅵ 如何設計旅行社線路
有啊 旅行社就要產品設計和采購部 很多事旅行社經理和計調也自己弄線路
要求:懂旅遊有旅行社工作經驗、有些財務知識、了解旅遊市場、有些基本影響知識等。
Ⅶ 作為旅行社一名計調,請問如何安排一條完整的旅遊線路
當客戶與貴公司年簽定旅行合同之後,即轉入實施安排階段,也就是計調工內作的開始。你一定容要根據旅程的計劃時間與合同約定,與關聯各地對口單位聯系,採集價格、服務標准,一項不漏地進行核對,並就雙方的合作條件,如各自的責任、優惠辦法、支付方式等經雙方認可後,請對方予以書面確認。從開始的第一天到結束的那一天,都要逐一落實確認,最後你再次檢查一遍,如無問題整條旅遊線路就操作完成。如有變更,要搞清原因,向客戶說明爭得諒解,或與客戶商定變通方案,以不違反合同約定為原則。
Ⅷ 為何說研學旅行是新的旅遊藍海市場
據報道,日前教育部、國家旅遊局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內意見》,包括容研學旅行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已被明確列為必修課程,受益於政策利好,研學旅行在國內將迎來高速發展時期,市場前景廣闊。
專家表示,旅行是載體,研學是內核,研學旅行可以對素質教育的深層次推動作用;寓學於游,滿足廣大少年兒童成長發展深層次需要,為我國素質教育發展助力。
Ⅸ 中國興起學生「研學旅行熱」市場行情如何
近年來,學生研學旅行逐漸在中國興起,形成一個方興未艾的市場,該市場尚待規范發展。7月11日,夏天裡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潮濕悶熱,來自昆明的學生張路宜背著書包、臂夾畫本、手持相機,在園內細致觀察熱帶植物粉紅金花。
馬慶宇是研學旅行機構「科普遊子」負責人,該機構是青少年自然科考活動提供者。他說,機構已在北京、天津、杭州、西安等地設立有分支機構,「僅在北京,每年就組織近300多場自然科教活動」。
「中國研學旅行市場在2016年後呈現井噴式發展,這將是一個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的市場。」郭傳傑認為,目前中國研學旅行市場方興未艾,出現野蠻生長、魚龍混雜、理念偏頗、誤區甚多、有旅無學等問題。
他提出,研學旅行未來發展應該注重正確引導、規范發展、研訂標准與案例示範,「要制定研學旅行機構的准入門檻與退出機制」。